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3)

1. 百病始生篇第六十六

夫百病之始生也(止)不可勝數,張云。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而復有上中下之分也。喜怒不節。五志病也。內傷於臟。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雨襲虛。陽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上。受病之始。只此三部。至其浸淫流泆。則變有不可勝數矣。

先師,張云。先進之稱也。

風雨寒熱(止)分為三員,甲乙。相得、作相搏。肉堅、作肉間。員、作真。馬雲。上文言風雨寒暑清濕。而此曰風雨寒熱。又曰疾風暴雨。辭不同而均之為外感也。然此諸外感者。不得天之虛邪。則不能傷人也。(虛邪見本經九宮八風等篇)又不得之人之本虛。亦不能傷人也。此以天之虛。人身形之虛。兩虛相得。所以諸邪得以客其形耳。若天有實風。(九宮八風篇以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人有實氣。則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必不客其形矣。三員、猶言三部也。蓋人身大體。自縱而言之。則以上中下為三部。自橫而言之。則以在表在裡半表半裡為三部。故謂之上下中外之三員也。張云。三員如下文虛邪之中人。病因表也。積聚之已成。病因內也。情欲之傷臟。病在陰也。即內外三部之謂。志云。此論風雨傷上。下節論情濕傷下。末節論喜怒傷中。而分為三員也。簡案、據有一外字。張注為是。員數也。故馬注為部。

白話文:

所有的疾病最初的發生原因,數量繁多,難以一一列舉。張仲景說:百病之始,無非外感內傷,而又有上、中、下之分。喜怒不節,屬於五志之病,傷及內臟,因此從陰氣開始。清濕襲虛,屬於陰邪在外,所以從下部開始。風雨襲虛,屬於陽邪在外,所以從上部開始。疾病的初始,僅此三部。等到疾病浸淫流竄,變化就變得無窮無盡了。

「先師」指的是張仲景,是對先進者的尊稱。

「風雨寒熱」分為三部,分別是「風」、「雨」、「寒熱」。他們互相影響,相互搏擊,使人體變得堅硬,就像在肉體之間一樣。馬雲說:上文提到風雨寒暑清濕,而這裡說風雨寒熱,又說疾風暴雨,用詞不同,但都是指外感。然而,這些外感,若沒有天地的虛邪,就無法傷人。又若沒有人體的本虛,也無法傷人。這就是說,天地虛邪和人體虛弱互相影響,所以各種邪氣才能侵入人體。如果天地有實風,人體有實氣,那麼兩者相遇,就會使人體堅固,邪氣就無法入侵。三部,也就是三部分。人體整體來說,縱向可以分為上、中、下三部,橫向可以分為表、裡、半表半裡三部。所以,就稱為上下中外三部。張仲景說:三部就是下文提到的虛邪入侵人體,是疾病的表面原因。積聚已成,是疾病的內在原因。情欲傷及內臟,病在陰氣,這就是內外三部。志云:這段論述風雨傷上,下段論述情濕傷下,最後論述喜怒傷中,並將其分為三部。簡案中有一個「外」字,張仲景的註釋認為是正確的。員,指的是數量,所以馬雲將其理解為部。

是故(止)故皮膚痛,甲乙。抵、作稍。張云。此下言陽邪傳舍之次也。邪之中人。必由表入里。始於皮膚。表虛則皮膚緩。故邪得乘之。邪在表則毛髮豎立。因而淅然。寒邪傷衛。則血氣凝滯。故皮膚為痛。凡寒邪所襲之處。必多痠痛。察系何經。則在陰在陽。或深或淺。從可知矣。診表證者。當先乎此也。此下百病始生之義。與皮部論大同。

留而不去(止)大經乃代,甲乙。其痛之時息。作其病時痛時息。張云。邪在皮毛。當治於外。留而不去。其入漸深。則傳舍於絡脈。絡淺於經。故痛於肌肉之間。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去絡而深。大經代受之矣。簡案、馬以代為脈代中止之義。非也。志云。大經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蓋大經即經脈對絡。而謂之大經。志注恐誤。

白話文:

所以,皮膚疼痛的原因是: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外來的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從皮膚開始侵犯身體。皮膚一旦受寒,血氣就會凝滯,導致疼痛。這些寒邪入侵的地方通常會感到酸痛,根據疼痛的部位和程度,我們就能推斷出病灶所在的經絡,以及疾病的深淺程度。因此,在診察表證時,首先要了解這些道理。這些原則與皮部論述的核心內容是一致的。

如果邪氣入侵皮膚,卻沒有及时治疗,就会逐渐深入,最终传至络脉。络脉比经脉更靠近表面,所以疼痛会出现在肌肉之间。如果肌肉疼痛逐渐减轻,说明邪气正要离开络脉,深入到经脉,由经脉承担着病邪。因此,经脉会代为疼痛。

留而不去(止)喜驚,張云。絡浮而淺。經隱而深。邪氣自絡入經。猶為在表。故灑淅惡寒。然經氣連藏。故又喜驚也。

留而不去(止)乃強,甲乙。四肢則肢節痛、作四節即痛四字。張云。凡諸輸穴。皆經氣聚會之處。其所留止。必在關節溪谷之間。故邪氣自經傳舍於輸。則六經為之不通。而肢節腰脊。為痛為強也。

留而不去(止)身痛,張云。伏沖之脈。即衡脈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沖。歲露篇曰。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是也。邪自經輸。留而不去。深入於此。故為體重身痛等病。簡案、伏沖之脈。即瘧論伏膂之脈。馬以伏膂之脈。為下文所謂膂筋。誤。

白話文:

如果邪氣停留不去,會讓人感到驚恐,而且身體表面浮腫,但經絡卻隱藏在深處。這說明邪氣雖然從經絡進入,但仍處於表層,因此會出現發冷、畏寒的症狀。然而,經絡氣血與臟腑相連,所以也會出現驚恐的現象。

如果邪氣停留不去,身體會感到強硬,四肢關節疼痛,甚至連四肢末端都感到疼痛。這是因為輸穴是經絡氣血匯聚的地方,邪氣停留就會集中在關節和溪谷之間。當邪氣從經絡傳入輸穴,就會阻礙六經氣血流通,導致四肢關節、腰背疼痛、僵硬。

如果邪氣停留不去,還會導致身體疼痛。因為伏沖脈位於脊柱深處,所以邪氣從經絡和輸穴進入,停留不去,深入伏沖脈,就會導致身體沉重、疼痛等症狀。簡而言之,伏沖脈就是瘧論中提到的伏膂脈,但馬氏將伏膂脈誤解為下文中的膂筋。

留而不去(止)溏出麋,張云。邪氣自經入臟。則傳舍於腸胃。而為奔向腹脹之病。寒則澄澈清冷。水穀不分。故為腸鳴飧泄。食不化熱。則溺垢下注。故為溏為麋。以麋穢如泥也。簡案、麋、糜古通用。及麋爛也。溏出麋。蓋謂腸垢赤白滯下之屬。張注似為麋鹿之屎。恐非也。馬則云。麋者谷之不化也。志同。則與上文飧泄何別。誤尤甚。

留而不去(止)息而成積,馬雲。募原之間者。即皮裡膜外也。張云。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謂皮裡膜外也。是皆隱蔽曲折之所。氣血不易流通。若邪氣留著於中。則止息成積。如瘧痁之屬也。志云。募原者。腸胃外之膏膜。樓氏綱目。從是。故虛邪之中人也。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為一節。注云。以上數端。皆邪氣襲虛。留而不解去。以次相傳。未曾留著。無有定所。若留著而有定所。則不能傳矣。所謂留著者。當如下文法云。

白話文:

邪氣如果留在體內而不散去,就會停留在腸胃,造成腹脹。如果體內寒氣重,就會導致消化不良,出現腸鳴、腹瀉。如果食物無法消化,就會產生大量黏稠的排泄物,就像泥土一樣,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溏出麋」。

邪氣如果留在體內,還會停留在皮肉之間,也就是「募原」的位置。由於這個部位隱蔽曲折,氣血不易流通,邪氣就會停留在這裡,形成積聚,就像瘧疾一樣。

總而言之,邪氣如果沒有及時散去,就會在體內遊走,從一個部位傳到另一個部位。如果停留在某個部位,就會形成疾病。

或著孫脈(止)不可勝論,甲乙。孫脈、作孫絡。志云。伏沖者。伏行於腹之衝脈。募原者。腸胃之脂膜也。膂筋者。附於脊膂之筋。緩筋者。循於腹內之筋也。此數者。在於腸胃之前後左右。邪隨著而為積。邪之淫溢。不可勝數也。簡案、張云。募原如手太陰中腑為募。太淵為原之類也。緩筋、支別之柔筋也。此說不可從。志注為是。蓋緩筋即宗筋也。王氏痿論注云。橫骨上下齊兩旁豎筋。正宗筋也。此可以證下文云。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乃與痿論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相符。

臂手(止)故時切痛,甲乙。臂手、作擘乎。(注云擘音拍破盡也)句、作拘。腸胃之間。之間作外。無水字。䐜上有腹字。無張字。張云。凡絡脈之細小者。皆孫絡也。句、拘也。邪著孫絡成積者。其積能往來上下。蓋積在大腸小腸之絡。皆屬手經。其絡浮而淺。緩而不急。不能句積而留止之。故移行於腸胃之間。若有水則湊滲注灌。濯濯有聲。若有寒。則為脹滿及雷鳴。相引時為切痛。簡案、臂手、作擘。於義易通。

白話文:

孫脈不可勝論,是指孫脈如同蜘蛛網般錯綜複雜,難以一一論述。孫脈又稱孫絡,伏沖是指位於腹部的衝脈,募原是指腸胃的脂肪膜,膂筋是指附著在脊柱的筋,緩筋是指循行於腹部的筋。這幾種筋脈都位於腸胃的前後左右,邪氣很容易依附於這些筋脈而形成積聚,邪氣的侵犯與溢出方式多種多樣,不可勝數。

張仲景認為募原就像手太陰經的腑為募,太淵為原的道理一樣,緩筋是支脈的柔筋。但這個說法不可取,正確的理解是緩筋就是宗筋。王氏在《痿論注》中說,橫骨上下兩旁的豎筋是宗筋,這可以佐證下文所說的「其著於緩筋也」。陽明經的積聚,類似於陽明經的積聚,因為衝脈是經脈之海,主導著滲灌和溪谷,與陽明經在宗筋處匯合,這就吻合了。

臂手,是指手臂和手掌。手臂時常疼痛,是因為邪氣侵犯了孫絡,形成了積聚。孫絡是經脈中的細小分支,邪氣很容易侵犯這些細小的分支形成積聚,而且這些積聚可以上下移動。因為積聚發生在大小腸的絡脈中,而這些絡脈屬於手經,它們位置淺表,緩慢而不急迫,不能停留固定,所以會在腸胃之間移動。如果有水,就會滲注灌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如果有寒氣,就會出現脹滿和雷鳴般的聲音。邪氣相互影響,就會引起時而劇烈的疼痛。

其著於陽明之經(止)益小,張云。足陽明經。挾臍下行。故其為積則挾臍而居也。陽明屬胃。受水穀之氣。故飽則大。飢則小。

其著於緩筋也(止)飢則安,張云。緩筋在肌肉之間。故似陽明之積。飽則肉壅故痛。肌則氣退故安。志云。緩筋者。經於腹內之筋。故有似乎陽明之積。飽則脹故痛。肌則止而安也。

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止)飢則痛,張云。腸胃募原。痛連緩筋。飽則內充外舒故安。飢則反是故痛。志云。募原者。腸胃之膏膜。飽則津液滲潤於外。故安。飢則乾躁故痛也。

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止)如湯沃之狀,張云。伏沖義如前。其上行者循背裡。絡於督脈。其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故揣按於腹。(舊作股今改)則應手而動。若起其手。則熱氣上行於兩股間。此邪著伏沖之驗也。馬雲。以手揣摸其積。應手而動。舉手則熱氣下於兩股間。簡案、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衝脈。則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乃此之義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停留在陽明經脈,患者會感到腹部脹滿,飽食時更甚,飢餓時則減輕。因為陽明經脈屬胃,負責接收水穀之氣,飽食後胃氣充盈,所以腹部脹滿,飢餓時胃氣消退,腹部脹滿感就會減輕。

如果病邪停留在肌肉之間的緩筋,患者飢餓時反而會感到舒適,飽食後則疼痛。因為緩筋位於肌肉之間,類似陽明經脈的積聚,飽食後肌肉充盈,就會壓迫緩筋而疼痛,飢餓時肌肉氣血退卻,反而舒適。

如果病邪停留在腸胃的募原,患者飢餓時會感到疼痛,飽食後則舒適。因為腸胃募原與緩筋相連,飽食後腸胃充盈,內外舒展,所以舒適,飢餓時則相反,所以疼痛。

如果病邪停留在伏沖脈,患者會感到腹部有如熱湯灌注般的感覺。因為伏沖脈上行循背部,連接督脈,下行則匯入少陰經脈的大絡,從氣街(位於大腿內側)穿出,沿着大腿內側陰部,進入膝窩。因此,用手按壓腹部時,會感覺到脈搏跳動,若把手抬起,就會感到熱氣上升到兩腿之間。這是病邪停留在伏沖脈的典型表現。

其著於膂筋(止)按之不得,張云。膂呂同。脊骨也。脊內之筋曰膂筋。故在腸胃之後。飢則腸空。故積可見。飽則腸滿蔽之。故積不可見。按之亦不可得也。

其著於輸之脈者(止)孔竅乾壅,張云。輸脈者。所以通血氣。若閉塞不通。則津液干壅如此。志云。輸之脈者。轉輸津液之脈。臟腑之大絡也。胃腑水穀之精。從胃之大絡。而注於臟腑之大絡。從臟腑之大絡。而出於皮膚。故積著於輸之脈。則脈道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皮毛之化竅乾塞也。此邪氣之從外而內。從上而下。以成其積也。

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張云。此總結上文邪氣之起於陽者。必自外而內。從上而下也。樓云。此謂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積生也。

白話文:

如果積聚在膂筋上,按壓時摸不到。張仲景解釋說:「膂和呂同音,指的是脊骨。脊骨內部的筋叫做膂筋。因為它位於腸胃的後面,肚子餓的時候,腸子是空的,所以積聚的部位可以看見。肚子飽的時候,腸子充滿了食物,把積聚的部位遮蔽了,所以積聚的部位就看不見了。按壓的時候也摸不到。」

如果積聚在輸脈上,孔竅就會乾燥阻塞。張仲景解釋說:「輸脈是輸送血氣的脈絡。如果輸脈閉塞不通,就會導致津液乾燥阻塞,就像這樣。志存解釋說:輸脈就是輸送津液的脈絡,是臟腑的經絡。胃消化水穀的精華,從胃的經絡流入臟腑的經絡,然後從臟腑的經絡流出皮膚。所以積聚在輸脈上,就會導致脈道閉塞不通,津液無法下降,皮膚的毛孔就會乾燥阻塞。這是邪氣從外而內,從上而下侵入身體,導致積聚。」

這是總結上面關於邪氣從陽氣部位侵入身體的論述:邪氣必定是從外而內,從上而下侵入身體。樓註解釋說:這是指風雨襲擊陰虛的人,病症從上半身開始,然後導致積聚的產生。

厥乃成積也,甲乙厥下有止字。張云。此下言積之所以成也。

厥氣生足悗(止)日以成積,甲乙二悗字作溢。張云。此言寒氣下逆之成積者。厥氣、逆氣也。寒逆於下。故生足悗。謂肢節痛滯。不便利也。由脛寒而血氣凝澀。則寒氣自下而上。漸入腸胃。腸胃寒則陽氣不化。故為䐜脹。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則日以成積矣。

卒然多食飲(止)而積成矣,張云。此言食飲起居。失節之成積者也。卒然多食飲。謂食不從緩。多而暴也。腸胃運化不及。則汁溢膜外。與血相傳。乃成食積。如嬰童痞疾之類是也。又或起居用力過度。致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瘀。血得寒汁沫相聚於腸外。乃成血積。此必縱肆口腹。及舉動不慎者。多有之。馬雲。如陽經之絡脈受傷。則血當外溢而為衄。如陰經之絡脈受傷。則血當內溢而去後有血。志云。陽絡者上行之絡脈。陰絡者下行之脈絡。

白話文:

積聚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寒氣逆流而下,日積月累形成積聚。寒氣逆流,指的是寒氣從下往上逆行,導致肢體疼痛、僵硬、行動不便。這是因為寒氣侵襲脛部,導致血氣凝滯,寒氣逐漸往上,進入腸胃。腸胃受寒,陽氣無法運化,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同時,腸外液體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積聚。

第二,突然暴飲暴食,也會形成積聚。暴飲暴食指的是飲食過度,腸胃無法及時消化,導致食物殘渣溢出腸胃,與血液混合,形成食積。例如,嬰兒的痞疾就是這種情況。另外,如果過度勞累,損傷陰陽經絡,也會導致血瘀,血與寒涼的液體混合,在腸胃外部聚積,形成血積。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飲食無度和行為不慎的人身上。

根據經絡理論,如果陽經受傷,血液會外溢,導致鼻出血;如果陰經受傷,血液會內溢,導致大便帶血。陽經是向上行走的經絡,陰經是向下行走的經絡。

卒然外中於寒(止)積皆成矣,甲乙。憂怒、作憂恐。六輸、作穴輸。蘊里、作蘊裹。澀滲、作凝澀。張云。此言情志內傷。而挾寒成積者也。寒邪既中於外。憂怒復傷其內。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暖氣不行。則陰血凝聚。血因氣逆而成積。此必情性乖戾者。多有之也。樓云。此謂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下而成積也。簡案、甲乙六字裡字。並誤。

憂思傷心(止)傷腎,甲乙浴下有水字。張云。傷心者病在陽。傷肺者病在氣。傷肝者病在血。傷脾者病在營衛。傷腎者病在真陰。凡傷臟者。皆病生於陰也。此節與下篇邪氣臟腑病形論者大同。樓云。此謂喜怒傷臟。病起於陰也。風雨襲陰之虛。則病起於上而生積。清濕襲陰之虛。則病起於下而成積。此內外三部皆受病。其積方成矣。

毋逆天時,馬雲。如春氣在肝。及月郭空滿之類。皆是也。

白話文:

人體若突然受到寒邪入侵,再加上憂慮、怒氣等情緒的影響,就會導致寒邪積聚於體內。寒邪入侵體表,憂怒傷及內臟,氣血因寒氣逆流而無法暢通,導致六經的經脈阻塞,陽氣無法溫暖身體,陰血凝滯,進而形成積聚。這種情況多發生於性格乖戾的人身上。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由於體虛,導致清濕之邪入侵身體,從下而上,形成積聚。此外,憂思過度會傷及心臟和腎臟,進而損害身體的陽氣、氣血、營衛和真陰。所有損傷臟腑的病症,都源於陰氣受損。這與後面的邪氣臟腑病形論說法一致。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喜怒傷及臟腑,導致陰氣受損,進而形成積聚。風雨之邪入侵體虛的人,則會從上而下形成積聚,清濕之邪入侵體虛的人,則會從下而上形成積聚。這樣一來,人體的內外三部都會受到影響,積聚便會形成。最後,我們要順應天時,就像春天應該養肝,月亮盈虧也需遵循自然規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