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五 (7)
卷五 (7)
1. 水脹篇第五十七
諸本無篇字。
水始起也(止)此其候也,馬雲。病方起時。目之下為窠。(俗云臥蠶)其微有所腫。如新臥起之狀。大抵人之臥起者。其目窠上必腫也。頸脈即人迎穴也。此脈動於頸。而咳動於內。在陰股則冷。在足脛則腫。在上腹則大。以手按其腹。則隨手而起。如裹水狀。此水病已成。而可驗者也。(按素問陰陽別論云三陰結謂之水啟玄子云三陰者謂脾肺之脈俱寒結也脾肺寒結則氣化為水又按本經五癃津液篇有云五穀之精氣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於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痠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穀並於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得滲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又按論疾診尺篇言風水膚脹視人之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窅而不起則當知隨手而起為有水無風窅而不起為有風有水也)張云。陽明之脈。自人迎下循腹裡。而水邪乘之。故為頸脈動。水之標在肺。故為時咳。陰股間寒。足脛瘇。腹乃太陰。邪始於陰分也。⿸疒𢛓、瘇同。凡按水囊者。必隨手而起。故病水者亦若是。以上皆水腫之候。簡案、平人氣象論曰。頸脈動喘疾咳曰水。目窠微腫。如臥蠶起之狀曰水。亦與本節及論疾診尺篇文同。不謂之人迎而謂頸脈者。非診之而始知其動之疾。以其望而知頸脈之疾也。
白話文:
水腫剛開始的時候,眼窩下方會微微腫起來,就像剛睡醒的人一樣。這是因為水氣開始積聚,而眼窩下方正好是水氣容易積聚的地方。此外,頸脈也會變得跳動,咳嗽時會感到胸口發悶,陰部會感到冰冷,小腿會腫脹,腹部會膨脹。用手按壓腹部時,會感覺像按壓一個裝滿水的水袋一樣,隨手而起。這些都是水腫已經形成的徵兆。
膚脹者(止)此其候也,甲乙。𪔣𪔣、作殼殼。張云。𪔣𪔣、鼓聲也。寒氣客於皮膚之間者。陽氣不行。病在氣分。故有聲若鼓。氣本無形。故不堅。氣無所不至。故腹大。身盡腫。若因於水。則有水處腫。無水處不腫。此為可辨。然有水則皮澤而薄。無水則皮厚。寒氣在膚腠之間。按散之。則不能猝聚。故窅而不起。腹色不變。即皮厚故也。愚按、此上兩條云。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者屬水。窅而不起者屬氣。此固然也。然按氣囊者。亦隨手而起。又水在肌肉之中。按而散之。猝不能聚。如按糟囊者。亦窅而不起。故未可以起與不起。為水氣的辨。但當察其皮厚色蒼。或一身盡腫。或自上而下者。多屬氣。若皮薄色澤。或腫有分界。或自下而上者。多屬水也。簡案、論疾診尺篇云。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亦與本節同。又金匱要略云。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又云。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巢源云。燥水謂水氣溢於皮膚。因令腫滿。以指畫肉上。則隱隱成文字者。名曰燥水。以指畫肉上。隨畫隨散。不成文字者。名曰濕水。由此推之。膚脹、即金匱所謂皮水、風水。巢源所謂燥水也。然脹不可拘起與不起之說。當為實驗之言也。殼、玉篇。物皮空也。𪔣字亦從鼓從空。蓋中空之義。諸注為鼓聲。豈有不堅而有聲之理乎。
白話文:
如果患者皮膚腫脹,而且按壓下去後緩慢回彈,這就是寒氣入侵皮膚之間的徵兆。陽氣無法運行,病症出現在氣分,所以會發出像鼓一樣的聲音。氣本來就無形,所以按壓下去不會堅硬。氣無所不在,所以腹部會膨脹,全身都腫起來。如果腫脹是因為水氣造成,那麼有水的地方就會腫,沒有水的地方就不會腫,這就是分辨的關鍵。然而,如果腫脹是因為水氣,皮膚就會光滑而薄;如果腫脹是因為寒氣,皮膚就會厚實。寒氣停留在皮膚之間,用手指按壓可以散開,但不會馬上聚集起來,所以按壓下去後會緩慢回彈,不會立刻隆起。腹部顏色沒有變化,也是因為皮膚厚實的緣故。
古人認為,按壓腹部後,如果馬上回彈,就是水氣;如果緩慢回彈,就是寒氣。雖然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按壓氣囊也會馬上回彈。而且,如果水氣積聚在肌肉中,按壓下去也會散開,無法馬上聚集,就像按壓糟糠袋一樣,也會緩慢回彈。所以,不能單憑回彈速度來分辨水氣還是寒氣,還需要觀察皮膚的厚度、顏色,以及腫脹的部位和範圍。如果皮膚厚實,顏色蒼白,腫脹遍及全身,或者從上往下腫,大多是寒氣。如果皮膚薄,顏色光澤,腫脹有明顯界線,或者從下往上腫,大多是水氣。
醫書中也記載,按壓手腳,如果緩慢回彈,就是風水引起的皮膚腫脹,跟上面提到的內容一致。還有醫書說,如果按壓手腳後,凹陷下去無法恢復,就是風水。也有書提到,燥水是指水氣溢出皮膚,導致腫脹,用手指在皮膚上畫字,就會留下淡淡的印記。濕水是指用手指在皮膚上畫字,字跡馬上消失,不會留下印記。
根據這些資料,可以推測,膚脹就是醫書中提到的皮水、風水,也就是燥水。然而,判斷皮膚腫脹不能只看回彈速度,還要結合其他症狀來綜合判斷。
「殼」字在古字典中指物體的空皮,而「𪔣」字也包含「鼓」和「空」的字形,表示空洞的意思。古書中解釋「𪔣𪔣」為鼓聲,但空洞的東西怎麼會有聲音呢?這個說法顯然不合理。
腹脹(止)此其候也,馬雲。鼓脹與膚脹等。不言按之起與不起。當亦是不起者。惟其腹筋起者為辨。又按素問腹中論。黃帝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名為何病。岐伯曰。名為鼓脹。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此方果有奇驗云。李云。鼓脹膚脹。大同小異。只以色蒼黃。腹筋起為別耳。
腸覃(止)此其候也,甲乙。癖、作瘕。瘜、作息。離臟、作離歲月三字。諸本唯作離歲。獨志改作離臟。張云。覃、延布而深也。寒氣與衛氣相搏。則稸積不行。留於腸外。有所繫著。故癖積起瘜肉生。病日以成矣。瘜肉、惡肉也。離歲、越歲也。寒邪客於腸外。不在胞中。故無妨於月事。其非血病可知。蓋由汁沫所聚。而生此腸覃之候也。簡案、覃義未詳。蓋此與蕈同。慈在切。唐韻。菌生木上。又玉篇。蕈、地菌也。腸中垢滓。凝聚生瘜肉。猶濕氣蒸郁。生蕈於土木。故謂腸覃。正字通。方書、鼻疣曰瘜肉。亦謂之瘜菌。鼻通息。故從息。瘜菌乃與腸蕈之義符。但以鼻息釋瘜者。誤。說文。瘜、寄肉也。即生息一肉之義。甲乙作息肉可證。離歲、歷歲也。離訓歷。見詩小雅小宛疏。腸覃治方。陳氏三因有烏喙丸。羅氏衛生寶鑑有晞露丸。見晛丸等。當並考。
白話文:
腹脹,這是它的徵兆。馬雲說,鼓脹和膚脹是一樣的,不需特別說明按壓後會不會起來,因為它們通常不會起來。只有腹部筋脈鼓起才算是有這個症狀。另外,根據《素問‧腹中論》,黃帝問道:有種病症會讓人心腹滿悶,早上吃了東西,晚上就吃不下,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叫做鼓脹,用雞屎酒治療,一劑就能察覺效果,兩劑就能痊癒。這個方子確實有奇效。李氏說,鼓脹和膚脹,大同小異,只是膚色蒼黃,腹部筋脈鼓起作為區別而已。
腸覃,這是它的徵兆。甲乙說,癖,會形成瘕;瘜,會形成息;離臟,會形成離歲。古籍中大多只寫「離歲」,只有《獨志》改寫成「離臟」。張氏說,覃,指延展而深。寒氣與衛氣相搏,就會阻塞不通,停留在腸外,有所依附,所以形成癖積並長出瘜肉,病情會逐漸加重。瘜肉,是惡性腫瘤。離歲,指超過一年。寒邪停留在腸外,不在胞宮內,所以不影響月經,可以知道不是血症。這主要是由汁液和沫聚積而引起的腸覃症狀。簡案中對覃的解釋不清楚,可能與蕈相同。慈在切。唐韻,菌生長在木頭上;又玉篇,蕈,指地菌。腸道中的垢滓凝聚,長出瘜肉,就像濕氣蒸悶,在土木上長出蕈一樣,所以叫做腸覃。正字通,方書中,鼻疣叫做瘜肉,也叫做瘜菌。鼻通息,所以從息。瘜菌和腸覃的意義是一樣的。但是用鼻息來解釋瘜,是錯誤的。說文,瘜,指附生在肉上的東西,也就是長出肉的意思。甲乙用「息肉」可以證明這一點。離歲,指經過一年。離字解釋為歷,見於《詩經‧小雅‧小宛》疏。腸覃的治療方法,陳氏《三因極》有烏喙丸,羅氏《衛生寶鑑》有晞露丸、見晛丸等,應該參考這些方劑。
石瘕(止)可導而下,甲乙。下下有之字。張云。衃、凝敗之血也。子門閉塞。則衃血留止。其堅如石。故曰石瘕。月事不以時下。惟女子有之也。故可以導血之劑下之。按篇首帝有石水之問。而此下無答。必闕失也。考之陰陽別論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少腹腫。其義即此。簡案、說文。衃、凝血也。五臟生成篇。赤如衃血死是也。導、謂坐導藥。其病在胞中。故用坐藥以導下之。張注非。
先瀉其脹之血絡(止)去其血絡也,甲乙。脹、作腹後。血絡、作血脈。張云。先瀉其脹之血絡。謂無論虛實。凡有血絡之外見者。必先瀉之。而後因虛實以調其經也。刺去其血絡。即重明先瀉之義。按本篇自水而下所言者。凡六證。而此獨以二證之刺為問者。蓋水俞五十七穴。已詳於水熱穴論。故不必再問。此云膚脹鼓脹者。蓋兼五證而統言之。辭雖簡而意則賅也。
白話文:
石瘕可以透過藥物導引而排出體外。張仲景說,石瘕是由於凝結的污血所形成。子宮門閉塞,導致污血停滯,堅硬如石,因此稱為石瘕。月經不按時來,只有女性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可以用導血的藥物來治療。
根據《素問·陰陽別論》記載,陰陽氣結,陰氣多陽氣少就叫做石水,表現為少腹腫脹,與石瘕的症狀相符。
先瀉去脹滿的血管,意思是先要疏通血管。張仲景說,無論虛實,凡是有血管外露的,都要先瀉去,然後再根據虛實情況調治經絡。刺去血管,就是重申先瀉的原則。
本篇從水氣開始一直到下面的六種病症,只有這兩種病症用針灸治療。因為水俞穴在《水熱穴論》中已經詳細闡述,所以這裡就不再提問。這裡所說的膚脹和鼓脹,是將前面五種病症綜合起來說的,雖然言語簡潔,但意思卻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