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6)

1. 逆順篇第五十五

諸本無篇字。馬雲。內論氣有逆順。用針者當順治。不可逆治。故名篇。

氣之逆順者(止)五行也,張云。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其陰陽升降盛衰之氣。當其位而和者為順。不當其位而乖者為逆。

脈之盛衰者,張云。以有力無力言。故可以候血氣之虛實。

刺之大約者,張云。三刺義具如下文。又若明知病之可刺者。以其實邪在經也。如脈度篇所謂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是也。與其未可刺者。謂有所避忌也。如終始篇所謂新內新勞。已飽已飢。大驚大恐者勿刺。及八正神明論所謂天忌。五禁篇所謂五禁之類。皆是也。與其已不可刺者。言敗壞無及也。如本神篇所謂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之也。凡此三者。皆本節切近之義。

白話文:

所有版本都沒有「篇」字。馬雲說,《內經》中提到氣有逆順,使用針灸的人應該順著氣的走向治療,不可逆著氣的走向治療,因此得名「篇」。

氣的逆順指的是五行,張雲說,人與天地相互參照,與日月相互呼應,人體的陰陽升降盛衰之氣,在應當的位置上和諧運作就是順,不在應當的位置上而彼此矛盾就是逆。

脈的盛衰指的是脈象的有力無力,張雲說,因此可以憑藉脈象來判斷血氣的虛實。

針灸的大概原則,張雲說,三種刺法的意思,如後文所述。再者,如若明知病症可以刺針治療,是因為病邪在經絡之中,就像《脈度篇》中所說「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一樣。至於哪些情況不可以刺針,是指有所避忌,就像《終始篇》中所說「新內新勞,已飽已飢,大驚大恐者勿刺」,以及《八正神明論》中所說「天忌」,《五禁篇》中所說「五禁」之類,都是如此。至於已經不可以刺針的情況,是指病勢已到敗壞無可挽回的地步,就像《本神篇》中所說「五者已傷,針不可以治之」一樣。以上三種情況,都是針灸治療的原則和禁忌。

兵法曰,馬雲。逢逢之氣。勢來迫而甚盛者也。堂堂之陣。陣方整而甚眾者也。故無迎者。當避其來銳耳。無擊者。當擊其惰歸耳。志云。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以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陣。俟其氣衰轍亂。然後擊之。無有不克者矣。簡案、孫子云。無邀整整之兵。無擊堂堂之隈。注。堂堂、廣大也。逢逢、鼓聲。詩、大雅。鼉鼓逢逢是也。

刺法曰,馬雲。三句及下方其盛也四句。又見素問瘧論。熇、音靠。詩板篇。多將熇熇。朱注云。熾、盛也。張云。熇熇、熱之甚也。漉漉、汗之多也。渾渾、虛實未辨也。病與脈相逆。形證陰陽不合也。是皆未可刺者也。

白話文:

兵法說:馬雲。逢逢之氣,是敵軍氣勢逼人,勢頭很盛的狀態。堂堂之陣,是指敵軍陣形整齊,兵力眾多的情況。因此,不要去迎擊敵軍的鋒芒,應該避開他們的銳氣。也不要攻擊他們的陣地,應該等他們疲憊回撤的時候再攻擊。

志書中說:作戰,需要勇氣。一鼓作氣,第二次就會衰弱,第三次就會精疲力盡。所以,不要迎擊氣勢盛大的敵軍,也不要攻擊陣形整齊的敵軍,應該等待他們的氣勢衰弱,陣腳混亂,然後再發起攻擊,這樣就能戰無不勝。

簡案:孫子說:不要迎擊氣勢強盛的敵軍,也不要攻擊陣形整齊的敵軍。

註:堂堂,意思是廣大。逢逢,指的是鼓聲。詩經大雅篇中就有“鼉鼓逢逢”的句子。

刺法說:馬雲。三句及下方其盛也四句,又見於素問瘧論。熇,音靠。詩經板篇中也有“多將熇熇”的句子。朱注說:熾,意思是盛。張云說:熇熇,指的是非常熱。漉漉,指的是汗流不止。渾渾,指的是虛實難辨。

病症與脈象相矛盾,身體表現出的症狀與陰陽不協調,這些情況都不適合針灸。

上工(止)與脈相逆者也,甲乙。未盛、作未成。襲者也。盛者也。並無也字。張云。未生者。治其幾也。未盛者。治其萌也。已衰者。知其有隙可乘也。是皆可刺者也。刺其方襲者。不避來銳也。與其形之盛者。見其外不知其內也。病之與脈相逆者。逆有微甚。微逆者。防有所傷。未可刺也。甚逆者。陰陽相離。形氣相失。已不可刺也。醫不達此而強刺之。未有不僨事者矣。故曰下工。

故曰方其盛也(止)大昌,張云。盛邪當瀉。何懼毀傷。正恐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攻邪未去。正氣先奪耳。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病既已衰。可無刺矣。不知邪氣似平。病本方固。乘勢拔之。易為力也。故曰刺其已衰。事必大昌。馬雲。按此節與瘧論。皆言邪氣甚盛。發為甚寒甚熱之際。不可輕刺。正以病勢與脈氣相逆。然則用藥者。亦當先用藥於寒熱未至之先。不分外感內傷之寒熱。皆當如此。若邪氣方盛而用藥。則寒藥反助其寒。熱藥反助其熱。不能解病而適以增病矣。醫者不可不知也。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馬雲。二句又見素問四氣調神論。

白話文:

上工治病,遇到脈象和病症相逆的情況,就要格外小心。

如果病症尚未發作,像是剛剛萌芽的狀態,就要及早治療,防患於未然。如果病症已經很嚴重,就要觀察病症發展的趨勢,尋找可以介入的時機。這些都是可以針灸治療的時機。

面對病症正在發作的病人,不能因為表面上看起來很嚴重就貿然針灸。因為病症與脈象相逆的情況,又分為輕微和嚴重兩種。輕微的逆向,可能只是輕微的傷害,還不適合針灸。嚴重的逆向,則代表陰陽失衡,氣血衰敗,已經不適合針灸了。如果醫生不懂這些道理,硬要針灸,必定會造成不良後果。所以叫做下工。

同樣道理,當病症處於最嚴重的時候,不能輕易針灸,因為此時正氣虛弱,容易造成傷害。反而應該等待病症減輕,正氣恢復,再施以針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馬雲說,這段話和瘧疾論的論點一致,都強調邪氣盛極,發作時不可輕易針灸。因為病勢和脈氣相逆,所以用藥也應該在寒熱未發作之前就開始,不論是外感或內傷,都應該如此。如果邪氣正盛時用藥,寒藥反而會加重寒症,熱藥反而會加重熱症,無法治療疾病反而會加重病情。醫生必須知道這一點。

上工治病,注重預防,不等到病發才治療。

2. 五味篇第五十六

諸本無篇字。

胃者(止)以次傳下,馬雲。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即營衛生會篇所謂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也。其曰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即營衛生會篇所謂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於膀胱也。張云。玉版篇曰。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氣味之正者。莫如水穀。水穀入胃。以養五臟。故臟腑者。皆稟氣於胃。而胃為五臟六腑之本。五臟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走。亦各有先。然既有所先。必有所後。而生克佐使。五臟皆有相涉矣。至真要大論。言五味各有先入。義與此同。人受氣於谷。故穀氣入於營衛。其糟粕之質。降為便溺。以次下傳。而出於大腸膀胱之竅。

白話文:

所有醫書都沒有記載“篇”字。

胃的功能是依序往下傳送食物。馬雲說:水穀都進入胃裡。五臟六腑都從胃裡得到氣。這就如同《營衛生會篇》所說,人從食物中獲得氣。食物進入胃,再傳送到肺。五臟六腑都是靠這個氣來維持。這就是所謂的「穀氣」,當津液已經運行,營衛氣血流通順暢,食物就會轉化成糟粕,依序往下傳送。這就如同《營衛生會篇》所說,水穀總是並存於胃中,變成糟粕後一起往下傳送到大腸,成為下焦,然後滲透往下,經過泌別汁液,沿著下焦滲入膀胱。張云說,《玉版篇》中記載: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氣味中最正的莫過於水穀。水穀進入胃,滋養五臟,所以五臟六腑都從胃裡得到氣,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五臟喜好不同,各有所愛,所以五味的運行也有先後順序。既然有先後,必然有生剋制化的關係,五臟之間彼此互相影響。就像《至真要大論》中所說,五味各有先入,道理與此相同。人從食物中獲得氣,所以穀氣進入營衛,糟粕的物質就會降為大便小便,依序往下傳送,從大腸膀胱的孔竅排出。

谷始入於胃(止)吸則入,甲乙。喉咽、作喉嚨。是。馬雲。摶、音團。周禮。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張云。谷之精氣。先出於胃。即中焦也。而後至上下兩焦。以溉五臟之至也。溉、灌注也。兩行言清者入營。營行脈中。濁者入衛。衛行脈外。故營主血而濡於內。衛主氣而布於外。以分營衛之道。大氣、宗氣也。摶、聚也。循、由也。氣海即上氣海。一名膻中。居於膈上。蓋人有三氣。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宗積於上焦。出於肺。由喉嚨而為呼吸出入。故曰氣海。

天地之精氣(止)氣少,馬雲。谷化之精氣。呼則出之。天地之精氣。吸則入之。其大數谷化之精氣。出之者三分。則天地之精氣。入之者一分。惟其出多入少。半日不再用谷。則谷化之精氣衰。至一日則氣少。故晁錯曰。民生一日不再食則飢者。正此意也。任允謙云。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谷入於胃。化其精微。有五氣五味。故為天地之精氣。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其大數常出三入一。蓋所謂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臟而生營衛。其宗氣積於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者。三分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簡案、張義與馬同。今考經文。任氏所解。似得其旨。子華子曰。天之精氣大數。常出三而入一。其在人呼出也吸入也。一之謂尊。二之謂耦。三之謂化。精氣以三成。與本節文稍同而義異。

白話文:

食物從口腔進入胃,然後被吸入,經過喉嚨,到達肺部。食物的精氣先從胃(中焦)出來,再到上下兩焦,滋養五臟。清氣進入營氣,營氣運行在經脈中;濁氣進入衛氣,衛氣運行在經脈外。所以營氣主宰血液,滋潤內臟;衛氣主宰元氣,佈散於外。這是營衛氣的分別。天地之精氣,呼氣時排出,吸氣時吸入。食物轉化的精氣,排出三分,天地之精氣,吸入一分。因為排出多吸入少,如果半天不進食,食物轉化的精氣就會衰弱,一天不進食就會氣虛。所以晁錯說:「百姓一天不進食就會感到飢餓。」天地以五氣滋養人,大地以五味養育人。食物進入胃,精華被消化吸收,其中包含五氣五味,因此稱為天地之精氣。五穀進入胃後,會分成糟粕、津液和宗氣,分別從三條通道排出。所以食物轉化的精氣,通常排出三分,吸入一分。所謂「所入者谷」,是指食物,「所出者乃化糟粕」,是指經過消化轉化的食物殘渣,依次向下排出。津液滋養五臟,生成營衛氣;宗氣聚集在胸腔,主宰呼吸。排出三分通道,所以不進食半天,氣就會衰弱;一天不進食,氣就會虛弱了。

秔米,臟氣法時論。作粳米。張云。秔、俗作粳。

黃黍,張云。黍、糯小米也。可以釀酒。北人呼為黃米。又曰黍子。此五穀之味合五行者。

各有所宜,所言五色者,諸本宜下更有五宜二字。唯馬志本。並無之。言、作謂。所謂五色者一句。接下節。

脾病者,張云。此下言臟病所宜之味也。脾屬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

心病者,張云。心屬火。苦入心。故宜用此苦物。

腎病者,甲乙無黃卷二字。張云。大豆黃卷。大豆芽也。腎屬水。鹹入腎。故宜用此咸物。

白話文:

「秔米」,是根據臟氣的法則和時令論述的。製作成粳米。張仲景說:「秔,通俗寫作粳。」

「黃黍」,張仲景說:「黍,就是糯小米。可以用來釀酒。北方人稱之為黃米,也稱作黍子。」這五穀的味道,符合五行之說。

「各有所宜,所言五色者」,各個臟腑都有適合自己的食物,所謂的五色,指的是......

「脾病者」,張仲景說:「以下將論述各個臟腑疾病適合的食物。脾臟屬土,甘味入脾,所以脾病宜用甘味的食物。」

「心病者」,張仲景說:「心臟屬火,苦味入心,所以心病宜用苦味的食物。」

「腎病者」,張仲景說:「大豆黃卷,就是大豆芽。腎臟屬水,鹹味入腎,所以腎病宜用鹹味的食物。」

肝病者,張云。肝屬木。酸入肝。故宜用此酸物。

肺病者,張云。肺屬金。辛入肺。故宜用此辛物。此上五節。與五臟生成論之五合。宣明五氣篇之五入者。意同。皆用本臟之味。以治本臟之病也。

五禁,張云。辛味屬金。能克肝木。此下五節。當與宣明五氣篇。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等義參看。鹹味屬水。能克心火。酸味屬木。能克脾土。甘味屬土。能克腎水。苦味屬火。能克肺金。

肝色青,張云。此下言臟氣所宜之味也。臟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即此意也。此下五節。仍與臟氣法時論後文相同。

心色赤,張云。臟氣法時論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白話文:

肝臟有病的人,張仲景說,肝屬木,酸味入肝,所以應該食用酸味的食物。

肺臟有病的人,張仲景說,肺屬金,辛味入肺,所以應該食用辛味的食物。以上五點,與「五臟生成論」中關於五臟的論述相符,也與「宣明五氣篇」中關於五氣入臟的論述相符,意思相同,都是用本臟的味性來治療本臟的疾病。

張仲景說,五禁是指:辛味屬金,能克制肝木;鹹味屬水,能克制心火;酸味屬木,能克制脾土;甘味屬土,能克制腎水;苦味屬火,能克制肺金。以上五點,應該參考「宣明五氣篇」中關於辛走氣,氣病不宜多吃辛味等論述。

張仲景說,肝臟的顏色是青色。以下論述的是臟氣所宜之味。臟氣法時論中說,肝臟苦急,應急食甘味來緩解它,就是這個意思。以下五點,仍然與臟氣法時論後文相同。

張仲景說,心臟的顏色是紅色。臟氣法時論中說,心臟苦緩,應急食酸味來收斂它。

脾色黃,張云。啟玄子云。究斯宜食。乃調利機關之義也。腎為胃關。脾與胃合。故假咸桑軟以利其關。關利而胃氣乃行。胃行而脾氣方化。故脾之宜味。與他臟不同。臟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色白,張云。臟氣法時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腎色黑,張云。臟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白話文:

脾臟的顏色是黃色,張雲說,啟玄子也說,研究脾臟的特性,應該要吃什麼食物才適合,這是為了調節和潤滑臟腑功能的道理。腎臟是胃的關口,脾臟和胃臟相連,所以要吃鹹桑,軟化來潤滑關口。關口通暢了,胃氣就能運行,胃氣運行,脾氣才能運化。因此,脾臟適合的味道,和其他臟腑不同。 《臟氣法時論》說,脾臟怕濕氣,所以要趕快吃苦味的食物來乾燥它。

肺臟的顏色是白色,張雲說, 《臟氣法時論》說,肺臟怕氣往上逆,所以要趕快吃苦味的食物來泄掉它。

腎臟的顏色是黑色,張雲說, 《臟氣法時論》說,腎臟怕乾燥,所以要趕快吃辛辣的食物來滋潤它,打開毛孔,讓津液流通,氣血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