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五 (5)
卷五 (5)
1. 論痛篇第五十三
諸本無篇字。
已然,諸本作亦然。
美骨,甲乙作善骨。張云。美骨者。骨強之謂。
多熱者(止)難已,張云。多熱者。病在陽分。故易已。多寒者病在陰分。故難已。
故其瘦而薄胃者,甲乙無故字。胃字似是。張云。若肉瘦而胃薄者。氣血本屬不足。安能勝毒藥也。
白話文:
各版本都沒有“篇”字。
原本是“亦然”,現在改為“已然”。
“美骨”原本是“善骨”,張某說:“美骨指的是骨頭强壯。”
“多熱者(止)難已”,張某說:“多熱者,病在陽分,所以容易治愈。多寒者,病在陰分,所以難以治愈。”
“故其瘦而薄胃者”,原本沒有“故”字,"胃”字應該是“胃”字。張某說:“如果肉瘦而胃薄,氣血本來就不足,怎麼能抵擋毒藥呢?”
2. 天年篇第五十四
諸本無篇字。馬雲。內以百歲為論。故名篇。
以母為基。以父為楯,馬雲。方其始生。賴母以為之基。坤道成物也。賴父母為之楯。陽氣以為捍衛也。張云。基、址也。楯、材具也。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父得乾之陽。母得坤之陰。陽一而施。陰兩而承。故以母為基。以父為楯。譬之稼穡者。必得其地。乃施以種。種優地優。肖由乎父。種停地劣。變成乎母。地種皆得。而陰陽失序者。雖育無成也。故三者相合而象。變斯無窮矣。夫地者基也。種者楯也。陰陽精氣者神也。知乎此。則知人生之所以然矣。簡案、楯、說文闌檻也。王逸云。縱曰欄。橫曰楯。今階除木勾欄是也。馬解為捍衛。蓋本於此。張以為材具。未見所由。
白話文:
古籍中沒有“篇”字,馬雲認為以百歲為論,所以名為“篇”。
以母親為根本,以父親為保護,馬雲說道。人生之初,依靠母親作為基礎,如同大地孕育万物。賴父母為之守護,猶如陽氣護衛。張雲解釋,基指的是根基、基礎,楯指的是保護、防衛。
人之所以能誕生,是父母精氣的結合,父親得天之陽,母親得地之陰。陽氣一而施,陰氣二而承。因此以母親為基,以父親為楯。
這就好比農耕,必須有土地才能播種,種子優良,土地肥沃,後代就會像父親。種子劣質,土地貧瘠,後代就會像母親。土地和種子都得當,但陰陽失調,則縱使生長也無成。所以三者相合才能成就生命,變化無窮。
土地是基,種子是楯,陰陽精氣是神。明白了這些,就能理解人生的奧秘。
簡案中,“楯”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欄杆。王逸認為縱向的叫欄,橫向的叫楯,就像現在的階梯上的木頭欄杆一樣。馬雲解釋為捍衛,源於此。張雲認為是材具,其說法未見論據。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馬雲。素問移精變氣論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簡案、莊子云。人之生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五臟堅固(止)故能長久,張云。堅固者不易損。和調者不易亂。解利者可無留滯。緻密者可免中傷。營衛之行。不失其常者。經脈和也。吸呼微徐。氣以度行者。三焦治也。六腑化谷。津液布揚。則臟腑和平。精神充暢。故能長久而多壽也。
使道隧(止)百歲乃得終,馬志本隧、作隊。馬雲。隊、隧同。使道者水溝也。(俗云人中)其隊道以長面之地部為基。耳為蔽為牆。乃高以方。營衛之氣。皆已通調。而面之三里。即三部也。(俗云三停)皆已聳起。其骨高。其肉滿。所以百歲乃得終也。張云。禮記百歲謂之期頤。使道。指七竅而言。謂五臟所使之道路。如肺氣通於鼻。肝氣通於目。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腎氣通於耳。是即五官之道路也。玩、深邃貌。基牆指面部而言。骨骼為基。蕃蔽為牆。見五色篇。凡營衛部里。及骨高肉滿若此者。即致壽之道。志云。使道者。血脈之道路。本輸篇之所謂間使之道。蓋心包絡之主血脈也。隊、行列也。長者環轉之無端也。此言血氣充足。循序而流通也。土基高以方者。肌肉厚而充於四體也。脈道流長。肌肉高厚。則營衛通調矣。三部者。形身之上中下。三里者。手足陽明之脈。皆起發而平等也。骨高者。少陰之氣足也。肉滿者。陽明之氣盛也。如此者壽之徵也。簡案、本篇三家異義。然熟考經文。馬注為允當。
白話文:
失神則死,得神則生。馬雲在《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說,得神者昌盛,失神者消亡。莊子也說,人生在世,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五臟堅固才能長久。張雲說,堅固不易損壞,和調不易混亂,解利則無留滯,緻密則免受傷害。營衛運行正常,經脈就和諧;呼吸微弱而緩慢,氣息運行有度,三焦就調理正常;六腑消化谷物,津液佈散,臟腑就平和,精神充沛,這樣才能長久而多壽。
使道通暢,百歲才能終其天年。馬志本將「隧」字解釋為「隊」,馬雲說「隊」和「隧」同義,指「使道」就是水溝(俗稱人中)。其「隊道」以長面的地部為基礎,耳朵為屏障,高而方正。營衛之氣都已通調,面部的三里(俗稱三停)都已聳起,骨骼高聳,肌肉飽滿,所以才能活到百歲。張雲說,《禮記》中把百歲稱為「期頤」,「使道」指的是七竅,也就是五臟氣息通行的道路,比如肺氣通於鼻,肝氣通於目,脾氣通於口,心氣通於舌,腎氣通於耳,這就是五官的道路。深邃的外貌,面部為基,骨骼為基,耳朵為屏障。見《五色篇》。凡是營衛部位和骨高肉滿如這樣的人,就是長壽之道。志云:「使道」指的是血脈的道路,是《本輸篇》中所說的「間使之道」,因為心包絡主血脈。「隊」指的是行列,長者環轉無盡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血氣充足,循序流通。土基高而方正,肌肉厚實而充盈四肢。脈道流長,肌肉高厚,則營衛通調。三部指的是形體的上中下,三里指的是手足陽明之脈,都起發平等。骨高指的是少陰之氣充足,肉滿指的是陽明之氣盛。如此,便是長壽的徵兆。簡案:本篇三家異義,但仔細研讀經文,馬注最為合適。
好走,好趨。,馬雲。趨者較走更疾矣。步者較趨更緩矣。張云。天地之氣。陽主乎升。升則向生。陰主乎降。降則向死。故幼年之氣在下者。亦自下而升也。志云。此言人之生長。從陰而生。自下而上。故曰其氣在下。好走、好趨、好步者。春夏生動之氣也。方盛衰論曰。老從上。少從下。簡案、說文。走、趨也。又趨、走也。釋名曰。疾趨曰走。又疾行曰趨。此乃走疾而趨徐。馬注誤。
好步,張云。盛滿則不輕捷。故好步矣。
四十歲(止)好坐,甲乙。頹、作刷。馬雲。坐者較步似倦矣。張云。天地消長之道。物極必變。盛極必衰。日中則昃。月盈則虧。人當四十。陰氣已半。故發頗斑白。而平盛不搖。好坐者。衰之漸也。
白話文:
年輕時精力充沛,愛走愛跑,步履輕快。隨著年紀增長,體力逐漸下降,走的速度變慢,更喜歡穩步前進。年過四十,陰氣漸盛,頭髮開始斑白,體力也開始衰退,喜歡安坐不動,這是自然老化的現象。
五十歲(止)目始不明,志云。人之衰老。從上而下。自陽而陰。故肝始衰而心。心而脾。脾而肺。肺而腎。好坐好臥者。秋冬收藏之氣也。
六十歲(止)獨居而終矣,甲乙。苦、作善。(馬志亦作善)皮膚枯、作皮膚始枯。故四肢不舉。魄離、作魂魄離散。四藏、作臟乃萎枯。終矣、作終盡矣。馬雲。至五十歲以後。則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者。每十歲而日衰。故五十歲肝膽衰。六十歲心氣衰。七十歲脾氣衰。八十歲肺氣衰。九十歲腎氣衰。百歲五臟俱衰。善憂悲者。以心主於憂也。好臥者。衛氣不精也。魄離散。以肺藏魄者。失其故處也。言善誤。肺主言也。腎氣焦者。水竭則焦也。張云。魄離者。形體衰敗也。腎氣焦者。真陰虧竭也。此與上古天真論。女盡七七。男盡八八。互相發明。彼以七八言者。言陰陽之限數。此以十言者。言人生之全數。然則人之氣數。固有定期。而長短不齊者。有出於稟受。有因於人為。故惟智者。不以人慾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壽。而善終其天年。此聖智之所同也。
白話文:
五十歲以後,視力開始衰退。人體衰老,是由上至下,由陽轉陰的過程。所以肝臟開始衰退,接著是心臟,心臟之後是脾臟,脾臟之後是肺臟,最後是腎臟。喜歡坐著、喜歡躺著的人,是因為他們擁有秋冬季節收藏的氣息。
六十歲以後,就獨自生活,直到生命的終點。苦痛和善行,就像皮膚變得乾燥一樣,所以四肢无力,精神渙散,五臟六腑逐漸萎縮,最終走向盡頭。五十歲以後,肝臟生出心臟,心臟生出脾臟,脾臟生出肺臟,肺臟生出腎臟,每十年衰退一次。所以五十歲肝膽衰退,六十歲心氣衰退,七十歲脾氣衰退,八十歲肺氣衰退,九十歲腎氣衰退,一百歲五臟俱衰。愛憂愁悲傷的人,是因為心臟主宰著憂愁。喜歡躺著的人,是因為衛氣不夠精純。精神渙散,是因為肺臟藏著精神,失去了它原本的位置。愛說話的人,是因為肺臟主宰著言語。腎氣虛弱的人,就像水枯竭了一樣。精神渙散,是身體衰敗的表現;腎氣虛弱,是真陰虧損的表現。這與古代的天真論,女性七七之數,男性八八之數,互相闡明。天真論講的是陰陽的限制,而這裡講的是人生的全部歲數。所以,人的氣數,都有固定的時間,但長短不一,有天生稟賦的因素,也有後天行為的影響。因此,只有聰明的人,才不會讓慾望損害自己的天性,按照自然之道,養護自然的壽命,最後安然度過一生。這是聖賢和智者共同的智慧。
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馬雲。水溝不長。較之使道隊以長者異也。其鼻孔向外而張。鼻為肺竅。肺氣泄矣。(師傅篇云鼻孔在外膀胱漏泄)又肺主氣。今肺氣不足。故喘息而為暴疾也。張云。喘息者氣促。暴疾者易傷。皆非延壽之徵也。簡案、喘息暴疾。謂喘息之氣。卒暴疾速也。
其肉不石,張云。石、堅也。
數中風寒(止)相引,張云。數中風寒。表易犯也。血氣虛。中不足也。脈不通。經絡多滯也。故致真邪易於相攻。然正本拒邪。正氣不足。邪反隨之而入。故曰相引。
故中壽而盡也,張云。凡此形體血氣。既已異於上壽。則其中壽而盡。固有所由。此先天之稟受然也。夫人生器局。既稟於有生之初。則其一定之數。似不可以人力強者。第稟得其全。而養能合道。必將更壽。稟失其全。而養復違和。能無更夭。故知之者。下可以希中。中可以希上。不知者。上僅得其次。次僅得其下矣。所謂天定則能勝人。人定亦能勝天也。夫稟受者先天也。修養者後天也。先天責在父母。後天責在吾心。
白話文:
使道不長,空外以張,喘息暴疾,指的是鼻子不長,鼻孔外張,容易喘息和罹患暴疾。這與使道較長的人相比有所不同。由於鼻子是肺的竅穴,鼻孔外張表示肺氣外泄。古書《師傅篇》也說鼻孔外張代表膀胱漏泄。而且,肺主氣,現在肺氣不足,所以才會喘息,進而導致暴疾。喘息表示氣短,暴疾則容易受傷,都不是長壽的徵兆。
喘息暴疾是指呼吸急促,突發的疾病。
其肉不石,指的是肉質不堅硬。
數中風寒,指的是經常受到風寒侵襲。由於表易犯,血氣虛弱,氣血不足,經脈不通,經絡阻塞,所以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導致外邪互相攻伐。但是,正氣不足,抵抗邪氣的能力減弱,邪氣反而會隨著風寒侵入體內,這就是「相引」的道理。
故中壽而盡也,指的是由於身體血氣已經不同於長壽之人,所以會在中年時就結束生命。這是先天稟賦的緣故。人生的器局,從出生就已經定型,其壽命也似乎無法用人力改變。但是,如果先天稟賦完整,又能養生合乎道法,就能延年益壽。如果先天稟賦不完整,養生又違背道法,就會夭折。所以懂得養生的人,可以期望活到中年,中年人可以期望活到長壽。不懂得養生的人,長壽者只會活到中年,中年者只會活到短命。這就是「天定則能勝人,人定亦能勝天」的道理。先天稟賦是由父母決定的,後天的修養則取決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