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淫邪發夢篇第四十三

諸本無篇字。馬雲。內有淫邪泮衍。使人臥不得安而發夢。故名篇。

淫邪泮衍。張云。言奇邪為夢。變幻無窮也。簡案、泮、散也。詩。邯風。迨冰未泮。

正邪從外襲內(止)喜夢,反淫、千金作及淫。張云。正邪者。非正風之謂。凡陰陽勞逸之感於外。聲色嗜欲之動於內。但有干於身心者。皆謂之正邪。亦無非從外襲內者也。惟其變態恍惚。未有定舍。故內淫於臟。則於營衛魂魄。無所不亂。因令人隨所感而為夢。

下甚則夢隨,盛飢則夢取,甲乙。下甚、作下盛。盛飢作甚飢。馬雲。甚、當作盛。盛、當作甚。

肺氣盛(止)飛揚,張云。肺在志為憂。故夢恐懼哭泣。肺主氣。故夢飛揚。

身體重不舉,甲乙。重下有手足二字。

兩解不屬,張云。腰為腎之府。故若腰脊不相連屬。

凡此十二盛者,馬雲。凡此十二盛者。在腑則有餘於外。在臟則有餘於內。凡有夢至時。即知其邪之在何臟腑。遂用針以瀉之。其邪可立已矣。蓋腑夢瀉腑。臟夢瀉臟也。

厥氣客於心,志云。夫邪之所湊。其正必虛。上章論邪氣之有餘。此論正氣之不足。厥氣者虛氣。厥逆於臟腑之間。客者薄於臟腑之外也。

壞屋風雨,張云。脾屬土。其主濕也。

夢遊行,張云。膀胱為足之太陽經。屬三陽之表也。馬雲。以膀胱經遍行頭項背腰胻足也。

夢田野,馬雲。以大腸為傳導之官。其曲折廣大。似田野也。志云。田野者。水穀之所生也。大腸為傳導之官。主受水穀之餘。濟泌別汁。止夢見田野者。大腸之氣虛也。

聚邑沖衢,甲乙。沖衢、作行街。馬雲。夢會聚之邑居。或衝要之道衢。以小腸為受盛之官。其物之所聚。似邑衢也。簡案、沖、說文。通道也。與街同義。氣衝、一名氣街。可證。

自刳,張云。膽主決斷。其氣剛也。刳、音枯。剖腹也。

窌苑中,千金作池渠阱窊。張云。窌、窖同。志云。窌、音教。地藏也。簡案、考工記。困窌倉城。注。穿地曰窌。音教。窌、說文陷也。窊、音烏爪切。音窪。凹也。苑、疑字誤。

拜起,甲乙。起作跪。

客於胞䐈,則夢泄便,甲乙。泄便作溲便利。張云。胞、溲脬也。䐈、大腸也。在前則夢泄。在後則夢便。志云。客於胞則夢泄前溺。客於䐈腸則夢後便。

凡此十五不足者,道臟本、正脈本、十五作有數。馬雲。凡此十五不足者。在腑則不足於內。在臟則不足於外。凡有夢至時。即知其邪之在何臟腑。遂用針以補之。其邪可立已矣。蓋腑夢補臟。臟夢補腑也。簡案、此篇論夢。與素問脈要精微論。方盛衰論。及列子穆王篇少異。當參考。

2.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第四十四

夫百病(止)得臟而有名,馬雲。夫百病必始於外感內傷。故燥濕寒暑風雨者。外感也。陰陽喜怒飲食居處者。內傷也。邪氣相合於臟而病形成。得其分臟而病名別。張云。氣合而有形。脈證可據也。得臟而有名。表裡可察也。

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春秋繁露云。病者至夜而病愈甚。出同類相動篇。

春生夏長(止)故甚也,張云。春之生。陽氣升也。夏之長。陽氣盛也。秋之收。陽氣降也。冬之藏。陽氣伏也。是氣之常。皆以陽氣為言也。天地之交。四時之序。惟陰陽升降而盡之矣。自子之後。太陽從左而升。升則為陽。自午之後。太陽從右而降。降則為陰。大而一歲。小而一日。無不皆然。故一日亦分四時也。朝時太陽在寅卯。自下而上。在人應之。陽氣正升。故病氣衰而旦慧。日中太陽在巳午。自東而中。在人應之。陽氣正盛。故能勝邪而晝安。夕時太陽在申酉。由中而昃。在人應之。陽氣始衰。故邪氣漸盛。而暮加重。夜半太陽在戌亥。自上而降。在人應之。陽氣伏藏。邪氣正盛。故夜則甚。蓋邪氣之輕重。由於正氣之盛衰。正氣者陽氣也。升則從陽。從陽則生。降則從陰。從陰則死。天人之氣。一而已矣。

其時有反者何也(止)逆者為粗,獨主甚病。諸本作獨主其病。此本誤。當改。馬雲。帝疑病有旦晝。或加或甚。而夕夜或慧或安者。故伯言此乃臟氣獨主其病。而不應一日分為四時之氣也。如脾病不能勝旦之木。肺病不能勝晝之火。肝病不能勝夕之金。心病不能勝夜之水。故為加為甚也。若人之臟氣。能勝時之氣。如肺氣能勝旦之木。腎氣能勝晝之火。心氣能勝夕之金。脾氣能勝夜之水。故至晝慧旦安也。治之者。能順其時。如脾病不能勝旦之木。則補脾而瀉肝。肺病不能勝晝之火。則補肺而瀉心。肝病不能勝夕之金。則補肝而瀉肺。心病不能勝夜之水。則補心而瀉腎。斯病可與期也。彼粗工者。則逆之而已。惡足以知此。

五臟有五變(止)以應五時,志云。五臟有五變者。有五時五行五音五色之變異。五變有五輸者。一臟之中。有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冬刺井之五輸。故五五有二十五輸。以應五時也。

肝為牡臟,張云。肝屬木。為陰中之少陽。故曰牡臟。

心為牡臟,張云。心屬火。為陽中之太陽。故曰牡臟。

脾為牝臟,張云。脾屬土。為陰中之至陰。故曰牝臟。

肺為牝臟,張云。肺屬金。為陽中之少陰。故曰牝臟。

腎為牝臟,張云。腎屬水。為陰中之太陰。故曰牝臟。按、五臟配合五行。而惟肝心為牡臟。脾肺腎皆為牝臟。蓋木火為陽。土金水皆為陰也。

黃帝曰以主五輸奈何,馬雲。缺、岐伯曰。張志同。

臟主冬(止)秋刺合,張云。五臟主藏。其氣應冬。井之氣深。亦應於冬。故凡病之在臟者。當取各經之井穴也。五色蕃華。其氣應春。滎穴氣微。亦應乎春。故凡病見於色者。當取各經之滎也。五時長養。其氣應夏。輸穴氣盛。亦應於夏。故凡病之時作時止者。當取各經之輸也。五音繁盛。氣應長夏。經穴正盛。亦應長夏。故凡病在聲音者。當取各經之經也。五味成熟。以養五臟。其氣應秋。合穴氣斂。亦應於秋。故凡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因飲食內傷者。當取各種之合也。按、本篇五時之刺。以應五輸者。冬刺井。春刺滎。夏刺輸。長夏刺經。秋刺合者。以井應冬。滎應春。輸應夏。經應長夏。合應秋也。如本輸四時氣水熱穴等論所載。皆同。不可易者。考之六十五難曰。井者東方春。合者北方冬也。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皆與本經不合。必難經之誤也。當以本經為正。不可不辨。

以經合之,張云。上文止言五臟五輸。以應五時。而不及六腑之原者。蓋原合於經。不復應時。如長夏之刺經。則原在其中。應其數矣。是即六腑之六輸也。按、本輸篇所載。六腑之原。在九針十二原篇。即謂之腧。故六十六難曰。以腧為原也。後世針灸諸書宗之。皆言陽經之腧即為原。故治腧即所以治原。陰經之腧並於原。故治原即所以治輸。今此節云。以經合之。以應其數。然則經原腧三穴相鄰。經亦可以代原矣。

經滿而血者病在胃,甲乙注。經、作絡。胃、作胸。志云。肺與陽明主秋金之令。飲入於胃。上輸於肺。食氣於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肺。而通於四臟。是入胃之飲食。由肺氣通調輸布。而生此榮衛血脈。故經滿而血者。病在胃。飲食不節者。肺氣不能轉輸而得病也。按、靈素經中。凡論五臟必兼論胃腑。以胃為五臟之生原也。肺與陽明。並主秋令。此章以腑合臟。而臟合於四時。五行味主秋。則秋令所主之臟腑。皆隱於中矣。簡案、以陽明配秋。蓋出於運氣。疑非經旨。此節馬張不釋。姑仍志注。

是謂五病也,諸本病、作變。此依張本。誤。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