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四 (7)
卷四 (7)
1. 脹論篇第三十五
其脈大(止)陽為腑,馬雲。脈見於寸口。其脈大者。以邪氣有餘也。其脈堅者。以邪氣不散也。其脈澀者。以氣血澀滯也。故為脹。然脈大而堅者為陽脈。其脹在六腑。脈澀而堅者為陰脈。其脹在五臟也。張云。大都洪大之脈。陰氣必衰。堅強之脈。胃氣必損。故大堅以澀。則病當為脹。一曰脈病在陰。則脹在臟。脈病在陽。則脹在腑。亦通。
三者皆存焉,甲乙。三、作二是。志云。此病在氣而及於臟腑血脈之有形。故三者皆存焉。
郭胸脅,甲乙。郭、作廓。張云。排擠於臟腑之外。以胸脅為郭。而居於皮膚之中。是即脹之所舍。
白話文:
脈搏强勁有力,代表陽氣充盈,屬於腑臟的病症。脈搏位於寸口,如果脈搏強勁,說明邪氣過盛。如果脈搏堅硬,說明邪氣沒有散去。如果脈搏澀滯,說明氣血運行不暢,所以會導致脹滿。脈搏強勁而堅硬,屬於陽脈,脹滿會在六腑。脈搏澀滯而堅硬,屬於陰脈,脹滿會在五臟。總之,脈搏洪大強勁,陰氣必然衰弱;脈搏堅硬強勁,胃氣必然損傷。所以脈搏強勁堅硬且澀滯,就會導致脹滿。這也可以理解為,脈病在陰,則脹滿在臟腑;脈病在陽,則脹滿在腑臟。
三種症狀都存在,說明疾病影響了氣血、臟腑和血脈等有形之物,所以三者皆存。
胀满會排擠到臟腑之外,以胸脅作為其所在位置,而位于皮膚之中,這就是脹滿的所在。
匣匱之藏禁器,說文。匣、匱也。又匣匱也。載侗六書。故今通以臟之大者為匱。次為匣。小為櫝。簡案、禁器、蓋禁秘之器。
願聞其故,馬雲。此處必闕。乃岐伯言。張志同。
臟腑之郭也,甲乙。郭上有城字。張云。胸腹者。所以保障五內。故為臟腑之郭。
宮城,馬雲。按黃帝時本紀。記其民不習偽。官不懷私。市不預價。城郭不閉。則此時有宮城矣。張云。膻中、胸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為清虛周密之宮。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宮城。
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張云。閭、巷門也。里、鄰里也。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蓋二十五家為閭也。風俗通曰。五家為軌。十軌為里。蓋五十家為里也。胃之五竅。為閭里門戶者。非言胃有五竅。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胃。故曰閭里門戶。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
白話文:
古代典籍中記載,「匣匱」指的是收藏珍貴器物的容器。其中,「匱」指較大的容器,「匣」則指較小的容器,「櫝」則是最小的容器。而「禁器」指的是用來存放機密物品的器物。
馬雲曾經詢問:「請問這是什麼意思?」,這段文字應該是岐伯所說,張志同所記載。
甲乙則解釋說,「臟腑之郭」指的是保護臟腑的胸腹,就像城郭一樣,保護著城內的人民,所以稱為臟腑的城郭。
馬雲又提到,「宮城」指的是黃帝時代的宮殿,當時人民淳樸,官員廉潔,市場公平交易,城門也不用關閉,所以當時就有宮殿。張志同則認為,「宮城」指的是膻中、胸中,肺臟覆蓋在上,膈膜遮擋在下,形成一個清淨、虛靈、周密的宮殿,是心臟主宰的地方,所以稱為宮城。
張志同也解釋說,「胃之五竅」指的是胃的五個開口,就像城鎮的巷門、鄰里一樣。周禮中,五家為一比,五比為一閭,也就是二十五家為一閭。風俗通則說,五家為一軌,十軌為一里,也就是五十家為一里。胃的五個開口,就如同城鎮的巷門、鄰里,不是說胃本身有五個開口,而是從胃脘到小腸、大腸,都屬於胃的範圍,所以稱為胃之五竅。像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都是胃氣流通的地方,所以統稱為胃之五竅。
廉泉、玉英,馬雲。即玉堂。俱任脈經穴。
營氣循脈(止)工在疾瀉,甲乙。並脈、作並血脈。循分、作循分肉。三里上有取字。注云。靈樞作營氣循脈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肉為膚脹。一下、一本作分。下同。樓氏以此三十九字。移下文黃帝曰善。何以解惑之上。云。原誤在病各有形之下。黃帝曰。願聞之上。有三里而瀉之上。當有脫簡。甲乙云。凡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也。張云。清者為營。營在脈中。其氣精專。未即致脹。濁者為衛。衛行脈外。其氣慓疾滑利。而行於分肉之間。故必出衛氣之逆。而後病及於營。則為脈脹。是以凡病脹者。皆發於衛氣也。衛氣逆而並於脈。復循分肉之間。故為膚脹。三里、足陽明經穴。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而主肌肉。故脹在肌膚者。當以針瀉之。一下三下。謂一次再次三次也。蓋邪有遠近。故瀉有難易耳。
白話文:
廉泉、玉英,馬雲,也就是玉堂,都是任脈上的穴位。營氣循行於脈絡,止於工,在疾瀉,甲乙,指的是脈絡和血脈,循分指的是循行於肌肉。三里穴上方有取字,註解說:《靈樞》中將營氣循脈稱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肉稱為膚脹。一下、一本作分,以下相同。樓氏將這三十九字移到下面黃帝曰善,何以解惑之上,說原來的錯誤出在病各有形之下。黃帝曰,願聞之上,有三里而瀉之上,應該有脫簡。甲乙說,凡是五臟六腑的脹滿,都取三里穴。三里穴是治療脹滿的重要穴位。張說,清者為營,營氣在脈絡中,氣精專一,不馬上導致脹滿。濁者為衛,衛氣行於脈絡外,氣性急躁滑利,行於肌肉之間。因此,一定是衛氣逆行,才會導致病邪侵入營氣,形成脈脹。所以,凡是患有脹滿病症的,都是由衛氣逆行引起的。衛氣逆行並於脈絡,又循行於肌肉之間,所以稱為膚脹。三里穴是足陽明經上的穴位,陽明經是五臟六腑之海,主管肌肉,因此,脹滿在肌膚者,應該用針灸瀉法治療。一下、三下,指的是一次、二次、三次。邪氣有遠近,所以瀉法也有難易之分。
肺脹,金匱要略云。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又云。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簡案、本節肺脹蓋謂腫脹中屬肺者。與金匱所論不同。
央央然,張云。困苦貌。
濯濯,張云。腸鳴水聲也。馬雲。按邪氣臟腑病形篇。有大腸者諸證。與此同。
氣癃,張云。膀胱氣閉。小水不通也。
輕輕然,甲乙作殼殼然。
久塞其空,馬雲。虛則補之。其穴空。皆正氣充塞。志云。塞其空者。外無使經脈膚腠疏空。內使臟腑之神氣充足。自無厥逆之患矣。此良工治未病也。張氏醫通云。按諸脹統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次云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二說相左。其義何居。原夫諸脹之因。良由衛氣僭逆。故宜疾瀉以下其氣。氣下則脹消矣。衛為水穀之悍氣。常行脈外。不能入於脈。今以僭逆過甚。乃並居營分而入於脈。則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肉間。則為膚脹。故昭揭於臟腑諸脹之前。且言凡此諸脹。其道在一。故其治總不越針三里。以疾瀉之也。明知逆順者。知胃逆之甚與不甚也。針數不失者。隨近遠之一下三下也。
白話文:
「肺脹」一詞出自《金匱要略》,是指上氣喘且躁動的症狀,屬於肺部腫脹。書中還提到,肺脹患者會咳嗽、上氣、煩躁、喘息,脈象浮,且心下有水氣。古醫學典籍《簡案》則認為,這裡所說的「肺脹」是指腫脹中屬於肺部的症狀,與《金匱要略》的論述有所不同。
「央央然」是指困苦的樣子。
「濯濯」是指腸鳴水聲,與《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提到的「大腸者諸證」相符。
「氣癃」是指膀胱氣閉,小便不通。
「輕輕然」與「殼殼然」是相似的表現。
「久塞其空」是指虛則補之,穴位空虛皆因正氣充盈。古代醫書認為,塞住空虛之處,可以防止經脈、肌膚疏鬆,使臟腑神氣充沛,避免厥逆之患。這屬於未病先治的良方。張氏醫通則認為,所有腫脹的治療方法,不論虛實,首要之務是疾瀉,其次才是補虛瀉實,使神氣歸位。兩種說法看似矛盾,但實際上各有道理。腫脹的根源在於衛氣逆行,所以應該疾瀉以降低氣機。衛氣是水穀之悍氣,通常在脈外運行,不能進入脈中。當衛氣逆行過度,就會進入營分,導致脈脹。衛氣與脈氣共同循行於分肉之間,就會導致膚脹。因此,衛氣逆行是所有臟腑腫脹的根源。所有腫脹的治療方法,都應以針刺三里穴疾瀉之。了解逆順之道,就能判斷胃氣逆行的程度,針刺的次數也不應失誤,要根據病灶的遠近而決定一針或三針。
然後厥氣在下,甲乙。後、作而。
乃合為脹,甲乙。合、作舍。
合之於真,三合而得,張云。不得其真。所以生惑。脹雖由於衛氣。然有合於血脈之中者。在經脈也。有合於臟者。在陰分也。有合於腑者。在陽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志云。元真之氣。通會於腠理。與營衛合併。而充行於形身者也。故營衛二氣。合之於真元三合。而得其厥逆之因矣。簡案、即上文三者皆存焉之義。
不下者,張云。脹不退也。
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張云。上文云。一下三下者。言針當必陷於肉肓。亦必中於氣穴。然後可以取效也。張注痹論肓膜云。肓者。凡腔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之處。皆謂之肓。不獨以胸膈為言。姚氏云。按金匱玉函曰。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者。是皮膚臟腑之文理也。夫臟腑之文理。乃臟腑募原之肉理。而肉理之中有脈系。衛氣陷於肓膜。而入於脈絡。故當取之氣穴。王芳侯云。按素問有氣府論。氣穴論。總屬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而分府與穴者。謂腑者藏也。壓遏血氣之藏於內也。穴者窟也。氣從此而出入者也。
白話文:
然後厥氣下降,這是甲乙兩種情況。後,要治療。
接著會導致脹滿,這是甲乙兩種情況。合,意思是舍棄。
將這兩種情況合在一起,與真氣結合,三種情況結合才能真正理解。張云說,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就會產生困惑。脹滿雖然是由衛氣引起的,但也會影響到血脈、經脈、臟腑,分別對應著陰陽兩分。這三種情況清楚後,就能真正理解了。志云說,元真之氣通達於腠理,與營衛之氣結合,充盈於身體。因此,營衛二氣與真元三氣結合,就能理解厥逆的原因。簡案,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三種情況都存在的意思。
如果厥氣不下降,張云說,脹滿就不會消退。
陷於肉肓而中氣穴,張云說,上面提到一下、三下,指的是針灸時必須刺入肉肓,也要命中氣穴,才能取得效果。張注痹論肓膜說,肓指的是腔腹肉理之間,上下空隙的地方,不只是胸膈。姚氏說,金匱玉函記載,腠理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理指的是皮膚臟腑的紋理。臟腑的紋理,就是臟腑募原的肉理,肉理之中有脈絡。衛氣陷於肓膜,進入脈絡,所以要取之於氣穴。王芳侯說,素問有氣府論、氣穴論,都屬於手足三陰三陽之經脈,而分府與穴,指的是腑是藏,壓抑血氣藏於內部,穴是窟,氣從這裡出入。
必更其道,張云。三而不下。必未得其所也。故當更穴再刺之。
必審其𣍨,張云。唇瘍曰𣍨。蓋脹之微甚。必見於唇。故當審之於此。以察其虛實。然𣍨字未妥。必脈字誤也。簡案、𣍨又作𧧂。即診同。難經本義。劉仁木序。𣍨、𣍨深淺是也。
白話文:
如果針灸三次還沒有效果,就必須改變針灸方法,重新選穴位再刺。要仔細觀察病人的嘴唇,因為嘴唇的變化能反映出病情虛實,嘴唇腫脹的程度可以看出病情的輕重。
2. 五癃津液別篇第三十六
馬雲。別、彼劣切。內論五液而病為水脹。則必為癃。故名篇。張云。五液者。陰精之總稱也。本篇以溺、汗、泣、唾、水。故名曰五。宣明五氣篇曰。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為五液。決氣篇曰。精、氣、津、液、血、脈。其辨有六。又道家曰。
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則七。皆無非五液之屬耳。志云。水穀所生之津液。各走其道。別而為五。如五道癃閉。則為水脹。五別者。為汗、為溺、為唾、為淚、為髓。五癃者。液不滲於腦而下流。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而津液不化。水穀留於下焦。
白話文:
馬雲說,五液不調導致的疾病稱為水脹,必定是因排泄不通所致,因此稱為“五癃”。張雲解釋,五液是指陰精的總稱,本篇將其分為溺、汗、泣、唾、水,因此稱為“五”。宣明五氣篇中提到,五臟化液,心化為汗,肺化為涕,肝化為淚,脾化為涎,腎化為唾,這就是五液。決氣篇中則將精、氣、津、液、血、脈分為六類,而道家則將涕、唾、精、津、汗、血、液分為七類,其實都是五液的範疇。總之,水穀所生的津液,各自分流,形成五種液體。若五條路徑阻塞,就會導致水脹。這五條路徑分別是汗、溺、唾、淚、髓。五癃指的是液體無法滲入腦部而向下流動,陰陽氣道不通,四肢末端阻塞,三焦無法排泄,導致津液無法轉化,水穀滯留在下焦。
不得滲於膀胱。則水溢而為水脹。因以名篇。上章論氣脹之因。此章論水脹之因。得其因則知所以治矣。簡案、本篇末云。此津液五別之順逆也。甲乙載本篇文。亦云津液五別。此云五癃。未詳所取義。疑文字差訛。
為溺與氣,馬雲。天寒則腠理閉。內之氣與濕俱不行。其水下留於膀胱。則為前溺與後氣耳。
各走其道,張云。五常四海。各因經以受水穀之氣味。故津液隨化而各走其道。
其流而不行者,甲乙。流、作留。張云。周流於血脈之間。而不散行於外。注於臟腑。益於精髓而為之液。志云。流者淖澤注於骨。補益腦髓。灌精而濡空竅者也。
白話文:
如果水分不能順利滲入膀胱,就會積聚在體內,造成水腫。本章說明水腫的原因,就像上一章講氣脹的成因一樣,了解病因就能知道如何治療。簡而言之,本章最後提到,這是津液五行運行的順逆問題。甲乙本篇也提到了津液五行,這裡則寫著五癃,意思不太清楚,可能文字有誤。
冬天寒冷,毛孔閉塞,體內氣機和濕氣都無法排出,水分停留在膀胱,就會造成小便不利和氣脹。
五臟六腑各司其職,透過經絡吸收水穀精華,津液因此轉化並流向不同的部位。
留在體內無法流通的津液,會滋養臟腑,補充精髓,成為體液;也會潤澤骨骼,滋養腦髓,灌溉精氣,濡養竅穴。
聚沫則痛,張云。或為寒邪所感。則液凝留於肌肉之間。故汁沫聚而為痛。簡案、與周痹同義。
為溺其氣,張云。腠理閉密。則氣不外泄。故氣化為水。水必就下。故留於膀胱。然水則氣也。水聚則氣生。氣化則水注。故為溺與氣。志云。氣者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而出者為溺。藏於膀胱者。化生太陽之氣。簡案、氣未詳何氣。馬為失氣。近是。見前。
五臟六腑(止)腎為之主外,張云。此二節言津液之為涕泣也。心總五臟六腑。為精神之主。故耳目肺肝脾腎。皆聽命於心。是以耳之聽。目之視。無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脈而主治節。故為心之相。肝主謀慮決斷。故為心之將。脾主肌肉而護養臟腑。故為心之衛。腎主骨而成立其形體。故為心之主外也。
白話文:
聚沫而痛,可能是寒邪入侵,导致液体凝结在肌肉之间,形成水泡,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症状与周痹类似。
溺气可能是因为腠理闭塞,导致气无法外泄,进而转化为水,水则向下流入膀胱。水与气相生相克,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因此出现溺气症状。气指的是膀胱之气,它藏于膀胱,化生太阳之气。马云认为溺气是失气,与之接近。
肾脏是五脏六腑的外部之主。这两段文字解释了津液转化为涕泣的过程。心脏统领五脏六腑,主宰精神,因此耳、目、肺、肝、脾、肾都听命于心脏。所以耳朵的听觉、眼睛的视觉都受心脏支配。肺气朝百脉,主宰气血运行,是心脏的辅助器官。肝脏主谋虑决断,是心脏的统帅。脾脏主肌肉,护养脏腑,是心脏的卫士。肾脏主骨,构成身体形态,是心脏的外部之主。
故五臟六腑(止)泣出矣,甲乙。與肺、作急肺。似是。泣、作涎。張云。心為臟腑之主。故五臟之系。皆入於心。心之總系。復上貫於肺。通於喉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則系急而肺葉舉。液即隨之而上溢。然心系與肺。本不常舉。故有乍上乍下。當其氣舉而上。則為咳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繼以嗽者。正以氣並於上。而奔遏於肺耳。按、口問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氣之門戶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搖則宗脈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
中熱(止)故唾出,張云。此津液之為唾也。蟲為濕熱所化。常居腸中。胃熱則消穀中空。蟲行就食。故或上或下。動作於腸胃之間。充郭者。縱滿之謂。腸郭則胃緩。胃緩則氣逆上行。涎隨而溢。故多唾也。按、宣明五氣篇曰。腎為唾而出曰胃為唾。是胃之與腎。皆主為唾。蓋土鬱之唾在胃。水泛之唾在腎也。
白話文:
因此,五臟六腑悲傷,就會流出眼淚。這和肺有關,會造成急促的呼吸。好像眼淚和口水一樣,都是液體。張仲景說,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所以五臟的經絡都連接到心臟。心臟的總經絡又向上連接到肺,通往喉嚨,呼吸由此而出。所以心臟悲傷,就會牽動肺葉上舉,體液也隨之向上溢出。然而,心臟的經絡和肺本來不會經常上舉,所以才會時而上舉時而下降。當氣上舉時,就會咳嗽和流淚。凡是哭得很厲害,然後接著咳嗽的人,就是因為氣上衝,並阻滯於肺部。
按照《口問篇》所說: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眼睛是經脈匯聚的地方,也是體液上行的通道,口鼻是氣的門戶。所以悲傷、憂愁就會導致心臟跳動,心臟跳動就會使五臟六腑都搖動,搖動就會影響經脈,體液通道暢通,所以就會流出眼淚。
中焦有熱,就會流出唾液,張仲景說,這是津液變成唾液。蟲是濕熱所化成的,常住在腸道裡。胃熱就會消化食物空虛,蟲子就會到處尋找食物,所以有時上行有時下行,在腸胃之間活動。充郭指的是充滿,腸胃充盈就會導致胃部鬆弛,胃部鬆弛就會導致氣逆上行,唾液隨之溢出,所以就會流口水。按照《宣明五氣篇》所說:腎主唾液,胃也主唾液,所以胃和腎都主宰唾液。這是因為土氣鬱結的唾液在胃,水氣泛濫的唾液在腎。
和合而為膏者,膏、諸本作高。但趙府本吳本同此。馬雲。當作膏。張直改作膏。注云。此津液之為精髓也。膏、脂膏也。簡案、志以高字釋之。義不通。
陰陽不和(止)脛痠,甲乙。虛故、作虛則。腰背、作腰脊。張云。陰陽不和。則精氣俱病。氣病則不攝。精病則不守。精氣不相統攝。故液溢於下。而流泄於陰竅。精髓皆減。輸泄過度。則真陰日虛。故為腰痛脛痠等病。此勞瘵之所由作也。
陰陽氣道(止)為水脹,下瀉諸本作不瀉。此字誤。當改。張云。此津液之為水脹也。三焦為決瀆之官。膀胱為津液之腑。氣不化則水不行。所以三焦不能瀉。膀胱不能滲而腫脹也。知病所由。故治此皆當以氣化為主。試觀水潦為災。使非太陽照臨。則陰凝終不能散。泥濘終不能幹。能知此義。則知陰陽氣化之道矣。
白話文:
「和合而為膏者」,膏字,許多版本都寫成「高」,但趙府本和吳本都寫成「膏」。馬雲認為應該寫成「膏」,張直也改成「膏」。註解說:「這是津液變成精髓。膏,指的是脂膏。」簡案認為用「高」字來解釋,意思不通。
「陰陽不和」導致「脛痠」,甲乙本寫成「虛故」,應該改成「虛則」。腰背二字,應該改成腰脊。張云說:「陰陽不和,精氣就會生病。氣病則無法攝取精氣,精病則無法守住精氣。精氣不能互相統攝,所以津液就會流到下面,從陰竅流出,精髓都減少了。過度輸泄,就會導致真陰越來越虛,所以就會出現腰痛、脛痠等病症。這就是勞瘵的起因。」
「陰陽氣道」導致「為水脹」,下瀉二字,許多版本都寫成「不瀉」,這個字是錯誤的,應該改過來。張云說:「這是津液變成水脹。三焦是決瀆之官,膀胱是津液之腑。氣不能化,水就不能運行,所以三焦不能瀉,膀胱不能滲透而腫脹。知道病因,治療就應該以氣化為主。試想一下,水災氾濫成災,如果不是太陽照耀,陰氣就會凝結,無法散開,泥濘就會一直濕潤,無法乾涸。能夠理解這個道理,就能明白陰陽氣化的道理。」
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張云。陰陽和。則五液皆精而充實於內。陰陽不和。則五精皆泄而流溢於外。此其所謂逆順也。
白話文:
這是指體內的津液有五種不同的正常與異常狀態。如果陰陽調和,那麼五種液體都會成為精華,充實於體內。如果陰陽不調和,那麼五種精華都會外泄,流溢到體外。這就是所說的正常與異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