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四 (6)
卷四 (6)
1. 平人絕谷篇第三十二
精微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甲乙。作下溉泄諸小腸。張云。精微慓悍滑疾。言水穀之精氣也。下溉諸腸。言水穀之質粕也。
水六升三合合之太半,王文潔注四十二難云。分之少半。蓋八分半也。合之太半。共六升三合六七勺也。
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徐靈胎經釋云。以圍三徑一之法約之。則大四寸者。徑當一寸三分分之少半。難經云。一寸半。疑誤。
廣腸(止)八分合之一,徐靈胎云。廣腸大腸以下至肛門。受穢滓之處。俗名䐈腸。以其最廣。故曰廣腸。按、廣腸止云受谷。而不及水。義最精細。蓋水穀入於大腸之時。已別泌精液。入於膀胱。惟糟粕傳入廣腸。使從大便出。故不云受水多少也。此義諸家之所未及。簡案、王文潔評林雲。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者。蓋言九升三合八勺一抄也。此說似不必然。當考。
白話文:
精華物質輕盈快速,向下滋潤所有腸道。甲乙二家說法,認為向下滋潤指的是排泄小腸的內容物。張仲景解釋,精華物質輕盈快速,是指水穀的精氣;向下滋潤所有腸道,是指水穀的糟粕。
水六升三合,取其一半,也就是八分之五。總共是六升三合六七勺。
迴腸長四寸,直徑一寸,取其一半。按照周長是直徑三倍的算法,長四寸的直徑應該是約一寸三分,取其一半。難經中記載為一寸半,可能出現了錯誤。
直腸寬度是八分之一合,徐靈胎解釋,直腸是大腸以下到肛門的部分,負責接收廢棄物,俗稱糞腸。因為它最寬,所以稱為直腸。根據分析,直腸只接受谷物,不接受水。這個說法非常精細。因為水穀進入大腸後,精華物質已經被分離出來,進入膀胱。只有糟粕進入直腸,最終從大便排出。所以直腸並不接受水,也就不會提及水的多少。這個道理是其他醫家沒有提到的。簡單來說,王文潔批評林雲說九升三合八分之一合,指的是九升三合八勺一抄。這種說法似乎不確定,需要進一步考證。
五丈八尺四寸,張云。乃止合腸胃之數。非若前篇總計唇口咽門而言也。
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太半,四十二難作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徐靈胎云。靈平人絕谷篇云。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太半。乃為合數。而此數則與上文不符。未知何故。或傳寫之誤。
血脈和則,諸本則、作利。當改。
神者水穀之精氣也,志云。六節藏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神者水穀之氣也。
日再後後二升半,四十三難作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
七日而死者,馬一龍農說云。蓋此民之生。以食為天。而無穀氣七日死者。其天絕也。王芳候云。病人不飲食。七日不死者。米穀留積故也。蓋留積則為病矣。簡案、三斗五升。兼水穀而為言。則後亦兼大小溲而言也。若唯谷二斗。而大便一日五升。則四日而盡矣。知所謂絕谷者。必兼水飲而在其中也。漢食貨志云。今一夫挾五口食人月一石半。又後漢南蠻傳。計人稟五升。注云。古升小。故曰五升也。則知人一日食五升也。而七日得三斗五升。則方合其數。而水飲不預焉。七日蓋以陰陽五行之數論之耳。七日不食。豈有死者乎。
白話文:
五丈八尺四寸,是張云所言,僅指腸胃的容量,並非像前文所述的唇口咽門之總和。
九斗二升一合的半數,應為四十二難中的八斗七升六合八分之一。徐靈胎引述靈平人絕谷篇,指九斗二升一合的半數是合數,但此數與上文不符,原因不明,可能是抄寫錯誤。
「血脈和則」,諸本皆作「利」,應當改正。
神是水穀精氣,志書中引述六節藏象論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各有其藏處,以滋養五氣。氣和則生津液,互為相成,神乃自生,故神是水穀之氣。
「日再後後二升半」,應改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
七日而死者,馬一龍農說認為,人生以食為天,無穀氣七日而死,是天絕也。王芳候則認為,病人不飲食,七日不死者,是米穀留積所致,留積則為病矣。簡案中提及三斗五升,指的是兼水穀而論,那麼後文所述大小溲也應兼而論之。若僅指谷二斗,大便一日五升,則四日便盡矣。可見所謂絕谷,必然兼水飲而論。漢食貨志記載,一夫五口每月食一石半。後漢南蠻傳則記載,一人食五升,注釋中說明古升較小,故曰五升。由此可知,人一日食五升,七日則得三斗五升,正好符合其數,而水飲並未計算在內。七日之說,應以陰陽五行之數論之,七日不食,何來死者乎?
2. 海論篇第三十三
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胃者水穀之海(止)三里,張云。人受氣於水谷。水穀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故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胃為水穀之海也。其胃氣運行之輸。上者在氣街。即氣衝穴。下者至三里。在膝下三寸。(動脈篇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太陰陽明論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痿論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
衝脈者(止)上下廉,張云。此即血海也。衝脈起於胞中。其前行者。並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後行者。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上行者。出於頏顙。下行者出於足。故其輸。上在於足太陽之大杼。下在於足陽明之巨虛、上下廉。(順逆肥瘦篇曰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
白話文:
「四海」這個詞出自《禹貢》,指的是天下各方。而《爾雅》裡解釋「地」的時候提到,天下各方可以分為九夷、八狄、七戎、六蠻,合稱「四海」。
胃是消化食物的器官,被稱為「水穀之海」。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營養,食物經過口腔進入胃中儲存,滋養五臟六腑。所以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源自胃,而胃正是消化食物的中心。胃氣運行的路線,向上通往氣街,也就是氣衝穴,向下到達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
衝脈是人體經絡的主脈,被稱為「血海」。它起源於胞中,向前走行,沿著少陰經上行至胸部散開,向後走行,沿著背部內側上行,成為經絡之海。它向上走行,從額頭出現,向下走行,從腳部出現。所以它的輸注點,向上在足太陽經的大杼穴,向下在足陽明經的巨虛穴和上下廉穴。
膻中者(止)人迎,張云。膻中、胸中也。肺之所居。諸氣者。皆屬於肺。是為真氣。亦曰宗氣。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故膻中為之氣海。柱骨項後。天柱骨也。恚憂無言論曰。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故氣海運行之輸。一在頏顙之後。即柱骨之上下。謂督脈之啞門、大椎也。一在頏顙之前。謂足陽明之人迎也。
腦(止)風府,張云。凡骨之有髓。惟腦為最巨。故諸髓皆屬於腦。而腦為髓之海。蓋、腦蓋骨也。即督脈之囟會風府。亦督脈穴。此皆髓海之上下前後輸也。志云。蓋謂督脈之百會。督脈應天道之環轉覆蓋。故曰蓋。
白話文:
膻中位於人迎之上,是胸部中央,也就是肺臟所在之處,所有氣都屬於肺,稱為真氣,也叫宗氣。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進行呼吸,所以膻中是氣海。柱骨項後是天柱骨,如果生氣憂愁不說話,就會出現頏顙,這是氣泄漏的地方。氣海運行的通道,一個在頏顙之後,也就是柱骨上下,稱為督脈的啞門、大椎;另一個在頏顙之前,稱為足陽明的人迎。
腦位於風府之上,所有的骨頭都有骨髓,但腦是最重要的,所以所有骨髓都屬於腦,而腦是髓海。蓋,指的是腦蓋骨,也就是督脈的囟會、風府,也是督脈穴位。這些都是髓海上下前後的通道。蓋,也指督脈的百會,督脈遵循天道環轉覆蓋,所以稱為蓋。
氣海有餘者,馬雲。有餘者。邪氣有餘而實也。不足者。正氣不足而虛也。下文仿此。
悗息,甲乙作悗急息。志云。膻中者宗氣之所居。上出於喉。以司呼吸。故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氣息悗亂。氣上逆。故面赤也。
不足以言,張云。聲由氣發。氣不足則語言輕怯。不能出聲。脈要精微論曰。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血海有餘(止)不知其所病,張云。形以血充。故血有餘則常想其身大。怫、怫鬱也。重滯不舒之貌。血不足則常想其身小。狹、隘狹也。索然不廣之貌。此皆血海不調之為病。病在血者。徐而不顯。故茫然不覺其所病。
白話文:
氣海充盈的人,氣滿胸中,呼吸急促紊亂,氣往上衝,所以臉色發紅。
氣虛的人,聲音微弱輕怯,難以發聲。
血氣充盈的人,覺得身體沉重,鬱悶不舒。血氣不足的人,覺得身體虛弱,狹窄不適。這些都是血氣失調的表現,因為病症在血液中,變化緩慢不明顯,所以患者自己也不清楚病因。
自過其度,張云。自有過人之度。而無病也。志云。度、骨度也。簡案、上古天真論曰。天壽過其度。志注非是。
耳鳴,張云。以髓虛者精必衰。陰虛則耳鳴也。髓為精類。精衰則氣去。而諸證以見矣。
審守其輸(止)必敗,張云。審守其輸。謂審察其輸穴。如上文也。無犯其害。無盛盛。無虛虛也。志云。審其輸。則知其四海之通於經。而經俞之外通於氣也。調其虛實。則有餘不足自和矣。害謂經氣之逆。復則反逆為順也。
白話文:
人體有其正常的運作狀態,只要不過度,就不會生病。所謂「度」,指的是人體的生理機能的正常範圍。古籍中提到「天壽過其度」,指的是壽命超過了正常的範圍,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耳鳴是身體虛弱的徵兆,多因精髓不足導致。精髓是人體的根本,精髓不足,氣血就會衰弱,進而出現耳鳴等症狀。
治療疾病要仔細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了解其經絡穴位的功能,以及氣血流通的情況,才能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不可過度使用補品或藥物,也不能放任不管,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虛實,使身體達到平衡。所謂「害」,指的是經絡氣血逆流,逆流即為反逆,要使其恢復順暢流通。
3. 五亂篇第三十四
諸本無篇字。張云。言一時血氣之錯亂。非宿疾有因之謂。氣本五行。故曰五亂。
何謂相順,甲乙。順下有而治二字。
清氣在陰(止)大悗,馬雲。悗、音悶。清氣宜升。當在於陽。反在於陰。濁氣宜降。當在於陰。而反在於陽。營氣陰。性精專。固順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衛氣陽。性慓悍滑利。宜行於分肉之間。今晝未必行於陽經。夜未必行於陰經。其氣逆行。乃清濁相干。亂在胸中。是之謂大悶也。簡案、悗、又作鞔。呂覽。胃充則中大鞔。是也。
接手,甲乙。接、作按。
有道(止)身寶,馬雲。道者脈路也。邪之來也。必有其道。則邪之去也。亦必有其道。審知其道而善去之。斯謂養身之寶。此四語。雖為刺病而發。凡醫工能熟玩之。則治病必覓標本。用藥必覓經絡。真邪必審。補瀉不妄。乃為醫家切要之法也。張云。道言所由。志云。有道以來者。謂相干之亂氣。有道以來。必有道以去。故審知其道。則能分理其陰陽清濁。而為養身之寶。
白話文:
諸本無篇字。張云。言一時血氣之錯亂。非宿疾有因之謂。氣本五行。故曰五亂。
諸本皆無“篇”字。張云說:這是指一時血氣錯亂,並非因宿疾或有原因所致。氣本源於五行,所以稱為“五亂”。
何謂相順,甲乙。順下有而治二字。
何謂相順?甲乙二氏說:順之下有“而治”二字。
清氣在陰(止)大悗,馬雲。悗、音悶。清氣宜升。當在於陽。反在於陰。濁氣宜降。當在於陰。而反在於陽。營氣陰。性精專。固順宗氣以行於經隧之中。衛氣陽。性慓悍滑利。宜行於分肉之間。今晝未必行於陽經。夜未必行於陰經。其氣逆行。乃清濁相干。亂在胸中。是之謂大悶也。簡案、悗、又作鞔。呂覽。胃充則中大鞔。是也。
馬云說:清氣應該在陽,卻反在陰,導致胸悶。清氣本應上升,濁氣本應下降,但現在清氣下降,濁氣上升,因此胸悶。營氣屬陰,性精專,順著宗氣在經絡中運行;衛氣屬陽,性慓悍滑利,在肌肉之間運行。現在白天不一定在陽經運行,晚上不一定在陰經運行,氣逆行,清濁相干,導致胸中阻塞,這就是胸悶的原因。簡案中,“悗”也可寫作“鞔”,《呂覽》中說“胃充則中大鞔”,就是指這個道理。
接手,甲乙。接、作按。
甲乙二氏說:接,應作“按”。
有道(止)身寶,馬雲。道者脈路也。邪之來也。必有其道。則邪之去也。亦必有其道。審知其道而善去之。斯謂養身之寶。此四語。雖為刺病而發。凡醫工能熟玩之。則治病必覓標本。用藥必覓經絡。真邪必審。補瀉不妄。乃為醫家切要之法也。張云。道言所由。志云。有道以來者。謂相干之亂氣。有道以來。必有道以去。故審知其道。則能分理其陰陽清濁。而為養身之寶。
馬云說:道指的是病邪入侵的脈路,病邪的入侵有路徑,病邪的去除也有路徑。明白病邪入侵的道路,就能有效去除病邪,這才是養生的寶貴方法。這四句話雖然是針對刺病而說,但所有醫者都應該熟讀並理解。治病必須找出病因和病機,用藥必須考慮經絡,真邪必須辨別清楚,補瀉不能妄用,這才是醫者應遵循的準則。張云說:道指的是病邪入侵的途徑,志指的是病邪入侵的亂氣。既然病邪有入侵的途徑,必然也有去除的途徑。所以明白病邪入侵的途徑,就能分清陰陽清濁,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
心少陰心主之輸,馬雲。手少陰心經之輸穴神門。手心主厥陰心包絡經之輸穴大陵。(志不言俞穴)
手太陰之滎,馬雲。手太陰肺經滎穴魚際。
足少陰輸,馬雲。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太谿。張云。氣在肺而取腎者。以少陰脈貫腎絡肺也。
取之足太陰(止)三里,馬雲。足太陰脾經之輸穴太白。足陽明胃經之輸穴陷谷。如刺之而邪氣不下。當取之足陽明胃經之三里。
取之足柱(止)足太陽滎輸,張云。天柱、大杼。俱足太陽經穴。不知、不應也。當復取其滎輸二穴。通谷、束骨也。志云。上古以和為知。
氣在於臂足(止)滎輸,張云。臂足之絡有血者。必先去其血。在手者取手。在足者取足。手陽明之滎輸。二間、三間也。手少陽之滎輸。液門、中渚也。足陽明之滎輸。內庭、陷谷也。足少陽之滎輸。俠谿、臨泣也。
白話文:
心少陰心經的輸穴是神門,手厥陰心包絡經的輸穴是大陵。手太陰肺經的滎穴是魚際。足少陰腎經的輸穴是太谿,因為少陰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所以氣在肺部的時候可以取腎經的穴位。足太陰脾經的輸穴是太白,足陽明胃經的輸穴是陷谷,如果針刺後邪氣沒有下降,應該取足陽明胃經的三里穴。天柱和 大杼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如果治療效果不佳,應該再取足太陽膀胱經的滎輸穴,也就是通谷和束骨。手臂和腿部的絡脈有血瘀的時候,應該先去血,手臂的穴位就取手臂上的穴位,腿部的穴位就取腿部的穴位。手陽明大腸經的滎輸穴是二間和三間,手少陽三焦經的滎輸穴是液門和中渚,足陽明胃經的滎輸穴是內庭和陷谷,足少陽膽經的滎輸穴是俠谿和臨泣。
徐入徐出(止)相逆也,張云。凡行針補瀉。皆貴和緩。故當徐入徐出。在導氣復元而已。然補者導其正氣。瀉者導其邪氣。總在保其精氣耳。故曰。補瀉無形。謂之同精。言本篇之法。非為有餘不足而設。特以亂氣相逆。但宜導治之如是耳。此因常問補瀉。故復及之。以明其義也。
允乎哉,爾雅釋詁。允、信也。疏、謂誠實不欺也。
白話文:
針灸施針時,應該緩慢進針,也緩慢退出,這樣才能避免針法與氣血相逆,達到引導氣血恢復平衡的目的。補針法是引導正氣,瀉針法是引導邪氣,最終都是為了保護人體的精氣。所以說,補瀉針法看似無形,實際上都在同一個目標——精氣。這篇文章所講述的針法,並非針對身體氣血盈虧而設,而是專門針對氣血紊亂、相逆的情況,需要用適當的針法來引導治療。這段文字是為了回答常人對補瀉針法的疑問,進一步說明其原理和意義。
“允乎哉”,出自《爾雅·釋詁》,意思是“真的嗎”,也就是說“誠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