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四 (5)
卷四 (5)
1. 決氣篇第三十
諸本無篇字。馬雲。決論一氣六名之義。故名篇。志云。決、分也。決而和。故名篇。決氣謂氣之分判為六。而和合為一也。
以為一氣耳,樓氏云。精氣津液而脈六者。蓋精氣即衛氣。津液血脈即營血之異名。衛氣根於血。營血根於氣。故曰一氣也。
兩神相搏(止)是謂精,馬雲。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蓋當男女相構之時。兩神相合。而成所生男女之形。此精常先其身而生。有其精斯有其形。夫是之謂精也。張云。兩神、陰陽也。搏、交也。精、天一之水也。凡陰陽合而萬形成。無不先從精始。故曰常先身生。是謂精。即本神篇曰。兩精相搏謂之神。而此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蓋彼言由精以化神。此言由神以化精。二者若乎不同。正以明陰陽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
白話文:
這些版本沒有篇章的名字。馬雲解說了一氣六名的意義,所以命名這章節。志說,決是指分開,分開而又和諧,因此命名這章節。決氣是指氣分為六種,但又和合為一體。
認為是一種氣罷了,樓氏說,精氣、津液和脈共有六種。精氣就是衛氣,津液和血脈則是營血的不同稱呼。衛氣源自於血,營血源自於氣,因此說是一種氣。
兩種神力相交合,這就叫做精。馬雲說,《易經》提到,男女交合生成精氣,萬物因此化生。當男女結合時,兩種神力相合,形成新生男女的形體。這種精氣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存在,有了這種精氣才會有形體的出現,這就是所謂的精。張氏說,兩種神力指的是陰陽,交合是指結合,精是指天一之水。凡是陰陽結合萬物就形成了,無不是從精開始。所以說通常是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存在,這就是精。就像《本神篇》所說,兩種精氣相合稱為神,而這裡說兩種神力相交合,結合而成形體,在身體形成之前就存在,這就是精。那裡講的是由精轉化為神,這裡講的是由神轉化為精,看起來似乎不同,實際上是說明陰陽互相作用的道理,也就是它們合一的方式。
上焦開發(止)是謂氣,張云。上焦、胸中也。開發、通達也。宣、布散也。氣者人身之大氣。名為宗氣。亦名真氣。邪客篇曰。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刺節真邪論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故能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溫潤。而溉養萬物者為氣也。
腠理(止)是謂津,張云。津者陽之液。汗者津之泄也。腠理者皮膚之隙。溱溱、滋澤貌。
谷入氣滿(止)是謂液,張云。淖澤、濡潤也。液者陰之津。谷入於胃。其氣滿而化液。故淖澤而注於骨。凡骨屬動舉屈伸。則經脈流行而泄其澤。故內而補益腦髓。外而潤澤皮膚。皆謂之液。愚按、津液本為同類。然亦有陰陽之分。蓋津者液之清者也。液者津之濁者也。津為汗而走腠理。故屬陽。液注骨而補腦髓。故屬陰。觀五癃津液別篇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留而不行者為液。其義正與此合。
白話文:
上焦通達,指的是人體的呼吸之氣,也叫宗氣或真氣。它存在於胸腔,從喉嚨出來,流經心脈,維持呼吸。真氣來自先天之氣,與食物中的精華結合,滋養全身。五臟六腑都依靠呼吸之氣,使皮膚光澤潤滑,就像霧露滋潤万物一樣。
腠理指的是皮膚的毛孔,它分泌的汗液就是津液,是陽氣的液體。
食物進入胃,經過消化,形成氣,然後化為液,滋潤骨骼。骨骼的運動需要經脈的流通,才能使液體滋養全身,內補腦髓,外潤皮膚,這就是液。
津液雖然同源,但也有陰陽之分。津液清澈,屬於陽,通過汗液排出,滋養皮膚;液則較為濁重,屬於陰,滋潤骨骼,滋養腦髓。三焦散发出来的气,温暖肌肉,滋养皮肤,这是津;而留在体内的,则为液。
中焦受氣(止)是謂血,張云。中焦者並胃中出上焦之下。凡水穀之入。必先歸胃。故中焦受谷之氣。取谷之味。輸脾達臟。由黃白而漸變為赤。以奉生身者。是謂之血。
壅遏營氣(止)是謂脈,張云。壅遏者。堤防之謂。猶道路之有封疆。江河之有涯岸。俾營氣無所迴避。而必行其中者。是謂之脈。然則脈者。非氣非血。而所以通於氣血者也。志云。壅培、助遏也。遮、蔽也。避、違避也。言經脈壅蔽。榮氣行於脈中。晝夜環轉。無所違逆。是謂脈。潘氏續焰云。壅遏猶言擁迫。使入隧道。而無別道可避也。
耳聾,張云。腎藏精。耳者腎之竅。故精脫則耳聾。
白話文:
中焦吸收了食物的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血液。張仲景說,中焦指的是胃,位於上焦之下。所有水谷進入人體,必定先到達胃。因此,中焦接受了食物的氣,吸取食物的味道,傳輸到脾臟,再到達其他臟腑。從黃白色逐漸轉變成紅色,用來滋養身體,這就是血液。
阻塞和約束營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脈絡。張仲景說,阻塞和約束,指的是堤防,就像道路有邊界、江河有岸一樣,讓營氣無處可逃,只能在脈絡中運行,這就是脈絡。所以,脈絡不是氣,也不是血,而是氣血流通的通道。志書記載,壅培是堆積,助遏是阻礙,遮蔽是遮擋,避違是逃避。意思是指經絡壅塞,營氣在脈絡中運行,晝夜不停,無處可逃,這就是脈絡。潘氏在《續焰》中說,壅遏就像擁擠,使營氣進入隧道,沒有別的路可走。
耳聾,張仲景說,腎臟儲藏精氣,耳朵是腎臟的竅竅,所以精氣不足就會導致耳聾。
目不明,志云。目之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故氣脫者目不明。
汗大泄,張云。汗、陽津也。汗大泄者津不脫。故曰亡陽。
液脫者(止)耳數鳴,張云。液所以注骨益腦而澤皮膚者。液脫則骨髓無以充。故屈伸不利。面腦消脛酸。皮膚無以滋。故色枯而夭。液脫則陰虛。故耳鳴也。
夭然不澤,張云。血之榮在色。故血脫者色白如鹽。夭然不澤。謂枯澀無神也。
其脈空虛,此其候也,甲乙。其上有脈脫者三字。張云。脈貴有神。其脈空虛。即六脫之候。簡案、本經。脫脈脫者三字當補。若不然則六脫之候不備焉。
白話文:
眼睛看不清楚,是因為精氣不足,無法滋養眼睛,導致眼睛失去光澤。大量出汗,則表示陽氣外泄,身體失去津液。身體失去津液,則會導致骨骼缺乏滋養,肢體活動不便,面容消瘦,皮膚乾燥,顏色黯淡。失去津液還會導致陰虛,出現耳鳴。臉色蒼白,沒有光澤,表示血氣不足,導致面色枯澀。脈搏空虛,是氣血虛弱的表現,屬於六脫的徵兆。
六氣者(止)為大海也,張云。部主謂各部所主也。如腎主精。肺主氣。脾主津液。肝主血。心主脈也。貴賤善惡。以衰旺邪正言。如春夏則木火為貴。秋冬則金水為貴。而失時者為賤也。六氣之得正者為善。而太過不及者為惡也。貴賤善惡。主各有時。故皆可為常主。然六氣資於五谷。五穀運化於胃。是為水穀之海。故胃氣為臟腑之本。馬雲。此六氣者。成於五穀精微之氣。而胃則納五穀而成之。故胃又為六氣之大海耳。
白話文:
「六氣」就像汪洋大海一樣,張仲景說過。各個臟腑都有各自的主管功能,例如腎臟主宰精氣,肺臟主宰呼吸,脾臟主宰津液,肝臟主宰血液,心臟主宰脈搏。判斷臟腑功能的強弱、好壞,可以用衰旺和邪正來表示。例如,春天和夏天,木和火屬性強盛,就比較重要;秋天和冬天,金和水屬性強盛,就比較重要。如果錯過了時令,就屬於不重要。六氣的功能正常,就是好的;如果過度或不足,就是不好的。重要與否、好壞與否,都隨著時間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都可以成為暫時的主宰。然而,六氣依賴五穀來維持,而五穀在胃中消化吸收,胃就是水穀的海洋,所以胃氣是臟腑的根本,馬雲說過。這些六氣,是由五穀精華之氣匯聚而成的,而胃是接收五穀並把它們轉化成精華的器官,所以胃也是六氣的海洋。
2. 腸胃篇第三十一
諸本無篇字。簡案、內言腸胃長短大小。紆曲屈伸之度。故名篇。疑與後絕谷篇為一篇。後人分為二篇也。
長九分,口廣二寸半,張云。長、深也。廣、闊也。
會厭,張云。會厭在咽喉之上。乃所以分水穀。司呼吸。而不容其相混者也。憂恚無言云。會厭者。音聲之戶也。
咽門重十兩,張云。咽門、即食喉也。其名曰咽。至長一尺六寸。乃並胃脘而言。四十二難楊注。咽、嚥也。言司以咽物也。又謂之嗌。言氣之流通厄要之處也。咽、為胃之系也。本義十兩作十二兩。簡案、一尺六寸下。難經有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十六字。恐本經脫之也。楊注。喉嚨空虛也。言其中空虛。可以通氣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
白話文:
古籍中沒有“篇”字,簡要記載了腸胃的長度、大小、彎曲程度等,因此被命名為“篇”。有人懷疑它與後面的“絕谷篇”原本是一篇,後來被後人分成了兩篇。
腸胃長九分,口寬二寸半。張仲景解釋說,長、深的意思相同,廣、闊的意思也相同。
會厭,張仲景解釋說,會厭位於咽喉之上,負責分開食物和水,調節呼吸,避免食物和水混合。憂愁鬱悶時不能說話,是因為會厭是聲音的門戶。
咽門重十兩,張仲景解釋說,咽門就是食道,又稱咽喉。它的長度一尺六寸,包括胃脘。四十二難楊注解釋說,咽,吞嚥的意思,說明它負責吞嚥食物。又稱之為嗌,指的是氣流通行的要道。咽是胃的連繫部位。原本寫作十兩,簡要記載中寫作十二兩。簡要記載中,一尺六寸以下的文字,難經中記載有喉嚨重十二兩,寬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十六個字,可能是本經遺漏的。楊注解釋說,喉嚨是空虛的,說明它裡面空虛,可以通氣息,是肺的連繫部位,呼吸的通道。
胃紆曲屈伸之,張云。紆曲、曲折也。大、言周圍之數。經、言直過之數。余准此。平人絕谷篇曰。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
小腸(止)長三丈三尺,難經、甲乙。作二尺。馬雲。小腸上口。胃之下口。小腸後附於脊。從左環回周疊。積其所注之物。以入於迴腸者。外附於臍上。回運計環十六曲。大四寸。徑口八分分之小半。即半分也。其長三丈三尺。張云。其下口注於迴腸者。外附近於臍上一寸。當水分穴處是也。八分分之小半。言八分之外。尚有如一分之少半也。余仿此。志云。小半者。七分半也。簡案、史項羽紀。漢有天下大半。韋昭注云。凡數三分者二為太半。一為小半。四十二難楊注亦云。三分有二為太半。有一為小半。由此推之。分之少半者三釐三毫有奇。寸小半者。三分三釐三毫不盡。寸之太半者。六分六釐六毫不盡也。則張注似是。
白話文:
胃的形狀彎彎曲曲,伸縮自如。 "紆曲" 指彎曲、曲折。"大" 指周圍的尺寸。"經" 指直線上的尺寸。我根據這個理解,"平人絕谷篇" 中說:"胃中常留有兩斗谷物,加一斗五升水就會滿。"
小腸長三丈三尺,"難經" 記載為兩尺。馬雲說,小腸的入口在胃的出口下方。小腸後部附著在脊椎上,從左邊環繞著迴旋疊加,積聚著從胃中流入的物質,然後進入迴腸。小腸的外側附著在肚臍上方,迴旋運行,計有十六個彎曲,每個彎曲直徑四寸,入口直徑為八分之小半,也就是四分。小腸長三丈三尺。 張雲說,小腸的出口連接著迴腸,外側靠近肚臍上方一寸,正對水分穴。八分之小半的意思是說,除了八分之外,還有少於一分的一半。我參考了這個說法。 "志" 中說,小半是指七分半。 簡案中記載,"史項羽紀" 記載漢朝擁有天下大半。韋昭注釋說,凡是分成三份,兩份為大半,一份為小半。 四十二難楊注也說,三分之二為大半,一份為小半。由此推論,一分之少半是指三釐三毫有餘,寸之小半是指三分三釐三毫不到,寸之大半是指六分六釐六毫不到。所以張注的說法似乎是正確的。
迴腸當臍(止)長二丈一尺,張云。迴腸、大腸也。葉積、如葉之積。亦疊積之義。大腸上口。即小腸下口。當臍左旋而下積廣腸也。四十二難楊注云。大腸即迴腸也。以其回曲。因以名之。簡案、志云。徑一寸。寸之少半者。徑一寸五分也。恐非。
廣腸傅脊(止)長二尺八寸,馬雲。廣腸者。直腸也。廣腸附脊以受迴腸之物。左環葉在脊之上下盤。闢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太半。則是二寸七分也。張云。廣腸、大腸下節也。亦名直腸。直腸居後。繞脊而下。故曰傅脊。傅、布也。葉脊上下言。疊於脊之上下而至尾骶也。闢、闢同。以其最廣。故云闢大八寸。志云。廣腸、肛門內之直腸。徑二寸寸之太半者。徑二寸七分半也。簡案、傅脊。馬釋附脊。乃傅字之訛。張注難通。
白話文:
迴腸位於肚臍下方,長二丈一尺。張仲景說:迴腸就是大腸。葉積,就像葉子堆積在一起一樣,也指重疊積累的意思。大腸的上口就是小腸的下口,在肚臍左側旋轉向下,堆積成廣腸。四十二難楊注說:大腸就是迴腸,因為它彎彎曲曲,所以才叫迴腸。簡案說:《黃帝內經》記載,迴腸的直徑是一寸,一寸的半邊就是一寸五分,這可能不正確。
廣腸緊貼著脊柱,長二尺八寸。馬雲說:廣腸就是直腸。廣腸依附脊柱,接收迴腸輸送來的食物。左環葉位於脊柱上下盤旋,寬度八寸,直徑二寸的半邊,也就是二寸七分。張仲景說:廣腸是大腸的下端,也叫直腸。直腸位於身體後方,沿著脊柱向下延伸,所以叫做傅脊。傅,就是覆蓋的意思。葉脊上下指的是,廣腸疊在脊柱的上下,一直延伸到尾骶骨。闢,同「闢」,因為廣腸最寬,所以說它寬八寸。《黃帝內經》記載,廣腸是肛門內部的直腸,直徑是二寸的半邊,也就是二寸七分半。簡案說:傅脊,馬雲解釋為附脊,其實是「傅」字寫錯了。「傅」字的注釋不通。
腸胃所入至所出,張本。所、作初。張云。此總結上文自口而入。自便而出之全數。三十二曲。合小腸大腸而言也。四十二難楊注云。據甲乙經言。腸胃凡長六丈四寸四分。所以與此不同。難經云。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者。甲乙經從口至迴腸而數之。故長。此經從胃至腸而數之。故短。亦所以互相發明。非有謬也。丁曰。前腸胃徑圍大小不同。其言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者。即是圍徑一也。小腸徑八分。大二寸四分則是也。今言二寸半。即分之少半。迴腸徑一寸半。即大四寸五分。今言大四寸。即少五分也。廣腸徑一寸半。即大七寸五分。今言八寸。即有剩五分也。其升斗寸尺者。先立其尺。然後造其升斗秤兩。皆以同身寸之為法。以尺造鬥。鬥面闊一尺。底闊七寸。高四寸。俱厚三分。可容十升。凡以寸為指節者。方一寸為兩。十六兩為斤。此制同身寸尺升斗之度。為人之腸胃斤重長短之法也。
白話文:
從嘴巴吃進去的東西,到最後排泄出來,這一路途徑,就叫做腸胃。這段話總結了之前關於食物從口腔到肛門的整個過程,包括了三十兩個彎曲,指的是小腸和大腸的總和。至於四十二難楊注中提到的腸胃長度六丈四寸四分,則根據甲乙經的說法,是指從口腔到迴腸的總長度,因此比從胃到腸的長度要長。難經中提到的五丈八尺四寸,則是從胃到腸的長度。這兩種說法各有其計算方法,並不是互相矛盾。丁氏解釋說,腸胃的直徑大小不一,胃的直徑是一尺五寸,周長是五寸,小腸直徑是八分,大腸直徑是二寸四分。現在說的二寸半,其實是少了半個分。迴腸直徑是一寸半,周長是四寸五分,現在說的四寸,是少了五分。廣腸直徑是一寸半,周長是七寸五分,現在說的八寸,是多了五分。古代的度量衡,都是以人體的尺寸為基準,先造尺,再造升斗和秤兩。以尺來造鬥,鬥口寬一尺,底寬七寸,高四寸,厚三分,可以容納十升。古代用手指節來度量,一寸相當於兩,十六兩等於一斤。這種用人體尺寸來製作度量衡的方法,也用於計算人體腸胃的重量、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