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四 (3)
卷四 (3)
1. 周痹篇第二十七
馬雲。痹病之痛。隨脈以上下。則周身而為痹。故名。此篇當與素問痹。論參看。
此痛在血脈之中邪,張云。邪、耶同。
慉痛之時,不及定治,甲乙。慉、作蓄。張云。慉痛動而痛也。間不及下針。即不及定治之謂。言移易之速也。簡案、馬融、廣成、頌疏、越蘊慉注。慉、蓄通。蘊慉、猶積聚也。蓋慉痛謂聚痛也。言其間時痛瘥。不及下針。方其聚痛之時。痛劇甚。不及定治。倏忽而痛止也。
此眾痹也,非周痹也,馬雲。眾痹者病在一處。則痛亦在一處。隨發隨止。隨止隨起。特以左右之脈相同。故左可應右。右可應左耳。非能周身而痛也。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或隨脈以下。非比眾痹之在於左右。各當一處者之有定所也。張云。各在其處。謂隨聚而發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發更休。患無定所。故曰眾痹。能上能下。但隨血脈而周遍於身。故曰周痹。非若眾痹之左右移易也。志云。痹者風寒濕邪。雜合於皮膚分肉之間。邪在於皮膚。血流溢於大絡者。為眾痹。在於分肉而厥逆於經脈者。為周痹。帝以上下左右。血脈分肉。概而問之。然雖總屬於陰陽血氣。而有皮膚肌肉之淺深。經脈絡脈之繆處。故伯有周痹眾痹之分焉。簡案、樓氏綱目云。行痹即走注疼痛。而其方載歷節諸方。以本節文列於其後。知樓氏以眾痹周痹。為歷節風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中醫裡「痹病」的症狀和分類。
文章一開始提到「痹病之痛」,意思是說痹病的疼痛會隨著經脈上下移動,導致全身各處疼痛,因此稱為「痹」。
接下來,文章分析了「慉痛」,指的是疼痛不定時出現,並且移動速度很快,醫生很難在疼痛發作時立即施針治療。
最後,文章區分了「周痹」和「眾痹」。周痹指的是疼痛隨著經脈遍布全身,而眾痹則是指疼痛只局限於某個部位,並且不定時出現。
總之,這段文字闡述了痹病的病因、症狀和分類,並強調了治療時需要根據病情的不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以過之,甲乙過、作通。注。一作遏。下同。張云。過者去之之謂。志云。過者使邪氣過在分肉皮膚以外出。
以脫之,張云。脫者拔絕之謂。先刺以過之。去其標也。後刺以脫之。拔其本也。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止)命曰周痹,樓氏移此一節於上文更發休也。下云。周痹當作眾痹。夫周痹邪在分肉血脈。今云邪獨居分肉之間。而命曰周痹者。是眾痹之誤為周痹也明矣。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者所謂更止更居也。痛解則厥。厥則它痹發者。所謂更發更起也。自黃帝曰善此痛安生。至此一百十四字。元誤在後刺其下以脫之上。今移於此。且刪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九字。張云。九字乃下文之誤。復於此者今刪去之。邪氣客於肌表。漸入分肉之間。則迫切津液而為汁沫。沫得寒則聚而不散。故排裂肉埋為痛。痛則心注其處。故神歸之。神歸即氣歸也。氣歸則熱。熱則寒散而痛暫解。然其逆氣仍在。故痛雖解而厥未除。則別有所聚。故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痹發矣。真氣不能周。即氣閉不行也。故曰痹者閉也。志云。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句宜衍。當以下文接上節。簡案、馬得其意矣。下注云。缺。岐伯曰非也。周痹諸方。見於聖濟總錄二十卷中當參考。
白話文:
治療方法應該先以「過之」,也就是將病邪從體內排出,再以「脫之」,將病根拔除。張仲景解釋,「過之」指的是將病邪驅除出去,「脫之」指的是將病根完全消除。先用針刺「過之」,去除病邪的表面症狀,再用針刺「脫之」,拔除病根。
黃帝說:「好,這種疼痛叫什麼名字?」回答:「叫做周痹。」樓氏認為這一段文字應該放在前面,可以更完整地說明治療方法。下文說:「周痹應該寫作眾痹。」周痹的病邪在肌肉和血脈之間,而現在只說病邪在肌肉之間,並稱之為周痹,顯然是將「眾痹」誤寫成「周痹」。當神氣聚集於患處時就會發熱,發熱就會疼痛。這是「更止更居」,疼痛消失後就會出現厥逆,厥逆就會導致其他部位出現痹症,這就是「更發更起」。從「黃帝曰善此痛安生」到這裡,共一百十四個字。原本文字將「後刺其下以脫之上」放在錯誤的位置,現在把它移到這裡。另外,刪除了「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九個字,張仲景認為這九個字是下文的錯誤,放在這裡不妥,所以刪除了。病邪停留在肌表,逐漸進入肌肉之間,就會壓迫津液,形成汁沫。汁沫遇到寒氣就會凝結而不散,所以會導致肌肉裂開,造成疼痛。疼痛時,心神就會集中到患處,這就是「神歸之」。神氣聚集就會發熱,發熱就會使寒氣散開,疼痛暫時緩解。但逆氣仍然存在,所以雖然疼痛緩解,但厥逆沒有消除,就會轉移到其他部位,導致其他部位出現痹症。真氣不能流通,就是氣閉不通,所以叫做痹,意思是阻塞。黃帝說:「好,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這句話應該放在下文,接上上一段。馬王堆簡帛中記載的內容與此句相符。下文注釋說:「缺」,岐伯說:「不對,周痹的治療方法,可以在《聖濟總錄》二十卷中找到,可以參考。」
其下之六經,甲乙作上下之大經。
其瘈堅,轉引而行之,甲乙作其瘈緊者。轉引而行之。馬雲。其行瘛且堅者。乃轉引而行之。張云。其瘛堅轉者。瘈急轉筋之謂。當針引其氣而行之也。簡案、志注同。馬乃與甲乙符矣。今從之。
九者,經巽之理,馬雲。九針為用最大。故嘆九者乃至恆至順之理。凡十二經之病。不可不用者也。張云。意者病之情也。事者治之法也。九者針也。巽者具也。言其意其法在乎九針。而經具其理。凡十二經脈陰陽之病。無不盡於是也。志云。經當巽順之理。所以明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簡案、巽訓順見於易疏。巽、具也。出說文。
白話文:
這六條經脈中,甲乙經脈是上下貫通的大經。
如果患者肌肉僵硬,疼痛沿著經脈傳遞,甲乙經脈認為這種情況是因為肌肉緊縮,疼痛沿著經脈傳遞。馬雲認為,這種疼痛沿著經脈傳遞且肌肉僵硬的情況,就是疼痛沿著經脈傳遞。張雲認為,這種肌肉僵硬且疼痛沿著經脈傳遞的情況,指的是肌肉緊縮、筋脈痙攣,應該用針灸引導氣血流通。簡案和志注的說法與馬雲一致,所以採用馬雲的說法。
九針,是經絡運行的道理。馬雲認為,九針的功效最大,所以說九針代表著至恆至順的道理。凡是十二經脈的病症,都不可不用九針。張雲認為,意指的是病症的狀態,事指的是治療方法,九指的是九針,巽指的是具備。意思是說,病症的狀態和治療方法都體現在九針上,而經絡則具備著運行的道理。凡是十二經脈陰陽的病症,都能用九針來治療。志注認為,經絡遵循著順暢的道理,以此來闡明十二經脈陰陽的病症。簡案中,巽指的是順暢,見於易疏。巽,也指具備,出自說文。
2. 口問第二十八
闢左右,馬雲。闢、闢同。孟子云。闢土地。張云。此下十二問。既非風寒之外感。又非情志之內傷。論不在經。所當口傳者也。故曰口問。
欠,馬雲。欠、音牽。江左謂之呵欠。張云。欠者張口呵吸。成伸闢展腰。以陰陽相引而然也。夫陽主晝。陰主夜。陽主升陰主降。凡人之寤寐。由於衛氣。衛氣者晝行於陽則動而為寤。夜行於陰則靜而為寐。故人於欲臥未臥之際。欠必先之者。正以陽氣將入陰分。陰積於下。陽猶未靜。故陽欲引而升。陰欲引而降。上下相引而欠出生也。今人有神疲勞倦而為欠者。即陽不勝陰之候。
陽氣盡(止)寤矣,張云。大惑論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虛。故目閉也。吳玄綱曰。覺與陽合。寐與陰並。覺多者魂強。寐久者魄壯。魂強者生之徒。魄壯者死之徒。是皆陰陽盛衰之義。
白話文:
「闢左右」,馬雲說。「闢」與「闢」同音。孟子說:「闢土地。」張云說:「以下十二問,既不是風寒外感,也不是情志內傷,理論不在經書中,應該口頭傳授的。所以叫做口問。」
「欠」,馬雲說。「欠」音「牽」。江左地區稱之為「呵欠」。張云說:「欠是張口吸氣,伸展腰背,陰陽互相牽引而造成的。陽主白天,陰主夜晚。陽主升,陰主降。凡人醒睡,是由於衛氣。衛氣白天在陽氣中運行,則動而醒;夜晚在陰氣中運行,則靜而睡。因此,人在想睡還沒睡時,總是先打哈欠,正是因為陽氣將要進入陰分,陰氣積聚在下,陽氣還未靜止。所以陽氣想要向上引,陰氣想要向下引,上下互相牽引,便產生了打哈欠。現在有些人神疲勞倦而打哈欠,就是陽氣不勝陰氣的徵兆。」
「陽氣盡(止)寤矣」,張云說。《大惑論》說:「衛氣不能進入陰氣,常留在陽氣中。留在陽氣中則陽氣充盈,陽氣充盈則陽蹺盛,不能進入陰氣則陰氣虛,所以眼睛不能閉上。衛氣留在陰氣中,不能運行於陽氣,留在陰氣中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蹺滿,不能進入陽氣,則陽氣虛,所以眼睛閉上。吳玄綱說:「醒與陽氣相合,睡與陰氣相伴。醒的多則魂魄強,睡的時間長則魄力強。魂魄強的人是生之徒,魄力強的人是死之徒。這些都是陰陽盛衰的道理。」
瀉足少陰,補足太陽,張云。衛氣之行於陽者自足太陽始。陰盛陽衰。所以為欠。故當瀉少陰之照海。陰蹺所出也。補太陽之申脈。陽蹺所出也。
真邪相攻,氣並相逆,甲乙無氣並二字。馬雲。真氣即胃氣。邪氣即寒氣。
補手太陰,瀉足少陰,張云。手太陰肺經也。足少陰腎經也。寒氣自下而升逆則為噦。故當補肺於上以壯其氣。瀉腎於下以引其寒。蓋寒從水化。噦之標在胃。噦之本在腎也。汪云。呃逆有實有虛。有寒有熱。病源病候。種種不同。此特言其一端耳。若以噦作嘔吐。則呃逆亦病中要症。二經者豈漫無一字及之哉。
唏,馬雲。唏、許幾切。釋文言哀痛不泣曰唏。張云。唏、欷同。歔欷也。釋義云。悲泣氣咽而抽息也。一云泣餘聲。一云哀而不泣曰唏。悲憂之氣生於陰慘。故為陰盛陽虛之候。
白話文:
張仲景說,要瀉掉足少陰經,補足太陽經。因為陽氣從足太陽經開始運行,陰盛陽衰才會導致欠伸。因此要瀉掉足少陰經的照海穴,它是陰蹺脈的起始穴位;補足太陽經的申脈穴,它是陽蹺脈的起始穴位。
馬雲說,真邪相攻,氣並相逆。真氣指的是胃氣,邪氣指的是寒氣。
張仲景說,要補手太陰經,瀉足少陰經。手太陰經是肺經,足少陰經是腎經。寒氣從下往上逆流就會導致呃逆。因此要補肺經以壯其氣,瀉腎經以引寒氣下降。因為寒氣由水化而成,呃逆的表面症狀在胃,但根源在腎。
汪機說,呃逆有實有虛,有寒有熱,病源病候種種不同,這裡只說其中一種情況。如果把呃逆當作嘔吐,那麼呃逆也是病中重要的症狀,兩經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說明呢?
馬雲說,「唏」是哀痛不流淚的聲音。張仲景說,「唏」和「欷」相同,就是歔欷,意思是悲泣氣咽而抽息。悲憂之氣產生於陰慘,所以是陰盛陽虛的徵兆。
補足太陽,瀉足少陰,馬雲。當於足太陽膀胱經。陽蹺脈氣所出者補之。足少陰腎經。陰蹺脈氣所出者瀉之。
振寒(止)補諸陽,張云。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慄也。補諸陽者。凡手足三陽之原合。及陽蹺等穴。皆可酌而用之。
噫,張云。噯氣也。釋義曰。飽食息也。按、此節與上文之噦。皆以寒氣在胃而然。但彼云故寒氣者。以久寒在胃。言其深也。此云寒客於胃者。如客之寄。言其淺也。故厥逆之氣。從下上散。則復出於胃而為噫。簡案、噫、說文飽食息也。而馬雲。噫、不平聲也。此為五噫之噫者。誤甚。
補足太陰(止)眉本也,張云。補足太陰陽明二經。使脾胃氣溫。則客寒自散。而噫可徐。眉本、即足太陽經攢竹穴。是亦補陽氣也。
白話文:
補足太陽,瀉足少陰,馬雲。應該在足太陽膀胱經。陽蹺脈氣所出者補之。足少陰腎經。陰蹺脈氣所出者瀉之。
振寒(止)補諸陽,張云。振寒者,身體虛弱怕冷並且顫抖。補諸陽者,凡是手足三陽經的原穴合穴,以及陽蹺等穴,都可以根據情況酌情使用。
噫,張云。噯氣也。釋義曰:飽食之後,氣息上衝。按,這節與上文之噦,皆因寒氣在胃而引起。只是上文說「故寒氣者」,是說久寒在胃,言其寒氣深在胃中。而此節說「寒客於胃者」,如同客人寄宿一般,言其寒氣淺在胃中。所以,厥逆之氣從下往上散發,就會從胃中復出,成為噫。簡案:噫,說文解字中解釋為飽食之後,氣息上衝。而馬雲解釋噫為「不平聲」,這是指五噫之噫,誤解甚深。
補足太陰(止)眉本也,張云。補足太陰陽明二經,使脾胃氣溫,則客寒自散,而噫可以緩解。眉本,即足太陽經攢竹穴,也是補陽氣的穴位。
嚏,張云。陽氣和平。順利而滿溢於心。必上達於肺。故出於鼻而為嚏。然人有感於風寒而為嚏者。以寒邪束於皮毛。則陽氣無從泄越。故噴而上出。是嚏從陽氣而發。益又可知。仲景曰。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正謂其陽虛也。故人病陽虛等證者。久無嚏而忽得之。則陽氣漸回之佳兆也。簡案、嚏、說文牾解氣也。玉篇。噴鼻也。
補足太陽(止)眉上也,張云。凡陽虛於下。則不能上達而為嚏。補足太陽之榮於眉本者。其名攢竹。一曰眉上。亦即此穴。蓋太陽與腎為表裡。所以補陰中之陽也。觀宣明五氣篇曰。腎為欠為嚏。其義正與此通。
白話文:
打噴嚏是一種陽氣順暢的表現。當陽氣充足且和平時,它會自然而然地充滿心臟,並向上到達肺部,最終從鼻子噴出,形成噴嚏。不過,有些人會因為受寒而打噴嚏,這是因為寒邪阻滯了皮毛,陽氣無法正常排出,所以只能向上噴出。由此可見,噴嚏是由於陽氣的作用而發生的。
《傷寒論》中提到,想打噴嚏卻打不出來的人,體內寒氣重,說明陽氣虛弱。因此,如果一個陽氣虛弱的人,很久沒打噴嚏,突然打噴嚏了,就預示著陽氣正在慢慢恢復,是個好兆頭。
「攢竹」穴位於眉頭內側,也就是眉上。這個穴位屬於太陽經,而太陽經與腎經互為表裡。所以,刺激攢竹穴可以補益腎經中的陽氣。古書中記載,「腎主欠主嚏」,意思是腎氣虛弱的人容易打哈欠和打噴嚏,這與刺激攢竹穴補益腎陽的原理相吻合。
嚲,甲乙作軃、馬雲音妥。釋云。下垂貌。則是首身下垂而不能舉也。觀本經下文。有因其所在補
分肉間。則嚲必有定所。且有分部。彼以避為釋者。(案熊音了可反避也)是乃以讀之為躲。而遂釋之為避也。義甚不通。簡案、嚲、廣韻。垂下貌。軃、正字通。為嚲之,訛。巢源。風嚲曳候云。肢體弛緩不收攝也。人以胃氣養於肌肉經絡也。胃若衰損。其氣不實。經脈虛則筋肉懈惰。故風邪搏於筋而使嚲曳也。即本節之嚲也。千金小兒門。軃𤵺僻不能行步。中風門作痑曳。並同。而張云。俗語有戰嚲之說。即古人之遺言。意者嚲即戰之屬也。但因寒而戰者謂之寒戰。其有戰不因寒者由氣虛耳。此因樓氏綱目顫振門。治嚲曳之方而誤。不可從也。志云。嚲者。垂首斜傾。懈惰之態。古樂府云。髻半嚲。此說雖是。而唯以垂首釋之。不若馬說允當。
白話文:
“嚲”這個字,甲乙本中寫作“軃”,馬雲解釋為“妥”。意思是身體下垂的樣子,也就是頭和身體下垂,抬不起來。從《本經》後面的文字來看,這個“嚲”應該是有特定部位的,並且有分區。有些人用“避”來解釋這個字,(這裡“避”的讀音跟“了”相反)其實是把“嚲”讀成“躲”,然後才解釋為“避”,意義上完全不通。根據《廣韻》,“嚲”的意思是下垂的樣子;《正字通》中,“軃”是“嚲”的訛字。《巢源》中說“風嚲曳候”是指肢體鬆弛,無法收縮。人體靠胃氣滋養肌肉和經絡,如果胃氣衰弱,氣血不足,經脈虛弱,肌肉就會鬆懈,因此風邪就會侵襲筋絡,造成肢體下垂。這就是本節所說的“嚲”。《千金方》中“小兒門”提到“軃𤵺僻不能行步”,《中風門》中提到“痑曳”,都跟“嚲”的意思相同。張仲景說民間有“戰嚲”的說法,這可能是古人的遺言,意思是“嚲”跟“戰”有關。不過因為寒冷而發抖叫做“寒戰”,而那些不是因為寒冷而發抖,而是因為氣虛造成的。這裡引用樓氏《綱目》中的“顫振門”來治療“嚲曳”,是錯誤的,不可採信。總之,“嚲”的意思是頭垂下,身子傾斜,鬆懈無力的樣子。《古樂府》中提到“髻半嚲”,這個說法雖然也對,但只是用頭垂下來來解釋,不如馬雲的解釋更準確。
行陰用力,志云。陽明主潤宗筋。陽明虛則宗筋縱。是以筋脈懈惰。則陽明之氣行於宗筋。而用力於陰器矣。行陰用力。則陽明之氣不能復養於筋脈。故為嚲。
目者宗脈之所聚也,張云。宗、總也。凡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故目為宗脈之所聚。馬雲。此節可與素問解精微論參看。
目無所見矣,張云。世之因泣而喪目者。蓋亦不少矣。
補天柱,經俠頸,甲乙挾頸下有挾頸者。頭中分也。七字據下文甲乙為是。馬雲。當補足太陽膀胱經之天柱穴。此經乃挾於後之項頸者是也。志云。膀胱之津。外濡空竅。液道開而泣不立則液竭而濡空竅之精。不能灌於目而目不明矣。故命曰奪精。謂奪其外濡空竅之精也。當補膀胱經之天柱於挾頸間。以資津液上灌。蓋液隨氣行者也。
白話文:
行陰用力,志說。陽明經脈主管潤澤宗筋。如果陽明虛弱則宗筋鬆弛。因此筋脈無力,陽明之氣就會行於宗筋,並作用於陰部器官。當陽明之氣用於陰部器官時,則無法滋養筋脈,所以會出現陰囊下垂。
眼睛是宗脈匯聚的地方,張說。宗,就是總的意思。所有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而成爲眼的精華。所以眼睛是宗脈匯聚之處。馬說,這一段可以和《素問·解精微論》一起參考。
眼睛看不見了,張說。世間因爲哭泣而失去視力的人也不少見。
補天柱穴,經絡夾頸,甲乙說夾頸下有夾頸的穴位。這是頭部中間的位置。七個字根據下面的文章甲乙是對的。馬說,應當補足太陽膀胱經的天柱穴,此經位於後頸部。志說,膀胱的津液,可以滋潤孔竅,如果液道開通則不會出現眼淚流不停的情況;反之,如果津液枯竭,不能滋潤孔竅,就會影響視力。所以稱之爲奪精,是指奪取了外潤孔竅的精液。應當在頸部兩側的膀胱經天柱穴進行補益,以資助津液上行。因爲液體是隨氣而行的。
太息者(止)以伸出之,張云。太息者息長而大。即嘆息也。約、猶束縛也。憂愁思慮則氣抑不伸。而心系急氣道約。約則滿悶於中。此嘆息之不容已也。
補手少陰(止)留之也,張云。手少陰心經也。心主手厥陰經也。足少陽膽經也。助木火之臟。則陽氣可舒。抑鬱可解。故皆宜留針補之。
涎下者(止)故涎下,涎、甲乙作羨。下同。張云。足陽明之脈出於口。胃中有熱則蟲動。胃緩故廉泉開而涎下。凡目之多淚。鼻之多涕。亦皆因熱而上。液之道開也。有謂肺熱甚則鼻涕出者。義亦猶此。
補足少陰,張云。腎為胃關。而脈繫於舌。故當補之以壯水制火。則液有所主而涎自止也。
白話文:
太息就是長而深的嘆氣,是因為憂愁思慮導致氣鬱不舒,心繫急促,氣道阻塞,胸口鬱悶,所以忍不住要嘆氣。
補手少陰是指留針補益手少陰心經,因為心主手厥陰經和足少陽膽經,補益心經可以舒展陽氣,緩解鬱悶,所以留針補益這三條經脈。
涎液下流是因為胃中有熱,導致胃氣虛弱,廉泉穴開張,所以涎液流出。同樣道理,眼睛流淚、鼻子流鼻涕也是因為體內有熱,導致液體通道開張。有人說肺熱會導致鼻涕流出,道理也是一樣。
補益少陰是指補益腎經,因為腎為胃關,脈絡與舌頭相連,補益腎經可以滋陰降火,控制住液體,使涎液不再流出。
耳中鳴者(止)故耳鳴,張云。手足三陽三陰之脈。皆入耳中。故耳亦宗脈之所聚也。陽明為諸脈之海。故胃中空則宗脈虛。宗脈虛則陽氣不升而下溜。下溜則上竭。輕則為鳴。甚則為聾矣。然少陽太盛。壅窒為鳴者亦有之。但虛者漸而實者暴。虛者多而實者少。其辨在有邪無邪耳。學者當推廣之。汪云。此論他書不載。僅見於此。按、人夜臥之時。五官皆不用事。惟耳能聽。豈非以宗脈所聚。故能有所警覺也乎。又人在母腹中。僅一血胚。聞雷霆火爆之聲則驚而跳。此時五官未備。而聞性已與外物相通。故楞嚴二十五圓通。獨重耳根。孔子亦言六十而耳順。則耳之異於諸官也明矣。又云。即下文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之義。
白話文:
耳朵里发出响声,是因为耳脉不通,张云说:手足三阳三阴的经脉都通向耳朵,所以耳朵是经脉汇聚的地方。阳明经是所有经脉的汇集之处,胃部空虚就会导致经脉虚弱,经脉虚弱就会导致阳气不能上升而向下流失,向下流失就会导致上面空虚,轻则耳鸣,重则耳聋。不过,太阳经太过旺盛,阻塞导致耳鸣的情况也存在。只是虚者逐渐出现,实者突然出现,虚者多而实者少,判断的关键在于是否有邪气。学者应该深入研究。汪云说:这个论述其他书籍里没有记载,只在这里看到。
按:人夜间睡觉时,五官都不用,只有耳朵可以听,这难道不是因为耳朵汇聚了经脉,所以能够感知警示吗?还有,人在母腹中,只是一个血块,听到雷电火爆的声音就会惊跳,此时五官还没有发育完全,但听觉已经和外界事物相通了。所以《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特别重视耳根。孔子也说过“六十而耳顺”,说明耳朵与其他器官不同。
又说:这也就是下文“上气不足,耳为之苦鸣”的意思。
補客主人(止)交者也,張云。客主人足少陽經穴。為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手大指爪甲上者。手太陰之少商穴。為肺氣所出之井。故皆當補之以助其陽氣。
齧舌者,何氣使然,馬張志並云。缺岐伯曰。
脈氣輩至也,甲乙。輩、作皆。吳本注云。輩、疑誤。馬輩至作使然。張云。輩者類也。厥逆走上則血湧氣騰。至生奇疾。所至之處。各有其部。如少陰之脈行舌本。少陽之脈循耳頰。陽明之脈環唇口。故或為腫脹。或為怪癢。各因其處。隨而齧之。不獨止於舌也。志云。腎臟之生氣。厥逆走上。與中焦所生之脈氣相輩而至。則舌在齒之內。而反向外矣。唇在齒之外。而反向內矣。頰在齒之旁。而反向中矣。
白話文:
補客主人穴位是手足少陽、足陽明經絡的交匯點,位於手大拇指指甲上,也是手太陰經絡少商穴,是肺氣外出的井穴,所以都要補益它,以助長陽氣。
至於為什麼會咬舌頭,馬、張、志三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岐伯認為,這是因為脈氣逆行上衝導致的。
脈氣像排隊一樣,一陣接著一陣地到達。當脈氣逆行上衝時,就會導致血氣上涌,進而產生奇病。脈氣到達不同部位,就會出現不同的症狀。例如,少陰經脈行於舌根,少陽經脈循行耳頰,陽明經脈環繞唇口,所以可能會出現腫脹、怪癢等症狀,患者就會依據症狀所在部位而咬舌頭,並不只是咬舌頭而已。志則認為,腎臟所生的氣逆行上衝,與中焦所生的脈氣相繼而至,因此舌頭在牙齒內,卻反向外伸;嘴唇在牙齒外,卻反向內縮;頰部在牙齒旁,卻反向中間。
凡此十二邪者,甲乙此下載大惑論。善忘善飢二條。以為十四邪。豈皇甫氏以意添之耶。
奇邪,張云。不同常疾。故曰奇邪。
若傾,張云。傾者沉重不能支也。
胃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諸本。胃使、作溲便。當改。但熊本作凌使。亦誤。張云。水由氣化。故中氣不足。則溲便變常。而或為黃赤。或為短澀。多有情欲勞倦過傷精氣而然。昧者概認為火。鮮不誤矣。且中氣不足。則濁氣居之。故腸胃為之苦鳴也。汪云。按內經無遺精白濁之文。但云出白溲。白、白淫。溲、便變也。又云。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為痿厥,心悗,張云。痿、足萎弱也。厥、四肢清冷也。悗、悶也。下氣不足。則升降不交。故心氣不舒而為悗悶。
白話文:
這十二種邪氣,在甲乙兩本《大惑論》中,分別列出了善忘、善飢兩條,將其視為十四種邪氣。難道是皇甫氏憑空添加的嗎?
「奇邪」是指與常規疾病不同的病症,因此稱為「奇邪」。
「若傾」是指身體沉重難以支撐。
「胃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原著中「胃使」應為「溲便」,「凌使」也是錯誤的。張仲景解釋,水由氣化而來,所以中氣不足就會導致溲便異常,出現黃赤或短澀等狀況,這多半是因為情欲勞倦過度,損傷精氣所致。那些不學無術的人,往往把這歸咎於火,實在是錯誤至極。而且,中氣不足,濁氣就會積聚,導致腸胃苦鳴。汪機解釋,《內經》中並沒有提到遺精白濁,只是說「出白溲」,「白」指的是白淫,「溲」指的是便變。又說,水液渾濁都屬於熱症。
「為痿厥,心悗」,張仲景解釋,「痿」指的是足部萎弱,「厥」指的是四肢清冷,「悗」指的是悶氣。下氣不足,就會導致升降失調,因此心氣不舒,而出現悶氣。
補足外踝下留之,張云。此崑崙穴也。為足太陽所行之經。凡於上中下氣虛之病。皆可留針補之。
治之奈何,張云。此下復問治法者。所以補上文之缺略也。
腎主為欠,張云。上文未言屬腎。故此復明之。
肺主為噦,張云。上文言噦出於胃。此言噦主於肺。蓋寒氣上逆而為噦。氣病於胃而主於肺也。
唏者(止)瀉足少陰,甲乙。與、作盛。張云。陰與陽絕則陽不附陰。補陽瀉陰則剛柔相濟。乖者和矣。
振寒者(止)外踝下留之,張云。諸冶。俱同上文。
刺足大趾間(止)足外踝下留之,張本脫外字。張云。大趾間上二寸。足厥陰之大沖也。或曰足太陰之太白也。此與上文稍異。外踝下留之義如前。
白話文:
在腳踝下方進行補針,這是「崑崙穴」。它位於足太陽脈行經的地方。對於上中下三焦的氣虛病症,都可以使用補針法來治療。
接著問道:「該如何治療?」這是為了補充之前內容的不足。
「腎主打呵欠」,張雲指出,之前的描述並未明確提到是腎主導,這裡特別加以澄清。
「肺主打呃逆」,張雲補充,之前提到呃逆可能源自胃部,這裡進一步說明其實是由肺部引起。這是因為寒氣上逆導致呃逆,並且氣病於胃但實際上是肺部問題。
「嘆息」的情況下,應當「針灸足少陰經」,這是根據甲乙兩種理論的意見,張雲解釋,陰與陽分離時,陽氣無法依附陰氣,因此補陽針灸與瀉陰針灸可以調和剛柔兩面,使二者相得益彰。
「出現發冷震顫」的情況下,應當在「腳踝下方」進行補針,這是各類治療方法的一貫做法。
「針灸腳大拇指之間」的情況下,張雲指出了腳大拇指上方二寸處,這是一個足厥陰脈的大沖穴。或者也可以理解為足太陰脈的太白穴。這裡與前面的描述稍有不同,但「腳踝下方」的針灸方法仍然遵循先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