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六 (23)
卷六 (23)
1. 衛氣行篇第七十六
日行一舍(止)與十分身之八,甲乙。一周上有於身二字。張云。此下言衛氣運行之數也。天周二十八舍。而一日一周。人之衛氣。晝夜凡行五十周。以五十周為實。而用二十八歸除之。則日行一舍。衛氣當行一周。與十分身之七分八釐五毫有奇為正數。此言一周。與十分身之八者。亦如天行過日一度。而猶有奇分也。奇分義見後。舍、即宿也。按太史公律書。及天官等書。俱以二十八宿作二十八舍。曰舍者。為七政之所舍也。
日行二舍,張云。日行二舍。人氣當行三周於身。與十分身之五分七釐一毫有奇為正數。云十分身之六者。有奇分也。後仿此。
日行三舍,張云。人氣當行五周。與十分身之三分五釐七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四舍,張云。人氣當行七周。與十分身之一分四釐二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五舍,張云。人氣當行八周。與十分身之九分二釐八毫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六舍,張云。人氣當行十周。與十分身之七分一釐四毫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
日行七舍,樓氏云。在身二字。衍文。張云。人氣當行十二周。與十分身之四分九釐有奇為正數。余者為奇分。此一面七星之數也。簡案、在身二字。諸本並有之。然推前後文例。必是衍文。
日行十四舍(止)陰受氣矣,張本十分身之四字。作二注云。日行七舍為半日。行十四舍。則自房至畢為一晝。人氣當行二十五周為正數。今凡日行一舍。人氣行一周。與十分身之八。則每舍當餘一釐四毫有奇為奇分。合十四舍而計之。共得十分身之二。是為一晝之奇分也。晝盡則陽盡。陽盡則陰受氣而為夜矣。簡案、馬志於日行舍數。細分而釋之。然張注覺明備。故姑仍之。
為周,甲乙。周上有一字。張云。此言衛氣夜行陰分。以相剋為序。故腎心肺肝脾。相傳為一周。而復注於腎也。
行於陰臟,甲乙。陰臟、作身一字。注一云陰臟。馬雲。陰臟者。諸陰經也。
復合於目,張云。衛氣行於陰分。二十五周則夜盡。夜盡則陰盡。陰盡則人氣復出於目之睛明穴。而行於陽分。是為晝夜五十周之度。
陰陽一日一夜(止)奇分不盡故也,甲乙。合有、作舍於。十分藏之二、作十分藏之四。注云。一作二。上文十分藏之八。此言十分藏之四。疑有誤。簡案、上文如陽行則云十分身之四。(張改作二蓋依十分藏之二而改之歟然至十分身之四則順文釋之殆為可疑)以此推之。陽經陰經。宜無參差。甲乙作四。似是。張云。前日行十四舍。人氣行二十五周為半日。凡得奇分者十分身之二。故此一晝一夜。日行二十八舍。人氣行五十周。合有奇分者。在身得十分身之四。在臟得十分藏之二。所謂奇分者。言氣有過度不盡也。故人之起臥。亦有早晏不同耳。樓氏云。右衛氣之行晝行陽。則目張而寤。夜行陰則目瞑而寐。謹案、此節言平旦陽氣之出目。而下行於手足三陽也。皆一時分道並注。非有先後次第也。此經篇末。言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四刻。人氣在陰分者。則是先下太陽究竟。然後下少陽。候少陽究竟。然後下陽明。候陽明究竟。方上行陰分。大與此節矛盾。蓋衍文也。
白話文:
衛氣一天運行的規律:
一天運行一宿(即一個星宿的距離),相當於身體十分之八的距離,這是根據甲乙兩書的記載。張氏認為,這裡是在說明衛氣運行的度數。天體運行一周是二十八宿,一天也運行一周。人的衛氣,白天和晚上總共運行五十周。以五十周為實數,用二十八來平均分配,則一天運行一宿。衛氣運行一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七分八釐五毫多一點,這是衛氣運行的準確數值。這裡說一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八,就像天體運行超過一度,還會有一些零頭一樣,零頭的意義在後面會說明。宿,就是星宿的意思。根據《史記·律書》和《天官書》等記載,都是以二十八宿作為二十八舍,所謂舍,就是七政星辰所居住的地方。
一天運行二宿,張氏認為,一天運行二宿,人體的氣當運行三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五分七釐一毫多一點,這是準確數值。說十分之六,也是因為有零頭的緣故,後面的算法也是這樣。
一天運行三宿,張氏認為,人體的氣當運行五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三分五釐七毫多一點,剩下的就是零頭。
一天運行四宿,張氏認為,人體的氣當運行七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一分四釐二毫多一點,剩下的就是零頭。
一天運行五宿,張氏認為,人體的氣當運行八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九分二釐八毫,剩下的就是零頭。
一天運行六宿,張氏認為,人體的氣當運行十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七分一釐四毫多一點,剩下的就是零頭。
一天運行七宿,樓氏認為,書中「在身」兩個字是多餘的。張氏認為,人體的氣當運行十二周,相當於身體十分之四分九釐多一點,剩下的就是零頭。這是應對一面七星的數量。簡氏認為,「在身」兩個字,各版本都有,但是按照上下文的規律,應該是多餘的。
一天運行十四宿(停止),是陰氣開始接受氣了。張本中「十分身之四」寫作「二」,註釋說,一天運行七宿是半天,運行十四宿,就從房宿到畢宿,這是一天的時間,人體氣當運行二十五周,這是準確數值。現在每天運行一宿,人體的氣運行一周,相當於身體的十分之八,那麼每運行一宿,都會剩下零頭,也就是一釐四毫多一點,十四宿加起來,總共是十分之二,這就是一天的零頭。白天結束陽氣就消失,陽氣消失後,陰氣開始接受氣,進入夜晚。簡氏認為,馬氏對一天運行宿數分析得很詳細,但是張氏的註釋更加明白,所以暫且採用張氏的說法。
運轉一周,甲乙兩書,在「周」字上面有一個字。張氏認為,這裡說的是衛氣在夜晚運行於陰經,按照相剋的順序,腎、心、肺、肝、脾,依次運行一周,然後又回到腎。
運行於陰臟,甲乙兩書中,「陰臟」寫作「身」。註釋一說是陰臟,馬氏說,陰臟,就是各條陰經。
又回到眼睛,張氏認為,衛氣在陰經運行,二十五周後,夜晚結束,夜晚結束,陰氣也結束。陰氣結束後,人體的氣又從眼睛的睛明穴出來,運行於陽經,這樣就是白天和晚上總共五十周的運行度數。
陰陽一天一夜(停止),因為零頭總是無法完全消除。甲乙兩書,「合有」寫作「舍於」,「十分藏之二」寫作「十分藏之四」。註釋說,一本作二。前面說的是十分藏之八,這裡說的是十分藏之四,懷疑有錯誤。簡氏認為,前面如果說陽氣運行,就說十分身之四。(張氏改作二,可能是根據十分藏之二而改的,但是說到十分身之四,就順著文字解釋,可能也有疑問)根據這個推測,陽經和陰經,應該沒有差別。甲乙兩書寫作四,似乎是對的。張氏認為,前面說一天運行十四宿,人體的氣運行二十五周是半天,所得到的零頭是十分之二。所以一天一夜,運行二十八宿,人體的氣運行五十周,總共得到的零頭,在身體上是十分之四,在臟腑上是十分藏之二。所謂的零頭,是指氣有運行過度而沒有用盡的部分,所以人們的起床和睡覺時間,也有早晚不同的情況。樓氏說,衛氣白天運行於陽,眼睛睜開而醒來,夜晚運行於陰,眼睛閉上而入睡。謹慎地分析,這一段說的是清晨陽氣從眼睛出來,向下運行於手足三陽經,都是同時分開運行,沒有先後順序。這段經文末尾,說水下一刻,人體的氣在太陽經,水下二刻,人體的氣在少陽經,水下三刻,人體的氣在陽明經,水下四刻,人體的氣在陰經,這就是說先到達太陽經,然後到達少陽經,等少陽經結束,然後到達陽明經,等陽明經結束,才上行陰經。這與這一段經文矛盾,應該是多餘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