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六 (8)
卷六 (8)
1. 通天篇第七十二
陽重脫者易狂,馬本。志本。陽、作陰。易、作陽。張云。陰氣既少而復瀉之。其陰必脫。故曰無脫其陰。而但可瀉其陽耳。然陰不足者。陽亦無根。若瀉之太過。則陽氣重脫。而脫陽者狂。甚至陰陽俱脫。則暴死不知人也。趙氏云。無脫其陰。而瀉其陽者。陽為陰之固也。若陰氣重脫。則為陽狂。陽氣生於陰中。陰重脫則陽亦脫。陰陽皆脫。則為暴死。潘楫醫燈續焰云。觀宣明五氣篇、生氣通天論、病能篇等。則狂病之為重陽。陽實明矣。靈樞通天篇亦云。陽重脫易狂。脫非陽脫。言重並於陽分。而若與陰脫離也。簡案、腹中論曰。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此陽脫未必不狂也。趙改陰字。潘脫離之解。未為得焉。陽狂、史傳多為佯狂之義。未知趙為何之謂。
經小而絡大(止)病不起也,甲乙多陽下有而字。中氣下有重字。張云。經脈深而屬陰。絡脈淺而屬陽。故少陽之人。多陽而絡大。少陰而經小也。血脈在中。氣絡在外。所當實其陰經。而瀉其陽絡。則身強矣。惟是少陽之人。尤以氣為生。若瀉之太過。以致氣脫而疾。則中氣乏而難於起矣。
安容儀,甲乙安下有其字。
審有餘不足,甲乙審下有其字。餘下有察其二字。
五態之人,尤不合於眾者也,張云。眾人者。即前章陰陽二十五人之謂。與五態之人不同。故不合於眾也。
黮黮,馬雲。甚黑。張云。色黑不明也。甲乙注云。黮音朕。簡案、說文。黮、桑葚之黑也。集韻。直稔切音朕。汙也。
念然下意,張云。意念不揚也。即上文下齊之謂。
臨臨,張云。臨、下貌。馬雲。長大之貌。
膕然未僂,張云。言膝膕若屈。而實非傴僂之疾也。
清然竊然,固以陰賊,馬雲。清然者。言貌似清也。竊然者。消沮閉藏之貌。雖曰清然竊然。實以陰險賊害為心。即上文所謂賊心者而始有此態也。張云。清然者。言似清也。竊然者。行如鼠雀也。固以陰賊者。殘賊之心。堅不可破也。
立而躁嶮,行而似伏,張云。立而躁嶮者。陰險之性。時多躁暴也。出沒無常。行而似伏。嶮、險同。簡案、不似太陰之純陰。故時有躁嶮之態也。
軒軒儲儲,反身折膕,馬雲。車之向前曰軒。軒軒然者。猶俗云軒昂也。儲儲者。挺然之意。若反其身而在後視之。則其膕似折。亦不檢之態也。張云。儲儲、蓄積貌。盈盈自得也。反身折膕。言仰腰挺腹。其膕似折也。
立則好仰(止)常出於背,張云。立則好仰。志務高也。行則好搖。性多動也。志云。其兩臂兩手常出於背者。謂常反挽其手於背。此皆輕倨傲慢之狀。無叉手掬恭之貌也。
委委然(止)皆曰君子,甲乙。愉愉、作袞袞。馬雲。委委然。安重貌。(詩君子偕老章有委委佗佗)隨隨然。不急遽也。顒顒然。尊嚴貌。(詩卷阿篇顒顒昂昂)愉愉然。和悅也。(論語云愉愉如也)㼐㼐然。周旋貌。(禮云周旋中規折旋中矩)豆豆然。不亂貌。君子者。有聖人以至成德之士。皆可以君子稱也。(禮運云此大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蓋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又詩指文王為豈弟君子則聖人亦可以君子稱也)張云。委委、雍容自得也。隨隨、和光同塵也。志云。㼐㼐、目好貌。豆豆、有品也。蓋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胸中正。故眸子瞭然而美好也。簡案、委委、張本於詩注為是。㼐、玉篇好貌。正字通云。舊注音旋。目好貌。古通用。旋俗加目。字典引本經注云。目好貌。乃志注也。
白話文:
通天篇第七十二
-
**陽氣嚴重脫失容易導致發狂:**陽氣如果嚴重脫失,就容易出現發狂的現象。有人說,這是因為陽氣變成了陰氣,或者原本是陽性的轉變成了陰性。這是因為陰氣已經很虛弱,如果再用瀉法來治療,陰氣必然會脫失。所以說,不能過度瀉陰,只能瀉陽。但是,如果陰氣不足,陽氣也會失去根基,如果過度瀉陽,陽氣也會嚴重脫失,導致發狂。嚴重的話,陰陽都會脫失,就會突然死亡,連人事都不省得。還有人說,不能瀉陰,而是要瀉陽,因為陽氣是陰氣的固守。如果陰氣嚴重脫失,就會導致陽氣發狂。陽氣生於陰中,陰氣如果嚴重脫失,陽氣也會跟著脫失。陰陽都脫失,就會突然死亡。有人認為,狂病是屬於重陽,陽實的病症,但靈樞通天篇也說,陽氣嚴重脫失容易導致發狂,並非是陽氣真的脫失,而是指陽氣過度偏盛,好像要與陰氣分離一樣。有觀點認為,腹中論說,用石頭壓迫身體會使陽氣虛弱,虛弱就會發狂,這說明陽氣脫失也可能會發狂。但有人認為,修改原文的陰字以及解釋脫離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陽狂,史書多解釋為假裝發狂的意思,不知道作者是什麼意思。
-
**經脈小而絡脈大,病就難以好轉:**經脈深而屬陰,絡脈淺而屬陽。所以,少陽體質的人,多陽而絡脈大,少陰而經脈小。血液在經脈中流動,氣在絡脈中運行。應該補益陰經,而瀉掉陽絡,這樣身體才會強壯。但是,少陽體質的人,尤其以氣為根本,如果過度瀉氣,導致氣脫,就會中氣衰弱,難以恢復。
-
容貌儀態要安詳。
-
要仔細審查身體的陰陽虛實。
-
**五種體態的人,尤其與一般人不同:**這裡的“眾人”,指的是前面章節所說的二十五種陰陽體質的人,他們與五種體態的人不同,所以與眾不同。
-
**“黮黮”:**意思是極黑,顏色黑而不明亮。也有人說,黮是像桑葚一樣的黑色,也有污濁的意思。
-
**“念然下意”:**意思是意念不振,也就是上面說的“下齊”,意念低沉。
-
**“臨臨”:**意思是低下貌,也有說是長大的樣子。
-
**“膕然未僂”:**意思是膝蓋彎曲的樣子,但並不是真的駝背。
-
**“清然竊然,固以陰賊”:**意思是外表看起來清高,內心卻陰險狡詐。外表雖然看似清白,但實際上內心卻陰險狡詐,像老鼠一樣偷偷摸摸的。這種陰險的賊心,堅不可摧。
-
**“立而躁險,行而似伏”:**意思是站立時焦躁不安,行走時像要潛伏起來一樣。這種人內心陰險,性格暴躁,行為舉止反常,不太像太陰體質的純陰,所以時常會有焦躁不安的表現。
-
**“軒軒儲儲,反身折膕”:**意思是昂首挺胸,自鳴得意。如果從後面看,他們的膝膕看起來像是彎折的一樣,這也是不檢點的表現。也有人說,“儲儲”是積蓄、充滿的樣子,仰著腰、挺著腹,膝膕看起來像是彎折的。
-
**“立則好仰,常出於背”:**意思是站立時喜歡抬頭,表現出志向高遠。行走時喜歡搖晃,表現出喜歡動。他們經常將兩臂、兩手反背在背後,這都是輕慢傲慢的樣子,沒有恭敬的樣子。
-
**“委委然,皆曰君子”:**意思是安詳穩重的樣子,不急不躁,態度莊重,和悅平易,周旋有度,做事有條理。這些都可以被稱為君子。還有人說,“委委”是雍容自得,“隨隨”是與世無爭,“㼐㼐”是目光美好的樣子,“豆豆”是有品德的樣子。因為人的眼睛最能反映內心,胸懷坦蕩的人,目光自然明亮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