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五 (35)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5)

1. 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

足陽明之上(止)兩吻多畫,甲乙髯美髯短髯少及無髯之髯。俱作須。(漢書高祖紀師古注在頤曰須在頰曰髯)血少氣多。作血多氣少。氣少血多。作氣多血少。張云。此下言手足三陽之外候也。足陽明胃經之脈。行於上體者。循鼻外挾口環唇。故此經氣血之盛衰。皆形見於口旁之髯也。吻、口角也。畫、紋也。陽明血氣不充兩吻。故多紋畫。簡案、漢周亞夫從理入口而餓死。其理略同。

足陽明之下(止)足痹,甲乙足趾作足大趾。馬雲。瘃、音祝。釋文云。手足中寒瘡也。張云。足陽明之脈。行於下體者。由歸來至氣街。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形見於下毛。而或有至胸至臍也。行則善高舉足者。因其血多。蓋四肢皆稟氣於胃。足受血而能步也。足趾少肉。足善寒者。因其氣少。蓋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則指少肉而善寒也。血少氣多。則浮見於外。故下體肉分。多為寒腫也。悴、憔悴也。足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束骨而利機關也。今氣血俱少於下。故為痿厥足痹等病。樓云。下毛、陰毛也。簡案、瘃、音劚。說文。中寒腫核。玉篇。手足中寒瘡也。前趙充國傳。手足皸瘃。

足少陽之上(止)無須,張云。足少陽膽經之脈。行於上體者。抵於䪼下頰車。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於鬚髯也。在頤曰須。在頰曰髯。志云。通髯美者。俗名連鬢胡也。

善痹骨痛爪枯也,張云。此皆筋骨之病。以少陽厥陰為表裡而肝主筋也。

足少陽之下(止)無肉,張云。足少陽之脈。行於下體者。出膝外廉下外轉骨外輔之前。故其形見者。皆在足之外側。

足太陽之上(止)美色,甲乙面多少理。作面多小理。張云。足太陽膀胱之脈。行於上體者。起於目內眥。其筋之支者。下顏結於鼻。故其氣血之盛衰。皆形見於眉面之間也。志云。毫毛者。眉中之長毛。因血氣盛而生長。惡眉者。無華彩而枯瘁也。少理當作小理。而多小理者。多細小之紋理。蓋氣少而不能充潤皮膚也。

足太陽之下(止)踵下痛,張云。足太陽經之行於下體者。從後廉下合膕中。貫腨內。出外踝之後。結於踵。故其形見為病。皆在足之跟踵也。

手陽明之上(止)無髭,甲乙。無髭上有善轉筋三字。張云。手陽明大腸之脈行於上體者。挾口交人中。上挾鼻孔。故其氣血之盛衰。必形見於髭也。在口上曰髭。在口下曰須。

手陽明之下(止)以寒,張云。手陽明之行於下體者。上臑外前廉。下近於腋。且陽明太陰為表裡。而太陰之脈出腋下。故腋下毛美。手魚肉者。大指本節後厚肉也。本經之脈起次指。出合谷。故形見於此。

白話文:

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

足陽明之上:

(位於)足陽明經脈的上部,(這個位置的人)嘴角周圍有很多細紋,可能有濃密的鬍鬚,也可能鬍鬚稀疏、短少甚至沒有鬍鬚,這些都稱作鬍鬚。(古書解釋說,長在下巴的叫鬍鬚,長在臉頰的叫髯。)這種人可能是氣血較少,或是血多氣少,也可能是氣多血少。張氏認為,這以下所說的是手腳三陽經脈在體表的外在表現。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在上半身是沿著鼻子兩側,繞過口唇。因此,這條經脈氣血的盛衰,都會在嘴邊的鬍鬚上顯現出來。嘴角是指口角,紋是指細紋。陽明經的氣血不足,嘴邊就會有很多細紋。有個案例,漢朝的周亞夫因為從口中進食管道阻塞而餓死,道理類似。

足陽明之下:

(位於)足陽明經脈的下部,(這個位置的人)容易腳麻痺。有人認為這裡講的是腳的大腳趾。古書解釋說,「瘃」字讀作「祝」,意思是手腳因寒冷而生的瘡。張氏認為,足陽明經脈在下半身,是從歸來穴到氣街穴,是陰陽宗筋交會的地方,而陽明經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所以,這裡的體徵會表現在陰毛上,甚至延伸到胸部或肚臍。走路時喜歡高抬腳的人,是因為他們血氣較多,因為四肢的氣血都來自胃,腳得到血液才能行走。腳趾肉少、腳容易冰冷的人,是因為他們氣血較少。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不足,腳趾就會肉少而且怕冷。血少氣多的人,體表會顯得浮腫,因此下半身的肉容易因寒而腫脹。憔悴是指面容枯槁。足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能量之海,主管滋潤宗筋,約束骨骼,使關節靈活。如果下半身氣血不足,就會導致痿軟、厥冷、腳麻痺等疾病。有人說,這裡的「下毛」指的是陰毛。另外,古書解釋「瘃」字讀作「劚」,意思是因寒冷而生的腫塊,與手腳的凍瘡相同。之前有記載說趙充國手腳長皸裂的凍瘡。

足少陽之上:

(位於)足少陽經脈的上部,(這個位置的人)沒有鬍鬚。張氏認為,足少陽膽經的脈絡,在上半身是抵達耳下的頰車穴。因此,氣血的盛衰,必然會顯現在鬍鬚上。長在下巴的叫鬍鬚,長在臉頰的叫髯。古書說,鬍鬚和鬢角連接茂盛的,俗稱連鬢鬍。

容易麻痹,骨頭疼痛,指甲枯槁:

張氏認為,這些都是筋骨的疾病,因為少陽經和厥陰經互為表裡,而肝臟主管筋。

足少陽之下:

(位於)足少陽經脈的下部,(這個位置的人)肌肉不發達。張氏認為,足少陽經脈在下半身是從膝蓋外側下行,經過外踝前部。所以,這裡的體徵都表現在腳的外側。

足太陽之上:

(位於)足太陽經脈的上部,(這個位置的人)面色美好。古書解釋說,臉上的紋路少。應該是說臉上細小的紋路多,因為氣血不足,不能滋潤皮膚。

足太陽之下:

(位於)足太陽經脈的下部,(這個位置的人)腳後跟疼痛。張氏認為,足太陽經脈在下半身是從大腿後側向下,匯聚在膝蓋後窩,穿過小腿肚,經過外踝後,連接到腳後跟。所以,這個位置出現的疾病,都在腳後跟。

手陽明之上:

(位於)手陽明經脈的上部,(這個位置的人)沒有髭鬚。古書解釋說,這裡原文是「無髭」,但又加上了「上有善轉筋三字」。張氏認為,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在上半身是經過嘴角,在人中交會,然後沿著鼻孔兩側向上。因此,氣血的盛衰,必然會顯現在髭鬚上。長在嘴唇上方的叫髭,長在嘴唇下方的叫須。

手陽明之下:

(位於)手陽明經脈的下部,(這個位置的人)會感到寒冷。張氏認為,手陽明經脈在下半身是從上臂外側前緣向下,靠近腋窩。而且,陽明經和太陰經互為表裡,太陰經的脈絡從腋下發出。所以腋下的毛髮會很茂盛。手掌魚際肌肉豐厚的人,是指大拇指根部後面的厚肉。手陽明經的脈絡從食指末端開始,經過合谷穴。所以,這些體徵會顯現在這些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