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五 (26)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6)

1. 玉版篇第六十

非能絕其命,而傾其壽者也,張云。不知刺禁。所以殺人。針非絕人之命。傾人之壽者也。志云。非由命之自絕。壽之自絕。實所以殺生人也。

窺門(止)死於堂上,馬雲。吾窺門而見其刺。其人當死於家中。吾入門而見其刺。其人當死於堂上。死之最易。又如是耶。張云。門即生氣。通天等論。所謂氣門之門也。闚門而刺。言猶淺也。淺者害遲。故死於家中。入門而刺。言其深也。深則害速。故死於堂上。志云。闚者。窺俟其所出也。門首。衛氣篇之所謂契紹之門戶。乃氣血從孫絡而出於皮膚之門也。故俟其氣之出門而刺之者。稍緩而死於家中。入門而逆刺於絡內者。即死於醫者之堂上也。夫天氣一日一夜。繞地環轉一周。逆則不過一周而死。況針刺之傷乎。簡案、三家所取義各異。未知孰是。

白話文:

並非真的能直接結束人的生命,而是會損耗他的壽命,這是張云的說法。他認為不了解針刺的禁忌,是導致人死亡的原因。針刺本身並不是要直接結束人的生命,也不是要損耗人的壽命。志云認為,並非是人的命數自己到了盡頭、壽命自己到了終點,而是實際上針刺會導致人的死亡。

「在門口窺視時就針刺,會死在家中;進入門內才針刺,會死在堂上」,這是馬云的說法。我認為,在門口看到可針刺的部位就針刺,這個人會死在家中。進入門內才看到可針刺的部位就針刺,這個人會死在堂上。死亡來得如此容易,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張云認為,「門」指的是人體生氣流動的地方,像是「通天」等理論所說的氣門之所在。在門口窺視就針刺,說的是針刺位置還比較淺,淺的傷害會比較慢,所以才會死在家中。進入門內才針刺,說的是針刺位置比較深,深的傷害會比較快,所以才會死在堂上。志云認為,「窺」是觀察等待氣出來的時機。門口,就像《衛氣篇》所說的氣血出入的門戶,是氣血從孫絡而出到皮膚的通道。因此,如果等待氣從門戶出來才針刺,傷害會比較慢,就會死在家中。如果進入門內直接逆著絡脈針刺,就會直接死在醫生的診所。天氣運行一天一夜,繞地球一周,逆著氣流的方向最多也活不過一周就會死,更何況是針刺造成的傷害呢?

簡案認為,這三家的說法各自有不同的見解,不知道哪一種說法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