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三 (6)
卷三 (6)
1. 四時氣篇第十九
諸本無篇字。
為定,甲乙。定、作實。下同。
春取經,馬雲。經、當作絡。義見素問水熱穴論。張云。春取經。即本輸篇。大經分肉之間也。
夏取盛經孫絡,馬雲。水熱穴論云。夏取盛經分腠。又曰。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蓋言夏氣在表。故病在表。止於皮膚。絕而不深入以刺之。正以邪之所居。為甚淺也。又曰。所謂盛經者。陽經也。則止取手足六陽經之經穴耳。
取之合,馬雲。水熱穴論曰。取合以虛陽邪。則知是六陽經之合穴也。
冬取井滎,馬雲。水熱穴論云。取井以瀉陰逆。則陰經當刺井穴。如手太陰肺經少商為井之類。取滎以實陽氣。則陽經當刺滎穴。如手陽明大腸經二間為滎之類。
白話文:
各本都沒有“篇”字。
“為定”是指甲乙。定,相當於實。以下以此類推。
“春取經”是指馬雲的說法,經應該理解為絡。意思見於《素問·水熱穴論》。張雲說:“春取經,也就是《本輸篇》中說的,大經分佈在肌肉之間。”
“夏取盛經孫絡”也是馬雲的說法。《水熱穴論》中說:“夏取盛經分腠。”又說:“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這是說夏氣在表,所以病也在表,只停留在皮膚,絕而不深入,用針刺治療,正是因為邪氣停留的部位很淺。又說:“所謂盛經,就是陽經,所以只取手足六陽經的經穴。”
“取之合”也是馬雲的說法。《水熱穴論》中說:“取合以虛陽邪”,所以就知道是六陽經的合穴。
“冬取井滎”也是馬雲的說法。《水熱穴論》中說:“取井以瀉陰逆”,所以陰經應該刺井穴,比如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就是井穴。取滎以實陽氣,所以陽經應該刺滎穴,比如手陽明大腸經的二間穴就是滎穴。
溫瘧,素瘧論云。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故曰溫瘧。
五十九刺,詳後熱病篇。刺、諸本作痏。唯張作刺。
風㽷膚脹,馬雲。㽷、即水。以水為疾。故加以疾之首。風水、見素奇病論。水熱穴論。評熱論。本經論疾診尺篇。膚脹者。即本經水脹論之所謂膚脹也。簡案、外臺引肘後方云。療卒大腹㽷病諸方。此病本由水來。應水字而經方皆水為病。故施疾狀。此乃與馬說符矣。吳音水。病貌。集韻貳類切。音稅。腫病並非。
五十七痏,詳見素水熱穴論。
三陰之上,甲乙。之、作交。馬雲。補三陰之上者。補三陰交。乃足三陰血氣之所交。宜補之。因有二穴。故用二補字。及有一皆字。張志同。
白話文:
「溫瘧」這個病,在《素問‧瘧論》中提到,是由於先受風邪侵襲,之後再受寒邪侵襲,所以先發熱,之後又變冷。這種病也會有季節性的發作,因此稱為「溫瘧」。
「五十九刺」這個穴位,詳細內容請參考《熱病篇》。這裡的「刺」,在其他版本中都寫作「痏」,只有張仲景的版本寫作「刺」。
「風㽷膚脹」,馬雲說:「㽷」就是「水」。這個病是由水邪引起的,所以用「㽷」這個字來表示疾病的本質。關於「風水」,可以在《素問‧奇病論》、《素問‧水熱穴論》、《評熱論》、《本經‧論疾診尺篇》中找到相關的論述。「膚脹」指的是《本經‧水脹論》中提到的「膚脹」。簡案中引用《肘後方》提到治療「卒大腹㽷病」的諸方,這些方子都是針對水邪引起的疾病,所以經方中也大多用「水」來描述疾病。「風㽷膚脹」這個病症,與馬雲的說法一致。吳音中「水」這個字讀作「稅」,腫脹的病症,並不是這個意思。
「五十七痏」這個穴位,詳細內容請參考《素問‧水熱穴論》。
「三陰之上」,甲乙二經說:「之」應該寫作「交」。馬雲說:「補三陰之上者」,就是補「三陰交」這個穴位。它是足三陰經血氣交匯之處,應該要補益它。因為這個穴位有兩個,所以用兩個「補」字,以及一個「皆」字。張志同也認同這個說法。
熱行,馬雲。候針下熱行。乃止針。張云。陽氣至而熱行。熱行則泄止矣。
轉筋於陽(止)卒刺之,馬雲。卒、猝同。凡手足之外廉。皆屬陽經。若轉筋於陽。則治其陽經。凡手足之內廉。皆屬陰經。若轉筋於陰。則治其陰經。皆當猝然刺之。張云。卒、病也。故不必拘於時日。但隨其病而卒刺之。志云。卒、猝同。淬刺者。燒針劫刺。以取筋痹。簡案、樓氏綱目亦作淬、蓋本於經筋篇。亦當備一說。
徒㽷,張云。徒、但也。有水無風。故曰徒水。簡案、馬雲。徒、但也。上文言風水者。有風有水也。此曰徒水。則有風無水也。若無水。則下文何得云㽷盡乃止。必是字之誤。志云。徒、眾也。土為中央之灌溉於四旁。土氣虛。則四方之眾水。反乘侮其土而為水病也。此解尤為牽強。
白話文:
治療熱症,馬雲說,等候針灸後熱症消失,就停止針灸。張雲說,陽氣到達後熱症就會消失,熱症消失就停止針灸。
治療陽經轉筋,馬雲說,凡是手腳外側都屬於陽經,如果轉筋發生在陽經,就治療陽經。凡是手腳內側都屬於陰經,如果轉筋發生在陰經,就治療陰經。都要立刻針灸。張雲說,「卒」是指疾病,所以不用拘泥於時間,只要根據病情立刻針灸。志書中說,「卒」和「猝」是同義詞,淬刺是指燒針劫刺,用來治療筋痹。簡案中,樓氏綱目也作「淬」,應該是源自經筋篇,也應該備註說明。
治療水腫,張雲說,「徒」是指「也」,有水但沒有風,所以叫做「徒水」。簡案中,馬雲說,「徒」是指「也」,上文說風水,是指有風有水。這裡說「徒水」,是指有風無水。如果沒有水,那下文怎麼會說水腫消失才停止針灸呢?一定是文字錯誤。志書中說,「徒」是指「眾」,土是中央,灌溉四方。土氣虛,則四方的眾水就會反過來侵犯土,形成水病。這種解釋就過於牽強了。
環谷,馬雲。按各經無環谷穴。止足少陽膽經有環跳穴。今曰下三寸。意者風市穴乎。理亦甚的。張同。志云。環谷者。取手足之分肉。以瀉其水也。溪谷有三百六十五穴。會肉之大會為谷。大會者。手足股肱之大肉也。簡案、據志注。則三寸二字。竟不穩妥。
筩,馬雲。筩、直也。已刺而直其針以納之。張云。筒、箭室也。已刺而筒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㽷。謂用針如箭之歸筒。出入頻復。開通其道。以盡其水也。志云。筩、筒也。以如筒之針而內之。入而復出。簡案、筒之義。諸注未明。九針論。圓針筒。其身如是。筩、筒同。又樓氏綱目載本節文云。筒針、針中有空竅。如筒出水也。今據志以筒釋之。蓋此似言以筒納針孔內。使水自筒中泄出者。世有用此術得效者。然不可妄施。張云。針要曰。凡水氣。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是又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環谷”,馬雲認為各經脈都沒有環谷穴,只有足少陽膽經有環跳穴。他認為“下三寸”指的是風市穴,這個說法很有道理。張同在《志》中解釋說,環谷穴是指手足分界處的肌肉,用來瀉水。溪谷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肌肉匯聚的中心稱為谷,而手足股肱的肌肉就是大會,也就是大肉。簡案認為,根據《志》的注釋,“三寸”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筩”,馬雲解釋說,筩指的是直,刺針後要直著針,把它刺進去。張同認為,筩指的是箭筒,刺針後就像把箭放進箭筒一樣,要刺進去,再退出來,這樣反覆操作,直到把水氣完全排出。也就是說,針就像箭一樣,進進出出,疏通經絡,把水氣排出去。《志》中解釋說,筩就是筒,就像用筒一樣,把針刺進去,然後再退出來。簡案認為,諸多註釋並沒有說明筒的意思。九針論中,圓針筒的形狀就是像筒一樣。筩和筒是同義詞。樓氏綱目中記載本節文字說,筒針指的是針中有空竅,就像筒一樣可以排水。現在根據《志》的解釋,筒指的是把針插入針孔,讓水從筒中流出。世上有使用這種方法得到效果的,但是不能隨便使用。張同在《針要》中說,凡是水氣,只有刺針水溝穴才能排出,如果刺其他的穴位,水氣排盡就會導致死亡,這一點不可不知。
必堅來緩則煩俯,來急則安靜,馬雲。必欲盡去其水。水力盡時。其肉必堅。且水來緩。則內必煩悶。來急。則內必安靜。張云。㽷在膚中。其候必堅。志云。水腫於肌肉。則浮而軟。水盡則肉必堅矣。余與馬同。簡案、徒㽷以下。其義未詳。甲乙文有異同。然亦未明晰。錄左備考。甲乙云。徒水先取環谷下三寸。以排針刺之而藏之。引而內之。入而復出。以盡其水。必堅束之。束緩則煩悶。束急則安靜。
飲閉藥,馬雲。必飲通閉之藥。以利其水。防其再腫。志云。謂水乃盡。當飲充實脾土之藥。勿使水之復乘也。簡案、馬為是。
方飲無食(止)百三十五日,張云。藥食不宜相混。混則難於取效。水腫既消。當忌傷脾發濕等物。至一百三十五日之外。方保其不復矣。
白話文:
病人若水腫消退速度緩慢,則會感到煩躁、頭昏腦脹;若消退速度快,則會感到安靜舒適。馬雲說,一定要徹底去除水腫,當水腫消退殆盡時,肌肉必然堅實。而且水腫消退緩慢,則體內必然感到煩悶;消退迅速,則體內必然感到安靜。張云說,水腫停留在皮膚中,其狀態必然是堅實的。志云說,水腫在肌肉中,則浮腫柔軟;水腫消退後,肌肉必然堅實。我與馬雲的觀點一致。簡案中,從「徒㽷」以下,其意思不太清楚。甲乙兩本古籍記載有所不同,但也不明晰。我將左邊的古籍記載列舉出來供參考。甲乙兩本古籍中說,要先在環谷穴下三寸處用排針刺入,然後將針藏在穴位中,慢慢地將針引向內側,然後再將針抽出,直到水腫消退。一定要用繃帶將患處緊緊包紮,包紮鬆散則會感到煩悶,包紮緊則會感到安靜。
病人要服用通利水腫的藥物,以利於水腫消退,防止水腫再次出現。志云說,意思是當水腫消退殆盡後,應該服用補益脾土的藥物,防止水腫再次出現。簡案中,馬雲的觀點是正確的。
病人應該服用藥物,但不要吃任何食物,持續一百三十五天。張云說,藥物和食物不應該混在一起服用,混合在一起服用則難以達到療效。水腫消退後,應該忌食損傷脾胃、發濕的食物,在服用藥物一百三十五天後,才能確保水腫不再出現。
著痹不去,張云。痹論云。濕氣勝者為著痹。謂其重著難動。故云不去。若寒濕相搏。久而不已。當猝取足陽明之三里穴。溫補胃氣。則寒濕散而痹可愈也。沈亮宸曰。溪谷、屬骨。此承上文肌腠未盡之水。流於關節則為著痹。故取陽明之三里。從腑以瀉臟也。
骨為幹,馬雲。此句與上下文不相蒙。意者乃經脈篇之說簡歟。沈亮宸云。此承上文而言。骨之為病。在骨之髓節也。乾者、如木干之堅勁。是故溫瘧之邪。藏於骨髓。濕痹之氣。流於關節。其骨如干。而不受邪之所傷。簡案、今仍馬注。
腸中不便,張云。小腸不便者。不能化物。大腸不便者。不能傳道。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故當取足陽明之三里穴。邪氣盛則瀉之。正氣虛則補之。
白話文:
「著痹不去」,張仲景說:痹病論中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著痹,意思是病邪沉重地附著在身體上,難以活動,所以稱為「不去」。如果寒濕相互搏結,久久不愈,就要趕緊針刺足陽明經的三里穴,溫補胃氣,這樣寒濕就會散開,痹病就能痊癒。沈亮宸說:溪谷與骨骼相連,這是承接上文肌膚腠理中未散盡的水氣,流到關節就形成著痹。所以針刺足陽明經的三里穴,從腑部瀉出臟腑中的邪氣。
「骨為幹」,馬雲說:這句話與上下文沒有什麼聯繫,可能是經脈篇中對簡要的解釋。沈亮宸說:這句話是承接上文而言。骨頭的疾病,是在骨髓和關節。乾,就像樹木的幹一樣堅硬。所以溫瘧的邪氣藏在骨髓裡,濕痹的邪氣流到關節,骨頭就像樹木的幹一樣堅固,不受邪氣的侵害。簡案:現在仍然沿用馬雲的註解。
「腸中不便」,張仲景說:小腸不便,就無法消化食物;大腸不便,就無法傳導食物。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所以應該針刺足陽明經的三里穴。邪氣盛則瀉之,正氣虛則補之。
癘風者(止)無食他食,甲乙。素、作索。銳針針三字作吮一字。惡氣之氣作血。馬雲。癘、癩同。此言刺厲風之法也。按、素問風論云。癘者有營衛熱腑。其氣不清。故使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癘風。骨空論、長刺節論。皆謂之大風也。張云。食得其法。謂之方食。無食他食。忌動風發毒等物也。
介按、癘風即癩病。又名麻風。屬於慢性傳染病。故凡傳染之後。要過數年。方才顯露。其病狀則遍體麻木不仁。甚至四肢周身。逐漸毀滅。先由手指。繼而足趾。終至鼻柱。均現毀壞。面上狀若頑癬。搔破則流稠水。其未破之處。皮膚片片脫落。奇癢難當。此病可分二種。
白話文:
患癘風的人,要忌食其他食物,只吃特定的食物。古人用「甲乙」、「素」、「作索」等術語來描述這些特定食物。他們用銳針刺三字作吮一字,認為可以將惡氣轉化為血。馬雲說,癘和癩是同義詞。這些文字描述的是治療厲風的針灸方法。
根據《素問·風論》,癘風患者的營衛氣血熱盛,氣機不清,導致鼻柱毀壞、面色衰敗、皮膚潰爛,風寒停留在脈絡中無法消除。古人將這種病稱為癘風。而《骨空論》、《長刺節論》則將其稱為大風。張仲景認為,食得其法,謂之方食,忌食其他食物,要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風發毒的食物。
癘風就是癩病,又稱麻風,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感染後需要數年才會顯露病症。病人全身麻木不仁,四肢逐漸毀壞,先從手指開始,接著是腳趾,最終鼻柱也毀壞。面部出現頑固性癬,抓破會流出濃稠的液體,未破的地方皮膚會片片脫落,奇癢難忍。癘風可分為兩種。
如面部臀部四肢等處。俱發紅色結節。繼即潰穿。後且知覺麻痹。毛竅脫落。容貌奇醜者。斑紋癩也。如初則神經過敏。發神經痛。後則知覺漸次脫失。營養障害。神經肥厚。面部麻痹者。神經癩也。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止)三里,甲乙。常、作雷。上、作常。志云。此邪在大腸而為病也。大腸為傳導之官。病則其氣反逆。是以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張云。九針十二原篇曰。肓之原出於脖胦。即任脈之下。氣海也。巨虛、上廉、三里。皆足陽明經穴。按、本輸篇曰。大腸屬上廉。此以邪在大腸。故當刺巨虛、上廉。若下文之邪在小腸者。則當取巨虛、下廉也。
白話文:
如果面部、臀部、四肢等部位出現紅色結節,接著潰爛,之後感覺麻痺,毛髮脫落,容貌變得奇醜,這就是斑紋癩。如果一開始出現神經敏感、神經痛,之後感覺逐漸消失,營養不良,神經肥厚,面部麻痺,這就是神經癩。
肚子經常發出響聲,氣往上衝到胸口,就應該針灸足三里穴,甲乙兩針。經常發出響聲,如同雷聲一樣,氣往上衝,如同常鳴一樣。志云說,這是邪氣在腸道導致的疾病。大腸是傳導食物的器官,生病了就會出現氣逆現象,因此肚子經常發出響聲,氣往上衝到胸口。張云說,九針十二原篇記載,肓之原穴位於脖胦,也就是任脈下方,氣海穴所在位置。巨虛、上廉、三里都是足陽明經的穴位。本輸篇記載,大腸屬上廉。既然邪氣在大腸,就應該刺巨虛、上廉穴。如果下文提到邪氣在小腸,就應該取巨虛、下廉穴。
小腸控睪(止)以調之,甲乙。熏肝下有肺字。簡案、據下文刺太陰。甲乙似是。沈亮宸云。控睪引腰脊。上衝心者。小腸之疝氣也。張云。控、引也。睪、陰丸也。小腸連於小腹。若其邪盛。則厥逆自下上衝心肺。熏於肝胃。引於腰脊。下及肓臍睪系之間也。取肓原以散之。散臍腹之結也。刺太陰以予之。補肺經之虛也。取厥陰以下之。瀉肝經之實也。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求小腸之所屬也。按其所過之經。謂察其邪之所在以調之也。
長太息,志云。膽氣欲升。故長太息以伸之。
憺憺,張云。心虛貌。簡案、馬釋為靜。誤。
嘔苦,甲乙、千金、苦下有汁字。
白話文:
小腸如果失調,就會影響到睪丸,導致疝氣。疝氣會從下往上衝擊心肺,並影響肝胃,還會牽引腰脊,甚至蔓延到肓臍與睪丸之間。治療方法是取肓原穴散除病氣,疏通臍腹的結塊,用太陰穴補益肺經,用厥陰穴瀉除肝經的積熱,再用巨虛、下廉穴去除病邪。
人如果長吁短嘆,是膽氣想要上升,所以用長吁短嘆來舒展它。
「憺憺」形容的是心神虛弱的樣子。
嘔吐苦水,表示苦味汁液從下往上涌。
則刺少陽血絡,馬雲。則、當作側。膽之經絡。在肋之後旁。故曰側。張云。又刺足少陽血絡以平其木。千金無則字。
閉膽逆,馬雲。閉者止也。孟子云。陳善閉邪。朱注云。閉、止也。
在上脘則刺(止)去之,馬雲。則、側同。胃脘。上下脘之總名。如在上脘。臥針刺之。當抑而下之。即本經上膈篇之所謂氣為上膈。故治之者如此。如在下脘。則刺下脘。當散而去之。即上膈篇之所謂蟲為下膈。故治之者如此。張云。刺抑而下之。謂刺上脘以瀉其至高之食氣。散而去之。謂溫下脘以散其停積之寒滯也。
邪在三焦約(止)取三里,志云。此邪在膀胱而為病也。三焦下俞。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小腹腫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也。故當取足太陽之大絡。(即取大絡之委陽大絡經脈也)小絡。孫絡也。足太陽厥陰之絡。交絡於跗膕之間。視其結而血者去之。蓋肝主疏泄。結在厥陰之絡。亦不得小便矣。如小腹腫。上及胃脘。取足三里。聖濟總錄云。黃帝三部針灸經。言少腹腫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病名曰三焦約。營衛不調。風邪入客。則決瀆之官。約而不通。所以不得大小便也。刺法取足少陰太陽之經。輔以湯劑。則三焦疏導。清濁判矣。方載枳殼丸等六首。(方中多用大黃牽牛郁李之類)簡案、本節三焦。即指膀胱。上文列六腑之病。而不及膀胱。知是三焦為膀胱明矣。千金云。三焦名中清之腑。別號玉海。水道出。屬膀胱是也。(詳見素問識靈蘭秘典注)蓋約即脾約之約。而喬世寧校本千金。以約字屬下句。亦似有理。張云。太陽大絡。飛陽穴也。考甲乙。委陽、三焦下輔俞也。在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云云。此足太陽之別絡也。則志注為是。
白話文:
如果要刺少陽血絡,就應該刺膽經的經絡。膽經位於肋骨後方,所以叫做側。張雲說,又可以刺足少陽血絡來平息肝木的氣勢。千金方中沒有“則”字。
“閉膽逆”的意思是膽氣不通。閉就是止的意思,孟子說:“陳善閉邪”,朱注說:“閉,止也。”
“在上脘則刺去之”,則和側相同,胃脘是上、下脘的總稱。如果是在上脘,就應該用臥針刺,往下抑壓,這就是本經上膈篇中所說的“氣為上膈”,所以治療方法應該如此。如果是在下脘,就應該刺下脘,散開氣血,這就是上膈篇中所說的“蟲為下膈”,所以治療方法應該如此。張雲說,刺上脘往下抑壓,是刺上脘瀉掉過多的食氣;散開下脘,是溫暖下脘散開停積的寒氣。
“邪在三焦約,取三里”,志雲說,這是邪氣在膀胱導致的疾病。三焦下俞,從委陽穴出來,與太陽經的正經相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會出現閉癃、小便不通,虛則會出現遺尿。小腹腫痛,不能小便,就是邪氣在三焦約。因此應該取足太陽經的大絡(也就是委陽大絡經脈),小絡是孫絡,足太陽厥陰的絡脈,與跗膕之間互相交絡。觀察如果血脈結滯,就應該用針刺去之。因為肝主疏泄,結滯在厥陰的絡脈上,也會導致小便不通。如果小腹腫痛,上至胃脘,就應該取足三里。聖濟總錄說,《黃帝三部針灸經》說少腹腫痛,不能小便,邪氣在三焦,病名為三焦約,營衛不調,風邪侵入,就會導致決瀆之官(指膀胱)阻塞不通,所以不能大小便。刺法取足少陰、太陽經,輔助以湯劑,就能疏通三焦,清濁分明。方劑中多用大黃、牽牛、郁李等藥物。簡案:本節中三焦是指膀胱。上文列舉了六腑的疾病,而沒有提及膀胱,說明三焦就是膀胱。千金方說:“三焦名中清之腑,別號玉海。水道出,屬膀胱是也。”(詳見《素問識靈蘭秘典注》)。約即脾約的約,喬世寧校本千金方,將“約”字歸屬下一句,也似乎有道理。張雲說:太陽大絡就是飛陽穴。考證《甲乙經》,委陽、三焦下輔俞,位於足太陽的前方,少陽的後方,這是足太陽的別絡。所以志注是正確的。
睹其色,察其目,以知其散復,諸本無目字。但張本有焉。馬雲。以、為也。論語云。視其所以。志云。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簡案、張補目字。據九針十二原小針解。今從之。
一其形,馬雲。曰一者。肥瘦各相等否。志云。靜守其神形。與、俱也。
病將下,張云。下、退也。
諸經實者,病三日已,張云。凡邪氣未解者。最忌脈弱無力。如平人氣象論曰。病在中。脈虛。玉機真藏論曰。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邪客篇曰。虛而細者久以持。皆不實之謂也。若病在諸經。而脈實有力者。邪將外達也。故可三日而已矣。
白話文:
觀察病人的面色和眼神,就能了解病情是否好轉。雖然原本的古籍中沒有「目」字,但張本中有,馬雲將「以」解釋為「也」。《論語》中說「視其所以」,而《志》中則說「察其以者」,都是指觀察病因。簡案中,張補上了「目」字,根據《九針十二原小針解》的說法,現在也採用這個說法。
檢查病人的身形,馬雲解釋「一」是指「肥瘦是否相等」。《志》中說「靜守其神形」,「與」的意思是「俱」。
病情將要減輕,張雲解釋「下」為「退」。
如果病症集中在經脈中,且脈象有力,那麼三天就能痊癒。張雲解釋,如果邪氣尚未解除,最忌諱脈象虛弱无力。如同《平人氣象論》中所说,如果病症在体内,脉象虚弱,而《玉机真藏论》中说,如果病症在体表,脉象不实坚硬,都是难以治疗的。如同《邪客篇》中所说,脉象虛弱细小,长期持续下去,都屬於不實的表現。如果病症在經脈中,而脉象强有力,说明邪氣將要外达,因此只需要三天就能痊癒。
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張云。氣口在手太陰。肺脈也。氣口獨為五臟主。故以候陰。人迎在頭。陽明胃脈也。胃為六腑之大源。故以候陽。
白話文:
氣口用來診察陰的狀況,人迎用來診察陽的狀況。氣口位於手太陰肺經上,是五臟的主要診察部位,因此用來診察陰的狀況。人迎位於頭部,是陽明胃經上的位置,由於胃是六腑的重要來源,所以用來診察陽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