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五色篇第四十九

左為左(止)所指者也,志云。色見於左。則為病在左。色見於右。則為病在右。其所見之色。或聚或散。皆斜而不端。其摶聚之面色。所謂如指者也。張云。凡色有斜而聚散不端者。病之所在也。故但察面色所指之處。而病可知矣。簡案、指、志為前節母指之義。非也。

皆端滿有別鄉(止)在面王為不日,別目、諸本作別鄉。當改。甲乙馬志。亦大、作赤大。甲乙。不日、作不月。馬雲。別者異也。別鄉者。即分部也。所謂色者。即青黑赤白黃之色。皆端正盈滿。各有分部。假如心色主赤。小腸亦赤。其色如榆莢之大。在面王之部。則是小腸有病。非止於一日也。張云。正色凡五。皆宜端滿。端、謂無斜。滿、謂充足。有別鄉。言方位時日。各有所主之正向也。別鄉赤者。又言正向之外。而有斜色之見也。赤如榆莢。見於面王。非其位也。不當見而見者。非其時也。是為不日。不日者。失其常度之謂。此單舉赤色為喻。而五色之繆見者。皆可類推矣。李云。端者正色也。滿者充潤也。別鄉猶言他鄉。即別部位也。如赤者心色。應見於兩目之間。是其本鄉。今見於面王。是別鄉矣。不日者。不日而愈也。火色見於土位。是其相生之鄉也。志云。大如榆莢者。血分之聚色。即如拇指之狀也。不日者。不終日而卒死也。此言五臟之病色。見於本部。五臟之死色。見於別鄉。如心受外淫之邪而卒死者。其色見於面王。心受內因之病而卒死者。其色出於顴。皆非心臟之本部。但在臟者其色端滿而不斜。在腑者。其色斜而不端。此臟腑死生之有別也。簡案、本節諸注。紛紜不一如此。今依甲乙不日作不月。連上文女子在於面王之章。俱為女子之義。則似義稍通。

其色上銳(止)在左右如法,張云。凡邪隨色見。各有所向。而尖銳之處。即其乘虛所進之方。故上銳者。以首面正氣之空虛。而邪則乘之上向也。下銳亦然。其在左在右。皆同此法。李同。

以五色命臟(止)腎合骨也,甲乙作肝合筋。青當筋。心合脈。赤當脈。脾合肉。黃當肉。肺合皮。白當皮。腎合骨。墨當骨。張云。此總結上文而言五色五臟之配合。如青屬肝。肝合筋。凡色青筋病者。即為肝邪。而察其所見之部。以參酌其病情。諸臟之吉凶。可仿如而類推矣。

白話文:

五色篇第四十九

面部的左側出現顏色,表示病在左側;右側出現顏色,表示病在右側。所出現的顏色,有的集中,有的分散,都呈現斜向而不端正的樣子。那些聚集的顏色,就像用手指按壓所留下的痕跡。總的來說,凡是顏色呈現斜向、聚散不定的,就是疾病所在之處。所以只要仔細觀察面部顏色所指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疾病在哪裡。簡案認為,這裡所說的「指」、「志」不是指前一節所說的拇指的意思。

各種顏色都有端正飽滿的區別,在面部的特定區域出現時,就不是短時間的病症。這裡的「別」是指不同的地方,所謂的顏色,指的是青、黑、赤、白、黃這五種顏色,它們都應該端正飽滿,各有分屬的部位。例如,心臟對應的顏色是紅色,小腸對應的顏色也是紅色,如果紅色的顏色像榆樹的果實大小,出現在面部「王」的區域,就表示小腸有疾病,而且不是一兩天的事。張氏認為,正色共有五種,都應該端正飽滿。「端」指的是沒有斜向,「滿」指的是充足。有各自的部位,指的是方位時日,各有其所主的正常方向。別的區域出現的紅色,則表示在正常方向之外,出現了斜色的現象。如果紅色像榆樹的果實,出現在面部的「王」的區域,就不是它應該出現的位置。不應該出現的顏色出現了,就不是正常的時日。這就是所謂的「不日」,「不日」指的是失去了它正常的規律。這裡只是舉紅色為例,其他顏色的錯誤出現,都可以以此類推。李氏認為,「端」指的是正色,「滿」指的是充潤。「別鄉」就像是說其他的地方,也就是其他的部位。例如紅色是心臟的顏色,應該出現在兩眼之間,那是它的本來位置,現在出現在面部的「王」的區域,就是其他的位置了。「不日」指的是不是很快就能痊癒。火的顏色出現在土的位置,這是相生的位置。志氏認為,像榆樹果實那樣大小的顏色,是血液聚集的顏色,形狀就像拇指的樣子,「不日」指的是不是在一天之內就會死亡。這裡說的是五臟的病色,出現在本來所屬的部位;五臟的死色,出現在其他的部位。例如心臟因為受到外來的邪氣而突然死亡,那麼它的顏色會出現在面部的「王」的區域;心臟因為內部的疾病而突然死亡,那麼它的顏色會出現在顴骨的區域。這些都不是心臟所屬的部位。但是,在臟腑的顏色,如果出現在臟,那麼顏色會端正飽滿而不斜向;如果出現在腑,那麼顏色就會斜向而不端正。這就是臟和腑在生死上的區別。簡案認為,這一節的各種註釋,說法紛紜不一,現在根據《甲乙經》,把「不日」改為「不月」,與前面所說的女子在面部「王」的區域的章節相連,都解釋為女子的意思,這樣似乎意思比較通順。

顏色呈現上端尖銳的形狀,不論在左邊還是右邊,都應該這樣解釋。張氏認為,凡是邪氣隨著顏色的出現,都會有各自的方向。而尖銳的地方,就是邪氣乘虛侵入的方向。所以,顏色上端尖銳,是因為頭部面部的正氣虛弱,而邪氣則乘勢向上。下端尖銳也是同樣的道理。它們在左邊還是右邊,道理都是一樣的。李氏也認為是這樣。

用五種顏色來對應五臟:肝對應筋,心對應脈,脾對應肉,肺對應皮,腎對應骨。張氏認為,這是總結前面所說的,關於五色和五臟的對應關係。例如青色對應肝,肝對應筋,凡是出現青色,並且筋有病的人,就是肝有邪氣。然後仔細觀察所出現的部位,來參考診斷病情。其他各臟的吉凶,都可以仿照這個方法來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