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五 (4)
卷五 (4)
1. 五色篇第四十九
五色有臟部(止)反者益甚,志云。臟部、臟腑之分部也。五臟次於中央為內部。六腑挾其兩側為外部。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外因之病從外走內也。其色從內走外者。內因之病從內走外也。蓋腑為陽而主外。臟為陰而主內也。故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也。
其脈滑大(止)可變而已,馬雲。既觀其色。又觀其脈。方為詳審。其脈滑而帶大、帶代、帶長者。皆陽脈也。乃為病從外來。其外證目有所妄見。志有所妄惡。乃陽氣之並於外也。即當先治其陽。後治其陰。使之變焉。而病已矣。即此而推。則其脈澀而帶小、帶代、帶短者。皆陰脈也。乃為病從內來。其內證而目有所見。志有所獨處。乃陰氣之並於內也。即當先治其陰。後治其陽。使之變焉。而病亦已矣。
常候闕中(止)言其病,甲乙作當候眉間。張云。闕中、眉間也。風病在陽。皮毛受之。故色薄而澤。痹病在陰。肉骨受之。故色沖而濁。沖、深也。至如厥逆。病起四肢。則病在下。而色亦見於地。地者面之下部也。此其常候。故可因其色以言其病。李云。地者相家所謂地閣。即巨分、巨屈之處也。
大氣入於臟(止)察色以言其時,張云。大氣大邪之氣也。大邪之入者。未有不由元氣大虛。而後邪得襲之。故致卒死。如拇指者。成塊成條。聚而不散也。此為最凶之色。赤者固不佳。而黑者為尤甚。皆卒死之色也。察色以言時。謂五色有衰王。部位有克賊。色藏部位。辨察明而時可知也。李云。大氣者。大邪之氣也。如水色見於火部。火色見於金部之類。此元氣大虛。賊邪已至。雖不病。必卒然而死矣。形如拇指。最凶之色。赤者出於顴。顴者應在肩。亦為肺部。火色剋金。病雖愈。必卒死。天庭處於最高。黑者干之。是腎絕矣。雖不病。必卒死也。樓氏云。赤色出兩顴。即脈訣所謂暴病如妝。不久居者是也。馬雲。拇指、足大趾也。簡案、說文。拇、將指也。易咸卦疏。足大趾也。
庭者首面也,甲乙。庭、作顏。張云。庭者顏也。相家謂之天庭。天庭最高。色見於此者。上應首面之疾。
闕上者咽喉也,甲乙。闕上、作眉間以上。張云。闕在眉心。闕上者。眉心之上也。其位亦高。故應咽喉之疾。
闕中者肺也,甲乙。闕中、作眉間以中。張云。闕中、眉心也。中部之最高者。故應肺。蔣示吉云。即中正。
下極者心也,張云。下極者。兩目之間。相家謂之山根。心居肺之下。故下極應心。蔣示吉云。即印堂。
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馬雲。肝之左即為膽。則在鼻挾顴之間矣。張云。下極之下為鼻柱。相家謂之年壽。肝在心之下。故直下應肝。膽附於肝之短葉。故肝左應膽。而在年壽之左右也。蔣示吉云。膽在肝之短葉間。屬木。位東。南面行令。膽位在左。故山根之左。膽之部分。
白話文:
五色與臟腑的關係
身體的顏色變化與內臟功能息息相關。如果病症引起的顏色變化是由外往內發展,表示外在因素引起的疾病正侵入體內。反之,若顏色變化由內往外擴散,則表示是內在疾病向外表現。這是因為腑屬陽,主掌體表;臟屬陰,主掌體內。所以,由內而生的疾病,應先調理陰,再處理陽;反之則病情會加重。而由外而生的疾病,應先治療體表,再處理體內,如果順序顛倒,病情也會加重。
觀察脈象輔助判斷
除了觀察顏色外,還應注意脈象,才能更準確判斷病情。如果脈象滑大、帶有間歇或長脈,都屬於陽脈,表示疾病由外而來,患者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或情緒不穩定等外在症狀,這是因為陽氣過於向外發散。此時,應先調理陽氣,再處理陰氣,使陰陽平衡,疾病便可治癒。反之,若脈象澀小、帶有間歇或短脈,都屬於陰脈,表示疾病由內而來,患者可能會出現視力異常或喜歡獨處等內在症狀,這是因為陰氣過於向內收斂。此時,應先調理陰氣,再處理陽氣,使陰陽平衡,疾病也會痊癒。
眉心為觀察重點
眉心是觀察面部顏色變化的重要部位。風病屬陽,侵犯皮膚毛髮,所以在眉心處的顏色會呈現薄而有光澤;痹病屬陰,侵犯肌肉骨骼,所以眉心處顏色會呈現深沉而混濁。如果疾病是從四肢開始,則顏色變化會出現在臉部下方,也就是下巴的位置。因此,可以藉由觀察面部顏色來判斷疾病的所在部位。
重病色象與時間推測
重病通常與元氣大虛有關,邪氣容易入侵。如果出現像大拇指般大小、成塊成條、聚集不散的顏色,這屬於最凶險的顏色,紅色已經不佳,黑色則更為嚴重,都可能導致猝死。可以藉由觀察五色盛衰和部位的相剋關係,推測病情發展的時間。例如,如果水色出現在火部,或火色出現在金部,都表示元氣大虛,邪氣已入侵,即使沒有明顯病症,也可能突然死亡。此外,如果在顴骨出現紅色,也代表肺部可能出現問題,火色剋金,即使病好了也可能猝死。又或者天庭(額頭)出現黑色,代表腎臟功能衰竭,也可能導致猝死。顴骨出現紅色,就像暴病突然出現一樣,也表示不久於人世。
面部各部位對應的臟腑
額頭(天庭)代表頭面部的疾病;眉心上方代表咽喉疾病;眉心位置代表肺部疾病;兩眼之間(山根)代表心臟疾病;鼻子下方代表肝臟疾病,肝臟左側代表膽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