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骨度篇第十四

諸本無篇字。

伯高曰(止)脈度定矣,志云。此言經脈之長短。從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定其度數。故曰骨為幹。脈為營。如藤蔓之營附於木干也。

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張云。此言欲知脈度者。必先求骨度以察其詳也。眾人者。眾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長。多以七尺五寸為率。如經水篇岐伯云。八尺之士。周禮考工記亦曰。人長八尺。乃指偉人之度而言。皆古黍尺數也。黍尺一尺。得今曲尺八寸。志云。長七尺五寸者。上古適中之人也。

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張云。圍、周圍也。簡案、頭骨於耳尖上周圍而度之。

胸圍,張云。此兼胸脅而言也。缺盆之下。兩乳之間為胸。

腰圍,張云。平臍周圍曰腰。志云。此胸骨。腰骨圍轉一周之總數也。簡案、平臍周圍無骨。此蓋謂腰髖骨之周圍。

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馬雲。此言仰人之骨度。蓋縱而數之也。顱、頭顱也。顱之皮生髮。發所覆者即顱也。張云。發所覆者。謂髮際也。前髮際為額顱。後髮際以下為項。前自顱。後至項。長一尺二寸。圖翼云。如髮際不明。則取眉心直上。後至大杼骨。折作一尺八寸。

發以下至頤,馬雲。頷下為頤。髮際以下至頤。長一尺。

男子終折,男諸本作君。當改。甲乙作君子參折。注云。一作三。又作終。馬雲。言士君子之面部。三停齊等。可以始中終而三折之也。眾人未必然耳。張云。終、終始也。折、折衷也。言上文之約數雖如此。然人有大小不同。故君子當約其終始。而因人以折衷之。此雖指頭胸為言。則下部亦然矣。簡案、據甲乙馬三停之解。似是。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張云。舌根之下。肺之上系。屈曲外凸者為結喉。膺上橫骨為巨骨。巨骨上陷中為缺盆。圖翼云。即天突穴處。

缺盆以下(止)肺小,張云。𩩲𩨗一名鳩尾。一名尾翳。蔽心骨也。缺盆之下。鳩尾之上。是為胸。肺臟所居。故胸大則肺亦大。胸小則肺亦小也。

𩩲𩨗以下至天樞,張云。天樞在臍旁二寸。足陽明經穴。自𩩲𩨗之下。臍之上。是為中焦。胃之所居。故上腹長大者。胃亦大。上腹短小者。胃亦小也。圖翼云。天樞足陽明穴名。在臍旁。此指平臍而言。簡案、至真要大論云。半、所謂天樞也。王砯注。身之半。正謂臍中也。

天樞以下至橫骨,張云。橫骨陰毛中曲骨也。自天樞下至橫骨。是為下焦。迴腸所居也。故小腹長大者。迴腸亦大。小腹短狹者。迴腸亦小也。

橫骨長六寸半(止)長一尺八寸,張云。橫骨橫長六寸半。一曰七寸半。廉、隅際也。內輔、膝間內側大骨也。亦曰輔骨。

三寸半,張云。此言輔骨之上下隅也。

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馬雲。足跟前兩旁起骨為踝。在外為外踝骨。在內為內踝骨。李時珍云。踝足螺螄骨也。志云。內輔內踝者。以足八字分立。則內骨偏向於面也。

膝膕以下至跗屬,圖翼云。膕、腿灣也。跗、足面也。膝在前。膕在後。跗屬者。凡兩踝前後脛掌所交之處。皆為跗之屬也。

故骨橫(止)不及,張云。凡上文所言。皆中人之度。其有大者過之。小者不及也。下文同法。

角以下至柱骨,張云。此下言側人之縱度也。角、頭側大骨耳上高角也。柱骨、肩骨之上頸項之根也。

行腋中不見者,張云。此自柱骨下通腋中。隱伏不見之處。

季脅,張云。脅下盡處。短小之肋。是為季脅。季、小也。

髀樞,張云。足股曰髀。髀上外側骨縫曰樞。此運動之機也志云。在臀之兩旁。即足少陽之環跳穴處。

膝中,張云。言膝外側骨縫之次。志云。膝蓋骨內之中分。

京骨,張云。足太陽穴名。在足小趾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

耳後當完骨,張云。此言耳後之橫度也。耳後高骨曰完骨。足少陽穴名。入髮際四分左右。相去廣九寸。志云。從耳以至於腦後也。廣、橫闊也。

耳前當耳門(止)廣六寸半,張云。此言仰人之橫度也。耳門者。即手太陽聽宮之分。目下高骨為顴。兩髀之間。言兩股之中橫骨兩頭盡處也。圖翼云。橫骨兩頭之處。俗名髀縫。七寸。甲乙作九寸半。注云。九墟作七寸。

肩至肘,張云。肩、肩端也。臂之中節曰肘。

肘至腕,張云。臂掌之節曰腕。

中指本節,志云。本節者指掌交接之骨節。末者、指尖也。

項發以下至背骨,背、甲乙作脊。二寸半作三寸半。馬雲。此言伏人之骨度也。張云。項發、項後髮際也。背骨、除項骨之外。以第一節大椎骨為言也。

膂骨以下(止)分之七,甲乙。膂、作脊。四分分之一。作四分分之七奇分之一。張云。膂骨、脊骨也。項脊骨共二十四椎。內除項骨三節。膂骨自大椎而下至尾骶。計二十一節。共長三尺。上節各長一寸四分分之一。即一寸四分一釐也。故上之七節。共長九寸八分七釐。其有餘不盡之奇分。皆在下部諸節也。簡案、本節詳論上七節之度數。而不及八節以下。考神應經云。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釐。十四椎與臍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釐。(圖翼作一尺一寸二分七釐是)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釐。(圖翼云共八寸八分二釐總共二尺九寸九分六釐不足四釐者有零未盡也)

此眾人骨之度也,簡案、計其大概。伏人八尺二寸五分。仰人七尺五寸。側人七尺一寸。

是故(止)多氣也,甲乙。氣下有乃經之長短五字。張云。此結首節而言。因骨度以辨經絡。乃可察其血氣之盛衰也。簡案、此一節與骨度不相涉。疑是他篇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