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經筋篇第十三

馬雲。各經皆有筋。而筋又有病。及各有治法。故名篇。張云。凡十二經筋所起所行之次。與十二經脈多相合。其中有小異者。乃其支別。亦互相發明耳。獨足之三陰。則始同而終不同也。所當並考。愚按、十二經脈之外。而復有所謂經筋者何也。蓋經脈營行表裡。故出入臟腑。

以次相傳。經筋聯綴百骸。故維絡周身。各有定位。雖經筋所行之部。多與經脈相同。然其所結所盛之處。則惟四肢溪谷之間為最。以筋會於節也。筋屬木。其華在爪。故十二經筋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而後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繫於膝關。聯於肌肉。上與頸項。終於頭面。

此人身經筋之大略也。筋有剛柔。剛者所以束骨。柔者所以相維。亦猶經之有略。綱之有紀。故手足項背直行附骨之筋皆堅大。而胸腹頭面支別橫絡之筋皆柔細也。但手足十二經之筋。又各有不同者。如手足三陽行於外。其筋多剛。手足三陰行於內。其筋多柔。而足三陰陽明之筋。

白話文:

馬雲說,人體十二經脈都有相應的經筋,而經筋也會生病,並有各自的治療方法。所以有了這篇重要的文章。張雲說,十二經筋的起止部位和行進路線,大多與十二經脈一致,但有些細微差異,那是它們的分支,也互相說明。唯獨足部的三陰經,起點相同,但終點不同,需要同時研究。我認為,除了十二經脈,為什麼還要說經筋呢?因為經脈運行於表裡,所以出入臟腑,依次傳遞。而經筋連接四肢百骸,所以遍佈全身,各有定位。雖然經筋的行進部位大多與經脈相同,但它們聚集和充盛的地方,以四肢的溪谷部位為最,因為筋匯聚於關節。筋屬木,其華在爪,所以十二經筋都起於四肢的指爪之間,然後充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繫於膝關,聯於肌肉,上與頸項,終於頭面。這就是人體經筋的大致概況。筋有剛柔之分,剛者用來束縛骨骼,柔者用來互相維繫。就像經書有綱要,綱領有條例一樣。因此,手足項背直行附著骨骼的筋都堅大,而胸腹頭面分支橫絡的筋都柔細。但手足十二經的筋又各有不同,例如手足三陽經行於外,其筋多剛;手足三陰經行於內,其筋多柔;而足三陰陽明之筋…

皆聚於陰器。故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此又筋之大會也。然一身之筋。又皆肝之所生。故惟足厥陰之筋絡諸筋。而肝曰罷極之本。此經脈經筋之所以異也。

起於足小趾,張云。即足太陽經脈所止之處。至陰穴次也。

邪上,甲乙。邪、作斜。馬雲。邪、斜同。

結於踵上循跟,張云。踵即足跟之突出者。跟即踵上之硬筋處也。乃僕參、申脈之分。

其別者(止)與膕中並,張云。此即大筋之旁出者。別為柔軟短筋。亦猶木之有枝也。後凡言別者支者。皆仿此。此支自外踝別行。由足腨肚之下尖處。行少陽之後。結於腨之外側絡穴、飛陽之分。乃上膕內廉合大筋於委中而一之也。

白話文:

所有的筋都匯聚在陰器,所以稱為前陰,是宗筋的聚合處,也是筋的大集合。然而,全身的筋都由肝臟所生,因此只有足厥陰的筋絡連結著所有的筋,而肝臟又是筋的根本。這就是經脈與經筋的不同之處。

從足小趾開始,張仲景說:這裡就是足太陽經脈的終點,也是至陰穴的下一處。

邪氣往上走,甲乙注釋說:邪氣,寫成「斜」也可以。馬雲注釋說:邪氣和斜是相同的。

連結到腳跟上,沿著腳跟走,張仲景說:腳跟是指腳跟突出的部分,跟是指腳跟上堅硬的筋。這是僕參穴和申脈穴的分支。

其中分支的部分與膕中並行,張仲景說:這是大筋的旁枝,分支是柔軟短小的筋,就像樹木有枝條一樣。以後凡是提到分支,都是指這個意思。這個分支從外踝處分開,從足腨肚下方尖端處經過少陽經脈之後,連結到腨的外側,是絡穴和飛陽穴的分支。然後向上沿著膕窩內側,與大筋在委中穴相合為一。

上挾脊上項,張云。夾脊背分左右。上項會於督脈之陶道、大椎。此皆附脊之剛筋也。

為目上網下結於頄,張云。網、網維也。所以約束目睫。司開闔者也。目下曰頄。即顴也。志云。網、當作綱。簡案、上網、蓋謂睫上細筋。網羅目窠者。頄、甲乙作⿰鼻丸、下同。

小指支跟腫痛,簡案、支字諸家不釋。蓋支、枝通。謂小指枝梧於跟而腫痛。下文支缺盆小指次指支並同。

紐痛,說文。紐、系也。楚辭注。結束也。

燔針劫刺,張云。燔針、燒針也。劫刺、因火氣而劫散寒邪也。

以知為數,方言云。南楚病愈者謂之瘥。或謂之間。或謂之知。知、通語也。

白話文:

夾脊位於脊柱兩側,向上延伸到項部,與督脈的陶道、大椎穴位相連,這些部位都是附著在脊柱上的堅韌筋脈。

眼部上方有一層細密的網狀結構,叫做網維,它用來束縛眼睫毛,負責控制眼睛的開合。眼下方稱為頄,也就是顴骨。網維實際上指的是睫毛上的細小筋絡,像網一樣包圍著眼窩。

小指連接手腕的部位腫痛,可能是因為小指的筋絡受阻而引起的。

紐痛指的是脖子疼痛,因為脖子像繩索一樣連接著頭部,因此疼痛時感覺像是繩索被綁住一樣。

燔針劫刺是一種用燒紅的針灸針來治療的方法,利用火氣驅散寒邪。

"知"是一種病癒的說法,指的是病症減輕,也代表著病癒的過程。

以痛為輔,馬雲。其所取之俞穴。即痛處是也。俗雲天應穴者。

名曰仲春痹,張云。足太陽之經。應二月之氣也。此與陰陽系日月篇義同。但彼以左足右足分十二經。以主十二月。此以手六經足六經分主十二月。蓋以辨陰陽盛衰之義也。志云。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病在陰者名曰痹。痹者血氣留閉而為痛也。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故為仲春之痹。蓋手足陰陽之筋。應天之四時。歲之十二月。故其為病亦應時而生。非由外感也。

足少陽之筋(止)結於膝外廉,張云。小趾次趾即第四趾竅陰之次也。外踝、丘墟之次。脛外廉外丘、陽交之次。膝外廉、陽陵泉、陽關之次。此皆剛筋也。

白話文:

以疼痛為輔助,馬雲所取的俞穴,就是疼痛的地方。俗話說天應穴,就是這個道理。

叫做仲春痹,張雲說,足太陽經應二月之氣。這和陰陽系日月篇的道理相同,只是那裡用左足右足區分十二經,以主十二月;這裡用手六經足六經區分主十二月,這是為了辨明陰陽盛衰的道理。志書上說,外在的皮膚屬陽,筋骨屬陰。病在陰處就叫做痹。痹是指血氣停滯阻塞而導致疼痛。卯月是二月,主左足的太陽經,所以叫做仲春痹。因為手足陰陽的筋,應天之四時,歲之十二月,所以生病也應時而生,並非由外感引起的。

足少陽之筋,止於膝外廉,張雲說,小趾次趾就是第四趾,竅陰的次位;外踝、丘墟的次位;脛外廉外丘、陽交的次位;膝外廉、陽陵泉、陽關的次位。這些都是剛筋。

其支者(止)結於尻,張云。此支自外輔骨上走於髀。分為二歧。前結於陽明之伏兔。後結於督脈之尻。至此剛柔相制。所以聯臀膝而運樞機也。

上乘䏚季脅,張云。季脅下兩旁軟處曰䏚。五音篇曰。少也。蓋其處少骨之義。

支者(止)為外維,張云。此支者從顴上斜趨。結於目外眥。而為目之外維。凡人能左右盻視者。正以此筋為之伸縮也。

頸維筋急,馬雲頸維之筋皆急。張云。維者牽繫之謂。志云。維筋左右之交維也。簡案、張注誤。

從左之右(止)命曰維筋相交,張云。從左之右。則右目不開。是右病由左也。然則左目不開者。病由於右可知矣。角、額角也。並蹺脈而行者。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故左絡於右。傷左角之筋而右足不用。則其從右之左者亦然。蓋筋之維絡相交如此也。

白話文:

臀部的筋脈分支,连接到臀部,展开如云。这条筋从外侧的辅助骨向上延伸到髀骨,分岔为两路,前面连接到阳明经的伏兔穴,后面连接到督脉的臀部。在这里,刚柔相制,所以连接臀部和膝盖,发挥着枢纽的作用。

肋骨下方的柔软处叫做“䏚”,指的是骨骼稀少的部位。

臀部的筋脉分支作为外侧的支撑,从颧骨上方斜着延伸,连接到眼角外侧,成为眼睛的外侧支撑。人能左右转动眼球,正是依靠这条筋的伸缩。

颈部的维筋绷紧,马云说颈部的维筋都绷紧了。张云解释说,“维”指的是牵连连接的意思。志云说,维筋是左右交错连接的。简案说,张注的解释有误。

从左侧到右侧的筋脉叫做维筋相交,张云解释说,从左侧到右侧,则右眼无法睁开,说明右边的病症源于左侧。那么左眼无法睁开,病症则源于右侧,可以推知了。角指的是额角,与跷脉相伴而行,阴跷和阳跷相互交错,阳入阴,阴出阳,交汇于眼角锐角处。所以左侧的筋络连接到右侧,损伤左边的额角筋,则右脚无力,反之亦然。这就是筋脉互相连接交错的原理。

孟春痹,志云。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故為孟春之痹。

起於中三指,馬雲。蓋厲兌穴起於次指。而其筋則自次指以連三指。張云。即足之中趾。厲兌之旁也。

循骭結於尻,尻字。道藏正脈熊馬志本並缺。馬一本作缺盆。(案此因小注有缺字下一盆字者不可從)甲乙樓氏綱目並作膝。張仍之。為是。張云。骭、足脛骨也。其直者自跗循骭。結於膝下外廉、三里之次。

聚於陰器,張云。上行聚於陰器。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也。

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張云。太陽細筋散於目上。故為目上網。陽明細筋散於目下。故為目下網。論疾診尺云。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

白話文:

孟春時節出現的痹病,古書記載:寅是正月,陽氣初生,主宰著左足少陽經,所以稱為孟春之痹。

這種病症從中指開始,馬雲說:厲兌穴位於中指旁邊,它的筋脈從中指連接到無名指。張云說:就是足部的中趾,厲兌穴的旁邊。

然後沿著小腿,在臀部交匯,臀字,道藏正脈熊馬志本都缺失。馬雲的一個版本寫作缺盆(這個說法不正確,因為小注中有缺字下一盆字,不可採信)。甲乙樓氏綱目都寫作膝蓋。張仍之也認為是膝蓋。張云說:骭指的是小腿脛骨,它直直地從足跗向上沿著小腿,在膝蓋下方外側,三里穴的旁邊匯聚。

然後匯聚在陰器,張云說:向上匯聚在陰器,陰陽二經的筋脈匯聚在一起,在氣街交匯,而陽明經是它的主要經脈。

太陽經是眼部上面的網,陽明經是眼部下面的網,張云說:太陽經的細小筋脈散佈在眼睛上面,所以稱為目上網。陽明經的細小筋脈散佈在眼睛下面,所以稱為目下網。論疾診尺記載:診斷眼睛疼痛發紅的脈象,從上往下走的脈象是太陽經病,從下往上走的脈象是陽明經病。

結於耳前,張云。其支者自頤頰間上結耳前。會於足少陽之上關、頷厭。上至頭維而終也。

腳跳堅,張云。跳者跳動。堅者堅強也。

卒口僻(止)故僻,張云。僻、歪斜也。其筋自缺盆上頸頰。挾口上合於太陽。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故凡目之不合不開。口之急縱歪僻者。皆足陽明之筋病。寒則急而熱則緩也。志云。蓋左筋急則口僻於左。左筋緩則口僻於右也。

治之以馬膏(止)三拊而已,甲乙。炭作灰。(綱目同)以坐作與坐。並似是。張云。馬膏、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溫。能通經絡行血脈。故可以塗其緩者。桑之性平。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故以桑鉤鉤之者。鉤正其口也。復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淺適中。便於坐而得其暖也。然後以前膏熨其急頰。且飲之美酒。啖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雖不善飲。亦自強之。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處。則病自已矣。簡案、李時珍馬鬐膏(鬐項上也)發明。載本法云。靈樞無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竊謂口頰喎僻。乃風中血脈也。手足陽明之筋。絡於口。會太陽之筋。絡於目。寒則筋急而僻。熱則筋緩而縱。故左中寒。則逼熱於右。右中寒。則逼熱於左。寒者急而熱者緩也。急者皮膚頑痹。營衛凝滯。治法急者緩之。緩者急之。故用馬膏之甘平柔緩。以摩其急。以潤其痹。以通其血脈。用桂酒之辛熱急束。以塗其緩。以和其營衛。以通其經絡。桑能治風痹。通節竅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飲美酒啖炙肉云。樓氏綱目云。以水調生桑灰於鉤柄之坎縫處。連頰塗之。以收其弛。其桑鉤柄別線繫於肩後。使勿走作也。王子接古方選注云。坎、頰間之坎陷也。以桑灰置之坎中。務使高下厚薄相等也。考、坎字三說不同。然張注於高下以坐等。似為妥帖。李杲脾胃論有清陽湯。治口喎頰腮急緊。乃為此證設焉。當並考。志云。此治口頰喎僻之法也。其轉筋㿉疝諸證。治在燔針劫刺。

白話文:

結於耳前,張云。其支脈從下巴和臉頰之間向上連接到耳前,匯合於足少陽經上的上關穴、頷厭穴,向上到達頭維穴而止。

腳跳堅,張云。跳是指跳動,堅是指堅強。

卒口僻,張云。僻,指歪斜。其筋脈從缺盆向上經過頸部和臉頰,沿著嘴巴向上,與太陽經相連。太陽經是眼睛上方的經脈,陽明經是眼睛下方的經脈。因此,凡是眼睛無法閉合或睜開,嘴巴歪斜或不能正常開合的,都是足陽明經的筋脈病變。寒則筋脈緊縮,熱則筋脈舒緩。志云:如果左邊的筋脈緊縮,嘴巴就會偏向左側;如果左邊的筋脈舒緩,嘴巴就會偏向右側。

治之以馬膏,甲乙。炭作灰。張云:馬膏,指的是馬脂,其性味甘平柔潤,能夠滋養筋脈,治療痺症。因此可以用馬膏塗抹在緊縮的地方。白酒辛辣,性味辛溫,能夠通經絡,行血脈,因此可以用白酒塗抹在舒緩的地方。桑樹的性味平和,能夠利關節,除風寒濕痺諸痛。因此用桑鉤鉤住嘴巴,矯正其歪斜。再用生桑炭火,放在頰間的凹陷處,高低以坐姿平齊為準,目的是讓深度適中,方便坐著而感到溫暖。然後用馬膏熨燙其緊縮的臉頰,並喝美酒,吃美食,都是有助於活血舒筋的方法。即使不喜歡喝酒,也應該強迫自己喝一些。三拊而已,指的是反覆三次按摩患處,病就會自然痊癒。簡案、李時珍馬鬐膏(鬐項上也)發明。載本法云。靈樞無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竊謂口頰喎僻。乃風中血脈也。手足陽明之筋。絡於口。會太陽之筋。絡於目。寒則筋急而僻。熱則筋緩而縱。故左中寒。則逼熱於右。右中寒。則逼熱於左。寒者急而熱者緩也。急者皮膚頑痹。營衛凝滯。治法急者緩之。緩者急之。故用馬膏之甘平柔緩。以摩其急。以潤其痹。以通其血脈。用桂酒之辛熱急束。以塗其緩。以和其營衛。以通其經絡。桑能治風痹。通節竅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飲美酒啖炙肉云。樓氏綱目云。以水調生桑灰於鉤柄之坎縫處。連頰塗之。以收其弛。其桑鉤柄別線繫於肩後。使勿走作也。王子接古方選注云。坎、頰間之坎陷也。以桑灰置之坎中。務使高下厚薄相等也。考、坎字三說不同。然張注於高下以坐等。似為妥帖。李杲脾胃論有清陽湯。治口喎頰腮急緊。乃為此證設焉。當並考。志云。此治口頰喎僻之法也。其轉筋㿉疝諸證。治在燔針劫刺。

治在燔針劫刺,樓氏云。治在燔針之上。當有其病轉筋者五字。如足厥陰筋行水清陰氣之下所言也。蓋燔針但宜施於筋寒轉筋之病。其筋熱緩縱者。則不宜也。

名曰季春痹,張云。足陽明正盛之經。應三月之氣也。志云。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故為季春之痹。

足太陰之筋(止)上結於內踝,張云。大指之端內側隱白也。循覈骨而上結於內踝。下商丘之次。

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張云。絡、當作結。此自內踝直上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之次。簡案、有直者必有支者。疑脫之。

循陰股結於髀,張云。股之內側曰陰股。結於髀。箕門之次也。

白話文:

「治在燔針劫刺」,樓氏說:「治病應該在於燔針之上。」應該是在「有其病轉筋者」這五個字上。就像足厥陰筋行水清陰氣之下所說的那樣。因為燔針只適合用在筋寒轉筋的病症,如果筋熱緩縱,就不適合了。

「名曰季春痹」,張氏說:「足陽明正盛之經,應三月之氣。」志書上說:「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所以稱為季春之痹。

「足太陰之筋」上結於內踝,張氏說:「大指之端內側隱白穴,循着踝骨向上結於內踝,下商丘穴的次位。」

「其直者絡於膝內輔骨」,張氏說:「絡應該作結,這條筋從內踝直上結於膝內輔骨,陰陵泉穴的次位。簡案:有直者必有支者。疑是漏掉了。」

「循陰股結於髀」,張氏說:「股之內側叫做陰股,結於髀,箕門穴的次位。」

下引臍兩脅痛。甲乙下作上。是。

孟秋痹,張云。孟秋當作仲秋。此與下文足少陰條謬誤。當迭更之。蓋足太陰之經。應八月之氣也。志云。孟當作仲。酉者八月。主左足之太陰。故為仲秋之痹。

起於小指之下(止)結於內輔之下,甲乙下下有入足心三字。張云。起小指之下。邪趨足心。又邪趨內側上然谷。並足太陰、商丘之次。走內踝之下。結於跟踵之間。與太陽之筋合。由踵內側上行結於內輔骨。下陰谷之次。

主癇瘛及痙,張云。癇、癲癇也。瘛、牽急也。痙、堅強反張。尤甚於瘛者也。足少陰為天一之經。真陰受傷。故為此病。

白話文:

下腹部和两侧肋骨疼痛,病情从下往上传播。这是因为足太阴经脉在八月运行,而八月属仲秋,因此这里应该将“孟秋”改为“仲秋”。

疼痛从小指下方开始,最终到达内踝下方,与太阳经筋汇合,再沿着内侧向上,最终到达内踝骨下方,靠近阴谷穴。

这种疼痛会导致癫痫、痉挛和抽搐。这是因为足少阴经脉受损,导致真阴受损。

在外者(止)不能仰,張云。在外者與太陽之筋合。故不能俯。在內者循脊內挾膂上至項。故不能仰。陽病者即在外者也。陰病者即在內者也。余伯榮云。足少陰之筋與足太陽之筋。上合於頸項。此臟腑陰陽之氣交也。病在外在陽者。病太陽之氣。故腰反折不能俯。在內在陰者。病少陰之氣。故不能仰。如傷寒病。在太陽則有反折之痙強。在少陰則蜷臥矣。簡案、小兒癇病。有內釣外釣之別。亦此理也。

熨引飲藥,張云。熨引所以舒筋。飲藥所以養血。

所紐,所、諸本作折。是也。當改。張云。折紐者。即轉筋之甚。發日數。病日甚者。陰虧之極也。故當死不治。志云。紐折者癇瘈強痙也。如紐發頻數而甚者。死不治。

白話文:

人在外側的筋脈受阻,就會無法抬頭。外側的筋脈與太陽經的筋脈相連,所以無法彎腰。人在內側的筋脈沿著脊柱內側,緊貼著膂肌向上至項部,所以無法抬頭。陽氣生病,就是外側筋脈生病;陰氣生病,就是內側筋脈生病。我的老師伯榮說,足少陰經的筋脈與足太陽經的筋脈在頸項部相連,這是臟腑陰陽之氣交匯的地方。如果病在陽氣,也就是外側筋脈,就會生病太陽經的氣,因此腰部反折,無法彎腰;如果病在陰氣,也就是內側筋脈,就會生病少陰經的氣,因此無法抬頭。比如傷寒病,如果病在太陽經,就會出現反折痙攣;如果病在少陰經,就會蜷縮臥床。簡要分析,小兒癲癇病,有內釣和外釣的區別,也是這個道理。

熨燙和牽引可以舒展筋脈,服用藥物可以滋養血液。

「所紐」中的「所」,諸本都作「折」,這才是正確的。張仲景說,筋脈扭結,也就是筋脈攣縮的極度表現。如果發病頻繁,病情嚴重,就是陰氣虧虛到了極點,因此將會死亡,無法治療。志書記載,筋脈扭結就是指癲癇、抽搐、痙攣。如果筋脈扭結頻繁而嚴重,就會死亡,無法治療。

仲秋痹,張云。仲秋誤也。當作孟秋。蓋足少陰為生陰之經。應七月之氣也。志云。仲當作孟。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左足之少陰。故為孟秋之痹。

足厥陰之筋(止)結於內踝之前,張云。大趾上三毛際大敦次也。行跗上。與足太陰之筋並行。結於內踝前中封之次。

結於陰器,張云。陰器者。合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以及沖、任、督之脈。皆聚於此。故曰宗筋。厥陰屬肝。肝主筋。故絡諸筋而一之。以成健運之用。

治在行水清陰氣,甲乙。氣、作器。張云。清理也。此言當以藥治之。在通行水臟而調陰氣。蓋水則肝之母也。志云。厥陰之木。氣本於水。故治在行水。以清厥陰之氣。

白話文:

仲秋時節出現的痺症,其實是錯誤的,應該是在孟秋(農曆七月)才對。因為足少陰經是陰氣生長的經絡,對應著七月的氣候。古籍中也記載,仲秋應該寫成孟秋,申月(七月)是陰氣開始生長的月份,主宰著左腳的少陰經,所以才會在孟秋出現痺症。

足厥陰經的筋,止於內踝的前方,也就是大腳趾上三毛交界處的大敦穴附近,然後沿著腳背向上延伸,與足太陰經的筋並行,最終止於內踝前方的中封穴附近。

這些筋絡最終會匯聚到陰器處,因為陰器是太陰、厥陰、陽明、少陰四經的筋絡,以及沖脈、任脈、督脈等經脈的匯聚點,所以稱為宗筋。厥陰經屬於肝經,肝主筋,因此它會連接所有的筋絡,讓它們協調運作,保持身體健康。

治療方法是疏通水臟,調和陰氣。水是肝的母親,古籍中也記載,厥陰木氣源於水,所以治療要以利水為重點,以清利厥陰之氣。

季秋痹,張云。足厥陰者。陰盡之經也。故應九月之氣。志云。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

手太陽之筋(止)應小指之上,張云。手小指之上外側。少澤穴也。上行結於手腕外側。腕骨、陽谷之次。上循臂內側。結於肘下銳骨之後。小海之次。但於肘尖下兩骨罅中。以指捺其筋。則痠麻應於小指之上。是其驗也。

後走腋後廉,甲乙作從腋走後廉。上繞臑外廉。

走太陽之前,甲乙作出足太陽之筋前。張云。自腋下與足太陽之筋合走腋後廉。上繞肩胛。行肩外腧。肩中腧。循頸中天窗之分。出走太陽經筋。自缺盆出者之前。同上結於耳後完骨之次也。簡案、張注為足太陽。乃與甲乙符矣。馬為手太陽。誤。

白話文:

秋季容易得痹症,張仲景說,這是因為足厥陰經主掌陰氣,而九月正是陰氣最盛的月份,所以容易引發痹症。手太陽經的筋脈在小指上,張仲景說,小指上的外側是少澤穴,筋脈往上延伸至手腕外側,經過腕骨、陽谷穴,再沿著手臂內側上行,經過肘下銳骨後方的小海穴,最後在肘尖下方兩骨之間。用手指按壓這個位置,小指就會感到酸麻,這就是手太陽筋脈的驗證方法。

手太陽筋脈從腋窩後面走,經甲乙兩家醫書記載,是從腋窩走後方,再繞過肩外側,往後方延伸。

手太陽筋脈在太陽經脈前方,經甲乙兩家醫書記載,是從腋窩下方與足太陽筋脈合流,再經過腋窩後方,繞過肩胛骨,行經肩外腧穴、肩中腧穴,沿著頸部中線的天窗部位,最後從缺盆處出來,與太陽經脈一起到達耳後完骨附近。根據簡案和張仲景的注釋,這個位置應該是足太陽經脈,與甲乙兩家醫書記載相符。馬王堆醫書說這是手太陽經脈,是錯誤的。

痛應耳(止)乃得視,甲乙。得、作能。馬雲。其頸痛應耳中鳴而痛。其頸痛。又引於頷而痛。且其痛時。目瞑良久。乃得開視。

筋瘻頸瘇,甲乙作筋痿頸腫。諸本亦作頸腫。但張本作瘇。簡案、瘇腫同。足腫也。後世為腫脹之腫。非。張云。筋瘻頸腫。即鼠瘰之屬。

復而銳之,張云。刺而腫不退者復刺之。當用銳針。即鑱針也。

本支者(止)以痛為輸,甲乙無此四十一字。與下節手少陽之筋文重。當從甲乙刪之。

仲夏痹,張云。手太陽之經。應五月之氣也。

手少陽之筋(止)結於腕上循臂,上、張本作中。云小指次指之端。無名指關衝之次也。上結於手腕之陽池。循臂外關。支溝之次。馬志。腕字下句。上、上聲。

白話文:

頸部疼痛時,耳朵裡會有響聲,而且會痛。疼痛還會延伸到下巴,同時眼睛會閉合很久才睜得開。

筋瘻頸瘇指的是頸部腫脹,類似老鼠瘰癧。

如果針刺後腫脹未消,應該再次用銳針刺之。

「本支者以痛為輸」這句話重複了手少陽經的內容,應該刪除。

仲夏時節易患痹症,屬於手太陽經的病症,應注意五月之氣。

手少陽經的筋脈從腕部開始,沿著手臂向上走行,經過小指和無名指指尖,最終在手腕的陽池穴匯合。然後沿著手臂外側,經過外關穴和支溝穴。

曲牙,沈氏釋骨云。齒左右勢轉微曲者曰曲牙。簡案、氣穴論云。曲牙二穴。謂地倉穴。

上乘頷結於角,張云。頷、當作額。蓋此筋自耳前行目外眥。與三陽交會。上出兩額之左右。以結於額之上角也。

季夏痹,張云。手少陽之經。應六月之氣也。

手陽明之筋(止)結於腕,張云。大指次指之端。食指尖商陽之次也。歷合谷。結於腕上陽谿之次。

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張云。此直者。自頸出手太陽天窗、天容之前。行耳前上額左角絡頭。以下右頷。此舉左而言。則右在其中。亦如經脈之左之右。右之左也。故右行者。亦上額右角。交絡於頭下左頷。以合於太陽少陽之筋。簡案、繆刺論。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又虛里之動。獨應於左。則經筋之有偏於左者。不可言無也。張注難憑。

白話文:

「曲牙」,沈氏在《釋骨》中說,牙齒左右稍微彎曲的,稱為曲牙。簡案《氣穴論》中說,曲牙兩個穴位指的是地倉穴。

「上乘頷結於角」,張氏說,頷,應該讀作額。這個筋從耳前經過眼睛外眥,與三陽經交會,往上走到額頭的左右兩側,然後在額頭上角處交匯。

「季夏痹」,張氏說,這是手少陽經的病症,對應六月的氣候。

「手陽明之筋(止)結於腕」,張氏說,大拇指和食指的末端,食指尖商陽穴的旁邊,經過合谷穴,最後在手腕上陽溪穴的旁邊交匯。

「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張氏說,這條筋是直的,從脖子出來,經過手太陽經天窗穴、天容穴之前,經過耳前,往上走到額頭左角,交絡頭部,然後往下走到右頷。這裏說的是左側的情況,右側的情況也是一樣的,只是位置相反,就像經脈的左邊和右邊、右邊和左邊一樣。所以右側的筋也是往上走到額頭右角,交絡頭部,然後往下走到左頷,與太陽少陽經的筋相合。簡案《繆刺論》中說,邪氣停留在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經的絡脈,這五條絡脈都匯聚在耳朵里,往上交絡左角。另外,虛里穴的跳動,只在左側,所以經筋有偏向左側的情況,不能說沒有。張氏的注釋難以信服。

孟夏痹,張云。手陽明為兩陽合明之經。故應四月之氣。

手太陰之筋(止)結於魚後,甲乙。魚下有際字。張云。手大指上少商之次也。魚後、魚際也。

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甲乙。合賁、作合脅。季脅、作季肋。是。張云。散貫於胃上口賁門之分。與手厥陰之筋合。下行抵季脅。與足少陽厥陰之筋合也。按、四十四難。七衝門者。胃為賁門。楊玄操云。賁者、膈也。胃氣之所出。胃出穀氣。以傳於肺。肺在膈上。故胃為賁門。詳此則經絡之行於三焦。臟腑之列於五內。其脈絡相貫之處、在上焦則聯於咽喉。中焦則聯於賁膈。下焦則聯於二陰。舍此三處。無所連屬矣。

白話文:

孟夏時節,容易發生痺病。張仲景說,手陽明經是兩陽經合而成的經脈,所以它應合四月的氣候。

手太陰經的筋(停止)結於魚後,這是甲乙兩種說法。魚下有「際」字。張仲景說,這是手大拇指上的少商穴的次穴。魚後,就是魚際穴。

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這是甲乙兩種說法。合賁,應該寫作合脅。季脅,應該寫作季肋。這是說,散貫於胃上口的賁門之分,與手厥陰經的筋相合,往下行抵達季脅,與足少陽厥陰經的筋相合。根據《四十四難》的記載,七衝門就是胃的賁門。楊玄操說,賁就是膈,是胃氣發出的地方。胃排出穀氣,傳輸給肺,肺在膈上,所以胃稱為賁門。詳細地說,經絡在三焦中運行,臟腑在五內中排列,它們的脈絡相貫通的地方,在上焦就聯繫到咽喉,在中焦就聯繫到賁膈,在下焦就聯繫到二陰。除了這三個地方之外,就沒有其他聯繫了。

息賁,馬雲。本經邪氣臟腑病形篇。有肺脈滑甚為息賁。

仲冬痹,張云。手太陰之經。應十一月之氣也。

手心主之筋(止)結於肘內廉,張云。中指端中衝之次也。循指入掌中。至掌後大陵之次。並手太陰之筋。上結於肘中廉、曲澤之次。

上臂陰(止)挾脅,張云。上臂陰天泉之次。由曲腋間並太陰之筋。結於腋下。當天池之次。下行前後。布散挾脅。聯於手太陰足少陽之筋。

結於臂,張云。臂、當作賁。蓋此支並太陰之筋。入散胸中。故同結於賁也。志云。臂當作賁。賁葉臂。散於胸中。結於賁門。故成息奔也。

白話文:

呼吸急促稱為「息賁」,馬雲認為這是因為肺部的脈絡滑動過快所致,屬於本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仲冬時節容易患上痹症,張雲解釋這是因為手太陰經應十一月之氣。

手心掌管著筋脈,張雲指出中指指尖中衝穴的筋脈,沿著手指進入手掌,到達手掌後大陵穴的筋脈,並連接著手太陰經的筋脈,向上連結到肘部內側曲澤穴的筋脈。

上臂內側的筋脈由天泉穴開始,從腋窩與手太陰經的筋脈並行,在腋窩下方與天池穴的筋脈匯合,再向下延伸到前後兩側,散布於脅肋部位,並與手太陰經和足少陽經的筋脈相連。

張雲說:「結於臂」中的「臂」應當讀作「賁」,因為這條筋脈與手太陰經的筋脈並行,進入胸腔,因此與「賁」部位相連。志云:「臂」當作「賁」,「賁」是「臂」的另一種寫法,筋脈散布於胸腔,在賁門部位匯聚,因此形成「息賁」。

支轉筋,甲乙。筋、下有痛手心主四字。

孟冬痹,張云。手厥陰以兩陰交盡之經。故應十月之氣。

手少陰之筋(止)結肘內廉,張云。小指內側。少衝次也。結於銳骨、神門次也。肘內廉。少海次也。

循臂,張云。臂字亦當作賁。蓋心主少陰之筋。皆與太陰合於賁而下行也。樓氏云。臂、當作胸。

心承伏梁,下為肘網,張云。承、承於下也。伏梁堅伏之積也。網、如羅網之牽急也。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挾乳里。結於胸中。下繫於臍。故在內則為內急。為伏梁。在外則為肘網。及當其所過之處。則為轉筋等病。

白話文:

「支轉筋」是指手部肌肉痙攣,疼痛,主要是因為手少陰經絡的筋脈阻塞不通所致。而「孟冬痹」則是指冬季手部出現的痺痛,是手厥陰經脈受到寒氣侵襲而導致的,因為手厥陰經脈與手少陰經脈在末端相交,因此也容易受寒。

手少陰經絡的筋脈起於小指內側,經過手腕內側的「少衝」、「神門」、「少海」等穴位,沿著手臂內側向上行進。其中,「結肘內廉」指的是經絡在手肘內側的部位,而「循臂」指的是經絡沿著手臂向上行進的路線。

心臟主宰著手少陰經絡的筋脈,因此手少陰經絡的筋脈也與心臟的經絡相連,並一起向下運行。手少陰經絡的筋脈在胸部匯集,並向下延伸至腹部,最終與臍部相連。如果手少陰經絡的筋脈阻塞,就會導致胸部、腹部出現疼痛、緊繃等症狀,例如「伏梁」是指胸部肌肉緊繃,「肘網」是指手臂內側肌肉疼痛,而「轉筋」則是手部肌肉痙攣等症狀。

經筋之病(止)無用燔針,張云。此以下皆結上文經筋為病而總言之也。馬雲。寒急有陰陽之分。背為陽。陽急則反折。腹為陰。陰急則俯不伸。故製為焠刺者。正為寒也。(焠刺即燔針)簡案、張以陽急陰急為足太陽少陰。非。

名曰季冬痹,樓氏以此五字。移前段唾血膿者死不治下。張同。雲手少陰之經。應十二月之氣也。此節舊在後無用燔針之下。蓋誤次也。今移正於此。

足之陽明(止)皆如上方也,甲乙。噼、作僻。馬雲。噼、僻同。口僻之義。此申言胃與小腸二經之筋。其有病當治法如前也。足之陽明胃經。手之太陽小腸經。其筋若急。則口與目皆為喎噼。其目眥亦急。不能猝然視物。治之者。用燔針以劫刺之。以知病為刺數。以痛處為輸穴。故曰治法如右方也。前俱詳言。而又申言之。叮嚀之意也。簡案、志以上方為右喎之方。誤甚。

白話文:

經筋疾病,不用燔針治療,張仲景說。以下內容都是總結經筋病的總論。馬雲說,寒急分陰陽,背屬陽,陽急則反折;腹屬陰,陰急則俯不伸。所以用焠刺治療,正是針對寒氣。焠刺就是燔針。簡案說,張仲景將陽急陰急歸為足太陽少陰,是錯誤的。

名為季冬痹,樓氏用這五個字。將前面「唾血膿者死不治」一句移到這裡。張仲景也說,這是手少陰經,應十二月之氣。這段文字原本在「無用燔針」之後,位置錯誤,現在移到這裡。

足陽明,皆如上方,甲乙。噼,作僻。馬雲說,噼、僻相同,是口僻的意思。這裡再次說明胃經和小腸經的筋,如果有病,就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治療。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如果筋急,則口和眼都會歪斜,眼角也會緊縮,不能突然視物。治療時用燔針劫刺,根據病情決定刺針次數,以疼痛處為腧穴。所以說治療方法如上方,前面已經詳細說明,這裡再次強調,是叮嚀之意。簡案說,將上方說成是治療右喎的方法,錯誤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