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識》~ 卷三 (1)
卷三 (1)
1. 經別篇第十一
諸本無篇字。當刪。
五位,志云。五方之定位。
六律建陰陽諸經,甲乙。建、作主持二字。志云。建立六陰六陽。以合諸經。
十二辰十二節,周禮硩簇氏十有二辰注。辰、謂從子至亥。左傳成王九年浹辰之間。注、浹辰十二日也。邪客篇云。辰有十二。人有足十趾。莖垂以應之。又云。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又生氣通天論。五臟十二節。
十二經水,詳於經水篇。
十二時,顧炎武日知錄云。古無所謂時。凡言時。若堯典之四時。左氏傳之三時。(桓公六年三時不害)皆謂春夏秋冬也。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廢。
白話文:
這些古籍中沒有「篇」字,應該刪除。
「五位」指的是五方定位。
「六律建陰陽諸經」中的「建」和「作」分別代表「主持」的意思。意思是建立六陰六陽,以配合各種經絡。
「十二辰十二節」指的是從子到亥的十二個時辰,以及一年中的十二個節氣。古籍中記載,人有十個腳趾,對應着十二個時辰;人有十二個節氣,對應着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也對應着五臟的十二個節氣。
「十二經水」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經水篇」。
「十二時」指的是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古時候並沒有「時」這個概念,只是用春夏秋冬、三時等來描述時間。直到漢代以後,曆法逐漸精細,才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至於這個制度的起源已不可考,但一直沿用至今。
離合出入奈何,張云。十二經脈已具前經脈篇。但其上下離合。內外出入之道。猶有未備。故此復明其詳。然經脈篇以首尾循環言。故上下起止有別。此以離合言。故但從四末始。雖此略彼詳。然義有不同。所當參閱。
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張云。過猶經過。謂忽略不察也。息如止息。謂必所留心也。
足太陽之正(止)皆為正也,張云。此膀胱與腎為表裡。故其經脈相為一合也。足太陽之正。入膕中。與少陰合而上行。其別一道下尻五寸。當承扶之次。上入肛門。內行腹中。屬於膀胱。散於腎。循膂當心入散。上出於項。而復屬於本經太陽。此內外同為一經也。足少陰之正。自膕中合於太陽。內行上至腎。當十四椎旁腎俞之次。出屬帶脈。其直者上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是為六合之一也。然有表必有里。有陽必有陰。故諸陽之正。必成於諸陰之別。此皆正脈相為離合。非旁通交會之謂也。余仿此。志云。正者謂經脈之外。別有正經。非支絡也蓋從經而別行。復屬於太陽之經脈。故名。經別謂經脈之別經也。馬氏以正為正經。宜與經脈篇之直行者相合。別者為絡。宜與經脈篇之其支者其別者相合。噫。經脈血氣之生始出入。頭緒紛紜。不易疏也。甲乙無成以以下九字。注云。九墟曰。或以諸陰之別者。皆為正也。
白話文:
《離合出入奈何》這篇章節,作者張仲景在前面已經講解了十二經脈,但關於它們如何上下連接、內外出入,還有些細節沒有講清楚。所以這篇章節就詳細說明這些。
經脈篇以循環的角度來說明,所以上下起止有所區別。而這篇章節則以離合的角度來說明,因此從四肢末端開始講起。雖然兩者有略有側重,但意義上有所不同,要互相參閱理解。
「粗之所過上之所息也」,作者張仲景解釋道,粗略地帶過就表示忽略不察,而仔細留心就表示一定會用心記住。
「足太陽之正」,作者張仲景指出,膀胱與腎臟是一對表裡經絡,所以它們的經脈互相連接。足太陽之正脈,從膕窩進入,與足少陰經合流向上。它的一部分向下延伸到臀部五寸處,經過承扶穴,向上進入肛門,沿著腹腔內行,屬於膀胱,散布於腎臟。它沿着脊柱,經過心臟,向上延伸到項部,又回到本經太陽經脈。足少陰之正脈,從膕窩與足太陽經合流,向上經過腎臟,在第十四椎旁腎俞穴附近,連接帶脈。它直行向上,連接舌根,又從項部出來,與太陽經合流。這是六合之一。
既然有表經,就一定有裡經;有陽經,就一定有陰經。所以所有陽經的正脈,一定會與陰經的別經相連。這些都是正脈之間的互相離合,不是旁通交會的意思。
作者張仲景類推說,正脈指的是除了經脈之外,另有一條正經,不是支絡,而是從經脈分開另行,又回到太陽經脈,所以叫做「經別」。經別指的是經脈的別經。馬氏認為,正經應該與經脈篇中所說的直行經脈相符,別經應該與經脈篇中所說的支絡相符。
經脈血氣的生長、出入,頭緒繁雜,不容易梳理清楚。甲乙無成以下九字,註解說,九墟曰,有些人認為所有陰經的別經,都屬於正經。
足少陽之正(止)此為二合也,張云。此膽肝二經為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足少陽繞髀陽入毛際。與足厥陰合。其內行而別者。乃自季脅入胸屬膽。散之上肝。由肝之上系貫心。上挾咽自頤頷中(圖翼云頷中為頤頷腮下也虎頭燕頷義即此)出。散於面上。系目系。復合少陽本經於目外眥、瞳子髎也。足厥陰之正。別足跗內行。上至陰毛之際。合於足少陽。與別者俱行。上布脅肋。是為六合之二也。簡案、肝上之上衍。
足陽明之正(止)此為三合也,甲乙。太陰之正。下有則別二字。結、作絡。舌中、作舌本。額䪼、正脈道藏熊本張本並作頞䪼。馬本志本作額顱。張云。此胃脾二經表裡相為一合也。足陽明上至髀關。其內行者。由氣街入腹裡屬於胃。散於脾。上通於心。循咽出於口。上頞䪼入承泣之次。系目系。為目下綱。以合陽明本經也。足太陰之正。上股內。合於足陽明。與別者俱行。上咽貫舌。是為六合之三也。
白話文:
膽經和肝經是表裡關係,屬於二合,膽經沿著大腿外側向上,在毛際與足厥陰肝經交會,然後進入胸腔,與膽相連,再散佈到肝臟,經肝臟向上連接心臟,然後沿著咽喉,從下巴出來,分佈到面部,連接眼睛,最後在眼外眥、瞳子髎與足少陽膽經相合。肝經則從腳背內側向上,在陰毛際與足少陽膽經交會,然後與另一分支一起沿著身體兩側向上,分佈到胸肋,這是六合中的第二個交會點。
胃經和脾經是表裡關係,屬於三合,胃經從大腿外側向上,在髀關處向上,然後進入腹部,與胃相連,再散佈到脾臟,向上通往心臟,沿著咽喉,從口部出來,向上至額顱,然後在承泣穴下方與目系相連,最後在目下綱與足陽明胃經相合。脾經則從大腿內側向上,在股內與足陽明胃經交會,然後與另一分支一起沿著身體兩側向上,穿過咽喉,與舌頭相連,這是六合中的第三個交會點。
手太陽之正(止)此為四合也,張云。此小腸與心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指地者。地屬陰。居天之內。手太陽內行之脈。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繫於小腸。皆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故曰指地。經脈篇言交肩上入缺盆絡心。此言別於肩解。入腋走心。蓋前後皆有入心之脈。手少陰之正。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行兩筋之間。內屬於心。與手太陽入腋走心者合。乃上行挾於咽。出於面。合於目內眥。是當與足太陽睛明相會矣。此六合之四也。
手少陽之正(止)此為五合也,張云。此三焦心主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指天者。天屬陽。運於地之外。手少陽之正。上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包羅臟腑之外。故曰指天。手厥陰之正。其別面內行者。與少陰之脈同自腋下三寸足少陽淵腋之次。入胸中。屬於三焦。乃出循喉嚨。行耳後。合手足少陽於完骨之下。此六合之五也。志云。少陽、初陽也。從陽而生。自下而上。故曰指天。曰指地者。謂手合於足也。曰指天者。謂足合於手也。蓋分手足於二經。則為六合。論陰陽之氣。止三合矣。簡案、別下淵液三寸。馬雲。別於腋下之天池穴。考本輸篇云。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馬似是。
白話文:
張仲景說,手太陽經脈與心經脈互相表裡,屬於四合。手太陽經脈從手指開始,向下運行,經過手掌、手腕、手臂,到達肩膀,然後從肩窩分出,進入腋窩,再穿過胸腔,最後連接到小腸。由於這條經脈大部分運行在身體內部,從上向下,由外向內,所以稱為「指地」。
手少陰經脈從腋窩下三寸處,即足少陽經脈淵腋穴附近開始,穿行於兩條肌肉之間,進入胸腔,連接到心臟。這條經脈與手太陽經脈從腋窩進入胸腔的路線一致,然後向上運行,經過咽喉,從面部出來,在眼角與足太陽經脈的睛明穴相會。這是六合中的第四合。
張仲景說,手少陽經脈與心包經脈互相表裡,屬於五合。手少陽經脈從頭頂開始,向上運行,到達額頭,然後從肩窩進入胸腔,向下運行到三焦,並散佈於胸腔內,包圍著所有的臟器。由於這條經脈大部分運行在身體外部,從下向上,由內向外,所以稱為「指天」。
手厥陰經脈從腋窩下三寸處,即足少陽經脈淵腋穴附近開始,進入胸腔,連接到三焦。然後從咽喉出來,經過耳後,在完骨下方與手足少陽經脈相會。這是六合中的第五合。
書中提到,少陽是初陽,從陽氣產生的地方向上運行,所以稱為「指天」。「指地」指的是手經與足經互相交會,「指天」指的是足經與手經互相交會。總而言之,將手足兩條經脈分為六合,則陰陽之氣就有三合。
另外,關於腋窩下三寸的描述,馬雲認為應該是指天池穴,而考證《本輸》篇中提到腋窩下三寸是手心主穴,名為天池。馬雲的說法應該是正確的。
手陽明之正(止)此六合也,道藏馬志本。大腸作太陽。誤也。張云。此大腸與肺為表裡。經脈相為一合也。手陽明之正。循胸前膺乳之間。其內行者別於肩髃。入柱骨。由缺盆下走大腸。屬於肺。其上者。循喉嚨。復出缺盆。而合於陽明本經也。手太陽之正。其內行者。自天府別入淵腋。出手少陰心經之前。入內走肺。散之大腸。其上行者。出缺盆。循喉嚨。復合於手陽明經。以上共十二經。是為六合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本位在於六合,道藏馬志本中記載,大腸屬太陽,是錯誤的。張仲景說,大腸與肺互為表裡,經脈彼此相合。手陽明經的正經,沿著胸前膺乳之間,其分支從肩髃穴分出,進入柱骨,從缺盆向下走行到大腸,屬於肺。其上行分支,沿著喉嚨,再從缺盆出來,與陽明本經相合。手太陽經的正經,其分支從天府穴分出,進入淵腋,經過手少陰心經前方,進入肺臟,散布到大腸。其上行分支,從缺盆出來,沿著喉嚨,與手陽明經相合。以上十二經脈,共同組成六合。
2. 經水篇第十二
馬雲。內論十二經脈。合於十二經水。故名篇。簡案、管子水地篇云。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者也。酈道元水經注。引經脈志。蓋其書志經水之流通者。
夫經水者(止)可得聞乎,張云。經水者。受水而行於地也。人之五臟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化其精微之氣。而布揚於內外者也。經脈猶江河也。血猶水也。江河受水而經營於天下。經脈受血而運行於周身。合經水之道以施治。則其源流遠近。固自不同。而刺之淺深。灸之壯數。亦當有所辨也。
八尺之士,簡案、周禮考工記。人長八尺。又淮南天文訓。人修八尺。而周禮卿大夫國中七尺。以及七十七尺謂二十。又淮南修務訓。吾生也有七尺之形。則與考工記天文訓異。荀子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又家語六七尺之體。今據本經骨度篇。人長其實七尺五寸。而泛言其修。或云七尺。或云八尺。舉其大概耳。
白話文:
馬雲,內經論述十二經脈,與十二經水相合,故名此篇。
簡要論述,管子水地篇中說:「水是地之血氣,如同筋脈流通一樣。」酈道元水經注引經脈志,其書記載經水流通。
經水可以了解嗎?張云說,經水是指接受水流經於地。人體五臟是儲藏精神魂魄的地方,六腑是接受水穀,將精微之氣化開並佈散到內外。經脈如同江河,血液如同水,江河接受水流,流經天下,經脈接受血液,流經全身。根據經水之道來施治,其源流遠近自然不同,而針刺的深淺,灸法的壯數,也應有所區別。
八尺之士,簡要論述,周禮考工記中說人長八尺,淮南天文訓中也說人修八尺。周禮卿大夫國中七尺,七十七尺指二十尺。淮南修務訓中說「吾生也有七尺之形」,這與考工記天文訓不同。荀子說「何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家語中也提到「六七尺之體」。現在根據本經骨度篇,人體實際長七尺五寸,而泛稱其修,或說七尺,或說八尺,只是舉其大概而已。
其死可解剖而視之,簡案、漢書王莽傳云。翟義黨王孫慶捕得莽使。大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筳導其脈。知所絡。始云可以治病。宋楊介存真圖。歐希範五臟圖。蓋其遺也。而與本節之旨符矣。
其臟之堅脆(止)其常有合乎,張云。如臟之堅脆。則見於本藏篇。腑之大小。谷之多少。則見於平人絕谷篇。脈之長短。則見於脈度篇。血之清濁。則見於根結篇。十二經血氣多少。各有大數。則見於血氣形志等篇。此其針灸淺深多寡。故各有所宜如下文也。甲乙。大數、作定數。
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張云。此下以經脈配經水。蓋欲因其象。以辨血氣之盛衰也。馬雲。按古今輿地圖。清水、遺籍無之。黃河合淮處。謂之清河。今有清河。懸疑是清水也。張云。按清水即大小清河。輿地圖志曰。大清河即濟水之故道。自兗州府東北流。出長清等縣。由利津等界入海。小清河一名灤水。源發濟南府趵突泉。經章丘受漯河之水。由新城入海。禹貢曰。浮於濟漯達於河者。必此河也。今俱屬山東省濟南府。簡案、今考水經無清水。王砯注離合真邪論。引本節作涇水。蓋古本有如此者。書禹貢、涇屬渭汭。詩穀風。涇以渭濁。
白話文:
古代人認為可以解剖屍體來研究,這點在《漢書·王莽傳》中有所記載。翟義的部下王孫慶抓獲了王莽的使者,當時的大夫和屠夫一起解剖了屍體,測量了五臟的大小,並用竹籤探查血管,了解它們的走向,認為可以以此來治療疾病。宋代楊介存的《真圖》和歐希範的《五臟圖》可能就是受到這個做法的影響。
至於臟器的堅硬程度和大小,則可以從《本藏篇》、《平人絕谷篇》、《脈度篇》、《根結篇》和《血氣形志》等篇章中找到答案。這些文獻記載了臟腑的大小、穀物的多少、脈搏的長短、血液的清濁、十二經絡血氣的多少,這些資料可以作為針灸時決定針灸深淺和多少的依據。
此外,經脈也與水流有關係,例如足太陽經與清水有關,這是一種用水象來判斷血氣盛衰的方法。古代的輿地圖中並無清水,但黃河與淮河交匯處稱為清河,現代仍有清河,因此有可能是清水的別稱。清水實際上包括大清河和小清河,大清河是濟水的故道,而小清河又稱灤水。禹貢中提到的「浮於濟漯達於河者」,應該就是指這兩條河。不過,現今的水經中並沒有記載清水。王砯在《離合真邪論》中引用了這一節,並將清水改為涇水,可能是古本中有所不同。根據《禹貢》,涇水屬於渭水的支流,詩經《穀風》中也提到涇水以渭水濁。
通水道焉,志云。肺屬天而主氣。膀胱為津液之腑。受氣化而出。六腑皆濁。而膀胱之水獨清。故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屬於膀胱。而通水道焉。
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張云。足少陽經內屬於膽。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渭水。按地誌。渭水出隴西郡渭源縣西南鳥鼠山。至同州入河。今俱隸陝西省。渭源屬臨洮府。同州屬西安府也。志云。渭水獨清。諸陽皆濁。而膽為中精之腑。獨受其清。故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簡案、張注義未允當。志云。渭水獨清。與古說乖矣。以渭合膽。必有別所據。今不可得而考也。下節諸水。亦多不可解者。
白話文:
肺屬於天,主宰氣息,膀胱是容納津液的器官,接受氣的變化後排出。六腑都是濁氣,只有膀胱的水是清澈的,所以足太陽經脈外在與清水相合,內在屬於膀胱,因此能通暢水道。
足少陽經脈外在與渭水相合,張仲景說,足少陽經脈內在屬於膽,常少血多氣,所以外在與渭水相合。根據地理志記載,渭水發源於隴西郡渭源縣西南的鳥鼠山,流經同州後匯入黃河。現在都屬於陝西省,渭源屬於臨洮府,同州屬於西安府。地理志記載,渭水獨特地清澈,其他的陽經都濁,而膽是中精之腑,獨特地接受清氣,所以足少陽經脈外在與渭水相合,內在屬於膽。簡案中,張仲景的註解並不恰當,地理志記載渭水獨特地清澈,與古籍記載不符,以渭水與膽相合,必然有其他依據,現在無法考證。以下幾節關於水的描述,也大多無法理解。
足陽明外合於海水,張云。足陽明經內屬於胃。常多氣多血。為五臟六腑之海。故外合於海水。按海包地外。地在海中。海水周流。實一而已。今云四海者。以東西南北而分言之也。故東曰渤海。南曰漲海。西曰青海。北曰瀚海。
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志云。湖水有五湖。即洞庭、彭澤、震澤之類。脾位中央。而灌溉於四旁。故足太陰外合於湖水。而內屬於脾。又云。土數五。故合五湖。張云。五湖皆在東南。周禮職方氏。楊州澤藪曰具區。簡案、湖水與五湖各異。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又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黃湖、上湖、滆湖。
白話文:
足陽明經與人體外在的海水相連,因為足陽明經內屬於胃,胃氣血充盈,是五臟六腑之海,所以與海水相應。海水包圍陸地,陸地在海中,海水周流不息,實際上只有一個。古代人把海水分成四海,指的是東西南北,分別稱為渤海、漲海、青海、瀚海。
足太陰經與人體外在的湖水相連,因為脾位於人體中央,像湖水一樣灌溉四旁,所以足太陰經與湖水相應。脾屬土,五行中土數為五,因此與五湖相應。五湖指的是洞庭湖、彭澤湖、震澤湖等,都在東南方向。古代典籍中記載,楊州澤藪稱為具區。需要注意的是,湖水和五湖有所不同。湖水出自夸父山,而五湖指的是長塘湖、太湖、射黃湖、上湖、滆湖。
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張云。足少陰經內屬於腎。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汝水。按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出西平上蔡汝陽等縣入淮。今屬河南省汝寧府。
足厥陰外合於澠水,志云。澠水出於青州之臨淄。而西入於淮。天下之水。皆從東去。澠水自東而來。故應足厥陰東方之肝木。簡案、澠、史音彌善切。張音免。志音成。廣韻食陵切。又泯、湎二音。集韻神陵切。音繩。
手太陽外合淮水,合下諸本有於字。當補。張云。手太陽經內屬小腸。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淮水。按淮水出唐州桐柏山。繞徐揚之界。東入於海。今屬河南省南陽府。改名唐縣。
白話文:
足少阴经与汝水相合,张云说,足少阴经内属肾,常少血多气,所以外合于汝水。汝水源出汝州天息山,流经西平、上蔡、汝阳等县,最后注入淮河,现在属于河南省汝宁府。
足厥阴经与澠水相合,《志》书上说,澠水发源于青州临淄,向西流入淮河。天下水流都从东往西,而澠水却从东而来,所以它对应足厥阴经东方之肝木。
手太阳经与淮水相合,各版本都有“于”字,应该补上。张云说,手太阳经内属小肠,常多血少气,所以外合于淮水。淮水发源于唐州桐柏山,绕过徐州和扬州,最后流入大海。现在属于河南省南阳府,改名为唐县。
水道出焉,簡案、膀胱通水道。而小腸受盛胃之水液。而濟泌於膀胱。故二腑特言及之。
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張云。手少陽經內屬三焦。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漯水。按渭水源出章丘長白山。入小清河歸海。今屬山東省濟南府。漯、音磊。又太合切。
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張云。手陽明經內屬大腸。常多血多氣。故外合於江水。按江源出西蜀之岷山。今屬四川省成都府茂州。其長萬里。至吳地入海。此即所以限南北也。
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張云。手太陰經內屬於肺。常多氣少血。肺為臟腑之蓋。其經最高而朝百脈。故外合於河水。按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於闐。合流。東注滿昌海。潛行地中。南出積石。以入中國。一說黃河源出星宿海。在中國西南直四川馬湖府之正西三千餘里。雲南麗江府之西北一千五百餘里。合諸流自西而東。行二十日至崑崙。繞崑崙之西南。折而東北。又折而西北。又轉而東北。又行二十餘日。歷雲中九原至大寧。始入中國。是為四瀆之宗。
白話文:
水道從膀胱流出,膀胱是水道流通的地方。小腸接收胃消化後的液體,並將其中一部分送往膀胱。因此,這兩個腑臟特別值得一提。
手少陽經外在與漯水相合。張仲景說,手少陽經內在聯繫三焦,經常血少氣多,所以外在與漯水相合。根據記載,漯水源頭在章丘長白山,流入小清河後匯入大海,現在屬於山東省濟南府。漯字讀音為磊,又讀太合切。
手陽明經外在與江水相合。張仲景說,手陽明經內在聯繫大腸,經常血多氣多,所以外在與江水相合。根據記載,江水源頭在西蜀岷山,現在屬於四川省成都府茂州。江水長達萬里,流經吳地後匯入大海,因此也被視為南北分界線。
手太陰經外在與河水相合。張仲景說,手太陰經內在聯繫肺,經常氣多血少。肺是臟腑之蓋,其經脈最為高聳,統攝百脈,所以外在與河水相合。根據記載,河水有兩條源頭,一條出自蔥嶺,另一條出自於闐,兩條河流匯合後,向東流入滿昌海,然後在地下潛行,南出積石,進入中國。另外一種說法是黃河源頭出自星宿海,位於中國西南四川馬湖府正西三千餘里,雲南麗江府西北一千五百餘里。黃河匯集各條支流,從西向東流淌,二十天後到達崑崙山,繞過崑崙山的西南,折向東北,又折向西北,再次轉向東北,又流淌二十多天,經過雲中九原至大寧,最終進入中國。黃河被視為四瀆之宗。
手少陰外合於濟水,張云。手少陰經內屬於心。常少血多氣。故外合於濟水。按江源初發王屋山下曰沋水。既見而伏。復出為濟。濟截河而流不混其清。故又曰清。濟流雖微而獨尊。故居四瀆之一。今屬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
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張云。手厥陰經內屬心主。常多血少氣。故外合於漳水。按漳水有二。一出上黨沽縣大黽谷曰清漳。一出上黨長子縣發鳩山曰濁漳。皆入於河。今俱隸山西省沽縣。即樂平縣。屬太原府。長子縣屬潞安府。
凡此五臟六腑(止)腰以下為地,張云。夫經水者。河海行於外。而源泉出於地。經脈者。脈絡行於表。而臟腑主於中。故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也。然經水經脈。各有陰陽之分。如天以輕清在上。故天為陽。地以重濁在下。故地為陰。六微旨大論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人身應天地。故腰以上為天屬陽。腰以下為地屬陰。而經脈臟腑之應於經水者亦然。
白話文:
手少陰經脈在外與濟水相通。張仲景說,手少陰經脈在體內屬於心,常氣多血少,所以與濟水相合。濟水源於王屋山下的沋水,流出後隱沒地下,再次湧出即為濟水。濟水截斷黃河而流,水質清澈,所以又稱清河。濟水雖流速緩慢,卻是四瀆之一,地位尊貴。如今屬於河南省懷慶府濟源縣。
手心經脈在外與漳水相通。張仲景說,手厥陰經脈在體內屬於心主,常血多氣少,所以與漳水相合。漳水有兩條,一條發源於上黨沽縣大黽谷,稱為清漳;另一條發源於上黨長子縣鳩山,稱為濁漳。兩條漳水都流入黃河。如今清漳屬於山西省沽縣,即樂平縣,隸屬太原府;濁漳屬於山西省長子縣,隸屬潞安府。
凡是五臟六腑,腰以下都屬於地。張仲景說,經水是河海,在外流動,但源泉卻來自地下;經脈是脈絡,在外運行,但臟腑卻在體內。所以內外互相貫通,就像環沒有盡頭一樣。不過經水和經脈都各有陰陽之分,就像天輕清在上,所以天為陽;地重濁在下,所以地為陰。六微旨大論中說,天樞以上屬天氣主之,天樞以下屬地氣主之。人體應天地,所以腰以上屬天,為陽;腰以下屬地,為陰。經脈和臟腑與經水的關係也是如此。
故海以北(止)此一隅之陰陽也,陽中之太陽。甲乙作陽中之陽。一隅作一州。張云。如海合於胃。湖合於脾。脾胃居於中州。腰之分也。海以北者為陰。就胃腑言。自胃而下則小腸。膽與膀胱皆屬腑。居胃之北而為陰也。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就脾臟言。自脾而下。則肝腎皆屬臟。居脾之北。而為陰中之陰也。腰以上者如漳。合於心主。心主之上。惟心與肺。故漳以南者為陽也。河合於肺。肺之下亦惟心與心主。故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之陰也。凡此皆以上南下北。言陰陽耳。然更有其陽者。則臟腑之外為三焦。三焦之外為皮毛。本藏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今三焦合於漯水。大腸合於江水。故曰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也。此天地人相合之道。天地至廣。而茲所言合者。特舉中國之水耳。故曰此一隅之陰陽也。所以人與天地相參也。簡案、自海以北者。至河以北至漳者。則以上南下北言陰陽。其義自明矣。惟至漯以南至江者。則以三焦大腸為陽中之太陽。其義未詳。張注似牽強。志云。河以北至漳者。謂從上焦而後行於背也。漯以南至江者。謂從中焦而前行於腹也。此以人之面南而背北也。此說亦難據。
白話文:
因此,海以北,這只是中國的一隅之陰陽,屬於陽中之太陽。甲乙代表陽中之陽,一隅代表一州。張仲景說,就像海與胃相合,湖與脾相合,脾胃位於中州,也就是腰部的位置。海以北屬於陰,從胃腑來說,自胃向下是小腸,膽和膀胱都屬於腑,位於胃的北面,所以為陰。湖以北屬於陰中之陰,從脾臟來說,自脾向下,則肝腎都屬於臟,位於脾的北面,所以為陰中之陰。腰以上的地方就像漳河,與心主相合,心主之上只有心和肺,所以漳河以南屬於陽。河與肺相合,肺之下也只有心和心主,所以河以北到漳河屬於陽中之陰。所有這些都是以南為陽,以北為陰來說明陰陽。然而,還有更陽的地方,那就是臟腑之外的三焦,三焦之外是皮毛。《本藏篇》說,肺與大腸相合,大腸對應皮毛。現在三焦與漯水相合,大腸與江水相合,所以說漯水以南到江水屬於陽中之太陽。這是天地人相合之道。天地非常廣闊,這裡所說的合,只是舉例中國的水。所以說這是中國一隅的陰陽,是人與天地相參的道理。簡案:從海以北到河以北到漳河,都是以南為陽,以北為陰來說明陰陽,其道理很清楚。只有漯水以南到江水,是以三焦和大腸為陽中之太陽,其道理不明確。張仲景的註解似乎牽強。志書上說,河以北到漳河,指的是從上焦之後沿著背部行進,漯水以南到江水,指的是從中焦之後沿著腹部行進,這是因為人面向南方,背對北方。這個說法也很難站住腳。
足陽明刺(止)留二呼,甲乙陽明下有多血氣三字。太陽下有多血氣刺四字。少陽下有少血氣刺四字。太陰下有多血少氣刺五字。少陰下有少血多氣刺五字。厥陰下有多血少氣刺五字。張云。此足六經之刺度也。出氣曰呼。入氣曰吸。曰十呼七呼之類。則吸在其中矣。蓋一呼即一息也。但刺有補瀉之異。呼吸有先後之分。故凡用瀉者。必候病者之吸而入針。再吸轉針。候呼出針。凡用補者。必因其呼而入針。再呼輔針。俟吸出針。故針賦曰。補者先呼後吸。瀉者先吸後呼。正此義也。後世令病人咳嗽以代呼。收氣以代吸。氣有出入。亦與呼吸相同耳。
白話文:
足陽明經的刺法,(止痛)留針時間為二呼。甲乙陽明經下部有較多血氣,刺針時需要刺三字;太陽經下部有較多血氣,刺針時需要刺四字;少陽經下部血氣較少,刺針時需要刺四字;太陰經下部有較多血氣但氣較少,刺針時需要刺五字;少陰經下部血氣較少但氣較多,刺針時需要刺五字;厥陰經下部有較多血氣但氣較少,刺針時需要刺五字。張仲景說,這就是足六經的刺法標準。出氣叫做呼,入氣叫做吸,像「十呼七呼」這種說法,吸氣就在其中了。一呼即是一次呼吸。但刺法有補瀉之分,呼吸也有先後之分。所以用瀉法時,要等到病人吸氣時才入針,再吸氣時轉針,呼氣時出針。用補法時,要等到病人呼氣時才入針,再呼氣時輔針,吸氣時出針。所以《針灸賦》中說:「補者先呼後吸,瀉者先吸後呼」,正是這個道理。後世讓病人咳嗽來代替呼氣,收氣來代替吸氣,因為氣有出入,也與呼吸相同。
皆無過二分,張云。手之六經。皆在於上。肌肉薄而溪谷淺。故刺不宜深。經脈短而氣易泄。故留不宜久。
肥瘦,終始篇云。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撩之,甲乙作料之。史音云。一本作以意料之。馬雲。撩、料同。張云。撩音遼。又上去二聲。通俗文理亂謂之撩理。簡案、說文。撩、理也。玉篇。料、理也。知是二字音義並同。
灸之亦然(止)脫氣,張云。刺有淺深遲速之度。灸有壯數大小之度。刺有補瀉。灸亦有補瀉。凡以火補者。毋吹其火。以火瀉者。疾吹其火。血實氣壅。病深肉厚者宜瀉。陽衰氣怯。元虛體弱者宜補。背腹股髀。道遠勢緩者。宜大而多。頭面臂臑。羸弱幼小者。宜小而少。此其大法也。設不知此。而灸過其度。非惟無益。反以害之。是惡火也。故灸失其宜。則骨枯脈澀。刺失其宜。則脫泄元氣。均致人之夭殃矣。
白話文:
所有針刺都不要超過二分深,這是張仲景的觀點。手部六經都在身體上部,肌肉薄弱,經絡淺表,因此針刺不宜過深。手部經脈較短,氣血容易散失,因此針刺留針時間不宜過長。
肥胖的人應該在秋冬季節針刺,瘦弱的人應該在春夏季節針刺,這是《終始篇》的記載。
「撩之」指的是針刺後要緩慢提針,這是在甲乙經中提到的。史書中有版本寫作「以意料之」,馬雲說「撩」和「料」是同義字。張仲景說,「撩」的讀音是「遼」,是去聲。通俗的文字中,將針刺順著經脈推動的動作稱為「撩理」。簡案和說文解字都記載,「撩」就是順著經脈推動的意思。「料」在玉篇中也有同樣的解釋,因此這兩個字的讀音和意思都是一樣的。
灸法也是如此,針灸都需要掌握深淺、速度、時間的度。灸法也有壯數、大小之分,針刺有補瀉之法,灸法也有補瀉之法。凡是使用灸法來補益身體的,不要吹滅火焰;使用灸法來瀉火排毒的,就要用力吹滅火焰。血氣充盈、病邪深重、肉厚的人應該使用瀉法。陽氣衰微、氣虛體弱的人應該使用補法。背部、腹部、大腿、臀部等部位距離遠,氣血運行緩慢,應該使用大艾灸,灸的次數也應該多。頭部、面部、手臂、肩膀等部位,體質虛弱、年幼體弱的人應該使用小艾灸,灸的次數也應該少。這是灸法的基本原則。如果不懂這些原則,灸灸過度,不僅無益,反而有害,這就是惡火。因此,灸法用得不當,會導致骨骼枯竭、經脈遲緩。針刺用得不當,會導致元氣散失、身體虛弱,最終都可能導致人體的夭亡。
膕之大小,甲乙。膕、作䐃。是。
可為度量乎,馬雲。度、量俱去聲。
若夫度之人,甲乙。夫作失。是。與中度相反。文脈貫穿。
痟瘦,張云。痟、通作消。
切循捫按,簡案、切謂診寸口。循謂循尺膚。蓋經脈之大小。膚之厚薄。當寸尺度之。如肉之堅脆。䐃之大小。非一一捫按。不能知之。故舉此四字。以見其義。
因適而為之真也,張云。因其情。適其宜。必出於心。應於手。斯得病治之真訣矣。志云。適、從也。真、正也。是謂適其中。而為度之正也。簡案、真、猶知毒藥為真之真。言因其各所適而為治法之真也。
白話文:
膕的大小,甲乙。膕,讀作「膝」。這個是對的。
可以用來作為度量嗎?馬雲說。度、量兩個字都讀去聲。
至於度量的人,甲乙。夫讀作「失」。這個是對的。與中度相反。文意貫穿。
消瘦,張雲說。痟,通作「消」。
切診、循摸、捫按,簡案說,切指的是診寸口。循指的是循尺膚。這是因為經脈的大小,皮膚的厚薄,要根據寸尺來度量。像肉的堅脆,膝蓋的大小,不是一一用手摸就能知道的。所以舉出這四個字,來表達其中的意義。
根據情況而施治才是真諦,張雲說。根據病情,適合病情的治療,一定出自內心,應於手。這才是治病的真訣竅。志書說,適,是「順從」的意思。真,是「正確」的意思。也就是說,適應病情的需要,才是度量的正確方法。簡案說,真,猶如知道毒藥是真正的毒藥。意思是說,根據各個情況適合的治療方法,才是真正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