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簡

《靈樞識》~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口問第二十八

涎下者(止)故涎下,涎、甲乙作羨。下同。張云。足陽明之脈出於口。胃中有熱則蟲動。胃緩故廉泉開而涎下。凡目之多淚。鼻之多涕。亦皆因熱而上。液之道開也。有謂肺熱甚則鼻涕出者。義亦猶此。

補足少陰,張云。腎為胃關。而脈繫於舌。故當補之以壯水制火。則液有所主而涎自止也。

耳中鳴者(止)故耳鳴,張云。手足三陽三陰之脈。皆入耳中。故耳亦宗脈之所聚也。陽明為諸脈之海。故胃中空則宗脈虛。宗脈虛則陽氣不升而下溜。下溜則上竭。輕則為鳴。甚則為聾矣。然少陽太盛。壅窒為鳴者亦有之。但虛者漸而實者暴。虛者多而實者少。其辨在有邪無邪耳。學者當推廣之。汪云。此論他書不載。僅見於此。按、人夜臥之時。五官皆不用事。惟耳能聽。豈非以宗脈所聚。故能有所警覺也乎。又人在母腹中。僅一血胚。聞雷霆火爆之聲則驚而跳。此時五官未備。而聞性已與外物相通。故楞嚴二十五圓通。獨重耳根。孔子亦言六十而耳順。則耳之異於諸官也明矣。又云。即下文上氣不足。耳為之苦鳴之義。

補客主人(止)交者也,張云。客主人足少陽經穴。為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手大指爪甲上者。手太陰之少商穴。為肺氣所出之井。故皆當補之以助其陽氣。

齧舌者,何氣使然,馬張志並云。缺岐伯曰。

脈氣輩至也,甲乙。輩、作皆。吳本注云。輩、疑誤。馬輩至作使然。張云。輩者類也。厥逆走上則血湧氣騰。至生奇疾。所至之處。各有其部。如少陰之脈行舌本。少陽之脈循耳頰。陽明之脈環唇口。故或為腫脹。或為怪癢。各因其處。隨而齧之。不獨止於舌也。志云。腎臟之生氣。厥逆走上。與中焦所生之脈氣相輩而至。則舌在齒之內。而反向外矣。唇在齒之外。而反向內矣。頰在齒之旁。而反向中矣。

凡此十二邪者,甲乙此下載大惑論。善忘善飢二條。以為十四邪。豈皇甫氏以意添之耶。

奇邪,張云。不同常疾。故曰奇邪。

若傾,張云。傾者沉重不能支也。

胃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諸本。胃使、作溲便。當改。但熊本作凌使。亦誤。張云。水由氣化。故中氣不足。則溲便變常。而或為黃赤。或為短澀。多有情欲勞倦過傷精氣而然。昧者概認為火。鮮不誤矣。且中氣不足。則濁氣居之。故腸胃為之苦鳴也。汪云。按內經無遺精白濁之文。但云出白溲。白、白淫。溲、便變也。又云。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為痿厥,心悗,張云。痿、足萎弱也。厥、四肢清冷也。悗、悶也。下氣不足。則升降不交。故心氣不舒而為悗悶。

補足外踝下留之,張云。此崑崙穴也。為足太陽所行之經。凡於上中下氣虛之病。皆可留針補之。

白話文:

口水過多(停止)

口水過多是因為,足陽明經的脈絡通到口部,當胃中有熱的時候,蟲就會蠕動。胃氣虛弱時,廉泉穴就會打開,導致口水流出。凡是眼睛容易流淚、鼻子容易流鼻涕,也都是因為體內有熱,導致津液通道開啟的緣故。有人說肺熱過盛會導致鼻涕流出,道理也是一樣的。

補養足少陰腎經

腎臟是胃的關竅,腎脈又連繫著舌頭。因此,應該補養腎陰,用來壯大腎水,以控制體內虛火,這樣津液就能有所歸屬,口水自然停止。

耳鳴(停止)

耳鳴是因為,手足三陽三陰的經脈都進入耳中,所以耳朵也是經脈會聚的地方。陽明經是所有經脈的海洋,當胃中空虛時,宗脈之氣也會虛弱。宗脈虛弱,陽氣就不能上升而下行,陽氣下行則上焦陽氣虛竭,輕微就會耳鳴,嚴重就會耳聾。然而,少陽經的陽氣過盛,壅塞也會導致耳鳴,只是虛證是慢慢發生,實證是突然發生,虛證多而實證少,判斷的關鍵在於有沒有邪氣。學習的人應該要融會貫通。據說,這個理論其他醫書沒有記載,只出現在這裡。此外,人晚上睡覺時,五官都不活動,只有耳朵能聽見聲音,這不就是因為宗脈聚集於此,所以才能有所警覺嗎?而且人在母親腹中時,只是一個血團,聽到雷聲也會驚嚇跳動,那時五官還沒發育完全,但聽覺已經能和外物相通。因此《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特別重視耳根的修行。孔子也說自己六十歲時耳朵聽到的話都順耳,可見耳朵與其他官竅不同。這裡也指,下文所說的上氣不足,導致耳朵鳴叫的道理。

補養客主人穴(停止)

客主人穴是足少陽經的穴位,是手足少陽和足陽明經交會的地方。還有手大拇指指甲上的少商穴,是肺氣發出的井穴,所以都應該補養這些穴位來幫助陽氣。

咬舌頭,是什麼氣導致的?

(省略了引用的部分)。

是脈氣交互衝擊導致的

(省略了引用的部分)。是因為氣血逆行向上衝擊,導致氣血翻騰,產生怪病。氣血衝擊到的部位,各有不同。比如少陰經的脈絡運行在舌根,少陽經的脈絡環繞耳頰,陽明經的脈絡環繞嘴唇,所以可能出現腫脹,或是奇怪的搔癢,根據部位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咬舌現象,不只是咬到舌頭而已。也有說法認為是腎臟的精氣,逆行向上,和中焦產生的脈氣交互衝擊,導致舌頭在牙齒內側卻反向外伸,嘴唇在牙齒外側卻反向內縮,臉頰在牙齒旁邊卻反向內靠。

以上這十二種邪氣

(省略了引用的部分)。

奇異的邪氣

奇特的病症,不同於一般的疾病,所以稱為奇邪。

如同傾倒

意思是沉重無力,難以支撐。

胃使得大小便異常,腸子出現鳴叫

(省略了引用的部分)。是中氣不足,導致大小便異常,出現黃赤色或短少澀滯的現象。多半是因為情慾過度、勞累過度,損傷精氣所導致,不明究理的人誤以為是體內有火,多半是錯誤的判斷。而且,中氣不足,濁氣就會聚集在體內,所以腸胃會因此發出鳴叫聲。據說,《內經》沒有記載遺精、白濁等症狀,只記載過有白色小便的情況,白色指的就是白淫,小便異常。還說,水液渾濁,都屬於體內有熱。

導致痿軟、厥冷、心悶

痿,是指腿腳萎弱無力。厥,是指四肢冰冷。悗,是指胸悶。這是因為下焦的氣不足,導致上下氣機不順,所以心氣不舒暢而感到胸悶。

補養足外踝下的崑崙穴

此處是指崑崙穴,是足太陽經的循行之處。凡是上、中、下焦氣虛的疾病,都可以用針灸來補養這個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