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十 (6)
卷十 (6)
1. 運氣總論
巳午屬夏,火也。
巳者,起也,四月正陽無陰,物畢盡而起;午者,長也,五月陽尚未盡,陰始生,而為生物皆長大也。
辰戌丑未屬四季,土也。
辰者,震也,三月,陽已過半,萬物盡震而長;戌者,滅也,九月,萬物皆衰減矣;醜者,紐也,陰尚執而紐之,十二月,始終之際也;未者,味也,六月,物成而有味也。
申酉屬秋,金也。
申者,身也,七月,物體皆成也;酉者,緧也,八月,萬物皆緧縮收斂。
亥子屬冬,水也。
亥者,劾也,十月陰氣劾殺萬物,此降之道也;子者,北方寒水陰位,一陽肇生之始,故陰極則陽生,壬而為胎,十一月是也。
故風為初之氣,火為二之氣,暑為三之氣,濕為四之氣,燥為五之氣,寒為終之氣,此主氣也。
詩曰:大寒厥陰氣之初,春分君火二之隅,小滿少陽分三氣,大暑太陰四相呼,秋分陽明五位立,小雪太陽六之餘。
自其對衝定位言之:子對午,而為少陰君火;醜對未,而為太陰濕土;寅對申,而為少陽相火;辰對戌,而為太陽寒水;巳對亥,而為厥陰風木。
故子午之歲,君火主之。
君火司午火,本熱而其氣當午位,陰生之初,故標寒,而屬少陰也。
丑未之歲,濕土主之。
主應長夏未之位,未乃午之次,故曰太陰。
寅申之歲,相火主之。
相火司子寅,寅乃醜之次,故曰少陽。
卯酉之歲,燥金主之。
金居兌方,在人主於肺,居膈上陽位,金必待陽而後發,故曰屬陽明也。
辰戌之歲,寒水主之。
水居北方子位,水本寒,而其氣當陽生之初,故標熱,而屬太陽也。
巳亥之歲,風木主之。
木居東方震,在人主於肝,處膈下陰位,木必待陰而後生,故屬厥陰。
此客氣也。
詩曰:子午少陰君火天,陽明燥金應在泉,丑未太陰濕土上,太陽寒水兩連綿,寅申少陽相火旺,厥陰風本地中聯,卯酉卻與子午反,辰戌巳亥倒皆然。如卯酉年司天,即子午年在泉,卯酉年在泉,即子午年司天,辰戌年與丑未年倒,巳亥年與寅申年倒。假令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
上者右行,太陰濕土為天之左間,厥陰風木為天之右間,所以面南而命其位也;下者左行,太陽寒水為地之左間,少陽相火為地之右間,所以面北而命其位也。
一氣在上,一氣在下,二氣在左,二氣在右。地之左間,為初之氣。
要訣:每年退二,便是客鄉,如子司天,後二支戌,太陽寒水,為初之氣,亥為二之氣,子為三氣,醜為四氣,寅為五氣,卯為六氣。又逐年年辰,逐日日辰,皆名司天。
天之右間,為二之氣,司天為三之氣,天之左間,為四之氣,地之右間,為五之氣,司地為終之氣,每一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有奇。
卯酉年:陽明司天,少陰在泉,初氣太陰,二氣少陽,三氣陽明,四氣太陽,五氣厥陰,六氣少陰。辰戌年:太陽司天,太陰在泉,初氣少陽,二氣陽明,三氣太陽,四氣厥陰,五氣少陰,六氣太陰。丑未年:太陰司天,太陽在泉,初氣厥陰,二氣少陰,三氣太陰,四氣少陽,五氣陽明,六氣太陽。
白話文:
運氣總論
巳午屬夏,是火。巳月(四月)是萬物開始生長之時,陽氣盛極,陰氣全無,所有生物都開始生長;午月(五月)是萬物生長茂盛之時,陽氣雖盛,但陰氣也開始萌生,所有生物都長大起來。
辰戌丑未屬四季,是土。辰月(三月),陽氣已超過一半,萬物都受到陽氣的激勵而生長;戌月(九月),萬物都開始衰敗;丑月(十二月),陰氣盛極,萬物收藏,是年度的結束與開始之際;未月(六月),萬物成熟,都具有了成熟的味道。
申酉屬秋,是金。申月(七月),萬物都已成熟;酉月(八月),萬物都開始收斂、成熟。
亥子屬冬,是水。亥月(十月),陰氣盛極,抑制萬物生長,萬物開始凋零;子月(十一月),是冬季的開始,陰氣達到極點,而陽氣也開始萌生,如同胎兒在母腹中孕育,是新一輪循環的開始。
所以,風為第一種氣,火為第二種氣,暑為第三種氣,濕為第四種氣,燥為第五種氣,寒為最後一種氣,這些是主要的氣候。
古詩說:大寒時節是厥陰風木之氣的開始;春分時節是君火之氣的第二個階段;小滿時節是少陽相火之氣的第三個階段;大暑時節是太陰濕土之氣的第四個階段;秋分時節是陽明燥金之氣的第五個階段;小雪時節是太陽寒水之氣的第六個階段。
從其相對位置而言:子位對應午位,為少陰君火;丑位對應未位,為太陰濕土;寅位對應申位,為少陽相火;辰位對應戌位,為太陽寒水;巳位對應亥位,為厥陰風木。
因此,子午年,君火當令;丑未年,濕土當令;寅申年,相火當令;卯酉年,燥金當令;辰戌年,寒水當令;巳亥年,風木當令。
君火掌管午位,本身屬熱,但因在陰氣初生的午位,故表現為寒,而屬於少陰。
濕土掌管長夏未位,未位在午位之後,故稱太陰。
相火掌管子寅二位,寅位在丑位之後,故稱少陽。
燥金位於兌方,在人體主肺,位於膈膜之上,屬陽位,金氣必須依賴陽氣才能發揮作用,故屬陽明。
寒水位於北方子位,水性本寒,但其氣在陽氣初生的時候發揮作用,故表現為熱,而屬於太陽。
風木位於東方震位,在人體主肝,位於膈膜之下,屬陰位,木氣必須依賴陰氣才能生長,故屬厥陰。
這些是客氣。
古詩說: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司地;丑未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司地;寅申年少陽相火司天,厥陰風木司地;卯酉年則與子午年相反,辰戌年與丑未年相反,巳亥年與寅申年相反。例如卯酉年陽明司天,則子午年在地;卯酉年在地,則子午年司天;辰戌年與丑未年相反,巳亥年與寅申年相反。假設子午年少陰君火司天,則陽明燥金司地。
上位右行,太陰濕土在天之左方,厥陰風木在天之右方,所以面向南方來確定其位置;下位左行,太陽寒水在地之左方,少陽相火在地之右方,所以面向北方來確定其位置。
一種氣在上,一種氣在下,兩種氣在左,兩種氣在右。地之左方,為第一種氣。
要訣:每年退後二位,就是客氣的位置。例如子司天,後退二位是戌,太陽寒水為第一種氣,亥為第二種氣,子為第三種氣,丑為第四種氣,寅為第五種氣,卯為第六種氣。以此類推,每年、每日的氣都以此方式推算。
天之右方,為第二種氣;司天為第三種氣;天之左方,為第四種氣;地之右方,為第五種氣;司地為最後一種氣。每一種氣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
卯酉年:陽明司天,少陰在地;初氣太陰,二氣少陽,三氣陽明,四氣太陽,五氣厥陰,六氣少陰。辰戌年:太陽司天,太陰在地;初氣少陽,二氣陽明,三氣太陽,四氣厥陰,五氣少陰,六氣太陰。丑未年:太陰司天,太陽在地;初氣厥陰,二氣少陰,三氣太陰,四氣少陽,五氣陽明,六氣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