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

《靈素節注類編》~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耳鳴

帝曰:人之耳鳴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則宗脈虛,虛則下溜,脈有所竭者,故耳鳴。補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也。

耳目為視聽之靈竅,故皆宗脈所聚而通於心,宗脈者,宗氣所行之脈也。清陽積於胸中,名曰宗氣,由先天元氣、後天穀氣會合而升者也。故胃中空虛,其氣下溜,而上升之脈氣竭,空竅乏清靈之氣,清不升則濁不降,濁不降則陽鬱而內動,故耳鳴矣。經又云:胃之大絡,名曰虛里。

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是故宗脈之氣生於胃,胃虛其脈有所竭者也。客主人膽經之穴,手大指爪甲上肺經少商穴也。肺主一身之氣,膽經入於耳中,補二經以通陽助氣,使之上達也。

白話文:

皇帝問:人的耳鳴,是什麼氣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說:耳朵是所有經脈聚集的地方,所以當胃裡空虛時,宗脈也會虛弱,虛弱的氣就會往下流失,導致經脈氣血不足,因此產生耳鳴。可以補養「客主人」穴,也就是手大拇指指甲上方與肉交接處的穴位。

耳朵和眼睛是視覺和聽覺的重要器官,都是經脈聚集並且與心相通的地方。宗脈指的是宗氣運行的經脈。清陽之氣積聚在胸中,稱為宗氣,是由先天元氣和後天水穀之氣會合上升而形成的。所以當胃中空虛時,氣就會往下流失,導致上升的經脈之氣衰竭,空竅缺乏清靈之氣,清氣無法上升,濁氣就無法下降,濁氣無法下降就會使陽氣鬱積而向內擾動,因此產生耳鳴。經書又說:胃的大絡脈,叫做虛里。

它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跳動可以隔著衣服感受到,這個脈象就是宗氣。因此,宗脈的氣是從胃產生的,胃氣虛弱就會導致經脈氣血不足。客主人穴是膽經的穴位,手大拇指指甲上是肺經的少商穴。肺主管全身的氣,膽經的脈絡進入耳中,補養這兩個經脈可以暢通陽氣,幫助氣上升,達到治療耳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