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素節注類編》~ 卷八 (10)
卷八 (10)
1. 便紅飧泄
《靈樞·論疾診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易已。
下泄而完穀不化,名飧泄,多由虛寒。此言赤瓣,則濕邪傷血也。脈小本為順,手足寒,則中陽衰矣,氣血兩傷,故病難愈;手足溫,其中土未傷而邪易去,可愈也。
白話文:
大便中帶有紅色血絲,且拉出食物殘渣的腹瀉,如果把脈發現脈象細小,同時手腳冰冷,這種情況很難治癒。如果腹瀉且拉出食物殘渣,但脈象細小,手腳卻是溫熱的,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好。
腹瀉拉出完整未消化的食物,稱為飧泄,多半是因為體內虛寒所引起。這裡說的「赤瓣」,指的是濕邪侵犯了血分。脈象細小本身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手腳冰冷,就代表體內陽氣衰弱了,氣血兩傷,所以這種病很難治好;如果手腳溫熱,表示脾胃功能沒有受到損傷,邪氣容易去除,因此可以治癒。
2. 淫邪發夢
《靈樞·淫邪發夢篇》帝曰:願聞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氣淫於腑,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
帝曰:有餘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爇;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予;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
泮衍者,漫溢延綿也。正邪謂尋常風寒,而非虛邪賊風之猛厲者,故受之而不甚覺,其邪從外襲內,未有定舍定處,與營衛之氣混淆,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邪氣混亂,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發夢。以邪淫之處為有餘,無邪之處為不足,臟為陰為內,腑為陽為外,邪或在陰在陽,則使陰陽偏亢不和,而心神亦必不寧。
蓋神無形而氣有形,神者氣之體,氣者神之用,故氣和則神定而安,神動則氣亂不順,是以邪擾其氣,則神變幻而成夢,情欲動神,則氣耗傷而致病,以神氣本為一物,而分體用者也。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見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聚邑沖衢,客於膽,則夢鬥訟自刳;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於胞䐈,則夢泄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上言客邪之病,故瀉之可已。此言厥氣者,以自傷本元之氣,致陰陽厥逆不和。故凡此十五種夢,皆為不足之病,而當補其虛,調其陰陽和平,立已也。
《素問·脈要精微論》云:短蟲多,則夢聚眾;長蟲多,則夢相擊毀傷。
短蟲、長蟲,腹內之蛔蟲也。余與《靈樞》同。
《素問·方盛衰論》曰:肺氣虛,則使人夢見白物,見人斬血籍籍,得其時,則夢見兵戰;腎氣虛,則使人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恐畏;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此皆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
合之五診,調之陰陽,以在《經脈》。
前《靈樞》章言五臟氣盛,是邪盛也。此言虛者,本臟陰氣不足,陰不足則陽有餘,陽主動而變幻成夢也。蓋以五臟稟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性,故其夢亦各隨性之所變現而不同,則必按五行生化之理,診治而調之,其陰陽方和,要在使經脈流行升降,循度不失而後已。言得其時者,得時令之旺氣也,如肺金旺於秋,或遇庚辛之日時,雖非秋令,亦為得其時,餘臟皆然。
白話文:
[淫邪發夢]
黃帝問:想知道外來的邪氣是如何在體內蔓延的?岐伯回答說:正常的邪氣從外部侵入體內,但還沒有固定的停留位置,會反覆侵擾臟腑,導致它沒有固定的場所。邪氣會和體內的營衛之氣一起運行,也會和魂魄一起飄蕩,使人睡不安穩,容易做夢。如果邪氣侵擾腑,就會使腑氣在體外過盛,而在體內不足;如果邪氣侵擾臟,就會使臟氣在體內過盛,而在體外不足。
黃帝問:氣的過盛和不足有什麼表現嗎?岐伯回答說:陰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涉過大水而感到恐懼;陽氣過盛,就會夢見大火焚燒;陰陽之氣都過盛,就會夢見互相殘殺;上焦的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在飛;下焦的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墜落;極度飢餓,就會夢見自己正在拿取食物;極度飽食,就會夢見自己正在給予別人食物;肝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很生氣;肺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很恐懼、哭泣和飄蕩;心氣過盛,就會夢見自己喜歡笑、恐懼和害怕;脾氣過盛,就會夢見唱歌跳舞,身體感覺沉重而抬不起來;腎氣過盛,就會夢見腰部和背部好像要斷開一樣不相連。以上這十二種氣過盛的情況,如果能及時瀉掉,病就會立刻好轉。
「泮衍」的意思是漫溢蔓延。這裡說的「正邪」是指一般的風寒邪氣,而不是像虛邪賊風那樣猛烈的邪氣。所以人受了這些邪氣,通常不會有明顯的感覺,邪氣從外部侵入體內,沒有固定的停留位置,會和體內的營衛之氣混在一起。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晚上在陰經運行,邪氣的混亂會導致它和魂魄一起飄蕩,使人睡不安穩而做夢。邪氣在哪個部位侵擾,哪個部位的氣就會過盛,沒有邪氣侵擾的地方,氣就會不足。臟屬於陰,屬於內;腑屬於陽,屬於外。邪氣可能在陰,也可能在陽,這會導致陰陽偏盛而不和諧,人的心神也一定會不安寧。
神是無形的,而氣是有形的,神是氣的本體,氣是神的作用。所以氣和諧,神就安定;神動,氣就紊亂。因此,邪氣干擾了氣,就會導致神志變幻而產生夢境。情慾擾動了神,就會耗損氣而導致疾病。神和氣本來就是一個東西,只是分為本體和作用而已。
如果厥氣停留在心,就會夢見山丘和煙火;停留在肺,就會夢見自己飛起來,看到金屬或鐵器等奇怪的東西;停留在肝,就會夢見山林樹木;停留在脾,就會夢見丘陵、大澤、破敗的房屋和風雨;停留在腎,就會夢見自己站在深淵邊,或住在水中;停留在膀胱,就會夢見聚集在城市街道上;停留在膽,就會夢見爭鬥、訴訟和自己剖開身體;停留在陰器,就會夢見性交;停留在脖子,就會夢見被斬首;停留在脛,就會夢見走路卻無法前進,或住在深井或牢獄中;停留在胳膊或大腿,就會夢見行禮拜見;停留在胞肫,就會夢見大小便。以上這十五種情況都是氣不足的表現,如果能及時補養,病就會立刻好轉。
前面講的是邪氣侵入導致的疾病,所以用瀉法可以治癒。這裡說的厥氣,是指自身元氣受損,導致陰陽失調。所以這十五種夢,都是氣不足的表現,應該補養虛弱,調理陰陽使之平衡,病才能好轉。《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如果體內短的寄生蟲多,就會夢見聚集在一起;如果體內長的寄生蟲多,就會夢見互相攻擊和毀壞。短蟲、長蟲,指的是肚子裡的蛔蟲。這裡的說法和《靈樞》的觀點一致。
《素問·方盛衰論》說:肺氣虛,就會夢見白色的東西,夢見有人被斬殺血流不止;如果正值秋季,就會夢見戰鬥;腎氣虛,就會夢見船翻落水,夢見自己溺水,如果正值冬季,就會夢見自己伏在水中,感覺恐懼;肝氣虛,就會夢見菌菇和香草,如果正值春季,就會夢見自己躲在樹下不敢起身;心氣虛,就會夢見救火或陽物,如果正值夏季,就會夢見被火燒;脾氣虛,就會夢見吃喝不足,如果正值長夏,就會夢見築牆蓋房子。這些都是五臟氣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的表現。
應該結合五種診斷方法,調理陰陽,具體方法在《經脈》中。
前面《靈樞》那章講的是五臟氣過盛,是邪氣過盛。這裡講的是五臟氣虛,是臟腑的陰氣不足。陰氣不足就會導致陽氣有餘,陽主動,就會變幻成夢境。五臟分別秉承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屬性,所以夢境也各不相同。必須按照五行生剋的原理,進行診斷和治療,使陰陽平衡。關鍵是要使經脈的氣血運行通暢,遵循規律不失常,才能真正痊癒。這裡說的「得其時」,是指得到時令的旺氣,比如肺屬金,在秋季旺盛,或者遇到庚辛的日子,雖然不是秋季,也算是得到了時令,其他臟腑也是如此。
《靈樞》和《素問》各篇,都有關於因病做夢的論述,雖然細節上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都是由於陰陽五行之氣偏盛或偏衰導致的,其原因可能是外來的邪氣,也可能是內傷,或者是虛證或者是實證。所以,醫生可以根據夢境來判斷病人所患的疾病,將這些知識匯集起來,可以擴大診斷和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