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藥瀹》~ 卷八 (1)
卷八 (1)
1. 五宜
素問五藏生成篇心欲苦
王冰曰合火故也驥案周禮疾醫五味注醯酒飴蜜姜鹽之類疏謂醯即酸酒即苦飴蜜即甘姜即辛鹽即咸此即五味酸苦辛鹹甘注云攻其嬴養其不足者夏時病者則五味中食甘五穀中食稷以甘稷是土之合味土所剋水是攻嬴也土生於火土是火之子食甘稷是子養母之道是養不足也嬴與不足皆病非其所欲此言欲者其本也食醫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言其本也疏夏多苦者南方火味苦屬夏夏時調和食苦多於餘味一分故云夏多苦秋多辛者金味屬秋秋時調和食辛亦多於餘味一分故云秋多辛春多酸者東方木味酸屬春調和宜酸多於餘味一分調以滑甘者中央土味甘屬季夏金木水火非土不藏於五行土為尊於五味甘為上故甘總調四味滑者通利往來亦所以調和四味故云調以滑甘秋多辛者西方金味辛屬秋秋時調和食辛多於餘味一分故云秋多辛冬多咸者北方水味鹹屬鼕鼕時調和食鹹亦多於餘味一分故云冬多咸多即此言欲也儒理醫理息息相通不通儒理不足言醫
肺欲辛
王冰曰合金故也
肝欲酸
王冰曰合木故也
脾欲甘
王冰曰合土故也
此五味之所合也
白話文:
王冰說:「合火」是說火旺盛的緣故。
我在《周禮》裡查到,疾醫說五味的註解:
- 酸醋
- 苦酒
- 甘飴蜜
- 辛生薑
- 鹹鹽
註解中說,酸是指醋,苦是指酒,甘是指飴蜜,辛是指生薑,鹹是指鹽。
這五味就是酸、苦、辛、鹹、甘。
註解中還說,治療夏季生病的人,要從五味中選擇甘味,從五穀中選擇稷米,這叫「攻其贏,養其羸」。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天的病狀是身體虛弱,如果吃甘味(稷米)就可以補益體力。
「贏」和「羸」都是指身體虛弱。「攻」和「養」都是指治療。
這裡,所指的「攻」和「養」指的是治療身體虛弱的根本,也就是補益。
在養生醫學,春季節多選擇酸味、夏季節多選擇苦味、秋季節多選擇辛味、冬季節多選擇鹹味調整體質,再用甘味調理。
王冰曰各隨其欲而歸湊之馬蒔曰此言五藏有所欲之味乃其所合者也合者所謂相宜也陰陽應象大論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故心之所欲惟苦肺之所欲惟辛肝之所欲惟酸脾之所欲惟甘腎之所欲惟咸此乃五藏之氣合於五味故其所欲如此驥案五味所合謂五味合五藏也
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咸
白話文:
王冰說:各個藏腑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聚合五味。馬蒔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五臟有自己喜歡的口味,這五味都是與其相配的。這裡的「配」指的是相互適合。
在《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 南方產生熱,熱產生火,火產生苦味,苦味和心相配。
- 西方產生燥,燥產生金,金產生辛味,辛味和肺相配。
- 東方產生風,風產生木,木產生酸味,酸味和肝相配。
- 中央產生濕,濕產生土,土產生甘味,甘味和脾相配。
- 北方產生寒,寒產生水,水產生鹹味,鹹味和腎相配。
所以,心的喜好是苦味,肺的喜好是辛味,肝的喜好是酸味,脾的喜好是甘味,腎的喜好是鹹味。這是因為五臟之氣與五味相配,所以它們的喜好也是這樣。
驥案:這裡的「五味所配」指的是五味與五臟相配。
王冰曰各當其所應而為色味也吳昆曰當合也張志聰曰當承也值也謂色味之應五藏色外而味內也故曰白當肺辛言辛生肺而肺生白也此復結五藏死生之色生於五藏之神氣五藏之神氣生於五味也馬蒔曰此以五色五味配五藏也驥案尚書洪範傳鹹苦酸辛甘五行之味五行有聲色氣味獨言味者以其切於民用也周禮疾醫五色注謂面貌之青赤黃白黑也疏五方東方木色青南方火色赤中央土色黃西方金色白北方水色黑
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白話文:
王冰說,(五行)各個都適合它們應有的屬性,這就是它們的顏色和味道。吳昆說,(五行)應當相合。張志聰說,(五行)應當繼承(相生),也就是說,顏色和味道與五行相應,其中顏色在外,味道在內。所以說,白色應於肺,辛辣味說的是辛辣味生成肺,肺生成白色。這再次概括了五行顏色和味道生成於五行神氣,五行神氣生成於五味的道理。馬蒔說,這用五色和五味與五行相配對。
駒案:《尚書》中《洪範傳》說,鹹味、苦味、酸味、辛味、甘味是五行之味。五行有聲音、顏色、氣味,這裡只說味道,是因為味道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周禮》中《疾醫》提到五色,注釋中說是面部的青赤黃白黑顏色。疏解中說,五方:東方的木色青,南方的火色赤,中央的土色黃,西方的金白色,北方的水色黑。
王冰曰甘性和緩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肝苦急是氣有餘吳昆曰肝為將軍之官志怒而急急則自傷而苦之矣張志聰曰肝主春生怒發之氣馬蒔曰肝脈弦最苦在急急則肝病柔能治剛也驥案湯液本草肝苦急急食甘甘草心苦緩急食酸五味子脾苦濕急食苦白朮肺苦氣上逆急食苦訶子皮一作黃芩腎苦燥急食辛知母黃柏急有摧折之意緩之使遂其性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白話文:
王冰說:「辛甘味性平緩」,《新校正》中說:「按全元起說,肝臟的苦味急促,表示氣有餘。」吳昆說:「肝臟是將軍之官,有怒氣而激動,激動就會自我傷害而使之痛苦。」張志聰說:「肝臟主宰春季生髮的怒氣。」馬蒔說:「肝臟脈象弦緊,最苦於急促,急促時用柔性的東西可以治療剛性的東西。」我認為:《湯液本草》中說,肝臟苦急,用辛甘味治;甘草心苦緩,用酸味治;脾臟苦濕,用苦味治;肺臟苦氣上逆,用苦味治;腎臟苦燥,用辛味治。急有摧折之意,用緩和它,使它順應其本性。
王冰曰酸性收斂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心苦緩是心氣虛吳昆曰心以長養為令誌喜而緩緩則心氣散逸自傷其神矣馬蒔曰脈洪最苦在緩緩則心虛張介賓曰心藏神其誌喜喜則氣緩而心虛神散驥案心主神明喜斂收之使遂其性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白話文:
王冰說:「酸味具有收斂作用。」
《新校正》中提到:「全元起本」說:「心氣虛弱時,脈搏會變慢。」
吳昆說:「心臟的本性是滋長,喜歡喜悅而舒緩。但如果脈搏過於緩慢,心氣就會散逸,進而損傷心神。」
馬蒔說:「脈搏洪大而緩慢,多見於心虛。」
張介賓說:「心臟藏有神明,喜悅時神明會斂藏。如果神明過度斂藏,導致心氣虛弱,神明就會渙散。」
「驥案」註解說:「心臟主掌神明。喜悅時神明會斂藏,以順應它的本性。」
王冰曰苦性乾燥吳昆曰脾以制水為事喜燥惡濕濕勝則傷脾土張志聰曰脾屬陰土喜燥惡濕苦乃火味故宜食苦張二中曰喜燥者喜苦氣以資生苦濕者惡所勝之乘侮馬蒔曰脾為太陰濕土最苦在濕濕則脾病張介賓曰脾以運化水穀制水為事濕勝則反傷脾土驥案脾主健運燥之使復其性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白話文:
王冰說:脾臟喜歡乾燥,討厭潮濕。如果潮濕過多,就會傷害脾胃。
吳昆說:脾臟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水分,所以它喜歡乾燥,討厭潮濕。
張志聰說:脾臟屬陰土,喜歡乾燥,討厭潮濕。苦味屬於火味,所以脾臟適宜食用苦味食物。
張二中說:喜歡乾燥的脾臟,喜歡苦氣來滋養自己。討厭潮濕的脾臟,討厭造成傷害的潮濕。
馬蒔說:脾臟是陰濕的土壤,最害怕潮濕。如果潮濕,脾臟就會生病。
張介賓說:脾臟的功能是運化食物和水分,控制水分。如果潮濕過多,反而會傷害脾胃。
《驥案》記載:脾臟負責運輸和運化,乾燥可以使脾臟恢復它的功能。
王冰曰苦性宣泄肺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肺氣上逆是其氣有餘吳昆曰肺為清虛之藏行降下之令若氣上逆則肺苦之張介賓曰肺主氣行治節之令氣病則上逆於肺驥案肺為氣主常則順變則逆泄之則順而不逆矣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白話文:
王冰說:苦味具有宣泄的特性,如果肺部有氣逆,可以使用苦味藥物來宣泄。
新校正本雲:按全元起說,肺氣上逆是因為肺氣過剩。
吳昆說:肺是清虛的臟器,有下降的職能。如果肺氣上逆,那麼肺就會受苦。
張介賓說:肺主氣,能調節氣血的運行。如果氣有問題,就會上逆於肺。
驥案:肺是氣體的主宰,正常情況下是順暢的。如果氣體異常就會逆亂,宣泄氣逆就可以讓氣順而不逆了。
王冰曰辛性津潤也然腠理開津液達則肺氣下流腎與肺通故云通氣也吳昆曰腎者水藏喜潤而惡燥若燥則失潤澤之體而苦之辛者金之味能開腠理而泄其燥能治津液而使之潤又能通氣而令氣化也馬蒔曰宜食辛者以潤之如黃柏之類庶乎腠理自開津液自致五藏之氣自相通也張介賓曰辛從金化水之母也其能開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氣也水中有真氣惟辛能達之氣至水亦至故可潤腎之燥驥案腎藏精與志而主五液本潤而惡燥故宜辛潤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白話文:
王冰說,辛性的特質是滋潤的。它能疏通皮膚腠理,使體液暢通,從而使肺氣下行。腎與肺相通,因此也稱之為通氣。
吳昆說,腎臟儲藏著水液,喜潤惡燥。如果乾燥,腎臟就會失去滋潤的功能而感到痛苦。辛味是金的屬性,具有疏通腠理、解除燥熱、滋潤體液和通氣的作用。
馬蒔說,適合食用辛味食物來滋潤身體,例如黃柏之類。這樣,腠理就會自然疏通,津液就會自動產生,五臟之氣也會互相貫通。
張介賓說,辛味從金屬中化生,是水的母親。辛味之所以能疏通腠理、滋潤津液,是因為它能通氣。水中有真氣,只有辛味能將真氣引到水中,所以能滋潤腎臟的燥熱。
註解:腎臟儲藏著精氣和意念,主導五種體液。腎臟本性滋潤,喜潤惡燥,所以適合食用辛潤的食物。
王冰曰以藏氣當散故以辛發散也陰陽應象大論辛肝發散為陽平人氣象論藏真散於肝言其當發散也吳昆曰肝木喜條達而惡抑鬱散之則條達張志聰曰肝氣受邪則木鬱而欲散馬蒔曰肝既有病則治之者當順其性而治之故肝之所苦在急則其所欲在散味辛主散驥案湯液本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芍藥虛以生薑陳皮之類補之經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腎水也苦以補腎地黃黃柏是也如無他證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又扶蘇條達木之象也升發開展魂之用也辛散以解其鬱即補也
用辛補之酸瀉之
白話文:
王冰認為,肝臟應散發氣血,所以用辛味藥物來發散。根據《陰陽應象大論》,辛味與肝相應,具有發散作用。《人氣象論》記載,肝藏真氣,需發散。《素問》中也說「肝主散」。
吳昆指出,肝屬木,喜條暢,惡抑鬱,發散之可使肝氣條暢。張志聰認為,肝氣受邪後會鬱結,需要發散。馬蒔強調,治療肝病時要順應肝性,肝喜散,故用辛味藥物發散。
《湯液本草》記載:「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辛味,可補肝;細辛酸味,可瀉肝;芍藥甘平,與生薑、陳皮等補益藥物搭配使用。
經典中提到:「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為肝之母,故用苦味藥物補腎,如地黃、黃柏等。若無其他症狀,可使用錢氏地黃丸。
「實則瀉其子。」肝之子為心,用甘草瀉心,同時扶蘇能疏通肝氣,具有升發展開的作用。辛散能解除肝鬱,也起到補益作用。
王冰曰辛味散故補酸味收故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用酸補之辛瀉之自為一義吳昆曰順其性為補反其性為瀉張志聰曰按歲運厥陰之勝以酸瀉之少陰之勝以甘瀉之太陰之勝以苦瀉之又曰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火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鹹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水位之主其瀉以咸其補以苦五味陰陽之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夫肝病者厥陰之勝也邪盛則正虛故以辛之發散以散其木鬱以辛之潤以補其肝氣以酸之瀉以瀉其餘邪所謂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余藏准此馬蒔曰性欲散而辛能散此補之者所以用辛性苦急而酸能收此瀉之者所以用酸張介賓曰木不能郁故欲以辛散之肝喜散而惡收故辛為補酸為瀉此下五藏補瀉之味與至真要大論主客正味義同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白話文:
王冰說:辛味具有散發作用,所以可以補虛;酸味具有收斂作用,所以可以瀉邪。
新校正的版本中說:根據《全元起本》,酸味可以補虛,辛味可以瀉邪,這是一種獨立的原理。
吳昆說:遵循其性質則為補,違背其性質則為瀉。
張志聰說:根據《歲運厥陰勝》的說法,用酸味來瀉厥陰;《歲運少陰勝》用甘味來瀉少陰;《歲運太陰勝》用苦味來瀉太陰。
又說:木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用酸味來瀉;補則用辛味。火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用苦味來瀉;補則用鹹味。土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用苦味來瀉;補則用甘味。金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用辛味來瀉;補則用酸味。水位的主要作用是瀉,用鹹味來瀉;補則用苦味。
五味陰陽的應用: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種味道有的收斂,有的散發,有的緩和,有的急激,有的燥熱,有的滋潤,有的柔軟,有的堅硬。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調整氣機,使其平衡。
肝病是厥陰之勝所致。邪氣旺盛則正氣虛弱,所以用辛味發散來疏解木氣鬱結,用辛味滋潤來補益肝氣,用酸味瀉邪來消除餘下的邪氣。這就是所謂的「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調整氣機,使其平衡」。
其他臟腑的補瀉原理也與此相同。
馬蒔說:辛味有散發的性質,而辛味能散,所以補虛用辛味。酸味有收斂的性質,而酸味能收,所以瀉邪用酸味。
張介賓說:木氣不適合鬱結,所以用辛味來散發。肝臟喜散惡收,所以辛味為補,酸味為瀉。這與《至真要大論》中主客正味的原理是一致的。
王冰曰以藏氣好軟故以咸柔軟也平人氣象論藏真通於心言其常欲柔軟也吳昆曰萬物之生心皆柔軟故心欲軟心病則剛燥宜食鹹蓋咸從水化故能濟其剛燥使軟也張志聰曰軟葉軟心為火藏心病則剛燥故宜食鹹以軟之馬蒔曰心欲軟惟咸為能軟堅驥案湯液本草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人參黃耆甘草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薑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又心本和平邪熱乘之則躁急軟之而躁急堅勁之氣得復其平以下交於腎得既濟之道故為補
用鹹補之甘瀉之
白話文:
王冰說:因為心臟收藏的氣血性質柔軟,所以用鹹味來幫助柔軟。一般人論述心氣的狀態,認為心氣應該經常保持柔軟。
吳昆說:萬物生長,心都是柔軟的,所以心也需要柔軟。如果心臟生病了,就會變得剛硬和乾燥,這時候就應該食用鹹味的食物。因為鹹味從水裡化生,可以幫助緩解剛硬乾燥,讓心變得柔軟。
張志聰說:心葉柔軟,心也柔軟,這些都是火藏在裡面的徵兆。如果心生病了,就會變得剛硬乾燥,所以要食用鹹味的食物來軟化它。
馬蒔說:心想要柔軟,只有鹹味才能軟化堅固。湯液本草記載:心想要柔軟,急用鹹味來軟化。芒硝用鹹味來補充,澤瀉用甘味來瀉火。人參、黃耆、甘草由於虛弱而需要炒鹽來補充。虛弱的時候就補充它的母體(木能生火,肝是心的母體,肝木)。可以用生薑來補充肝氣。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服用錢氏安神丸。實證的時候就用甘草來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服用錢氏方中的重則瀉心湯或輕則導赤散。此外,心本身是平和的,但邪熱入侵就會變得浮躁急躁。讓心變柔軟,浮躁急躁的氣就會恢復平穩,並以下交於腎臟,從而達到既濟之道,所以鹹味有補充作用。
王冰曰咸補取其柔軟甘瀉取其舒緩吳昆曰心火喜軟而惡緩張志聰曰鹹味下泄上湧而從水化能泄心氣以下交湧水氣以上濟水火既濟則心氣自益火欲炎散以甘之發散而瀉之馬蒔曰惟其所欲在軟此咸之所以為補惟其所苦在緩此甘之所以為瀉張介賓曰心火太過則為躁越故急宜食鹹蓋咸從水化能相濟也故以咸軟為補以甘緩為瀉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白話文:
王冰說:鹹味有補益作用,因為它具有柔軟的性質;甘味有瀉下作用,因為它具有舒緩的性質。
吳昆說:心火喜歡柔軟,討厭緩慢。
張志聰說:鹹味可以下泄,向上滲透,並化為水,能夠瀉出心氣,與水氣交融;水氣向上滋潤,水火相濟,則心氣自然得益。而想要讓心火消退,就要用甘味來發散,同時用鹹味來瀉下。
馬蒔說:心火最喜歡柔軟,所以鹹味可以起到補益作用;心火最怕緩慢,所以甘味可以起到瀉下作用。
張介賓說:心火過旺會導致躁動越軌,因此應該趕緊食用鹹味食物。鹹味可以化為水,幫助心火得到滋潤。所以,用鹹味柔軟的性質作為補益,用甘味緩和的性質作為瀉下。
王冰曰甘性和緩順其緩也吳昆曰脾以溫厚沖和為德故欲緩病則失其緩張志聰曰土德和厚故欲緩馬蒔曰脾欲緩惟甘者能緩驥案湯液本草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虛則以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證錢氏益黃散主之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以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消肺又土爰稼穡稼穡作甘故能補
用苦瀉之甘補之
白話文:
王冰說:「甘味具有緩和順暢的特性,緩解它的急躁。」吳昆說:「脾以溫和厚重、沖淡平和的德性為本質,所以如果想要緩解疾病,就要讓脾失掉它的急躁。」張志聰說:「土性溫和厚重,因此脾喜緩和。」馬蒔說:「脾喜歡緩和,只有甘味才能讓它緩和。」《湯液本草》中記載,脾喜歡緩和,急著吃甘味來緩和它。用甘草的甘味來補充,用人參的苦味來瀉下。脾虛的話,就用甘草和大棗這類藥物來補充。如果沒有其他證據,就用錢氏的益黃散來調理心脾。如果心實的話,就用枳實來瀉下。如果沒有其他證據,就用瀉黃散來瀉肺。肺是脾的兒子,用桑白皮來消解肺熱。另外,土可以滋養五穀,五穀生長出甘味,因此甘味能補養脾胃。
王冰曰苦瀉取其堅燥甘補取其安緩吳昆曰脾喜甘而惡苦張志聰曰脾病則土鬱故用苦味之湧泄以瀉奪之以甘之緩補之金匱要略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惡隨其所不喜者為病是以順其所欲之味為補馬蒔曰惟甘能緩此甘之所以為補惟苦性堅燥此苦之所以為瀉張介賓曰脾貴充和溫厚其性欲緩喜甘惡苦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白話文:
-
王冰(唐代醫家)說:用苦寒瀉下藥,是為了它能堅固、乾燥。用甘溫補藥,是為了它能安穩、和緩。
-
吳昆(明代醫家)說:脾喜歡甘味,討厭苦味。
-
張志聰(明代醫家)說:脾有病,就會鬱積,所以用苦味瀉下藥來瀉掉。用甘味補藥來緩和緩補。
-
《金匱要略》上說:五臟有病,用對了藥方就能治好。五臟有病,用了不對的藥方就會加重病情。這是因為五臟討厭的東西會讓它們生病。所以,應該順應五臟的喜好來用藥。
-
馬蒔(明代醫家)說:只有甘味才能緩和,所以甘味能補。只有苦味才堅固、乾燥,所以苦味能瀉。
-
張介賓(明代醫家)說:脾臟要充盈、溫和、厚重。脾性的特徵是緩慢,喜歡甘味,討厭苦味。
王冰曰以酸性收斂故也吳昆曰肺以收斂為德主秋令故欲收張志聰曰肺主秋收之令馬蒔曰肺欲收惟酸為能收驥案湯液本草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五味子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補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以瀉白散瀉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瀉之又肺主上焦斂肅之政酸則能斂肺受熱邪辛則能瀉不斂則氣無所束是肺失其職也斂則其性遂而其職舉矣故酸又能補
用酸補之辛瀉之
白話文:
王冰說:肺屬酸味,性質收斂,所以使用酸味藥物可以斂肺。吳昆說:肺的功能在於收斂,主掌秋天,所以要收斂。張志聰說:肺主宰秋收的節令。馬蒔說:肺想要收斂,只有酸味才能做到。
《湯液本草》說:肺想要收斂,就急忙吃酸味食物來收斂。白芍藥用辛味瀉肺熱,桑白皮用酸味補肺。如果沒有其他病症,按照錢氏的膠艾散來補脾,因為脾是肺的母親,用甘草補脾,輔助桑白皮瀉肺。如果沒有其他病症,用瀉白散瀉肺熱。腎是肺的兒子,用澤瀉瀉腎熱。
此外,肺主宰上焦,具有收斂肅降的功能。酸味可以收斂,肺受到熱邪侵襲,辛味可以瀉熱。如果不收斂,氣就會外散,這是肺失職的表現。收斂就可以讓肺的本性得以發揮,職能得以提升。所以酸味也能補肺。
王冰曰酸收斂故補辛發散故瀉張志聰曰用酸收以補正辛散以瀉邪馬蒔曰唯其所欲在收酸之所以為補所苦在散辛之所以為瀉張介賓曰肺應秋氣主收斂肺氣宜聚不宜散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白話文:
王冰說:酸性有收斂作用,所以能補益身體。辛性有發散作用,所以能瀉火。
張志聰說:使用酸性藥物收斂以補益正氣,使用辛性藥物發散以瀉除邪氣。
馬蒔說:正是因為需要收斂,所以酸藥才具有補益的作用。正是因為需要發散,所以辛藥才具有瀉火的作用。
張介賓說:肺氣與秋氣相應,具有收斂作用。肺氣適宜收斂,不適宜發散。
王冰曰以苦性堅燥也吳昆曰腎以寒水為象堅勁為德張志聰曰腎體沉石德性堅凝病則失其常馬蒔曰腎欲堅惟苦為能堅驥案湯液本草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瀉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虛則熟地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只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腎又腎非堅則無以補作強之職遇濕則軟得冷則堅五味子遇咸則軟得苦則堅堅即補也
用苦補之咸瀉之
白話文:
王冰說:苦味有使腎臟堅實乾燥的特性。吳昆說:腎臟象徵寒冷的水,其德性是堅韌有力。張志聰說:腎臟的本質像沉重的石頭,其德性堅固凝結。一旦生病,就會失去這種正常狀態。馬蒔說:腎臟想要堅固,只有苦味才能使它堅固。註解:湯液本草記載,腎臟想要堅固,應急服苦味藥材使其堅固。知母以苦味通瀉。黃柏以鹹味通瀉。腎臟虛弱時,可以用熟地黃柏補虛。腎臟本質上不實,不可通瀉。錢氏只有補腎的地黃丸,沒有瀉腎的藥物。肺是腎臟的母親,可以用五味子補腎。腎臟如果不堅固,就無法發揮補益強壯的功能。遇到濕氣就會軟弱,遇到寒冷就會堅固。五味子遇到鹹味就會軟弱,遇到苦味就會堅固。堅固就等於補益。
王冰曰苦補取其堅也咸瀉取其軟也軟濕土製也故用瀉之吳昆曰苦能堅之故謂補咸能軟堅故謂瀉張志聰曰以上論五藏之病而宜於藥食者五味各有所宜馬蒔曰惟其所欲在苦苦之所以為補所苦在軟咸之所以為瀉張介賓曰腎主閉藏氣貴周密故腎欲堅苦能堅故為補咸能軟堅故為瀉
肝色青宜食肝粳米牛肉棗葵皆甘
白話文:
王冰說:使用苦味來補腎,是因為苦味能讓腎氣堅固;使用鹹味來瀉腎,是因為鹹味能讓腎氣柔軟。柔軟潮濕的泥土容易被清除,所以要用瀉下藥來治療。
吳昆說:苦味能使腎氣堅固,所以稱之為補;鹹味能使堅固的腎氣變得柔軟,所以稱之為瀉。
張志聰說:上述理論討論了五臟的病症,以及相應的藥物和食物。五味各有其適應的範圍。
馬蒔說:只要知道補腎的所需,苦味就能起補腎的作用;知道瀉腎的所需,鹹味就能起瀉腎的作用。
張介賓說:腎臟主司封藏,氣血運行需要緻密周全。因此,腎臟需要堅固,苦味能堅固,所以用作補腎藥;鹹味能軟化堅固的腎氣,所以用作瀉腎藥。
王冰曰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寬緩也張志聰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肝色青則其氣苦急故宜甘蓋五味所以養五藏之氣者也馬蒔曰東方甲乙木其色青肝屬木故色亦青肝苦急惟甘為能緩故宜食甘凡粳米牛肉棗葵皆甘皆可食驥案粳米即稻稻粳谷通名氾勝之云秔稻秫稻三月種秔稻四月種秫稻即並稻也孔子云食夫稻周官有稻人之職漢置稻田使者粳秫之別詳見內經方集釋湯液醪醴篇此當指秫稻言孫真人云糯米味甘脾之谷脾病宜食益氣止泄食醫心鏡糯米飲食之主溫中陳藏器云牛肉平消水腫除濕氣補宮令人強筋骨壯健食醫心鏡牛肉一斤熟蒸以姜醋空心食周禮食醫牛宜稌注牛味甘平稻味苦甘苦相成故牛宜稌本經大棗味甘平主安中養脾平胃氣吳氏本草主調中益脾服食令人受氣生津液葵有龍葵蜀葵此當是冬葵本經冬葵味甘寒主五藏六腑寒熱羸瘦利小便久服堅骨長肌肉別錄葵為百菜主其心傷人藥性論滑平日華子久服堅筋骨秋葵即是種早者俗呼為葵菜唐本注此即常食者葵根也左傳葵能衛其足者是𥻿風七月烹葵及菽注菜名大莖小葉華紫黃色可茹肝宜食甘者中央土味於五行土為尊於五味甘為上周禮食醫調以滑甘注姜荁枌榆娩槁潃髓以滑之棗慄餳飴以甘之又曰牛宜稌稌稻也脾之谷牛土之肉肝食脾味土木無忤也金匱肝病宜先實脾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
白話文:
王冰說:肝臟的性質喜愛舒緩,所以食用甘味食物可以使其放鬆。張志聰說:精氣明潤的五種顏色是氣的精華,肝色青,所以肝氣苦澀而急躁,因此適合用甘味來調和。因為五味可以滋養五臟的氣。馬蒔說:東方屬木,顏色青,肝臟屬木,所以顏色也是青色。肝味苦而急,只有甘味才能緩解,所以肝臟適合食用甘味食物。所有粳米、牛肉、棗、葵菜都是甘味,都可以食用。
注釋:
- 粳米:即稻米。
- 牛肉:味甘平,有助於消水腫、除濕氣、補氣、強筋骨。
- 大棗:味甘平,有助於安中、養脾、平胃氣。
- 葵菜:此處指冬葵,味甘寒,有助於調養五臟六腑,利小便,久服可堅骨長肉。
- 滑甘:滑指姜、荁、枌、榆、娩、槁、潃、髓等有滑潤作用的食物;甘指棗、慄、餳、飴等有甘味的食物。
總結:肝臟宜食甘味,因為甘味可以緩解肝氣的苦澀急躁,而五行中,肝屬木,與脾屬土相合,因此食用脾胃喜好的甘味食物,對肝臟也有益。
新校正云甲乙經太素小豆作麻馬蒔曰南方丙丁火其色赤心屬火故色亦赤心苦緩唯酸為能收之故宜食酸凡小豆犬肉李韭皆酸皆可食也驥案別錄大小豆共貫猶蔥薤義也大豆為黃卷小豆去煩熱食療去關節煩熱令人心孔開綠赤者並可食此當是赤
犬肉李韭皆酸
白話文:
校正後的新版《太素》一書中記載,小豆是屬丙丁火,顏色偏紅,而心屬火,所以小豆的顏色也是紅色,心味偏苦緩和,只有酸味可以收斂,所以宜食酸味。凡小豆、狗肉、李子、韭菜,這些都是酸味食物,都可以食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大小豆可以串在一起,像蔥蒜一樣。大豆味黃卷,小豆可以去除煩熱,治療關節煩熱,令人心孔暢通。綠色或赤色的都可以食用,這裡提到的赤色應該是紅色。
王冰曰心性喜緩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斂也張志聰曰心志喜喜則氣緩緩則心神懈馳故宜食小豆大李之酸以收養心氣驥案周禮食醫犬宜粱注犬味酸而溫補絕傷輕身益氣日華子酸補胃氣壯陽補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食醫心鏡脾胃冷弱和米鹽豉煮浮腫小便澀少熟蒸空腹服氣水鼓脹和米煮粥作羹臛吃亦佳陶隱居別本注李類甚多有綠李黃李紫李生李水李並堪食味熱甘美食醫心鏡李味酸主除固熱調中黃帝云李不可和蜜食食之損五藏此當是酸者別錄韭味辛微酸溫歸心安五藏說文菜名一種而久者故謂之韭一歲而三四割之其根不傷至冬培壅之先春而復生信乎一種而久者也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惟此菜殊辛臭不如蔥薤熟即無氣是養性所忌也黃帝云五月勿食又周禮七菹一日韭菹亦以韭為酸物心宜食酸者木火相生也
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
白話文:
王冰說:心性喜歡沉靜,所以吃酸味食物可以收斂。張志聰說:心志喜歡喜悅,氣血運行就緩慢,心神就會懈怠,所以應該吃小豆、大李子這樣的酸味食物來收斂養護心氣。
《周禮》中記載,餵養犬類適合用粱米。注釋中說,粱米性酸溫,能溫補、止痛、減輕體重、增強體力。《日華子》中記載,酸味食物能補胃氣、壯陽、補益腰膝、補虛勞、壯氣力。《食醫心鏡》中記載,脾胃虛寒時可以用米、鹽、豉一起煮,治療浮腫、小便不通、胃脹。還可以把小李子蒸熟,空腹服下,治療氣脹。把小李子煮粥或做成羹湯食用也有同樣的效果。
陶隱居別本注釋說,李子的種類很多,有綠李、黃李、紫李、生李、水李,都可以食用,味道甘溫。
《食醫心鏡》中記載,小李子味酸,能去除熱毒、調和中氣。《黃帝內經》中說,小李子不能和蜂蜜一起食用,這樣會損傷五臟。這裡說的應該是酸味食物的別錄。
韭的口味辛微酸溫,入心經,能安撫五臟。根據《說文解字》,韭是一種蔬菜名稱,因為可以長期生長,所以叫「韭」,一年可以收割三四次,但它的根部不會受傷。到了冬天,會在根部培土加肥,到了春天就能重新生長。的確是長期生長的一種蔬菜。韭在蔬菜中是最溫暖、對人體最有益的,適合經常食用。但是韭的氣味比較辛辣,不如蔥、薤。熟食之後,氣味就會消失,不再刺激性情。
《黃帝內經》中說,五月不要吃韭。《周禮》中記載的「七菹」之一是韭菹,也說明韭是一種酸味食物。心適合吃酸味食物,這是因為木火相生的緣故。
王冰曰肺苦氣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吳昆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張志聰曰肺色白其氣主秋金之降令而苦上逆馬蒔曰西方庚辛金其色白肺亦屬金故色亦白張介賓曰薤音械根白如小蒜爾雅翼云似韭非無實驥案圖經麥有大麥小麥穬麥蕎麥別錄小麥味甘微寒大麥味鹹溫微寒穬麥味甘微寒蕎麥味甘平寒羊肉周禮食醫羊宜黍注羊味甘熱黍味苦溫甘苦相成別錄味甘大熱無毒唐本注病瘥後食之發熱殺人本經杏核仁味苦溫主咳逆土氣別錄實味酸不可多食傷筋骨食醫心鏡主氣喘促勝金方治久患肺氣喘急別錄薤味辛苦溫除寒熱風寒食療治風熱食醫心鐿主赤白痢下皆肺主病也唯麥羊肉味不苦闕疑待考
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
白話文:
王冰說:肺臟屬苦性,氣機逆行,所以食用苦味的食物可以宣通肺氣。吳昆說:肺臟屬苦性,氣機上逆,急用苦味食物來宣泄。張志聰說:肺臟顏色白色,其氣機主宰於秋季金氣下降,而苦味屬陽,性質上行,所以肺臟氣機能上逆。馬蒔說:西方屬金,其顏色白色,肺臟也屬金,所以其顏色也是白色。張介賓說:薤,讀音「械」,根部白色,像小蒜。爾雅翼記載:薤類似韭菜,但沒有果實。驥案:圖經記載,小麥有大麥、小麥、小米、蕎麥等品種。別錄記載:小麥味甘微寒,大麥味鹹溫微寒,小米味甘微寒,蕎麥味甘平寒。羊肉:周禮記載,祭祀用羊宜配黍米。注:羊肉味甘熱,黍米味苦溫,甘苦相配。別錄記載:羊肉味甘大熱無毒。唐本注:病人病癒後食用羊肉會發熱,危及生命。本經記載:杏核仁味苦溫,主治咳嗽逆氣,土氣。別錄記載:杏核仁有實,味酸,不可多食,會損傷筋骨。食醫心鏡記載:薤主治氣喘促,勝金方用於治療久患肺氣喘急。別錄記載:薤味辛苦溫,除寒熱風寒。食療記載:薤用於治療風熱。食醫心鏡記載:薤主治赤白痢疾(肺主病)。但麥子和羊肉的味道都不苦,有待考證。
王冰曰究斯甘食乃調和機關之義也腎為胃關脾與胃合故假咸柔軟以利其關關利而胃氣乃行胃行而脾氣方化故應脾宜味與眾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肝心肺腎食宜皆與前文合獨脾食鹹宜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義張志聰曰夫脾土之所以灌溉四藏者主上滲於心肺下泄於肝腎如脾苦濕則不能上滲土氣敦阜則不能下泄經曰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滲泄為陰故宜食苦者取其燥土氣以湧滲於上宜食鹹者取其行土氣以滲泄於下馬蒔曰中央戊己土其色黃脾亦屬土故色亦黃張介賓曰咸從水化其氣入腎驥案衍義大豆有綠褐黑三種亦有大小兩等別錄味甘平逐水脹除胃中熱蜀本注煮食之主溫毒水腫日華子黑豆調中圖經作豉極冷黃卷及醬皆平食了勿食豬肉必壅氣致死食醫心鏡理胃中熱去身腫豉和炒食極熱煮食之及作豉及醬平本味甘不言鹹鹹者或如圖經政和之說或煮及作豉醬以變其味如鹽豉鹽醬之類方能走腎也別錄凡豬肉味苦不可久食食療肉味苦微寒江豬平味酸周禮食醫豕宜稷注豭豬味酸牝豬味苦茲云咸者當別有服法慄別錄味鹹溫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孟詵生食治腰腳炒食令氣壅圖經患風水氣不宜食以其味鹹也藿說文作𧆑尗之少也詩小雅皎皎白駒食我腸藿儀禮公食大夫禮牛藿注藿豆葉爾雅釋草蔨鹿藿注今鹿豆也唐元稹詩野蔬充膳甘場藿本草未詳
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白話文:
王冰說:探究這些甘美的食物,它們是用來調和內臟的。腎臟是胃的關卡,脾臟和胃相配合,所以用鹹味柔軟的食物,以便通過這個關卡。關卡暢通,胃氣才能運行;胃氣運行,脾氣才能化生。所以,脾胃的飲食宜與其他臟腑不同。
新校正雲:根據上文,肝臟苦而急,用甘味食物來緩和;心臟苦而緩,用酸味食物來收斂;脾臟苦而濕,用苦味食物來燥濕;肺臟苦而氣逆,用苦味食物來泄氣;腎臟苦而燥,用辛味食物來潤澤。這裡講到肝、心、肺、腎的飲食宜忌都與前文相符,唯獨脾臟的飲食宜鹹味而不用苦味,因此王氏特別注釋了這個意思。
張志聰說:脾屬土,負責滋養其他四臟。它向上輸送水液到心肺,向下輸送水液到肝腎。如果脾臟苦濕的話,就不能向上輸送水液;如果脾臟敦厚阻塞的話,就不能向下輸送水液。經典說:酸味和苦味能湧泄水液,屬陰;鹹味能滲泄水液,也屬陰。所以,宜食苦味是因為可以燥濕,讓水液向上湧泄;宜食鹹味是因為可以行氣,讓水液向下滲泄。
馬蒔說:中央戊己土的顏色是黃色,脾臟也屬土,所以顏色也是黃色。張介賓說:鹹味是由水轉化而來的,它的氣機會進入腎臟。
巢復整理的《衍義》中提到,大豆有綠色、褐色、黑色三種,也有大、小兩種。別錄中記載它的味道是甘平,可以消除水腫和去除胃中的熱氣。蜀本注中記載,煮食大豆可以治療溫毒和水腫。日華子中記載,黑豆可以調中。圖經中記載,用黑豆製成醬極為寒涼。黃卷和醬都是性平的。吃大豆時,不要和豬肉一起吃,否則會壅滯氣機,導致死亡。食醫心鏡記載,大豆可以理胃中熱,消除身體浮腫。將大豆炒熟食用性極熱,煮食、製成醬或製成果醬性平。大豆本味甘,沒有提到鹹味。鹹味可能是如同圖經和政和本草中所說的,煮食或製成醬後改變了它的味道,就像鹽豉、鹽醬之類的東西才能運達腎臟。
別錄中說,豬肉味苦,不能長期食用。食療中說,豬肉味苦微寒;江豬肉性平味酸。周禮食醫中記載,豬應食用稷米。注釋中說,豭豬肉味酸,牝豬肉味苦。這裡提到鹹味,應該另有食用方法。
慄子,別錄中記載其味鹹溫,能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孟詵生食慄子能治療腰腳疼痛,炒食會導致氣機壅滯。圖經中說,患有風水之人不宜食用慄子,因為它的味道是鹹的。
藿,說文中作𧆑,意思是少的意思。詩經小雅中有「皎皎白駒,食我腸藿」的句子。儀禮公食大夫禮中記載牛藿。注釋中說,藿就是豆葉。爾雅釋草中記載蔨,注釋中說就是現在的鹿豆。唐朝元稹的詩句中有「野蔬充膳甘場藿」的句子。本草中沒有詳細記載。
王冰曰腎性苦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潤也吳昆曰腎苦燥急食辛張志聰曰腎色黑則其氣喜潤辛能開腠理致津液蓋從革作辛能通母之化原也馬蒔曰北方壬癸水其色黑腎亦屬水故其色亦黑張介賓曰黃黍即糯小米北方謂之黃米驥案黍有丹黍白黍黃黍多種別錄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孫真人曰黍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今腎食者金水同源也雞有多種性味不同丹雄雞味甘微溫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白雄雞味酸烏雄雞微溫黑雌雞味甘黃雌雞味酸甘平腎食當宜烏黑者桃實別錄味酸多食令人有熱桃核味苦甘平不言辛莖白皮味苦辛葉味苦辛平孫真人曰桃味辛肺病宜食蔥實本經味辛溫其莖白平可作湯圖經有冬蔥漢蔥肌肉茖蔥凡四種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
白話文: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和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的臟器,具有以下不同特點:
- 女性:女性的腎臟一般比男性小,重量輕,腎皮質較薄。
- 兒童:兒童的腎臟相對較小,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
- 老年人:老年人的腎臟功能逐漸下降,腎體積縮小,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 妊娠期:妊娠期女性的腎臟血流量增加,腎皮質增厚。
- 高海拔地區:高海拔地區的人羣的腎臟一般較大,以適應低氧環境。
另外,腎臟還具有固醇激素生成和調節骨骼系統等功能。
王冰曰皆自然之氣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堅散而已辛亦能潤能散苦亦能燥能泄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則其謂苦之燥泄也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則其謂辛之濡潤也吳昆曰此釋五味之用張志聰曰此言發散湧泄之外而又有或收或緩或堅或軟之性善用者隨其所利而行之馬蒔曰以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故耳張介賓曰總言五味之用藥食皆然驥案此即總上五欲肝欲散急食辛肺欲收急食酸脾欲緩急食甘腎欲堅急食苦心欲軟急食鹹所謂五欲也
毒藥攻邪
白話文:
王冰說:這些都是自然產生的氣。然而,辛味和苦味不僅僅是散發而已,辛味也能潤澤,苦味也能燥烈。脾臟濕氣重,急用苦味藥物來乾燥它;肺臟有氣上逆,急用苦味藥物來瀉散它。所以說苦味既能燥烈也能瀉散。另外還說:腎臟燥熱,急用辛味藥物來潤澤它。所以說辛味既能濡潤也能滋潤。吳昆說:這是在解釋五味的用途。張志聰說:這是在說五味除了具有發散、湧泄的作用外,還有收斂、緩和、堅固、軟化的性質。善於用藥的人會根據其具體效果來使用。馬蒔說:辛味主散發;酸味主收斂;甘味主緩和;苦味主堅固;鹹味主軟化。這是因為五味對應五臟:心陽主動,故辛味散發;肝陰主靜,故酸味收斂;脾土主運,故甘味緩和;腎水主藏,故苦味堅固;肺金主淨,故鹹味軟化。張介賓說:總的來說,五味對身體的作用在藥物和食物中都是一樣的。驥案:這裡是指以上的「五欲」,即肝臟想要發散,急用辛味藥物;肺臟想要收斂,急用酸味藥物;脾臟想要緩和,急用甘味藥物;腎臟想要堅固,急用苦味藥物;心臟想要軟化,急用鹹味藥物。
王冰曰藥謂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蟲魚鳥獸之類皆可以祛邪養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謂之毒藥也新校正去按本草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故云毒藥攻邪張志聰曰本草上藥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慾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中藥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下藥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馬蒔曰彼補正氣者必有取於良藥治邪氣者必有取於毒藥所以攻邪也五運行大論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此皆所謂毒藥也又曰無毒治病十去其九所謂良藥也張介賓曰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者以氣味之有偏也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是也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欲救其偏則為氣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稱為藥毒故曰毒藥攻邪驥案凡藥能治疾攻邪皆有毒周禮醫師聚毒藥以供醫事注毒藥藥之辛苦者細辛苦參雖辛苦而無毒但有毒者多辛苦藥中之有毒者謂巴豆狼牙之類東洞吉益謂凡攻疾之具則藥皆毒而疾醫之司也又謂藥毒也而病毒也藥毒而攻病毒所以瞑眩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五穀為養
白話文:
王冰說:「藥物」是指金屬、寶石、土石、草木、蔬果、蟲魚、鳥獸等,這些都可以祛除邪氣、養護正氣。然而,辟邪安正只有毒藥才能辦到,因為毒藥有這種能力。因此,通常把毒藥都叫做「藥」。
新校正去按:本草記載,上等的藥物用於主治疾病,以應對上天的力量;它們沒有毒性,可以長期服用,不會傷人。想讓身體輕盈、益氣不老、延年益壽,就要用中等的藥物,它們既能養護人的本性,以應對人世的力量,又無毒或毒性較小,可以酌情使用。想抑制疾病、補虛益弱,就要用下等的藥物,它們用於主治疾病,以應對地上的力量;它們大多有毒,不能長期服用。想驅除寒熱邪氣、破除積聚之物、快速治癒疾病,就要用下等的藥物。
馬蒔說:「補充正氣的藥物,必定會借用好藥的功效;治療邪氣的藥物,必定會借用毒藥的功效。所以毒藥可以攻邪。《五運行大論》說:大毒性的藥物治療疾病,十次中有六次有效;經常有毒性的藥物治療疾病,十次中有七次有效;小毒性的藥物治療疾病,十次中有八次有效。這些都是毒藥。又說:沒有毒性的藥物治療疾病,十次中有九次有效。這些就是好藥。」
張介賓說:「藥物可以治療疾病,是因為毒素有這種能力。所謂的毒素,指的是藥物氣味有偏性。氣味正常的,例如穀物之類,那是養護人體正氣的;氣味有偏性的,例如藥餌之類,那是去除人體邪氣的。所以,正氣不足時要用偏性的氣味來補救,正常的藥物是不行的。」
凡是可以辟邪安正的,都可以稱為藥毒,所以說「毒藥攻邪」。
驥案:凡是藥物能治病攻邪的,都有毒性。《周禮》中記載,醫師收集毒藥以供醫事。「毒藥」註釋為「藥中辛苦者」。細辛雖然辛苦,但無毒;毒性較強的藥物大多辛苦。藥物中有毒性的,是指巴豆、狼牙之類。東洞吉益說:「凡是治療疾病的器具,藥物都含有毒性,所以醫疾是醫師的職責。」又說:「藥物有毒,病毒也有毒。用毒藥攻病毒,所以會導致瞑眩。醫書上說:如果藥物不瞑眩,疾病就不能痊癒。」
王冰曰謂粳米小豆麥豆黃黍也張志聰曰謂黍稷稻麥菽以供養五藏之氣馬蒔曰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之五穀所以養此元氣也張介賓曰養生氣也驥案此即上大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之五穀也周禮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注五穀麻黍稷麥豆也此依月令五方之谷此五穀據養疾而食之非必入於藥分素問金匱真言東方青其穀麥南方赤其谷黍西方白其谷稻中央黃其谷稷北方黑其谷豆此五穀又為麥黍稻稷豆五常政大論敷和谷麻升明穀麥備化谷稷審平谷稻靜順谷豆委和谷稷稻伏明谷豆稻卑監谷豆麻從革谷麻麥涸流谷黍稷發生谷麻稻赫曦穀麥豆敦阜谷稷麻堅成谷稻黍流衍谷豆稷靈樞五味篇五穀粳米甘麻酸大豆咸麥苦黃黍辛
五果為助
白話文:
王冰說:「五穀是指粳米、小豆、麥子、大豆、黃黍。」
張志聰說:「五穀是指黍米、稷米、稻米、小麥、大豆,用來供養五臟之氣。」
馬蒔說:「粳米、小豆、麥子、大豆、黃黍等五穀能滋養人體元氣。」
張介賓說:「五穀能滋養人體精氣。」
根據《周禮》,疾醫會用五味、五穀、五藥來治療疾病。五穀是指麻、黍、稷、麥、豆。
根據《素問》和《金匱真言》,東方屬青,穀物為麥;南方屬赤,穀物為黍;西方屬白,穀物為稻;中央屬黃,穀物為稷;北方屬黑,穀物為豆。
這些五穀又可以分為麥、黍、稻、稷、豆,不同的穀物對應五常(仁、義、禮、智、信)。
《靈樞五味篇》記載,五穀的味道和屬性如下:
- 粳米:甘
- 麻:酸
- 大豆:鹹
- 麥:苦
- 黃黍:辛
王冰曰謂桃李杏慄棗也張介賓曰助其養也驥案此即上文肝棗心李肺杏脾慄腎桃之五果靈樞五味篇五果棗甘李酸慄咸杏苦桃辛按之金匱真言五方果五常政大論五歲果亦互異李時珍曰木實曰果熟則可食干則可脯疾苦可以備藥以五味五色應五藏
五畜為益
白話文:
王冰說,這裡提到的「桃李杏慄棗」是五種水果。張介賓認為,它們有助於滋養身體。我認為,這與上文提到的「肝棗、心李、肺杏、脾慄、腎桃」這五種水果是一致的。靈樞中的「五味篇」記載,這五種水果的味道分別為:棗甘、李酸、慄鹹、杏苦、桃辛。根據金匱真言中的「五方果、五常政、大論五歲果」,這五種水果的說法有所不同。李時珍認為,樹木的果實稱為「果」,成熟後可以食用,乾燥後可以曬成果脯,也可以入藥治療疾病。這五種水果,分別對應五臟,具有五味、五色。
王冰曰謂牛羊豕犬雞也張志聰曰補益五藏馬蒔曰益此元氣張介賓曰益精血也驥案此五畜亦與金匱真言五常政大論不同靈樞五味篇五畜牛甘犬酸豕咸羊苦雞辛
五菜為充
白話文:
王冰說:指牛、羊、狗、雞也。張志聰說:補益五臟。馬融說:益於元氣。張介賓說:益於精血。編者注:這五種肉類也與《金匱真言》中的《五常政大論》以及《靈樞》中的《五味篇》中提及的五種味道牛(甘味、苦味)雞(辛味)相關。
王冰曰謂葵藿薤蔥韭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論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張志聰曰充實於藏腑者也馬蒔曰充此元氣張介賓曰實藏腑也驥案天中記五肉七菜勝掩鶉鴞蜀都賦五肉七菜勝掩腥臊此言菜肉令人補也李時珍曰凡草木之可茹者謂之菜五菜所以輔佐穀氣疏通壅滯是以內則有訓時醫有方菜之於人補非小也靈樞五味篇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蔥辛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白話文:
王冰說,葵、藿、薤、蔥、韭都是藥物。新校正注釋說,根據《五常政大論》,大毒的藥物治療疾病,要十去其六;常毒的藥物治療疾病,要十去其七;小毒的藥物治療疾病,要十去其八;無毒的藥物治療疾病,要十去其九。穀物、肉類、果實、蔬菜等食物,都要適量食用,不要過度,以免損傷身體。張志聰說,這些食物可以充實臟腑。馬蒔說,這些食物可以補充元氣。張介賓說,這些食物可以充實臟腑。驥案引《天中記》中「五肉七菜勝掩鶉鴞」,《蜀都賦》中「五肉七菜勝掩腥臊」,這些都說明蔬菜肉類可以滋補身體。李時珍說,凡是可以食用的草木,都稱為蔬菜。五種蔬菜可以輔助穀物,疏通身體的阻塞,所以《內則》中有所訓誡,醫書中也有藥方,蔬菜對人體的補益作用不可小覷。《靈樞‧五味篇》中提到五種蔬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氣味相合,服用可以補精益氣。
王冰曰氣為陽化味曰陰施氣味合和則補益精氣矣陰陽應象大論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由是則補精益氣其義可知新校正云按孫思邈雲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製藥物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之謂和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張志聰曰此總結上文而言穀肉果菜皆有五氣五味宜和合而食之無使偏勝以補益精氣如偏食焦苦之氣味則增火化如偏食鹹腐之物則增寒化經曰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故宜氣味和合而食之驥案李杲曰物有升降浮沉化生長收藏成以配四時春生夏浮秋收冬藏土居中化是以味薄者升而生氣薄者降而收氣厚者浮而長味厚者沉而藏氣味平者化而成但言補之以辛甘溫熱及氣味之薄者即助春夏之升浮即是瀉秋冬收藏之藥也在人之身肝心是矣但言補之以酸苦鹹寒及氣味之厚者即補秋冬之降沉便是瀉春夏生長之藥也在人之身肺腎是矣淡味之藥滲即是升泄即為降佐使諸藥者也明乎氣味而合服之而補益之道得矣王好古曰辛散也而行之也橫甘淡也而行之也上苦泄也而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縮咸軟也其性舒能知性味服食無不宜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
白話文:
王冰說:氣是陽氣的化生,味道是陰氣的施用。氣味結合和諧,就能補充精氣。陰陽應合,就像《大論》所說:陽氣是氣,陰氣是味道。味道歸順於形體,形體歸順於氣,氣歸順於精,精歸順於化。精神養育氣,形體養育味道。
《大論》又說:形體虛弱的,用溫氣來補養;精氣不足的,用味道來補充。由此可知,補充精氣的方法。
《新校正》說:孫思邈認為,精以氣為食,氣養精以滋潤面色,形體以味為食,味養形體以生發力量。精氣順應五氣才能靈敏。如果飲食味道不均衡,就會損害形體。所以聖人先用飲食禁忌來保持生命,後製藥物來防治疾病。氣味溫暖補益,能保全精氣形體。這就是將氣味和合起來服用的目的,以補充精氣。
張志聰說:這是總結上文所說的,穀物、肉類、水果、蔬菜都含有五氣五味,應該和合食用,避免偏食,以補充精氣。例如,偏食辛辣苦澀的味道會加重火氣化熱;偏食鹹味腐敗的食物會加重寒氣化冷。《經》中說:久而久之會增加氣,物體化生是常理。氣增加過久會導致早夭,所以應該和合氣味進食。
李杲認為:萬物有升降浮沉,化生長藏,配合四季變化。春天生長,夏天浮出,秋天收斂,冬天潛藏,土居於中央而化生萬物。所以,味道薄的會上升而生氣;味道薄的會下降而斂氣;味道厚的會浮出而滋長;味道厚的會沉下而潛藏;味道平的會化成萬物。如果只補充辛甘溫熱和味道薄的東西,就是幫助春夏升浮,也就是瀉掉秋冬收藏的藥物。在人體中,肝和心就是如此。如果只補充酸苦鹹寒和味道厚的東西,就是補充秋冬斂藏,也就是瀉掉春夏生長的藥物。在人體中,肺和腎就是如此。淡味藥物滲透,即為上升瀉下,用於輔佐其他藥物。明白了氣味而和合服用,就能獲得補充精氣的方法。
王好古說:辛味辛散,能疏散;甘味淡味,能和中;苦味瀉下,能通降;酸味收斂,性緊縮;鹹味軟化,性舒展。能夠瞭解藥物的性質和味道,那麼服食起來便沒有不適宜的了。
王冰曰用五味而調五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腎以辛者各隨其宜欲緩欲收欲軟欲泄欲散欲堅而為用非以相生相養而為義也張志聰曰五者謂毒藥谷畜菜果也言此五者皆有辛甘之發散有酸苦鹹寒之湧泄又有辛散酸收苦堅咸軟或隨四時之宜散宜收或隨五藏之所苦所欲各隨其所利而行之此篇論案五藏以知間甚死生之期審貴賤以施針砭藥食之別蓋九候之病由五藏之所生馬蒔曰自毒藥攻邪以下至此其間谷果畜菜五者各有五味各有散收緩急堅軟之宜在因四時五藏之病隨五味所宜以異用耳蓋至是而藏氣法時之義無餘蘊矣張介賓曰此總結上文五藏之氣四時之用各有所利然變出不常則四時五藏因病而藥五味當隨所宜也驥案王注配肝以甘者土木無忤也配心以酸者木生火也配脾以咸者水由地中行也配肺以苦者肺居膈上上部法天也配腎以辛者金水同源也此五藏五味與歲氣時藥之說別是一義故藏氣法時與金匱真言五常政等篇所舉五穀五畜互有不同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所入酸入肝
白話文:
王冰說:用五味來調理五臟,使其相配:肝臟配甘味,心臟配酸味,脾臟配鹹味,肺臟配苦味,腎臟配辛味,各有其適合的情況。想要幫助氣機緩和、收斂、軟化、瀉下、散發、堅固,就要根據這些情況來使用。並不是為了相生相養才這樣做。
張志聰說:這五種東西指的是毒藥、穀物、畜禽、蔬菜和水果。這五種東西都含有辛味和甘味,可以發散;酸味、苦味和鹹味,可以瀉下;辛味可以發散,酸味可以收斂,苦味可以堅固,鹹味可以軟化。可以根據四時的宜忌來發散或收斂,也可以根據五臟的病症和需求,各根據其益處來使用。這一篇討論五臟以知曉病情輕重生死期限,審查貴賤以施用針灸藥食,因為九候的病症是由五臟產生的。
馬蒔說:從「毒藥攻邪」以下到這裡,穀物、水果、畜禽、蔬菜這五種東西各含有五味,各有所宜,可以發散收斂、緩解、緊急、堅固、軟化。是根據四時五臟的病症,配合五味所宜,而加以不同的使用。到這裡為止,藏氣法時之義已無遺漏了。
張介賓說:這是總結上文五臟之氣四時之用的各有所利,但是變化不定,所以四時五臟會因病而用藥,五味就應當根據所宜。驥按:王注的肝臟配甘味,是因為土木不相剋;心臟配酸味,是因為木生火;脾臟配鹹味,是因為水從土中流過;肺臟配苦味,是因為肺位於膈上,上部法天;腎臟配辛味,是因為金水同源。這五臟五味與歲氣時藥之說,是另外一種意思,所以藏氣法時與《金匱真言》五常政等篇所提到的五穀五畜,互相有所不同。
王冰曰肝合木而味酸吳昆曰五味所入各以類從易所謂同氣相求也張志聰曰胃者五藏六腑之海水穀皆入於胃五藏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所喜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味之酸者入肝以養肝氣張介賓曰酸化從木驥案肝之本味酸與藏氣法時食甘之義不同
辛入肺
白話文:
王冰說:肝臟屬木,其味道為酸。吳昆說:五種味道進入人體後,會根據自己的性質歸類,正如《易經》所說的「物以類聚」。張志聰說:胃是五臟六腑的海,一切食物都進入胃中,五臟六腑都從胃中吸收營養。五種味道各自趨向它們所喜好之處:酸味先作用於肝臟,苦味先作用於心臟,甘味先作用於脾臟,辛味先作用於肺臟,鹹味先作用於腎臟。當食物的營養和津液在各經絡中運行暢通後,才會轉化為廢物,依次排出體外。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所以酸味的食物進入肝臟,可以滋養肝氣。張介賓說:酸味從木中產生。注:肝臟的本味是酸味,與「藏氣法時食甘」的原則不同。
王冰曰肺合金而味辛張志聰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味之辛者入肺以養肺氣張介賓曰辛化從金驥案肺之本味辛與藏氣法時食苦之義不同
苦入心
白話文:
王冰說:肺屬金,它的味道是辛辣的。
張志聰說:西方屬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因此,辛辣味的食物能滋養肺氣,補益肺部。
張介賓說:辛味是從金屬屬性中轉化來的。
驥案:肺的本味是辛,這與藏氣法中規定在秋天食用苦味食物的原則不同。
王冰曰心合火而味苦張志聰曰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味之苦者入心以養心氣張介賓曰苦化從火驥案心之本味苦與藏氣法時食酸之義不同
鹹入腎
白話文:
王冰說:心與火相通,味道為苦。
張志聰說:南方產生熱量,熱量產生火,火產生苦味,苦味養心。所以味道苦的東西進入心臟,養護心氣。
張介賓說:苦味從火轉化而來。驥注:心臟的本味是苦的,與藏氣法的季節飲食酸味不同。
王冰曰腎合水而味鹹張志聰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故味之咸者入腎以養腎氣張介賓曰咸化從水驥案腎之本味鹹與藏氣法時食辛之義不同
甘入脾
白話文:
王冰說:腎髒與水相應,味道為鹹。張志聰說:北方產生寒冷,寒冷產生水,水產生鹹味,鹹味滋養腎臟,因此鹹味的食物可以進入腎臟,養護腎氣。張介賓說:鹹味的化生來源於水。驥注:腎髒的本味是鹹味,與在春季進食辛味食物以養藏腎氣的原理不同。
王冰曰脾合土而味甘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又云淡入胃張志聰曰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味之甘者入脾以養脾氣張介賓曰甘化從土驥案脾之本味甘與藏氣法時食鹹之義不同
白話文:
王冰說:脾臟屬土,口味甘甜。校正本作註腳:根據《太素》記載,淡味能進入胃部,張志聰說:中部區域會產生濕氣,濕氣生成了土,土生成了甘甜,甘甜生成了脾臟,所以甘甜的味道可以進入脾臟,滋養脾臟氣。《景嶽全書》的張介賓說:甘味是土中轉化而來的,而脾臟本身的味道是甘甜的,這與藏氣法時食鹹的性質不同。
是謂五入
所謂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葵棗
張介賓曰此下言藏病所宜之味也脾屬土甘入脾故宜用此甘物
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
張志聰曰心屬火苦入心故宜用此苦物
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慄藿
張介賓曰大豆黃卷大豆芽也腎屬水鹹入腎故宜用此咸物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張介賓曰肝屬木酸入肝故宜用此酸物
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白話文:
所謂「五入」,是指五臟病症宜食之味。脾屬土,甘味入脾,所以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葵棗;心屬火,苦味入心,所以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屬水,鹹味入腎,所以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大豆芽)、豬肉、慄藿;肝屬木,酸味入肝,所以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張介賓曰肺屬金辛入肺故宜食用此辛物此五節與五藏生成論之五合宣明五氣篇之五入者意同皆用本藏之味以治本藏之病也馬蒔曰此言五色與五味相宜而五藏之病各有所當用也黃色屬土甘味屬土脾亦屬土故色之黃者宜甘而脾病者主脾氣不足宜食谷果畜菜之甘者以益之赤色屬火苦味屬火心亦屬火故色之赤者宜苦而心病者主心氣不足宜食谷果畜菜之苦者以益之黑色屬水鹹味屬水腎亦屬水故色之黑者宜咸而腎病者主腎氣不足宜食谷果畜菜之咸者以益之青色屬木酸味屬木肝亦屬木故色之青者宜酸而肝病者主肝氣不足宜食谷果畜菜之酸者以益之白色屬金辛味屬金肺亦屬金故色之白者宜辛而肺病者主肺氣不足宜食谷果畜菜之辛者以益之此即宣明五氣論之所謂五入也余伯榮曰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是以五色合五味而各有所宜也五藏內合五行外合五色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以養五藏故五藏病者隨五味所宜也
白話文:
張介賓說:肺屬金,辛味入肺,所以適合食用辛味的食物。這五節與《五藏生成論》的五合、宣明五氣篇的五入,其用意相同,都是使用本臟的氣味治療本臟的疾病。
馬蒔說:這句話說明五色與五味相互對應,不同的五臟疾病應對應使用不同的顏色和味道。黃色屬土,甘味也屬土,脾臟也屬土,所以黃色的食物宜用甘味,脾臟疾病中以脾氣不足為主,宜食用穀類、水果、畜肉、蔬菜中甘味的食物來滋補。紅色屬火,苦味也屬火,心臟也屬火,所以紅色的食物宜用苦味,心臟疾病中以心氣不足為主,宜食用穀類、水果、畜肉、蔬菜中苦味的食物來滋補。黑色屬水,鹹味也屬水,腎臟也屬水,所以黑色的食物宜用鹹味,腎臟疾病中以腎氣不足為主,宜食用穀類、水果、畜肉、蔬菜中鹹味的食物來滋補。青色屬木,酸味也屬木,肝臟也屬木,所以清色的食物宜用酸味,肝臟疾病中以肝氣不足為主,宜食用穀類、水果、畜肉、蔬菜中酸味的食物來滋補。白色屬金,辛味也屬金,肺臟也屬金,所以白色的食物宜用辛味,肺臟疾病中以肺氣不足為主,宜食用穀類、水果、畜肉、蔬菜中辛味的食物來滋補。這就是宣明五氣論所說的「五入」。
餘伯榮說:五穀用於養生,五果用於輔助,五畜用於滋補,五菜用於充實。氣味結合服用,可以補充精氣。因此,將五色配伍五味,各有其合適之處。五臟內合五行,外合五色五味,進入胃部後各自歸屬自己喜好的部位,津液在體內各循其道運行,滋養五臟。因此,五臟疾病應該根據五味的適宜性來治療。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白話文:
肝臟顏色發青,適合食用甘甜的糯米、牛肉、紅棗和葵菜,這些都是甘味的。
肝臟顏色發紅,適合食用酸味的狗肉、梅子、韭菜,這些都是酸味的。
脾臟顏色發黃,適合食用鹹味的黃豆、豬肉、板栗和藿香,這些都是鹹味的。
肺臟顏色發白,適合食用苦味的麥子、羊肉、杏仁和薤白,這些都是苦味的。
腎臟顏色發黑,適合食用辛辣的黃小米、雞肉、桃子和蔥,這些都是辛味的。
馬蒔曰此言五藏宜食之味皆自其所苦者而治之也素問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至末又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本經作麻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夫前既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而後乃云脾色黃宜食鹹啟元子云究斯宜食乃調機關之義也腎為胃關脾與胃合故假咸柔軟以利其關關利而胃氣乃行胃行而穀氣方化故脾之味與各藏不同此節與素問同張志聰曰藏氣法時論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夫色者氣之華也緩急燥濕藏氣之不和也五藏有五氣之苦故宜五味以調之用陰而和陽也愚按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而又曰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慄藿皆咸蓋脾為陰中之至陰而主濕土之氣乃喜燥而惡寒濕者也故宜食苦以燥之然灌溉於四藏土氣潤濕而後乃流行故又宜食鹹以潤之是以玉機真藏論脾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者也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故宜急食苦以燥之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謂如黔喙之屬艮止而不行是以食鹹以滋其潤濕而灌溉也蓋脾為土藏位居中央不得中和之氣則有太過不及之分是以食味之有兩宜也
靈樞五音五味篇上徵與右徵同穀麥畜羊果杏手少陰藏心色赤味苦時夏
白話文:
馬蒔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五臟應該吃的味道,都是根據它們的病症來治療的。《素問·藏氣法時論》中,討論到肝臟苦燥,於是應該吃甘味來緩和;心臟苦澀,於是應該吃酸味來收斂;脾臟苦濕,於是應該吃苦味來乾燥;肺臟苦氣上逆,於是應該吃苦味來瀉散;腎臟苦燥,於是應該吃辛味來潤澤。文章末尾又說:肝臟顏色青,適合吃甘味的粳米、牛肉、棗子、葵花子;心臟顏色赤,適合吃酸味的小豆、犬肉、李子、韭;肺臟顏色白,適合吃苦味的麥子、羊肉、杏仁、薤白;脾臟顏色黃,適合吃鹹味的黃豆、豬肉、栗子、藿香;腎臟顏色黑,適合吃辛味的黃黍、雞肉、桃子、蔥。在前文中,已經說過脾臟苦濕,應該吃苦味來乾燥。而後又說脾臟顏色黃,適合吃鹹味。啟元子說:細究「宜食」的含義,都是在調和臟腑功能。腎臟是胃部的關卡,脾臟與胃相配,所以假用鹹味柔軟來通利關卡。關卡通利了,胃氣就可以正常運行;胃氣運行,穀氣才能化生,所以脾臟的味道與其他臟腑不同,這一點與《素問》中的說法一致。張志聰說:《藏氣法時論》中提出,肝臟苦燥,應該吃甘味來緩和;心臟苦澀,應該吃酸味來收斂;脾臟苦濕,應該吃苦味來乾燥;肺臟苦氣上逆,應該吃苦味來瀉散;腎臟苦燥,應該吃辛味來潤澤。顏色是氣的表徵,緩急燥濕是臟腑氣血不調和的表現。五臟有五種「苦」的病症,所以可以用五味來調和,用陰味來調和陽味。我個人理解,脾臟苦濕,應該吃苦味來乾燥,但又說脾臟顏色黃,適合吃鹹味的大豆、豬肉、栗子、藿香等。因為脾臟是陰中至陰,掌管著濕土之氣,所以喜歡乾燥而厭惡寒冷濕氣,因此宜食苦味來乾燥。然而,脾臟灌溉四臟,土氣潤濕才能正常運轉,所以又需要吃鹹味來潤澤。因此,《玉機真藏》論述脾臟時說:「脾屬於土,是孤獨的臟腑,灌溉著四面八方,它的氣血運轉就像流水。」這句話說的是脾氣過盛,病在於外,所以應該急食苦味來乾燥。而「如鳥之喙」這句話說的是脾氣虛弱,病在於內,就像烏鴉的喙一樣不能動彈,所以吃鹹味來滋潤它的潤濕,促進它的灌溉功能。脾臟是土臟,位居中央,得不到中和之氣,就會出現過盛或虛弱的情況,所以飲食口味也有兩種宜食。
馬蒔曰上徵右徵者火音之人也故五穀五畜五果之內其麥羊杏皆屬火宜火音之人用此以調之也張介賓曰此下五條言五藏之裡以合四時五色五味也張志聰曰此節以五穀五畜五果之五味調養五音之人及二十五變之人蓋左右太少者從五音之所變也上徵者手少陰之人也右徵者左右上下手足三陽之人也上徵與右徵同者舉一而概四也蓋四變之人本於五音之所出是以五味調五音而四變之人亦調之以此五味也麥成於夏火之谷也巳午未會成火局羊乃火之畜也杏色赤而味苦心之果也經云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夫味歸形氣歸精是以五音之形及二十五變之形不足者當補之以味也上徵者在氣為手少陰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味為苦在時為夏此五音之所主也右徵者以陰而變陽也仇汝霖曰按前後二篇並無針刺二字所謂調右手太陽上左足太陽下者即以此五味調之也列左右上下者分別二十五變之人使後學觀形以知血氣之盛虛非用五味之中而有上下之分也如用調左手太陽上右手太陽下總以麥谷羊畜調之也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學者以意逆之則得之矣驥案此與上藏氣法時論五味篇參照下同
上羽與太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慄足少陰藏腎色黑味鹹時冬
白話文:
馬蒔說:「上徵和右徵音域的人,五行中屬「火」,所以五穀、五畜、五果中,「麥」、「羊」、「杏」都屬火,因此火音域的人宜用這些食物來調和。」
張介賓說:「以下是五段話,說明五臟的內裡與四季、五色、五味的對應關係。」
張志聰說:「這一節用五穀、五畜、五果的五味來調養五音域的人和二十五種身體變化的人;左右太少的人需要根據五音所產生的變化而調整。上徵音域的人是手少陰的;右徵音域的人是左右上下手足三陽的;上徵和右徵的調養方法相同,只舉一個例子來概括其他的三個。四種身體變化的人基本上都是從五音的變化而來的,所以用五味調養五音域的人時,四種身體變化的人也可用這些五味調養。」
麥子生長在夏季,是屬火的穀物;羊是屬火的動物;杏子顏色紅色而味道苦,是屬心的果實。經典上說:「五穀用來養命;五果用來輔助;五畜用來有益。」味道補養形體,氣歸於精,所以當五音域不足時,需要用味道來補。
上徵音域的人在氣上屬手少陰,在臟上屬心,在顏色上屬紅色,在味道上屬苦,在時間上屬夏季;這都是五音的主導因素。右徵音域的人是屬陰而化陽的。
仇汝霖說:「反覆閱讀前後兩篇文章,並沒有發現『針刺』二字;所說的『調右手太陽上左足太陽下』就是用這五味來調養的。列出左右上下是因為分別二十五種身體變化的人,讓後學者觀察身體特徵來瞭解氣血的盛衰,並非在用五味調養方法時有上下之分。比如調左手太陽上右手太陽下,總是用『麥』、『谷』、『羊』、『畜』來調養的。書上沒有說盡所有的話,話也沒有說盡所有的意思;學者們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就能明白了。」
驥案:這段文字與上文中的「藏氣法」、「時論五味篇」相參照,比對分析。
馬蒔曰上羽太羽者水音之人也故五穀五畜五果之內其大豆彘慄屬水宜水音之人用此以調之也張志聰曰上羽足少陰之人也太羽者二十五變之形也曰右徵曰太羽經文錯綜其間者舉一而左右少太總調之以此味也豆色黑性澀水之谷也彘乃亥畜水之畜也栗色黑味鹹腎之果也上羽者在經氣為足少陰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味為咸在時為冬倪仲宣曰所言足少陰藏腎者謂大豆彘慄之味在經氣調養足少陰在藏則調養腎也余藏同義
上宮與太宮同谷稷畜牛果棗足太陰藏脾色黃味甘時季夏
白話文:
馬蒔說:「上羽、太羽這兩個音色適合水音的人。因此在五穀、五畜、五果中,大豆、豬肉、栗子屬於水性,適合水音的人用來調理身體。」
張志聰說:「上羽是足少陰的人適合的音色。太羽是 25 種變化的其中一種音色。『右徵』和『太羽』這兩個音節在經文中相輔相成,可以舉一反三,用這些味道進行調理。大豆是黑色的,性質澀,是屬於水性的穀物。豬是屬亥的動物,是屬於水性的家畜。栗子是黑色的,味道鹹,是屬於腎的果實。上羽在經氣中對應足少陰經,在藏象中對應腎臟,在顏色中對應黑色,在味道中對應鹹味,在四時中對應冬季。」
倪仲宣說:「這裡所說的足少陰藏腎,是指大豆、豬肉、栗子的味道在經氣中能調理足少陰經,在藏象中能調理腎臟。」
馬蒔曰上宮太宮者土音之人也故五穀五畜五果之內其稷牛棗皆屬土宜土音之人用此以調之也張志聰曰上宮足太陰之人也太宮者變而為足陽明也稷色黃味甘土之谷也牛乃土之畜棗者脾之果也在氣為足太陰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味為甘在時為長夏上宮太宮加宮左宮少宮之人同調此谷畜之味也
上商與右商同谷黍畜雞果桃手太陰藏肺色白味辛時秋
白話文:
馬蒔說,上宮、太宮這兩宮的人屬於土氣質的人,所以五穀、五畜、五果之中,稷米、牛、棗子都屬土,適合土氣質的人食用來調養身體。張志聰說,上宮指足太陰脾經的人,太宮則轉化為足陽明胃經。稷米顏色黃,味道甘甜,是土的穀物;牛是土的牲畜;棗子是脾的水果。在氣象上,它們屬於長夏;在人體臟腑上,它們歸屬於脾;在顏色上,它們屬於黃色;在味道上,它們屬於甘味。上宮、太宮、加宮、左宮、少宮這五宮的人,都可以服用這些穀物和牲畜的味道來調養身體。
馬蒔曰上商右商者金音之人也故五穀五畜五果之內其黍雞桃皆屬金宜金音之人用此以調之也張志聰曰上商手太陰之人也右商四變之形也黍色白而收成金之谷也雞屬酉而鳴於巳酉丑時金之畜也桃色白而有毛肺之果也在氣主手太陰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味為辛在時為秋上商右商少商太商左商之人同調此谷畜之味也
上角與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陰藏肝色青味酸時春
白話文:
兄弟都是糧食牲口的足衣食的人,兄弟都是聰明的足用的,兄弟都是酒肉牲口足待賓客的人。
馬蒔曰上角太角者木音之人也故五穀五畜五果之內其麻犬李皆屬木宜木音之人用此以調之也張志聰曰上角足厥陰之人也太角四變之形也麻色青莖直木之谷也犬屬戌而味酸厥陰之畜也李色青味澀肝之果也在經氣主足厥陰在藏為肝在色為青在味為酸在時為春上角太角右角𮡧角判角同調此谷果之味也仇汝霖曰調五音者補五藏調四變者補六腑
靈樞九針篇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淡入胃是謂五味
白話文:
馬文中說,角部的太角類屬木音的人,所以麻、狗、李等五種果蔬都屬於木音,因此適合木音的人食用來調理。張志凝說,上角足厥陰的人,太角是四種變形。麻的顏色是青黑色的,是直立木頭的果實。狗屬於酸味的,是厥陰的輔助藥。李的顏色是青黑色的,味道是酸的,是肝的果實。在經氣中,它主導足厥陰;在臟腑中,它是肝;在顏色中,它是青色;在味道中,它是酸味;在季節中,它是春天。上角、太角、右角、𮡧角、判角這五種果實的味道是一致的。仇釗說,調和五音的是來補五臟,調和四變的是來補六腑。
驥案胃者五藏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藏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以次傳下王子律曰淡附於甘故淡入胃
白話文:
胃是人體器官的中心,食物和水分都會進入胃。五臟六腑都從胃裡攝取能量。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特性,它們都流向它們喜歡的部位。食物的精華和津液已經輸送完畢,氣血暢通無阻,依次傳遞到下焦。王子律說:淡味依附於甘味,所以淡味會進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