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

《內經藥瀹》~ 卷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

1. 水穀

素問五臟別論篇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白話文:

飲食進入口中,胃就會變得充實而腸子相對變空。

王冰曰以未下也馬蒔曰實而不滿者方其水穀入口之時上之為胃者實而下之為腸者尚虛及其時下下脘之後則下之為腸者實而上之為胃者已虛故一有所實,則不能有所滿而必至於瀉也故曰實而不滿者以此彼五臟無水穀之出入特其精微之氣焉耳故雖至於滿而不至於有所實自不必有所瀉也故曰滿而不實者以此驥案胃巢也水穀巢聚之所也腸暢也通暢水穀之道也有大腸小腸之別靈樞海論胃者水穀之海師傳篇六府者胃為之海廣頦大頸張胸五穀乃容又平人絕谷篇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五寸受水穀三斗五升素問靈蘭秘典篇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胃主受納水穀故入口則胃實小腸上接於胃凡胃所納之物皆受盛於小腸之中小腸中物至大腸精汁盡化變糟粕而出故胃實腸虛腸實胃虛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王冰曰水穀下也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氣口亦太陰也

白話文:

王冰說,因為(胃)沒有往下運送(食物)。馬蒔說,實際上有食物但沒有滿,這是因為食物剛入口的時候,上面的胃部會充滿食物,而下面的腸道還是空的。等一段時間後,食物下移到下脘(腹中部),腸道變滿,胃部就會空了。所以,當一個地方有食物時,另一個地方就無法滿,這就會導致腹瀉。因此說,有食物但沒有滿是因為這個原因。至於其他臟腑,它們沒有食物的出入,只有精微的氣體。所以,即使它們滿了,也不會實,自然就不需要排洩。因此說,滿而不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驥」指胃,是食物聚集的地方。「腸」指暢通,是食物通過的管道,有大腸和小腸之分。《靈樞·海論》說,胃是水穀之海。《師傳篇》說,六腑之中,胃就是他們的海洋。《廣頸大頸》篇說,胸膛寬闊,頸部長,才能容納得下五穀。《平人絕谷篇》說,胃長一尺五寸,寬五寸,長二尺五寸,可以容納三鬥五升的水穀。《素問·靈蘭祕典篇》說,小腸是存放食物的器官,將食物化為養分排出。大腸是傳送食物的器官,將食物殘渣化為糟粕排出。脾胃是儲藏食物的器官,將食物中的營養排出。胃負責接收水穀,所以食物入口後胃就充滿了。小腸在上端連接胃,胃裡的所有食物都進到小腸中貯存。小腸裡的食物到了一定量時,就會進入大腸,精華部分被吸收,糟粕部分被排出。因此,胃實腸虛,腸實胃虛,這就是「實而不滿,滿而不實」的原因。

王冰曰氣口在手魚際之後同身寸之一寸氣口之所候脈動者是手太陰脈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張志聰曰氣口手太陰之兩脈口五藏之氣皆變見於氣口故為五藏主蓋水穀之清者榮於五藏水穀之濁者出於六府清中之清者榮於經脈清中之濁者復傳化於腸胃膀胱此節論飲食入胃有氣味清濁上下出入之分當知奇恆之府亦受清中之清者也馬蒔曰此即五味入口之語以明五氣入鼻之義氣口者右手之寸口脈即手太陰肺經太淵穴也此篇與經脈別論靈樞五色四時氣篇皆名之曰氣口靈樞終始篇名之曰脈口以脈氣必會於此也六節藏象論靈樞禁服名之曰寸口以此部即太淵穴去魚際僅一寸也其左手寸部則內經諸篇皆謂之人迎耳經脈別論謂氣口成寸以決生死故帝問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而可以決脈之動靜氣之盛衰人之死生有如是也伯言脈雖見於氣口而實本之於脾胃也胃足陽明脾足太陰足陽明為六府之先足太陰為五藏之本胃主納受凡水穀以是為市為六府之大源五味入口藏於胃而得脾以為之運化致五藏之氣無不藉以資養則是脾者足太陰也肺者手太陰也其氣本相為流通而氣口亦手太陰耳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惟其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凡胃脾積聚痰物其氣口必大而滑凡胃脾之虛者其氣口脈必虛張介賓曰氣口之義其名有三手太陰肺經脈也肺主諸氣氣之盛衰見於此故曰氣口肺朝百脈脈之大會聚於此故曰脈口脈出太淵其長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雖三而實則一愚按氣口寸口脈口之義乃統兩手而言非獨指右手為氣口也如經脈篇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循魚際又經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則以氣口知之經筋篇手太陰之筋結於魚行寸口外側經脈別論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平人氣象論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小針解氣口虛而當補盛而當瀉本篇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難經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曰寸口者脈之大會五臟六府之所終始故取法於寸口諸如此者豈獨指右手為言耶而王叔和未詳經旨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手寸口大迎以前右手寸口氣口以前等說自晉及今以訛傳訛莫可解救甚至以左候表以右候里無稽之言其謬為甚肝心居左豈不可為里腸胃在右豈不可為表如仲景為傷寒之主但曰大浮數滑動者此名陽也沉澀弱弦微者此名陰也又曰表有病脈當浮而大里有病脈當沉而細又如其上取寸口太陰脈也下取趺陽陽明脈也是皆陰陽表裡之謂初未聞以左為人迎而候表右為氣口而候里脈體自有陰陽諸經皆具表裡凡今之習訛者但見左強便曰外感而攻其表但見右盛便曰內傷而攻其里焉知藏氣有不齊脈候有稟賦或左脈素大於右或右脈素大於左孰者為常孰者為變或於偏弱中略見有力已隱虛中之實或於偏盛中稍覺無神便是實中之虛設不如此而欲以左右分表裡豈左無里右無表乎故每致攻伐無過顛倒陰陽非為大失經旨而遺害於人不小無怪乎脈之日難也此不得不為辨正驥案靈樞五味篇水穀皆入於胃又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故呼則出吸則入又胃五竅者閭門也上竅主納水穀下竅入小腸旁竅入三焦膜油之中主行水之餘瀝中通脾一竅主化水穀上輸肺一竅主布精汁故云五竅曰閭門其養五藏以此唐宋以後此事難知西人剖解只言形體吾鄉唐容川先生髮之有功醫學不少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白話文:

王冰說:氣口位於手太陰肺經的魚際穴後一寸,是肺經脈氣行經的地方,所以稱為氣口,也是手太陰肺經所主。

張志聰說:氣口是手太陰肺經兩脈相會的地方,五臟之氣都表現在氣口上,所以氣口是五臟所主。水穀的清氣榮養五臟,水穀的濁氣排出六腑。清氣的純淨部分榮養經脈,清氣的濁部分再化生於腸胃膀胱。因此,飲食入胃時,氣味有清濁之分,清氣向上,濁氣向下。

馬蒔說:這段記載類似於五味入口的說法,用來說明五氣入鼻的道理。氣口就是右手寸口脈,即手太陰肺經的太淵穴。本篇和《經脈別論》、《靈樞·五色四時氣篇》都把它稱為氣口,《靈樞·終始篇》稱之為脈口,因為脈氣一定會在此會聚。《六節藏象論》、《靈樞·禁服篇》把它稱為寸口,這是因為這部分就是太淵穴,距離魚際穴只有一寸。左手的寸部,在《內經》中各篇都稱為人迎。《經脈別論》說:「氣口形成寸長,用來判定生和死。」所以唐代宗曾問:「氣口為何能單獨作為五臟所主,並且能夠決定脈動的盛衰和人的生死呢?」《脈經》說:「脈雖表現於氣口,但其實根源於脾胃。」胃是足陽明經,脾是足太陰經。足陽明經為六腑之先,足太陰經為五臟之本。胃主納受,凡水穀都通過胃來運化,是六腑的發源地。五味入口藏於胃,與脾合作運化,供給五臟氣血營養。所以足太陰經就是脾經,手太陰經就是肺經。它們的氣息本來就流通相通,因此氣口也是手太陰肺經所主。由此可知,五臟六腑的氣味都出自胃,表現在氣口上。正是因為氣口是胃氣變化的表現,所以凡胃脾有積滯痰物,氣口脈就必定大而滑;凡胃脾虛弱,氣口脈就必定虛弱。

張介賓說:氣口的意義有三個:一是手太陰肺經脈;二是肺主諸氣,氣的盛衰表現在此,所以稱為氣口;三是肺朝百脈,脈氣在此會聚,所以稱為脈口。脈出太淵,其長度為一寸九分,所以稱為寸口。這三個名稱雖然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

愚按:氣口、寸口、脈口的意義是統指兩手,而不是單獨指右手為氣口。如《經脈篇》中說:「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循魚際。」又如《經筋篇》中說:「手太陰之筋結於魚行寸口外側。」《經脈別論》中說:「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平人氣象論》中說:「欲知寸口太過與不及,小針解氣口虛而當補,盛而當瀉。」本篇中說:「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難經》中說:「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什麼叫做寸口呢?寸口是脈氣會聚的地方,是五臟六腑終始經過的地方,所以取法於寸口。這些說法哪一個是單指右手呢?而王叔和沒有詳查經文旨意,說左手的寸口是大迎脈以前的部分,右手的寸口是氣口脈以前的部分等,這樣的說法自晉朝以來一直錯誤相傳,無人能解救。甚至有人說以左手候表,以右手候裏,這種說法毫無根據,謬誤很大。肝心位於左側,難道不能為裏嗎?腸胃位於右側,難道不能為表嗎?如《傷寒論》中說:「大浮數滑動者,此名陽也;沉澀弱弦微者,此名陰也。」又說:「表有病,脈當浮而大;裏有病,脈當沉而細。」再如在上面取寸口太陰脈,在下面取趺陽陽明脈,這些都是陰陽表裏的說法。從來沒有聽說以左手為人迎脈候表,以右手為氣口脈候裏的。脈體本來就有陰陽,諸經也都兼具表裏。凡是現在學習了錯誤說法的人,只看到脈象強烈就說外感,而攻其表;看到脈象盛大就說內傷,而攻其裏。他們不知道藏氣有虛有實,脈候有稟賦。有的人左手脈本來就比右手脈大,有的人右手脈本來就比左手脈大,哪一個是正常,哪一個是變化?有的脈象偏弱中稍見有力,這是虛中帶實;有的脈象偏盛中稍覺無神,這是實中帶虛。如果不這樣認識,而想用左右來分表裏,難道左手沒有裏,右手沒有表嗎?所以經常會發生攻伐過度、顛倒陰陽的情況。這不僅嚴重背離了經文的旨意,而且對人身的危害也不小。難怪現在研究脈象越來越困難。因此,不得不為此正名。

驥案:《靈樞·五味篇》中說:「水穀皆入於胃。」又說:「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故呼則出,吸則入。」又說:「胃五竅者,閭門也。上竅主納水穀,下竅入小腸,旁竅入三焦膜油之中,主行水之餘瀝,中通脾,一竅主化水穀上輸肺,一竅主布精汁。」所以說「五竅曰閭門」,其營養五臟就是用這個道理。唐宋以後,這些道理鮮為人知。西方人解剖只講形體,我國唐容川先生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醫學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王冰曰榮氣之道內谷為實新校正云詳此注出靈樞實作寶谷入於胃氣傳與肺精專者循肺氣行於氣口故云變見於氣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出作入張志聰曰足太陰轉輸水穀之精而手太陰亦為胃以養五藏氣是以五藏之氣皆見於氣口也馬蒔曰蓋谷入於胃氣傳於肺而肺氣行於氣口故云變見於氣口也玉機真藏論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張介賓曰人有四海而胃居其一是為水穀之海臟腑之屬陽為府陰為藏胃屬陽而為六府之本故云六府之大源然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故又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氣口本屬太陰而曰亦太陰者何也蓋氣口屬肺手太陰也布行胃氣則在於脾足太陰也營衛生會篇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厥論脾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然則胃氣必歸於脾脾氣必歸於肺而後行其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為手太陰而實即足太陰之所歸故曰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故胃為臟腑之大源然無不由脾達肺也驥案胃為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胃五竅者為閭門故臟腑之氣味皆出於胃也胃五竅中有一竅上輸於肺以布精汁故能變見於氣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白話文:

王冰說:食物進入胃中,化生為榮氣。

全元起注:胃中食物化生為精氣,進入胃,通過氣傳給肺,肺氣專門沿著肺氣的運行路線到達氣口,所以說變化表現在氣口。

張志聰說:足太陰經轉運水穀精華,手太陰經也是胃經,可以用來滋養五臟之氣,所以五臟之氣都可以表現在氣口。

馬蒔說:食物進入胃中,胃氣傳給肺,肺氣運行到氣口,所以說變化表現在氣口。

《玉機真藏論》說:五臟都接受胃中的精氣,胃是五臟的根本。五臟的精氣不能自己傳到手太陰經,必須通過胃氣才能傳到手太陰經。

張介賓說:人有四海,胃居其中,是水穀之海。六腑屬陽,六藏屬陰,胃屬陽,是六腑的根本,所以說六腑的大源頭。但五味入口藏於胃,用來滋養五臟之氣,所以又說胃是五臟六腑之海。氣口本來屬手太陰經,但為什麼又說也是太陰?因為氣口屬於肺,手太陰經分佈到胃,足太陰經布行於脾。《營衛生會篇》中說:食物進入胃中,通過氣傳給肺,五臟六腑都能收到精氣。所以,脾負責為胃運行津液。那麼,胃氣一定歸於脾,脾氣一定歸於肺,然後才能運行到臟腑營衛。所以,氣口雖然屬於手太陰經,但實際上是足太陰經所歸,所以說氣口也是太陰經。因此,五臟六腑的精氣氣味都來源於胃,並在氣口處變化顯現。所以,胃是臟腑的大源頭,但這精氣氣味顯現都需要通過脾,再達於肺。

驥按:胃是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都接受胃中的精氣。胃的五個竅穴是五藏六腑的通道,所以臟腑的精氣氣味都來源於胃。胃的五個竅穴中有一個竅穴上通於肺,用來分佈精汁,所以精氣氣味能在氣口處變化顯現。

吳昆曰風暑濕燥寒天之五氣也無形之氣由鼻而入故不藏於胃而藏於肺凡心肺有病則鼻為氣竅因之不利張志聰曰肺居上為陽肺乃心之蓋而主氣開竅於鼻故引藏象論而言味歸陰而氣歸陽也道書鼻為天門口為地戶馬蒔曰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羶焦香腥腐地食人以五味酸苦甘辛鹹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胃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五味入口入於府五氣入鼻入於藏然五藏惟心肺居於膈上受此五氣故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矣張介賓曰氣味之化在天為氣在地為味上文言五味入口藏於胃者味為陰此言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者氣為陽也鼻為肺之竅故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觀此兩節曰味曰氣皆出於胃而達於肺既達於肺亦必變見於氣口故氣口獨為五藏主驥案經云上部法天天氣通於肺肺開竅於鼻天食人以五氣溫涼寒熱是也故心肺病而鼻不利

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白話文:

吳昆說:風、暑、濕、燥、寒是天地的五種氣體,它們無形無色,通過鼻子進入人體。因此,它們不儲存在胃中,而是儲存在肺中。凡是心肺有病,鼻子就會不通暢。張志聰說:肺位於上部,屬陽,是心的蓋子,主管氣息,通過鼻子開竅。所以引用《藏象論》中的說法,味道歸屬陰,而氣息歸屬陽。道書中講,鼻子是通往天界的門戶,是通往地界的入口。馬蒔說:《六節藏象論》講,天以五種氣息(溫、涼、寒、熱、平)滋養人,地以五種味道(酸、苦、甘、辛、鹹)滋養人。五種氣息進入鼻子,儲存在心肺之上,讓五色明亮,聲音清澈。五種味道進入口腔,儲存在腸胃中,腸胃儲存這些味道來滋養五種氣息。氣息和諧就能產生津液,互相促進,神氣就會自然產生。所以,五種味道入口,進入內臟,五種氣息入鼻,進入臟腑。但五臟中只有心肺位於橫膈之上,接收這五種氣息。因此,心肺有病,鼻子就會不通暢。

張介賓說:氣味在天上表現為氣,在地下表現為味。上文中說五種味道入口,儲存在胃中,這是因為味道屬陰。而這裡說五種氣息入鼻,儲存在心肺中,這是因為氣息屬陽。鼻子是肺的孔竅,所以心肺有病,鼻子就會不通暢。從這兩段話可以看出,味道和氣息都是從胃中進入,到達肺中。既到達了肺,必定會在氣口處表現出來,所以氣口是五臟的總樞紐。

《針經》說:上部法應天,天氣通於肺,肺開竅於鼻,天以五種氣息溫涼寒熱滋養人。所以心肺有病,鼻子就不通暢。

王冰曰肝養筋故胃散穀精之氣入於肝則浸淫滋養於筋絡矣吳昆曰精五穀之精張志聰曰肝者土之勝制則生化故散精於肝肝者筋其應故淫氣於筋經曰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是榮衛氣血皆水穀之所資生而水穀入胃各有淫散輸轉之道故又必先知經脈生始之原而後知病脈也驥案西醫謂胃有肝膈大筋內經筋為肝之合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白話文:

王冰說:肝臟負責滋養筋脈,所以胃將穀物化生的精氣輸送給肝臟,用來浸潤滋養筋絡。

吳昆說:五穀的精華就是精,張志聰說:肝臟是土行勝克其他行的結果,所以它具有生化功能,因此會將精氣散佈到肝臟。肝臟與筋相呼應,所以精氣會滋潤筋脈。

《黃帝內經》說:穀物進入胃中,脈道就會暢通,氣血就會運行,也就是說榮氣、衛氣和氣血的產生都依賴於水穀。水穀進入胃之後,各有其滋養、散佈和轉化的途徑。因此,必須先了解經脈產生的源頭,纔能夠理解病脈的形成。

驥氏按:西醫認為胃有肝臟和隔膜兩條大筋,而《黃帝內經》則認為筋與肝臟相合。

王冰曰濁氣穀氣也心居胃上故穀氣歸心淫溢精微入於脈也何者心主脈吳昆曰濁氣上焦氤氳之氣也歸於心則為血淫其精者於脈是為十二經也張志聰曰經曰受谷者濁胃之食氣故曰濁氣胃絡上通於心故入胃之食氣歸於心子令母實也心氣通於脈故淫精於脈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而司呼吸又曰谷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所謂先出於胃之兩焦者入胃之穀氣先下淫於肝上歸於心肺以養五藏氣此章論經脈之道由水穀之精以養府臟腑藏之精淫於經脈氣口成寸以決生死所謂五藏皆稟氣於胃而至於手太陰也其別出兩行之榮衛與宗氣又當別論張介賓曰濁言食氣之厚者也陰陽清濁篇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是也驥案西醫說胃之肝膈大筋循脊上通心竅心之合脈容川唐氏謂食者有形之陰質故主化汁變血胃與脾為表裡胃得膽之健運肝膽疏利則化汁液濁非渣穢乃稠濃之意陰汁稠濃上歸於心則化為血淫溢精汁而散行於脈管與西醫出血管回血管之說同第西醫言管中醫言脈二而一也

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白話文:

王冰說:「濁氣」是食物產生的氣體,心臟位於胃上面,所以食物產生的氣會進入心臟。多餘的精微氣體會進入脈中。因為心臟主宰著脈絡。吳昆說:「濁氣」是上焦蒸騰而成的氣體,進入心臟後變成血液。流淌在脈中的精氣就是十二經脈。張志聰說:經絡中記著,身體接收的食物會產生「濁氣」,這是胃部飲食所產生的氣,所以稱為「濁氣」。胃絡向上通往心臟,因此進入胃部的飲食氣會歸於心臟,滋養母親(心臟)。心氣通向脈絡,所以多餘的精氣會流入脈中。伯高說:食物最初進入胃,精微的部分會先從胃部兩側流出,滋潤五臟。另外分出兩條通道,分別是榮脈和衛脈。食物中較粗大的氣體會積聚在胸中,稱為氣海。氣海從肺部排出,沿著喉嚨運轉,負責呼吸。同時,食物進入胃後會傳送到肺部,五臟六腑都會接收這股氣,所謂「先從胃部兩側排出」,意思是進入胃部的飲食氣會先向下流淌於肝臟,然後向上進入心肺,滋養五臟之氣。這一段討論經脈的運行方式,水穀之精通過滋養臟腑,臟腑之精流淌於經脈氣口,形成寸口,從而決定生死。所謂五臟都從胃部接收氣,最終到達手太陰經。至於榮脈、衛脈和宗氣的另外兩條通道,需要另作討論。張介賓說:「濁」指的是食物氣中較濃稠的部分。陰陽清濁篇中說:「接收食物的質地較濁,接收氣的質地較清。」我們的想法是,胃部吸收食物的質地較濁,類似於西醫所說的胃部膈肌和大肌腱沿著脊椎向上通達心臟竅穴,心臟與脈絡相通。唐氏說:「食物」是具有形狀的陰質,因此主要化為汁液,轉化為血液。胃和脾臟表裡相通,胃得到膽臟的協助,肝膽運行通暢,才能化為汁液。這裡的「濁」並非渣滓,而是指濃稠的意思。陰汁濃稠向上歸於心,就會化為血液。多餘的精汁流淌於脈管中,與西醫提出的血管迴流說類似。只是西醫說管,中醫說脈,兩者是一個意思。

王冰曰言脈氣流運乃為大經經氣歸宗上朝於肺肺為華蓋位復居高治節由之故受百脈之朝會也平人氣象論藏真高於肺以行榮衛陰陽由此故肺朝百脈然乃布化精氣輸於皮毛吳昆曰言脈氣流於諸經經氣上歸心肺肺居諸臟腑之上為百脈之所朝宗其精輸之於皮毛也張志聰曰脈氣者水穀之精氣而行於經脈中也經大經也言入胃之穀氣先淫氣於脈百脈之經氣總歸於大經經氣歸於肺是以百脈之氣皆朝會於肺也肺合皮毛故復輸精於皮毛張介賓曰精淫於脈脈流於經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焉驥案容川唐氏謂脈淫流經者流行於各經絡而回復有常也西醫言心左房之血由出血管導行於周身心體跳動不休每一跳則周身之脈應之而跳血既行遍周身則轉入回血管其色變紫以受炭氣也紫血由回管遞傳復返頸會管得肺氣呼吸則炭氣出而紫色退復變為赤入心右房轉至左房而又出矣以為脈氣流經之證與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其血乃成之旨略同

毛脈合經行氣於府,

白話文:

王冰說:脈氣流動是經脈的主要功能。經氣匯聚於肺,肺位於頭頂,所以能接收到百脈的朝貢。正常人的元氣來自肺部,以維持陰陽平衡,因此肺部接收到百脈的氣血,同時還能將精氣輸送到皮膚和毛孔。

吳昆說:脈氣流動於經脈,最終歸於心肺。肺部位於身體的上方,是百脈朝拜的對象,肺部的精氣會輸布到皮膚和毛孔。

張志聰說:脈氣是水穀的精氣在經脈中流動的結果。經脈就是大經,也就是說胃中的穀氣首先通過脈絡輸布到全身,然後百脈的經氣匯聚為大經,最終歸於肺部,形成百脈朝肺的現象。肺部與皮膚和毛孔相合,因此肺部的精氣會輸布到皮膚和毛孔。

張介賓說:精氣通過脈絡輸布,脈絡流動依賴於氣,而氣的來源在肺部,因此肺部是百脈朝拜的中心。皮膚和毛孔與肺部相合,所以肺部的精氣會輸布到皮膚和毛孔。

驥案:唐代名醫容川認為,脈氣流經脈,就是指氣血在各經絡中循環流動,並且有規律性。西醫的觀點是,心臟左心室的血液通過主動脈流向全身,促使心臟跳動不息,每跳動一次,全身的脈搏都會相應地跳動。血液流遍全身後,會進入靜脈系統,靜脈血呈紫色,因為它攜帶了二氧化碳。紫色的血液通過靜脈系統回到肺部,在肺部通過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血液變為紅色,然後回到心臟右心室,最終回到左心室,重新開始這個循環。這個過程與中醫的「脈氣流經」觀點有相似之處,都是指氣血在人體內循環流動。

王冰曰府謂氣之所聚處也是謂氣海在兩乳間名曰膻中也吳昆曰毛屬肺氣脈屬心血毛脈合其精則行氣於玄府是為衛氣玄府腠理也張志聰曰經云血獨盛則淡滲皮膚生毫毛夫皮膚主氣經脈主血毛脈合精者血氣相合也六府為陽故先受氣馬蒔曰肺曰毛心曰脈毛脈合經而精氣行於府府者膻中也靈樞五味篇大氣積於胸中邪客篇宗氣積於胸中刺節真邪論宗氣流於海者是也張介賓曰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二藏獨居胸中故曰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者氣聚之府也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氣歸於權衡

白話文:

王冰說:「府」是指氣所聚集的地方,也就是氣海,位於兩乳之間,叫做「膻中」。

吳昆說:「毛屬肺氣,脈屬心血。毛和脈會合精氣,就能讓氣在「玄府」運行,這是衛氣。玄府就是皮膚的腠理。」

張志聰說:「經典說,血過於充足,就會滲入皮膚,生長出汗毛。因為皮膚主氣,經脈主血,毛和脈會合精氣,就是血和氣的交合。」

六府屬陽,所以先接受氣。

馬蒔說:「肺主毛,心主脈。毛和脈會合,精氣就在府中運行。府就是膻中。」《靈樞·五味篇》中說:「大氣積聚在胸中。」《靈樞·邪客篇》中說:「宗氣積聚在胸中。」《靈樞·刺節真邪論》中說:「宗氣流於海中」也是指膻中。

張介賓說:「肺主毛,心主脈。肺藏氣,心生血。一氣一血,稱為父母。這兩個臟器獨居胸中,所以說毛和脈會合精氣,讓氣在府中運行。府就是氣聚之府。」

王冰曰膻中之布氣者分為三隧氣下者走於氣街上者走於息道宗氣流於海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如是分化乃四藏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吳昆曰玄府之氣精明神氣常留止於四藏四藏形之四藏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也氣歸於權衡言其平等而無低昂也張志聰曰府精神明者六府之津液相成而神乃自生也穀氣入於胃淫精於脈乃傳之肺肺氣散精行氣於府府精留於四藏以養五藏六氣故曰谷入於胃乃傳之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馬蒔曰膻中為府其精氣宗氣最為神明而司呼吸行經隧始行於手太陰肺經通於心肝脾腎之四藏而四藏之精皆其所留是氣也平如權衡張介賓曰宗氣積於肺神明出於心氣盛則神王故氣府之積為神明神王則藏安以故肺肝脾腎四藏無不賴神明之留以為主宰然後藏氣鹹得其平而歸於權衡權衡平也故曰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白話文:

王冰說:膻中的布氣分為三條通道。向下走的氣走於氣街,向上走的氣走於息道,宗氣流動到胸中積聚起來,稱為「氣海」。這樣分化之後,四藏才會穩定,三焦才會調和,中外上下各得其所。

吳昆說:玄府之氣精明神氣,經常停留在四藏。四藏就是形的四個藏處:頭角、耳目、口齒、胸中。氣歸於權衡,說明四藏的氣平等,沒有高低之分。

張志聰說:府中精神明者,是因為六府的津液相互作用,神氣才得以產生。穀氣進入胃中,津液傳到脈中,再傳到肺中。肺氣散佈精氣,氣行於六府,六府的精氣保存在四藏中,用於滋養五臟六腑。所以說,穀氣進入胃中後,會傳到肺中,五臟六腑都會受到滋養。

馬蒔說:膻中為府,其精氣和宗氣最為精明,主管呼吸。氣在通道中運行,先運行於手太陰肺經,通於心、肝、脾、腎四藏,四藏的精氣都由它儲存。這種氣就像權衡一樣平衡。

張介賓說:宗氣聚集於肺中,神明產生於心,氣盛則神旺。所以氣府的積聚就是神明,神旺則藏安。因此,肺、肝、脾、腎四藏都離不開神明的儲存,作為主宰。這樣,藏氣才能平衡,歸於權衡。權衡就是平衡,所以說,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王冰曰三世脈法皆以三部為寸關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氣緒均平則氣口之脈而成寸也夫氣口者脈之大要會也百脈盡朝故以其分決死生也吳昆曰持權衡之法以取平於氣口分其三部成其尺寸以決病之死生張志聰曰權衡平也言脈之浮沉出入陰陽和平故曰權衡以平氣口手太陰之兩脈口成寸者分尺為寸也言五臟六腑受氣於谷淫精於脈變見於氣口以決其生死馬蒔曰氣口者手太陰經之太淵穴也與魚際相去一寸又成寸口之名真可以診吉凶而決死生也靈樞小針解篇以氣口虛為當補氣口盛則當瀉則凡病皆以氣口為主張介賓曰臟腑之氣既得其平則必變見於氣口而成寸尺也氣口者脈之大會百脈俱朝於此故可以決其生死凡如上文所言者皆食氣之所化而食氣之化又必由於胃氣故上文言食氣入胃下文言飲入於胃也驥案食氣入胃以下各節是言胃氣淫肝歸心流肺行府而留於四藏如權衡之平可於氣口決死生也經曰水穀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胃者水穀之海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五穀入胃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此歸心流肺之說也又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肺化而為血以榮四末衛氣者中焦之所出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謂受氣者泌糟粕生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此淫肝流肺之說也又胃有五竅上通於肺有肝膈大筋胸膈大筋為通心肺肝之路心合脈肝合筋肺合皮毛言其外應也行氣於府府三焦也三焦孤之府也故獨言府周禮醫師九藏心肝脾肺腎五者為正藏合胃膀胱大小腸為九藏疏引八十一難胃為水穀之府小腸為受盛之府大腸為行道之府膀胱為津滴三焦為孤府不入於藏故此曰四藏三焦少陽水中之陽是為相火屬於腎中命門也命門即腎系由腎系下生連網油膜是為下焦中生板油為中焦上生膈膜為上焦其根源實出於腎腎上連肺金水相生腎主水而行水之府實為三焦三焦即人身膜油連腸胃及膀胱食入於胃由腸而下飲入於胃則胃之微管將水吸出散走膜膈即三焦也水由上焦歷肝膜透腎系入下焦油膜以達膀胱故三焦者決瀆之府水道出焉曰孤府者謂五藏各配一府而三焦司腎之決瀆獨成一府故此雲氣行於府留於四藏也氣口即寸口脈口手太陰經脈內經與結喉兩旁人迎對舉張注已詳別見扁倉傳補註中權衡不差累黍故曰平氣口無長短太過不及故曰成寸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

白話文:

王冰說:三世的脈象法中,都是以脈搏的三個部位——寸、關、尺來劃分的。如果中氣、外氣、上氣、下氣氣勢均勻,那麼氣口脈就會形成寸脈。氣口脈是脈絡中的大要會,百脈都朝向它,所以可以通過它來判斷生死。

吳昆說:就像使用秤錘稱量一樣,以氣口脈為準,把脈搏分為三部,形成寸關尺,這樣就可以判斷疾病的生死。

張志聰說:權衡代表平衡,這裡形容脈搏的浮沉出入陰陽平衡,所以稱為權衡。以氣口為平衡,手太陰經的兩條脈絡在口部會聚形成寸脈,然後再分尺為寸。五臟六腑的氣血都是通過胃吸收的,它們的變化反映在氣口脈上,從而可以判斷生死。

馬蒔說:氣口就是手太陰經的太淵穴,它與魚際穴相距一寸,所以取名為寸口。這個穴位可以診斷吉凶,決定生死。

《靈樞·小針解》篇中提到,氣口脈虛弱時需要補,亢盛時則需要瀉,因此,凡是疾病都可以以氣口脈為判斷依據。

介賓說:臟腑之氣平衡時,它的變化一定會反映在氣口脈上,形成寸尺脈。氣口是脈絡的大會,百脈都朝向這裡匯聚,所以可以以此判斷生死。凡是前面所說的情況,都是食物化氣的結果,而食物化氣又一定與胃氣有關,所以前文提到食物入胃,後文提到飲入於胃。

驥按:

「食氣入胃」以下各節是說胃氣滋養肝臟、歸心、流入肺臟、運行於全身,並存留於四髒中。就像秤錘的平衡一樣,可以通過氣口脈判斷生死。

經文說:食物和水穀入口,其味道有五種,分別歸屬於五臟,津液也各行其道。胃是水穀之海,海中運行的雲氣就代表天下。胃所產生的氣血就是經隧,經隧是五臟六腑的大絡脈。

五穀進入胃中,其中的糟粕、津液和宗氣分為三隧。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呼出,貫穿心肺,進行呼吸,這就叫做「歸心流肺」。

榮氣則從糟粕中泌出津液,注之於肺,化為血液,以滋養四肢末梢。衛氣從中焦產生,也從胃中而出,上行至上焦之後,這就叫做「受氣者泌糟粕生津液化為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這就是「淫肝流肺」的說法。

胃有五竅,上通於肺,有肝膈大筋、胸膈大筋從心肺肝之間通過。心合脈,肝合筋,肺合皮毛,說的是五臟的外部應對關係。

氣行於府,府指三焦。三焦是孤之府,所以古文中只提到府。周禮中記載的醫師九藏中有心、肝、脾、肺、腎五個正藏,再加上胃、膀胱、大小腸,一共是九藏。其中的胃、膀胱、大小腸為九藏,疏引八十一難中說,胃是水穀之府,小腸是受盛之府,大腸是行道之府,膀胱是津滴,三焦是孤府,不屬於藏。

所以這裡說「四藏三焦少陽水中之陽是為相火屬於腎中命門也」,意思就是三焦屬於腎的決瀆,獨自成一府,所以雲氣行於府,然後存留於四髒。

氣口就是寸口脈,在手太陰經上。內經中將氣口與結喉兩旁的人迎相對舉,張注已經詳細說明,詳見《扁倉傳補註》中。權衡不差累黍,所以稱為「平氣口」;無長短太過不及,所以稱為「成寸」。

王冰曰水飲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為雲霧雲霧散變乃注於脾靈樞經上焦如霧中焦如漚此之謂也吳昆曰遊流行也溢湧溢也靈樞所謂中焦如漚是也精氣飲之精氣也輸轉輸傳運之名也張志聰曰入胃之飲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蓋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所謂地氣升而為雲天氣降而為雨也馬蒔曰所食之谷其精微氣遊溢升騰上輸於脾張介賓曰遊浮游也溢湧溢也水飲入胃則其氣化精微必先輸運於脾是謂中焦如漚也驥案以上言食食本於地陰主化血之物以下言飲飲本於天陽主化氣之物氣乃水之所化凡飲水皆屬化氣之物禮經飲以養陽食以養陰是也飲主湯液醪醴言食統五穀五菜五果五肉言

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

白話文:

王冰說:喝下的水流到中焦後,水液會化成精微物質,向上凝聚成雲霧,雲霧散開後就會注入脾臟。靈樞經中說:上焦像霧氣,中焦像泡沫,就是這個意思。吳昆說:遊行就是流動,溢湧就是上浮。靈樞經所說的「中焦如漚」,就是精氣的意思。輸轉就是傳輸的意思。張志聰說:進入胃中的水分,其精氣會上運輸到脾臟。脾氣會分散精氣,精氣向上回到肺部。因為脾臟負責促進胃部運化津液,而肺臟與天相應,主司氣,所以能疏通水道,向下輸送到膀胱。就像「地氣上升而成為雲,天氣下降而成為雨」一樣。馬蒔說:所吃的穀物,其精微氣會上升,輸送到脾臟。張介賓說:遊就是浮動,溢就是湧溢。水液進入胃中,其氣化為精微後,必定先運送到脾臟,這就是所謂的「中焦如漚」。

以上論述指出了「食」與「飲」的不同。食物本屬陰性,主導化血;飲品本屬陽性,主導化氣。氣是由水轉化而來,凡飲水皆屬於化氣的物質。禮經中說:「飲以養陽,食以養陰」,就是這個意思。飲是指湯液、醪醴等流質,「食」則泛指五穀、五菜、五果、五肉等固體食物。

王冰曰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氣通腎故調水道轉註下焦膀胱稟化乃為溲矣靈樞經下焦如瀆此之謂也吳昆曰脾雖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既得水穀精氣則散而升之上歸於肺靈樞所謂上焦如霧是也肺雖為清虛之藏而有治節之司主行營衛通陰陽故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靈樞所謂下焦如瀆是也馬蒔曰脾附於胃之右比胃為上故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而肺行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張介賓曰脾乃散氣上如雲霧而歸於肺是謂上焦如霧也肺氣運行水隨而注故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是謂水出高原下焦如瀆也驥案五藏相使篇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水道注見上行氣於府條

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王冰說,水土結合產生,水濕向上滋養了肺,金氣通達腎臟,所以調節水液管道,轉注到下半身的膀胱中,膀胱接受水液變化形成尿液。這是《靈樞經》中說的「下焦如瀆」(下半身的膀胱如同溝渠)。

吳昆說,脾臟雖然有坤土的寧靜特性,但也有乾金的運行功能。脾臟得到水穀精氣後,就會散佈上升,最終歸入肺臟。《靈樞經》中說的「上焦如霧」指的就是這個。

肺臟雖然是清虛的臟器,但有統治節制的職司,主導氣血運行,通調陰陽,所以能調節水液管道,向下輸送至膀胱。《靈樞經》中說的「下焦如瀆」指的就是這個。

馬蒔說,脾臟附著在胃的右側,比胃要高,所以脾氣散佈精氣向上歸入肺臟。肺臟運行全身氣脈,調節水液管道,向下輸送至膀胱。

張介賓說,脾臟會散發氣息上升,就像雲霧一樣歸入肺臟,這就是「上焦如霧」。肺氣運行,水液隨之流注,所以肺臟能夠調節水液管道,向下輸送至膀胱,這就是「水出高原,下焦如瀆」。

註解: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是主管溝渠系統的官職,水液管道出自於它。這個「水道」是指上文提到的水液流經的管道。

王冰曰從是水精布經氣行筋骨成血氣順配合四時寒暑證符五藏陰陽揆度盈虛用為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云陰陽動靜吳昆曰夫既上升下降由是水穀之精四散而布五經之氣一機流行合於四時寒暑符於五藏陰陽揆度於造化盈虛則為常道也張志聰曰水精四布者氣化則水行故四布於皮毛五經並行者通灌於五藏之經脈也平脈篇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水入於經而血乃成故先論食而後論其飲焉五藏五行之氣也揆度度數也總結上文而言經脈之道合於四時五行之次序陰陽出入之度數以為經脈之常馬蒔曰水精分布於四藏五藏並行乎水精真有合於四時五藏及古經陰陽揆度等篇之常義也按飲入於胃以下乃言飲而不言食李東垣脾胃論朱丹溪纂要書不考上文為食乃改為飲食入胃則於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之義大背矣殊不知上文之食含有飲義而下文之飲必難以兼食也何諸醫書皆宗李朱而不考經旨者皆繆矣張介賓曰水因氣生氣為水母凡肺氣所及則水精布焉然水名雖一而清濁有分清者為精清如雨露濁者為水水如江河故精歸五藏水歸膀胱而五經並行矣五經五藏之經絡也若是則食飲精氣皆得其滋養升降之宜故四時五藏皆合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素問評熱病論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

白話文:

王冰說:從此時開始,水精會分佈在各個經絡中,讓氣血在筋骨間運行,形成血氣,並順應四時寒暑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能與五臟的陰陽相符。這些變化就像是在衡量盈缺,形成了一種恆定的規律。新校正本中提到:一本寫作「陰陽動靜」,吳昆說:既然會有上升和下降,那就說明水穀精華會四散分佈在五經中,而氣則會在一瞬間流行起來,與四時寒暑相符,與五臟的陰陽相符,與造化的盈虛相符,這樣就形成了恆定的規律。張志聰說:水精四散分佈,這是因為氣化凝聚成水,所以水才會分佈到全身的皮毛和五經,同時也會流入五臟的經脈中。平脈篇中說:食物進入胃中,經脈才能正常運作,水進入經脈,血才會形成,所以先談論飲食,然後再談論喝水。五臟是指五行之氣,揆度是衡量。總結上文所說,經脈的運行符合四時五行之序,陰陽出入的規律就是衡量經脈運行常態的標準。馬蒔說:水精分佈在四藏五臟中,與四時五藏相符,與古經中陰陽揆度等篇中的常義相符。論述喝水由胃部進入以下,只說喝水而不說飲食,李東垣的脾胃論、朱丹溪的纂要書,沒有考證上文說的是飲食,錯誤地改為飲食進入胃部,這與下文水精四散分佈的道理背道而馳。殊不知上文談到的飲食包含了喝水,下文談到的喝水也很難包含食物。為什麼其他醫學書籍都追隨李東垣和朱丹溪,不考證經文的本意,這都是錯誤的。張介賓說:水是因氣而生的,氣是水的本體,凡是肺氣能夠到達的地方,水精都能分佈到那裡。雖然水這個名稱只有一個,但它有清濁之分,清的就稱之為精,清澈如雨露,濁的就稱之為水,如江河之水。所以精歸屬於五臟,水歸屬於膀胱,而五經就會同時運行。五經是五臟的經絡。如果是這樣,那麼飲食精氣都能得到滋養,升降就會合宜,所以四時五藏都能與陰陽揆度相符,形成一個恆定規律。

王冰曰言穀氣化為精精氣勝乃為汗吳昆曰言穀氣變化為陰精泄之於表為汗出耳張志聰曰汗生於水穀之精水穀之精由精氣之所化故曰穀生於精夫汗之發源有二一出於水穀之精一出於腎藏之精而曰皆生於穀者言腎藏之精亦水穀之所生也馬蒔曰精氣盛而穀氣消穀氣消而汗能自出張介賓曰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驥案靈樞癰疽篇腸胃受谷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通腠理即汗出也然谷有五五味篇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咸先走腎谷有五味五味走五藏五藏生五汁經脈別論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精五穀之精氣又鑿也對物之粗者言論語食不厭精離騷精瓊靡以為粻均訓鑿張注水谷之精其說為長金匱真言論東方味酸其穀麥生肝南方味苦其谷黍生心中央味甘其谷稷生脾西方味辛其谷稻生肺北方味鹹其谷豆生腎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

白話文:

王冰認為,食物的精氣化為精,精氣旺盛就會出汗。吳昆認為,食物的精氣變化為陰精,泄露到體表就出汗。張志聰認為,汗水來自水穀之精,水穀之精由精氣轉化而成,所以說汗水源於穀物。汗水的來源有兩個,一是水穀之精,二是腎臟的精氣,而腎臟的精氣也是由水穀轉化而來。馬蒔認為,精氣旺盛,穀氣就會消耗,穀氣消耗,汗水就能自然排出。張介賓認為,穀氣內盛則生精,精氣外達則為汗。

靈樞經癰疽篇中提到,腸胃吸收食物,上焦散發熱氣,溫暖肌肉骨骼,暢通腠理,腠理暢通就會出汗。五味篇中說,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五味入五臟,五臟生五液。經脈別論中說,飲食過飽會導致胃氣外泄而出汗,驚恐會導致心氣外泄而出汗,勞累會導致脾氣外泄而出汗,疾走會導致肝氣外泄而汗,恐懼會導致腎氣外泄而汗。精氣是五穀之精,是經過精煉後的物質。

當邪氣侵入骨肉,導致出汗,是因為邪氣被驅散,精氣旺盛的緣故。

王冰曰言初汗也吳昆曰若果是精勝邪卻則當能食不復發熱張志聰曰交爭於骨肉者邪氣伏匿於骨肉之間至春時與正氣交爭而發為溫病得汗是精氣勝而邪當共並而出矣倪沖之曰胃主肉腎主骨穀精之汗出於胃血液之汗原於腎邪在肉者得水穀之汗而解邪在骨者得腎精之汗而後解馬蒔曰邪氣交爭而得汗是邪卻而精勝也

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

白話文:

王冰說:這是指剛開始出汗。吳昆說:如果真是精氣戰勝邪氣,那麼人應該能夠進食並不再發熱。張志聰說:邪氣隱藏在肌肉骨骼之間,到了春天與正氣交戰,爆發為溫病,出汗是精氣勝利,而邪氣應當隨著汗液一起排出。倪沖之說:胃主肌肉,腎主骨骼。穀物精華產生的汗液來自於胃,而血液產生的汗液來自於腎。邪氣在肌肉中,需要通過食物精華產生的汗液才能解熱;邪氣在骨骼中,需要通過腎精產生的汗液才能解熱。馬蒔說:邪氣交戰,出汗後,表示邪氣被驅退,精氣戰勝了邪氣。

王冰曰無俾言無可使為汗也穀不化則精不生精不化流故無可使吳昆曰俾使也精衰無以役使運化故不能食馬蒔曰是精氣不能使之食也所以其壽可傾也張介賓曰惟精勝邪所以能汗邪從汗散則當能食不復熱矣俾使也精陰氣也五藏所以藏精藏氣虛則不能使人飲食故曰精無俾也

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

白話文:

王冰認為「無俾言」的意思是不讓精氣流失,也就是不能出汗。如果穀物不能消化,精氣就不能產生。精氣不能運化,就會流失,所以不能讓精氣流失。

穀不化,則精不生。精不化流,故無可使。

吳昆認為「俾」是「使」的意思。精氣衰弱,無法使身體機能運作,所以就吃不下東西。

是精氣不能使之食也。所以其壽可傾也。

張介賓認為只有精氣旺盛才能勝過邪氣,所以可以出汗。邪氣從汗水中散出,就能吃東西了,也不會再發熱了。

「俾」是「使」的意思。精是陰氣,五臟用來儲存精氣。如果五臟虛弱,就不能使人飲食,所以說「精無俾」。

王冰曰如是者若汗出疾速留著而不去則其人壽命立至傾危也新校正云詳病而留者按王注病當作疾又按甲乙經作熱而留者吳昆曰言病邪留而不去必至損命也張志聰曰此言水穀之精由腎藏精氣之所化所謂穀生於精也夫腎為水藏受水穀之精而藏之其精氣上與陽明相合戊癸合而化火火土之氣消水穀之精微而復生此精是先後二天互相資生者也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則熱邪復傷其陰精矣精氣受傷則不能與陽明合化而使之食是精氣之生原並絕其壽命可立而傾也董帷園曰互相生長之道旋轉如環張介賓曰病氣留而不退則元氣日敗必致損命驥案汗出傷精是一死復熱邪勝是二死不能食而精無俾俾說文益也是三死有三死無一生壽命之傾可立而待

白話文:

王冰說:如果是這樣,如果汗出的很快,留在身上不散去,那麼這個人的生命將會立時傾覆危亡。

新校正雲:針對病情而汗留的。按王注中的「病」字應為「疾」。又按甲乙經中的「汗留」應為「熱留」。

吳昆說:說的是病邪留在身上而不散去,必定會損害性命。

張志聰說:這是在說,水穀之精是由腎臟儲藏的精氣所化成的,所謂「穀生於精」。腎臟是儲藏水的臟器,它接收水穀的精華並儲藏起來。它的精氣向上與陽明經相結合,戊癸相合而化火。火土之氣消散水穀之精的微小部分,並重新產生精。這個精是先天和後天互相滋生的。現在汗液排出,邪氣留在體內不散去,那麼熱邪就會再次損傷其陰精。陰精受損,就不能與陽明經相合消化食物,這樣精氣產生的來源就會斷絕,其壽命也即可將傾覆。

董帷園說:互相生長的過程像環狀一樣旋轉不斷。

張介賓說:病氣留在體內不退散,那麼元氣就會逐漸衰敗,必定會損害性命。

驥案:汗出傷精是一死;復熱邪勝是二死;不能進食而精氣無法補充是三死。有了這三種情況,就沒有生機了,壽命的傾覆是立時可待的。

素問厥論篇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

白話文:

岐伯在《素問·厥論篇》中說:飲酒後,酒會進入胃中,導致絡脈充盈而經脈虛弱。脾臟主導胃部運化水液,如果陰氣虛弱,陽氣就會入侵。陽氣入侵後,胃部就會出現失調,不能正常運化水液。胃部失調後,精氣就會耗竭。精氣耗竭後,就會無法濡養四肢。

王冰曰前陰為太陰陽明之所合故胃不和則精氣竭也內精不足故四肢無氣以營之吳昆曰此言酒之為患絡與經不能兩實故絡脈滿則經脈虛陰五藏之陰陽四肢之陽精氣竭陰氣竭也營充養也張志聰曰此言熱厥之因因傷中焦所生之陰氣也靈樞經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夫胃氣者谷之悍氣也酒亦水穀悍熱之液故從衛氣先行於皮膚從皮膚而充於絡脈是不從脾氣而行於絡脈故絡脈滿而經脈虛也夫飲入於胃其津液上輸於脾脾氣散精於肺通調於經脈四布於皮毛是從經脈而行於絡脈從絡脈而散於皮膚自內而外也酒入於胃先行於皮膚先充於絡脈是從皮膚而入於絡脈反從外而內矣不從皮氣通調於經脈則陰氣虛矣悍熱之氣反從外而內則陽氣入矣陽明乃燥熱之府藉太陰中見之陰化陰氣虛而陽熱之氣入內則胃氣不和矣胃不和則所生之精氣竭精氣竭則不能營於四肢而為熱厥矣馬蒔曰腎屬足少陰者以欲而虛胃屬足陽明者以酒而盛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氣下陷而不和胃不和則脾氣亦衰穀氣不得化為精微之氣而運之以行於四肢矣張介賓曰酒入於胃必歸於脾濕熱在脾則脾陰虛陽獨亢而胃不和矣脾胃俱病則精氣竭故不能營經絡四肢驥案衍義引呂氏春秋儀狄造酒戰國策帝女儀狄造酒進之於禹然本草已著酒名素問以酒為漿則自黃帝始非儀狄也醫家用惟醪醴義詳內經方湯液醪醴篇飲家所用惟取其味不顧入藥如何陶隱居云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性熱藥家多有以行其勢人飲之使體弊神昏是其有毒故也陳藏器云通血脈潤皮膚又云諸米酒有毒靈樞營衛生會篇人飲酒亦入胃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經脈篇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脈度篇支而橫者為絡酒入於胃其氣迅疾慓悍外而皮膚絡脈內而五藏陰陽無所不走其流弊如此

白話文:

王冰說,陰由太陰和陽明所配合,所以胃部失調則精氣就會衰竭。體內的精氣不足,所以四肢沒有氣血來維持。吳昆說,這句話講的是酒精的危害,因為血管和經脈不能同時充滿。所以血管充滿了,經脈就會空虛,導致五臟陰陽失衡,四肢陽氣和精氣衰竭,陰氣也衰竭。營養是維持生命的。張志聰說,這句話講的是熱性昏厥的原因,是因傷及中焦所致的陰氣。

《靈樞經》裡說,喝酒的人,衛氣先行,先充盈皮膚和血管。胃氣是水穀的強勁之氣,酒也是水穀中具有強勁熱性的液體,所以它能隨著衛氣先行於皮膚,從皮膚充盈血管。這是不按照脾氣運行於血管的,因此血管滿盈而經脈虛空。飲品進入胃後,其津液上交到脾臟,脾氣將精氣散佈到肺部,通調於經脈,再分佈到皮毛。這是按照經脈運行到血管,又從血管散佈到皮膚,由內及外。酒進入胃後,卻先行於皮膚,先充盈血管,這是從皮膚進入血管,反而是由外及內。如果不按照皮氣通調於經脈,那麼陰氣就會虛弱。強勁熱性的氣反從外及內,那麼陽氣就會進入體內。陽明是主燥熱的臟腑,依靠太陰的陰液來滋養,陰氣虛弱,陽熱之氣就會進入體內,那麼胃氣就會失調。胃氣失調,那麼所產生的精氣就會衰竭。精氣衰竭,就無法維持四肢,從而導致熱性昏厥。

馬蒔說,腎屬足少陰,因慾望而虛弱;胃屬足陽明,因酒而亢盛。陰氣虛弱,陽氣就會進入體內;陽氣進入體內,胃氣就會下陷而不和。胃氣失調,脾氣也會衰弱,水穀之氣就不能化為精微之氣,而運送於四肢。張介賓說,酒進入胃後,必定會歸於脾臟。濕熱在脾臟,則脾陰虛而陽氣亢盛,導致胃氣失調。脾胃同時出現疾病,則精氣衰竭,因此無法維持經絡和四肢。

《驥案衍義》引述《呂氏春秋·儀狄造酒》,《戰國策·帝女儀狄造酒進之於禹》,但本草綱目已經記載了酒的名字,《素問》將酒稱為漿,則從黃帝開始,並不是儀狄所造。醫家使用酒,只取其醪醴,詳見於《內經》的湯液醪醴篇。飲用者只圖其味,不管其藥效如何。陶隱居說:大寒凝結了海水,只有酒不會結冰,說明酒的性質是熱的。醫家常有借酒勢行其藥性的。人飲酒,使身體衰弱,神志昏迷,說明酒是有毒的。陳藏器說:酒能通血脈,潤皮膚。又說:各種米酒都有毒。《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人飲酒,酒也進入胃中,酒是熟谷的液體,其氣強勁而清,《經脈篇》說:所有浮於皮膚表面而且容易看到的脈,都是血管。《脈度篇》說:分支出橫走的血管是絡脈。酒進入胃後,其氣迅速而強烈,由外而達皮膚和血管,由內而達五臟陰陽,無處不到。其危害如此。

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熱而若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白話文:

這個人肯定多次喝醉了,喝得飽飽的進房間,氣脈都聚集在脾臟裡出不來。酒氣和食物的氣味互相作用,熱氣在體內旺盛,所以全身都會發熱,體內發熱,就好像全身都發紅。由於酒氣旺盛而狂暴,腎氣衰弱了,陽氣獨自旺盛,所以手腳才會發熱。

王冰曰醉飽入房內亡精氣中虛熱入由是腎衰陽盛陰虛故熱主於手足也吳昆曰慓悍強暴也腎氣陰氣也張志聰曰夫飲酒數醉則悍熱之氣反從外而內而酒氣聚於脾中飽以入房則穀食留於胃中脾氣不能轉輸其精液而穀氣聚於脾中矣氣聚於中而不得散酒氣與穀氣交相侵薄則熱盛於中中土之熱灌於四旁故熱遍於身入胃之飲食不能遊溢精氣下輸膀胱故內熱而溺赤夫腎為水藏受水穀之精而藏之酒氣熱盛而慓悍則腎藏之精氣日衰陰氣衰於下而陽氣獨勝於中故手足為之熱張兆璜曰寒厥因失其所藏之陽而致中氣日損熱厥因傷其所生之陰而致腎氣日衰當知中下二焦互相資生者也張應略曰上古之人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是人所當調養者陰陽精氣耳苟得其養可同歸於生長之門苟失其養則為暴僕卒厥馬蒔曰醉飽以入房下氣上爭聚於脾中脾胃既受穀氣又受酒氣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自內形外也其內熱以溺赤為驗夫酒氣本盛而慓悍惟腎陰既衰胃陽獨勝手足皆為之熱者宜也張介賓曰數醉若飽入房者既傷其脾復傷其腎皆陰虛也故手足為熱驥案酒既內外陰陽無所不走又飽以入房輕則致疾重則戕生史記倉公傳御史成病癰疽得之酒且內死山跗病肺消癉得之內死潘滿如病少腹痛得之酒且內死趙章病迵風得之酒死司空命婦出於病風入中得之接內濟北王阿母病熱厥得之飲酒大醉陽虛候病痹得之內成開方病⿸疒兄風得之數大醉公乘項處病牡疝得之內倉公治驗凡二十一案凡得之酒色者多不治此腎氣有衰陽氣獨盛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不生不長亡可立待此酒色之所以垂戒萬世也

靈樞五癃津液別篇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

白話文:

王冰說:喝酒過量後行房事會損失精氣,導致體內虛熱。這是腎氣衰弱、陽氣旺盛、陰氣虛弱所致,所以熱性主要集中在手腳。

吳昆說:「慓悍」是指性格暴躁、強橫。「腎氣」指陰氣。

張志聰說:飲酒過量就會導致暴躁的熱氣從外部進入體內,而酒氣會積聚在脾臟中。飽食後行房事,則食物會停留胃中,脾氣不能運化精液,食物積聚在脾臟中。氣體積聚在體內無法散發,酒氣和食物之氣互相侵犯,導致體內熱盛。脾胃之熱會灌注四肢,因此全身都發熱。進入胃中的飲食無法正常運化,精氣也不能輸送到膀胱,所以體內發熱並導致小便赤紅。腎臟儲藏水分和食物精華,如果酒氣過盛而導致腎氣虛損,那麼腎臟儲藏的精氣就會日益衰弱。陰氣虛弱,陽氣獨盛,所以手腳就會發熱。

張兆璜說:寒厥是由於失去了儲藏的陽氣,導致中氣受損。熱厥是由於損傷了腎氣的陰氣,導致腎氣日益衰弱。要明白中焦和下焦相互依存。

張應略說:古代人飲食有度,作息有規,不會過度勞累。而如今的人卻以酒為常飲,不節制,並且喝醉後行房事。對於這樣的人,最重要的是調節陰陽精氣。如果得到適當的調理,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如果失去了調理,就會導致暴病或猝死。

馬蒔說:喝醉後飽食行房事,會導致下氣和上氣爭聚於脾臟中。脾胃既有食物之氣,又受酒氣影響,導致體內熱盛,因此全身發熱,從內部影響到外部。體內發熱的證據是小便赤紅。酒氣本就旺盛,加上腎陰虛弱,胃陽就會獨盛,導致手腳發熱。

張介賓說:經常喝醉或飽食行房事的人,既會損傷脾臟,又會損傷腎臟,都是陰虛所致。因此手腳會發熱。

註解

酒氣對人體內外陰陽都有影響。如果再飽食後行房事,輕則會導致疾病,重則會危害生命。歷史記載,倉公傳中的御史因喝酒過量和房事過度而患上癰疽,最終導致死亡。山跗因肺結核而死,也是由於喝酒過量和房事過度所致。潘滿如因小腹疼痛而死,也是由於喝酒過量和房事過度所致。趙章因中風而死,也是由於喝酒所致。司空命婦因風疾而死,也是由於房事過度所致。濟北王妃因熱厥而死,也是由於喝醉酒所致。陽虛候因肌肉萎縮而死,也是由於房事過度所致。成開方因中風而死,也是由於多次喝醉所致。公乘項處因睾丸腫痛而死,也是由於房事過度所致。倉公治驗中記載的二十一例案例中,大多數是由於飲酒過量或房事過度所致。

這些案例說明,腎氣衰弱,陽氣獨盛,就會出現「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的情況。不生不長,亡可立待。這就是古人警告後人要戒除酒色之淫的緣由。

張志聰曰此言精液之為髓也夫腎主藏精而主骨和合而高者五穀之液與腎藏之精相和合而滲入於骨空上行而高從骨空而補益腦髓復從髓空而下流陰股此精液淖注於骨而為髓先上益於腦而復下流故曰五穀之精液和合而為高者姚氏曰本經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補益腦髓是謂液又曰腎者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是谷之液腎之精並注於骨而為髓髓者以腦為主故曰和合而高者馬蒔曰高當作膏此原水脹之所成也五穀精液和而成為膏者滲入於骨空之中及補益腦髓以下流於陰股張介賓曰此津液為精髓也膏脂膏也精液和合為膏以填補於骨空之中則為腦為髓為精為血故上至巔頂得以充實下流陰股得以交通驥案馬注高當作膏素問腹中論熱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藥禁高梁是不合其心通評虛實論消痹甘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膏皆作高高膏通用王充論衡五穀之於人也食之皆飽稻梁之味甘而多腴故能和合精液為膏也骨空骨節交會之空隙處神氣之所遊行出入者也素問第六十篇內論各證之治法當取刺於骨空故以骨空名篇腦之為狀形橢圓正中有溝分為左右兩部色灰白充滿於頭蓋之中下連脊髓為感覺運動之主宰中有汁漿又有腦筋西醫之說知腦髓之作用而不知腦髓之來歷所謂腦筋但言其去路而不知髓之來路所以無治髓之藥不知背脊一路髓筋是髓入於腦之路內經明言腎藏精精生髓以腎氣貫脊而生脊髓脊髓上循入腦為髓腦是腦非生髓之所乃聚髓之所髓之生既由於腎欲補腦者即從腎治又肝脈入腦交巔目系貫髓凡神魂暈迷風狂皆從肝治腦氣通鼻可從肺治腦筋入心可從心治腦筋聚在胃又可從胃治是五穀之精補五藏五藏之系連於髓而胃尤為髓筋所聚故為高以補髓也腦髓之義採自吾鄉唐氏書中又案經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存於陰象於地名奇恆之府是腦髓骨三者三而一者也腎主骨骨中有髓腎系貫脊通於脊髓腎精足則入脊化髓上循入腦而為腦髓陰股腎之部故流陰股也

白話文:

張志聰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精液是骨髓。腎臟負責儲藏精氣,同時也負責骨骼的健康,因此腎臟和骨骼緊密結合而產生髓。五穀的液體與腎藏的精氣相結合,滲入骨骼的空隙,向上輸送,滋養腦髓,再從腦髓中向下流淌至陰股部位。也就是說,精液滋潤骨骼而形成髓,先向上滋養腦部,再向下流淌,所以說五穀的精液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髓。姚氏說,《本經》中記載:「食物進入人體後,氣血充盈,滋潤液體滲入骨骼。骨骼具有屈伸功能,滋養腦髓,這就是髓。」《本經》中還說:「腎臟是精氣的藏處,精氣的外顯在於頭髮的生長,精氣的充盈在於骨骼的健康。」因此,五穀的液體和腎臟的精氣都滲入骨骼,形成髓。髓以腦為主,所以說它們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髓。馬蒔說,這裡的「高」應作「膏」,指的是水腫的產物。五穀精液結合在一起形成膏狀物質,滲入骨骼的空隙中,滋養腦髓,並向下流淌至陰股部位。張介賓說,這裡的體液是精髓,膏脂即是膏狀物。精液結合在一起形成膏狀物,填補在骨骼的空隙中,就成了腦、髓、精、血。因此,精髓可以上達頭頂,充盈頭部;也可以向下流淌至陰股部位,暢通無阻。

註解:

  • 骨空:骨節交會處的空隙,是氣血運行的地方。
  • 腦髓:腦部中的汁液,是感覺和運動的主宰。
  • 陰股:腎臟的部位。

靈樞論勇篇黃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氣慓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當是之時固比於勇士氣衰則悔與勇士同類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膽小的武士在喝了酒後,居然變得勇猛無畏,不懼怕勇猛的武士,請問是什麼原因所致?

少俞回答道,酒是水和穀物精華所釀造的,是穀物中液體的精華。酒的氣性暴烈而強悍。當酒進入胃中後,胃會脹滿,氣向上逆,充滿胸腔,使肝臟上浮,膽囊橫移。在這種情況下,膽小的武士暫時會變得膽量十足,不知懼怕,就好像勇猛的武士一樣。但是當酒氣減退後,膽小的武士就會恢復原來的膽怯,後悔自己之前的魯莽行為,而且不知道該如何逃避勇猛武士的攻擊。這種現象稱為「酒悖」。

朱氏曰此復申明人之勇怯本於氣之弱壯氣之壯盛由胃府水穀之所生也酒者水穀之精熟谷之液其氣慓悍故能助氣之充滿而使肝膽浮橫然酒散則氣衰氣衰則悔矣故善養乎氣者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則形氣充足暴喜傷陽暴怒傷陰和其喜怒則陰陽不相失形氣壯盛雖遇烈風暴雨無由入其腠理而況四時之虛風乎倪氏曰氣之敢勇本於心之端直肝之大堅膽之汁滿是氣生於形也氣滿胸中而使肝浮膽橫是形本乎氣也形不離乎氣氣不離乎形此天之性命所以立形定氣以觀人之壽夭者也高士宗曰怯士之得酒與勇士同類即雖方大怒肝肺舉而氣衰復下相同蓋因酒因怒以壯其氣酒散氣衰則復怯矣故無暴其氣此善養乎大勇者也馬蒔曰酒為水穀之精熟谷之液此語又見營衛生會篇張介賓曰酒為水穀之液血為水穀之精酒入中焦必求同類故先歸血分凡飲酒者身面皆赤即其徵也然血屬陰而性和酒屬陽而氣悍血欲靜而酒動之血欲藏而酒亂之血無氣不行故血亂氣亦亂氣散血亦散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損者未之有也又若人之稟賦藏有陰陽而酒氣之質亦有陰陽蓋酒成於釀其性則熱汁化於水其質則寒故陽藏得之則愈熱陰藏得之則愈寒所以縱酒不節者無論陰陽均為害凡熱盛而過飲者陽日勝則陰日消每成風癉腫脹寒盛而過飲者熱性去而寒質留多至傷腎敗脾當其少壯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中衰而力有不勝則酒孽為殃莫御矣然則酒悖之為害也所關於壽元者非細可不知節乎驥案說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一言造也言吉凶所起造也書曰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為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為辜酒不及亂亂乃悖也怯而為勇勇乃悖也經云肝合膽膽中精之府西醫言膽無能事只是化生膽汁膽汁循油膜入胃則飲食之物乃化是中焦精氣全賴於膽故曰中精之府又曰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西醫言膽汁乃肝血所生中國舊說言膽司相火乃肝木所生之氣究之有是氣乃有是汁膽司中正是以不懼西醫謂懼與不懼不關於膽而又不能另指一所如以汁論則膽汁多者其人不懼以氣論則膽火旺者其人不懼太過者非中則失其正是以有敢於橫暴之人不及亦非中亦失其正每存懼怯勇士出於天賦怯士惟酒使然故為惡為凶名為酒悖說膽本之吾鄉唐容川先生今拉雜言之

白話文:

朱氏說,這句話再次說明瞭人的勇敢與怯懦源於氣的強弱。氣的強盛來自於胃部攝取的水穀所產生。酒是水穀的精華,它可以幫助氣充盈起來,使肝膽浮動。但是,酒勁過後,氣就會衰落,氣衰落了就會後悔。因此,善於保養氣息的人,飲食有節制,作息有規律,這樣形氣才會充足。暴喜傷陽,暴怒傷陰。調和喜怒,使陰陽不失衡,形氣強盛,即使遇到狂風暴雨,也無法侵害肌膚,更何況是時令的小風寒呢?

倪氏說,氣的勇敢源於心的正直,肝的堅強,膽汁的充盈。氣生於形體之中,氣充盈在胸腹中,會使肝浮起,膽橫行。形體是由氣而生的,形不離氣,氣不離形。這是上天的法則,所以觀察人的壽命就看形體和氣是否健壯。

高士宗說,膽小的懦夫在喝酒之後,和身強體壯的勇士表現出一致。因為酒和怒氣都可以使氣壯盛,可是酒勁散後,氣衰落了,又恢復了膽小如鼠的本性。所以不要暴飲暴怒,這是保養大勇之氣的方法。

馬蒔說,酒是水穀的精華,這句話在《營衛生會篇》中也有記載。張介賓說,酒是水穀的液體,血液是水穀的精華。酒進入中焦之後,一定會尋找同類,所以首先會歸於血液。凡是喝酒的人,面色都會發紅,這就是證明。然而血液屬陰,性情平和;酒屬陽,氣息激昂。血液想要安靜,卻被酒激動;血液想要隱藏,卻被酒擾亂。血液沒有氣就不會運行,因此血液被擾亂了,氣也會被擾亂,氣散了,血液也會散。這樣一陣擾亂,血液和氣息還能不受損害嗎?從未聽說過。

另外,人的稟賦有陰陽之分,酒氣的性質也分陰陽。酒是經過發酵釀造而成的,其性偏熱;酒中的汁液化於水中,其質偏寒。所以陽性體質的人喝酒,會更熱;陰性體質的人喝酒,會更寒。因此,縱情飲酒而不節制的人,無論陰陽體質都會受到傷害。凡是熱盛體質的人過量飲酒,陽氣日盛,陰氣日消,經常會出現風熱腫脹的症狀。寒盛體質的人過量飲酒,熱性離開,寒質留下,容易損傷腎臟和脾胃。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消耗了還能補充,所以不會有感覺。等到中年以後,體力不支,酒就會帶來禍害,無法抵禦。由此可見,飲酒過度對壽命的影響不可小視,不可不知節制。

驥案:說文解字中說:酒是就,所以促成人的善惡。一言造就,指一句話引發吉凶。書經中說:百姓大亂喪失道德,無非都是因為酒引起的。諸侯國小國和大國都滅亡,無非都是因為酒。酒不過度飲用就不會亂,亂了就是過度飲用。膽小變勇敢是過度飲用。經文說:肝與膽相合,膽中儲藏精氣。西醫說:膽沒有什麼作用,只是產生膽汁。膽汁沿著胃壁進入胃中,飲食物才會被消化,所以中焦精氣完全依賴於膽,因此稱膽為中精之府。又說:膽是中正的官邸,決斷力出自於膽。西醫說:膽汁是由肝血產生的。我國古時候的說法是:膽主相火,是肝木所生的氣。究其根本,有了這種氣才會有這種汁液。膽主中正,所以無所畏懼。西醫認為:膽小或膽大與膽無關,而且不能指出另一個部位。如果以汁液論,則膽汁多的人膽大。如果以氣論,則膽火旺盛的人膽大。過分膽大的人就不中正,失去了中正就會失去理智,因此會有一些敢於橫行霸道的人。膽小的人也是不合中正的,也是失去了理智,總是心存畏懼。勇士是天生的,膽小的人唯有通過飲酒才能變成勇士。這就是所謂的「酒悖」,這個說法出自我的鄉親唐容川先生。現在把這些雜亂的說法綜合起來。

靈樞五味篇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藏分別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咸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白話文:

黃帝說:「請教導我各種穀物的特點,它們是如何分別進入不同臟腑的?」

伯高答道:「胃是五臟六腑的匯聚處,食物和水都進入胃中,五臟六腑都從胃中獲取營養。不同的味道會流向它們偏好的地方:

  • 酸味先流入肝臟
  • 苦味先流入心臟
  • 甘味先流入脾臟
  • 辛味先流入肺臟
  • 鹹味先流入腎臟

當穀物的營養成分和津液在體內循環運行暢通後,就會轉化為糞便和尿液,逐漸排出體外。」

任谷⿸广𤲅曰此章論五臟六腑津液榮衛皆秉氣於胃府水穀之所生養夫谷入於胃其味有五各歸所喜津液各走其道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所化之糟粕乃傳於小腸大腸循下焦而滲入膀胱也馬蒔曰此言五味各先走其所喜也肝喜酸心喜苦脾喜甘肺喜辛腎喜咸故穀氣之五味各先走之其曰水穀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即營衛生會篇所謂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也其曰穀氣精液以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即營衛生會篇所謂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於膀胱也張介賓曰玉版篇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氣味之正者莫如水穀水穀入胃以養五藏故臟腑者皆稟氣於胃而胃五臟六腑之本五藏嗜欲不同各有所喜故五味之走亦各有所先然既有所先必有所後而生克佐使五藏皆有相涉矣至真要大論五味各有先入義與此同人受氣於谷故穀氣入於營衛其糟粕之質降為便溺以次傳下而出於大腸膀胱之竅驥案水穀入胃各走所喜金匱真言論東方味酸其穀麥生肝南方味苦其谷黍生心中央味甘其谷稷生脾西方味辛其谷稻生肺北方味鹹其谷豆生腎陰陽應象論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腎五運行論肝味酸心味苦脾味甘肺味辛腎味鹹此五方之味五常政大論敷和之紀谷麻升明之紀穀麥備化之紀谷稷審平之紀谷稻靜順之紀谷豆委和之紀稷稻其味酸辛伏明之紀豆稻其味苦辛卑監之紀豆麻其味酸甘從革之紀麻麥其味苦辛涸流之紀黍稷其味甘鹹發生之紀麻稻其味酸甘辛赫曦之紀麥豆其味苦辛鹹敦阜之紀稷麻其味口口堅成之紀稻黍其味辛酸苦流衍之紀豆稷其味酸苦甘此五歲之谷五穀具五味五味入五藏五方五歲各有攸宜也

白話文:

任谷說:這一章討論五臟六腑的津液、榮衛都根植於胃這個儲存和滋養水穀的地方。水穀進入胃中,它的味道有五種,各自循著它們喜歡的道路運轉。津液也各自流向它們的通道。水穀氣和津液流動之後,榮衛之氣暢通,轉化的糟粕就傳送到小腸和大腸,再循著下焦而滲入膀胱。

馬蒔說:意思就是五味各自先流向它們喜歡的器官。肝喜歡酸味、心喜歡苦味、脾喜歡甘味、肺喜歡辛味、腎喜歡鹹味,所以水穀氣的五種味道各自先流向它們喜歡的器官。文中說「水穀進入胃中,五臟六腑都從胃中得到津液和氣血」,這與《營衛生會篇》所說的「人從水穀中獲得氣血,水穀進入胃中,通過肺傳送到五臟六腑,五臟六腑都能從中得到氣血」是一樣的。文中說「水穀氣津液運轉,榮衛之氣暢通,於是糟粕變化後按序傳送到下焦」,這與《營衛生會篇》所說的「水穀經常儲存在胃中,在生成糟粕之後,水穀一起運送到大腸,形成下焦,滲入膀胱,一起流到下水道」是一樣的。

張介賓說:玉版篇說「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其中最純正的氣味莫過於水穀。水穀進入胃中滋養五臟,所以臟腑都能從胃中得到氣血,而胃是五臟六腑的根本。五臟喜好不同,各有偏愛,所以五味在運轉時也各有先後。不過,既有先後,就有前後相隨,生剋制化,五臟之間都有關聯。

《至真要大論》說,五味各有先入的道理,這與此文說「人從水穀中獲得氣血」是一樣的。水穀氣進入榮衛,其糟粕轉化為大便,按序傳送到下焦,最後從大腸和膀胱的孔竅排出。

《金匱真言論》說,東方味道酸,其穀物是小麥,滋生肝臟;南方味道苦,其穀物是小米,滋生心臟;中央味道甘,其穀物是小米,滋生脾臟;西方味道辛,其穀物是稻穀,滋生肺臟;北方味道鹹,其穀物是大豆,滋生腎臟。《陰陽應象論》說,酸味滋生肝臟,苦味滋生心臟,甘味滋生脾臟,辛味滋生肺臟,鹹味滋生腎臟。《五運行論》說,肝臟味道酸,心臟味道苦,脾臟味道甘,肺臟味道辛,腎臟味道鹹。《五常政大論》說,和諧順序的紀律是小米和芝麻,光明順序的紀律是小麥,備全順序的紀律是小米,平衡順序的紀律是稻穀,寧靜順序的紀律是大豆,委委婉順的紀律是小米和稻穀,其味道酸辛,光明順序的紀律是大豆和稻穀,其味道苦辛,低賤順序的紀律是大豆和芝麻,其味道酸甘,馴服順序的紀律是芝麻和小麥,其味道苦辛,枯竭順序的紀律是小米和小黍,其味道甘鹹,發生順序的紀律是芝麻和稻穀,其味道酸甘辛,宏大順序的紀律是小麥和大豆,其味道苦辛鹹,堅實順序的紀律是小黍和稻穀,其味道辛酸苦,流動順序的紀律是大豆和小黍,其味道酸苦甘。這是五年的穀物,五穀具備五味,五味進入五臟、五方、五年,各有其適宜的時節。

黃帝曰榮衛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衰一日則氣少矣(摶音團)

白話文:

黃帝問:「榮血和衛氣的運行是如何?」

伯高回答:「食物進入胃部,其中精微的部分會先從胃的兩旁(即膈肌和腰部)排出,以滋潤五臟。此外,還會分出兩條通道,運送榮血和衛氣。那些不能運行的粗濁之氣,會積聚在胸腔,形成『氣海』,並從肺部排出,通過喉嚨和咽喉,因此呼氣時會排出,吸氣時會進入。天地間的精氣,其運行規律通常是三出、一入。所以,如果半日不進食,就會虛弱;一日不進食,就會氣虛。」

任氏曰此言入胃水穀所生之精氣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藏兩焦上焦中焦也上焦出胃上口中焦亦並胃中故曰胃之兩焦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別出兩行榮衛之道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大氣宗氣也胸中膻中也其宗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上出於肺循喉咽以司呼吸呼則氣出吸則氣入也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谷入於胃化其精微有五氣五味故為天地之精氣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其大數常出三入一蓋所入者谷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藏而生榮衛其宗氣積於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余伯榮曰按本篇言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宗氣之行於脈外也蓋肺主皮毛人一呼則氣出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闔一吸則氣入而八萬四千毛竅皆開此應呼吸而司開闔者也邪客篇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此宗氣之行脈中也一呼一吸脈行六寸晝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十丈為一周此應呼吸而脈行循度環轉者也故曰宗氣流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街其上者走於息道蓋行於脈外者直下注於氣街而充遍於皮毛也馬蒔曰此言谷化精微之氣者為營氣衛氣大氣以主三焦而氣乃出多入少故谷不得不續用也胃納穀氣脾乃化之其精微之氣先出於中焦升則行於上焦由肺而行於五臟六腑所以灌溉五藏也其降則中焦行於下焦而營氣生其升則下焦致於上焦而衛氣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即宗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上焦即胸中又名膻中命曰氣海上氣海主出於肺循咽喉而出入之鼻中出氣為呼則氣從是出入氣為吸則氣從是入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積至一晝一夜積行百八十丈矣但谷化之精氣呼則出之天地之精氣吸則入之其大數谷化之精氣出之者三分則天地之精氣入之者一分為其出多入少故人生半日不再用谷則谷化之精氣衰至一日則氣少故晁錯曰民生一日不再食則飢者正此意也張介賓曰谷之精氣先出於胃即中焦也而後至上下兩焦以溉五藏之至也溉灌注也兩行言清者入營營行脈中濁者入衛衛行脈外故營主血而濡於內衛主氣而布於外以分營衛之道大氣宗氣也摶聚也循由也氣海即上氣海一名膻中居於膈上蓋人有三氣營氣出於中焦衛氣出於下焦宗氣積於上焦出於肺由喉嚨而為呼吸出入故曰氣海人之呼吸通天地之精氣以為吾身之真氣故真氣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然天地之氣從吸而入穀食之氣從呼而出總計出入大數則出者三分入止一分惟其出多入少故半日不食則谷化之氣衰一日不食則谷化之氣少矣知氣為吾身之寶而得養氣之玄者可以語道矣驥案此節統言人生之氣化三焦通行上下營衛運行內外宗氣斡旋於中上下內外中樞輪轉不休平人無病經云胃五竅者閭門也上下兩竅主消納水穀旁竅入三焦油膜之中中竅通脾主營衛又一竅上輸於肺司呼吸五竅之義已詳前注茲云先出於胃胃主中焦之至也之兩焦即上下兩焦共為三焦難經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故能主上下以溉五藏此精微之先出者也靈樞營衛生會篇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故能運行內外此別出之道也氣海宗氣之所聚也靈樞海論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氣海有餘則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又氣海穴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為男子生氣之海蓋氣海有兩說一說丹田為氣海一說膻中為氣海以丹田為氣海者以呼吸歸根之地言也以膻中為氣海者指氣之出納言所謂君主之官是也營衛三焦運行於上下內外之間而得宗氣主持於其中故其晷刻度數不差累黍差則病甚則危素問平人氣象論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者死又曰其動應衣宗氣泄也靈樞邪客篇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之三者即三隧即人生氣化之大原西醫只從生理悟入所以不明氣化不知出三入一之妙理而以死法治生人故於中國醫學尚格格不能入也別詳三焦營衛篇

靈樞血絡論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於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

白話文:

任氏說:

這些話說的是,食物進入胃中後,胃中所產生的精氣,會先從胃中的上下兩焦輸出,以滋養五臟。上下兩焦就是上焦和中焦。上焦在胃的上方,中焦也與胃相鄰,所以說成「胃中的上下兩焦」。食物進入胃中,再傳送到肺部,五臟六腑都藉此氣息來滋養。另外,這些氣息還分出兩種不同的管道,分別是營脈和衛脈。清澈的氣息流入營脈,混濁的氣息流入衛脈。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宗氣是大氣,位於胸中和膻中。宗氣聚集在胸中,不流通時,就稱之為「氣海」。宗氣從肺部排出,經過喉嚨和咽喉,負責呼吸。呼氣時,宗氣排出;吸氣時,宗氣進入。天地餵養人以五氣,大地餵養人以五味。食物進入胃中,轉化為精微的物質,包含五氣和五味,因此稱為天地間的精氣。五穀進入胃中,其糟粕、津液和宗氣分為三條管道。總量上,通常是排除三份、進入一份。進入的部分是食物,而排除的部分是轉化後的糟粕,依序向下傳送。津液用來滋養五臟,並產生營氣和衛氣。宗氣聚集在胸中,負責呼吸。排除的部分有三個管道,因此如果不進食半日,氣息就會衰弱;一日,氣息就會不足。

餘伯榮說:

根據這篇章節所述,宗氣聚集在胸中,不流通時,就稱為「氣海」。宗氣從肺部排出,經過喉嚨和咽喉,所以呼氣時排出,吸氣時進入。這是宗氣運行於脈外的狀況。肺主皮毛,人呼氣時,氣息排出,身上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會閉合;人吸氣時,氣息進入,八萬四千個毛孔都會打開。這是應對呼吸而控制開闔的功能。邪客篇中提到,宗氣聚集在胸中,從喉嚨排出,貫穿心脈,運行呼吸。這是宗氣運行於脈中的狀況。每一次呼氣和吸氣,脈搏會跳動六寸。一天一夜有將近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脈搏會跳動八百一十丈,繞一圈就完成一個週期。這是應對呼吸而脈搏運行、週而復始的狀況。所以說,宗氣流入氣海,流向下方的會注入口腔,流向上的會進入鼻腔。在脈外運行的宗氣直接注入口腔,充滿整個皮毛。

馬蒔說:

這段話說的是,食物轉化出來的精微氣息,形成營氣、衛氣和大氣,以主導三焦。而氣息的排出要比進入得多,所以必須不斷補充食物。胃部接收食物,由脾臟消化。精微的氣息會先從中焦排出。上升時,會運行為上焦,從肺部流向五臟六腑,因此可以滋養五臟。下降時,會從中焦運行為下焦,產生營氣。上升時,會從下焦輸送到上焦,產生衛氣。營氣和衛氣分出兩條管道。宗氣是大氣聚集但不流通的部分,累積在上焦,也就是胸中,又稱為膻中,稱為「氣海」。氣海從肺部排出,經過咽喉,從鼻子吸入呼出。呼氣時,氣息從這裡排出。吸氣時,氣息從這裡進入。每呼氣一次,脈搏跳動三寸;每吸氣一次,脈搏跳動三寸。呼吸穩定時,脈搏跳動六寸。累積一晝夜後,脈搏跳動了將近一百八十丈。但食物轉化的精微氣息,呼氣時會排出,天地間的精微氣息,吸氣時會進入。總量上,食物轉化的精微氣息排出三分,而天地間的精微氣息進入一分,所以排出量多於進入量。因此,人如果半日不進食,食物轉化的精微氣息就會衰弱;一日不進食,精微氣息就會不足。所以晁錯說:「人一天不進食兩次,就會飢餓。」就是這個意思。

張介賓說:

食物的精微氣息先從胃部排出,也就是中焦。然後到達上下兩焦,最終滋養五臟。滋養就是灌溉的意思。提到兩條管道,是指清澈的氣息進入營脈,營脈運行於脈中;混濁的氣息進入衛脈,衛脈運行於脈外。因此,營脈主血,濡養內部;衛脈主氣,分佈於外部。這是營氣和衛氣不同的管道。宗氣是大氣,摶聚就是聚集的意思。循由就是由…而來的意思。氣海就是上氣海,又稱為膻中,位於膈上。人體有三種氣:營氣從中焦排出,衛氣從下焦排出,宗氣聚集在上焦。宗氣從肺部排出,經過喉嚨,進行呼吸,因此稱為「氣海」。呼吸能使人體和天地間的精氣相通,成為人體真正的氣息。所以,人體真正的氣息來自於天地間的氣息和食物轉化的氣息,共同充盈全身。但天地間的氣息從吸氣進入,食物轉化的氣息從呼氣排出。總計出入的氣息量,呼氣排出的佔三分,吸氣進入的只佔一分。由於呼氣排出的量多於吸氣進入的量,所以半日不進食,食物轉化的氣息就會衰弱;一日不進食,食物轉化的氣息就會不足。瞭解氣息是人體的寶貴之物,並懂得養氣的玄妙道理的人,才能探討道法。

驥氏註解:

這節總論人的氣息變化。三焦上下貫通,營氣和衛氣在內外運行,宗氣則斡旋於中間。上下、內外、中間的樞紐不停轉動,健康的人沒有疾病。經文說:「胃的五個出入口是人體的門戶。」上下兩個出入口負責消化吸收食物,左右兩個出入口進入三焦的油膜之中,中間一個出入口通往脾臟,負責產生營氣和衛氣,另一個出入口向上輸送到肺臟,負責呼吸。五個出入口的意義已經在前一個註解中詳細說明。這段話說「先從胃部排出」,是因為胃主導中焦的緣故。胃中的上下兩焦就是上下兩焦,共同形成三焦。難經說:「三焦是食物和液體的通道,氣息的始終。」所以三焦能主導上下,滋養五臟。這是精微氣息率先排出的原因。靈樞營衛生會篇說:「清澈的氣息形成營氣,混濁的氣息形成衛氣。營氣運行於脈中,衛氣運行於脈外。營氣周而復始,陰陽相貫,就像環狀物沒有起點,因此能在內外運行。」這是營氣和衛氣不同的管道。氣海是宗氣聚集的地方。靈樞海論說:「膻中是氣之海,輸送到上方的位於柱骨的上下。氣海充盈,則氣息充滿胸中,感到舒適,臉色紅潤。氣海不足,則氣息不足,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氣海穴位於臍下一寸半的地方,是男性生命氣息的源頭。所以說,氣海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丹田是氣海,因為它是呼吸的根源;另一種說法認為膻中是氣海,因為它是氣息出入的場所,也就是所謂的「君主之官」。營氣、衛氣和三焦在上下、內外之間運行,而宗氣則主持其中,因此它們的運轉時間和脈搏跳動的次數非常精準。如果時間差了甚至是脈搏少跳,就會生病;如果時間差距太大了,甚至脈搏不跳了,就會有生命危險。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胃部的一條大脈絡叫做『虛裏』,貫穿膈膜,連接肺臟,從左乳下方排出。它的動脈與衣服的脈絡相應,是宗氣。呼吸急促、喘不過氣來的人,可能是中焦氣結或橫隔上有積滯。如果氣息完全不來,就會死亡。」又說:「動脈與衣服的脈絡相應,表示宗氣泄漏了。」靈樞邪客篇說:「宗氣聚集在胸中,從喉嚨排出,貫穿心脈,運行呼吸。」這三個管道就是三條隧道,是人體氣息變化的根本來源。西醫只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理解,所以不明白氣息的變化,不知道

張志聰曰此言絡脈之血由水穀之津液注於皮膚肌腠滲於絡與血和合而化赤者也癰疽章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赤而為血血和則孫脈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息乃行蓋水穀入胃其津液隨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復滲於孫絡與絡脈之血和合變化而赤刺之血出清而半為汁也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蓋言血乃水穀之津液所化若不新飲而出為汁者乃身中之水也按奇邪而不在經者謂皮膚之氣血從別絡而出於孫絡皮膚與經脈繆處此節論津液注於皮膚滲於絡脈與經脈之血和合是皮膚孫絡又與經脈相通而皮膚絡脈之氣血所從來又有一道蓋此篇假針以明陰陽血氣之生始出入學者當於針刺之外細體認其義焉馬蒔曰血絡而血出最清內有半清汁者何也正以新飲之際而液滲血絡未得和合於血故血出而半為汁也有刺血絡而髮針乃腫者何也正以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陰氣積於陽分其氣聚於血絡之中故刺之時血尚未出而氣乃先行所以髮針而腫也張介賓曰新飲入胃未及變化而滲於絡故血汁相半水在肌表而因於絡陰氣積於陽分也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陰滯於陽而不易散也所以為腫

白話文:

張志聰說,這段話的意思是:絡脈中的血是由水穀流出的津液注入皮膚肌肉之間,滲入絡脈與血混合後轉化為紅色的。在癰疽章節中,焦氣上升如霧氣,上注於溪谷而滲透到孫絡,津液和合變化為紅色而成血。血與孫絡相和則先滿溢,然後注於絡脈,所有絡脈都充滿了,再注於經脈。陰陽已張,因此呼吸才能運行。因為水穀進入胃後,其津液隨著三焦上升的氣體,溫暖肌肉,充實皮膚,並滲透到孫絡,與絡脈中的血混合變化為紅色。刺出的血清淡,一半是汁液。對於未喝新水的人來說,身體中有很多水,久而久之就會腫脹。這句話的意思是,血是由水穀的津液轉化而成的。如果不喝新水,而刺出的血有一半是汁液,那是因為身體中的水。至於奇邪不在經脈中,指的是皮膚的氣血從其他絡脈流出,進入孫絡。皮膚與經脈相通。這段文字討論了津液注於皮膚,滲入絡脈與經脈中的血混合的過程,表明皮膚孫絡也與經脈相通,而皮膚絡脈中的氣血又是從另一條途徑來的。因此,這一篇章通過針刺來說明陰陽血氣的產生過程、出入。學習者應該在針刺之外,仔細體會這其中的道理。

馬蒔說,刺絡放血,血最清澈,裡面有一半清澈的汁液,這是為什麼呢?正是因為在剛剛喝完水的時候,津液滲入血絡,還沒有與血相和,所以刺出的血有一半是汁液。還有,刺血絡時,針刺處出現腫脹,這是為什麼呢?正是因為未喝新水的人,身體中有很多水,久而久之就會腫脹,陰氣積聚在陽分,其氣聚集在血絡之中,所以刺的時候,血還沒出來,氣就先走了,所以針刺處會腫脹。

張介賓說,新水進入胃後,還沒有來得及變化就滲入了絡脈,所以血和汁液相混合。水在肌肉表層而影響了絡脈,陰氣積聚在陽分。刺的時候,血還沒有出來,氣就先走了,陰氣滯留在陽分,不易散發,所以會腫脹。

靈樞玉版篇岐伯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

白話文:

岐伯說:人體所接收的食物就是精氣,精氣聚集在胃裡。胃是水谷精氣、氣血的海洋。海洋中運行的雲氣猶如人世間,而胃中輸送的精氣、氣血就像道路一樣。這些道路是通往五臟六腑的大通道。

張志聰曰此言胃府所生之氣血如雲氣之布散於天下者從臟腑之經隧布於四末充於皮膚分肉之間不入於經俞者也大絡者十二臟腑之經別也馬蒔曰試觀海之行雲氣者本於氣上為云而後雲氣行於天之下也胃之有氣血本於穀氣所化而後血氣行十二經之隧也是經隧者誠為五臟六腑之大脈絡耳張介賓曰人受氣於谷穀氣自外而入所以養胃氣也胃氣由中而發所以行穀氣也二者相依所歸則一故水穀入胃化氣化血以行於經隧之中是經隧為五臟六腑之大絡也

白話文:

張志賢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胃府產生出來的氣血,就像雲氣一樣,分佈在四肢百脈,充滿皮膚肌肉之間,沒有進入經絡穴位的。大絡就是連接五臟六府各經的支脈。馬時說:你看海上的流動的雲氣,來源於上升的氣體,然後雲氣在天空下運行。胃裡生氣血,根源於食物的氣轉化而來,然後氣血在經脈中運行。這些經脈確實是五臟六府的大脈絡。張介陽說:人從食物中得到營養,食物的營養從外面進入,用來滋養胃氣。胃氣從內部產生,用來運行食物的營養。兩者相互依附,歸宿都是一樣的。所以水和食物進入胃中化為氣血,再通過經脈運行。因此經脈是大絡,也就是五臟六府的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