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藥瀹》~ 卷十 (1)
卷十 (1)
1. 藥制
素問五常政大論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白話文:
《素問·五常政大論》提到,治療時可以從上部取效,也可以從下部取效,可以從內部取效,也可以從外部取效,目的是找出病變所在。對於能夠承受藥物毒性的人,可以使用藥性較強的藥物;對於不能承受藥物毒性的人,則應該使用藥性較溫和的藥物。
王冰曰上取謂以藥制有過之氣也制而不順則吐之下取謂以迅疾之藥除下病攻之不去則下之內取謂食及以藥內之審其寒熱而調之外取謂熨藥令所病氣調適也當寒反熱以冷調之當熱反寒以溫和之上盛不已吐而脫之下勝不已下而奪之謂求得氣過之道也藥厚薄謂氣味厚薄者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胃厚色黑大骨肉肥者皆勝毒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又按異法方宜論西方之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吳昆曰察其面目口舌上取也問其二便通塞不取也切其脈之虛實內取也探其身之寒熱外取也若其人胃厚色黑形大肉肥此能毒者宜治以厚藥若其胃薄色浮形小肉瘦此不能毒者宜治以薄藥張志聰曰上下謂司天在泉之氣夫司天在泉之氣升降於上下五運之氣出入於外內各求其有過者取而治之此治歲運之法也徐振公曰能以大寒之藥治熱淫大熱之藥治寒病是能勝其毒者馬蒔曰凡治病者或取之上而吐之或取之下而下之或取之內而內消之或取之外而熨解之此上下內外皆就人身言皆求人身之有病者何在靈樞經論痛篇少俞曰胃寒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皮者皆不勝毒驥案人身有上下內外證治亦有上下內外三焦之氣所以通行上下者也營衛之氣所以內外出入者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氣有高下證有內外補上治上制以緩緩則氣味薄薄者則頻而少服補中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厚者則頻而多服陰陽應象大論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皆上取下取之法又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調其外而後調其內外有輕揚汗發之制內有泄瀉攻通之制此內取外取也凡藥皆有毒周禮醫師類聚毒藥以供醫事素問異法方宜篇西方之人邪不能傷其形體病生於內治宜毒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陰陽形氣俱不足調以甘藥終始篇陰陽俱不足可將以甘藥不可飲以至劑蓋藥味之甘而淡者和平無毒藥之有毒者謂乖戾不和稟氣之偏者也故氣之毒者必熱味之毒者必辛枝苗氣薄而升以治上根鬚味厚而降以治下又鄭注藥之辛苦者恆多毒然苦參細辛雖辛苦而無毒有毒者謂巴豆狼牙之類無毒者謂人參芎藭之類變通運用存乎其人
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白話文:
上取
王冰說:上取是指用藥物來制止過盛的氣。如果制止不了,就用嘔吐法治療。
下取
下取是指服用藥效快速的藥物來去除下焦的疾病。如果攻擊疾病失敗,就用瀉下法治療。
內取
內取是指通過飲食或藥物來調理身體內部。要根據寒熱情況來調整。
外取
外取是指用熱敷或膏藥等方法,讓患處的氣血通暢。如果寒冷過盛,就用溫熱的方法調理;如果炎熱過盛,就用寒涼的方法調理。
藥厚薄
指的是藥物的氣味濃淡。
胃厚
《甲乙經》說:胃厚、面色黑、骨肉肥大的人,身體強壯,能耐受毒藥。胃瘦、面色浮、形體瘦小、肌肉瘦的人,身體虛弱,不能耐受毒藥。
西方之民
《異法方宜論》說:西方人居住在高處,多風多水,土地堅硬,不穿衣服,愛吃肉和油脂,所以邪氣不能損害他們的體魄。他們的疾病產生於內部,治療時應採用毒藥。
上下
指的是司天在泉之氣。司天在泉之氣運行於上下,五運之氣出入於內外。治療時要找出過盛的氣,進行調理。
能勝其毒
徐振公說:能用大寒之藥治療熱病,用大熱之藥治療寒病,這纔是真正能耐受毒藥的人。
上下內外
治療疾病時,可以從上部取氣而嘔吐,從下部取氣而瀉下,從內部取氣而內服,從外部取氣而外敷。
毒
所有藥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毒性。氣味濃烈而溫和的藥物適合頻服小劑量,氣味淡薄而急性的藥物適合頻服大劑量。
內外
調治內部疾病,要從外而內;調治外部疾病,要從內而外。輕微的疾病可以用汗法治療,嚴重的疾病可以用瀉法治療。
王冰曰下取謂寒逆於下而熱攻於上不利於下氣盈於上則溫下以調之上取謂寒積於下溫之不去陽藏不足則補其陽也傍取謂氣並於左則藥熨其右氣並於右則熨其左以和之必隨寒熱為適凡是七者皆病無所逃動而必中斯為妙用矣吳昆曰反謂反其常候也治之者亦權其反而取之張介賓曰氣反者本在此而標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張志聰曰至真要大論上勝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勝而上俱病者以天名之即此義也馬蒔曰上文上下內外皆正治也然有反氣而治者驥案陰陽上下中外左右互為其根上為陽下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左為陽右為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繆刺論左刺右右刺左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天氣上為云地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六微旨篇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脈要精微論上部法天胸喉中事下部法地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易雷風相薄天地交泰水火既濟山澤通氣上下相通故氣反者逆取之又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建中央以運四旁又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皆經說
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白話文:
王冰說:「下取」是指寒邪在下面逆行,熱邪攻向上面,不利於下氣疏通,上部氣血過盛,就要溫補下部來調和。「上取」是指寒邪積聚在下面,溫熱治療無法祛除,陽氣藏伏不足,就要補陽。「傍取」是指氣血偏盛在左邊,就用藥物和針灸刺激右邊,氣血偏盛在右邊,就刺激左邊來調和。必須根據寒熱情況靈活應變。這七種方法,對於疾病來說無處可逃,使用適當的話必然有效。
吳昆說:「反」,是指疾病症狀與平常不同。治療時,也要權衡這種異常表現,採取相應的方法。
張介賓說:「氣反」是指本應在這個部位發生的病症,卻出現在另一個部位。疾病已經反常,治療也應該相應地反過來。
張志聰說:「至真要大論」中說,上面得病而下面也病,用人體部位的名稱來說明;下面得病而上面也病,用天地的名稱來說明。這裡的道理是一樣的。
馬蒔說:前面的文字中,對於上下、內外,都是用正治的方法。但是,也有一些氣反的情況需要特別處理。
驥案:陰陽、上下、中外、左右彼此之間互相影響。上面是陽氣,下面是陰氣;外面是陽氣,裡面是陰氣;左邊是陽氣,右邊是陰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繆刺論》中說:左病刺右,右病刺左。清陽屬天,濁陰屬地;天氣上升為雲,地氣下降為雨;雨來自地氣,雲來自天氣。《六微旨篇》中說:升而後降,降是指天;降而後升,升是指地。《脈要精微論》中說,上部屬天,包括胸喉中事;下部屬地,包括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易經中說,雷風交會,天地交融;水火既濟,山澤通氣。上下相通,所以氣反的時候,可以使用逆取法治療。另外,脾主管運化胃中的津液,通調中央以運行周身;中外不相及,治療上就先治主病。這些都是經書中的說法。
王冰曰氣性有剛柔形證有輕重方用有大小調治有寒溫盛大則順氣性以取之小軟則逆氣性以伐之氣殊則主必不容力倍則攻之必勝是則謂湯飲調氣之制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論熱因寒用寒因熱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可使破積可使潰堅可使氣和可使必已者也吳昆曰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者寒藥溫服也治寒以熱涼而行之者熱藥涼服也治溫以清冷而行之者清藥冷服也治清以溫熱而行之者溫藥熱服也張介賓曰藥以與病逆者恐不相投故從其氣以行之假借之道也驥案寒熱陰陽各有真假似是而非每至錯亂如病人大熱煩燥口渴舌躁似乎熱病視其面色赤此戴陽也切其脈尺弱而無力寸關豁大而無倫此則陰盛於下逼陽於上假陽之症以苦寒之藥從其性而折之頃刻平矣如人惡寒身不離復衣手足逆冷有似乎寒視其面色滯切其脈澀按之細數而無力此係假寒之症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以辛涼之劑溫而行之一汗而愈仲景白通用膽汁五苓用桂明乎逆順思過半矣劉河間曰夏熱太甚林木流津冬寒太甚流水冰堅火極似水陰極似陽也
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
白話文:
王冰說:氣質有剛柔之分,症狀有輕重之別。方子有大小之異,治療有寒熱之別。症狀嚴重時,要順著氣質的特性來治療;症狀輕微時,要逆著氣質的特性來治療。氣質不同,治療的主攻方向就不同。病情加重時,治療的力度必須加大,才能取得勝利。這便是湯藥調和氣息的原則。
新校正注:根據《至真要大論》,寒熱原因導致的疾病,一定要抓住其根源,先治療誘因。治療原則是,初期病症相同,但後期病症不同。可以消除積塊,化解硬結,調和氣息,痊癒疾病。
吳昆說:治療熱症用寒藥,但服用時溫服;治療寒症用熱藥,但服用時涼服;治療溫症用清涼藥物,但服用時冷服;治療清熱症用溫熱藥物,但服用時熱服。
張介賓說:藥物與疾病的特性相反,怕不能奏效,所以要順著氣息的特性來治療,這是一種「假借」的方法。
驥案:寒熱陰陽都有真假之分,似是而非,容易混淆。比如病人高熱煩躁,口渴舌燥,看上去像是熱病,但面色發紅,這是陽虛的症狀;切脈發現尺脈微弱無力,寸關脈豁大無倫,這是下面陰盛逼迫上面陽氣的假熱症,要用苦寒的藥物順著它的特性治療,很快就平息了。再比如,病人畏寒不離衣復,手足冰涼,看上去像是寒症,但面色滯,切脈細數無力,這是假寒症,寒氣在皮膚,熱氣在骨髓,用辛涼的藥物溫和治療,一汗而愈。仲景的桂枝湯和白通湯用膽汁和五苓散用桂枝,就是明白了順逆原則的體現。
劉河間說:夏天太熱,樹木都會流汁;冬天太冷,流水都會結冰。火極的時候像水,陰極的時候像陽。
王冰曰量氣盛虛而行其法病之新久無異道也張志聰曰消之削之內取外取也吐之下之上取下取也補之瀉之補上補下治上治下也久者謂伏氣之病新者感而即發也張介賓曰消以去滯削以攻堅上實者宜吐下實者宜下補因正之不足瀉因邪之有餘但此中用有緩急治有先後而病之久新同其法也驥案徐之才十劑宣可去壅姜橘之屬推之瓜蒂散梔豉湯姜鹽湯參蘆藜蘆之類皆宣也皆所以吐之也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推之五苓四苓琥珀海金砂桃仁紅花五靈脂之類皆通也皆所以消之削之也瀉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推之大小承氣大柴胡十棗湯之類皆瀉也皆所以下之瀉之也補可扶弱人參羊肉之類推之四君四物八珍十全皆所以補之也和劑者本此
帝曰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奈何岐伯曰悉乎哉問也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
白話文:
王冰說衡量正氣的盛衰,然後採取治療方法,無論疾病是新發的還是久拖不治,治療原則都一樣。張志聰說,消耗和削減是指從體內和體外治療。嘔吐和下瀉是指從上和下治療。補充和瀉泄是指補充虛弱的正氣,瀉除體內的邪氣。久治不愈的疾病是指隱藏的病氣,而新發的疾病是指感染後立即發病。張介賓說,消耗是去除積滯,削減是攻堅。上實的應當嘔吐,下實的應當下瀉。補充正氣是針對正氣不足,瀉泄邪氣是針對邪氣有餘。但是,治療方法有緩急之分,先後之別,而疾病的久治不愈和新發並無不同。驥案:徐之才十劑宣可(用藥物)祛除壅塞,如姜橘之類;推而廣之,瓜蒂散、梔豉湯、姜鹽湯、參蘆、藜蘆之類都屬於宣,都是用來嘔吐的。通可(用藥物)祛除積滯,如通草、防己之類;推而廣之,五苓、四苓、琥珀、海金砂、桃仁、紅花、五靈脂之類都屬於通,都是用來消耗和削減的。瀉可(用藥物)祛除閉塞,如葶藶、大黃之類;推而廣之,大小承氣、大柴胡、十棗湯之類都屬於瀉,都是用來下瀉的。補可(用藥物)扶助虛弱,如人參、羊肉之類;推而廣之,四君、四物、八珍、十全之類都是用來補充的。和劑藥方就是基於這些原則。
王冰曰隨病所在命其藏以補之吳昆曰積者五臟所生聚而不散者不實不堅且聚且散則為無積張志聰曰此謂五運之氣為病而有治之之法也病在中者根於中也不實不堅且聚且散者出入於外內也故敷和之紀其藏肝其病裡急支滿備化之紀其藏脾其病痞蓋五運之氣內合五藏故無積者當求其藏也藏氣虛則補之馬蒔曰此言病有在中而聚散不常當審虛實兼藥食和中外以治之張介賓曰積者有形之病有積在中則堅實不散今不實不堅且聚且散無積可知無積而病在中藏之虛也故當隨病所在求其藏而補之驥案素問大積大聚衰其大半五十五難積者陰氣聚者陽氣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積發有常處痛不離其部上下有終始左右有常處聚發無根本上下無留止痛無始處金匱五藏風寒積聚篇積者藏病終不移聚者府病發作有時展轉痛移此不堅不實且聚且散是無積也無積是臟虛虛則當補之臟虛連讀
藥以祛之食以隨之
白話文:
王冰說:依據病症所在確定對應的臟腑,然後針對臟腑進行補益。吳昆說:積是指五臟產生並積聚而不散開的物質;不實不堅,聚散不定的話,就不算是積。張志聰說:這是指五運之氣引起的疾病,也有相應的治療方法。疾病在內部,根源就在內部;不實不堅,聚散不定的,則在內部和外部之間出入。所以敷和的紀律是補益其臟腑(肝),其病症是脹滿腹痛;備化的紀律是補益其臟腑(脾),其病症是痞悶。由於五運之氣在內部與五臟相應,所以沒有積聚的話,就應當尋找其對應的臟腑。臟腑之氣虛弱的話,就需要補益。馬蒔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病症有的在內部,聚散不定,應該辨別虛實,用藥物和食療調和內外,進行治療。張介賓說:積是指有形的病症,積在內部的話,堅實不散;現在不實不堅,聚散不定,可以知道沒有積。沒有積而病在內部,是臟腑虛弱。所以應該依據病症所在,確定對應的臟腑進行補益。
根據《素問》記載:大積大聚會損害大部分身體,五十五難也說:積是由陰氣聚積而成,聚是由陽氣聚積而成。氣積聚的地方稱為積,氣聚散的地方稱為聚。積發作時有固定的地方,疼痛不會離開那個部位,上下有開始和結束,左右有固定的地方。聚發作時沒有根源,上下沒有停留,疼痛沒有開始的地方。金匱的《五藏風寒積聚篇》說:積是由臟腑疾病引起的,始終不會移動;聚是由腑臟疾病引起的,發作時有時候會轉移疼痛。這裡的「不堅不實,且聚且散」表示沒有積。沒有積就表示臟腑虛弱,虛弱的話就應該補益。臟腑虛弱應該連續讀。
王冰曰食以無毒之藥隨湯元以迫逐之使其盡也馬蒔曰食即穀肉果菜張介賓曰藥以祛之去其病也食以隨之養其氣也驥案此承上補虛來邪之所湊其正必虛補正所以祛邪也如先天之陽虛當補命門桂附之類是也先天之陰虛宜補腎水地茱麥味之類是也後天之陽虛宜溫胃以補氣參耆苓朮之類後天之陰虛宜補心肝以養血歸地芍藥之類正盛而邪自祛矣如邪未去或少加祛邪之藥而邪無不祛矣食即周禮食醫食齊眂春時羹齊眂夏時醬齊眂秋時飲齊眂冬時此藥食宜也參五宜篇
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
白話文:
王冰說:吃一些無毒的藥物,隨著湯水一起服下,以驅逐邪氣,讓它完全排出體外。馬蒔說:食指穀物、肉類、水果和蔬菜。張介賓說:藥物用來祛除病邪,食物用來隨後滋養正氣。
註解:這段話是承接上文說的補虛邪氣侵犯的道理。當正氣虛弱時,補充正氣就可以祛除邪氣。例如:先天的陽氣虛弱,應當補命門,可以使用桂附類的中藥。先天陰氣虛弱,宜補腎水,可以使用地茱麥味類的中藥。後天的陽氣虛弱,宜溫胃補氣,可以使用參、耆、苓、朮類的中藥。後天陰氣虛弱,宜補養心肝,可以使用歸、地、芍藥類的中藥。
如果正氣充盛,邪氣自然就會消除。而如果邪氣沒有消除,可以酌情加入一些祛邪藥物,邪氣一定會被祛除。
文中提到的「食」是指《周禮》中的食醫,也就是負責飲食的官員。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季節,提供相應的飲食。例如:春季提供羹齊眂,夏季提供醬齊眂,秋季提供飲齊眂,冬季提供冬齊眂。這些飲食都是藥食同源的,可以參照《五宜篇》。
王冰曰中外通和氣無流礙則釋然消散真氣自平張志聰曰行水漬之以取汗和其中外使邪從外出可使畢已馬蒔曰用藥之湯水以漬之則藥食調其中而湯水治其外庶幾中外和而病可已張介賓曰行水漬之通其經也若是則中外調和而病可已祛者非攻擊之謂凡去病者皆可言祛漬資四切浸洗也驥案水漬法所以宣通形表散發邪氣虛邪傷人當以汗解若人肌膚堅實腠理密緻難於取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玉機真藏論脾風可浴巢氏病源邪在表洗浴發汗本草衍義熱湯助陽氣行經絡風冷氣痹之人多以湯漬腳至膝上厚被使汗出朱真人治風疾掘坑令坐坑內熱湯淋之良久以簟蓋之汗出而愈許仁則桃柳等三物浴湯取汗李時珍治寒濕加艾煎湯治風虛加五枝按食物本草五枝桃柳桑柘槐也或五加煎湯薰洗為效更速皆取汗法聖濟總錄有因大飲中酒恐毒氣內攻於藏者有服五石發動氣攻於陽者皆以浴法治之聖惠治傳屍骨蒸有沐浴方驅惡氣千金方有沐浴方七首治客忤馬通浴方本草治咳嗽生薑沐浴嬰孺方治小兒不生肌肉又三歲不行五參浴湯小兒直訣治肥體體熱用烏蛇白礬青黛天麻全蠍朱麝桃枝浴體博愛心鑑治痘瘡頂陷有水揚湯經驗後方小兒胗豆令速出酒沃沸胡荽噴一身百合病金匱有百合洗方卒死壯熱又有礬石水煎漬腳中風千金有大戟洗方方氏家藏方用蛇床防風等八味淋渫水腫本草引韋宙獨行方赤小豆煮爛汁漬膝以下神巧萬全方樟柳赤豆麻黃桑白水氣薰洗虛冷御醫院方還童散外固壯陽氣用丁香十四味水煎少腹以下淋浴又百花散用百花窠等五味水煎淋洗補元陽通血脈又施圓端效方治下元虛冷用椒目桂川烏細辛乾薑水煎渫浴下部聖惠發背門已潰未潰毒氣結聚當用藥煮湯淋拓瘡上散其熱毒是水漬除汗法外有攻有補法各不同今邨亮祗卿醫事啟源皇國亦有湯漬法見榮花物語余謂暖洗所以生陽宜澡洗而不澡洗使人陽氣上行陰邪相害不當澡渫而澡渫使人濕侵皮膚熱生肌體若用之得宜汗下攻補無不取效此承上補虛來當從虛邊治
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新久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白話文:
王冰說:中外(指體內外)氣息通暢,沒有阻礙,邪氣就會自然消散,真氣也會平復。
張志聰說:用熱水浸泡出汗,可以調和體內外,使邪氣從體外排出,從而治癒疾病。
馬蒔說:用藥湯浸泡身體,藥物會調治體內,而湯水會治療體外,這樣才能讓體內外和諧,疾病才能痊癒。
張介賓說:用熱水浸泡的方法可以疏通經絡,讓體內外調和,從而治癒疾病。所謂祛病,並不是直接攻擊,而是清除掉疾病的根源。浸泡是指用藥湯反覆沖洗。
驥氏補記:水浸法是為了疏通表面,散發邪氣。邪氣侵襲人體,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如果人的皮膚結實,毛孔緻密,難以發汗,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有邪氣時可以浸泡身體發汗。《玉機真藏論》中也有提到,脾風可以通過洗澡來治療。巢氏《病源》指出,邪氣在體表,可以通過洗澡發汗來清除。本草衍義中記載,熱湯可以助陽氣運行經絡,風寒痹痛的病人常常用熱湯浸泡腳部至膝蓋以上,蓋上厚被發汗,朱真人治療風疾時,挖坑讓病人坐在坑中,用熱湯淋洗很久,然後用竹蓆蓋住,發汗後痊癒。許仁則用桃枝、柳枝等三種植物熬湯發汗。李時珍治療寒濕時,在湯中加入艾草煎服,治療風虛時,加入五枝。根據食物本草記載,五枝是指桃枝、柳枝、桑枝、柘枝、槐枝。或者用五加皮煎湯薰洗,效果更佳。這些方法都是為了發汗。
《聖濟總錄》記載,有的人因為大量飲酒,擔心毒氣內攻臟腑,或者服用五石散導致氣攻陽位,都用洗澡的方法治療。聖惠方記載,治療傳染性屍體蒸發引起的疾病,有沐浴方驅除惡氣。《千金方》中也有七個沐浴方,用於治療客忤。《馬通浴方》中記載,用本草治療咳嗽,用生薑沐浴;《嬰孺方》中記載,治療小兒不長肌肉,用三歲不行五參浴湯。小兒直訣中記載,治療肥胖體熱,用烏蛇、白礬、青黛、天麻、全蠍、硃砂、桃枝沐浴。《博愛心鑑》中記載,治療痘瘡頂陷有水,用揚湯。經驗後方中記載,治療小兒胗豆,用酒沃沸胡荽噴全身。《百合病》金匱中記載,有百合洗方。《卒死壯熱》中記載,有礬石水煎漬腳中風。《千金方》中記載,有大戟洗方。《方氏家藏方》中記載,用蛇牀、防風等八味淋渫水腫。《本草》引韋宙獨行方記載,赤小豆煮爛汁漬膝以下。《神巧萬全方》中記載,用樟柳、赤小豆、麻黃、桑白水氣薰洗虛冷。《御醫院方》記載,還童散外固壯陽氣,用丁香十四味水煎少腹以下淋浴。百花散用百花窠等五味水煎淋洗,補元陽通血脈。施圓端效方記載,治療下元虛冷,用椒目、桂、川烏、細辛、乾薑水煎渫浴下部。《聖惠發》記載,背部瘡已潰或未潰,毒氣聚集,應煮藥湯淋拓瘡上,散發熱毒。
水漬法除了發汗法外,還有攻補之法,各有不同。現在的邨亮祗卿醫事啟源和日本也有湯漬法,記載在榮花物語中。我認為,溫水洗澡可以生陽,宜洗澡不洗澡會讓人陽氣上行,陰邪相害。不該洗澡而洗澡會讓人濕邪侵襲皮膚,熱生肌體。如果使用方法得當,發汗、攻補都能奏效。這是在補充虛證,所以要從虛證的角度來治療。
王冰曰下品藥毒毒之大也吳昆曰此約其常制也勿使過之過之恐傷其正而生大患張志聰曰約規則也病有久新者謂病之能勝毒不能勝毒也方有大小者謂有可以厚藥可以薄藥也毒者有大寒大熱及燥濕偏勝之毒氣故止可攻疾中病即止過則傷正矣是以大毒之藥治病病去其六即止後服馬蒔曰靈樞禁服篇約方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而弗約則神與弗俱伯言病有久者則方必大病有新者則方必小故藥有大毒常毒小毒無毒之分則去病以六分七分八分九分而止當量其病之新故而制方大小以用之病重者宜大毒輕者宜小毒無毒者宜多有毒者宜少驥案神農本草名例下品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此屬大毒
常毒治病十去其七
白話文:
王冰說,下品藥物毒性很大。吳昆說,這只是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可超過。如果超過,恐怕會傷害正氣,引起大禍。張志聰說,“約”是規矩的意思。疾病有舊病和新病之分,指的是疾病對毒藥的耐受能力不同。藥方也有大小之分,指某些藥物可以重用,而某些藥物則需要減量使用。毒藥具有極寒、極熱或過度燥濕等毒性,所以只能在病情嚴重時使用。一旦病情好轉,就應該停止使用,否則會損傷正氣。因此,大毒性藥物在治病時,病情好轉後,六分之一的毒性就可以停止使用。
馬蒔說,靈樞中的《禁服篇》中提到,規定藥方就像規定袋子的束口一樣。袋子裝得太滿而不紮緊口,就會漏出來。藥方開好而不規定用量,靈驗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伯言說,疾病有舊病的,藥方就必須大;疾病是新發的,藥方就必須小。因此,藥物有劇毒、常毒、小毒和無毒之分,在治病時,應根據疾病的新舊程度,來確定藥方的劑量。病情重的,適宜用大毒藥;病情輕的,適宜用小毒藥;沒有毒性的,可以多用;有毒的,宜少用。
《神農本草》中記載,下品藥物有120種,它們可以作為佐使藥,來對應各種毒性。但這些藥物不宜久服,因為它們屬於大毒之藥。
王冰曰中品藥毒次於下也張志聰曰常毒治病病去其七即止驥案神農本草名例中品一百二十種為臣以應人有毒無毒斟酌其宜此屬常毒小毒
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王冰曰上品藥毒毒之小也張志聰曰小毒治病病去其八即止之
無毒治病十去其九
白話文:
王冰說中品藥的毒性次於下品藥。
張志聰說:一般性毒藥治療疾病,疾病好轉到七分就應停止。
註解: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中品藥有120種,用於協助治療,既可以有毒,也可以無毒,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斟酌使用。本段所指屬於一般的毒藥或輕微毒性藥物。
王冰曰上品中品下品無毒藥悉謂之平張志聰曰即無毒之藥亦不可太過所謂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張介賓曰治病之法藥不及病則無濟於事藥過於病則反傷其正而生他患故當知約制而進止有度也驥案神農本草名例上品一百二十種為君以養天無毒多服此屬無毒
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白話文:
王冰說:上品、中品、下品沒有毒藥,都稱之為平性藥。張志聰說:即使是沒有毒的藥物,也不能過量服用。因為時間久了,會增加體內的氣,這是事物變化的自然規律。氣過多會縮短壽命。張介賓說:治療疾病時,藥物用量不足,就無法治癒疾病;藥物用量過多,反而會損傷健康,產生其他問題。所以,用藥時一定要適度,不能過量。
(補充說明: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藥物共有120種,具有滋養身體、無毒多服等特點。)
王冰曰大毒之性烈其為傷也多少毒之性和其為傷也少常毒之性減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傷可知也故至約必止之以待來證爾然無毒之藥性雖平和久而多之則氣偏勝則有偏絕久攻之則藏氣偏弱既弱且困不可長也故十去其九而止服至約已則以五穀五肉五果五菜隨五藏宜者食之已盡其余病藥食兼行亦通也新校正云按藏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張志聰曰藥石治病穀肉食養使病盡去張介賓曰病以去其八九而有餘未盡者但當以穀肉果菜飲食之類培養正氣而餘邪自盡驥案食養詳五宜篇周禮食醫和六食六飲六饍百饈百醬八珍之齊食齊眂春春多酸羹齊眂夏夏多苦醬齊眂秋秋多辛飲齊眂鼕鼕多咸凡會饍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麥魚宜苽新林元圭食物摘要分水穀菜果魚介禽獸八種孟銑食物本草因食醫之義著書三卷張鼎補八十九種陳士良食性本草附以食醫諸方及四時調養之法皆可參
不盡行復如法
白話文:
王冰說,毒性強烈的藥物,其造成的傷害也大。毒性中等藥物,其傷害就小。毒性較弱的藥物,其傷害程度比強烈的藥物少一些,但比弱的藥物多一些,造成的傷害程度是可以預知的。因此,用藥時,要適可而止,等到疾病症狀出現時再繼續用藥。然而,即使是無毒的藥物,性味雖然平和,但長期大量服用,也會導致氣偏勝,造成偏衰。久而久之,攻伐之藥會損傷人體的元氣,使元氣虛弱,難以恢復。所以,用藥要遵循「十去其九」的原則,等到病情穩定下來後,就應該停藥。然後用五穀、五肉、五果、五菜,依照五臟的需求,進行飲食調理,使身體慢慢恢復。病癒之後,可以用藥物和飲食雙管齊下,幫助身體完全康復。
王冰曰法謂前四約也余病不盡然再行之毒之大小至約而止必無過驥案長生秘典飲食之後解帶摸腹伸腰徐行作噴以通其秘用呵以通其滯能令飲食下行方可就坐飽坐發痔曲腰而坐成中滿醉後勿食冷飽余勿使臥食後勿怒怒後勿食冷熱之物不宜互食尊生編飲以養陽食以養陰食宜常少亦勿令虛不飢強食不渴強飲則脾黃髮脹朝勿令飢夜勿令飽淡食則多補五辛善助火調食法寧少毋食多寧飢毋食飽寧遲毋食速寧熱毋食冷寧零毋食頓寧軟毋食硬修養不如節勞服藥不如忌口靈樞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適中故氣將持乃不致邪辟此可為食養法故並述之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白話文:
王冰說,法論說前面四個約定,但是疾病不能一概而論。再次講述,中毒的輕重程度,適量而止,一定不要超過。根據《長生祕典》,進食後解開腰帶,輕輕揉腹,伸展腰部,緩慢行走,做吹氣運動來疏通祕結,呵氣來疏通滯氣。這樣才能讓食物順利下行,然後纔可以坐下。飽腹後不要坐著,否則會引起痔瘡。彎腰坐著會導致中滿(肚子脹滿)。醉酒後不要吃冰涼或過飽的食物。不要讓飽食後的人睡覺。進食後不要發怒。發怒後不要吃冰涼或熱的食物。不應該交互食用冷熱食物。《尊生編》說,飲食以養護陽氣,食物以養護陰氣。食物應當經常少量食用,也不要讓身體過於飢餓。不飢餓時不要勉強進食,不口渴時不要勉強喝水,否則會導致脾臟發黃和腹脹。早晨不要讓自己飢餓,晚上不要讓自己過飽。清淡飲食可以更好地補充身體。辛辣食物有助於發火。《調食法》說,寧願少吃也不要多吃,寧願飢餓也不要過飽,寧願慢慢吃也不要快速吃,寧願吃熱食也不要吃冷食,寧願分餐吃也不要頓餐吃,寧願吃軟食也不要吃硬食。保養身體不如節制勞力,服用藥物不如忌口。《靈樞》說,飲食應該溫熱適度,不要過熱或過寒。寒熱均衡,氣血才能和諧,不容易受到邪氣侵襲。這是飲食養生的法規,因此一併敘述。
王冰曰歲有六氣分主有南面北面之政先知此六氣所在人脈至黃柏應之太陰所在其脈沉少陰所在其脈鉤厥陰所在其脈弦太陽所在其脈大而長陽明所在其脈短而澀少陽所在其脈大而浮如是六脈則謂天和不識不知呼為寒熱攻寒令熱脈不變而熱疾已生制熱令寒脈如故而寒病又起欲求其適安可得乎夭枉之來率由於此吳昆曰歲氣有偏勝人病因之用藥者必明夫歲氣不得更益其邪而伐其天和天和者天真沖和元氣也張志聰曰必先知歲運之盛衰衰則補之盛則瀉之補則從之瀉則逆之無伐天運之中和張介賓曰五運有紀六氣有序四時有令陰陽有節皆歲氣也人氣應之以生長收藏即天和也設不知歲氣變遷而妄呼寒熱則邪正盛衰無所辨未免於犯歲氣伐天和矣夭枉之由此其為甚驥案歲氣乃五運之歲太過不及之氣例如甲己之年丙作首丙屬火火生土土喜暖而惡寒宜溫劑以助之乙庚之歲戊為頭戊屬土土生金金喜清而惡燥宜平劑以清之丙辛之年從庚起庚屬金金生水水喜暖而寒則凝宜熱劑以溫之丁壬壬上順行流壬上順流之則為癸癸屬水水生木木性寒而怕燥宜和劑以平之戊癸之年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甲屬木木生火火性本熱而惡熱宜涼劑以解之再參司天在泉之氣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及三合為治諸法五運六氣推衍無遺又五運以甲己土運為尊六氣以少陰君火為尊故以甲己土運為南政南面而行其令其餘四運為北政以臣事之則面北而受令者也詳見氣運五歲六化諸篇此言必先歲氣者如此年忽多淫雨民病多濕當用二術苦寒以燥之佐以風藥風能勝濕此即必先歲氣之謂也毋伐天和即春夏養陰秋冬養陽春夏禁用麻桂秋冬禁用石膏知母苓連芍藥此即毋伐天和之謂也
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天殃
白話文:
王冰說,一年有六種氣候,分主南北兩方面的政事。如果預先知道這六種氣候所在,人體脈象就會與之相應。例如:陰氣所在,脈象就會沉細;厥陰氣所在,脈象就會鉤形;太陽氣所在,脈象就會洪大而長;陽明氣所在,脈象就會短促而澀;少陽氣所在,脈象就會洪大而浮。如果這六種脈象都出現了,就說明人體與天和相應。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硬是把寒熱當作病,治療寒症卻使熱脈不變,而熱病因此發生;反過來治療熱症卻使寒脈照舊,而寒病又會發作。這樣想要求得身體適應,怎麼可能辦得到呢?夭折、疾病的到來,往往就是因為這樣。
吳昆說,一年中的氣候有偏勝的情況,人體疾病也因此而生。用藥的人,必須明白一年中的氣候,從而加重其邪氣,損壞人體的和氣。天和,是指人體正常的元氣,是天真清淨、沖 和融洽的。
張志聰說,必須先知道一年氣運的盛衰,衰弱了就予以補養,旺盛了就予以瀉泄。補養就要順應它,瀉泄就要違反它,這樣纔不至於損害天運的和諧。
張介賓說,五運有規律,六氣有順序,四季有法則,陰陽有節制,這些都是一年中的氣候。人的脈象與之相應,以產生、長、收、藏,這就是天和。如果一年中的氣候發生了變化,而妄稱寒熱,那麼邪氣正氣的盛衰就無法區別,這就難免於違背一年中的氣候,損害人體的和氣。夭折、疾病由此而來,其危害就更大了。
結論:一年中的氣候,是五運的歲太過、不及之氣。例如:甲己年,丙作首,丙屬火,火生土,土喜暖而惡寒,宜溫劑以助之。乙庚年,戊為首,戊屬土,土生金,金喜清而惡燥,宜平劑以清之。丙辛年,從庚起,庚屬金,金生水,水喜暖而寒則凝,宜熱劑以溫之。丁壬壬上順行流,壬上順流之則為癸,癸屬水,水生木,木性寒而怕燥,宜和劑 以平之。戊癸之年,何方發於甲寅之上,好追求,甲屬木,木生火,火性本熱而惡熱,宜涼劑以解之。再參照司天在泉之氣,應天為天符,承歲為歲直,及三合為治諸法,五運六氣的推衍就沒有遺漏了。
又,五運以甲己土運為尊,六氣以少陽君火為尊,所以以甲己土運為南政,南面而行其政令,其餘四運為北政,以臣事之,則面向北而接受政令。詳見《氣運五歲六化諸篇》。
這裡所說的「必先歲氣」者,就是這個意思。例如這一年忽然多陰雨,人民都得了濕病,應當用二術(蒼朮、白術)的苦寒之性來燥濕,再配伍風藥,因為風能勝濕,這就是所謂「必先歲氣」之謂了。
「毋伐天和」即:春夏養陰,秋冬養陽。春夏禁用麻桂,秋冬禁用石膏、知母、苓連、芍藥,這就是所謂「毋伐天和」之謂了。
王冰曰不察虛實但思攻擊而盛者轉盛虛者轉虛萬端之病從茲而甚真氣日消病勢日侵殃咎之來若天之與難可逃也悲夫吳昆曰盛盛虛虛則伐其天和馬蒔曰邪氣實者而補之是謂盛盛又謂致邪正氣虛而瀉之是謂虛虛又謂失正斯則遺人以天殃而絕其長命張介賓曰邪氣實者復助之盛其盛矣正氣奪者復攻之虛其虛矣不知虛實妄施攻補虛者愈虛真氣日消則病氣日甚遺人天殃醫之咎也驥案虛盛所包甚廣如邪盛正虛正盛邪去陽盛陰虛陰盛陽虛腸實胃虛胃實腸虛或彼盛此虛或互盛互虛或以生而盛以克而虛或以補而盛以瀉而虛或以瀉而盛以補而虛不勝枚舉要之虛實乃諸病之根本補瀉為治療之綱紀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凡言虛者精氣奪也凡氣實者邪氣勝也是故虛則受邪邪為實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倘邪重於本則以瀉為補是瀉中有補也本重於邪則以補為瀉則補中有瀉也運用合宜有何實實虛虛之足慮乎靈樞終始篇虛而瀉之是謂重虛九針十二原篇五藏氣已絕於內而用針者反實其外是謂重竭重竭重虛虛虛也八正神明論月滿而補命曰重實重實盛盛也又十二難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八十一難肺實肝虛用針者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義同
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白話文:
王冰說:
不辨虛實,一味進攻,強盛的越發強盛,虛弱的越發虛弱,各種疾病由此加重。正氣逐漸衰弱,病勢日益嚴重,禍患就像天災,難以逃避。可悲啊!
吳昆說:
正氣強盛就損傷它的生機,邪氣強盛就補益它,這就是“盛盛”。還說,邪氣強盛,正氣虛弱就瀉火,這就是“虛虛”。過分偏頗,會給人留下後患,縮短壽命。
張介賓說:
邪氣很盛時還進補,會加劇強盛;正氣虛弱時還攻擊,會極度虛弱。因此,虛實不分,亂用攻補,患者會更加虛弱,正氣日漸衰微,病氣就會加重。給人留下後患,這是醫生的過錯。
驥案:
虛盛的範圍很廣,比如:邪氣強盛,正氣虛弱;正氣強盛,邪氣衰退;陽氣強盛,陰氣虛弱;陰氣強盛,陽氣虛弱;腸胃實,胃虛;胃實,腸虛;這邊強盛,那邊虛弱;互相強盛,互相虛弱;生氣而強盛,剋制而虛弱;補益而強盛,瀉火而虛弱。不勝枚舉。總之,虛實是各種疾病的綱領,而攻補是綱領的綱紀。經書說:“邪氣聚集的地方,那裡的正氣必然虛弱。”凡是說虛弱的,都是因為精氣被奪走;凡是說強盛的,都是邪氣勝過正氣。因此,虛弱就能受邪氣侵害。邪氣為實證。經書說:“邪氣強盛,就會實證;精氣被奪走,就會虛證。”如果邪氣比正氣嚴重,那麼瀉火就是補益,瀉中有補的意思。如果正氣比邪氣嚴重,那麼補益就是瀉火,補中有瀉的意思。運用恰當,哪裡有實證或虛證可以擔心呢?《靈樞·終始》篇說:“虛證而瀉火,這就是加重虛證。”《九針遺論》篇說:“五臟正氣在體內已經衰竭,而用針灸的人反而在體外加重實證,這就是加重衰竭。”加重衰竭是重虛證。虛虛也是虛證。
《八正神明論》說:“月亮圓滿時補益陽氣,這就是加重強盛。”加重強盛也是強盛證。又說:“陽氣衰竭補益陰氣,陰氣衰竭補益陽氣,這就是虛虛實實。”損減不足,增加有餘。
《八十一難》中說:“肺實肝虛,用針灸的人不補益肝臟,反而加重肺部的實證。”所以說:“虛虛實實,意義相同。”
王冰曰所謂伐天和也攻虛謂實是則致邪不識藏之虛斯為失正氣既失則為死之由矣吳昆曰盛盛為致邪虛虛為失正張志聰曰邪則祛之正則養之張介賓曰盛其盛是致邪虛其虛是失正驥案邪正不兩立致邪則失正失正則致邪運用不合則兩失之經言邪有五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邪則干正正以祛邪故不兩立也
帝曰其久病者有氣從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白話文:
現代
王冰說:「所謂『伐天和』,是指攻擊本來是虛弱的部位,卻將它當成強盛的部位。這樣做會導致邪氣趁虛而入。不知身體的虛弱處所,就是失去了正氣。正氣一旦失去,就會導致死亡。」
吳昆說:「盛的地方會招致邪氣,虛弱的地方會喪失正氣。」
張志聰說:「邪氣就要祛除,正氣就要滋養。」
張介賓說:「盛就是致邪,虛就是失正。」
驥按:邪氣和正氣不能同時存在。致邪就會失正,失正就會致邪。處理不當就會兩敗俱傷。經文說:「邪有五種:從後來的為虛邪,從前來的為實邪,從自己不勝的部位來的為賊邪,從自己勝的部位來的為微邪,由身體自身產生的為正邪。」邪氣會干擾正氣,正氣則會祛除邪氣,所以它們不能同時存在。
王冰曰從謂順也吳昆曰氣順而猶不安康病已去而猶見瘦瘠張志聰曰此論人之形體亦由氣運之所資養者也夫神去則機息氣止則化絕神氣之不可不調養也然而神氣猶主人形體若器宇形與神俱而後可終其天年是形之不可不調養也氣從者謂神氣以調養不康而瘠謂身不康而形尚瘦也馬蒔曰此言人病而瘠者當順化奉時以待之也帝問歲氣有久病者氣乃不康及病去而瘠
岐伯曰昭乎哉聖人之問也化不可代時不可違
白話文:
王冰說,「從」是指順應。「吳昆說,「氣息順暢但身體仍不健康,疾病已經去除但身體仍消瘦。」
張志聰說,「這是在論述人的身體是由氣血所滋養的。神離開了,機能就會停止;氣停止了,變化就會終結。神氣不可不調養,而神氣又依附於人的身體,就像器皿和形體。只有形和神都存在,才能終其天命。所以身體也必須調養。」
「氣從」的意思是說,神氣用來調養身體。「不康而瘠」的意思是說,身體不康復而形體仍然消瘦。
馬蒔說,「這句話說明人如果生病且消瘦,應當順應自然,等待病情好轉。」
《黃帝內經》中記載,帝問:「歲氣病患有長期患病的,氣息不順,等疾病去除後仍然消瘦。」
王冰曰化謂造化也代大匠斫猶傷其手況造化之氣人能以力代之乎夫生長收藏各應四時之化雖巧智者亦無能先時而致之明非人力所及由是觀之則物之生長收藏化必待其時也物之成敗理亂亦待其時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或言力必可致而能代造化違四時者妄也吳昆曰言化物必待天工人為不足以代也天時須順之不得違之而助長以速其化也張志聰曰化謂五運之化氣代更代也時謂六氣之主時違逆也如敷和之紀其藏肝其養筋升明之紀其藏心其養血備化之紀其藏脾其養肉審平之紀其藏肺其養皮毛靜順之紀其藏腎其養骨髓是形之皮肉筋骨皆由化運之所資養不可更代者也又如春氣養筋夏氣養血脈長夏氣養肌肉秋氣養皮毛冬氣養骨髓是形之皮肉筋骨又皆由四時氣之所養而時不可違也馬蒔曰伯言天地有自然之化不可以人力代故無代化也人物有成敗之時不可以私智違故無違時也張介賓曰化造化也凡造化之道衰王各有不同如木從春化火從夏化金從秋化水從冬化四時有不同之化以及五運六氣各有所主皆不可以人力代也故曰化不可代人之藏氣亦必隨之而有衰王欲復藏氣之虧不因時氣不可也故曰時不可違不違時者如金水根於春夏木火基於秋冬藏氣皆有化原設不預為之地則有時不易於復元或邪氣乘虛再至雖有神手無如之何愚按此節諸注皆謂天地有自然之化人力不足以代之故曰化不可代然則當聽之矣而下文曰養之和之者又將何所為乎謂非以人力而替天工者乎其說不然乎驥案經言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以起不可以為工王冰謂蒼天布氣不越乎五行人在氣中豈不應乎天道所謂化不可代時不可違故當隨運氣陰陽之盛衰以為祛病養生之微旨此理固不可不知而實不可以偏執也繆仲醇曰五運六氣者虛用也歲有是氣至則算無是氣至則不算既無是氣焉用是藥又況內外兩因隨時感受太過之運亦有不及之時不及之運亦多有餘之患若專泥運氣能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乎又天氣反常冬有時而溫夏有時而寒春有時而燥秋有時而暖又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夏氣北行秋氣南行卑下之地春氣常在高阜之境冬氣常在西北多風東南多濕方土不齊其病各異西北氣厚安能人人皆實東南氣薄安能人人皆虛久旱則亢陽久雨則亢陰陽盛人耐秋冬不耐春夏陰盛人耐春夏不耐秋冬天氣反常人稟異趣地域高下不同代化違時又當別論岐伯言之以明天氣歲氣立法之常醫者通之以處天氣歲氣法外之變斯為完全而無流弊也
白話文:
-
王冰注釋:「化」指天地自然變化,「化」猶如匠人打造,連匠人打造都會傷手,更何況人能以人力代替天地之氣的變化?天地之氣順應四季變化,養生收藏,即使是聰明的人也不能提前或延遲這些變化。可見,事物的生長收藏,都必須等待時機。事物的成敗得失,也必須等待時機。事物如此,人也是如此。有人主張可以用人力代替天地之氣的變化,違背四季運行,這是錯誤的。
-
吳昆注釋:「化」指天地之氣運化,人為的力量不能取代。天地運行有其規律,我們只能順應,不能違背。如果違背了時序,就會影響事物的生長變化。
-
張志聰注釋:「化」指五運六氣的運行變化,「代」指更替取代。「時」指六氣主時,違背時序就是逆天而行。比如:春天主生髮,藏肝養筋;夏天主長養,藏心養血;長夏主化,藏脾養肉;秋天主收斂,藏肺養皮毛;冬天主閉藏,藏腎養骨髓。身體的皮肉筋骨都是由天地之氣的運化所滋養,不能人為取代。又如:春氣養筋,夏氣養血脈,長夏氣養肌肉,秋氣養皮毛,冬氣養骨髓。身體的皮肉筋骨都由四季之氣所養,時序不可違背。
-
馬蒔注釋:「伯」說的是天地有自然變化,人不能用人力代替,所以不能「代化」。事物的成敗得失有其時機,人不能憑個人意志違背時序,所以不能「違時」。
-
張介賓注釋:「化」指天地自然變化,天地萬物之變化衰盛各不相同。比如,木在春天化火,夏天下化金,秋天化水,冬天化水。四季有不同的變化,再加上五運六氣,各有所主,人不能用人力代替。所以說,「化」不可代替。人的臟氣也隨季節而衰盛,想要補益臟氣,必須順應季節。所以說,「時」不可違背。不違背時序就是:金水之氣盛於春夏,木火之氣盛於秋冬。藏氣都有化生的原因,如果不順應時序,就難以復原。如果邪氣乘虛而入,即使是神醫也無能為力。
-
**愚按:**眾多注釋都認為天地有自然變化,人不能用人力代替,所以說「化」不可代替。那麼,聽之任之就好,為什麼下文還要說「養之和之」呢?難道不是要用人力代替天地之氣的變化嗎?
-
**驥按:**經文的意思是說,不知道時辰的流逝,氣血的盛衰變化,就不能行醫。王冰認為,天地運行之氣不超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人在氣中也應順應天道。所以說,「化」不可代替,「時」不可違背。因此,我們要根據運氣陰陽盛衰,來決定養生祛病的方略。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但不能絕對化。
-
**繆仲醇注釋:**五運六氣是虛無縹緲的。有的季節有某種氣,有的季節沒有這種氣。沒有這種氣,就不用某種藥。而且,內外兩因,隨時感受,過盛之運,也有不及之時。不及之運,也有過盛之患。如果一味泥古,能不虛實顛倒,損不足而益有餘嗎?再說,天氣反常,冬天也有溫暖的時候,夏天也有寒涼的時候,春天也有乾燥的時候,秋天也有溫暖的時候。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夏氣北行,秋氣南行。不同的地域,天氣不同,疾病也不同。西北之氣厚,就能人人體實嗎?東南之氣薄,就能人人體虛嗎?長期乾旱,就會陽氣亢盛;長期陰雨,就會陰氣亢盛。陽盛之人,耐受秋冬,不耐春夏;陰盛之人,耐受春夏,不耐秋冬。天氣反常,人的體質不同,地域高低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代化違時」的說法。岐伯的說法是用來說明天氣歲氣的規律,醫者要通變,在天氣歲氣的規律之外,靈活應對。這樣纔是完整的,才能避免流弊。
夫經絡不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聖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復此之謂也帝曰善
白話文:
經絡不通暢,血氣就會壅滯,讓不足的部位恢復正常,與其他部位均衡一致。好好調養,讓身心和諧,靜心等待時機。仔細守護自己的元氣,不要讓它傾斜失衡,如此一來,身體外形就會顯得健康,生命也會長久。這就是聖王之道。因此,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強求改變,不違背時序,必定要調養,必定要和諧,等待元氣自然恢復。這就是這個道理。皇帝說:說得好!
王冰曰大要上古經法也引古之要旨以明時化之不可違不可以力代也吳昆曰大要上古書言為不可以代化工趨事不可以逆天時也易之復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陽回之象也故化至而生氣漸長謂之來復張志聰曰脈絡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血者神氣也如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神氣之不足而與無病者之相同是神氣已復但身不康健而形尚瘦瘠故當靜養其神和調其氣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得時化之養漸乃彰著矣此氣運養身之大要也馬蒔曰久病而不康及病去而瘠者其經絡已通血氣以順當復其不足之藏而與足者同必養之和之而靜以待時則形自彰而不瘠矣張介賓曰疾病既去而不求其復則元氣由衰而瘠矣養者養以氣味和者和以性情靜以待時者預有修為而待時以復也如陽虛者喜春夏陰虛者喜秋冬病在肝者愈於夏病在心者愈於長夏病在脾者愈於秋病在肺者愈於冬病在腎者愈於春皆其義也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則固有弗失日新可期是即復原之道而生氣可漸長矣大要上古書名此引古語以明化不可代時不可失不可不養不可不和以待其來復未有不復者矣來復之義即易之復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陽氣漸回則生意漸長同此理也
六元正紀大論黃帝問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白話文:
現代
王冰說:「這一段經文主要闡述了上古時代的治療法則,引用古代經典要旨,說明時令變化是不可違背的,不可以人力來代替。」
吳昆說:「這段經文主要說明,上古時代的醫書中強調,人不可以代替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做事不可以違背天時。」
易經中的「復卦」象徵著「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陽氣回歸」,因此「化」來臨時,生機逐漸興盛,稱為「來復」。
張志聰說:「經脈的作用是運行氣血,陰陽調和,氣血是神氣的載體。如果經絡暢通,氣血運行順暢,就能恢復缺失的神氣,使之與健康人相似。此時神氣已復,但身體還未康健,形體仍顯消瘦,所以要靜養神氣,調和氣息,靜待時機,謹守元氣,不讓它外泄。隨著時間推移,自然界的養生之力逐漸增強,身體就會逐漸康復。這就是氣運養身的精髓所在。」
馬蒔說:「長期疾病未愈,或疾病痊癒後身體消瘦的人,他們的經絡已經暢通,氣血運行順暢,此時應該恢復他們虧虛的臟腑,使其與健康人相同。必須通過養生、調和氣血,靜待時機,身體自然會康復,不再消瘦。」
張介賓說:「疾病痊癒後不注意調養,元氣就會衰敗,導致形體消瘦。所謂養,就是用食物和藥物滋養;所謂和,就是用情志調理;所謂靜待時機,就是提前做好準備,等待時機來復元。例如,陽虛的人適合春季和夏季調養;陰虛的人適合秋季和冬季調養;肝病在夏季容易康復;心病在長夏(立秋後)容易康復;脾病在秋季容易康復;肺病在冬季容易康復;腎病在春季容易康復。這就是其中的道理。謹守元氣,不讓它外泄,就能保持固有的元氣,日益更新,這是復原的正道,生氣自然會逐漸增長。這一段經文主要引述古代經典,說明時令變化不能代替,時機不能錯過,必須調養,必須調和,靜待來復。沒有不能復元的,來復的道理就像易經的復卦,一陽生於五陰之下,陽氣逐漸回歸,生機逐漸興盛,道理是一樣的。」
王冰曰故謂有大堅癥瘕痛甚不堪則治以破積愈癥之藥是謂不救必乃盡死救之蓋存其大也雖服毒不死也上無殞言母必全亦無殞言子亦不死也吳昆曰重平聲重身懷孕也毒謂厲藥也故下文所謂積聚急痛欲死之故必毒之始可生也馬蒔曰此言妊婦之用毒藥者可用而不可過也婦人懷妊謂之重身然用毒藥以治其病者正以內有其故則有病以當毒藥其子必無殞也不惟子全而母亦無殞也張介賓曰重身孕婦也毒之謂峻利藥也故如下文大積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藥所謂有病則病受之故孕婦可無殞而胎氣亦無殞也殞傷也驥案重身素問奇病論婦人重身九月而瘖重身妊娠也金匱妊娠篇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則臍上為癥痼害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胚也所以血不止者以癥不去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沈明宗謂其癥不去阻害癊胎之血不入於胎而漏下當下其癥丹皮桃仁為胎所忌服一丸而漸磨不致動胎尤怡謂其癥不去則血不守血不守則胎終不安此丸下癥之力頗輕且緩恐峻厲之藥傷胎氣也徐彬曰此丸用桂芍一陽一陰茯苓丹皮一氣一血桃仁破惡血消癥塊而不嫌傷胎者病當之也消癥方甚多惟此丸甚善
帝曰願聞其故何謂也岐伯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太半而止過者死
白話文:
王冰說:所以說有大堅硬的腫脹,疼痛劇烈難忍,那麼就用破積癒合的藥物來醫治,這就是所謂的不救治必定會死,救治是為了保住大體。雖然服用有毒的藥物也不會死,上面的經文沒有說母親必定會保全,也沒有說孩子也不會死。吳昆說:重讀平聲,重身就是懷孕。毒指猛藥。所以下文所說的積聚急痛欲死的原因,必定是因為毒藥的緣故,纔可以活命。馬驥說:這句話說的是,孕婦服用毒藥,可以用而不及。婦女懷孕叫做重身,但是用毒藥來醫治她們的病,正是因為體內有原因,所以才生病,用毒藥來對應,其孩子必定不會有殘疾,孩子保全了,母親也沒有差錯。張介竇說:重身就是懷孕的婦女。毒指猛利的藥物。所以像下文所說的大積大聚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這個原因,才使用這種藥物,所謂有病就有病承受的緣故,所以孕婦可以沒有差錯,胎氣也沒有差錯。攰是傷害,攰證例《素問·奇病論》說:婦女懷孕九個月而害了瘖病。重身就是懷孕。金匱《妊娠篇》說:婦女舊有瘖病,經期中斷未滿三個月而得到漏下不止,胎動了就叫瘖,上面是瘖病害,六個月動的是前三個月月經時受胎,流血的是後斷三個月瘖證。所以血不止的原因,是因為瘖病沒有去除的緣故,應該下其瘖,桂枝瘖瘖丸主治。沈明宗認為瘖病不去,會阻礙瘊胎的血不入胎兒而漏下,應該下其瘖,丹皮桃仁胎兒忌服,但服下這丸藥瘖病會好轉,不會導致動胎。尤怡認為瘖病不去,則血不守,血不守則胎終不安。此丸下瘖之力瘖輕且緩,恐瘖瘖之藥傷胎氣。徐穜說:此丸使用桂瘖一陽一陰,瘖瘖丹皮一氣一血,桃仁破惡血消瘖塊而不怕傷胎,是因為病症對應的緣故。消瘖方有很多,瘖此丸甚好。
王冰曰衰其太半不足以害生故衰太半則止其藥若過禁待盡毒氣內余無病可攻以當毒藥毒攻不已則敗損中和故過則死吳昆曰衰其太半而止則真氣雖傷未至大壞過則真氣無存故死張志聰曰此言胎孕積聚亦有陰陽寒熱之分所當遠寒而遠熱者也毒者大寒大熱之藥也娠婦始結胎之一月二月乃木氣司養三月四月主火五月六月主土七月八月主金九月十月主水至太陽而五行已周陰陽水火分而成後天之形身矣然未生之前五行之氣各有盛有虛有勝有郁宜以寒熱溫涼順逆而調之設或有病而欲不遠寒不遠熱亦無傷於胎氣所謂有故無殞然亦無過之而致殞也即如大積大聚乃屬臟腑之五行尚其可犯寒而犯熱者也若過犯之則死寒熱溫涼是謂四畏可不慎諸此節大有關於治道學者宜細心體會又七月所生小兒能育而亦多長壽者蓋七月乃肺藏司養肺屬天而主氣主血天一生水感天地之氣而生故育九月十月乃少陰太陽所主皆感陰陽水火而生若夫八月乃陽明大腸主氣感陽明之府氣而生故雖生而不育張介賓曰身雖孕而有大積大聚非用毒藥不能攻攻亦無害故可犯也然但宜衰其太半便當止藥如上篇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者是也若或過用則病未必盡而胎已受傷多致死矣驥案素問四時刺逆從論厥陰澀則病少腹積氣少陰澀則病積溲血太陰澀則病積心腹時滿陽明澀病積時善驚太陽澀則病積時善巔疾少陽澀則病積時善筋急目痛靈樞百病始生篇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又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乃成當補則補當瀉則瀉五變篇邪氣留止積聚乃傷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金匱積聚篇病有積有聚積病終不移聚者展轉痛移為可治又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中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各以其部處之前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與此對勘其義始全
白話文:
王冰說:讓它的毒性衰減一半,不足以危害生命,所以衰減一半後就停止用藥。如果繼續服用,就會導致毒性內留,沒有疾患可以攻擊,變成毒藥。毒性攻伐不止,就會損害身體的平衡,所以過度就會死亡。
吳昆說:衰減一半就停止,說明真氣雖然受損,但尚未完全敗壞。如果過度,真氣就會耗盡,所以會死亡。
張志聰說:這裡所說的胎孕積聚,也有陰陽寒熱之分。應該遠離寒的就要遠離,遠離熱的就要遠離。毒藥是大寒大熱的藥物。孕婦懷孕第一、二個月,由木氣養育;三、四月,由火氣養育;五、六月,由土氣養育;七、八月,由金氣養育;九、十月,由水氣養育。等到太陽之氣運轉一週,五行已全部運轉,陰陽水火分化,形成後天的形體。但是,在出生之前,五行之氣有旺有衰、有盛有虛,宜用寒熱溫涼順逆的方法來調解。假如有疾病而不想遠離寒熱,也不會傷害胎氣,這就是所謂的「有原因不會流產」。但是也不能過度,導致流產。就像大積大聚,屬於臟腑的五行,還可以承受寒熱的侵襲。如果過度侵襲,就會死亡。寒熱溫涼,稱為「四畏」,不可不謹慎。這一節內容對於治病之道關係重大,學習者應細心體會。而且,七月出生的嬰兒能健康成長,並且壽命較長,這是因為七月由肺臟養育,肺屬天而主氣血。天一生水,感應天地之氣而出生,所以能夠健康成長。九、十月出生的嬰兒由少陰太陽所主,都是感應陰陽水火而出生。如果八月出生,由陽明大腸主氣,感應陽明之府氣而出生,所以雖然出生,卻不能健康成長。
張介賓說:即使懷孕,如果有大積大聚的症狀,不用毒藥無法攻治,但攻治也不會傷害胎氣,所以可以承受。但是,只宜衰減毒性的一半,就應該停止用藥,就像上篇《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所說的。如果過度使用,疾病未必會好,而胎兒已經受傷,很容易導致死亡。
趙驥解釋:《素問》的《四時刺逆從論》說:「厥陰澀,則病少腹積氣。少陰澀,則病積溲血。太陰澀,則病積心腹時滿。陽明澀,病積時善驚。太陽澀,則病積時善巔疾。少陽澀,則病積時善筋急目痛。」《靈樞》的《百病始生篇》說:「積的開始,遇到寒氣就形成,厥氣就變成積。又說:「汁液和血液相搏結,就會凝結成團,不能散開,形成積。」應該補的就要補,應該瀉的就要瀉。《五變篇》說:「邪氣停留積聚,就傷害身體。邪氣漸漸積蓄停留,大積大聚就形成了。」《金匱要略》的《積聚篇》說:「病有積聚,積的病症始終不移動,聚的病症可以轉移疼痛,是可以治療的。」又說:「脈象細小而依附骨頭的,是積。寸口處的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的積,在喉中。關上脈處的積,在臍旁上方。上關脈處的積,在心中。微下關脈處的積,在少腹。尺脈中的積,在氣衝脈。脈出左邊的積,在左邊。脈出右邊的積,在右邊。脈兩邊都出的積,在中間。各按其所處部位,之前沒有積的,求出藏腑的虛弱部位,然後補虛。」將這些內容對照起來考察,其道理才能全面理解。
素問至真要大論帝曰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有病寒者熱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
白話文:
《素問至真要大論》中,黃帝說:「有人說治療寒冷的疾病用熱性藥物,治療發熱的疾病用寒性藥物,但是方士們不能廢棄既定的治療規律而改變治療方法。如果病患發熱就用寒性藥物治療,可能會使發熱更嚴重;如果病患寒疾就用熱性藥物治療,可能會使寒疾更嚴重。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疾病新發或復發,那麼該如何治療呢?」
王冰曰謂治之而病不衰退反因藥寒熱而隨生寒熱病之新者也亦有止而復發者亦有藥在而除藥去而發者亦有全不息者方士若廢此繩墨則無更新之法欲依標格則病勢不除捨之則阻彼凡情治之則藥無能驗心迷意惑無由通悟不知其道何恃而為因藥病生新舊相對欲求其愈安可奈何吳昆曰寒之而熱言寒之而熱猶故熱之而寒言熱之而寒猶故馬蒔曰此言正治而病不愈以其不求之所屬或專治王氣或偏用五味也以寒治熱而熱病仍在以熱治寒而寒病不去甚至新病復起者何也驥案寒熱本乎陰陽治寒以熱治熱以寒凡藥之熱者本於夏長萬物者也藥之寒者本於冬殺萬物者也元氣虛極大虛必挾寒宜辛熱以補之邪氣盛滿而至過極過者抑之宜苦寒以瀉之要之溫熱之藥宜補虛寒涼之藥宜瀉實倘不明虛實概以寒涼投之則陽氣傷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是以故病不去新病復起新病者陰陽相乖補偏救弊暫用其偏久病者陰陽漸弱扶元養正宜用其平久病而以重藥投之吾恐其絕耳丹溪偏於補陰猶雲實火可瀉苓連之屬虛火可補參耆之屬可以知寒熱之用矣
岐伯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求其屬也
白話文:
王冰說,這指的是治療後病情沒有減輕,反而因為藥物的寒性和熱性而產生新的寒熱病。有的病情會停止而復發,有的在用藥時病情會減輕,停藥後又會發作,有的則完全沒有好轉。醫生如果不用這一法則,就沒有辦法創新治療方法。如果只依賴固定的治療模式,病情就不會好轉。如果放棄治療,又會阻礙病情的發展。總之,治療時如果用藥不對症,藥物就沒有效果,醫生也會感到迷惑不解,無法找到治療的方法。因為不知道病情發生變化的原因,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新病,新舊病情相互影響,想要痊癒又怎麼可能呢?
吳昆說,說用寒藥治療熱病,但熱病依然存在;用熱藥治療寒病,但寒病依然存在。
馬蒔說,這是指用對應的治療方法,但病情卻沒有好轉,因為沒有針對病情的根本原因。有的醫生只專注於治療上焦熱證,有的偏重於使用五味藥物。用寒藥治療熱病,但熱病依然存在;用熱藥治療寒病,但寒病依然不去。甚至出現了新的疾病,這是為什麼呢?
驥案:寒熱源於陰陽。治療寒病用熱藥,治療熱病用寒藥。所有熱藥都是取法於夏季萬物生長之性;所有寒藥都是取法於冬季萬物衰敗之性。人體元氣極度虛弱時,必定會伴有寒證,此時應使用辛熱藥物來補益。邪氣盛滿而達到極點時,則需要用苦寒藥物來瀉邪。總之,溫熱藥物適合補虛寒,涼藥適合瀉實邪。如果不分虛實,一味地用寒涼藥物治療,就會損傷陽氣,沒有陽氣則陰氣不能生長;沒有陰氣則陽氣不能化生,所以舊病不去,新病又起。新病的產生是因陰陽失衡所致,需要針對偏頗的部分進行治療。久病的患者陰陽漸弱,需要扶助元氣,養護正氣,採用平和的治療方法。久病而用重藥治療,我擔心會使病情雪上加霜。丹溪偏於補陰,他認為實火可以用苓連等藥物瀉火;虛火可以用參耆等藥物補火。由此可知,寒熱藥物的使用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
王冰曰言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故曰求其屬也夫粗工褊淺學未精深以熱攻寒以寒療熱治熱未已而冷疾已生攻寒日深而熱病更起熱起而中寒尚在寒生而外熱不除欲攻寒則懼熱不前欲療熱則思寒又止進退交戰危亟已臻豈知藏府之源有寒熱涼溫之主哉取心者不必齊以熱取腎者不必齊以寒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強腎之陰熱之猶可觀斯之故或治熱以熱治寒以寒萬舉萬全孰知其意思方智極理盡辭窮嗚呼人之死者豈謂命不謂方士愚昧而殺之耶吳昆曰王注所謂益與壯者求其所利而已初不膠於寒熱之跡也張志聰曰此言用寒熱之不應者更有治之之法也寒之不寒真陰不足熱之不熱真陽不足是以病不解而久用寒熱偏勝之病反生故當求其屬以衰之屬類也謂五藏同類之水火寒熱也取之陰取之陽者謂當補其陰而補其陽也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平治之法也補陰以勝熱補陽以勝寒乃反佐之道也馬蒔曰人有五藏腎經屬水為陰今寒之而仍熱者當取之陰經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是也心經屬火為陽今熱之而仍寒者當取之陽經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者是也此皆求之於本經之所屬也驥案陰陽者虛名也水火者實體也寒熱者天之淫氣也水火者人之真元也淫氣生疾以寒熱藥攻之真元致疾即以水火之真調之然不求其屬投之不入先天水火原屬同宮火以水為主水為火之原故取之陰者火中求水其精不竭取之陽者水中尋火其明不熄斯大寒大熱之病得其平矣錦囊之論亦精
帝曰善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
白話文:
王冰說:益補火氣的來源以消除陰氣的侵擾,壯大水氣的主宰以制約陽氣的光芒,所以說要尋求它們所屬的本源。粗淺的庸醫學識不足,以熱來攻寒,以寒來治熱。治療熱病還沒結束,寒病又已產生;攻治寒病越來越深,熱病又會再次發作。熱病發作但寒氣還存在,寒氣產生但外熱不除。想要攻治寒氣卻害怕熱氣不能前進,想要治療熱氣又想起寒氣而停滯不前。在進攻和後退之間不斷交戰,危急的情況已經出現。難道不知道臟腑的來源有寒熱涼溫的主宰嗎?救治心臟不必侷限於用熱,救治腎臟不必侷限於用寒。只要益補心臟的陽氣,寒氣也能流暢通行;強壯腎臟的陰氣,熱氣也還會顯現。其中的道理是:有的人用熱來治療熱病,用寒來治療寒病,萬次治療都能萬次成功,誰能知道其中的道理呢?醫生的智慧到了極致,言語也到了窮盡的地步。唉!人的死亡難道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因為醫生的愚昧而造成的呢?
吳昆說:王氏的注釋中所說的益補和壯大,只是尋求對症的藥物而已,一開始並拘泥於寒熱的跡象。張志聰說:這段話說的是,對於用寒熱的藥物不能奏效的情況,還有其他治療的方法。寒症不能治癒是因為真陰不足,熱症不能治癒是因為真陽不足。因此,疾病不能緩解,而長時間用寒熱偏勝的藥物,反而會產生新的疾病。所以應該尋求與病症同類的水火寒熱,用來抑制病症。取之於陰,取之於陽,是指應該補益其陰氣和補益其陽氣。以寒治熱,以熱治寒,這是平穩治療的方法。補陰以勝熱,補陽以勝寒,這是反佐的治療方法。馬蒔說:人體有五臟,腎經屬水為陰,現在用寒藥治療它而仍然發熱,就應該採用壯大水氣的主宰以制約陽光的方法來治療。心經屬火為陽,現在用熱藥治療它而仍然發寒,就應該採用益補火氣的來源以消除陰翳的方法來治療。這些都是根據病症所在臟腑的屬性來治療的。
《傷寒論》案:陰陽是虛無的名稱,水火是具體的實體,寒熱是天地的淫邪之氣,水火是人體的真元。淫邪之氣產生疾病,用寒熱的藥物攻治它;真元導致疾病,就用水火之真來調理它。然而不尋求與病症同類的藥物,就不能奏效。先天水火本來同屬一體,火以水為主,水為火的來源,所以取之於陰,就是在火中求水,它的精華不會枯竭;取之於陽,就是在水中尋火,它的光亮不會熄滅。這樣,大寒、大熱的疾病才能得到平穩。
王冰曰物體有寒熱氣性有陰陽觸王之氣則強其用也夫肝氣溫和心氣暑熱肺氣清涼腎氣寒冽脾氣兼病之故也春以清治肝而反溫夏以冷治心而反熱秋以溫治肺而反清冬以熱治腎而反寒蓋由補益王氣太甚也補王太甚則藏之寒熱氣自多矣吳昆曰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當其王時而欲反之是違天也故春不能使木之不溫夏不能使火之不熱秋不能使金之不涼冬不能使水之不寒故當其王氣而治之則人不能以違天適以反之而已張志聰曰王去聲此言氣味之不可偏用者也夫四時有寒熱溫涼之氣五藏有酸苦辛鹹之味五味四氣皆當和調而用之若偏用則有偏勝之患故偏用其寒則冬令之寒氣王是以服熱而反寒如偏用其熱則夏令之熱氣王是以服寒而反熱此用氣之偏而不和者也如偏用其苦則苦走心而火氣盛如偏用其咸則咸走腎而水氣盛此用味之偏而不調者也凡物之五味以化生五氣味久則增氣氣增則陰陽有偏勝偏絕之患矣馬蒔曰治其所屬而病不愈者心主於夏而復補其王氣則熱太過而水不生故雖用寒藥而熱不去也腎主於冬而復補其王氣則寒太過而火不生故雖用熱藥而寒不去也驥案反反治也本篇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李時珍春用藥加辛溫薄荷荊芥之屬夏用藥加辛熱香薷生薑之屬長夏用藥加甘苦辛溫人參二術黃柏之屬秋用藥加酸溫芍藥烏梅之屬冬用藥加苦寒黃芩知母之屬是謂從從者反治也反治亦聖法惟不察微甚不辨多少治其王氣與從者反治不同
白話文:
王冰說:物體具有寒、熱、溫、涼等氣性,並且與陰陽相關。觸及它時,會增強它的作用。肝的氣性溫和,心的氣性暑熱,肺的氣性清涼,腎的氣性寒冽,脾的氣性則介於它們之間。出現疾病的原因是:春天以清和的藥物治療肝,反而溫熱了肝;夏天以寒冷的藥物治療心,反而激發了心的熱性;秋天以溫和的藥物治療肺,反而使肺清涼了;冬天以熱性的藥物治療腎,反而使腎變寒了。這些都是因為過度地補益人體的元氣所致。元氣補益過度,就會導致人體內積聚過多的寒熱之氣。
吳昆說:春天屬木,夏季屬火,秋天屬金,冬天屬水。在它們當令的時候,卻用相反的藥物治療,這違背了天意。因此,春天不能讓木氣不溫暖,夏天不能讓火氣不炎熱,秋天不能讓金氣不涼爽,冬天不能讓水氣不寒冷。所以要順應其當令的氣性來治療,而不是違背天意,卻偏要用相反的藥物。
張志聰說:這裡的「王」字讀去聲,指氣味不可偏用。四季有寒熱溫涼的氣性,人體五臟有酸苦辛鹹的味覺,這五味四氣都應該調和使用。如果偏用其中一種,就會導致偏勝的弊病。例如,偏用寒性的藥物,就會使冬天寒氣太盛,服用熱性藥反而會加重寒症;偏用熱性的藥物,就會使夏天熱氣太盛,服用寒性藥反而會加重熱症。這是因為氣味的偏用導致不能調和。又如,偏用苦味,會導致苦味直走心經,加劇心火;偏用鹹味,會導致鹹味直走腎經,加劇腎水。這是因為味覺的偏用導致不能調和。所有物體的五味都能化生五氣,味覺過度會增長氣性,氣性增長後,陰陽就會偏勝偏絕,造成弊病。
馬蒔說:治療其所屬的臟腑而疾病沒有好轉,可能是因為心主夏令,如果再補益其元氣,就會導致熱性過於旺盛,水氣不能滋生,所以即使使用寒性藥物也無法消除熱症。腎主冬令,如果再補益其元氣,就會導致寒性過於旺盛,火氣不能滋生,所以即使使用熱性藥物也無法消除寒症。
李時珍:春天用藥,可加入辛溫的薄荷、荊芥等;夏天用藥,可加入辛熱的香薷、生薑等;長夏用藥,可加入甘苦辛溫的人參、二術、黃柏等;秋天用藥,可加入酸溫的芍藥、烏梅等;冬天用藥,可加入苦寒的黃芩、知母等。這屬於「從」法,即順應氣性的治療方法。反治也是一種聖法,但需要仔細觀察病情輕重,否則與補益元氣和順應氣性的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問也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不吃五穀卻能長壽的人,是為什麼呢?
岐伯答道:您問得很好。不吃五穀是因為五穀不能歸屬人體。各種味道的食物進入胃中後,會各自進入自己喜歡的地方,比如:酸味會先進入肝臟,苦味會先進入心臟,甘味會先進入脾臟,辛味會先進入肺臟,鹹味會先進入腎臟。這些味道長期停留,就會增加氣血,這是自然規律。氣血增加得太多,就會導致夭折。
驥案藥有君臣佐使逆從反正厚薄輕重畏惡相反君為主臣為輔佐為助使為用制方之原也逆則攻從則順反則異正則宜治病之法也氣厚為陽中之陽薄為陽中之陰味厚為陰中之陰薄為陰中之陽薄則疏通厚則滋泄畏者畏其制我惡者惡其異我畏惡之中亦可相成是在因病制方輕重多寡之間毋增氣以致夭斯為上工
靈樞脈度篇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白話文:
中藥方劑配伍中,藥物有君、臣、佐、使四類,還有逆、從、反、正四法。
- **君臣佐使:**君藥為主藥,臣藥輔助,佐藥幫助,使藥調和,是配製方劑的基本原則。
- **逆從反正:**逆治指用性味相反的藥物攻擊病邪,從治指順應病邪發展規律用藥,反治指用相反性質的藥物,正治指用性質相同的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方法。
- **厚薄輕重:**藥味濃重為陽性藥物,藥味淡薄為陰性藥物,濃重的藥物有滋養作用,淡薄的藥物有疏通作用;輕的藥物用量少,重的藥物用量多。
- **畏惡:**畏指害怕某種藥物會抑制自身藥效,惡指某種藥物會破壞自身藥效。但畏惡之間也有相生相剋的關係。
- **輕重多寡:**用藥的輕重多少需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用量,以免損害健康。
掌握這些原則,才能正確配伍藥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張志聰曰此言脈度十六丈二尺止以經脈為數支而橫者絡脈孫絡也夫經脈內榮於臟腑外絡於形身浮而見於皮部者皆絡脈也盛而血者邪盛於外血留於絡脈故當疾誅之盛者邪客於外故當瀉之虛者本虛於內故當飲藥以補之蓋言血氣本於臟腑之所生也馬蒔曰此言經絡孫絡之義及有用針用藥之法也經脈為里者如手太陰肺經自中府至少商乃直行之經在於裡裡者即上文所謂經隧也其支而橫者即肺經有列缺穴橫行手陽明大腸經者為絡也其絡之別者為孫猶有子而又生孫較之正絡為尤盛也但曰絡曰孫而血脈盛者急誅之急誅云者正以邪氣盛者當瀉之也若正氣虛者則止飲藥以補之耳驥案虛者飲補藥亦須參合脈證蓋脈有真假藥有逆從先天陽虛補命門後天陽虛溫胃氣先天陰虛補腎水後天陰虛補心肝心為血之主肝為血之藏也六脈洪大有力是真陰不足六味地黃湯右寸洪大則加麥味如真陽不足假陽乘之則加桂味如弦數細數之類是如真陰真陽俱損當重用六味少加桂附以火濟火之類是類既可從承乃可制火既制而陰易長矣況脈不微而洪大不緩而弦數近乎無胃氣既補真陽以息假陽復借真火以保脾土此補腎中真陰真陽之至論也至於六脈浮大無力此中氣不足榮血有虧養榮湯去陳皮六脈沉細無力又宜大補中州辛溫鼓舞以行藥力歸脾湯之用木香十全湯之用肉桂是也古用薑棗亦是運行脾胃也六脈遲緩而甚微者急宜救陽輕則人參理中重則附子理中不得雜一陰分之藥六脈細數久按無力此先後天之陰陽並虧也早服六味丸晚服養榮去陳皮或十全去川芎生地換熟地可也如兩寸洪大兩尺無力者八味加牛膝五味兩尺無力兩寸甚弱者補中湯至於加減宜忌妙有權衡如應十全湯而肺脈洪大則芎耆應去而麥味宜加六脈無力則耆朮倍加止用當歸勿參地芍至於地黃一湯熟地重可加至二三兩山茱止可加至三四錢酸能掩諸藥之長也此補法之大略臨證時細酌之可耳
靈樞論痛篇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
白話文:
張志聰說,這句話指出的脈長十六丈二尺,只限於經絡;經絡的支線橫行,稱為絡脈和孫絡。經絡內部通達臟腑,外部連接形體。那些浮在皮表、看得見的,都是絡脈。
血氣旺盛,說明邪氣盛於體外,血液堆積在絡脈,所以要趕緊「誅」掉它。血氣旺盛,說明邪氣侵犯體外,所以要瀉之。血氣虛弱,說明身體內部本來就虛,所以要用藥物來補養。這其實是在說,血氣的產生,來源於臟腑。
馬蒔說,這句話講述了經絡、孫絡的道理,以及針灸和用藥的方法。經絡深層的,比如手太陰肺經從中府穴到少商穴這一段,是直接行走的經脈,在身體裡層。文中提到的「經隧」,指的是上面的「裏經」。經絡的支線橫行,比如肺經上有列缺穴,橫行到手陽明大腸經,這些就是絡脈。絡脈的別支,稱為孫絡,就像孩子生了孫子一樣,比正絡更加旺盛。
凡是稱為「絡脈」或「孫絡」的,血氣旺盛就趕緊「誅」掉。所謂「誅」,就是因為邪氣旺盛,所以要瀉掉它。如果是正氣虛弱,那就只需要用藥來補養了。
驥案註解:
虛弱的人用補藥,也要根據脈象。脈象有真假,藥物有逆從。先天陽虛,補命門;後天陽虛,溫胃氣;先天陰虛,補腎水;後天陰虛,補心肝(心主血,肝藏血)。
六脈洪大有力,是真陰不足,用六味地黃湯。右寸脈洪大,加麥味;如果是真陽不足,假陽代替真陽,加桂味;如果脈象如弦、數、細數之類,是真陰真陽俱損,用六味丸,酌加桂附,用火濟火的方法。補法既能順應病勢,又能制約火氣;火氣被制約後,陰氣就容易長起來。而且脈不微弱而洪大,不緩慢而弦數,接近於胃氣不足。用藥既補真陽,以息假陽,又藉助真火,以保脾土。這是補腎中真陰真陽的至理名言。
至於六脈浮大而無力,這是中氣不足,榮血虧損,用養榮湯(去掉陳皮)。六脈沉細而無力,應該大補中氣,用辛溫藥振奮脾胃,行藥力。歸脾湯用木香,十全湯用肉桂。古人用薑棗,也是為了通暢脾胃。
六脈遲緩而非常微弱,急需救陽。症狀輕的,用人參理中湯;重的,用附子理中湯。不能摻雜陰性的藥。
六脈細數,久按無力,這是先天後天的陰陽都虧損。早服六味丸,晚服養榮湯(去掉陳皮),或用十全湯去掉川芎和生地,換成熟地。如果兩寸脈洪大,兩尺脈無力,用八味丸加牛膝;五味丸兩尺脈無力,兩寸脈非常衰弱,用補中湯。
至於加減用藥的宜忌,妙在權衡輕重。比如,應該用十全湯,但肺脈洪大,就應該去掉川芎和耆草,加上麥味。六脈無力,就加倍耆草和白朮,只用當歸,不用地芍。至於地黃一湯,熟地黃重用,可以加到二三兩;山茱萸只能加到三四錢,因為酸味可以掩蓋其他藥物的藥性。
這是補法的概略,具體用藥時,要細緻斟酌。
張志聰曰此復論少陰與陽明之相合也陽明居中土主受納水穀藉少陰之氣上升戊癸相合化火火土之氣合而後能蒸泌水穀之精微是以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少陰陽明之氣並盛故皆能勝毒倪氏曰中下二焦互相資生然後筋骨強堅肌肉豐厚此注與素問厥論合看張介賓曰胃厚者藏堅色黑者表固骨大者體強肉肥者血盛故能勝峻毒之物若肉瘦而胃薄者氣血本屬不足安能勝毒也驥案勝毒不勝毒義已見前
白話文:
張志聰說,這是再論述少陰與陽明的相互配合。陽明居於中間的土位,負責接受並納入水穀,藉助少陰的氣上升,戊癸相合化火。火土之氣結合後,才能蒸發和滲透水穀中的精微物質。因此,胃厚、面色黑、骨骼大以及肥胖的人,少陰陽明之氣都旺盛,所以都能抵禦毒害。
倪氏說,中焦(脾胃)和下焦(腎)互相滋生,這樣筋骨才會強健,肌肉才會豐厚。這個解釋可以與《素問·厥論》一起看。
張介賓說,胃厚的人,藏腑堅固;面色黑的人,表氣固守;骨骼大的人,體格強壯;肉肥的人,血氣充足,所以都能抵禦劇毒之物。如果肉瘦而胃薄的人,氣血本來就不足,怎麼能抵禦毒害呢?
注釋:勝毒不勝毒的含義,已經在前面講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