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海

《內經評文》~ 卷十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7)

1. 衛氣行第七十六

水下五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六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七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八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九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一刻。人氣在陽明。水下十二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三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四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五刻。人氣在陽明。

水下十六刻。人氣在陰分。水下十七刻。人氣在太陽。水下十八刻。人氣在少陽。水下十九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氣在太陽。水下二十二刻。人氣在少陽。水下二十三刻。人氣在陽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氣在陰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氣在太陽。

此半日之度也。從房至畢。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日行一舍。水下三刻與七分刻之四。(以每刻十五分計之其七分之四當八分五七一四二而仍有奇分也五十營篇以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是日行一舍又九分舍之一而亦仍有奇分也故常以日加宿上即人氣在太陽者特大略而已非密率也)大要曰。常以日之加於宿上也。

人氣在太陽。是故日行一舍。人氣行三陽及與陰分。(此句行字與前半篇行字不同然究未免相混)常如是無已。天地同紀。紛紛𤽉𤽉。終而復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盡矣。(總以水刻為主者以其數相合而無奇零也)

言明且清氣疏以達。妙在通篇實事。皆以議論行之。化板為活。舉重若輕。是何等神勇。

篇中敘衛氣行度。看似不合。故戴同甫。以水下一刻人氣在太陽。以下為衍文。且謂當作一刻在三陽。二刻在三陰。方符二刻一周之數。此得其一而未得其一也。經義前後本是兩截。前敘衛氣出於目。下足太陽。其散者。下手太陽。其散者。下足少陽。上手少陽。其別者。下足陽明。

其散者。下手陽明。又云。其至於足也。從足心入行陰分。是手足三陽同時並行。本無分於先後。而又從足太陽足陽明同時併入行於陰分也。何有一刻太陽。二刻少陽。三刻陽明之事。更何有待至四刻始行陰分之事。此戴氏一刻三陽。二刻三陰之說為不謬矣。然當云一刻行三陽。

二刻行三陰。不當云在三陽。在三陰也。後敘衛氣之在身也。上下往來各有常期。乃是候其所在。而刺之又別一義。與前文全不相涉。刺法雖已失傳。而文義具在。澄心靜思自能覷破。再所稱手足太陽少陽陽明。皆以部分言。非以經絡言也。陰分陽分統為晝行於陽。內行五臟。

乃為夜行於陰。

白話文:

水流動五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六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少陽經脈運行;水流動七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陽明經脈運行;水流動八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陰經脈運行;水流動九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少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一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陽明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二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陰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三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四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少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五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陽明經脈運行;水流動十六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陰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七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八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少陽經脈運行;水流動十九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陽明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陰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一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二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少陽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三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陽明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四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陰經脈運行;水流動二十五刻的時間,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

這就是半日的時間刻度。從房宿到畢宿,總共有十四個星宿的距離。水流動五十刻的時間,太陽運行了半個度數;太陽運行一個星宿的距離,水流動三刻又七分之四刻的時間。(每刻十五分計算,七分之四相當於八分五七一四二,仍然有餘數。從《五十營篇》以下,水流動四刻太陽運行四十分,等於太陽運行了一個星宿又九分之一星宿的距離,也仍然有餘數。所以常常把太陽運行加在星宿上,就是指人氣在太陽經脈運行,這只是大概的說法,並非精確的計算。)總的來說,太陽的運行總是加在星宿之上。

人體的氣在太陽經脈運行,所以太陽運行一個星宿的距離,人氣就運行了三陽經脈以及陰經脈。(這裡的「行」字與前面篇章的「行」字不同,但終究難免混淆。)總是這樣運行沒有停止,天地運行遵循相同的規律,紛紛擾擾,終而復始。一天一夜,水流動一百刻就結束了。(總是用水刻為主,是因為它的數字相合沒有餘數。)

這段話說的明白且清晰,疏通並達到目的,巧妙之處在於通篇都是實事,都是以議論的方式來表達,化解了呆板的敘述,舉重若輕,這是何等的神通廣大。

篇中敘述衛氣運行的度數,看起來好像不合常理。所以戴同甫認為,水流動一刻人氣在太陽經脈運行,以下都是衍文,應該寫成一刻在三陽經脈,二刻在三陰經脈,才符合二刻一個週期的數字。這只說對了一部分,而沒有全部理解。經文的意義前後本來就是兩個部分。前面敘述衛氣從眼睛出發,到足太陽經脈,其散開的部分,從手太陽經脈散開;其散開的部分,到足少陽經脈,從手少陽經脈散開;其區別的部分,到足陽明經脈。

其散開的部分,從手陽明經脈散開。又說,衛氣到達足部時,從足心進入運行於陰經脈。這是手足三陽經脈同時並行的,本來就沒有先後之分,而且是從足太陽、足陽明經脈同時併入,運行於陰經脈。哪有什麼一刻在太陽,二刻在少陽,三刻在陽明的事呢?更何況還要等到四刻才開始運行在陰經脈呢?戴氏認為一刻在三陽,二刻在三陰的說法,並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應該說成一刻運行於三陽,二刻運行於三陰,不應該說成在三陽,在三陰。後面敘述衛氣在身體的運行,上下往來各有一定的週期,這是觀察它所在的部位,然後再進行針刺,這又是另外一個意義,與前面的內容完全沒有關係。針刺的方法雖然已經失傳,但是文義還在,只要澄心靜思,自然能夠理解。還有,這裡說的手足太陽、少陽、陽明,都是以身體的部位來說,而不是以經絡來說。陰分陽分合起來說,白天在陽經運行,內行於五臟;到了晚上,則在陰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