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湯本求真

《皇漢醫學》~ 皇漢醫學序

回本書目錄

皇漢醫學序

1. 皇漢醫學序

余以疾病人所時有,而良醫不常見,遂感憤而學醫,孜孜矻矻,歷十餘年,未能有所發明也。每見西醫詆中醫無科學之研究、試驗之證明,而中醫亦詆西醫不識氣化之原,不知標本之治,二者交譏,各封故步,不能相通,心竊病之。嘗謂中西醫術各有所長,亦互有所短,時欲比較同異,捨短取長,融會為一,以見殊途同歸之用,然有志而未逮也。近以弘一大師之介,獲識馬湛翁先生。

先生以日人湯本求真所撰《皇漢醫學》見貽,且以譯事相勗。展而讀之,實獲我心。凡湯本之所言皆余所欲言而不能言者也,中醫垂絕之緒,庶幾可以復振矣。夫資科學之實驗,則不偏尚懸解;明古方之妙用,則不徒重機械。是誠醫林之準繩,民生之根本也。因不揣謭陋從事迻譯,仍其舊題《皇漢醫學》,以諗同志,日文則多得韓陶齋先生校訂違失,中文則多得葉伯敬先生商榷未允,皆余所當感謝者也。其猶有未能信達之處,望海內賢達加以是正,幸甚幸甚。

一九二八年十月

黃巖周子敘序於杭州客次

白話文:

我因為生病是人們時常會遇到的事,但是好醫生卻不常見,因此感到憤慨而開始學習醫學,勤奮努力了十多年,卻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每次看到西醫批評中醫沒有科學研究和實驗證明,而中醫也批評西醫不了解氣化運行的原理,不懂得從根本病因和表面症狀同時治療,兩方互相指責,各自堅持己見,不能互相理解,我心裡感到非常憂慮。我曾經認為中西醫學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一直想比較兩者的異同,捨棄缺點,學習優點,將兩者融會貫通,以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但是有這個想法卻沒有實現。最近因為弘一大師的介紹,認識了馬湛翁先生。

先生把日本人湯本求真所寫的《皇漢醫學》送給我,並且鼓勵我翻譯這本書。我打開閱讀之後,發現這本書實在是符合我的心意。凡是湯本所說的,都是我想要說卻說不出來的,中醫瀕臨衰落的局面,或許可以因此重新振興起來了。如果能夠借鑒科學的實驗方法,就不會偏執於空泛的理論;如果能夠明白古代藥方的巧妙之處,就不會只重視機械式的治療方法。這確實是醫學界的準則,也是人民生存的根本啊。因此我不顧自己才學淺陋,開始從事翻譯這本書的工作,仍然沿用原來的書名《皇漢醫學》,來啟發志同道合的人。日文部分多虧韓陶齋先生校對改正錯誤,中文部分則多虧葉伯敬先生商討修正不妥之處,這些都是我應該感謝的。如果翻譯還有不夠準確或不夠通順的地方,希望國內有才學的人加以指正,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一九二八年十月,黃巖周子敘在杭州旅居處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