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八·風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風 (5)

1. 痹論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逢濕則縱黃帝曰善,見《素問》卷十二第四十三《痹論》篇。自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至陰陽之病也,見《靈樞》卷五第二十七《周痹》篇。自問曰人有身寒至不相有也曰死,見《素問》卷九第三十四《逆調論》篇。自風痹淫病至末,見《靈樞》卷五第二十四《厥病》篇。

白話文:

平按:本文從開篇到「逢濕則縱,黃帝曰善」,見《素問》卷十二第 43 篇《痹論》。從「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到「陰陽之病也」,見《靈樞》卷五第 27 篇《周痹》。從「問曰,人有身寒」到「不相有也曰死」,見《素問》卷九第 34 篇《逆調論》。從「風痹淫病」到結尾,見《靈樞》卷五第 24 篇《厥病》。

又自篇首至故不為痹黃帝曰善,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上篇。自問曰痹或痛或不痛至逢濕則縱黃帝曰善,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自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至轉引而行之,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上篇。自問曰人有身寒至是人當攣節,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自問曰人之肉苛者至不相有也曰死,見《甲乙經》卷十二第三。

自風痹淫病至末,見《甲乙經》卷十第一下篇。

白話文:

甲乙經 卷十第一上篇

從文章開頭到「故不為痹」這句話,黃帝表示同意。

從「自問曰痹或痛或不痛」到「逢濕則縱」這句話,黃帝表示同意。

黃帝問岐伯:「周痹之在身也」到「轉引而行之」這句話。

甲乙經 卷十第一下篇

從「自問曰人有身寒」到「是人當攣節」這句話。

從「自問曰人之肉苛者」到「不相有也曰死」這句話。

風痺淫病

風痺淫病是風邪與濕邪結合侵犯人體所引起的疾病。

病因

風邪外襲人體,與濕邪結合生成風邪濕邪。風邪濕邪侵犯人體,阻滯氣血經絡,導致氣血不通,肢體痠痛、腫脹、麻木。

症狀

  • 身體痠痛、腫脹、麻木
  • 關節屈伸不利
  • 肢體重著無力
  • 怕冷、怕風
  • 舌淡、苔薄白
  • 脈濡滑

治法

  • 祛風散寒
  • 除濕止痛
  • 通經活絡

藥物

  • 柴胡、葛根、防風、羌活、獨活、蒼朮、茯苓、澤瀉、牛膝、當歸、川芎等

注意事項

  • 避免受風寒
  • 保持身體溫暖
  • 適度運動,促進氣血流通
  • 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黃帝問岐伯曰:痹安生?岐伯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風寒濕等,各為其病;若三氣雜至,合而為一,病稱為痹。平按:痹安生《甲乙》作痹將安生,《素問》作痹之安生。雜至合而為痹《甲乙》作合至雜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什麼是疽瘡?」

岐伯回答:「風、寒和熱這三種氣交雜在一起,結合而形成疽瘡。(風、寒、熱各自都有自己的病症;如果三種氣相交雜,結合起來,就會形成一種疾病,稱為疽瘡。註:原先寫作「齖將」,《甲乙》本寫作「疽將安」,《素問》寫作「疽之安」。「雜至合而為疽」——《甲乙》本寫作「合至雜而為疽」。)其中,風氣最強烈的,會形成遊走的疽瘡,寒氣最強烈的,會形成疼痛的疽瘡,熱氣最強烈的,會形成固定的疽瘡。

(若三合一多,即別受痹名。故三中風多,名為行痹,謂其痹病轉移不住,故曰行痹。三中寒多,陰盛為痛,故曰痛痹。三中濕氣多,住而不移轉,故曰著痹。著,住也。此三種病,三氣共成,異於他病,有寒有熱,有痛不痛,皆名為痹也。)問曰:其五者何也?(平按:《素問》、《甲乙》其五者作有五者。

白話文:

如果三種氣一起多了,就不會被稱為痺病。所以三種氣中的風氣多了,就稱為行痺,因為痺病會到處移動,所以叫行痺。三種氣中的寒氣多了,陰氣盛而導致疼痛,所以稱為痛痺。三種氣中的濕氣多了,停留在一個地方不移動,所以稱為著痺。著,就是停留的意思。這三種病都是三種氣共同形成的,和其他的病不一樣,有寒有熱,有疼痛也有不疼痛,都稱為痺病。

有人問:這五種痺病是什麼呢?

)答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冬時不能自調,遇此三氣以為三痹,俱稱骨痹,以冬骨也。餘四仿此。至陰六月,脾所主也。)問曰:內舍五臟六腑,何氣使然?(五時感於三氣,以為五痹,其義已知;而有痹病內舍臟腑之中,何氣使然也?)答曰: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內舍其合。(平按:《素問》不去下有者字,內舍其合作內舍於其合也,《甲乙》作內舍於合。

白話文:

醫生說:「如果在冬天遇到這種病症,就叫做骨痹;春天遇到就叫做筋痹;夏天遇到就叫做脈痹;在至陰時節(六月)遇到就叫做肌痹;秋天遇到就叫做皮痹。冬天時身體無法自行調節,遇到這三種氣就會變成三種痹病,都稱為骨痹,因為冬天是骨頭的季節。其他四種也是類似的道理。六月是至陰時節,屬於脾臟所主管的時期。」

病人問:「這五種痹病在內部是寄宿在哪個臟腑,是由什麼氣導致的呢?」(五種痹病是因為在不同季節接觸到不同的氣而造成的,道理已經明白。但如果痹病寄宿在臟腑內部,是怎麼造成的呢?)

醫生答:「五個臟腑都有相互連結的地方,如果病久不治,就會寄宿在它們連結的地方。」

)故曰: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五臟合者,五臟五輸之中皆有合也。諸脈從外來合五臟之處,故合為內也。是以骨、筋、脈、肌、皮等五痹,久而不已,內舍於合。

白話文:

因此說:骨痹不癒,再度受到邪氣侵襲,便內寄於腎臟;筋痹不癒,再度受到邪氣侵襲,便內寄於肝臟;脈痹不癒,再度受到邪氣侵襲,便內寄於心臟;肌痹不癒,再度受到邪氣侵襲,便內寄於脾臟;皮痹不癒,再度受到邪氣侵襲,便內寄於肺臟。(五臟交會處,五臟五輸之中都有交會。所有脈絡從外部通達五臟交會之處,因此交會部位在內部。所以骨、筋、脈、肌、皮等五種痹症,久而不癒,便內寄於交會處。)

在合時復感邪之氣,轉入於臟,入臟者死也。平按:注入臟者死也,袁刻臟誤作腑。)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寒溫之氣也。(平按:寒溫二字《素問》、《甲乙》作風寒濕三字。又《素問》此下有凡痹之客五臟者至痹聚在脾一段,新校正謂全元起本在《陰陽別論》中,此王氏所移。本書在《陰陽雜說》中。

白話文:

當原本的病邪與新出現的病邪相互影響,病邪深入臟腑,會導致死亡。(平按:進入臟腑的會死亡,袁刻本誤將「臟」寫作「腑」。)所說的痺症,是指在不同的季節,因過度接觸寒氣或溫熱之氣所導致的疾病。(平按:寒、溫二字在《素問》、《甲乙經》中寫作「風、寒、濕」三字。此外,《素問》在這之後有「凡痺症侵襲五臟者至痺症聚集於脾臟」一段,新校正版認為這段文字原本來自《陰陽別論》,是王冰所引用。本書在《陰陽雜說》中。)

)諸痹不已,亦益於內。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所謂五痹不已者,各以其時而重感賊邪寒溫之氣,益內五臟之痹者死。益風者,易已也。平按:亦益於內《素問》、《甲乙》作亦益內也。注而重感,而字袁刻無。)問曰: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痹之輕重,無過此三,故為問之也。平按:《素問》曰下有痹字。

白話文:

對於治療不癒的各種痹症,仍然有助於內臟的治療。如果風氣過於盛行,則患者容易治癒。(所謂的各種痹症無法治癒,是因為在季節轉換時,人體容易再次受到寒邪、溫邪的侵襲,加重內臟的痹症,從而導致死亡。如果風邪加重,患者就容易治癒。)

有人問:有的病人會在特定季節死亡,有的病人疼痛時間很長,有的病人容易治癒,這是什麼原因呢?(痹症的輕重程度不超過這三種情況,所以詢問原因。)(按照《素問》的說法,這裡應該加上“痹”字。)

)答曰:其入臟者死,(以臟有神,故痹入致死也。)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膈著相系,在於筋骨之間,故筋骨疼痛也。)其流皮膚間者易已。(流行在於皮膚淺處之間,動而又淺,故易已也。平按:流《素問》作留,《甲乙》作留連二字。)問曰:客六腑者何也?答曰:此亦由其食飲居處而為病本,六腑各有輸,風寒濕氣中其輸,而食飲應之,循輸而入,各舍其腑。(以上言痹入臟,以下言痹入腑所由。

白話文:

回答說:病情入侵內臟的會死亡,(因為內臟有神靈,所以中風入侵會導致死亡。)病情停留徘徊在筋骨之間的會疼痛時間較長,(隔膜與筋骨相連,病情位於筋骨之間,所以會引起筋骨疼痛。)病情流散於皮膚之間的會容易痊癒。(病情淺留在皮膚表面之間,流動又比較表淺,所以容易痊癒。注:平按:《素問》中「流」作「留」,《甲乙經》中作「留連」。)

問題說:客於六腑的指什麼?

回答說:這也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當而導致的疾病,六腑各有輸通的管道,風寒濕熱之邪氣中阻輸通管道,而飲食又與之相應,順著輸通管道進入,分別寄居於不同的腑中。(以上是說中風入侵內臟的情況,以下說明中風入侵腑臟的原因。)

風寒濕等三氣外邪中於腑輸,飲食居處內邪應,內以引外,故痹入六腑中。其輸者,亦腑之合也。平按:《素問》、《甲乙》此亦下無由字,輸作俞,下同。)問曰:以針治之奈何?答曰:五臟有輸,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治其遇,則病瘳已。(五臟輸者,療痹法取五臟之輸。

白話文:

當風、寒、濕等三種病邪入侵臟腑時,飲食和居住環境中的內部因素也會相互呼應。內部因素會引動外部病邪,導致痹證侵入六腑。所謂的「輸」,就是臟腑的相應部位。

問: 如果用針灸治療,應該如何進行?

答: 五臟有輸穴,六腑有合穴,沿著經絡的分佈,每個穴位都有其對應的部位。根據具體情況治療相應穴位,就可以治癒痹證。(五臟輸穴是用於治療痹證,取自五臟的輸穴。)

問曰:療痹之要,以痛為輸,今此乃取五臟之輸,何以通之?答曰:有痛之痹,可以痛為輸;不痛之痹,若為以痛為輸?故知量其所宜,以取其當,是醫之意也。療六腑之痹,當取其合,良以臟腑輸合,皆有臟腑脈氣所發,故伺而誅之。平按:各治其遇《素問》作各隨其過,《甲乙》作各治其過,袁刻遇作道。

白話文:

問:治療痺症的要點,是以疼痛部位為準。現在我們採用的方法是取用五臟的輸注點,如何能通達痺痛部位呢?

答:有疼痛的痺症,可以取痛點為輸注點;沒有疼痛的痺症,要如何取痛點為輸注點呢?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輸注點,這就是醫生的意圖。

治療六腑的痺症,應取其與臟腑相合輸的部位。這是因為臟腑之間的輸注點相合,都有臟腑脈氣的貫通,所以我們要仔細觀察並加以治療。

注釋:

  • **遇:**袁刻本作「道」,各治其過。《素問》作「各隨其過」,《甲乙經》作「各治其過」。

)問曰:營衛之氣,亦合人痹乎?(此問營衛二氣,何者與三氣合為痹也?平按:《素問》、《甲乙》合作令。)答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故循脈之下,貫五臟,絡六腑。(營衛血氣循經脈而行,貫於五臟,調和精神。絡於六腑,灑陳和氣(陳,起也),故與三氣合以為痹也。

白話文:

問題

問:營氣和衛氣,也會和三氣結合導致痺證嗎?(這裡是詢問營衛兩氣中,哪一種和三氣結合形成痺證?)

答:營氣是水穀(飲食)的精氣,它在五臟中和調運化,遍佈於六腑,然後才能進入經脈,所以營氣在經脈中運行,貫通五臟,聯繫六腑。營氣和衛氣循行於經脈之中,貫通於五臟,調和氣血。衛氣運行於六腑,散佈和氣(陳,升起、發揚之意)所以營氣和衛氣和三氣結合,共同形成痺證。

但十二經,臟脈貫臟絡腑,腑脈貫腑絡臟,皆為營氣,何因此所言於營氣唯貫於臟但絡於腑?然此所言,但舉一邊,臟腑之脈貫絡是同之也。平按:之下《素問》、《甲乙》作上下。注十二經臟脈,脈字袁刻誤作腑。)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慄疾滑利,其不能入於脈,故循皮膚之內,分肉之間,熏於胃募,散於胸腹,逆其氣則疾,順其氣則愈,不與寒濕風氣合,故不為痹。黃帝曰:善。

白話文:

十二經脈中的臟脈貫通臟和腑,腑脈貫通腑和臟,這些脈絡中都運行著營氣,為什麼只說營氣貫通臟,而只絡於腑呢?說法只提到了一方面,實際上臟腑的脈絡貫通是相同的。平按:下文的《素問》、《甲乙》中「下」字作「上」「上」字作「下」。「衛氣」是水穀中的暴戾之氣,它的氣勢洶湧疾速,滑利順暢,不能進入脈中,所以沿著皮膚內側、分開肌肉之間,上燻於胃脘部,散佈於胸腹,逆著它的氣勢就會生病,順著它的氣勢就會痊癒,它不與寒濕風氣相合,所以不會導致痹症。黃帝說:很好。

(衛之水穀悍氣,其性利疾,走於皮膚分肉之間,熏於胃募,故能散於胸腹。壅之則生癰疽之病,通之無疾,是以不與三氣合而為痹也。平按:《素問》、《甲乙》皮膚之內作皮膚之中,胃募作盲膜,則疾作則病。《甲乙》慄作剽,散於胸腹作聚於胸腹,注云:《素問》作散。

白話文:

身體中的水谷之氣(食物消化後的氣),性情急躁迅猛,容易在皮膚和肌肉之間流動,蒸熏胃的經脈,因此能散佈到胸腹部位。如果氣血運行受阻,就會產生癰疽等疾病,通暢無阻則不會生病,所以不與三氣(三焦之氣)結合而導致痺病。

古書《素問》、《甲乙經》中記載,皮膚內部的病變會影響皮膚,胃經的病變會影響盲膜,因此疾病的表現就會有所不同。《甲乙經》中提到慄病屬於剽疾,散佈到胸腹則稱為聚於胸腹。注解中說,《素問》則記載為散。

)問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者,其故何也?(三氣為痹之狀,凡有其七,故請解之。)答曰:痛者,其寒氣多,有衣寒,故為痛。(內受寒氣既多,復衣單生寒,內外有寒,故痹有痛。平按:《素問》、《甲乙》有衣寒故為痛作有寒故痛。)其不仁者,其病久入深,營衛之行澀,經絡時疏,疏而不痛,皮膚不營,故為不仁。

白話文:

**問:**痹症發作時,有的疼痛,有的不疼痛;有的麻木,有的發冷或發熱;有的乾燥,有的潮濕。這是什麼原因?

答: 如果出現疼痛,是因為寒氣過多。因為衣服穿得太少受寒,所以會疼痛。(體內寒氣本來就多,又加上穿著單薄生寒,內外都有寒,所以痹症會疼痛。註:根據《素問》、《甲乙》,應該是「有寒氣所以會疼痛」,而不是「有衣服受寒所以會疼痛」。)

如果出現麻木,是因為病症已深入體內,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時而疏通,時而阻塞。經絡不暢通就不會疼痛,皮膚得不到氣血濡養,所以會麻木。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仁者,親也,覺也。營衛及經絡之氣疏澀,不營皮膚,神不至於皮膚之中,故皮膚不覺痛癢,名曰不仁。所感陽熱氣少,陰寒氣多,與先所病相益,故痹為寒也。平按:《素問》、《甲乙》其不仁者作其不痛不仁者。疏而不痛《甲乙》作故不痛,《素問》作故不通,新校正云:「《甲乙經》不通作不痛,詳《甲乙經》此條論不痛與不仁兩事,後言不痛,是再明不痛之為重也。」)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

白話文:

如果患處感到寒冷,是因為人體陽氣不足,陰氣旺盛,陰寒之氣與原有的病邪相結合,因此出現寒冷的症狀。(仁者,指親近,感覺。營衛和經絡中的氣血運行不暢,無法疏通到皮膚表面,神氣也無法到達皮膚,所以皮膚感覺不到疼痛和瘙癢,這稱為不仁。由於正氣不足,陽熱之氣較少,陰寒之氣較多,與原有病邪相加強,所以痹症表現為寒冷。)

如果患處感到發熱,是因為人體陽氣旺盛,陰氣不足,邪氣強盛,陽氣受到了陰氣的阻礙,因此出現痹熱的症狀。

(所感陽熱氣多,陰寒氣少,陰陽二氣相逢相擊,陽盛為病,故為痹熱也。平按:遭《甲乙》作乘。)其多寒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其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寒汗出濡。(所感陽氣少,濕與寒氣相感,故寒而汗濡衣濕也。平按:其多寒汗,《甲乙》汗下有出字,《素問》汗上無寒字。

白話文:

感受到陽氣過多、陰氣不足,陰陽二氣相遇對抗,陽氣過盛而導致疾病,因此產生痹熱。

如果經常出很多又濕潤的冷汗,這是因為受到濕氣的影響很嚴重,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兩氣相互影響,所以會出冷汗並感到濕潤。(感受到陽氣不足,濕氣與寒氣相互影響,所以感到寒冷並冒出弄濕衣服的冷汗。)

逢濕甚,《甲乙》甚作勝。故寒汗出濡,《素問》無寒字。)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三氣合而為病稱痹,而有不痛者,其故何也?)曰:痹在骨則重,在脈則血涘而不流,在筋屈不伸,在肉則不知,在皮則寒,故具此五者則不痛。凡痹之類,逢寒則急,逢濕則縱。黃帝曰:善。

白話文:

如果濕氣很重,「勝」字應改為「甚」。(因此,寒汗出濡,在《素問》中沒有「寒」字。)痹症這種疾病,為什麼不痛?(三氣結合而形成的疾病稱為痹,但為什麼有的人不痛呢?)回答:如果痹在骨頭裡,就會感到沉重;如果痹在血管中,就會導致血流不暢;如果痹在筋脈中,就會無法伸屈;如果痹在肌肉中,就會沒有知覺;如果痹在皮膚上,就會感到寒冷。所以,這五個症狀同時存在,人就不會感到疼痛。所有痹症的類型,遇到寒冷就會加重,遇到濕氣就會減輕。黃帝說:說得好。

(三氣為痹,所在有五,一人具此五者為痹。其痹不痛,此為不痛之痹。有云痹者痛者,未為解痹者也。不知者,不覺不仁也。平按:《甲乙》、《素問》涘作凝,不知作不仁。《素問》則急作則蟲,逢濕作逢熱。)

白話文:

三種氣造成痹症,它存在的部位有五種,一個人若具備這五種情況,就稱為痹症。其痹症不疼痛,這稱為不痛之痹。有人說痹症一定會疼痛,這並非瞭解痹症的人所說的話。不懂的人,不會感受到麻痺。

《甲乙經》和《素問經》的「凝」字,在這裡寫成「不仁」。《素問經》的「急」字,在這裡寫成「蟲」。遇濕氣寫成遇熱氣。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聞此痛之在血脈之中耶?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蓄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夫周痹者,邪居分肉之間,令正氣循身不周,邪與周為痹,故稱周痹。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周痹發作時,在身體上游移不定,隨著經脈上下移動,左右相對應,中間沒有空隙,請問這種疼痛是發生在血脈之中嗎?還是發生在肌肉之間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它的疼痛遊移時,連針都來不及扎,而當它積聚成痛時,還來不及確定治療方法,疼痛就已經停止了,這是什麼道理呢?請告訴我其中的原因。」(周痹是邪氣滯留在肌肉之間,使正氣在體內運行不暢,邪氣和正氣相互周流,就形成痹症,所以稱為周痹。)

今帝之意,言其痹痛,循行上下,移徙往來,無處不至,名為周痹。岐伯之意,言於此痹行於眾處,可為眾痹,非周痹也。間不及下針者,痹痛之中,未及下針,其痛已移也。平按:注循行上下別本作循形上下。)岐伯對曰:此眾痹也,非周痹也。黃帝曰:願聞眾痹。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言眾痹在身左右之處,更身而發,不能周身,故曰眾痹。

白話文:

:黃帝曰:願聞眾痹。答:非痛。注:言下痛處。岐伯曰:此身中處處是也,故身中各痛處,皆稱眾痛。

居起,動靜也。)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復起。(然眾痹在身,所居不移,但痛有休發,故其痛雖止,必須刺其痛休之處□令不起也。平按:注令上一字原缺左方,右方剩彡字,袁刻作三,恐誤,謹空一格。)黃帝曰:善。

白話文:

(這)停留在某個地方,(指的是)不動也不動啊。黃帝說:很好。要怎麼針刺它呢?岐伯回答說:針刺這個的痛雖然已經停止了,但一定要針刺它產生疼痛的地方,不要讓它再疼痛起來。(但是,很多痹症在身上,所在的位置不會移動,只是疼痛有時會發生有時會停止,所以雖然疼痛已經停止,但必須針刺疼痛停止的地方,不要讓它再次疼痛。)黃帝說:很好。

願聞周痹何如?岐伯對曰:周痹者,在血脈之中,隨脈以上,循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言周痹之狀,痹在血脈之中,循脈上下,不能在其左右不移其處,但以壅其真氣,使營身不周,故名周痹也。平按:循脈以下《靈樞》作隨脈以下。)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白話文:

古文:

願聞周痹何如?岐伯對曰:周痹者,在血脈之中,隨脈以上,循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您想了解周痹的症狀嗎?岐伯回答說:周痹發生在血脈中,沿著經脈向上或向下運行,不能左右移動,各自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古文:

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黃帝說:好。應該如何針灸呢?岐伯回答說:如果疼痛從上往下,先針刺下方以阻斷它,再針刺上方以疏通它;如果疼痛從下往上,先針刺上方以阻斷它,再針刺下方以疏通它。

(刺周痹之法,觀痹從上自下,當先刺向下之前,使其不得進而下也;然後刺其痹後,使氣泄脫也。有痹從下上者,准前可知也。平按:遏《靈樞》作過,注云亦作遏;《甲乙》作通,注云一作遏。)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此問周痹之所由,並問周痹名之所起也。

白話文:

治療周痹的方法,觀察痹症從上到下的情況,應當先刺穿下行的脈絡之前,阻止它繼續向下發展。然後再刺後方的痹症,讓氣血散發出來。如果有痹症從下往上發展,依據前面的方法即可知道。

黃帝說:太好了。這種疼痛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會被稱為「周痹」?(這個問題詢問周痹的產生原因,以及周痹名稱的由來。)

)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排分肉而裂分也,分裂則痛,(三氣以為周痹,循脈而行,至分肉之間,氣聚排迫分肉,肉裂而為痛也。平按:《靈樞》、《甲乙》而裂分作而分裂。)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痹發,則如是。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風寒濕氣侵入肌肉之間,互相迫切形成體液,體液受到寒氣就會凝結,凝結後的體液擠壓肌肉而使其裂開,肌肉裂開就會疼痛。(三種氣體成了一種全面性的痺症,沿著經脈運行,到達肌肉之間,氣體聚集,擠壓迫迫肌肉,肌肉裂開而疼痛。平按:《靈樞經》、《甲乙經》中「而裂分」做「而分裂」)肌肉疼痛,神氣就會歸於患處,神氣歸於患處就會發熱,發熱後疼痛就會減輕,疼痛減輕後就會出現陽氣衰竭的現象,陽氣衰竭後其他部位的痹症就會發作。

(痹痛引神,即神歸痛,神痛不已,故熱氣集而痛解,此處痛解厥已,即余處痛生,周痹休發,如是以為休起也。平按:發下《靈樞》、《甲乙》重一發字。注痛生,袁刻痛誤作病。)黃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

白話文:


如果是痹症引起的疼痛,疼痛就會將意識引導到痛處,意識因此而疼痛不止,因此熱氣就會集中在那裡,使得疼痛得以緩解。在一個地方疼痛緩解後,就可能在其他地方產生疼痛。由於痹症周而復發,所以就會像這樣交替出現疼痛症狀。

黃帝說: 很好。我已經明白你的意思了。

此內不在臟,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痹。(以下解周痹名也。平按:《靈樞》、《甲乙》外上有而字。命曰《甲乙》作名曰。)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六經,三陰三陽也。切循痹病之下六經虛實,一也。平按:下之六經《甲乙》作上下之大經。

白話文:

這種疾病不源自內臟,也不表露在皮膚上,而是獨自存在於肌肉組織之間,阻礙了真氣的循環,因此稱之為「痺」。

當要針灸這種疾病時,必須先切脈診斷,檢查肌肉組織下方的六條經絡,判斷其虛實。(注意:六經指三陰三陽;檢查痺病肌肉組織下方的六條經絡的虛實,這是第一項檢查要點。)

)及大絡之血而結不通,(切循十五大絡,知其通塞,二也。平按:《靈樞》、《甲乙》而結不通作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調之,熨而通其瘈緊,轉引而行之。黃帝曰:善。余以得其意矣,又得其事也。(又循其脈,知其虛陷者,三也。然後設以熨法,用微熨之,令其調適,又以導引瘈緊,轉引令其氣行,方始刺之,此為療瘈之要也,緊急瘈牽令緩也。平按:《靈樞》、《甲乙》調上有而字,通下有之字。

白話文:

(按摩)血脈及大絡脈的血,如果淤滯不通(通過按循十五條大絡脈,就能知道它們的通暢或阻塞,這是第二條)。對於身體虛弱,脈搏虛陷空洞的人,要調整(按摩)它們,用溫熨的方法疏通緊滯,並用導氣引血的方法使其通暢。黃帝說:「好啊,我已經領會到其中的含義,也理解了其中的方法。(再按循脈搏,瞭解哪些是虛陷的,這是第三條)。然後使用溫熨的方法,用微熱的熨法來按摩,讓它們調整適應,同時用導引的方法來疏通緊滯,轉而引導氣血運行,這樣才開始針刺,這是治療緊滯的要訣,緩解緊急緊滯的疼痛。平按:《靈樞》和《甲乙經》「調」字上有「而」字,「通」字下有「之」字。

瘈緊《靈樞》作瘈堅,《甲乙》緊下有者字。)人九者,經絡之理,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得其事者,謂得之人法於九野,經絡陰陽之病也。平按:《靈樞》九上無人字。)

白話文:

「瘈緊」(《靈樞經》中寫作「瘈堅」,《甲乙經》中「緊」字下方有「者」字。)人體上的九個野(部位),是經絡交會的地方,也是十二經脈陰陽病徵的所在。(擁有這項知識的人,就是掌握了針對九野與經絡陰陽病徵的醫療方法。)

問曰: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也,厚衣不能溫也,然不凍慄,此為何病?(人身體冷而不覺寒,其病難知,故須問也。平按:《素問》熱溫下均無也字,此為作是為,《甲乙》同。)答曰: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主骨,故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素,先也。

白話文:

問題:

一個人身體寒冷,即便使用熱湯、火灸也無法溫暖,穿著厚重的衣服也不能保暖;然而,他卻沒有感到顫抖或寒冷,請問這是什麼疾病?

回答:

這種情況是先天腎氣旺盛,而水氣旺盛;太陽之氣衰弱,腎臟的精華枯竭不生;水氣無法勝過火氣,腎臟屬水並主宰骨骼;因此,腎臟無法生成,骨髓無法充盈,所以寒冷甚至傳達到骨頭裡。

其人腎氣先勝,足太陽腎腑又衰,腎脂枯竭,不能潤長,以其一腎臟腑之水,與心肝二陽同在一身,為陽所擊,一水不勝二陽,故反為寒,至於骨髓,衣火不能溫也。平按:而主骨《素問》作而生於骨。)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上二火,故不能凍慄者,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雖寒至骨,二陽猶勝,故不覺寒慄,遂為骨痹之病,是人當為骨節拘攣也。

一本攣為變,人有此病,必節操變改也。平按:上二火《甲乙》作上下火,《素問》無上字。)

白話文:

這個人腎氣原本旺盛,但足太陽腎臟功能又衰退,腎中儲藏的精華液體枯竭,不能滋潤身體。因為他身體裡的一腎之水,與心、肝兩個陽氣同時存在,被陽氣所衝擊,一水不能抵擋兩陽,所以反而化為寒氣,深入骨髓,體內的火氣無法溫暖身體。

因此,他不會感到寒冷發抖,因為肝陽是一陽,心陽是二陽,而腎臟是單獨的一個臟腑,一水不能勝過上面的兩個火氣,所以不會寒冷發抖。這種疾病稱為骨痹,患者會出現關節攣縮的症狀。

一本作攣為變,人患此病,一定是有所節操改變的。按:上兩句火,《甲乙經》作為上下火,《素問》無「上」字。

問曰:人之肉苛者何也?雖近衣絮,猶尚苛也,是為何病也?答曰:營氣虛,衛氣實;衛氣虛則不仁而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肉如苛也,人身與志不相有也,曰死。(苛音柯,有本為苟,皆不仁之甚也。故雖衣絮溫覆,猶尚不仁者,謂之苛也。故知近衣絮溫覆即知覺者,為不仁也。

白話文:

**問題:**為什麼人的肉摸起來很粗糙?即使靠近保暖的衣物,還是很粗糙,這是什麼病症?

回答: 營氣虛弱,衛氣旺盛;衛氣虛弱時,不敏感也不發揮作用;營氣和衛氣都虛弱時,既不敏感也不發揮作用,肉摸起來就會粗糙。人的身體與意識不再相互作用,這種情況稱為死亡。

(「苛」音同「柯」,有些書本作「苟」,都表示非常不敏感。因此,即使靠近保暖的衣物,身體仍然不敏感的,稱為「苛」。所以,知道靠近保暖的衣物後仍無知覺的,就是不敏感的表現。)

營虛衛實,氣至知覺,故猶仁也。若營實衛虛者,肉不仁也。若營衛俱虛,則不仁之甚,故肉同苛。如,同也。所以身肉不仁甚者,與神不能相得,故致死也。平按:《素問》「衛氣虛則不仁而不用」作「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肉如苛也作肉如故也,有下有也字。《甲乙經》曰死作三十日死。

白話文:

對於無法根治的風痹淫病,症狀有:

  • 足部感覺像踩在冰上
  • 有時腹部會感到灼熱感,好像有熱水灌入
  • 小腿腫脹,尿液混濁
  • 心煩頭疼,時而煩躁時而悲傷
  • 頭暈且出汗
  • 長期下去會導致頭暈目眩,悲傷恐懼,呼吸短促,不開心
  • 如果不治療,三年內會死亡。

脹脛《靈樞》作股脛,《甲乙》作肢脛。時歐時惋《靈樞》作時嘔時悗,《甲乙》作時嘔時悶。喜恐《甲乙》作喜怒。《靈樞》無不樂二字。)

白話文:

水腫型下肢(脹脛):

  • 《靈樞》記載為「股脛腫脹」,《甲乙經》記載為「肢體脛部腫脹」。
  • 《靈樞》記載「時而嘔吐,時而心中煩悶」,《甲乙經》記載「時而嘔吐,時而胸悶」。
  • 《甲乙經》記載「感到喜怒」,《靈樞》沒有「令人不樂」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