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八·風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風 (3)

1. 九宮八風

〔平按:此篇自九宮八風圖至篇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七《九宮八風》篇,又自風從其沖後來,見《甲乙經》卷六第一。平按:此圖《靈樞》坤上無右手二字,坤下無戊申己未四字,玄委下無宮字,兩旁無內脾外肌主弱六字,下無謀風二字,立秋下無二字。兌上無右脅二字,兌下無辛酉二字,倉果下無宮字,兩旁無內肺外皮膚主身燥八字,下無剛風二字,秋分下無七字。

白話文:

[評註:此篇從「九宮八風圖」至文末,見於《靈樞》卷十一第七十七「九宮八風」篇,又從「風從其沖後來」開始,見於《甲乙經》卷六第一。

評註:此圖在《靈樞》中,坤宮上沒有「右手」二字,坤宮下沒有「戊申己未」四字,玄委下沒有「宮」字,兩旁沒有「內脾外肌主弱」六字,下面沒有「謀風」二字,立秋下沒有「二字」。兌宮上沒有「右脅」二字,兌宮下沒有「辛酉」二字,倉果下沒有「宮」字,兩旁沒有「內肺外皮膚主身燥」八字,下面沒有「剛風」二字,秋分下沒有「七字」。]

乾上無右足二字,乾下無戊戌己亥四字,新洛下無宮字,兩旁無內小腸外手太陽脈主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暴死二十一字,下無折風二字,立冬下無六字。坎上無腰尻下窮四字,坎下無壬子二字,兩旁無內腎外骨肩背膂筋主寒十字,汁蟄下無宮字,汁作吐,下同(按《西京賦》五緯相汁。注:汁作葉,和也。

白話文:

乾卦上方沒有「右足」兩字,乾卦下方沒有「戊戌己亥」四字,新洛下方沒有「宮」字,兩側沒有「內小腸」、「外手太陽脈主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暴死」二十一個字,下方沒有「折風」二字,立冬下方沒有「六」字。

坎卦上方沒有「腰尻下窮」四字,坎卦下方沒有「壬子」二字,兩側沒有「內腎」、「外骨肩背膂筋主寒」十個字,汁蟄下方沒有「宮」字,「汁」字寫作「吐」,下同 (根據《西京賦》,五緯相「汁」;注:汁字作「葉」字,意為和諧)。

亦通),下無大剛風三字,冬至下無一字。艮上無左足二字,艮下無戊寅二字,天溜下無宮字,溜作留,右旁無內大腸外兩脅腋骨下支節十一字,下無凶風二字,立春下無八字。震上無左脅二字,震下無己卯二字,倉門下無宮字,兩旁無內肝外筋紉主身濕八字,下無嬰兒風三字,春分下無三字。

白話文:

此外「通」也被寫作「達」,「下無大剛風」三個字沒有寫出來,冬至之下沒有任何字。艮上面沒有「左足」兩個字,艮下面沒有「戊寅」兩個字,天溜下面沒有「宮」字,溜寫成「留」,右邊沒有「內大腸外兩脅腋骨下支節」這11個字,下面沒有「兇風」兩個字,立春下面沒有8個字。震上面沒有「左脅」兩個字,震下面沒有「己卯」兩個字,倉門下面沒有「宮」字,兩邊沒有「內肝外筋紉主身濕」這8個字,下面沒有「嬰兒風」三個字,春分下面沒有3個字。

巽上無左手二字,巽下無戊辰己巳四字,陰洛下無宮字,兩旁無內胃外肉主體重七字,下無弱風二字,立夏下無四字。離上無膺喉首頭四字,離下無丙午二字,上天下無宮字,兩旁無內心外脈主熱六字,下無大弱風三字,夏至下無九字。中央下無五字,招搖下無宮字,兩旁無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九字。

白話文:

立秋是十二直中的「二月」;

秋分是十二直中的「九月」;

立冬是十二直中的「十一月」;

夏至是十二直中的「五月」;

招搖是十二直中的「十月」;

冬至是十二直中的「十二直」;

立夏是十二直中的「四月」;

春分是十二直中的「三月」;

立春是十二直中的「正月」。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汁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溜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四十五日,明日居上天(平按:《靈樞》作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復居汁蟄之宮。從其宮(平按:從其宮三字《靈樞》作「曰冬至矣,太一日遊,以冬至之日,居吐蟄之宮」十八字。)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反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白話文:

太一星經常在冬至當天停留於汁蟄宮 46 天,之後移動到天溜宮停留 46 天,再移動到倉門宮停留 46 天,接著移動到陰洛宮停留 45 天,然後移動到上天宮(校注:《靈樞經》記載為天宮)停留 46 天,再移動到玄委宮停留 46 天,接著移動到倉果宮停留 46 天,再移動到新洛宮停留 45 天。最後,又回到汁蟄宮。

星體從這些宮位移動時,每天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每九天循環一圈,不斷重覆這個過程,永無止息。

太一徙日,(平按:徙《靈樞》作移。)天必應之以風雨,以其日風雨,則吉歲矣,民安少病矣,先之則多雨,後之則多旱。太一在冬至之日有變,佔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變,佔在相;太一在中宮之日有變,佔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變,佔在將;太一在夏至之日有變,佔在百姓。所謂有變者,太一居五宮之日,疾風折樹木,揚沙石。

白話文:

當太一星運行時,天空必定會降下風雨。如果在太一運行之日降雨,那麼這將會是一個吉祥之年,百姓身體健康,疾病較少。如果太一星運行得太早,將會導致大雨;如果運行得太晚,將會導致乾旱。

太一星在以下日期出現變動時,可以預測以下事項:

  • 冬至:預測君主
  • 春分:預測宰相
  • 中宮:預測官吏
  • 秋分:預測將領
  • 夏至:預測百姓

所謂的變動,是指太一星在位於五宮的日期時,發生疾風導致樹木折斷,揚起沙石。

各以其所生占貴賤,日視風所從來而占之。(平按:《靈樞》所生作所主,日視作因視。)從其所居之鄉來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風從其沖後來為虛風,傷人者也,(平按:《甲乙》傷上有賊字。)主殺主害者也。謹候虛風而避之,故聖人避邪弗能害,此之謂也。(平按:《靈樞》故聖人避邪弗能害作「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不能害」。

白話文:

根據出生地的風向,可以占卜貴賤。觀察來自出生地的風,如果風勢穩定,就是實風,有利萬物生長;如果風勢來自反方向,就是虛風,會傷人,(甲乙經說:虛風會造成傷害。)會帶來殺傷和災禍。因此,我們要避開虛風。這也是聖人避邪,不受其害的原因。

是故太一入從,立於中宮,乃朝八風,以占吉凶也。以下言太一從於中宮,以朝八風,以占吉凶也。平按:《靈樞》從作徙。)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其氣主為熱。(平按:《靈樞》作氣主熱三字。)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

白話文:

因此太一進入並位於中宮,面對八方來探測吉凶。以下的文字描述太一從中宮移動,面向八方,探測吉凶。(註:平按:《靈樞》中的「從」寫作「徙」。)

風從南方吹來,稱為大弱風,它會損害人體,內部影響心臟,外部則影響脈搏,其氣息主導熱性。(註:平按:《靈樞》中寫為「氣主熱」三字。)

風從西南方吹來,稱為謀風,它會損害人體,內部影響脾臟,外部則影響皮膚,其氣息主導虛弱。

(平按:《甲乙》肌下有肉字。)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身燥。(平按:《靈樞》、《甲乙》燥上無身字。)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喜暴死。(平按:《甲乙》溢作泄。

白話文:

西風稱為剛風,侵犯人體時,會影響內在的肺部,外在的皮膚,引起身體乾燥。

西北風稱為折風,侵犯人體時,會影響內在的小腸,外在的手太陽經脈,導致脈搏異常,若脈搏中斷則會出現瀉泄,脈搏阻塞不通則會結實不通,易造成猝死。

喜《靈樞》、《甲乙》作善。)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之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之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紉,其氣主為身濕。

白話文:

喜歡《靈樞經》、《甲乙經》的人一定會做善事。

風從北方吹來,叫做「大剛之風」,它會使人受傷,內部會影響腎臟,外部會影響骨頭、肩背和筋膜,它的氣質主要是寒冷的。

風從東北方吹來,叫做「兇風」,它會使人受傷,內部會影響大腸,外部會影響兩脅、腋下的骨頭和四肢。

風從東方吹來,叫做「嬰兒之風」,它會使人受傷,內部會影響肝臟,外部會影響筋脈,它的氣質主要是濕潤的。

(紉,女巾反,索也,謂筋傳之也。平按:紉《靈樞》、《甲乙》作紐。濕上《甲乙》無身字。)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於肉,其氣主體重。(平按:於肉《靈樞》作肌肉,《甲乙》作於肌。)凡此八風,皆從其虛之鄉來,乃能病人。三虛相薄,則為暴病卒死;兩實一虛,病則為淋洛寒熱,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故聖人避邪風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虛而偏中於邪風,則為擊僕偏枯矣。(風從沖後來,故稱虛鄉來也。

白話文:

(「紉」是「紐」的意思,指的是經絡相連接。)

來自東南方位而來的風,名為「弱風」。這種風對人體的傷害,會內達於胃腑,外現於肌肉,並會使人感到身體沉重。(註:按《靈樞》和《甲乙經》中記載,「於肉」應為「於肌肉」。)

凡是這八種風,都是從人體虛弱的地方侵入,因而使人致病。如果三處虛弱之處相互作用,就會導致暴病或猝死;如果兩處實處、一處虛處,則會引發淋漓熱病,如果侵犯到兩處濕熱部位,就會導致痿痺。因此,聖人避邪風猶如避開飛矢石塊一樣;如果三處虛弱之處同時遭受邪風侵襲,就會導致偏癱或半身不遂。(風從虛弱之處侵襲而來,故稱之為「虛鄉來」。)

三虛謂年虛、月虛、時虛。三虛之中,縱使二實,但令一虛遇邪,猶為淋洛寒熱,居處濕地,即為痿厥;況二虛一實遇邪,其病安得不甚;若先三虛逢邪,遂致擊僕偏枯之病也。平按:《靈樞》相薄作相搏。《甲乙》兩實一虛作兩虛一實。淋洛《靈樞》、《甲乙》作淋露。避邪風,《甲乙》無風字,《靈樞》無邪字。

白話文:

古人說的三虛,指的是年虛、月虛、時虛。這三虛之中,就算有兩個是充實的,但只要有一個虛弱之處遇到病邪,就會導致淋漓發熱,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就會導致痿弱癱瘓。更何況,如果兩個虛弱之處加上一個充實之處遇到病邪,其病情豈能不加重。如果先有這三虛,再遇到病邪,就會導致偏癱之疾。

註釋:

  • 「相搏」:原為「相薄」,意為相互影響。
  • 「淋洛」:原為「淋露」,意為淋漓。
  • 「避邪風」:原為「避邪」,意為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