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七·邪論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邪論 (5)

1. 邪傳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是謂至治,見《靈樞》卷十第六十六《百病始生》篇,又見《甲乙經》卷八第二。自五邪入至末,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

白話文:

按:這篇古文的內容,從篇首到「是謂至治」,見於《靈樞》卷十第六十六《百病始生》篇,也見於《甲乙經》卷八第二。從「五邪入」到篇末,見於《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濕從地起,雨從上下,其性雖同,生病有異。寒生於外,清發於內,性是一物,起有內外,所病亦有不同。喜者,陽也。怒者,陰也。此病之起也。)喜怒不節則傷臟,(心主於喜,肝主於怒,二者起之過分即傷神,傷神即內傷五臟,即中內之部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各種疾病最初發生的時候,都是因為遭遇風、雨、寒、暑、清、濕、喜、怒等因素造成的。」(濕氣從地面升起,雨水從天上降下來,它們的性質雖然相同,但引發的疾病卻不同。寒氣來自於外部,清氣產生於內部,它們的性質是一樣的,但發生的部位不同,所引發的疾病也不同。喜是陽氣,怒是陰氣。這些引發疾病的因素。)

喜怒過度會損傷臟腑。(心臟主管喜,肝臟主管怒,如果喜怒過度就會損傷精神,損傷精神就會內傷五臟,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內部疾病。)

風雨會損傷上部(頭部和胸部),清濕會損傷下部(腹部和腿部),三部(上、中、下)氣血受損的類型不同,請告訴我它們是怎樣相互作用的。

(風雨從頭背而下,故為上部之氣。清濕從尻腳而上,故為下部之氣。所傷之類不同,望請會通之也。)岐伯對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或起於陰,謂臂胻及尻。或起於陽,謂面與項膺背及脅。請具申之也。)喜怒不節則傷於臟,臟傷則病起於陰;(陰,謂內也。

白話文:

(風雨從頭部降下,因此成為人體上部的能量。潮濕從臀部和腳部向上,因此成為下部的能量。受傷的類型不同,請仔細辨別。)

岐伯回答說:人體三部的能量各不相同,有的源於陰,有的源於陽,請讓我說明具體情況。(源於陰,是指手臂、腋窩和臀部。源於陽,是指面部、頸部、胸部、背部和肋部。請詳細說明。)

如果喜怒無節制,就會傷害臟腑,臟腑受傷就會導致陰部疾病;(陰部,指身體內部。)

)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足陽並於陰,陰虛即清濕襲之,故曰病起於下也。人之面項陰並於陽,氣虛即風雨襲之,故曰病在於上也。)是謂三部。至其淫佚,不可勝數。(是謂三部之氣,生病不同,更隨所因,變而生病,漫衍過多,不可量度也。

白話文:

清濕入侵身體虛弱的下部,就會引起下部疾病;風雨入侵身體虛弱的上部,就會引起上部疾病。(足陽經與陰經相接,陰虛就會被清濕侵襲,所以說疾病從下部開始。人的面部和頸部陰經與陽經相接,氣虛就會被風雨侵襲,所以說疾病從上部開始。)這就是所謂的三部。至於疾病的種類,不可勝數。(這是指三部之氣導致的疾病不同,而且會隨著誘因的變化而變化,變化繁多,無法一一列舉。)

平按:佚《靈樞》、《甲乙》作泆,下同。)黃帝問曰:余固不能數,故問於天師,願卒聞其道。(諸邪相傳,變化為病,余知不可數量,天師所知,固應窮其至數,余請卒聞其道。天師,尊之號也。平按:《靈樞》天師作先師。)岐伯對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

白話文:

黃帝問:「我不能一一細數,所以請教天師,希望能夠全面瞭解這些道理。」(各種邪氣相互傳遞,變化為疾病,我知道數量無法估計,天師所知,必定能窮盡其數,請您告訴我這些道理。天師,是尊稱。)岐伯回答說:「(外來)風邪、雨濕、寒邪、熱邪,沒有人體內在的空虛邪氣(與之相應),它們就不能單獨傷害人體。

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亦無虛邪,不能獨傷人。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虛邪,即風從虛鄉來,故曰虛邪。風雨寒熱,四時正氣也。四時正氣,不得虛邪之氣,亦不能傷人。卒風暴雨,雖非正氣,不得虛邪之氣,亦不能傷人。獨有虛邪之氣,亦不能傷人。

白話文:

突然遇到狂風暴雨卻不生病的人,身體中也沒有虛寒濕邪,這些外在的邪氣無法單獨侵害人體。只有當邪風與虛弱的身體相遇,才會相互感染,入侵身體。

(虛邪:指風從身體虛弱的地方入侵,所以稱為虛邪。風雨寒熱是四時正氣,正氣與邪氣不相互侵犯,因此無法傷人。狂風暴雨雖然不是正氣,但如果沒有邪氣,也無法傷人。單獨的邪氣也不能傷人。)

必因虛邪之風,及身形虛相感,故得邪客於形。平按:亦無虛邪,《甲乙》亦作蓋,《靈樞》同,惟邪上有故字。相得《甲乙》作相搏。)兩實相逢,眾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躬身,參以虛實,大病乃成,(風雨寒暑,四時正氣,為實風也。眾人肉堅,為實形也。

白話文:

疾病一定是因為虛弱的邪氣之風,和身體虛弱而互相感受,才會導致邪氣侵襲身體。

註解:

  • 古文中沒有「虛邪」一詞,甲乙本古籍寫作「蓋」,《靈樞》一書也寫作「蓋」,只有古文中的「邪」字上方多了一個「故」字。
  • 甲乙本古籍將「相得」改為「相搏」。
  • 如果兩個健康強壯的人相遇,彼此的身體都很結實。
  • 其中,所謂的虛弱邪氣,是由於天時、身體狀況,以及虛實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最後才會演變成重大的疾病。(風、雨、寒、暑等四季正氣為「實風」,眾人肉體強壯為「實形」)

兩實相逢,無邪客病也。故虛邪中人,必因天時虛風,並身形虛,合以虛實也。參,合也。虛者,形虛也。實者,邪氣盛實也。兩者相合,故大病成也。平按:《甲乙》眾人肉堅作中人肉間,因於天時作因其天時。躬身《靈樞》作身形。)氣有定舍,因處為名,(邪氣舍定之處,即因處以施病名。

白話文:

當正氣與邪氣同時存在時,不會發生疾病。因此,當邪氣入侵人體時,必定是受到了季節風氣影響,同時身體虛弱,虛實結合才會形成疾病。參,就是結合的意思。虛指的是身體虛弱,實指的是邪氣充盛。兩者相結合,就會導致大病形成。

按語: 《甲乙經》中將「肉堅」寫作「中人肉間」,「因於天時」寫作「因其天時」。《靈樞》中將「躬身」寫作「身形」。

邪氣有固定的居所,根據其所在位置命名(邪氣定居的地方,就是根據施病的位置來命名疾病)。

如邪舍形頭,即為頭眩等頭病也;若舍於腹,即為腹痛泄利等病也;若舍於足,則為足悗不仁之病也。)上下中外,分為三貞。(上,謂頭面也。下,謂尻足也。中,謂腹。三部各有其外也。貞,正也。三部各有分別,故名三貞也。平按:貞《靈樞》作員,《甲乙》作真。

白話文:

邪氣如果停留於頭部,就會引起頭暈等頭部疾病;如果停留於腹部,就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疾病;如果停留於足部,就會引起足部麻木不仁的疾病。

上下中外,分為三貞。(上,指頭面;下,指臀部和足部;中,指腹部。三部各有其外部。貞,正。三部各有區別,故名三貞。)

平按: 《靈樞》中「貞」寫作「員」,《甲乙》中寫作「真」。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從毛髮入,入則柩深,深則毛髮立淅然,皮膚痛。(皮膚緩者,皮膚為邪所中,無力不能收,故緩也。人毛髮中虛,故邪從虛中入也。柩,久也。邪氣逆入久深腠理之時,振寒也。平按:從毛髮入《靈樞》作開則邪從毛髮入。

白話文:

所以當邪氣侵襲身體時,從皮膚開始。當皮膚鬆弛時,皮膚毛孔就會打開,邪氣便從毛髮進入。邪氣深入後,停留時間會很長,長時間後毛髮會豎立,皮膚會疼痛。(皮膚鬆弛是指皮膚被邪氣入侵,沒有力量收緊,所以鬆弛。人體毛髮中藏有空虛處,所以邪氣會從虛空處進入。柩,即「久」。邪氣逆流深入皮膚組織時,會讓人感到寒冷。平按:《靈樞》中關於「從毛髮入」的說法是「皮膚鬆弛,邪氣就從毛髮進入」。)

柩《靈樞》作抵,《甲乙》作稍。)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脈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大經乃代。(去,散邪也。孫絡大絡,皆稱絡脈也。十二經脈行皆代息,以大經在肌肉中,今肌肉痛,故大經代息也。平按:《甲乙》則傳舍於絡脈作則舍於絡,痛於肌肉作通於肌肉,其痛之時作其病時痛時息,《靈樞》時下有息字。)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洫泝善驚。

白話文:

息,(去,邪也。孫絡,大絡。善,息也。留,而不,息也,(去,邪也。孫絡,大絡。善,息也。孫絡善,息也,而《息,不善,息息善,善之大,息差不善,善息之大,脈善息之,(去,邪也,脈善息舍善,而其息不善,(去,邪也,(去,邪也,脈善息善,脈不善息,而脈,(去,善也,(去,脈善也,(去,脈,(去,脈善息善,",",善,",",",",",",",不善,善,",",善,",",",不善,善,",",",善,善,",善,息,善,息,善,息,善,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息。

(經脈連於五臟,五臟為邪氣所動,故其善驚,驚即洫泝振寒也。泝音訴。平按:洫泝《靈樞》作灑淅,《甲乙》同。善《靈樞》作喜。)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六經不通,四肢節痛,腰脊乃強。(輸,謂五臟二十五輸,六腑三十六輸。大經,謂三陰三陽也。輸在四肢,故四肢痛也。

白話文:

經絡連接著五臟,五臟受到邪氣的影響,所以容易受到驚嚇,驚嚇就是指驚動後感到發寒,發寒的讀音為「訴」。平按:《靈樞》中的「洫泝」作「灑淅」,《甲乙經》中也是相同的。「善」在《靈樞》中作「喜」。邪氣在體內停留而不離開,傳佈到五臟二十五輸和六腑三十六輸中,這時六條正經不通,四肢關節疼痛,腰和脊椎也感到僵硬。(輸,是指五臟的二十五條輸入經絡和六腑的三十六條輸入經絡。大經,是指三陰三陽經絡。輸入經絡分佈在四肢,所以四肢才會疼痛。)

足太陽及督脈在腰脊,邪氣循之,故急強也。平按:輸《素問》、《甲乙》作俞。四肢節痛《靈樞》作四肢則肢節痛,《甲乙》作四節即痛。)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衝脈為經絡之海,故邪居體重。平按:傳舍《甲乙》作伏舍。伏衝下《靈樞》、《甲乙》有之脈二字。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都循行腰脊,邪氣沿著它們運行,所以會腰背強直。

解釋:輸字根據《素問》、《甲乙經》應該是俞穴。

邪氣久留不去,傳遞到伏沖穴,在伏沖穴停留時間久了,就會全身沉重疼痛。(衝脈是經絡的海洋,所以邪氣停留會導致全身沉重。解釋:傳舍字據《甲乙經》應該是伏舍穴。伏沖穴下文《靈樞》、《甲乙經》都有之脈二字。)

體重身痛《甲乙》作身體重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舍於腸胃之時,賁向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賁向,虛起貌。多寒則邪為飧泄,多熱則邪為溏糜。糜,黃如糜也。平按:向《靈樞》作響,《甲乙》作向,袁刻作響。《甲乙》不化上無食字。

白話文:

身體沉重疼痛,且久治不癒,邪氣停留於腸胃部位,停留在腸胃時,就會出現腹部脹滿。邪寒較多則腹鳴、拉稀,食物不能消化。邪熱較多則排出黃色黏稠的稀便。

(「賁向」意為虛空膨脹的樣子,邪寒較多則邪氣會導致腹瀉,邪熱較多則邪氣會導致腸鳴腹瀉。黃色黏稠的稀便像粥一樣。注:「向」字在《靈樞》中作「響」,在《甲乙》中作「向」,袁刻本中作「響」。《甲乙》本中「不化」上沒有「食」字。)

注貌袁刻誤作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腸胃之腑,外有募原,邪傳腸胃之外,溢至募原之間也。)留著於脈,稽而不去,息而成積。(脈,謂經脈及絡脈也。謂邪著於經絡之脈,傳入腸胃之間,長息成於積病,此句是總也。平按:《靈樞》、《甲乙》稽下有留字。

白話文:

不應該出現的客邪(按:注釋中認為「貌袁」是刻印錯誤,應為「邪」),如果滯留不去,就會散佈在腸胃之外、募原(按:腸胃之外的部位)之間。(腸胃這類臟腑,外面有募原,客邪散佈到腸胃之外,就會溢出到募原之間。)客邪滯留在經脈中,盤據不去,會逐漸形成積聚。(經脈,指經絡之脈。客邪依附在經絡之脈,傳入腸胃之間,長期盤踞形成積病,這句話是總括。)(按:在《靈樞》、《甲乙經》中,「稽」字下面有「留」字。)

)或著孫絡,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佚,不可勝論。(以下言邪著成積,略言七處,變化滋章,不可復論也。輸脈者,足太陽脈,以管五臟六腑之輸,故曰輸脈。膂筋,謂腸後脊膂之筋也。緩筋,謂足陽明筋,以陽明之氣主緩。

白話文:

(病邪)或著於孫絡,或著於絡脈,或著於經脈,或著於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這些邪氣淫蕩逸散,不可勝數。(以下討論邪氣著成的依附對象,簡略說明瞭七處,變化繁多,無法一一列舉。輸脈就是足太陽脈,它主管輸送五臟六腑的精氣,所以稱為輸脈。膂筋是指腸子後脊膂的筋。緩筋是指足陽明筋,因為陽明之氣主緩。)

平按:孫絡《靈樞》作孫脈。注滋章袁刻作滋蔓。)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願盡聞者,願盡聞於成積所由。)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勾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間之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居,著也。

白話文:

孫絡,在《靈樞》中稱為孫脈。滋章、袁刻本寫作滋蔓。黃帝說:「我想要徹底了解積聚形成的原因。」(這裡的「願盡聞」,指的是想要徹底了解積聚形成的原因。)岐伯說:「積聚是因為孫絡上的脈絡阻塞形成的,所以積聚會在上下移動,因為孫絡位於手臂和手掌,浮於表面且鬆軟,無法阻止積聚,因此才會來回移動。腸道中的水氣會滲透到孫絡,並不斷灌注進去,所以會發出滋滋的聲音。(「居」指的是附著。)

邪氣著於臂手孫絡,隨絡往來上下,其孫絡浮緩,不能勾止積氣,臂手之絡行在腸間,故邪隨絡脈往來,令腸間之水湊滲有聲也。濯濯,水聲也。平按:《甲乙》臂手作擘乎,注:擘音拍,破盡也。勾作抅,腸間之水作腸胃之外,《靈樞》作腸胃之間水。)有寒則脈䐜滿雷引,故時切痛。

白話文:

病邪積聚在手臂的筋脈中,隨著筋脈在上下流動。筋脈鬆弛無力,無法阻止病邪的積聚。手臂的筋脈與腸道相連,所以病邪隨著筋脈流動,使腸道中的水分滲出,發出聲音。這種聲音就是「濯濯」聲。

平註:《甲乙經》中「臂手」寫作「擘乎」,注釋說:「擘」音「拍」,表示拍打,破壞的意思。「勾」寫作「押」,「腸間之水」寫作「腸胃之外」。《靈樞經》中寫作「腸胃之間水」。

如果存在寒邪,則會出現脈搏急促有力、雷鳴般的疼痛,導致經常性的劇烈疼痛。

(邪循於絡,在腸間時,有寒則孫絡䐜滿,引腸而作雷聲,時有切痛。平按:《靈樞》無脈字,《甲乙》脈作腹。)其著於陽明之經,則俠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胃脈足陽明之經,直者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街中,故邪氣著之,飽食則其脈粗大,飢少穀氣則脈細小,今人稱此病兩絃也。平按:《靈樞》俠作挾。

白話文:

邪氣在經絡中運行,如果在腸道中,遇到寒氣就會收縮痙攣,牽拉腸道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有時會有劇烈的疼痛。

在足陽明經絡上,邪氣表現為緊靠肚臍,吃飽了就會脹大,餓了就會縮小。(胃脈是足陽明經絡,它筆直地從乳房下內側往下走,經過肚臍旁邊進入腹部,所以邪氣進入這個經絡,吃飽後脈搏就會粗大,餓了後津水不足脈搏就會變細,現在人們稱這種病為「兩弦」。)

)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緩筋,足陽明之筋也。邪客緩筋,是足陽明筋從上下腹,俠臍而布,似足陽明經脈之積。飽則大而痛,飢小而安,亦邪挾經之大小也。平按:似袁刻作以,注同,《靈樞》亦作似。)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白話文:

(它的痛症)停留於筋部,就像陽明經的積滯,吃飽會疼痛,飢餓時會緩解。(「緩筋」是指足陽明經的筋。邪氣滯留在緩筋,是因為足陽明經的筋從上下腹部,通過肚臍分佈。這與足陽明經脈積滯的症狀相似。吃飽時積滯加重,會疼痛;飢餓時積滯減輕,會緩解,這是邪氣滯留在經脈大小的區別。注:似字可能為「以」字的刻印錯誤,注釋同「以」字。《靈樞》中也寫作「似」字。)(痛症)停留於腸胃的募穴,會出現疼痛,而且與緩筋疼痛相連。吃飽時,腸胃募穴會得到溫養,所以疼痛會減輕;飢餓時,腸胃募穴會受寒,所以疼痛會加重。

(募,謂腸胃腑之募也。原,謂腸胃腑之原也。募原之氣外來連足陽明筋,故邪使飽安飢痛也。平按:注足陽明筋,袁刻筋誤作經。)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揣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衝脈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胻骨內,下至內踝之屬而別,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趾間,以其伏行,故曰伏沖。揣,動也。

白話文:

募,指的是腸胃腑的募穴。原,指的是腸胃腑的原穴。募原之氣連接到足陽明經筋,所以邪氣侵襲時會導致飽脹安適而飢餓疼痛。

注:足陽明經筋,袁刻誤作經。

如果邪氣著於伏沖脈,用手按壓會感覺脈動,放開手後會有熱氣下降到兩腿,像沸水澆灌一樣。(衝脈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從氣街出來,沿著陰股內側進入膕中,隱藏在胻骨內,下達內踝處,前者隱藏行走,出跗屬下,沿跗骨進入大拇趾間,因為它隱藏行走,故稱伏沖。揣,動也。)

以手按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邪之盛也。平按:揣揣《靈樞》、《甲乙》作揣之。)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弗得。(膂筋,足少陰筋,循脊內挾膂,在小腸後附脊。因飢則見,按之可得,飽則不見,按之難得也。平按:《甲乙》弗得作伏得。

白話文:

用手指按壓,隨著按壓而移動,放開手後熱氣就會從下半身流竄,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說明邪氣很盛。平按:揣測,《靈樞》、《甲乙》中記載為「揣之」。如果邪氣停留於脊柱附近的足少陰經筋,飢餓時積聚就會很明顯,吃飽後就不明顯,按壓後也摸不到。(足少陰經筋從脊柱內側經過,位於小腸後面,沿著脊骨。飢餓時會出現,按壓後摸得到,吃飽後就會消失,按壓後難以摸到。平按:《甲乙》中「弗得」作「伏得」。)

)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空竅乾壅。(輸脈,足太陽脈也。以管諸輸,絡腎屬膀胱,故邪著之,津液不通,大便乾壅,不得下於大小便之竅也。平按:空《靈樞》作孔,《甲乙》作而空竅乾。)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者。(結邪行處也。)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上乃成積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停滯在輸脈上,就會導致輸脈閉塞不通,津液不能下行,空竅乾枯壅塞。(輸脈,即足太陽膀胱經。它貫通各個經絡,聯繫腎和膀胱。所以邪氣停留於此,津液就會不通,導致大便乾結,不能通過大小便之竅排出。)這是邪氣由外侵入內,由上往下運行所致。(這是邪氣運行的位置。)黃帝說:積塊一開始產生,到它完全形成時怎麼辦?岐伯說:積塊一開始產生,是由於感受了寒氣,厥陰經上出現積塊才會完全形成。

(夫聚者陽邪,積者陰邪也,此言病成;若言從生,陰陽生也。故積之始生,邪得寒氣,入舍於足,以為積始也,故曰得寒乃生也。寒厥邪氣上行,入於腸胃,以成於積也。平按:《靈樞》厥下無上字,《甲乙》上作止。)黃帝曰: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涘泣,寒氣上入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散,日以成積。(以上言成積所由三別。

白話文:

聚集起來的是陽邪,堆積起來的是陰邪,這是說疾病形成的原因。如果說從生命開始,就是陰陽的生成。所以積聚的最初生成,是邪氣得到寒氣,進入足部,作為積聚的開始,所以說得到寒氣就會生成。寒厥邪氣向上走,進入腸胃,就形成了積聚。平時翻閱《靈樞經》,厥下沒有“上”字,《甲乙經》上寫著“止”。

黃帝問道:積聚怎麼形成呢?岐伯回答:厥氣產生於足跟,足跟產生脛部寒冷,脛部寒冷則血脈濡濕,寒氣向上進入腸胃,進入腸胃就會腹脹,腹脹則腸外汁液沫沫聚集不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積聚。

(以上是說積聚形成的原因,分為三種。)

外邪厥逆之氣客之,則陽脈虛,故脛寒。脛脈皮薄,故血寒而涘泣。涘,凝也。寒血循於絡脈上行,入於腸胃。寒血入於腸胃,則腸胃之內䐜脹,腸胃之外冷汁沫聚不得消散,故漸成積也。此為生積所由一也。平按:足悗《甲乙》作足溢,注云:《靈樞》作足悗。涘泣《靈樞》作凝澀,《甲乙》作凝泣。

白話文:

如果外來寒邪入侵身體,會導致陽氣虛弱,所以小腿會感到寒冷。小腿的經脈皮薄,因此血液也會變冷並凝結。凝結的寒血沿著經絡向上運行,進入腸胃。寒血進入腸胃後,會導致腸胃內部脹滿,腸胃外部會聚集冷而黏稠的液體而無法消散,因此逐漸形成積聚。這就是生積的成因之一。

註解:

  • 「足悗」在《甲乙》中寫作「足溢」,註解中提到《靈樞》中寫作「足悗」。
  • 「涘泣」在《靈樞》中寫作「凝澀」,在《甲乙》中寫作「凝泣」。

寒氣上《甲乙》作寒熱上下。)卒然盛食多飲則脈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內溢則便血,腸外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薄,則併合涘聚不得散,積成矣。(盛飲多食無節,遂令脈滿,起居用力過度,內絡脈傷。

白話文:


寒氣往上衝,就會造成寒熱交錯。(突然暴飲暴食,脈搏就會滿盛。)作息不規律,用力過度,就會損傷絡脈。陽絡受傷,血就會外溢,外溢就會形成便血。陰絡受傷,血就會內溢,內溢就會形成血便。腸外絡脈受傷,血就會溢到腸外,腸外有寒氣,血水和血混雜在一起,就會凝結成塊,無法散開,積聚成痔瘡。(暴飲暴食、作息不規律、用力過度,都會導致脈絡受傷,進而形成痔瘡。)

若傷腸內陽絡,則便衄血;若傷腸內陰絡,遂則便血;若傷腸外之絡,則血與寒汁凝聚為積。此則生積所由二也。平按:《靈樞》盛食多飲作多食飲,脈滿作腸滿。涘聚《靈樞》、《甲乙》作凝聚,散下有而字。)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涘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泣澡,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白話文:

塞,而脈之所,若腸外

(人之卒然外中於寒,以入於內,內傷憂怒,以應於外,內外相搏,厥氣逆上,陰氣既盛,遂令六腑陽經六輸皆不得通,衛氣不行,寒血凝泣,蘊裹不散,著而成積,所由三也。平按:憂怒《甲乙》作憂恐,六輸作穴俞,涘血蘊裹作凝血縕裹,泣澡作凝澀,《靈樞》作澀滲。)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前言積成於陽,以下言積成於陰。

白話文:

忽然受寒,寒氣進入體內,加上內心憂傷憤怒,內外相互作用,導致氣息逆行上衝。陰寒之氣過盛,阻滯六腑的陽經和六大傳輸通道,衛氣無法運行,寒血凝結在內,積聚不散,形成疾病的根源,這是病因的三個方面。註解:憂傷憤怒,《甲乙經》中作憂恐,《靈樞經》中作澀滲。黃帝問:陰寒之氣引起的疾病又是怎麼回事呢?岐伯答:憂慮思念傷心。

憂思勞神,故傷心也。)重寒傷肺;(飲食外寒,形冷內寒,故曰重寒。肺以惡寒,故重寒傷肺。)忿怒傷肝;(肝主於怒,故多怒傷肝也。)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因醉入房,汗出當風,則脾汗得風,故傷脾也。平按:醉以《甲乙》作醉飽。)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水,則傷腎。

白話文:

憂愁思慮勞累,所以會傷心。)受寒嚴重會傷肺;(飲食或身處外在寒氣之中,內在身體也受寒,所以說受寒嚴重。肺性喜溫惡寒,所以受寒嚴重會傷肺。)忿怒會傷肝;(肝臟主怒,所以經常生氣會傷肝。)喝醉後行房,出汗後被風吹到,就會傷脾;(因為喝醉後行房,出汗後又吹風,脾臟的汗液被風吹到,所以會傷脾。)用力過度或者在行房後,出汗後洗澡,就會傷腎。

(腎與命門,主於入房,故用力及入房,汗出浴水,故傷於腎也。平按:《靈樞》無水字。)此外內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黃帝曰:善。(憂思為內,重寒為外,入房當風以為內外,故合前三部所生病。平按:《靈樞》、《甲乙》外內作內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凡積之病,皆有痛也,故察其痛以候其積。

既得其病,順於四時以行補瀉,可得其妙也。)

白話文:

腎與命門,主掌性生活,所以用力過度或行房時,汗出如水,這會損傷腎臟。(注:《靈樞》中沒有「水」字。)此外,內三部(上焦、中焦、下焦)也可能因此而生病。

黃帝說:好。

(憂慮思慮是內因,受寒是外因,房事時受風寒就是內外兼因,所以會兼有前三部所生的病。注:《靈樞》、《甲乙經》中「外內」作「內外」。)

怎麼治療呢?

岐伯說:觀察疼痛部位,就能知道相應的部位,不足就補,過剩就瀉,不違背時令,這就是最完美的治療。(凡是積累成病的,都會有疼痛,所以觀察疼痛部位可以瞭解積累的情況。)

懂得適當的進補與瀉法,順應四季的變化來進行,才能發揮中醫妙用。

五邪入: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則為血痹;邪入於陽,搏則為癲疾;邪入於陰,搏則為喑;陽入之於陰,病靜;陰出之於陽,病善怒。(熱氣入於陽脈,重陽故為狂病。寒邪入於陰脈,重陰故為血痹。陽邪入於陽脈,聚為癲疾。陽邪入於陰脈,聚為喑不能言。陽邪入陰者,則為病好靜。

白話文:

當五種邪氣入侵時:

  • 邪氣入侵陽經,會引起狂躁
  • 邪氣入侵陰經,會引起血脈閉塞
  • 陽邪入侵陽經,會引起癲癇
  • 陽邪入侵陰經,會引起啞巴
  • 陽邪入侵陰經,會導致病人安靜沉穩
  • 陰邪入侵陽經,會導致病人容易發怒

陰邪出之於陽,陽動故多生怒也。平按:《素問》五邪入作五邪所亂,則為血痹作則痹,邪入於陽搏作搏陽二字,邪入於陰搏作搏陰二字,怒上無善字。新校正云:「《難經》云:重陽者狂,重陰者癲。巢元方云:邪入於陰則為癲。《脈經》云:陰附陽則狂,陽附陰則癲。孫思邈云:邪入於陽則為狂,邪入於陰則為血痹。

白話文:

陰氣邪氣從陽氣中出現,陽氣活躍所以容易發怒。

《素問》中說:五種邪氣侵犯人體會產生五種疾病。邪氣侵犯陽氣,會產生血脈不通的症狀,稱為「血痹」。邪氣侵犯陰氣,會產生抽搐的症狀,稱為「搏陰」。

《難經》說:陽氣過旺會發狂,陰氣過盛會發癲。巢元方說:邪氣侵犯陰氣會導致癲癇。

《脈經》說:陰氣附著在陽氣上會發狂,陽氣附著在陰氣上會發癲。孫思邈說:邪氣侵犯陽氣會發狂,邪氣侵犯陰氣會導致血脈不通。

邪入於陽,傳則為癲痙;邪入於陰,傳則為痛喑。全元起云:邪已入陰,復傳於陽,邪氣盛,腑臟受邪,使其氣不朝,榮氣不復周身,邪與正氣相擊,發動為癲疾。邪已入陽,陽今復傳於陰,臟腑受邪,故不能言,是勝正也。諸家之說不同,故俱載。」又引全元起云:陽入陰則為靜,出則為恐。

白話文:

邪氣進入陽氣旺盛的部位,會導致癲癇痙攣;邪氣進入陰氣旺盛的部位,會導致疼痛和失語。全元起說:邪氣已經進入陰氣,又傳播到陽氣,邪氣盛,腑臟受到邪氣,導致氣血不順暢,榮氣不能佈滿全身,邪氣與正氣交戰,就會發作為癲癇。邪氣已經進入陽氣,陽氣又傳播到陰氣,臟腑受到邪氣,所以不能說話,這是邪氣勝過正氣。各家說法不同,所以都記載下來。

又引用全元起的說法:陽氣進入陰氣就會安靜,離開陰氣就會恐懼。

《千金方》云:陽入於陰病靜,陰出於陽病怒。)五發:陰病發於骨,陽病發於血,以味病發於氣,陽病發於冬,陰病發於夏。(陰之為病,發骨疼等。陽之為病,發於血痹等。五味為病,發於氣不調等。冬陽在內,故病發冬。夏陽在外,故病發夏也。平按:《素問》五發作五病所發,以味病發於氣作陰病發於肉。

白話文:

《千金方》中提到:陽氣藏於陰處時,疾病表現為靜止不發;陰氣出於陽處時,疾病表現為躁動不安。

五種發病類型:陰性疾病從骨頭發作,陽性疾病從血液發作,味道導致的疾病從氣發作,陽性疾病在冬天發作,陰性疾病在夏天發作。

(註釋:陰性疾病表現為骨頭疼痛等;陽性疾病表現為血脈不通等;五味導致的疾病表現為氣息不暢等;冬天時陽氣在身體內部,所以疾病在冬天發作;夏天時陽氣在身體外部,所以疾病在夏天發作。)

根據《素問》的說法,五種發病類型所發生的疾病不同,其中味道導致的疾病從氣發作,寫作陰性疾病從肉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