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五·傷寒 (1)
卷第二十五·傷寒 (1)
1. 熱病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九第三十一《熱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七第一。
白話文:
**平按:**從文章開頭到結尾,見於《素問》卷九第三十一《熱論》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七第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夫傷寒者,人於冬時,溫室溫衣,熱飲熱食,腠理開發,快意受寒,腠理因閉,寒居其□□□寒極為熱,三陰三陽之脈、五臟六腑受熱為病,名曰熱病。斯之熱病,本因受寒傷多,亦為寒氣所傷,得此熱病,以本為名,故稱此熱病,傷寒類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現在患有熱病的人,都是傷寒一類的疾病嗎?
岐伯回答說:傷寒是由於人在冬季,室內溫暖,衣著禦寒,飲食熱燙,毛孔張開,寒邪容易侵入體內,毛孔因此閉塞,寒邪滯留體內,寒邪過盛化熱,三陰三陽經脈、五臟六腑受熱而生病,稱為熱病。這種熱病,本質上是受寒邪侵襲過多所致,也算是寒邪所傷,得了這種熱病,以其本源命名,所以稱這種熱病為傷寒一類。
故曰冬傷於寒,春為溫病也。其病夏至前發者名為病溫,夏至後發者名為病暑也。平按:注腠理開發,袁刻脫開字。)或愈或死,皆以病六七日間,(陰陽二經同感,三日而遍臟腑,營衛不通,復得三日,故極後三日,所以六七日間死也。平按:《素問》皆以上有其死二字,下無病字。
白話文:
所以說冬天受了寒氣,春天就會患上溫熱病。在夏至之前發作的病,叫做溫病,夏至之後發作的病,叫做暑病。
病人或者痊癒,或者死亡,都是在發病後的六七天內。因為陰陽兩經同時受到影響,三天後就會蔓延到五臟六腑,營衛不通,再過三天,所以最遲在發病後六七天內死亡。
(註:)《素問》上原先都有「其死」二字,下文沒有「病」字。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不知其解,願聞其故。(其不至臟腑兩感於寒者,至第七日即太陽病衰,至九日三陽病衰,至十日太陰病衰,至十二日三陰三陽等病皆衰,故曰其愈皆十日以上,其理未通,故請聞之也。)岐伯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大也。一陽為紀,少陽也;二陽為衛,陽明也;三陽為父,太陽也。
白話文:
上述內容無法理解。
故足太陽者,三陽屬之,故曰諸陽之屬也。平按:《甲乙》鉅作太,下同。)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足太陽脈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其風府在項入髮際一寸,則太陽之氣連風府也。諸陽者,督脈、陽維脈也。
白話文:
因此,足太陽經絡屬於三條陽經,所以稱之為諸陽。
它的脈絡與風府相連,所以是諸陽主氣。
人如果受寒,就會生病發熱,但即使熱度很高,也不會致死;如果同時受到寒邪和病邪的侵襲,則必死無疑。(足太陽經脈在頭部延伸到絡腦後,再從另一邊返回頸部,而風府穴位於頸部髮際線向上1寸處,因此太陽之氣與風府相連。這裡的諸陽是指督脈和陽維脈。)
督脈,陽脈之海。陽維,維諸陽脈,總會風府,屬於太陽。故足太陽脈,為諸陽主氣。所以人之此脈傷於寒者,極為熱病者也。先發於陽,後發於陰,雖熱甚不死;陰陽兩氣時感者,不免死也。)黃帝曰:願聞其狀。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腰脊皆痛。(寒之傷多極為熱者,初病發日,必是太陽受熱之為病,故曰一日太陽受之。
白話文:
督脈是所有陽脈的海洋。陽維經絡聯繫著所有陽脈,匯聚於風府穴,屬於太陽經。因此,足太陽經絡是所有陽經的元氣之主。如果人的陽經受寒損傷,極易導致發熱的疾病。這種疾病先從陽經發作,然後再波及陰經。雖然陽明熱度很高,但也不會危及生命;如果陽陽兩氣同時受損,則難免會死亡。
黃帝問:我想知道陽經受寒是什麼樣子。岐伯回答:發作陽經受寒症狀的第一天,大陽經受到侵襲,所以頭、頸、腰、背都會疼痛。(受寒損傷陽經,往往會演變成發燒的疾病。發病的第一天,必定是太陽經遭到熱邪侵襲導致的疾病,所以說「一日太陽受之」。)
所以一日陽明少陽不受熱者,以其太陽主熱,又傷寒熱加,故太陽先病也。頭項腰脊,並是足太陽脈所行之處,故皆痛也。平按:《素問》作頭項痛腰脊強,新校正云:「《甲乙》及《太素》作頭項腰脊皆痛。」今本《甲乙》作頭項腰脊背強,注云:「《素問》無背字。」注腰脊袁刻脫脊字。
白話文:
因此,如果一天陽明、少陽經脈不感受熱,是因為太陽經脈主司陽氣,又因為傷寒的寒邪侵入,陽氣受損,所以太陽經脈先生病。頭、項、腰、脊,都是足太陽經脈循行的部位,所以這些部位都疼痛。根據《素問》記載,應該是頭項痛腰脊強,新校正本說:「《甲乙經》和《太素》記載的是頭項腰脊皆痛。」現在的《甲乙經》版本記載的是頭項腰脊背強,注釋說:「《素問》沒有背字。」注釋中關於腰脊的記載,袁刻本漏掉了脊字。
)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而鼻乾,不得臥。(陽明二陽,故次受病。脾之太陰主肌,胃之陽明主肉。其脈從鼻絡目內眥,下行入腹至足;手陽明下屬大腸,上挾鼻孔,故病身熱鼻乾不得臥也。平按:《素問》、《甲乙》身熱下有目疼二字。注至足,足字或疑衍,袁刻脫,按胃為足陽明,從頭至腹走足,此足字當屬上句,與至字連讀,恐非衍文。)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骨,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耳聾。
白話文:
第二天,陽明經受侵襲,陽明經主管肌肉,其脈絡經過鼻孔,連接到眼睛,所以身體發熱,鼻子乾燥,不能入睡。(陽明屬二陽,所以次受病。脾屬足太陰,主管肌肉;胃屬手陽明,主管肌肉。其經脈從鼻孔經過,並與眼睛內側相連,下行進入腹部,直至足部;手陽明經與大腸相連,並挾持鼻孔,所以發病時會出現身體發熱、鼻子乾燥、不能入睡的症狀。平按:《素問》、《甲乙經》記載的「身熱」下方有「目疼」二字。注:直至足部的「足」字可能有誤,袁刻本中沒有該字,按照「胃為足陽明,從頭至腹走足」,這個「足」字應該屬於上句,與「至」字連讀,可能不是衍文。)第三天,少陽經受侵襲,少陽經主管骨頭,其脈絡經過肋部,連接到耳朵,所以會出現胸脅疼痛、耳聾的症狀。
(肝足厥陰主筋,三焦手少陽與膀胱合,膀胱腎腑,表裡皆主骨;足少陽起目銳眥,入絡耳中,下循胸脅下至於足;手少陽偏屬三焦,從耳後入耳中,故病耳聾胸脅痛也。平按:主骨《素問》作主膽,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膽作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甲乙》及《太素》並作骨。
白話文:
肝經屬於足厥陰,主宰筋脈;三焦經屬於手少陽,與膀胱經相合,膀胱和腎臟是表裡相通的器官,都主管骨骼。足少陽經從眼角外側開始,進入耳中,向下循行胸脅,到達足部;手少陽經偏屬三焦,從耳後進入耳中,所以如果這兩條經絡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耳聾、胸脅疼痛。
根據古籍記載,原本《素問》中寫的是「主膽」,後來的校訂本指出,實際上應該是「主骨」,因為全元起注釋說:「少陽屬於肝的表層,肝主筋,筋連接到骨,所以少陽之氣滋養骨骼,因此說它主管骨骼。」《甲乙經》和《太素》也記載著「主骨」。
)三經皆受病而未入通於腑也,故可汗而已。(三經,三陽經也。熱在三陽經中,未滿三日,未至於腑,當以針藥發汗而已。三經之病,三日外至腑,可以湯藥泄而去。平按:《素問》三陽下有經絡二字,而未入通於腑作而未入於臟。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臟作腑,元起注云:傷寒之病,始入於皮膚之腠理,漸勝於諸陽而未入腑,故須汗發其寒熱而散之。《太素》亦作腑。
白話文:
三條經脈都患病,但還沒蔓延到腑臟,所以只要發汗就可以了。這三條經脈指的是三陽經脈。如果熱氣停留在三陽經脈裡,還沒超過三天,還沒到達腑臟,就應該用針灸和藥物發汗來治療。如果三陽經脈的病症持續三天以上,就已經蔓延到腑臟了,可以用湯藥來瀉出去。
」《甲乙》亦作腑,注云:《素問》作臟。)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一陰為獨決,厥陰也。二陰為雌,少陰也。三陰為母,太陰也。太陰為大,故先受熱。太陰脈從足入腹,屬脾絡胃,膈挾咽,連舌本;手太陰起於中焦,下絡大腸,故腹滿嗌乾也。)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肺系舌本,故口熱舌乾而渴。
白話文:
《甲乙經》中也記載「太陰」為腑,有注釋指出《素問》中寫作「臟」。
第四天,熱氣進入太陰臟。太陰經絡佈滿在胃部,並且連繫到喉嚨,因此會出現腹脹而喉嚨乾燥的症狀。(一陰指少陰,為獨自決定的作用;二陰指少陰,為女性的象徵;三陰指太陰,為母親象徵。太陰最大,所以會最先受到熱氣影響。太陰經從足部進入腹部,屬於脾臟而連繫到胃,通過膈肌與喉嚨相連,並與舌根相連;手太陰經起於中焦,向下連繫到大腸,因此會出現腹脹喉嚨乾燥的症狀。)
第五天,熱氣進入少陰臟。少陰經絡貫穿腎臟,連繫到肺臟,並與舌根相連,因此會出現口熱、舌乾、口渴的症狀。
(足少陰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故口熱舌乾而渴也。平按:《素問》、《甲乙》口熱作口燥。)六日厥陰受病,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足厥陰脈環陰器抵於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煩滿囊縮也。平按:受病《素問》、《甲乙》作受之。
白話文:
足少陰腎經的經脈直行於身體內部,從腎臟向上經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臟,再沿著喉嚨和舌根,所以口熱、舌乾、口渴。
第六天,厥陰肝經受病,厥陰經的脈絡沿著陰部而連接肝臟,所以會感到煩躁、腹脹,而陰囊收縮。(足厥陰肝經環繞陰部,抵達小腹,與胃相連屬肝臟,並與膽相連,所以會感到煩躁、腹脹和陰囊收縮。)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病,營衛不行,腑臟不通,則死矣。(平按:《素問》、《甲乙》皆病作皆受病,腑臟作五臟。)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如此兩感,三陰三陽臟腑皆病,營衛閉塞,故至後三日則死;不兩病者,至第七日太陽病衰,至第九日少陽病衰也。)十日太陰病衰,腹如故,則思食飲,欲食;(太陰脾主穀氣,故病愈腹減思飲食也。
白話文:
如果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生病了,體內的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失去聯繫,就會導致死亡。(注:《素問》、《甲乙》原句中的「病」字應為「受病」,「腑臟」應為「五臟」。)如果沒有同時感染寒氣,七天後太陽病會減弱,頭痛會稍微減輕;八天後陽明病會減弱,發熱會稍微減弱;九天後少陽病會減弱,耳聾會稍微好轉。(如果同時感染寒氣,三陰三陽臟腑都會生病,氣血運行會受阻,所以到了第三天就會死亡;如果沒有同時生病,第七天太陽病會減弱,第九天少陽病會減弱。)十天後太陰病會減弱,腹脹如故,但是會想要吃東西,有食慾。(太陰脾主穀氣,所以太陰病好轉後腹脹會減輕,有食慾。)
平按:《素問》、《甲乙》腹下有減字,食飲作飲食,無欲食二字。)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咳;(足少陰脈入肺挾舌本,故病愈渴止舌乾已也。咳者,肺氣通也。平按:《甲乙》無不滿二字,已而咳作乃已二字。《素問》咳作嚏。)十二日厥陰病愈,囊從少腹微下,(厥陰之脈病愈,大氣已去,故囊漸下也。
白話文:
十一日,少陰病衰竭,口渴得不到滿足,舌頭乾燥後開始咳嗽。(足少陰經脈進入肺,並與舌根相連,因此疾病痊癒後口渴會停止,舌頭也會恢復乾燥。咳嗽是因為肺氣通暢。)
十二日,厥陰病痊癒,陰囊從小腹逐漸下移。(厥陰經脈的疾病痊癒後,大氣就已經消失了,因此陰囊逐漸下移。)
平按:《素問》、《甲乙》愈作衰,從作縱。)大氣皆去,病日已矣。(至十二日大熱之氣皆去,故所苦日瘳矣。)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量其熱病在何臟之脈,知其所在,即於脈以行補瀉之法,病衰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瀉而已。
白話文:
通常來說,《素問》和《甲乙經》中都認為「愈」是「衰」的異體字,「從」是「縱」的異體字。大氣全部消失,疾病也會逐漸消失。(直到第十二天,大熱之氣完全消退,因此患者的痛苦也就痊癒了。)黃帝問道:治療方法是什麼?岐伯答道:治療方法是針對各個臟腑的經脈,疾病就會逐漸衰退痊癒。(根據熱病所在臟腑的經脈,查明病症所在,然後通過經脈採用補瀉的方法治療,疾病就會衰退痊癒。)未滿三天的,只需發汗治療即可;滿三天的,只需瀉下治療即可。
(未滿三日,熱在三陽之脈,皮肉之間,故可汗而已也。三日以外,熱入臟腑之中,可服湯藥泄而去也。)黃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因其穀氣相薄而熱相合,故有所遺。(強,多也。
白話文:
(發病)不到三天,熱邪在陽經脈絡和皮肉之間,所以只需要發汗(就能痊癒)。超過三天,熱邪會進入臟腑,這時可以服用中藥,將熱邪瀉出去。黃帝問:熱病好了,有時會留下一些後遺症,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出現後遺症,是因為在熱病嚴重時勉強進食所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熱病已經衰退,但熱邪還有殘留,食物的精氣和熱邪相互作用,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強,這裡指過多。)
遺,余也。大氣雖去,猶有殘熱在臟腑之內外,因多食,以穀氣熱與故熱相薄,重發熱病,名曰餘熱病也。平按:《素問》、《甲乙》而熱相合,而作兩。)黃帝曰:善。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順,可使必已。(逆者難已,順者易已,陰虛補之,陽實瀉之,必使其愈,以為工也。
白話文:
餘,指殘餘的熱氣。大氣雖然已經散去,臟腑內外仍有殘餘的熱氣。由於過度飲食,穀氣的熱氣與殘留的熱氣互相作用,再次引發發熱的疾病,稱為餘熱病。
黃帝說:很好。如何治療餘熱病?
岐伯說:觀察病人的虛實,調整氣機的逆亂或順暢,就能讓疾病必定痊癒。(逆亂的氣機難以恢復,順暢的氣機容易恢復。陰虛者補之,陽實者瀉之,一定要讓病人痊癒,這纔是醫生的職責。)
平按:順《素問》作從。)黃帝曰;病熱當何禁?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肉熱過谷,故少食則復;谷熱少肉,故多食為遺也。)黃帝曰:其兩感於寒者,其脈應與其病形如何?(足太陽、足少陰,表裡共傷於寒,故曰兩感。冬日兩感於寒以為病者,脈之應手及病成形,其事何如也。
白話文:
按照《素問》記載,黃帝問岐伯:病人發熱應該怎樣忌口?岐伯回答:病人發熱稍微好轉,如果吃肉就會復發,吃太多肉就會加重病情,這就是忌口的原因。因為肉性熱,比五穀更熱,所以吃少一點肉就能恢復;五穀性熱,比肉性冷,所以吃太多就會加重病情。
黃帝又問:如果人體同時受到寒邪侵襲,脈象和病症會是什麼樣子?岐伯解釋: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是表裡相通的,同時受到寒邪侵襲,所以稱為兩感。冬天如果因為受到寒邪侵襲而生病,脈象和病症的變化,以及病情發展的過程是什麼呢?
平按:兩感上《素問》有病字。)岐伯曰:兩傷於寒者,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冬感寒時,陰陽共感,至其發時,還同時發也。故至春發,一日則太陽少陰俱病也。足太陽上頭,故頭痛也。手少陰上挾咽,足少陰挾舌本,手太陽絡心循咽,故令口乾。
白話文:
今按:《素問》中記載「兩感」的症狀是發病。岐伯說:同時受到寒邪侵襲,如果發病在一晝夜內,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發病,就會出現頭痛、口乾、煩躁、腹部脹滿的症狀。(在冬天受到寒邪侵襲時,陰陽經脈同時受到影響,等到發病時,也會同時發作。因此,等到春天發病時,一晝夜內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發病。足太陽經分佈到頭部,所以會頭痛。手少陰經向上挾住咽喉,足少陰經挾住舌根,手太陽經絡於心臟並循行於咽喉,所以會導致口乾。)
手少陰起於心中,足少陰絡心,手太陽絡心,故令煩滿。平按:《素問》新校正云:《傷寒論》作煩滿而渴四字。)病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則腸滿身熱,不食譫言。(譫,諸閻反,多言也。手陽明屬大腸,足陽明屬胃,足太陰屬脾絡胃,手太陰絡大腸循胃,故令腸滿身熱,不食多言也。平按:《素問》、《甲乙》作不欲食譫言,《素問》王注:「謂妄謬而不次。
白話文:
手少陰經脈起於心臟,足少陰經脈與心臟相連,手太陽經脈也與心臟相連,所以導致胸悶氣滿。病症持續兩天,陽明經和太陰經同時出現病症,那麼腸脹、身體發熱、不思飲食、胡言亂語。(胡言亂語,是指反覆說著不著邊際,且話很多。手陽明經屬大腸,足陽明經屬胃,足太陰經與胃相連,手太陰經與大腸相連且經過胃,所以導致腸脹、身體發熱、不思飲食、胡言亂語。
」新校正云:「楊上善云:多言也。」與此正合。)病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厥,水漿不入,則不知人。(手足少陽皆入耳中,故令耳聾。足厥陰環陰器,足少陽繞毛際,手少陽曆三焦,故令囊縮厥也。手少陽布膻中,足少陽下胸中,足厥陰循喉嚨後,手厥陰起胸中屬心包,故令漿水不下,不知人也。平按:《素問》、《甲乙》厥上有而字。
白話文:
新的校正本說:「楊上善認為:多說話。」這與此記載正相符合。疾病超過三天,少陽和厥陰同時發病,就會出現耳聾、陰囊縮小、厥冷、無法進食水漿、神志不清的症狀。(手足少陽經都分佈到耳朵,所以會導致耳聾。足厥陰經環繞陰部,足少陽經環繞毛髮邊緣,手少陽經貫穿三焦,所以會導致陰囊縮小、厥冷。手少陽經分佈於膻中,足少陽經分佈於胸中,足厥陰經循行於喉嚨後,手厥陰經起於胸中,屬於心包,所以會導致無法進食水漿、神志不清。)
請注意:《素問》和《甲乙經》中「厥」字上面有「而」字。
)六日而死。(三陰三陽俱病,氣分更經三日皆極,故六日死也。)黃帝曰:五臟已傷,六腑不通,營衛不行,如是之後,三日乃死何也?(氣分極者,臟傷腑塞,營衛停壅,後三日死,其故何也?)岐伯曰:陽明者,十二經之長也,其氣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氣乃盡,故死。
白話文:
(六天後死亡。當三陰三陽同時生病,氣血變化三天才達到極點,因此六天後死亡。)黃帝問道:五臟已經受傷,六腑不通暢,營衛之氣不運行,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到了第三天才死亡呢?(氣血變化達到極點的時候,內臟受傷,腑氣閉塞,營衛之氣停滯不流,為什麼三天後才死亡呢?)岐伯回答說: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氣血最旺盛的,故而不知人世,它的氣血三天後才耗盡,因此導致死亡。
(胃脈足陽明主谷,血氣強盛,十二經脈之主,余經雖極,此氣未窮,雖不知人,其氣未盡,故更得三日方死也。平按:《素問》、《甲乙》經下有脈字。)
白話文:
胃經屬陽明系統,主要運輸食物精華。血氣強盛,是十二經脈之主宰。其他經脈氣血再怎麼衰盡,只要胃經氣血未絕,生命便不會終結。即使不認識這個人,只要他的胃經氣血未盡,便能再活三天方死。
【注釋】:現代版本《素問》和《甲乙經》在「主谷」下方有「脈」字,指代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