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三·九針之三 (3)

1. 量絡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六第三十九《血絡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四。

白話文:

此篇內容從篇首到篇末,出自《靈樞》卷六第三十九《血絡論》篇,也見於《甲乙經》卷一第十四。

黃帝曰:願聞奇邪而不在經者。岐伯曰:血絡是也。(邪在血絡奇絡之中,故曰奇邪也。平按:經者下《甲乙》有何也二字。)黃帝曰:刺血絡而僕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出黑而濁者,何也?血清半為汁者,何也?髮針而腫者,何也?血出多若少而面色蒼蒼然者,何也?髮針面色不變而煩悶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動搖者,何也?願聞其故。(刺絡有此八種之異,請解所以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聽聽那些遊走在經絡之外的奇異邪氣。」

岐伯答:「血脈就是。」(邪氣在血脈和奇經八脈之中,所以稱之為奇邪。)

黃帝說:「扎針放血而病人虛弱的,是什麼原因?扎針出血噴射的是什麼?出血顏色發黑渾濁的,是什麼原因?出血清稀像水一樣的,是什麼原因?扎針後腫脹的是什麼症狀?失血很多面色卻蒼白的是什麼病?扎針後面色不變但煩悶的,是什麼原因?出血很多但病人不動搖不動搖的,是什麼原因?我想聽聽這些不同情況的原因。」(紮針放血有這八種不同的現象,請解釋它們的原因。)

平按:《靈樞》血出黑作血少黑。血清半為汁者《靈樞》、《甲乙》作血出清而半為汁者。血出多若少《靈樞》、《甲乙》作若多若少。煩悶《靈樞》作煩悗。多出血《甲乙》作出血多。)岐伯曰: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脫氣,脫氣則僕。(脈中氣多血少,血持於氣,刺之氣血俱出,其血先虛而復脫氣,氣血俱奪,故僕也。

白話文:

校注:《靈樞》中記載「血出黑色」指「血量少且黑」。「血清一半像水一樣」在《靈樞》和《甲乙經》中記載為「血清淡一半像水一樣」。「血流出或多或少」在《靈樞》和《甲乙經》中記載為「或多或少」。「煩悶」在《靈樞》中記載為「煩躁悶熱」。「出血多」在《甲乙經》中記載為「出血較多」。

岐伯說:脈搏充盛但血氣虛弱的人,刺針後會耗氣,耗氣後會虛脫(脈中氣多血少,血氣相依,刺針時氣血同時流出,本來血氣就虛弱,再耗掉元氣,氣血俱脫,所以才會虛脫)。

平按:盛《靈樞》、《甲乙》作甚。)血氣俱盛而陰氣多者,其血滑,刺之則射之。(陽氣多者其血滑,刺之血射。此為陰氣多者,陰多為澀,故陰字錯也。平按:射下《靈樞》、《甲乙》無之字。)陽氣蓄積,久留而不瀉者,其血黑以濁,故不能射。(熱氣久留癰蒸,故血黑而濁也。

白話文:

平按:盛氏《靈樞》、《甲乙》均作「甚」。

血氣都很盛,但陰氣過多的人,血流不暢,針刺下去就會噴血。(陽氣過多的人血流不暢,針刺下去會噴血。這一句指陰氣過多的人,陰氣多會導致血流凝滯,所以「陰」字寫錯了。平按:盛氏《靈樞》、《甲乙》中「射」字下面沒有「之」字。)

陽氣積聚,長時間不疏泄的人,血液又黑又濁,所以不會噴血。(熱氣長時間積聚,會導致血液發黑發濁。)

平按:蓄積《靈樞》作畜積,《甲乙》作積蓄。)新飲而液滲於絡,而未合和血也,故血出而汁別焉。其不新飲者,身中有水,久則為腫。(新水未變為血,所以別行。舊水留而不瀉,以為水腫。平按:未合和血《甲乙》作未和合於血。)陰氣積於陽,則其氣因於絡,故刺之血未出而氣先行,故腫。

白話文:

按:原本《靈樞》寫作「蓄積」,《甲乙》寫作「積蓄」。

喝下新的水液,它滲入經絡,還沒有與血液混合,所以血液會流出,而水液則會分開。如果沒有喝新水,身體裡有積存的水,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水腫。(新水還沒有變成血液,所以會分開。舊水停留在身體裡不排泄,就會造成水腫。按:原本《甲乙》寫作「未和合於血」。)

陰氣積聚在陽氣之上,則氣體就會沿著經絡運行,所以針刺時,血液還沒有流出,氣體就先行出來,就會造成腫脹。

(陰氣久積陽絡之中,刺之陰血澀而未行,陽氣先行,故腫。)陰陽之氣,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瀉,則陰陽俱脫,表裡相離,故脫色面蒼然。(得,遇也。陰陽成和則表裡相持,未合刺之,故俱脫離,所以脫色面色青。平按:瀉下《靈樞》、《甲乙》有之字。《甲乙》寫作瀉。

白話文:

當陰氣長時間積聚在陽脈中,如果刺破的話,陰血凝滯不流,陽氣先流出,所以會腫脹。

陰陽之氣,剛剛相遇但還沒有和合,如果這時施用瀉法,就會導致陰陽兩氣都脫離,表裡相離,所以會面色蒼白。(遇,遭遇。陰陽形成和合,則表裡互相支持,沒和合之前就刺破,所以陰陽兩氣都脫離,因此面色蒼白。一般認為瀉下這個詞語是《靈樞》、《甲乙》中有的。《甲乙》中寫作瀉。)

蒼然《靈樞》作蒼蒼然。注成袁刻作咸,亦通。)刺之血多、色不變而煩悶者,刺絡中虛經,虛經之屬於陰者陰脫,故煩悶。(刺絡血者,邪盡血變。血多其色不變,其心悶者,以其刺屬臟虛經,陰氣有脫,致使心悶也。平按:血多《靈樞》作血出多。《甲乙》無血多色三字。

白話文:

針灸時,如果出血量多,但血液顏色沒有變化,病人卻感到煩悶,這是因為針刺了虛經,虛經屬於陰,陰氣脫落,所以才感到煩悶。針刺放血可以驅散邪氣,使血液顏色發生變化。如果出血量多,顏色卻沒有變化,病人感到心悶,這是因為針刺了臟腑的虛經,陰氣脫落,導致心悶。

中虛經《靈樞》、《甲乙》作而虛經。)陰陽相得而合為痹者,此為內溢於經,外注於絡,如是者陰陽俱有餘,雖多出血,弗能虛也。(陰陽相共受邪為痹,是為陰陽俱盛,故出血不虛也。平按:外注於絡,《甲乙》外上有而字。)黃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脈盛者,堅橫以赤,上下無處,小者如針,大者如擆,即而瀉之萬全。(相,候也。

白話文:

中醫古籍《靈樞》和《甲乙經》中提到虛經(也就是血虛)。陰陽之力相得益彰而結合在一起,就會形成痹症。這種情況是內部經絡溢出,外部絡脈受注,所以陰陽兩方面都有餘,即使放很多血,也不會虛脫。(陰陽共同受到邪氣侵襲導致痹症,這是因為陰陽都旺盛,所以放血也不能虛脫。注:甲乙經中,外注於絡的「外」字上方還有「而」字。)黃帝問道:該如何診斷?岐伯答道:血脈旺盛的人,血管堅硬橫行,呈紅色,上下沒有空隙,小的像針眼,大的像針尖,立即放血便可痊癒。

陰陽俱盛,其候如何?陰陽內經盛溢,必注於絡,故候堅橫盛絡瀉之,萬全者也。平按:《靈樞》、《甲乙》無處作無常處,如擆作如筋。即而瀉之《甲乙》作刺而瀉之。)地無失數,失數而反,各如其度。(數,理也。若失理而反取者,各如前之度。平按:地《靈樞》、《甲乙》作故。

白話文:

當陰陽都處於旺盛狀態時,身體會出現什麼症狀呢?陰陽氣血在內部過於充盈,必定會溢出到經絡,因此治療方法是堅決地用瀉法疏通經絡,這是萬全之策。

《靈樞》和《甲乙》中沒有提到「無常處」,而用「擆作如筋」來形容。然後再使用瀉法,《甲乙》則記載為「刺而瀉之」。

天地間萬物運行都有其規律,如果出現了偏差,就應該依照其規律來恢復正常。

(「數」指的是規律。如果出現偏差就應該按照之前的規律來恢復。 《靈樞》和《甲乙》中將「地」寫作「故」。)

反《甲乙》作返。)黃帝曰:針入如肉著者,何也?岐伯曰: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針,故堅焉。(膚肌氣熱,故令針熱,則肉著轉之為難,可動針久留,熱去針寒,自然相離也。平按:針入如肉著者《靈樞》作針入而肉著者,《甲乙》作針入肉著。注肉著袁刻誤作內著。

白話文:

黃帝問道:「針刺入後,感覺像是卡在肉裡,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因為熱氣隨著針進入,所以針就變熱了,熱就會使肉黏著針,因此感覺像是卡住了。」(皮膚和肌肉的氣熱了,所以會讓針也變熱,然後肉就黏住針,難以移動。可以先輕輕按壓,讓針久留一會,等熱氣散去,針變涼了,就會自然地脫離。)

反駁《甲乙經》:黃帝問道:針刺入肉後黏住不出的原因是什麼?岐伯答道:熱氣附著在針上,使針發熱。熱則肌肉黏著針上,因此針難以拔出。(皮膚肌肉的氣血運行旺盛,導致針發熱,使得肌肉黏著在針上,難以轉動,所以可以將針留置較長時間,等到熱氣散去,針變涼後,自然就會脫離肌肉。)

註解:

* 袁刻本的「肉著」誤作「內著」。

白話文:

**駁詰《甲乙經》:**黃帝發問:針刺入肉後纏繞不去的原因是什麼?岐伯回答:熱氣附著在針上,使針發熱。熱力讓肌肉黏著在針上,因此針難以拔出。(皮膚肌肉的氣血旺盛,導致針發熱,使得肌肉黏著在針上,難以旋轉,所以可以將針留置較長時間,待熱氣散盡,針變冷後,便會自然脫離肌肉。)

註解:

  • 袁刻本的「肉著」誤作「內著」。

2. 雜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人迎候陽,見《靈樞》卷四第十九《四時氣》篇。自刺家不診至末,見《素問》卷十四第五十五《長刺節論》篇。又自篇首至必深以留之,見《甲乙經》卷五第一。自風水膚脹至盡取之,見《甲乙經》卷八第四。自飧泄至熱行乃止,見《甲乙經》卷十一第四。

白話文:

備註:本文節錄自《甲乙經》等中醫古籍。

平按:本文從篇首到「人迎候陽」的部分,出自《靈樞》卷四第十九《四時氣》篇。從「刺家不診」到末尾,出自《素問》卷十四第五十五《長刺節論》篇。又從篇首到「必深以留之」,出自《甲乙經》卷五第一。從「風水膚脹」到「盡取之」,出自《甲乙經》卷八第四。從「飧泄」到「熱行乃止」,出自《甲乙經》卷十一第四。

自溫瘧至五十九刺,見《甲乙經》卷七第五。自轉筋於陽至皆卒針,見《甲乙經》卷十一第四。自徒水至百三十五日,見《甲乙經》卷八第四。自著痹至取其里骨,見《甲乙經》卷十第一。自為骭脹中至虛補之,見《甲乙經》卷九第七。自癘風者至無食他食,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

白話文:

1. 發燒引起之瘧疾,針灸五十九次。

(出處:《甲乙經》卷七第五)

2. 筋骨抽搐,針灸至痊癒。 (出處:《甲乙經》卷十一第四)

3. 水腫,針灸一百三十五日。 (出處:《甲乙經》卷八第四)

4. 風濕痺痛,針灸並取其骨內之病處。 (出處:《甲乙經》卷十第一)

5. 小腿浮腫,針灸虛補之法。 (出處:《甲乙經》卷九第七)

6. 癲癇,針灸並禁食其他食物。 (出處:《甲乙經》卷十一第九)

自腹中常鳴至三里,見《甲乙經》卷九第七。自少腹控皋至以調之,見《甲乙經》卷九第八。自善嘔至以去其邪,見《甲乙經》卷九第五。自飲食不下至則散而去之,見《甲乙經》卷九第七。自少腹病腫至取三里,見《甲乙經》卷九第九。自治癰腫者至為故止,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九。

白話文:

現代文:

第七卷治咽喉腫痛、第五卷飲食不下、第七卷腫;第五卷瘡腫;第九卷自愈;第十二卷治癰腫第九卷;第十二卷治瘡腫

自病在小腹至炅病已也,見《甲乙經》卷九第九。自病在筋至骨熱病已,見《甲乙經》卷十第一。自病在諸陽脈至病已止,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二。自病風至百日而已,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中篇。自病大風至末,見《甲乙經》卷十第二。

白話文:

自病(疾病)由小腹開始到炅(病好),見《甲乙經》卷九第九。自病(疾病)由筋開始到骨頭發熱時病好,見《甲乙經》卷十第一。自病(疾病)由諸陽脈開始到病停止,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二。自病(疾病)由風開始到一百天後就結束了,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中篇。自病(疾病)大風開始到最後,見《甲乙經》卷十第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可寶?(一則四時不同,二則生病有異,灸刺總而要之,何者為貴?平按:《靈樞》寶作定,下同,注云:一本作寶。)岐伯對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寶。(灸刺所貴,以得於四時之氣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四季的氣候各不相同,百病的產生各有原因,針灸的方法,哪一種最珍貴?」(第一,四季不同;第二,生病的原因不同;針灸總的來說,哪種最好?平按:《靈樞》把「寶」字寫作「定」,下文同,注云:另一版本寫作「寶」。)岐伯回答:「四季的氣候,各有其所在,針灸的方法,達到氣穴纔是最珍貴的。」(針灸所珍貴的,在於它能達到四季之氣。

平按:《甲乙》氣穴上無得字。)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取之;(春時人氣在脈,謂在經絡之脈,分肉之間,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也。平按:《甲乙》「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作「故春刺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深刺作深取。)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夏時人氣,經滿氣溢,孫絡受血,皮膚充實,故夏取盛經孫絡,又取分腠以絕皮膚也。平按:《甲乙》絡上無孫字,夏作長夏。

白話文:

我考證過《甲乙經》,裡面沒有「得」這個字。所以在春天,取血於經絡和肌肉之間,氣血旺盛的人深刺,氣血虛弱的人淺刺。(春天時人體氣血運行在經絡中,經絡與肌肉之間,因此春天取血於經絡和肌肉之間。)夏天,取血於大經絡和孫絡(較小的經絡),取血時要讓針刺的部位隔開皮膚。(夏天時人體氣血旺盛,大經絡和孫絡充盈著血液,皮膚也比較緊繃,因此夏天取血於大經絡和孫絡,並隔開皮膚針刺。)

分間袁刻作分肉。)秋取經輸,邪氣在腑,取之合;(秋時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故秋取臟相之輸,以瀉陰邪,取腑經之合,以瀉陽邪也。平按:輸《靈樞》作腧,《甲乙》作俞。《靈樞》無氣字。)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冬時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故取井以下陰氣逆,取滎以實陽氣也。

白話文:

在秋天,取臟腑經絡的腧穴進行針灸。因為秋季天氣開始收斂,皮膚緊閉,所以需要針灸臟腑經絡的腧穴,以瀉除陰邪。同時還要取合穴,以便瀉除陽邪。

在冬季,取手足三陰經的井滎穴,並且要深刺,以留針片刻。因為冬季封藏,氣血匯聚於內,貫通五臟。所以取井穴以逆收陰氣,取滎穴以實充陽氣。

平按:《甲乙》冬取井滎作冬取井諸俞之分,必深作欲深。)風水膚脹,為五十九痏,腹皮之血者,盡取之。(以下雜刺。有此風水刺,一也。風水及膚脈,刺水穴為五十九痏,又盡刺去腹皮絡血也。平按:《靈樞》風水上有「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十字,本書在後,水作㽷,五十九痏作五十七痏,《甲乙》注云:「《靈樞》作五十七刺。」腹皮《靈樞》、《甲乙》作取皮膚三字。

白話文:

甲乙經注釋:在冬天取穴位,通過井俞的關係來判斷井穴的具體位置,一定要找得深一點。風水腫脹皮膚,屬於五十九種疾病之一,腹皮中的血液全部取出。(以下為雜刺穴治療。)有風水刺,一共有五十九種。風水和皮膚上的經脈,刺水穴可以治療五十九種疾病,並且還要徹底刺破腹皮的絡脈和血。注釋:靈樞經中有「溫瘧不發汗為五十九種疾病」這句話,本書在後面將「水」字寫成了「㽷」,「五十九種疾病」寫成了「五十七種疾病」。甲乙經的注釋中說:「靈樞經作五十七刺。」腹皮,靈樞經、甲乙經寫作取皮膚三個字。

)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之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飧泄刺,二也。飧泄病虛冷,皆補足三陰,上取關元等,下取陰陵泉也。平按:《甲乙》三陰之作三陰交。《靈樞》、《甲乙》陵泉上無之字。)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此溫瘧刺,三也。溫瘧,寒熱病也,故刺熱輸五十九痏也。

白話文:

飧泄,補充三陰上穴,補充下肢的陰陵泉穴,讓針留在穴位上時間長一點,熱氣運行就會停止。(飧泄的刺法,第二條。飧泄的病因為虛冷,都通過補充三陰穴位來治療,上面取關元等穴位,下面取陰陵泉穴。平按:《甲乙》**書把「三陰」寫作「三陰交」。《靈樞》、《甲乙》**書中「陵泉」穴上沒有「之」字。)

溫瘧 ,不出汗,刺五十九穴。(這是溫瘧的刺法,第三條。溫瘧是一種寒熱交替的疾病,所以針刺熱輸五十九個穴位。

)轉筋於陽,理其陽,卒針之;轉筋於陰,理其陰,皆卒針。(轉筋刺,四也。六陽轉筋,即以燔針刺其陽筋。六陰轉筋,還以燔針刺其陰筋也。平按:兩理字《靈樞》作治。《靈樞》、《甲乙》陽下無卒針之三字,皆卒針作皆卒刺之。

白話文:

轉筋發生在陽氣旺的時候,就調理陽氣,用燔針快速刺入;轉筋發生在陰氣旺的時候,就調理陰氣,都用燔針快速刺入。(轉筋的針刺療法,有四種。六陽轉筋,就是用燔針刺陽氣旺盛的筋。六陰轉筋,也要用燔針刺陰氣旺盛的筋。平按:《靈樞》中的「理」字寫作「治」,《靈樞》中的「陽」字後面沒有「卒針」這三個字,「皆卒針」寫作「皆卒刺」。)

)徒水,先取環谷下三寸,以䤵針之,已刺而針之,筒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水,必堅束之,緩則煩惌,束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水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惌,紆元反。此水刺法,五也。環谷,當是臍中也。

白話文:

()取水方法,先在肚臍下面三寸處用針刺破,然後用針筒將水吸出,再將針重新插入,吸乾所有水份,務必紮緊針孔。鬆綁會導致腹痛,紮緊則會感到輕鬆舒適。隔日針刺一次,直至水液吸乾為止。針刺時只能喝閉口藥,針刺時只喝藥,喝藥時不進食,進食時不喝藥,也不進食其他食物。共計一百三十五日。

(注:「惌」字,讀作「紆元反」;這是一種針刺取水的療法,稱為「五法」。「環谷」應指肚臍。)

臍下三寸,關元之穴也。䤵關元,內筒引水,水去人虛,當堅束身令實,復飲補藥,飲之與食相去而進,間日刺之,不可頓去,水盡乃止,禁如藥法,一百三十五日乃得愈。徒,空也。空飲無食也。平按:以䤵針之《靈樞》作以鈹針針之,《甲乙》作䤵針刺之。已刺而針之筒而內之《靈樞》作已刺而筒之而內之,《甲乙》作而藏之引而內之。

白話文:

臍下三寸的地方,就是關元穴。用針灸刺激關元穴,可以引出腹中的水液。把水液引出後,人就會虛弱,這時應該緊緊地束縛住腹部,使其充實,再服用滋補藥物。服用滋補藥物時,要間隔一定時間再進食。每隔一天針刺一次關元穴,不要一次性刺穿,直到引出的水液排盡為止。禁食的辦法按照藥方的規定進行,需要堅持服藥135天才能痊癒。“徒”表示空虛,空飲表示不進食。

平時按壓:根據《靈樞》的記載,應該是“用鈹針針之”;根據《甲乙經》的記載,應該是“䤵針刺之”。已經針刺過後,再用筒子導引腹水,根據《靈樞》記載,應該是“已刺而筒之而內之”;根據《甲乙經》記載,應該是“而藏之引而內之”。

入而復之《甲乙》作入而復出。水《靈樞》、《甲乙》均作㽷。必堅束之《靈樞》無束之二字。緩則煩惌《靈樞》緩上有來字,惌作悗,《甲乙》作悶。束急《靈樞》作來急。飲閉藥《甲乙》作飲則閉藥。)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里骨。(此著皮刺,六也。卒針,燔針。

白話文:

插入後再拔出。(《甲乙經》中作「入而復出」)

水。(《靈樞經》、《甲乙經》均作「汗」)

一定緊緊地束縛之。(《靈樞經》中沒有「束之」二字)

(若)緩慢則煩悶。(《靈樞經》中的「緩」字上有一個「來」字,「惌」作「悗」,《甲乙經》作「悶」)

(若)束縛過急。(《靈樞經》作「來急」)

飲入後藥物不能發揮作用(《甲乙經》作「飲則閉藥」)

(這些)疾病就會纏著不去,寒氣長期不散,最終(會)穿透骨膜。(這是指用皮膚刺法,第六種。卒針,燔針。)

准上經卒當為焠,刺痹法也。里骨,謂與著痹同里之骨,名曰里骨,以其痹深,故取此骨也。平按:里骨《靈樞》作三里骨。卒取其里骨《甲乙》作為肝痹三字,注云:一作骭痹。)為骭脹,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骭脹刺,七也。骭,腳脛也。脛寒為脹,取三里補瀉為要也。

白話文:

主治上經中導致腿部麻痺疼痛的病症,採取刺灸治療的方法。

所謂「裏骨」,是指與患處同一側的骨頭,稱為裏骨。因為病痛較深,所以要取用這塊骨頭。

一般認為,《靈樞》中將「裏骨」稱作「三里骨」。取用裏骨(或《甲乙經》中的「肝痹三字」)治療方法為:

  • 如果出現小腿腫脹,排便困難,取用三里穴,先進行瀉法,再進行補法。

(註:此法為針對小腿腫脹的刺法,取用三里穴進行補瀉是關鍵。)

平按:為骭《靈樞》作為干,《甲乙》無此二字。脹《靈樞》作腸,《甲乙》作腹。盛、虛下《甲乙》均有則字。)癘風者,索刺其腫上,以刺,以銳針銳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此癘風刺,八也。索,蘇作反,散也。刺癘風腫上也。已,復銳頭之針以銳其處,去針以手按之,出其惡氣,食如禁法也。

白話文:

根據《靈樞》的記載,骭(足踝)被認為是幹。而《甲乙經》中沒有這兩個字。脹在《靈樞》中指腸,而在《甲乙經》中指腹。在記載盛、虛時,《甲乙經》中都有「則」字。

癘風(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是:用針刺入腫脹的上方。用銳針刺入腫處,然後用手指按出惡氣。腫脹消退後,停止治療。患者應食用規定的飲食,不得進食其他食物。(這是治療癘風的針灸方法之一。)

「索」指散發。「刺癘風腫上」指針刺癘風的腫脹上方。「已」指治療結束。「銳頭之針」指尖銳的針。去針後,用手指按壓,排出惡氣。「食如禁法」指飲食應遵循規定的方法。

平按:索《靈樞》作素。以刺《靈樞》、《甲乙》作已刺。以銳針銳其處《靈樞》作以銳針針其處,《甲乙》作以吮其處。惡氣《甲乙》作惡血。)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賁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大腸氣上衝刺,九也。大腸手陽明脈,絡肺下膈屬大腸,故邪氣在大腸,循手陽明脈上衝胸,不能久立也。

白話文:

現在校正:「索」應該是「素」。「以刺」應該是「已刺」。「以銳針銳其處」應該是「以銳針針其處」。「惡氣」應該是「惡血」。

如果腹中經常發出氣鳴聲,氣體上衝到胸部,喘不過氣,而且不能長時間站立,說明邪氣在直腸。應針刺賁門的原穴、巨虛穴的上方邊緣和三里穴。(大腸的氣上衝,針刺九個穴位。大腸屬手陽明脈,這條經脈連接到肺部,通過橫膈與大腸相連。所以邪氣在大腸時,會沿著手陽明脈上衝到胸部,導致不能長時間站立。)

賁,膈也。膈之原,出鳩尾也。巨虛上廉與大腸合,以足陽明上連手陽明,故取巨虛上廉,並取三里也。平按;常鳴《甲乙》作雷鳴,上衝作常沖。賁《靈樞》、《甲乙》作盲。)少腹控皋,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皋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小腸上衝刺,十也。皋音高。

白話文:

賁門是指橫隔膜。橫隔膜的源頭位於鳩尾穴。巨虛穴的上緣與大腸相連,通過足陽明經與手陽明經相連,所以取巨虛穴的上緣,同時取三里穴。

少腹部的氣向上控制肩井穴,引動腰部和脊椎,向上衝擊心臟。邪氣在小腸時,會連接肩井穴,屬於脊椎,貫通肝臟和肺臟,聯絡心臟的相關系統。氣盛時會出現厥逆,向上衝擊胃腸,震動肝臟,散佈到肓門,聚集在臍部,因此取肓門穴來疏散邪氣。

小腸傳脊,左環葉積,其注於迴腸者,外傳於臍上。小腸之脈,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故得連皋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也。是以邪氣客小腸,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於肝氣,散於肓,結於臍也。取肓原。肓原,脖胦也,齊上一寸五分也。平按:皋《靈樞》、《甲乙》作睪。

白話文:

小腸沿著脊椎傳遞,向左繞過膈肌,其輸送至迴腸的部分,在臍上方外傳。小腸的經脈與心相連,沿著咽喉向下經過膈肌到達胃,屬於小腸。因此可以連接肝、屬於脊椎、貫通肝肺、連接心脈。所以邪氣侵犯小腸,氣盛就會導致厥逆,向上衝擊腸胃,影響肝氣,散佈於盲腸,積結於臍部。取肓原穴。肓原穴,就是脖胦穴,位於肚臍上 1.5 寸處。平按:皋字,《靈樞經》和《甲乙經》中寫作「睪」。

《甲乙》小腸者上有小腸也三字。動肝《靈樞》作熏肝,《甲乙》作熏肝肺,散於肓《甲乙》肓作胸。齊《靈樞》、《甲乙》均作臍。)刺太陰以予之,(小腸脈貫肺,故取手太陰五輸療前病之穴。)取厥陰以下,(小腸脈貫肝,故取肝脈足厥陰療前病五輸之穴也。平按《靈樞》、《甲乙》作以下之。

白話文:


《甲乙經》的「小腸者上有小腸也三字」指的是小腸的部位有「小腸」三個字。

在《靈樞經》中,「動肝」被稱為「燻肝」,而在《甲乙經》中則稱為「燻肝肺」。「散於肓」在《甲乙經》中被寫為「散於胸」(《靈樞經》和《甲乙經》中「齊」都作「臍」)。

取手太陰穴位來治療與小腸相關的前方疾病(因為小腸脈絡貫穿肺,所以取用肺脈的五處輸穴)。

取足厥陰穴位來治療下方疾病(因為小腸脈絡貫穿肝,所以取用肝脈的五處輸穴)。《靈樞經》和《甲乙經》中「以下」寫作「以下之」。

)取巨虛下廉以去之,(巨虛下廉與小腸合,故取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調所過之經補瀉之。善歐,歐有苦,長太息,心中濟濟,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歐苦,故曰歐膽者,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部,調其虛實,以去其邪。(口苦刺,十一也。

白話文:

(針灸時)取巨虛穴和下廉穴治療(口苦),(因為巨虛穴和下廉穴與小腸相通,所以取它們來治療。)

檢查病邪經過的經絡,並對應地進行調理。(調理病邪經過的經絡的氣血虛實。)

歐苦,有苦味,長籲短嘆,心中鬱悶,害怕被人抓住,邪氣在膽,氣逆在胃,膽汁外泄就會口苦,胃氣上逆就會歐苦,所以歐苦是因為膽囊氣虛,胃氣上逆,刺三里穴以下以通降胃氣,刺少陽經血絡以閉合膽囊穴位,調節虛實,驅除邪氣。(口苦,取穴刺治療,第十一條。)

長太息者,太息長也。膽熱之病恐懼,故如人將捕之也。邪在膽者,熱邪在於膽中,溢於苦汁,胃氣因逆,遂歐膽口苦,名曰膽癉,故取三里以下胃之逆氣,取膽脈少陽,調其虛實,以去熱邪也。平按:歐《靈樞》、《甲乙》作嘔。濟濟《靈樞》作憺憺,《甲乙》作淡淡。歐苦《甲乙》作嘔苦汁。

白話文:

長太息的人,是因為太息的時間太長了。膽熱之病中的人容易感到恐懼,就好像被人追捕一樣。邪氣在膽中,是熱邪積聚在膽囊中,溢出苦膽,胃氣因此反逆,就會出現膽口苦、口苦,稱爲膽癉。所以,取三里穴以下胃部反逆之氣,取膽脈少陽經,調整虛實,以去除熱邪。

注:

  • 《靈》:《黃帝內經·靈》
  • 《甲乙》:《素問甲乙經》
  • 歐:本作“欬”
  • 濟濟:本作“悽悽”
  • 歐苦:本作“欬苦汁”

胃氣逆《甲乙》作胃逆。以閉膽部《靈樞》作「以閉膽逆,卻」,《甲乙》作以閉膽逆。)飲食不下,鬲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刺抑而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飲食不下刺,十二也。邪在胃管,則令膈中氣塞不通,飲食不下之候。邪在上管,刺胃之上口之穴,抑而下之;邪在下管,刺胃之下口之穴,散而去之也。

白話文:

胃氣上逆,《甲乙經》稱為胃逆。(被稱為「閉膽逆,卻」的《靈樞經》,《甲乙經》稱為閉膽逆。)食物無法吞嚥下去,膈膜堵塞不通,邪氣在胃部管道中,如果邪氣在上部管道,就用針刺下壓,如果邪氣在下部管道,就用針刺分散。

平按:鬲《靈樞》作膈。管《靈樞》、《甲乙》均作脘。而下均作而下之。)少腹病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足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管,取三里。(腹脹不通刺,十三也。邪在三焦,約而不通,故少腹腫,不得大小便。可刺足太陽大絡,及足厥陰孫絡結聚之血可刺去之,又刺腫上,及取胃管,並刺三里也。

白話文:

根據《靈樞》,「鬲」指橫膈,而「管」在《靈樞》和《甲乙經》中都寫作「脘」(胃脘)。

少腹部腫脹,無法小便,是因為邪氣積聚在三焦交會處。這時應取足太陽經的大絡穴,觀察絡脈是否與足厥陰經的孫絡穴相連並有出血。如果腫脹蔓延到胃脘,取三里穴。

(註:腹脹不通,刺十三穴。邪氣積聚在三焦,造成阻塞不通,因此少腹部腫脹,無法大小便。這時可以刺足太陽經的大絡穴,以及足厥陰經的孫絡穴,刺破積聚的血液;此外,還可刺透腫脹之處,取胃脘穴,並刺三里穴。)

平按:少腹病腫《靈樞》作小腹痛腫,《甲乙》作少腹腫痛。絡脈上《甲乙》有結字。)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者,視其目色以而知病之存亡。(取病存亡刺,十四也。散則病亡,復則病存也。平按:以而知病之存亡,《靈樞》無而字,恐衍。)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專務不散,則一其形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少腹病腫,《靈樞》記載為小腹痛腫,《甲乙經》記載為少腹腫痛。絡脈上,《甲乙經》有「結」字。觀察病人的臉色,察看他的眼睛,就知道病情是消散還是復發。從眼色就可以判斷病情是否危急。(取病存亡刺,是十四種針法之一。消散則病危,復發則病情穩定。一般來說,以眼色判斷病情是否危急,《靈樞》中沒有「以」字,可能是抄寫錯誤。)觀察病人的外形,聆聽他的動作,觀察呼吸是否順暢。(如果病情沒有消散,就會表現出固定的外形。)

移神在脈,則聽動靜也。氣口則手太陰寸口脈,人迎則足陽明人迎脈也。平按:壹《靈樞》作一。)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濡者病持,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氣口藏脈,故候陰也。人迎府脈,故候陽也。平按:《靈樞》視上有以字,濡作軟,持下作將下。

白話文:

刺家(指針灸師)不需望聞問切診斷,只聽病患說明病情。如果病人頭部疼痛,就刺入藏針的地方,針刺到骨頭,疾病痊癒,不會傷及骨肉和皮膚。皮膚是針刺的規律,順著陽經刺入一寸,周圍四寸。

刺頭病者,頭為陽也,甚寒入腦以為頭疾痛病,故陽刺之法,正內一,旁內四,療氣博大者也。本作陰刺者,字誤耳。平按:疾頭痛《素問》作頭疾痛。為藏針之,《素問》新校正云:「全元起本無藏字。」《素問》病已下有上字,陽刺作陰刺,新校正云:「《甲乙經》:陽刺者,正內一,旁內四。陰刺者,左右卒刺之。

白話文:

患有刺頭病的人,頭部屬於陽性部位,由於嚴寒侵入腦部,導致頭部疼痛,所以要用陽刺的方法,正內一寸,旁內四寸,治療氣血流通不暢的病症。原本寫作陰刺的,應該是文字錯誤。

平時按壓:頭部疼痛,《素問》中寫作頭疾痛。屬於藏針法,《素問》新校正中說:「全元起本無藏字。」《素問》病名下有「上」字,陽刺作陰刺,新校正中說:「《甲乙經》:陽刺者,正內一寸,旁內四寸。陰刺者,左右卒刺之。」

此陰刺疑是陽刺。」與此正同。四下《素問》有處字。注更不為診,袁刻脫為字。)治寒熱深專者,刺大臟,迫臟,刺背俞也,(寒熱刺,十六也。大臟,肺臟也,肺臟之形,大如四臟,故曰大臟。刺肺寒熱之法,近臟刺之,刺於背俞。迫,近也。平按:《素問》背下重一背字。

白話文:

這處提到的「陰刺」可能是陽刺。」與此情況完全相同。在《素問》的四個地方提到「處」字。注釋中更沒有提到診斷,袁刻本誤將「字」印成診。治療寒熱病的高手,刺大臟,也就是接近大臟,刺背俞(背俞穴)。(寒熱病針灸,共有十六種。大臟,指肺臟,肺臟形狀像四個臟器一樣,所以稱之為大臟。刺肺寒熱的方法,是由近刺之,刺於背俞。迫,接近的意思。平按:《素問》背下又多了一個「背」字。)

)刺之迫臟,臟會腹中,寒熱氣去而止,與刺之腰,發臟而泄出血。(刺背俞,迫臟刺之,使臟氣會通腹中,寒熱氣盡乃止,並刺腰中,淺發其臟氣,出其血也。平按:《素問》熱下無氣字,腰作要,發臟而泄出血作髮針而泄出血。注臟氣會通,袁刻脫氣字。)治癰腫者,刺癰上,視癰小大深淺,刺大者多血,深之必喘,內藏為故止。

白話文:

(刺背俞穴)對內臟施加壓力,讓臟氣會聚腹中,寒熱之氣因此排出而病癒。同時刺腰中,略微激發臟氣,讓出血。

(背俞穴的刺法)按壓內臟,讓臟氣流注腹中,寒熱之氣得以排出而停止,同時刺腰部,淺刺激發臟氣,排除血液。(平按:《素問》熱下沒有「氣」字,腰作「要」,發臟而泄出血作「髮針而泄出血」。注:臟氣會流,袁刻本脫落「氣」字。)

治療癰腫,刺在癰腫之上,根據癰腫大小深淺而定。刺大的癰腫出得多血,刺深了會喘息,是因為內臟受影響所以要停止。

(癰腫刺,十七也。刺癰之法,當癰上刺之,大者深之,小者淺之,便喘,內藏以出血為故。藏,賊郎反。平按:癰腫、癰上,《素問》癰均作腐,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經》腐作癰。《素問》深之上有小者二字,必喘內藏為故止作必端內針為故正,新校正云:「《甲乙經》云:刺大者多而深之,必端內針為故正。

白話文:

癰腫可以用針刺治療,這是針灸的第十七個穴位。刺癰的方法,應該在癰腫的地方針刺,大的癰腫要刺深一些,小的癰腫要刺淺一些。如果病人呼吸急促,是因為內臟出血造成的。這裡的「藏」字,是「賊郎」的倒過來寫法,意思是內臟。

根據《素問》,「癰腫」和「癰」都應該寫作「腐」。新校正本說,全元起本和《甲乙經》都把「腐」寫成「癰」。《素問》中「深之上有小者二字,必喘內藏為故止作必端內針為故正」,新校正本說:「《甲乙經》寫作:刺大的癰腫要多刺深一些,必須針刺到內臟才能痊癒。」

」)病在小腸者有積,刺腹臍以下至少腹而止,刺夾脊,刺兩旁四椎間,刺兩髂髀季脅肋間,道腸中熱下氣已。(腸積刺,十八也。髂,客罵反,腰骨兩箱也。小腸傳脊,下連皋系,外傳於臍,故小腸有積,刺於臍腹,下至少腹,並脊椎間,及季肋間也。平按:病在小腸者《素問》作病在少腹,刺腹臍以下作刺皮𩩻以下,髂髀作髂髎,道腸中熱下氣已作導腹中氣熱下已。新校正云:「皮𩩻應作皮䯏,䯏,骨端也,謂臍下橫骨之端。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小腸裡,可以用針刺治療。針法如下:

  1. 從肚臍以下到小腹之間進行針刺。

  2. 針刺脊椎兩側的夾脊穴。

  3. 針刺兩旁的四個椎骨間。

  4. 針刺兩側髂骨、大腿和肋骨之間。

通過這些針刺,可以疏通腸道中的熱氣,讓下氣順利排出。(這是針刺治療腸積的第十八種方法。髂骨是指腰骨兩側的骨架。小腸與脊椎相連,向下連接腰繫,外接於肚臍,所以如果小腸有積,可以在肚臍和小腹、脊椎間、以及肋骨間進行針刺。)

平註:

《素問》中記載的「病在小腸者」應為「病在少腹」。「刺腹臍以下」應為「刺皮䯏以下」。「髂髀」應為「髂髎」。「道腸中熱下氣已」應為「導腹中氣熱下已」。

「皮䯏」應為「皮端」,是指肚臍下橫骨的端部。

全元起本作皮髓,元起注臍旁埵起也,亦未為得。」)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也。(髁,口化反。痛疝刺,十九也。得寒者,得之於寒多,刺此五處,得熱便愈也。炅音桂也。平按:《素問》痛上重一腹字。

白話文:

「全元」是指從臍部深處刺入皮下。元起接連着臍旁的凹陷處,這也不算完全正確。

病症在小腹,大小便疼痛,病名叫做疝氣,是因寒氣引起的。針刺少腹和兩腿間,針刺腰骨間,多針幾次,散盡寒氣病症就會消失。(「髁」字讀作「化」)

治療疝氣的針刺療法,共有十九次。因寒冷引起的疝氣,多針刺這五個部位,就會因得熱而痊癒。(「炅」字讀作「桂」)

平時堅持治療:在《素問》中,疼痛加重時再在腹上一處施針。

「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甲乙》作「得寒則少腹脹,兩股間冷」,髁作腂。)病在筋攣,諸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刺分間,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筋痹刺,二十也。筋絡諸節,故筋攣,諸節皆痛,不可中其骨部。以病起筋,所以筋熱已止也。

白話文:

得了寒症,刺少腹和兩腿之間 (《甲乙經》記載為「受寒則少腹脹滿,兩腿之間寒冷」)。病症在於筋脈抽搐,導致關節疼痛,無法行走。這種病症稱為筋痹,應當刺筋脈上方,並在兩腿之間的縫隙處刺針,不可刺到骨頭。因為病症起源於筋脈硬化,待病症緩解後即可停止針灸。

平按:攣諸節痛《素問》、《甲乙》作筋攣節痛,分間作分肉間。炅《甲乙》作熱。)病在肌膚盡痛,痛痹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多髮針而深之,熱以為故,(肌膚痹刺,二十一也。寒濕之氣客於肌中,名曰肌痹,可刺肉之大分小分之間也。平按:肌膚下《素問》、《甲乙》復有肌膚二字。

白話文:

一般來說,關節疼痛,在《素問》和《甲乙經》中被稱為筋攣節痛,分間也就是分開肌肉之間。炅在《甲乙經》中被解釋為熱。疾病在肌膚上都有疼痛,這是痛痹受到寒濕的傷害,針灸要刺入大、小分之間,針要扎得深,用熱來治療。肌膚痺痛是二十一種病症之一,寒濕之氣停留在肌肉中,就叫做肌痹,可以在肌肉大、小分之間進行針灸治療。另外,《素問》和《甲乙經》中還有“肌膚”二字。

痛痹二字《素問》、《甲乙》作名曰肌痹四字,熱以作以熱。)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諸分盡熱,病已止。(刺肌肉分者,不得傷骨筋之部,傷骨筋之部發為癰也。刺肌痹者,若得諸分肉間盡熱,即病已也。平按:癰發《甲乙》作寒發。)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骨痹,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至其大分小分,骨熱病已。(骨痹刺,二十二也。

白話文:

「痛痹」這兩個字在《素問》、《甲乙經》中被稱為「肌痹」,就是熱性的。

刺肌痹時,要避免傷到筋骨。如果傷到筋骨,就會發展成癰疽。刺肌痹時,如果發現肉中發熱,就表示病情已經好轉。

如果病情在骨頭,骨頭很沉重無法抬起,骨髓疼痛,寒氣入侵,這稱為「骨痹」。刺骨痹時,不要傷到脈絡和肌肉,要刺到骨頭的主要部分或細小的部分,等到骨頭發熱,病情就已好轉。

邪客在骨,骨重痠痛,名曰骨痹,刺之無傷脈肉之部,至得刺其骨部大小分間也。平按:痹上重骨字,《素問》、《甲乙》不重,當系衍文。至其大分小分《素問》作其道大分小分,《甲乙》作其道大小分。病已下《素問》、《甲乙》有止字。)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分盡熱,病已而止。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骨骼時,骨頭就會感到沉重痠痛,這種情況稱為骨痹。對骨痹進行針灸治療時,不要刺傷脈絡和肌肉部位,要刺到骨骼大小分叉的部位。

如果痹證位於陽經脈絡,並且伴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各個部位也出現寒熱交替,這種情況稱為狂。對狂證進行針灸治療時,要刺入浮脈,觀察各部位是否都變熱,當症狀消失後,停止針灸。

(狂病刺,二十三也。陽並陽明太陽等,故曰諸陽脈。身及四肢諸分且有寒熱,名之為狂。刺法,補其虛陰,令分分皆熱,得平病也。平按:分字《素問》、《甲乙》不重。)病初發盛,一發不治,日一發,不治,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其分諸脈,其尤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癲病刺,二十四也。

白話文:

狂病的針刺療法,是第二十三種針灸方法。

狂病是由陽經中的陽明經和太陽經同時受到病邪侵襲造成的,所以稱為「諸陽脈病」。患者身體和四肢各部位既有寒症,又有熱症,這種病症稱為「狂」。

針灸治療狂病的方法是:補充虛弱的陰脈,使各個部位都溫熱,達到陰陽平衡,疾病便能痊癒。

注意:古籍中的「分」字,在《素問》和《甲乙經》中沒有重複記載。

疾病初期發作頻繁,一次發作後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每天發作一次,仍未得到治療,發作四五次,就稱為「癲病」。

癲病的針灸治療方法是:針刺各個部位的經脈,針對寒症最嚴重的部位,用針灸進行調節,疾病即可停止發作。(癲病的針刺療法,是第二十四種針灸方法。)

一發不療者,謂得癲病一盛發已,有經數時不發,不療之者,後更發時,有一日一發,不療之者,後更發時,一日之中四五度發之,名曰癲病。刺法,待其發已,刺諸分諸脈,以針補甚寒者,病已。有本為月一發也。平按:《素問》、《甲乙》盛作歲,日一發作月一發,四五發上有月字。

白話文:

一旦發作未經治療者,稱為癲病;一次大發作後,經過某段時間不發作,未經治療,以後發作時,一日發作一次;未經治療,以後發作時,一日之中發作四五次,稱之為癲病。治療方法是:等到發作後,針刺諸經穴位和諸脈絡,用針灸補益嚴重虛寒者,病症即可痊癒。有的人本來是每月發作一次。平按:《素問》、《甲乙》中「盛」應為「歲」,「日一發」應為「月一發」,「四五發」之上應有「月」字。

「刺諸其分諸脈,其尤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素問》作「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甲乙》作「刺諸分,其脈尤寒者,以針補之」。)病風且寒且炅汗出,一日數過,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三日一刺,百日而已。(寒熱刺,二十五也。

白話文:

在各條經脈分叉處下針,其中極為寒冷的(部位),用針灸來調和,病情就能止息。

《素問》中寫道:「在各條經脈分叉處下針,其中不寒冷的(部位),用針灸來調和,病情就能止息。」《甲乙經》中寫道:「在各條絡脈分叉處下針,其中極為寒冷的(部位),用針灸來補益。」

病情既有風邪又有寒邪,而且發熱出汗,一天發作好幾次。

首先在各條絡脈分叉處下針,出汗時又寒又熱,每三天扎一次,一百天後就好了。(寒熱刺法,用於治療本病,總針數為二十五針。)

風成為寒熱,一日數度寒熱並汁,刺諸分腠絡脈,復且寒且熱,三日一刺,分劑也。平按:炅下袁刻脫汗出二字。炅上《素問》、《甲乙》有熱字。)病大風,骨節重,鬚眉隨落,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大風刺,二十六也。

白話文:

風邪化作寒熱,一天會多次出現寒熱交替發作,刺入皮肉之間的脈絡,接著會同時出現寒戰和發熱,每隔三天針刺一次,這是分劑針刺法。註解:袁刻本「炅」字下脫漏「汗出」二字。「炅」字上,《素問》、《甲乙》版本中有「熱」字。患有嚴重的風病,骨骼關節沉重,鬚眉會因此脫落,稱為大風。針刺肌肉組織是為了發散邪氣,汗出持續一百天;針刺骨髓,汗出持續一百天。總共持續二百天,鬚眉才會重新長出來並停止脫落。(大風刺,是二十六種針刺方法之一。)

刺肌肉之部及骨髓部,各經百日,二百日已,以鬚眉生為限也。平按:鬚眉隨落《素問》作鬚眉墮,《甲乙》作鬚眉墜。止下《素問》、《甲乙》有針字。)

白話文:

刺入肌肉和骨髓的深度,每個部位都需要一百天到二百天,以鬍鬚和眉毛生長為止。(「鬚眉隨落」一詞,《素問》中寫作「鬚眉墮」,《甲乙》中寫作「鬚眉墜」;「止下」二字,《素問》和《甲乙》中都有「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