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九·設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設方 (2)

1. 知方地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四第十二《異法方宜論》篇,又見《甲乙經》卷六第二,又見日本《心醫方》卷一《治病大體》第一。

白話文:

按照我方註釋:這篇文章從篇首到篇末,見於《素問》卷四第12《異法方宜論》篇,又見於《甲乙經》卷六,還見於日本《心醫方》卷一《治病大體》第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勢使然。(五方土地各異,人食其土,生病亦異,療方又別。聖人量病所宜,一病合以余方,療之皆得愈者,大聖之巧。平按:《素問》然下有也字,《醫心方》無。《甲乙》無此一段。)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法始生也,魚鹽之地,濱海旁水,其民嗜魚而食鹹,皆安其處,美其食,(天地之法,東方為春,萬病始生之方也。人生魚鹽之地,故安其處,美其食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醫生治療疾病,同一種疾病治療方法卻不同,為什麼都能治好呢?」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不同地區的土壤、氣候和食物不同,當地人生病的類型也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就不同。聖人根據病人的情況,採用合適的治療方法,因此都能治癒疾病,這是聖人的智慧。)

黃帝補充:「《素問》中說過,東方是天地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那裏盛產魚鹽,靠近海邊和水源。那裡的人民喜歡吃魚和鹹味食物,他們安居樂業,對自己的飲食很滿意。」(天地之間,東方是春天,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生活在魚鹽之地的人們,適合這種環境和飲食。)

平按:法《素問》作所,《醫心方》作法。鹽原抄本省作盬,《醫心方》作盬,按《史記·貨殖傳》注:盬,謂鹽。直用不煉為盬。《素問》作鹽,取人易解,謹依《素問》作鹽。《甲乙》東方上無故字,東方下無之域至之地十三字。嗜魚《素問》作食魚。食鹹《素問》作嗜咸,《甲乙》、《醫心方》同。

白話文:

根據《素問》,這裡應該是寫「所」,但《醫心方》寫成「法」。「盬」在鹽原抄本中省略了,「盬」則在《醫心方》中寫成「盬」,根據《史記·貨殖傳》的註解,「盬」指的是鹽,直接使用未經煉製的鹽就叫做「盬」。《素問》寫成「鹽」,因為更容易理解,所以我們謹遵《素問》寫成「鹽」。「甲乙」中「東方上無故字」和「東方下無之域至之地十三字」是多餘的。「嗜魚」在《素問》中寫成「食魚」。「食鹹」在《素問》中寫成「嗜咸」,《甲乙》和《醫心方》也都寫成「嗜咸」。

《甲乙》無「皆安其處美其食」七字,《醫心方》同。)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魚性是熱,故食之令人熱中。鹽,水也。血者,火也。水以剋火,故勝血而人色黑也。平按:鹽《甲乙》作咸,《醫心方》作盬。)故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白話文:

《甲乙經》和《醫心方》中都沒有「都安於其住所,美於其食品」這七個字。魚的性味是熱的,吃魚會導致熱中。盬(水)可以勝過血氣,所以當地人普遍膚色黝黑而毛髮稀疏(因為魚的熱性會導致內熱,而水能剋制火,所以勝過血氣而導致人膚色發黑)。因此,當地人容易患上癧病,而癧病的藥物石脂也應該來源於東方。

(熱中疏理之人,多生癰瘍病也。瘍,養良反,瘡也。砭鐵破癰已成,冷石熨其初起,此言東方病異療。平按:為癰瘍《甲乙》作多壅腫,無故砭石下九字。)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疊篇,其民笮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皆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毒藥者亦從西方來。(笮,詐白反。

白話文:

容易發熱的人,大多會生長癰瘍疾病。瘍,讀音與「養良」相同,指的是瘡。用砭石(一種尖銳的石器)刺破已經形成的癰瘍,用冷石熨燙剛開始發作的癰瘍,這是東方人治療疾病的不同方法。《甲乙》中記載「癰瘍」為「多壅腫」,並沒有提到「砭石下九字」這種說法。

西方地區,是金玉礦藏和沙石遍布的地方,是天地精華聚集的地方。那裡的人們住在地勢高的地方,容易受到風的侵襲,水土也比較堅硬,他們不穿衣服,以草編織成衣物,吃著粗糙的食物,身體卻很肥胖。所以外邪難以傷害他們的形體,他們生病大多是內因導致,治療時應該使用毒藥,而毒藥也來自西方。

西方金,亦金玉之所出,故為金玉之域也。西方為秋,故為萬物收引之方也。不衣者,不以綿為衣,而以疊篇其身。食物皆壓笮磨碎,不以完粒食之。人多脂肥,腠理致密,風寒暑濕外邪不傷,而為飲食男女內邪生病,故宜用毒藥攻之。平按:疊篇《素問》作褐薦,按《史記·貨殖傳》索隱云:疊,毛織也。

白話文:

西方屬「金」行,也是金銀玉器出產的地方,所以被稱為金玉之鄉。西方屬秋季,所以是萬物收斂的地方。那裡的人不穿棉麻衣物,而是用獸皮或毛織物包裹身體。他們吃的食物都經過壓碎研磨,沒有整粒食用的習慣。由於人體脂肪較多,皮膚組織緻密,風寒暑濕等外邪難以侵害,反而是飲食不當和過度房事導致內邪生變致病,因此適合用毒藥來攻治。

平按:「疊篇」在《素問》中記載為「褐薦」。根據《史記·貨殖傳》的注釋,疊是一種用毛編織的織物。

《醫心方》亦作疊篇,旁註云:篇,竹草也。笮食《素問》、《甲乙》作華食,《醫心方》作笮食,注與楊注同。又注壓上袁刻脫皆字。)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凍,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病,其治宜灸焫,灸焫者亦從北方來。(北方為冬,故為萬物閉藏之方也。

白話文:

《醫心方》又叫疊篇,旁註說:篇,指竹草。笮食,《素問》、《甲乙經》寫作華食,《醫心方》寫作笮食,注釋與楊注相同。又注釋袁刻的「壓上」漏掉了「皆」字。)北方是天地萬物閉藏的地方,那裡的地勢高而陡峭,風寒冰凍,那裡的人們喜歡住在野外,吃乳製品,身體內寒而致病,治病的方法應當灸烤,灸烤的方法也是從北方傳來的。(北方代表冬季,所以是萬物閉藏的地方。)

北方其地漸高,是陰中之陰。故風寒也。所樂之處既於寒,所美之食非溫,故五臟寒而生病,宜以灸焫。焫,燒也,而悅反。有本凍為湖,量北方無湖也。平按:冰凍《素問》、《甲乙》作冰冽。生病,《素問》病上有滿字。)南方者,天地所養長,陽氣之所盛處也,其地汙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致理而色赤,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南方為夏,萬物養長,陽盛之方也。

白話文:

北方地勢高峻,是陰中之陰。因此容易受風寒侵襲。北方人喜歡寒冷的地方,飲食也不溫熱,導致五臟寒冷而生病,適合用艾灸治療。灸就是用火燒,但卻能起到溫熱身體的作用。有些書中提到北方有凍湖,但實際上北方並沒有湖泊。

南方是天地孕育萬物、陽氣旺盛的地方。地勢低窪,水土較弱,霧露容易聚集。南方人喜歡吃酸味和鹹味的食物,因此身體偏熱,容易出現攣痹(肌肉痙攣)等疾病。南方人適合用微針治療。因為微針療法是從南方傳來的。(南方代表夏季,是萬物生長、陽氣旺盛的季節。)

陽中之陽,其地漸下,故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汙下,濕也。胕,快付反,義當腐。南方為火,色赤,故人多赤色也。以居下濕,多攣痹病,故宜用九針也。平按:《素問》陽下無氣字,地汙下作地下,《甲乙》同,《醫心方》作地窪下,旁註云:窪,與瓜反。食胕《甲乙》作食臊,《素問》新校正云:「全元起云:食魚也。

白話文:

陽氣最盛的地方,地勢逐漸下降,因此水土比較薄弱,容易聚集霧露。地勢低洼,容易潮濕。胕,讀音與「快付」相同,意思是腐爛。南方屬火,顏色偏紅,所以當地人大多皮膚偏紅。由於地勢低洼潮濕,容易導致筋骨攣縮疼痛的疾病,因此應該使用九針療法。

《素問》中原本沒有「無氣」二字,地汙下寫作地下,《甲乙經》中也是如此,《醫心方》中則寫作地窪下,旁邊註解說:「窪」讀音與「瓜」相同。食胕,《甲乙經》中寫作食臊,《素問》新校正本中說:「全元起說:食魚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生物色者眾,(中央為土,故其地平濕,中土之所生物色多。平按:物色者眾《素問》作萬物也眾,《甲乙》作物者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按蹺亦從中央出。(蹺,巨紹反。人之食雜則寒溫非理,故多得寒熱之病;不勞則血氣不通,故多得痿厥之病。

白話文:

中央地區,其土地平坦且濕潤,天地所生長的物品種類繁多。其民眾飲食多樣且不費力,因此容易患上痿厥、寒熱等疾病。其治療方法宜採用導引按蹺,所以按蹺這種鍛鍊方法也起源於中央地區。

故導引按蹺則寒熱咸和,血氣流通。此非但愈斯二疾,萬病皆可用之。蹺,又九紹反,舉平也。平按:其治宜導引按蹺《醫心方》作道引,無按蹺二字。故按蹺《素問》作導引按蹺。)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五方水土生病不同,隨療各異,聖人即知一病為眾藥所療,故以所宜為工,得療病之大體也。平按:得其所下《素問》、《甲乙》、《醫心方》均有宜字,依本注亦應有宜字。

白話文:

導引和按蹺,可使身體寒熱平衡,氣血流暢。不僅能夠治療這兩種疾病,對於所有疾病都可以使用。按蹺,《釋名》解釋為“舉平也”。平按:治療時應使用導引和按蹺。《醫心方》中寫為道引,沒有按蹺二字。導引和按蹺,《素問》中解釋為導引按蹺。)因此,聖人將它們結合起來治療疾病,各得其所。治療方法雖然不同,但疾病都能痊癒。這是因為掌握了疾病的性質,懂得了治療的大體原則。(不同地區的水土環境會導致不同的疾病,治療方法也應有所不同。聖人知道一種疾病可以用多種藥物治療,因此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把握治療疾病的大體原則。平按:得其所下,《素問》、《甲乙》、《醫心方》中都有“宜”字,根據本註解也應有“宜”字。

因此,導引和按摩可以使寒熱平衡,氣血暢通。這不僅能治這兩種疾病,萬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按摩,也稱為「蹺」,意思是舉起撫平。

聖人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治療,各得其所,所以治療方法不同,但都能治癒疾病。這是因為聖人瞭解疾病的根源,掌握了治療的大原則。(五方水土會導致不同的疾病,治療方法也應隨之而異。聖人知道一種疾病可以用多種藥物治療,因此根據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掌握了治療疾病的大原則。)

白話文:

因此,導引和按摩可以使寒熱平衡,氣血暢通。這不僅能治療這兩種疾病,所有疾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按摩,也稱為「蹺」,意思是舉起撫平。

聖人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治療,各得其所,所以治療方法不同,但都能治癒疾病。這是因為聖人瞭解疾病的根源,掌握了治療的大原則。(不同的水土環境會導致不同的疾病,治療方法也應隨之而異。聖人知道一種疾病可以用多種藥物治療,因此根據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掌握了治療疾病的大原則。)

2. 知形志所宜

平按:此篇自形樂志苦至出氣惡血,見《素問》卷七第二十四《血氣形志篇》,又見《靈樞》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針論》,又見《甲乙經》卷六第二,又見日本《醫心方》卷一《治病大體》第一。自陽明多血氣至末,《素問》《靈樞》見同前篇。又自陽明多血氣至少陰少血多氣,《靈樞》卷十第六十五《五音五味》篇亦有此文。

白話文:

本段記載自肝陽亢盛,心情憂鬱,痛苦不已,直到惡血從口中吐出,《素問》卷七第二十四《血氣形志篇》、 《靈樞》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針論》、 《甲乙經》卷六第二、《醫心方》卷一《治病大體》第一都有記載。

自陽明胃經氣血旺盛至篇末,《素問》《靈樞》見前邊。另外自陽明胃經氣血旺盛至少陰腎經血少氣多,《靈樞》卷十第六十五《五音五味》篇也有這段話。

形樂志苦,病生於脈,治之以灸刺;(形,身之貌也。志,心之志也。心以主脈,以其心勞,邪氣傷脈,心之應也,故以灸刺補瀉脈病也。)形苦志樂,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形苦筋勞,邪氣傷筋,肝之應也,筋之病也醫而急,故以熨引調其筋病也。藥布熨之引之,使其調也。平按:形苦志樂一段《素問》在形樂志樂一段下。)

白話文:

身體狀態良好,但情緒憂苦,病根出在脈絡上,可以用艾灸和針刺治療。(身體狀態良好指身體外觀,情緒憂苦指內心情緒。心主脈絡,所以情緒勞累會傷及脈絡,而脈絡的反應就是心。因此,使用艾灸和針刺來調理脈絡上的疾病。)

身體勞累,但情緒愉快,病根出在筋絡上,可以用熱敷和牽引治療。(身體勞累指筋骨勞累,情緒愉快指內心情緒。筋骨勞累會傷及筋絡,而筋絡的反應就是肝。肝主筋,筋絡的疾病需要及時治療,因此,使用熱敷和牽引來調理筋絡疾病。熱敷是指在患處塗抹藥物後用熱物敷,牽引是指拉伸或按摩筋絡。)

形樂志樂,病生於肉,治之以針石;(形志俱逸,則邪氣客肉,脾之應也,多發癰腫,故以砭針及石熨調之也。《山海經》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為砭針。堪以破癰腫者也。平按:注多發癰腫,腫字袁刻誤作脾。)

白話文:

形體快樂,精神快樂,病就會表現在肌肉上,可以用針灸和藥石治療;(形體和精神都放縱安逸,邪氣就會客於肌肉,這是脾臟應對的,常會出現癰腫,所以用針灸和熱石熨敷來調理。據《山海經》記載:高氏山,山上有很多玉石,有一種石頭可以做成針灸用的針。這種石頭可以用來破除癰腫。)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喝,治之以藥;(形志俱苦勞氣,客邪傷氣,在於咽喝,肺之應也。喝,肺喘聲也。有本作渴。故療之湯液丸散藥之也。平按:咽喝《素問》作咽嗌,《甲乙》作困竭。藥《素問》作百藥,《靈樞》、《甲乙》作甘藥,《醫心方》引《太素》仍作藥。)形數驚恐,筋脈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五形。

白話文:

(1)形勞神疲,疾病產生於咽喉氣喘,用藥物治療。

(註:形神俱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外邪入侵,侵犯肺氣,表現為咽喉氣喘。有古籍把「喝」寫成「渴」。用湯藥、丸藥、散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2)因過度驚嚇,導致經脈阻塞,疾病產生於心神不順,用按摩和藥物治療,這些屬於「五臟」的範疇。

(驚恐主腎,形多驚懼,邪客筋脈,筋脈不通,腎之應也,痛生筋脈皮膚之間,為痹不仁,故以按摩醪醴。五形,言陳其所宜也。平按:《素問》筋脈作經絡,五形下有志也二字。《醫心方》無是謂五形四字。)故曰:刺陽明出血氣,(手陽明,大腸脈,足陽明,胃脈也,二脈上下連注,其氣最強,故此二脈盛者,刺之血氣俱瀉。平按:故曰二字《素問》無,《甲乙》作故志曰。

白話文:

恐怖主要損傷腎臟,表現為經常驚慌失措,邪氣侵襲經絡,經絡不通,腎臟也受到影響,疼痛發生在經絡和皮膚之間,形成肢體麻痺不仁的症狀,所以要進行推拿按摩和飲用醪醴(溫酒)。五種形狀,指的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合適的方法。

平按:《素問》中提到的「筋脈」一詞應作「經絡」,「五形」下方應有「志」字。《醫心方》中沒有「是謂五形」這四個字。

所以說:刺破陽明經絡會流出氣血。(手陽明經是「大腸脈」,足陽明經是「胃脈」,這兩條經絡上下相連,氣血旺盛,所以這兩條經絡氣血旺盛的人,刺破它們就會排出大量的血氣。

平按:故曰二字在《素問》中沒有,《傷寒雜病論》中將其作「故志曰」。

)刺太陽出血惡氣,(手太陽,小腸脈也,足太陽,膀胱脈也,二脈上下連注,津液最多,故二脈盛者,刺之瀉血,邪客之者,瀉去惡氣也。)刺少陽出氣惡血,(手少陽,三焦脈也,足少陽,膽脈也,二脈上下連注,其氣最多,故此二脈盛者,刺之瀉氣,邪客之者,瀉去惡血也。

白話文:

  1. 刺手足太陽經可以放出血解除邪氣(手太陽經和小腸經相連,足太陽經和膀胱經相連,這兩條經絡上下連通,津液最豐富,所以當這兩條經絡旺盛時,刺血放出,可以去除侵入的邪氣)。

  2. 刺手足少陽經可以放出氣而排出惡血(手少陽經和三焦經相連,足少陽經和膽經相連,這兩條經絡上下連通,其氣最盛,所以當這兩條經絡旺盛時,刺針放出氣,侵入的邪氣,排出惡血)。

)刺太陰出血氣,(手太陰,肺脈也,足太陰,脾脈也,此二太陰與二陽明雖為表裡,其氣血俱盛,故並瀉血氣也。平按:《素問》出血氣作出氣惡血,《甲乙》同。《素問》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陰出血氣。楊上善云:陽明太陰雖為表裡,其血氣俱盛,故並瀉血氣。

白話文:

針刺太陰經可以放出氣血。(手太陰經為肺脈,足太陰經為脾脈,這兩個太陰經和兩個陽明經雖然是表裡關係,但它們的氣血都很旺盛,因此都可以放出氣血。)

注釋:

  • 出血氣:指放出氣血。
  • 《素問》:中醫經典著作。
  • 《甲乙》:指《難經》。

如是則太陰與陽明等俱為多血多氣。前文太陰一云多血少氣,二云多氣少血,莫可的知。詳《太素》血氣並瀉之旨,則二說俱未為得,自與陽明同爾。」)刺厥陰出血惡氣,(手厥陰,心包絡脈也,足厥陰,肝脈也,與二少陽以為表裡,二陽氣多血少,陰陽相反,故二陰血多氣少,是以二厥陰盛,以瀉血也,邪客之者,瀉去惡氣。)刺少陰出氣惡血。

白話文:

如果這樣的話,太陰經和陽明經都應該同時有血和氣過多的情況。前文提到太陰經的病症時,一是說血多氣少,二是說氣多血少,無法確定哪個說法是對的。詳見《太素》中關於血氣同時虛瀉的論述,就會發現這兩種說法都不正確,太陰經本質上與陽明經相同。」刺厥陰經可以出惡血(手厥陰經,是指心包絡經絡;足厥陰經,是指肝經絡;與兩條少陽經相表裡。兩條陽經氣多血少,陰陽相反,所以兩條陰經血多氣少,因此兩條厥陰經盛的時候,需要瀉血。邪氣侵襲的時候,瀉去惡氣。)刺少陰經可以出惡氣。

(手少陰,心脈也,足少陰,腎脈也,與二太陽以為表裡,二太陽既血多氣少,亦陰陽相反,二陰氣多血少,是以二少陰盛,瀉於氣也,邪客之者,瀉去惡血也。平按:刺少陰句《素問》、《甲乙》在刺厥陰前。注陰陽上袁刻脫亦字。)

白話文:

手少阴经脉属心,足少阴经脉属肾,与手太阳经、足太阳经互为表里。手太阳、足太阳经血气旺盛而气不足,阴阳相反而互为表里。手少阴、足少阴经气旺盛而血不足,因此这两个经络气盛时,需要泻气。邪气入侵时,则需要泻去恶血。

按照经书记载,针刺少阴经的步骤在针刺厥阴经之前。阴阳二字,应该是“亦”字,袁氏刻本遗漏了这个字。

陽明多血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太陰多血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少血多氣。(此言刺三陰三陽,出血出氣差別所以也。平按:太陰多血氣《素問》作太陰常多氣少血,《靈樞》作多血少氣,《甲乙》同。《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十二經水篇》云太陽太陰血氣多少,與《素問》不同。

白話文:

陽明經有較多血氣,太陽經有較多血但氣少,少陽經有較多氣但血少,太陰經有較多血氣,厥陰經有較多血但氣少,少陰經有較少血但氣多。

(這段話是說明針刺三陰三陽時,出血量和氣量的不同之處。註釋:太陰經有較多血氣,出自《素問》,但《靈樞》和《甲乙經》記載為有較多血但氣少。根據《素問》新校正的版本,在《甲乙經·十二經水篇》中關於太陽經和太陰經血氣多少的記載與《素問》不同。)

又《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篇,與《素問》同。蓋皇甫疑而兩存之也。」今考《甲乙經·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篇所云太陰常多血少氣,仍與《素問》異,或宋臣所見《甲乙經》與今本《甲乙經》不同,姑存之以備參考。)足陽明太陰為表裡,少陽厥陰為表裡,太陽少陰為表裡,是謂足之陰陽也;手陽明太陰為表裡,少陽心主為表裡,太陽少陰為表裡,是謂手之陰陽也。(今知手足陰陽所在。

白話文:

此外,《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篇與《素問》相同。這是因為皇甫謐懷疑其真偽,因此同時保留了這兩部作品。」現在考查《甲乙經·陰陽二十五人形性血氣不同》篇的說法,認為太陰常有很多血而氣少,仍然與《素問》有出入。可能是宋代大臣所見的《甲乙經》與現在的《甲乙經》文本不同。暫且保留這兩種說法,以備參考。)足陽明與太陰是表裡關係,少陽與厥陰是表裡關係,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這就是腳部的陰陽關係;手陽明與太陰是表裡關係,少陽與心主是表裡關係,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這就是手部的陰陽關係。(現在已經知道手足陰陽所在的地方。)

平按:《素問》兩太陽少陰為表裡在兩少陽上,兩陽明太陰為表裡在兩少陽下。注今知手足八字,《素問》將此注作經,惟所在作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後瀉有餘,補不足。(凡療病法,諸有痛苦由其血者,血聚之處先刺去之,刺去血已,伺候其人情之所欲,得其虛實,然後行其補瀉之法也。平按:《素問》血下有乃字,《靈樞》無此一段。

注血聚,聚字袁刻誤作刺。)

白話文:

一般原則:

  • 《素問》記載,太陽膀胱經和少陰腎經在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之上,互相表裡。
  • 陽明大腸經和太陰脾經在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之下,互相表裡。
  • 註解:現在知道手足八經,《素問》用這條經絡表裡關係作為法則,只是不知道相表裡經絡所在的位置及其引起的疾病。

治療原則:

治療疾病首先要放血,去除患者的痛苦,觀察患者的需要,然後瀉去有餘之氣,補益不足之氣。(一般治療方法是,所有由氣血阻滯引起的痛苦,都應先針刺放去積聚之氣血,放血後,觀察患者的意願,判斷虛實,然後根據情況進行補瀉。

補充:

  • 《素問》中「血下」有「乃」字,而《靈樞》中沒有這一段。

原中醫古代文字:

注血聚

駐血聚

駐血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