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三·身度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三·身度 (4)

1. 脈度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四第十七《脈度》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三《脈度》篇。

白話文:

平按:此段文字自篇首至結尾,見於《靈樞》卷四第十七《脈度》篇,也見於《甲乙經》卷二第三《脈度》篇。

黃帝問曰:願聞脈度。(先言骨度及腸胃度大小長短於前,次當依□以論諸脈長短,故須問之也。平按:注依下原缺一字,謹擬作次。)岐伯曰:手足之六陽,從手至頭五尺,(手陽明,大腸脈也。手太陽,小腸脈。手少陽,三焦脈也。三脈分在兩手,故有六脈,余仿此。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瞭解脈搏的長度。」(之前已經討論過骨骼的長度和腸胃的長度,接著應該按照□來論述各種脈搏的長度,所以必須詢問。)補注:注釋中「依下原缺一字」是指「依」字的下方原稿缺失了一個字,謹推測為「次」。

岐伯答:「手足的六陽脈,從手到頭的長度為五尺。」(手陽明脈是大腸脈;手太陽脈是小腸脈;手少陽脈是三焦脈。這三條脈分佈在兩手,所以有六條脈,其他脈絡以此類推。)

各依營行次第,手之三陰,足之三陽,皆從內起,向於手足;手之三陽,足之三陰,皆從外起,向於頭□。此數手足之脈長短,故皆從手足向內數之,與手□□□脈十二經流注入身數亦同也。平按:手足之六陽《靈樞》、《甲乙》均無足字,疑衍。注向於頭下原缺一字,左方剩月旁,依經文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擬作腹,袁刻作項,恐未安。與手下原缺三字,謹擬作足外起三字。

白話文:

各個經脈的運行順序如下:手上的三條陰經、足上的三條陽經,都從內部開始,向手足延伸;手上的三條陽經、足上的三條陰經,都從外部開始,向頭部延伸。這些手足經脈的長度不一,所以都從手足向內數起,與手足外的十二經脈流入身體內部的數目相同。

注釋:

  • 「六陽」一詞在《靈樞經》和《甲乙經》中均未出現「足」字,疑為衍文。
  • 「頭下原缺一字」應為「腹」,因為足之三陰經從足部經過腹部。
  • 「與手下原缺三字」應為「足外起三字」,即足上的三條陽經從足部外側開始。

)五六三丈。(計手六陽從指端至目,循骨度直行,得有五尺,不取循繞並下入缺盆屬腸胃者,循骨度為數,去其覆回行者及與支別,故有三丈也。)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丈八尺,五六三尺,(手太陰,肺脈也。手少陰,心脈也。手心主,心包絡脈也。手之三陰,皆亦直循骨度,從手至胸三尺五寸,不取下入屬臟絡腑之者,少陰從心系上系目系及支別者亦不取。)凡二丈一尺。

白話文:

手陽明脈長三丈。(從手指尖沿著骨頭直行到眼睛,長五尺,不計算繞過並下行進入缺盆屬於腸胃的部分,只計算沿著骨頭的長度,去掉重疊和分支的部分,所以是三丈。)手之六陰脈,從手到胸中長三尺五寸,三遍六丈八尺,外加三尺,(手太陰脈是肺經;手少陰脈是心經;手厥陰脈是心包絡經。手之三陰脈也都沿著骨頭直行,從手到胸長三尺五寸,不計算下行屬於臟絡腑的部分,手少陰脈從心臟系統上行到眼睛系統及分支的部分也不計算。)總共兩丈一尺。

足之六陽,從足至頂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陽明,胃脈也。足太陽,膀胱脈也。足少陽。膽脈也。計人骨度,從地至頂七尺五寸,所謂八尺者何?以其足六陽脈,從足指端當至踝五寸,故有八尺也,亦不取腑臟及支別矣。)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足少陰,腎脈也。足厥陰,肝脈也。

白話文:

腳部六條陽經,從腳底到頭頂有八尺,六乘八為四丈八尺。(其中足陽明經是胃經,足太陽經是膀胱經,足少陽經是膽經。按人骨度量,從腳底到頭頂是七尺五寸,為什麼說是八尺?因為腳部六條陽經從腳趾尖到腳踝處有五寸,因此算作八尺,不包括臟腑和分支。)

腳部六條陰經,從腳底到胸中部有六尺五寸,六乘六為三丈六尺,再加上三尺,(其他內容遺失)足少陰經是腎經,足厥陰經是肝經。

足六陰脈,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太陰少陰俱至舌下,厥陰至頂,及入臟腑□□□□□數之也。平按:注足少陰上原缺六字,擬作「足太陰脾脈也」六字。袁刻將太陰脾脈補在六陰二字之上,陰下復脫脈字,與原抄不合。又臟腑下原缺五字,謹依上下注,作「與支別亦不」五字,袁刻於此處既不闕文,復脫「數之也」三字,與原抄不合。)凡三丈九尺。

白話文:

足六陰經脈,從足部上升到胸中,長度為六尺五寸。足太陰脾脈和足少陰腎脈都到達舌下,足厥陰肝脈到達頭頂,再進入臟腑與支脈相連接。總長度約為三丈九尺。

喬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丈四尺,二五一尺,(喬,陰陽二喬也,起處終處長短是同□□□□也。按中人七尺五寸,二喬脈皆起跟中,上□□□□七尺五寸,若為合數?然二喬至目內眥,與足太陽合,上行絡左右額角,故得合數,檢少陽筋即知也。平按:注是同下原缺四字,袁刻只空二格,不合。

白話文:

喬脈從腳部到眼睛的距離是七尺五寸,兩倍是十四尺,五倍是一尺(喬脈,指陰陽二喬脈,從起點到終點的長度相同)。根據中等人體身高七尺五寸,兩條喬脈都從腳後跟開始,向上延伸七尺五寸,如果相加,豈不剛好是十四尺?但是,兩條喬脈到眼睛內角時,會與足太陽膀胱經會合,向上延伸,連結左右兩側的額頭,所以能達到十四尺的總長度。這一點從少陽膽經的經絡分佈就能瞭解。

五寸下,原抄直接二喬,無缺文,袁刻空七格,不合。跟中上三字下,原抄缺四字,謹依《陰陽喬脈》篇,擬作「至目內眥」四字,袁刻只空二格,不合。又額角,額字袁刻誤作頗。故得合數,得字誤作為。均依原本更正。)凡一丈五尺。

白話文:

五寸以下的文字,原本抄本直接寫著「二喬」,沒有缺字,袁刻本卻空了七格,不符合。跟中上三個字下面,原本抄本缺了四個字,我根據《陰陽喬脈》篇,推測應該是「至目內眥」四個字,袁刻本只空了兩格,不符合。還有額角,袁刻本把「額」字誤寫成「頗」。另外,「得」字也誤寫成「作為」。我根據原本抄本,把這些錯誤都更正了。所有這些文字加起來一共是一丈五尺。

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上行至頭,任脈唯至兩目之下,督脈上行至目,復上□□□□□□極骶行所其長與任脈不同,若為皆有四尺五寸?然任脈□□□□□外循腹上行而絡唇口者,督脈取其起於下極之故□於脊脊上至風府者,以充四尺五寸之數,余不入數。平按:注「上行至頭」上,原缺八字,謹依《督脈》篇,擬作「督脈起於少腹以下」八字。

白話文:

督脈和任脈各長四尺五寸,總共八尺,二四為八尺,二五為一尺。(督脈)上行至頭,(任脈)只到兩眼下方,督脈上行至眼睛,又上行(此處缺八字),極於骶骨處。它的長度與任脈不同,為什麼它們都有四尺五寸?因為任脈(此處缺八字),從外側沿著腹部向上行,並連接脣口;督脈取其從下極開始,因而在(脊柱脊椎)上至風府處,補足四尺五寸的長度,其餘部分不計在數內。

更正:注釋中「上行至頭」上方,原本缺八個字,根據《督脈》篇,推測為「督脈起於少腹以下」八個字。

「極骶」上原缺六字,謹依《督脈》篇,擬作「顛,別下項,至下」六字。「然任脈」下原缺五字,謹擬作「取其起胞中」五字。「故」下原缺一字,謹依《督脈》篇擬作俠。)凡九尺。凡都合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絡,孫絡之盛而有血者疾誅之,盛者徐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人之血脈,上下縱者為經,支而橫者為緯。

白話文:

「極骶」上原本缺失六個字,根據《督脈》篇,推測應該是「顛,別下項,至下」六個字。「然任脈」下原本缺失五個字,推測應該是「取其起胞中」五個字。「故」下原本缺失一個字,根據《督脈》篇,推測應該是「俠」字。

總長九尺。總共加起來有十六丈二尺,這是氣的巨大經絡。經脈猶如主幹,分出橫向支脈稱為絡脈,絡脈的細小分枝稱為孫絡。孫絡中盛有血液,過多時可快速放血去除,量多時應慢慢放血,量少時則服用藥物補充。(人體的脈絡,縱向上下走行的是經絡,橫向分出的是絡脈。)

□□足左右各有十二,合二十四脈、陰喬、陽喬、任脈、□□□二十八脈,在膚肉之裡,皆上下行,名曰經脈。十五絡脈及□絡見於皮表,橫絡如緯,名曰絡脈。皆是血氣所□□□稱為隧也。凡大小絡虛,皆須飲藥補之,不可去血,去血虛虛,不可不禁也。平按:「凡九尺」三字,原抄作「九」字,依《靈樞》、《甲乙》及本經上文,應作「凡九尺」三字。「為孫」下《靈樞》無「絡,孫絡之」四字,「瀉」上無「徐」字。

白話文:

人體的左右腿各有十二條經脈,合計有二十四條脈,加上陰喬、陽喬、任脈,總共有二十八條經脈,位於皮肉之中,都向上向下運行,叫做經脈。十五條絡脈和大小絡脈分佈於皮膚表面,橫向交錯如緯線,叫做絡脈。這些都是血氣流經的通道,所以也稱為隧。凡是大小絡脈虛弱,都必須服用藥物補益,不可放血,放血會虛上加虛,不可不禁止。

注「為緯」下原缺二字,擬作「凡手」二字。袁刻空六格不合。「任脈」下原缺三字,擬作「督脈合」三字,袁刻空五格不合。「及」下原缺一字,擬作「別」,袁刻空四格,不合。所下原缺三字,擬作「貫注,故」三字,袁刻空五格,不合。)

白話文:

疾病都是由於陽氣無法順利運行,陰氣過盛所致。陽氣順暢,陰氣不易停滯;陰氣停滯,陽氣就不通,所以陽氣不足,陰氣就盛。

十二條經脈是貫穿人體的重要通道,其中有六條陽經和六條陰經,各自循行於身體不同的部位。陽經行於外,陰經行於內,陽經在表,陰經在裡。陽氣運行於陽經,陰氣運行於陰經。陽經與陽經、陰經與陰經並行,稱為絡脈。陽經與陰經交會的部位就是穴位,共計三百六十五個。

任脈和督脈雖然不屬於十二條經脈,但它們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任脈在前,督脈在後,它們循行於人體中軸線,貫通全身,與十二條經脈相連。陰氣運行於任脈,陽氣運行於督脈。

所有手、腳和頭部的陽經會聚於督脈,所有手、腳和頭部的陰經會聚於任脈。這兩條經脈與十二條經脈相互貫通,所以身體的陽氣和陰氣都集中於任脈和督脈。

陽氣不足時,陰氣就會停滯,陽氣和陰氣就會失去平衡。氣機不順,疾病就會產生。因此,治療疾病必須調和氣機,疏通經絡,暢通氣血,才能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