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二(卷首缺)·營衛氣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卷首缺)·營衛氣 (1)

1. 卷第十二(卷首缺)·營衛氣

平按:此篇自溢於中以上,殘脫不完,篇目亦不可考。其自黃帝曰營氣之道至肺流,凡二十字,從《靈樞》、《甲乙》《營氣》篇補入。自溢於中以下至逆順之常也,見《靈樞》卷四第十六《營氣》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營氣》篇。自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至末,見《靈樞》卷四第十八《營衛生會》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十一《營衛三焦》篇。

白話文:

注釋:這篇文章從內容來看,水準在中等以上,但可惜殘缺不全,篇名也無法考證。從「黃帝曰營氣之道」到「肺流」這二十個字,從《靈樞》、《甲乙》《營氣》篇補入。從「溢於中」以下到「逆順之常也」,見於《靈樞》卷四第十六《營氣》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一第十《營氣》篇。從「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到最後,見於《靈樞》卷四第十八《營衛生會》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一第十一《營衛三焦》篇。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以上從《靈樞》、《甲乙經》《營氣》篇補入。平按:《甲乙經》無黃帝曰三字。)溢於中,布散於外,(谷入胃已,精濁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氣,流溢五臟,布散六腑也。)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毋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白話文:

黃帝說:人體的營養氣(營氣),以內部消化吸收為重要。食物進入胃部,就會傳遞到肺部,再從肺中流出溢散,滋養內部和外部。(食物進入胃後,精華部分向下流淌,清氣進入肺部。肺部獲得這股氣,流溢到五臟,分佈到六腑。)精華中的精純部分在經脈中運行,循環不息,運轉完畢又重新開始,這就是天地循環的規律。

(精專血氣,常營無已,名曰營氣也。)故氣從太陰出,注於陽明,上行至面,注足陽明,下行至跗,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以下言營行十二經脈也。氣,營氣也。營氣起於中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注手太陰,手陽明乃之足陽明也。平按:出下《甲乙》有循臂內上廉五字。

白話文:

(精純的血氣,不斷地運行,稱為營氣。)所以營氣從太陰經(脾經)出發,注入陽明經(胃經),由上向上運行到面部,注入足陽明經(胃經),向下運行到足跗,再注入大腳趾之間,和太陰經(脾經)相合。(以下說明營氣運行十二經脈的過程。營氣起始於中焦(脾胃),隨著胃氣從胃口排出,進入上焦(胸腔),注入手太陰經(肺經),然後是手陽明經(大腸經),再到足陽明經(胃經)。平按:《甲乙經》下文中提到循著手臂內側向上運行。)

注於陽明《靈樞》、《甲乙》作注手陽明。《靈樞》無至面二字。)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掖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陽,上行乘掖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行注小指之端,(足太陰脈注心中,從心中循手少陰脈行也。合者,合手小指端也。

白話文:

陽明經(《靈樞》和《甲乙經》中記載)的別支從臉部開始,往上行至脾臟。從脾臟分出後,沿著手少陰經到達腋下和小臂,再分出支脈通向小手指尖,與手太陽經相合。然後,沿著腋下上行,到達肩胛骨內側,進入眼眶內角,向上經過頭頂,向下經過後頸,與足太陽經相合。再沿著脊柱向下經過臀部,分出支脈通向小手指尖。(足太陰經的支脈也通向心臟,從心臟沿著手少陰經分出支脈到達小手指尖。)

上巔下項者,十二經中,手太陽脈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手太陽脈,起目內眥。此言上巔者,循手太陽氣至目內眥,合足太陽之氣,與之共行,上頂下項,然後稱合,理亦無違也。平按:抵脾《靈樞》作抵髀。掖《靈樞》、《甲乙》均作腋,下同,不再舉。下臂注小指端,《靈樞》無之端二字。

白話文:

從頭頂到頸項這一段,屬於十二經絡中的「手太陽小腸經」。這條經絡從太陽穴部位分出,經過臉頰、鼻子,抵達眼睛內角;然後從眼睛內角開始往上走。所謂「上巔下項」,就是循著手太陽小腸經的氣血,從眼睛內角到頭頂,再到頸項。這條經絡與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會合,一起運行。從理論上來看,這也是合理的。

註:

  • 「抵脾」一詞,在《靈樞經》中應該是「抵髀」。
  • 「掖」字在《靈樞經》和《甲乙經》中都寫作「腋」。
  • 「下臂注小指端」這句話,《靈樞經》中沒有「端」字。

尻下《靈樞》、《甲乙》有下字。)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注(平按:注《靈樞》、《甲乙》作主。)脈出掖下臂,入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平按:《甲乙》作手中指。)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平按:膽《甲乙》作膻。)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

白話文:

尻部的穴位,在《靈樞》和《針灸甲乙經》中稱為「尻下」。穴位經脈沿著腳心向下,注入「足少陰」經,向上行經腎臟。從腎臟注入心臟,散佈於胸腔中,沿著心經流出腋窩,進入上臂兩根筋中間,到達手掌,從中指尖出,再流向小指和無名指尖,匯入「手少陽」經,向上流經膻中穴,散佈於三焦,從三焦進入膽經(註:「膽」字在《針灸甲乙經》中為「羶」),從脇肋流出,注入「足少陽」經,向下行至腳背上方,然後從腳背注入大拇指間,匯入「足厥陰」經。

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別者,(平按:《靈樞》、《甲乙》作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行逆順之常也。(問曰:肝脈足厥陰,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白話文:

營氣從足厥陰肝經開始運行,向上到達肝臟。從肝臟注入肺臟,再向上經過喉嚨,進入耳後的竅穴,終於貯血之門。其分支(靈樞經和甲乙經記載為其支別者)向上經過額頭,沿著頭頂向下經過後頸,沿著脊椎進入腰骶部,這就是督脈。督脈連接陰器,向上經過肚臍,進入腹腔,進入缺盆,向下注入肺臟,再返回太陰經。這是營氣運行常規的逆順途徑。(有人問:肝經屬於足厥陰,向上貫穿膈肌,分佈在脅部和肋骨,沿著喉嚨後部,向上進入耳後,連接眼肌,向上出額頭,與督脈在頭頂會合。

此言足厥陰脈循喉嚨究於畜門、循巔入骶等是督脈者,未知督脈與足厥陰脈同異何如?答曰:足厥陰脈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上至於巔,與督脈會。督脈自從畜門上額至巔,下項入骶,與厥陰不同。

白話文:

文中提到的足厥陰脈,經過喉嚨、耳後深入腮腺和下頜骨,再經頭頂進入腰骶部。而督脈的走向呢?有學者認為,督脈經過喉嚨、後腦頂部,再進入腰骶部。那麼,督脈與足厥陰脈之間,是否有相同和相異之處?

回答是:足厥陰脈從肝臟上行,注入肺臟,再向上經過喉嚨到達後腦頂部,與督脈交匯於後腦頂部。而督脈從下頜骨上行,經過前額到達後腦頂部,然後向下經過後頸部進入腰骶部,與足厥陰脈的走向不同。

此言別者上額循巔之言,乃是營氣行足厥陰至畜門,別於厥陰之脈,循督脈上額至巔,下項入骶絡陰器,上循腹裡入缺盆,復別於督脈,注於肺中,復出手太陰之脈,此是營氣循列度數常行之道,與足厥陰及督脈各異也。頏顙,當會厭上雙孔。畜門,鼻孔也。逆順者,在手循陰而出,循陽而入,在足循陰而入,循陽而出,此為營氣行逆順常也。

平按:此營氣之行《甲乙》作此營氣之所行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這裡所說的「別者上額循巔」,指的是營氣從足厥陰經循行到畜門,再從厥陰經分出,循督脈上額至巔,下項入骶絡陰器,再上循腹裡入缺盆,又從督脈分出,注於肺中,再從手太陰經出來。這是營氣循行的一定的軌跡和順序,與足厥陰經和督脈是不同的。頏顙指會厭上方的兩個孔,畜門指鼻孔。營氣的逆順運行,在手部是循陰經而出,循陽經而入;在足部是循陰經而入,循陽經而出。這是營氣逆順運行的規律。

此營氣運行。《甲乙經》作此營氣運行的地方。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行?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上焦。(夫三焦者,上焦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理在臍旁;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其理在臍下一寸。故營出中焦者,出胃中口也;衛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營氣和衛氣的運行路徑,它們從哪裡開始?

岐伯回答:營氣從中焦開始運行,衛氣從上焦開始運行。

(中焦分為三部分:上焦在胃的上口,主要作用在體內不出,它的作用部位在膻中;中焦在胃的中口,不向上不下,主要作用是消化食物,它的作用部位在肚臍旁;下焦在肚臍下方,在膀胱的上口,主要作用是區分清濁,出而不入,它的作用部位在肚臍下方一寸。所以營氣從中焦(胃中口)開始運行;衛氣從上焦(胃上口)開始運行。)

平按:從行《靈樞》作從來,《甲乙》作從始,無岐伯答三字。)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前問營衛二氣所出,出於三焦,未知上焦衛氣出在何處,故致斯問。平按:《甲乙》無黃帝曰願聞及下岐伯曰十三字。)岐伯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布胸中,走掖,循太陰之分而行,還注陽明,上至舌,(咽胃之際,名胃上口。

白話文:

根據《靈樞》的記載,應該是「從來」,而《甲乙經》則寫作「從始」,並沒有岐伯的回答。黃帝問道:「我想知道三焦從哪裡出來?」(之前問過營衛二氣的來源,得知它們源於三焦,但不知道上焦的衛氣具體從哪裡出來,所以才提出這個問題。)岐伯回答:「上焦從胃上口出來,沿著咽喉向上穿過橫膈膜,分布在胸腔,經過腋窩,循著太陰經的分支走行,最後回到陽明經,到達舌頭。(咽喉和胃的交界處,稱為胃上口。)

胃之上口出氣,即循咽上布於胸中,從胸中之掖,循肺脈手太陰行至大指次指之端,注手陽明脈,循指上廉上至下齒中。氣到於舌,故曰上至舌也。此則上焦所出與衛氣同,所行之道與營共行也。平按:布上《靈樞》、《甲乙》有而字。還注陽明《靈樞》作還至陽明,《甲乙》作還至手陽明。

白話文:

胃的上端開口呼出氣體,接著沿著咽喉往上分布到胸腔,從胸腔的腋窩處,沿著肺經手太陰脈絡行進至大拇指與食指的末端,匯入手陽明脈,沿著手指上緣向上到達下排牙齒的內側。氣體到達舌頭,因此說它向上到達舌頭。這條經脈的氣息與上焦所出的衛氣相同,行進的路徑與營氣共同運行。平時按壓時,《靈樞》和《甲乙經》中有「而」字。回到陽明脈,《靈樞》寫作「還至陽明」,《甲乙經》寫作「還至手陽明」。

注從胸中,從字袁刻作循。)下足陽明,其脈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與足陽明合。足陽明下行至足太陰等,與營氣俱行也。平按:下足陽明《甲乙》作下注足陽明。注交人中,交字袁刻誤作夾。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周而復大會於手太陰。

白話文:

陽經脈絡源自胸部,從鼻翼兩側延伸到人中穴,左邊接右邊,右邊接左邊,向上經過鼻孔,與足陽明經相會。足陽明經向下延伸到足太陰經等經絡,與營氣(血氣)同時運行。

通常營氣和經絡之氣在陽氣區域運行 25 度,在陰氣區域也運行 25 度,完成一週;因此經過 50 次循環,會在手太陰經再次相會。

(營氣行晝,故即行陽也;行夜,故即行陰也。其氣循二十八脈十六丈二尺,晝行二十五周,夜行二十五周,故一日一夜行五十周,平旦會手太陰脈也。一度有一周,五十周為日夜一大周矣。上焦衛氣循營氣行,終而復始,常行無已也。平按:行於陽二句《甲乙》作行於陰陽各二十五度,一周也作為一周,故下有日夜二字,復下有始字。

白話文:

營氣在白天運作,所以也稱為「行陽」;在晚上運作,所以也稱為「行陰」。營氣在人體的二十八條脈絡中運行,總長十六丈二尺。白天運行二十五週,晚上運行二十五週,因此一天一夜運行五十週,在清晨與手太陰脈會合。一次循環為一週,五十週為一天一夜的大循環。上焦的衛氣跟隨著營氣運行,循環不息。

校注:

《甲乙》版本把「行於陽」和「行於陰」改為「行於陰陽各二十五度」,「一週」也改為「一週」,所以後面有「日夜」和「始」字。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營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蒸,之冰反,火氣上行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們吃喝熱的東西後,津液未定,卻出汗,有時出在臉上,有時出在背上,有時出在身體的一半部位,為什麼不循著營衛之氣的運行規律出汗呢?」

岐伯回答道:「這是因為外感風邪,導致肌膚腠理疏鬆,陽氣蒸騰,汗液外泄,衛氣運行不暢,無法遵循正常的運行規律。這股汗氣猛烈而迅速,遇孔即出,所以不能按照正常規律出汗。因此,稱為『漏泄』。」

衛氣在於脈外分肉之間,腠理傷風,因熱飲食,毛蒸理泄,腠理內開。慓,芳昭反,急也。悍,胡旦反,勇也。言衛氣勇急,遂不循其道,即出其汗,謂之漏泄風也。平按:營衛氣《靈樞》、《甲乙》無營字。命曰《甲乙》作名曰,袁刻脫命字。泄《靈樞》、《甲乙》均作泄。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知道中焦是如何形成的?

岐伯回答:中焦與上口相接,從上焦之後形成。所謂「受氣」是指在上焦受納的穀氣,在中焦分離渣滓,吸收津液,轉化為精微物質。這些精微物質通過肺脈上升,轉化為血液,滋養身體。

《靈樞》胃口作胃中。《靈樞》、《甲乙》承津液,承字均作蒸。注五穀上原缺一字,依經文擬作受。)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人眼受血,所以能視,手之受血,所以能握,足之受血,所以能步,身之所貴,莫先於血,故得行於十二經絡之道,以營於身,故曰營氣也。隧,道也。

白話文:

《靈樞》說,胃口是由胃中產生的。《靈樞》、《甲乙經》中都把「承」字解釋為「蒸」。「注五穀上原」這句話缺了一個字,根據經文的意思,應該填上「受」。最貴重的東西莫過於此,所以它能獨自通行於經絡,叫做營氣。人眼因為有血,所以才能看見;手因為有血,所以才能握住東西;腳因為有血,所以才能行走。身體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血,所以它能通行於十二經絡,滋養全身,因此叫做營氣。隧,就是道路的意思。

故中焦□□營氣也。平按:命曰營氣,《甲乙》無氣字。注中焦下原缺二字,因上節問中焦之所出,故此處擬作所出二字。)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也?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毋汗,奪氣者毋血,故人生有兩死而毋兩生。

白話文:

中焦接引營氣。

黃帝問:血和氣,名稱不同,但性質相同,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答:營衛之氣是精氣的精華,血是神氣的精華,所以血和氣,名稱不同,但性質相同。

奪走血氣會出汗,奪走營氣會出血,所以人有兩個死亡原因,而有兩種生存方式。

(營衛者人之至精之氣,然精非氣也,血者神明之氣,而神非血也,故比之□水氣無異也。毋血亦死,毋氣亦死,故有兩死也;有血亦生,有氣亦生,隨有二即生,故毋兩生也。)

白話文:

人體營衛之氣是非常精微的,但精氣不是營衛之氣;血是神明之氣,但神氣不是血,因此將血和氣比喻為水和氣沒有什麼不同。沒有血的人會死,沒有氣的人也會死,所以會有兩死。有血的人也會活,有氣的人也會活,同時擁有這兩者才會活,所以不會有兩生。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迴腸,大腸也。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而不內,此下焦處也。濟泌別汁,循下焦滲入膀胱,此下焦氣液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知道下焦的來源。」

岐伯答道:「下迴腸就是下焦,它連接著膀胱,水穀會經過迴腸流入膀胱。因此,水穀一般都會在胃中停留,形成糞便,然後一起進入大腸,形成下焦。水穀進入下焦後,水分會滲入膀胱,而糞便會繼續下行,分別排泄出清液和濁液。清液會沿著下焦流入膀胱。」

(註解:迴腸和大腸是同一條腸道。下焦位於臍下,對應著膀胱的開口處,主要負責分辨清濁液體,阻止濁液進入膀胱。下焦還有氣液,這些氣液會沿著下焦流入膀胱。)

膀胱,尿脬也。平按:《甲乙》無黃帝曰至岐伯答曰十四字,而成作而為,濟泌作滲泄。)黃帝曰:人飲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滑,故後谷入而先谷出焉。(其氣悍者,酒為熟谷之氣,又熱,故氣悍□□□。平按:注又熱,袁刻脫又字。

白話文:

膀胱就是尿液儲存的器官。

黃帝問:人喝了酒,酒也會進入胃裡,但是為什麼在食物還沒有完全消化之前,小便就先排出了?

岐伯回答:酒是熟食經過液化而成的,它的氣味辛烈滑利,所以後進入身體的食物先被它帶出來了。(酒的氣味辛烈,因為酒是由熟食的氣味形成的,並且酒是熱的,所以它的氣味辛烈。

悍下原缺三字,依經文擬作以滑也三字。)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上焦之氣,如霧在天,霧含水氣,謂如雪霧也。漚,屋豆反,久漬也。中焦血氣在脈中,潤一頃,謂之漚也。下焦之氣溲液等,如溝瀆流在地也。平按:注雪字恐系云字傳寫之誤。

白話文:

(缺失的文字已根據經文補上為「以滑也」三字。)黃帝說:對啊。我聽說上焦的氣息就像霧一樣,中焦的氣息像水珠一樣,下焦的氣息像水溝一樣,這就是你所說的啊。(上焦的氣息,就像霧氣在天空,霧氣包含水氣,所以稱為「霧氣」。「漚」,讀音同「屋豆」,指的是長時間浸泡。中焦的血氣在脈絡中運轉,滋潤全身,稱為「漚」。下焦的氣息和體液等,就像水溝中的水在地面上流動。平按:注釋中的「雪」字疑為傳抄錯誤,應為「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