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二十一·九針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一·九針之一 (4)

1. 九針要解

(八十一難)五臟氣已絕於內者,謂腎肝之氣為陰在內也。而醫之用針,反實心肺,心肺為陽也。陰氣虛絕,陽氣盛實,是為實實虛虛,故死。心肺為外,心肺之氣已絕,用針者實於腎肝,亦為實實虛虛,所以致死之也。

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目為五臟使候也;循增也。察目五色增明,即知無病者也。)

循明則聲章。聲章者,言聲與生平異。五色增明異常明,五聲辨章別於生平,蓋是旡病之候也。

白話文:

(八十一難中提到,五臟的氣已經在體內衰竭,指的是腎和肝的氣,因為它們屬陰,在體內。但醫生用針反而去加強心和肺,心和肺屬陽。陰氣已經虛弱衰竭,陽氣反而旺盛強實,這就是該實的反而虛,該虛的反而實,所以導致死亡。心和肺在體表,它們的氣已經衰竭,如果用針去加強腎和肝,也會導致該實的反而虛,該虛的反而實,因此也會致死。)

所以觀察眼睛,是因為五臟會使五色顯現於眼。 (眼睛是五臟的使者,能反映五臟的狀況。觀察眼睛五色是否正常增加,如果都正常明亮,就知道沒有疾病。)

如果眼睛五色都正常明亮,那聲音也會清晰,清晰指的是說話的聲音和以前的習慣不同,眼睛五色明亮並且比平常更明顯,五種聲音也能辨別清楚並且和以前不同,這大概是沒有疾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