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10)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10)
1. 脈論
(一陰厥陰也,一陽少陽也。厥陰肝脈也,少陽膽脈也。少陽之脈上肝貫心,診得二脈更代上絕。陰脈盛時乘陽,至心從心更代上下無常,不可定其陽出陰入,故曰出入不知也。厥陰上抵少腹,使胃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故其病喉嗌乾燥,病在於脾,脾胃同氣也。厥陰之氣連土,脾胃之也。)
二陽三陰至陰皆在陰,不過陽,陽氣不能止陰,陰陽並絕,浮為血瘕,沉為膿胕。
(二陽陽明也,三陰太陰也,至陰脾也。足陽明絡脾,故與太陰皆在陰也。其陰不能過入出土陽,陽復不能過土陰,是為陰陽隔絕。陽脈獨浮,故結為血瘕;陰脈獨沉,結以為膿胕。扶反義,當腐壞壞。)陰陽皆壯以下至陰。(太陰陽明皆盛以下入脾為病。)陰陽之解,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診決死生之期,遂次含歲年。
(如前經脈陰陽論解,解道言其生也,上合昭昭,陽之明也。語其死也,下合冥冥,陰之暗也。如此許診決死生,不失其候,遂得次第各合日月歲年之期之也。)
雷公曰:請問短期,黃帝不應。雷公復問,黃帝曰:在經論中。(指在此經論短斯中者也。)雷公曰:請問短期。(請問短期之論。)黃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土陽者,至春正月,脈有死徵,皆歸出春。
(冬陰也,時有病有陽氣來乘,至正月少陽王時,陰氣將盡,故脈有死其徵。死冬三月病,皆歸出春,春時出王萬物,故曰出春也。)冬三月之病,病在理已盡,草與柳葉皆殺,陰陽皆絕,期在孟春。
(理中也。冬時陽氣在肉,冬之陰氣為陽所傷已盡,在草柳葉火時反而死。若陰陽隔絕,正月時死之者也。)春三月之病,陽病日殺,陰陽皆絕,期在乾草。
(春為陽也。春陽氣王,今陽病者是陽衰故死也。若陰陽隔絕,不相得者,至土季秋金氣王時被克而死之也。)夏三月之病,病至陰,不過十日,陰陽交,期在溓水。
(夏陽也,至陰脾也。夏陽脾病,為陽所優,故不過脾之成數十日而死。若陰陽交擊,期在溓水,廉檢反水靜也,七月水生時之也。)秋三月之病,三陽俱起,不治自已;陰陽交合者立,立不能坐,坐不得起,三陽獨至,期在石水。
(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也。秋三月病,診得三陽之脈同時而起,是陽向衰少,陰雖病不療自已。若陰陽交事一上下,故立不能坐,不能起也。若三陽之脈各別獨至者,陽不勝陰,故至十月水凍時死也,寒甚水凍如石,故曰石水也。)二陰獨至,期在盛水也。
(二陰少陰也。少陰獨至,則陰不勝陽,故至春月水解水盛時死之也。)
黃帝坐明堂,召雷公問曰:子知醫之道乎?誦而頗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章,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主。(明堂天子所居室也。習道有五:一誦,二解,三別,四明,五章。子能誦之,未能解別,且可行之士群僚,不可之進尊貴。)星與日月光以章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若著至教,擬於二皇。(樹立也。雷公所願立天之道以章經術,益明後代,上通神農至教,擬於古之伏羲神農二皇大道也。疑當為擬者也。)黃帝曰:善!無失此陰陽表裡上下雌雄輸應也。
白話文:
脈論
(一)陰脈中的厥陰脈,和陽脈中的少陽脈互相對應。厥陰是肝脈,少陽是膽脈。少陽脈氣上行到肝部,再貫穿到心臟。如果診斷到這兩條脈氣交替上行,而且在陰氣強盛的時候,陽氣會隨之到達心臟,心臟的脈氣又會交替上下,變化無常,難以判斷陰陽的走向。因為陽氣出,陰氣入,所以說它出入無常。厥陰脈向上連到小腹,使胃氣向上貫穿膈膜,分布到脅肋,再沿著喉嚨走。因此,它的病症會導致喉嚨乾燥。病症的根本在脾,因為脾和胃的氣是相通的。厥陰的氣和脾胃相連,所以它們的病症也是相互關聯的。
陽脈中的少陽,和陰脈中的太陰,以及脾陰的極致都屬於陰的範疇,它們不會超過陽的範圍。陽氣不能停止陰氣的侵入,陰陽之氣同時斷絕,如果脈象浮在表面,代表體內有血瘕(腫塊);如果脈象沉在底下,則代表體內有膿腫。如果脈象與病症相反,則代表病情將會腐爛壞死。陰陽之氣都強盛的時候,會向下達到脾陰的極致。(太陰和陽明之氣都強盛的時候,會向下進入脾,導致疾病。)陰陽之氣的分解,向上與光明相合,向下與黑暗相合。診斷可以判斷人生死的期限,並以此來推算人的年歲。
(如前面經脈陰陽的理論所述,講解其生的道理,是指向上與光明相合,是陽的明顯表現。講解其死的道理,是指向下與黑暗相合,是陰的昏暗表現。按照這樣的理解,可以判斷生死,不會錯過時機,並且可以推算人壽命的期限。)
雷公問道:「請問短期的病症如何診斷?」黃帝沒有回答。雷公又問道,黃帝說:「在經脈的理論中已經講過了。」(指這經脈理論中已經講過短期的病症診斷。)雷公再次問道:「請問短期的病症如何診斷?」黃帝回答說:「冬季三個月的病,如果病是和陽氣相合,到了來年正月,脈象出現死亡的徵兆,都會在春季出現。」(冬季屬陰,這個時候如果病有陽氣入侵,到了正月少陽當令的時候,陰氣將要耗盡,所以脈象出現死亡的徵兆。冬天三個月的病,都會在春季發生。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所以說是春季出現。)
冬季三個月的病,如果病在肌肉深處,陽氣已經耗盡,就像草和柳葉一樣枯萎死亡,陰陽都斷絕,那麼預計會在初春時死亡。(肌肉深處是陽氣所藏之處,冬天陽氣受陰氣所傷而耗盡,像草和柳葉遇火而枯萎。如果陰陽之氣隔絕,到了正月就會死亡。)春季三個月的病,陽氣虛弱,陰陽都斷絕,預計會在秋季末期死亡。(春季屬陽,陽氣旺盛,如果陽氣虛弱,代表陽氣衰敗,就會死亡。如果陰陽隔絕,不能互相調和,到了秋季末期,金氣當令的時候,就會被剋制而死。)
夏季三個月的病,如果病邪到了脾陰的極致,不會超過十天,陰陽之氣交替,預計會在水靜的時候死亡。(夏季屬陽,脾屬陰。夏季脾病是陽氣過盛所導致,所以不會超過脾的成數十天就死亡。如果陰陽交戰,預計會在七月水靜時死亡,因為七月是水生之時。)秋季三個月的病,如果三陽之脈同時興起,即使不治療也會自愈。如果陰陽之氣交合,就會出現站立不穩,坐下又不能起身,如果三陽之脈分別獨自出現,預計會在冬天水結冰的時候死亡。(三陽分別是太陽、陽明、少陽。秋季三個月,如果診斷到三陽之脈同時出現,代表陽氣將要衰退。如果少陰之脈雖然有病,但身體也會自己恢復。如果陰陽之氣交合,就會出現身體不穩。如果三陽脈象分別獨自出現,代表陽氣不能勝過陰氣,所以會在十月份,水凍結的時候死亡。寒冷到水都結冰,所以說是水結冰。)
如果只有陰脈出現,預計會在春季水盛的時候死亡。(陰脈中的少陰脈如果單獨出現,代表陰氣不能勝過陽氣,所以會在春季冰雪融化,水勢旺盛的時候死亡。)
黃帝坐在明堂,召見雷公問道:「你了解醫道的真諦嗎?你誦讀醫書,大致能辨別一些,但還不能完全明白,也不能將其闡述清楚,你只能夠用它來治理一些官吏,還不足以治理諸侯。」(明堂是天子居住的宮室。學習醫道有五個階段:誦讀、理解、辨別、明白、闡述。雷公能夠誦讀,但是還不能夠理解和辨別,還只是可以用來治理官吏,不能夠用來治理諸侯。)
醫學的精髓如同日月星辰的光芒,能夠闡明經脈的道理,使後世更加明了,可以上通神農的醫術,達到古代伏羲和神農的境界。(樹立醫道,就像雷公希望樹立天道來闡明經脈的道理,使後世更加明了,可以上通神農的醫術,達到古代伏羲和神農的境界。這裡的“擬”字,應該是“比擬”的意思。)
黃帝說:「很好,不要忘記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的相互作用和應對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