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九·經脈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經脈之二 (4)

1. 經脈皮部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而生大病黃帝曰善,見《素問》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論》篇。自夫經絡之見也至末,見《素問》卷十五第五十七《經絡論》。又自篇首至末,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白話文:

說明:

此篇從開頭到「而生大病,黃帝曰善」一段,見於《素問》卷十五第五十六《皮部論》篇。

從「夫經絡之見也」到最後一段,見於《素問》卷十五第五十七《經絡論》。

另外,從開頭到最後一段,也見於《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皮有分部,(前說十五大絡,循其行處以求其病。次說皮部十二絡之以十二經上之以皮分十二部,以取其病,故曰皮有部也。)脈有經紀,(大絡小絡,總以十二大脈,以為皮部經紀。)筋有結絡,(十二經筋,各有結聚,各有包絡。)骨有度量,(骨有大小長短度量。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聽說皮膚有劃分的區域(前文提到十五條大絡脈,循著它們的走行尋找疾病。接著說皮部十二絡脈,用十二經絡將皮膚分為十二個區域,以判斷疾病,因此說皮膚有區域劃分。),脈絡有組織管理(大絡脈小絡脈,總是以十二條大脈作為皮部的組織管理。),筋有交錯連結(十二經筋,各有交集,各有包覆。),骨骼有尺寸長短的規律(骨骼有大小長短的尺寸規律。)」

)其所生病各異,(以其皮脈筋骨各各不同,故皮脈筋骨生病異之。)別其分部,左右、上下、陰陽所在,(別在皮脈筋骨分部異者,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陰有陽,六種所在。)病之終始,(病客前六,有初有極也。平按:終始《素問》作始終。)願聞其道。岐伯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諸經皆然。

白話文:

各種疾病的成因不同,(因為皮、筋、骨各有各的特性,所以其致病原因自然不同。)找出其發病部位,不管左右、上下、陰陽所在,(不同發病部位有其成因,有左有右、有上有下、有陰有陽,共分為六種。)疾病的發展歷程,(疾病由發病到轉變,有其不同的階段。)請您講解其中的道理。岐伯說:想要了解皮部疾病,可以經脈系統作為依據,所有經脈的皮部疾病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瞭解。

(欲知皮之部別,十二經為綱紀也。十二經皮部絡,皆以此為例也。平按:注部別袁刻作別部。)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蜚,扶貴反。陽明大經為陽,故大小絡為陽明之陽。陽明之脈有手有足,手則為上,足則為下。又手陽明在手為下,在頭為上;足陽明在頭為上,在足為下。

白話文:

要想了解皮膚的分佈區別,十二經脈是依據。十二經的皮膚絡脈,都以此為例。

陽明的陽絡,稱為「害蜚」,上下遵循同一法則。(「蜚」字,讀音同「扶貴」。陽明大經是陽經,所以它的分支絡脈也是陽明之陽。陽明經有手足之分,手部為上,足部為下。又如,手陽明經在手上為下,在頭上為上;足陽明經在頭上為上,在腳上為下。)

診色行針,皆同法也,余皆放此。平按:蜚下《甲乙經》有「十二經」三字。)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浮,謂大小絡見於皮者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絡脈俱有五色,然眾絡以色偏多者候其別病。邪客分肉之間,迫肉初痛,故絡青也。久留為冷為熱,或為不仁以成於痹,故絡青深為胎黑也。

白話文:

辨別皮膚顏色和針灸方法,都是相同的法則,其他的都依此推廣。平按:「蜚下《甲乙經》」中有「十二經」三字。)觀察皮膚上有顯露的脈絡者,都是陽明經的經絡。(浮,指大小脈絡浮現於皮膚者。)脈絡顏色多青則疼痛,多黑則麻痺。(脈絡都有五種顏色,但各脈絡顏色偏多者,以此來診察其不同的病症。邪氣侵犯肌肉之間,壓迫肌肉最初會疼痛,所以脈絡青色。邪氣停留時間長了,會變成冷或熱,或變成不感覺疼痛而成為麻痺,所以脈絡青色深了則變成黑色。)

)多黃赤則熱,(癉熱在中,氣溢皮膚,故絡黃赤也。平按:《素問》、《甲乙經》無多字。)多白則寒,(堊白,寒也。故寒氣在中,絡白色也。)五色皆見則寒熱,(青赤黃等為陽色也,白黑二種為陰色也,今二色俱見,當知所病有寒熱也。)絡盛則入於經,(盛,大小絡盛也。

白話文:

如果身體的經絡呈現黃紅色,就代表體內有熱症,因為熱症會聚集在身體內部,熱氣溢出皮膚,導致經絡呈現黃紅色。如果經絡呈現白色,就代表體內有寒症,因為寒氣聚集在身體內部,所以經絡呈現白色。如果經絡呈現五種顏色,就代表體內有寒熱兩種病症,因為青、赤、黃等顏色屬於陽性,而白、黑兩種顏色屬於陰性,現在兩種顏色都出現了,就代表病情既有寒症也有熱症。如果經絡非常明顯,就代表病症已經侵入經脈。

大小絡中痛、痹、熱、寒、寒熱五邪盛者,則循絡入經也。平按:入下《素問》、《甲乙經》有客字。)陽主外,陰主內。(陽絡主外,陰絡主內也。在陽絡者主外,在陰絡者主內也。)少陽之陽,名曰樞特,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脈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滲於內也,諸經皆然矣。(少陽絡盛則入於經,故主內也;經盛外溢,故主出也。

白話文:

當大小絡脈出現疼痛、麻痺、發熱、畏寒、寒熱等五邪旺盛的情況時,邪氣就會沿著絡脈進入經脈。

《素問》、《甲乙經》中記載:陽脈主外,陰脈主內。陽脈主外表示氣血流通於體表,陰脈主內表示氣血流通於體內。少陽之陽脈,又稱樞特,上下同理。如果某個部位浮現絡脈,表明少陽絡脈旺盛,邪氣可能從絡脈進入經脈。因此,在陽脈的邪氣會影響體內,在陰脈的邪氣會影響體外。所有的經脈都遵循這個規律。

諸陰陽絡主內出者,例以此知也。滲,山蔭反,下入也。平按:樞特《素問》作樞持,《甲乙經》作樞杼,注云:一作持。上下同法,《甲乙經》無此四字。絡脈,脈字《素問》、《甲乙經》均無。主出《甲乙經》作主外。注下入也三字袁刻脫。)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脈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外盛者,則入於大經也。

白話文:

凡是陰陽經脈主導從身體內部通往外部的,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判斷。滲,唸作「ㄕㄣ」,指深入到裡面。平按:《樞特素問》作「樞持」,《甲乙經》作「樞杼」,註解中說:一說是「持」。上下判斷方法相同,《甲乙經》沒有「上下同法」四個字。絡脈,脈字在《素問》、《甲乙經》中都沒有。主出,《甲乙經》作主外。註解中的「深入到裡面」三字,袁刻本中脫漏了。)太陽之陽,名稱為關樞,上下判斷方法相同,觀察它的部位中如果有浮出的絡脈,這些都是太陽經的絡脈,絡脈盛的話就會侵入經脈裡面。(外在盛的話,就會侵入大經脈裡面。

)少陰之陰,名曰樞檽,(而泉反。平按:檽《素問》作儒,新校正云:「《甲乙經》作檽。」今本《甲乙經》仍作儒,正統本《甲乙經》作檽。日本丹波元簡《素問識》謂檽音軟,引《倉頡篇》為柱上承鬥之曲木。宜從《甲乙經》作檽。)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於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從陽絡部注於陽經也。)其經出者,從陰注於骨。

白話文:

少陰之陰,名為樞檽。它上下同脈絡。觀察它所屬部位有浮起的脈絡,這些都是少陰的絡脈。絡脈充盛就會侵入經脈,它侵入經脈時,從陽絡脈注入陽經。從經脈發出的,則從陰絡脈注入骨頭。

(從陰絡部出注陰經,內注於骨,少陰主骨也。平按:《素問》、《甲乙經》無經字。陰字下《素問》有內字,《甲乙經》有部內二字。)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太陰之陰,名曰關樞,(平按:關樞《素問》作關蟄,新校正云:《甲乙》蟄作執。

白話文:

從陰絡部位流出的,稱為陰經,深入骨頭內部。少陰主治骨頭。註解:《素問》、《甲乙經》中沒有「經」字。《素問》中「陰」字下面有「內」字,《甲乙經》中「陰」字下面有「部內」二字。心主宰的陰絡,稱為「害肩」,上下相同。觀察其部位如果有浮現的絡脈,那就是心主宰的絡脈,絡脈旺盛就會侵犯到經絡。太陰主宰的陰絡,稱為「關樞」。註解:《素問》中「關樞」作「關蟄」,《新校正》認為:《甲乙》中的「蟄」字是「執」字的誤寫。

今本《甲乙》仍作蟄,正統本《甲乙經》作執,袁刻亦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凡十二經脈者,皮之部也。(皮有部者,以十二脈分為部也。平按:經脈者《素問》、《甲乙經》作經絡脈者。)是故百病之始生也,下廣論外邪主於百病,次第所由也。

白話文:

現在的《甲乙經》仍使用「蟄」字,而正統的《甲乙經》和袁刻本則使用「執」字。)上下經文的治療方法相同,觀察手腳所屬的經絡中是否有浮腫的脈絡,這些都屬於太陰經絡。太陰經絡有十二條經脈,它們屬於皮部。(皮部分別屬於十二條經脈。平按:《素問》和《甲乙經》中的經脈是「經絡脈絡」。)所以,各種病症的最初發作,都是從皮膚開始的,以下面詳細說明外邪導致各種病症的過程和原因。

必先客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腑,稟於腸胃。(外邪氣,風寒暑濕。邪入身為病,先著皮毛,留而不出,則腠理孔開,因開而入,即客於絡脈,絡脈傳入陽經,陽經傳入六腑,於是稟承腸胃之氣以為百病。平按:絡脈下《素問》、《甲乙經》均有留而不去傳入於經八字。

白話文:

外邪之氣(如風、寒、暑、濕)入侵人體,首先停留於皮膚表面。如果邪氣入侵體內,就會使皮膚表面的毛孔張開。一旦毛孔張開,邪氣就會進入絡脈,並停留其中。邪氣在絡脈中停留不去,就會傳入腑臟,並影響腸胃。

(註:此段文字中「絡脈」一詞,《素問》和《甲乙經》中均有記載,表示邪氣停留於絡脈中不去,並傳入經絡。)

)邪之始入於皮也,泝然起豪毛,開腠理:(泝,蘇護反,流逆上也,謂寒邪逆入腠理也。外邪入身為病也,初著皮毛,能開腠理也。平按:泝《甲乙經》作淅。)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能令絡盛色變也。)其入客於經也,則減虛乃陷下;(減氣為虛,乃血少脈陷也。

白話文:

邪氣一開始進入皮毛的時候,汗毛會豎立起來,毛孔會打開。

當邪氣進入經絡的時候,經絡會出現異常的顏色。

當邪氣進入臟腑的時候,會導致氣血不足,出現陷落的症狀(指脈搏沉弱)。

平按:減《素問》作感,道藏本作盛,《甲乙經》亦作盛。)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施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矣。(循經入於筋骨之間,留而不去。寒邪不去則為二病:筋攣拘急,一也;骨乃疼痛,二也。若熱邪不去則以五病:筋熱緩施,一也;骨熱消細,二也;身肉爍,三也,爍,余藥反,淫邪在肉也;䐃臑破裂,四也;毛焦而直,五也。熱邪如此客於筋骨之間,遂至於死也。

白話文:

。#,筋骨,筋骨斷為#。#,不#,#斷,不#。#,斷,樂,樂。樂,斷,#,#樂,故樂,故#,故樂,故樂,故#,故樂,故#,故樂,故樂,故故,樂,故故,樂,#,故,#,故樂,故樂,#,故,故樂,故即,故樂,故樂,故樂,故,故即,故故,故樂,故#,故,故樂故,#,故樂故,故,故樂故,樂。故,故樂,故#,故而故樂,故,#而故,樂故,#,樂,故樂故,故,樂而,故樂故,故樂,而,樂故故而,故樂,故樂故,故樂故,故,故樂,故樂故。樂,故,樂而故,樂故,故,樂故,故樂故,故,樂故,樂,故樂。樂,故,故樂,故樂故,。故,樂、故,樂,故樂,故#,故,故樂故,故,故樂,故樂,故故樂

平按:施《素問》、《甲乙經》作弛。䐃《甲乙經》作膕。注淫邪在肉,袁刻肉作內。䐃臑,䐃字袁刻作膕。)黃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何如?岐伯曰: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腑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

白話文:

平按:施氏《素問》和《甲乙經》中「馳」字作「弛」;《甲乙經》中「膕」字作「膕」。注釋中「外淫之邪在於肉」一句,「肉」字在袁刻中為「內」。「䐃臑」中,「䐃」字在袁刻中為「膕」。

黃帝問道:「夫子提到皮部的十二個區塊,如果生病了會有什麼表現?」

岐伯答道:「皮部是脈絡分佈的地方。邪氣入侵皮部,會導致皮膚腠理疏鬆。腠理一旦疏鬆,邪氣就會進入絡脈。絡脈一旦滿溢,邪氣就會注入經脈。經脈滿溢,邪氣就會進入臟腑。因此,皮部有特定的分佈區域,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疾病。」

(前明邪入皮毛乃至稟於腸胃,次言邪入乃至筋骨之間,今言邪入至於臟腑,皆可以從淺至深,以至於大,在淺不療,遂生大病也。與,療也。平按:不與今本《甲乙經》作不愈,正統本作不與,《素問》新校正云:「《甲乙經》不與作不愈,全元起本作不與,元起云:氣不與經脈和調,則氣傷於外,邪流入於內,必生大病也。本注與訓療,與元起所解亦異。

」)黃帝曰:善。

白話文:

從前,邪氣入侵皮膚毛髮,甚至侵及腸胃;接著,邪氣入侵筋骨之間;如今,邪氣入侵臟腑,這都是從淺入深、從小變大的過程。如果不治療淺層的邪氣,就會演變成大病。與,治療的意思。

平時留意:現在的版本《甲乙經》中「不與」寫作「不愈」,而正統本中寫作「不與」。《素問》新校正中說:「《甲乙經》的『不與』寫作『不愈』,全元起的版本寫作『不與』。元起說:氣血經脈不能和調,氣血就會受外傷,邪氣就會流入內部,一定會生大病。原本的註解將『與』解釋為治療,與元起的理解不同。

黃帝說:好。

夫絡脈之見也,其五色各異,青黃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經有常色而絡無常變。(常,謂五色見者定是絡色也。然五臟六腑之註定屬五行,故臟腑大經各有常色。陰絡隨於陰經,色亦不改。陽絡雖屬陽經,以是陽脈之陽,故隨時變也。平按:《甲乙經》無「青黃赤白黑不同」七字。

白話文:

當經絡顯露的時候,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等顏色,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正經的顏色是恆定的,而絡脈的顏色會隨情況而變化。(「恆定」是指觀察到的五種顏色一定是絡脈的顏色。因為五臟六腑都歸屬於五行,因此臟腑所屬的正經都各有恆定的顏色。陰絡依附於陰經,它的顏色也不會改變。陽絡雖然屬於陽經,但它屬於陽脈之陽,所以它的顏色會隨著情況變化。按:在《甲乙經》中沒有「青黃赤白黑不同」這七個字。)

絡無常變正統本《甲乙經》作絡脈無常變。)黃帝曰:經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黃,腎黑,皆亦應其經脈之色。(五臟五行之色皆合經脈,故經之色常□也。平按:注常下原缺一字,依經文當作應。)黃帝曰:其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岐伯曰:陰絡之色應其經。

白話文:

經脈沒有固定的變化(正統版本《甲乙經》將「絡無常變」寫作「絡脈無常變」)。黃帝問道:經脈的正常顏色是什麼樣的?岐伯回答道:心經為紅色,肺經為白色,肝經為青色,脾經為黃色,腎經為黑色,這些都與它們所屬經脈的顏色相應。(五臟五行之色的交會都與經脈相應,所以經脈的顏色通常都是□)。黃帝問道:這些經絡的陰陽,也與它們所屬的經脈相應嗎?岐伯回答道:陰絡的顏色與它們所屬的經脈相應。

陽絡之色變無常,隨時而行。(絡有陰陽,陰絡是陰之陰,故隨經色不變;陽絡是陽之陽,故隨時變也。平按:時上《素問》、《甲乙經》均有四字。)寒多則涘泣,涘泣則青黑,熱多則淖澤,淖澤則黃赤,此其常色者,謂之無病也。(淖,丈卓反,濡甚也。解其陽絡隨時而變也,冬月寒甚,則經脈涘泣,涘泣不通,則陽絡壅而青黑;夏日熱甚,血氣濡甚,則陽絡熱而黃赤也。陽絡如此隨四時而變者,此為陽絡常色,謂之無病之候也。

白話文:

陽脈的顏色不斷變化,會隨著不同的時間而有所不同。(脈絡分陰陽,陰脈是陰中的陰,因此顏色隨經脈而定,不會改變;陽脈是陽中的陽,因此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註:四字在《素問》、《甲乙經》中均有提及。)寒氣過多就會青紫,青紫就會變為黑色;熱氣過多就會黃赤。這些都是正常的顏色,表示沒有病症。(青紫,音同「丈卓」,表示十分嚴重。解說陽脈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原因:冬季寒冷,經脈就會青紫,不通暢,因此陽脈就會變青黑色;夏季炎熱,血氣旺盛,陽脈就會變黃赤。陽脈如此隨著四時而變,這是陽脈的正常顏色,表示沒有病症的徵兆。)

不可見而色見者,病也。平按:涘泣《素問》、《甲乙經》均作凝泣。淖澤今本《甲乙經》作滜澤,正統本《甲乙》作淖澤。此其,《素問》其作皆。常色者,者字袁刻作也。注則經脈,則字袁刻作雖。)色俱見者,謂之寒熱。黃帝曰:善。(隨一時中五色俱見者,此為寒熱之病也。

白話文:

肉眼不可見而能用顏色分辨出來的,是病。

正常皮膚顏色變淡偏青,稱為「凝泣」。沼澤濕地泛黃,稱為「淖澤」。

兩者同時出現,稱為「寒熱」。黃帝:說得好!

(如果五種顏色同時在皮膚上出現,表示寒熱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