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九·經脈之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經脈之二 (3)

1. 經絡別異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經脈》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白話文:

按:此篇見於《靈樞》卷三第十《經脈》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黃帝曰:經脈十二經脈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內踝之上,毋所隱故見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十二經脈及諸絡脈:其不見者,謂十一經也;其可見者,謂足太陰經,上行至於踝上,以其皮薄故見也;諸餘絡脈,皆見者也。平按:足太陰下《甲乙經》有脈字。

白話文:

黃帝說:十二經脈隱藏在肌肉之間,深藏不露,看不到。其中,足太陰經脈經過內踝上方,因為皮膚薄,所以可以看見。其他浮於表面的可見經脈,都是絡脈。

(十二經脈和絡脈:看不到的,是十一條經脈;可以看到的是足太陰經脈,從腳上向上延伸到腳踝上方,因為那裡的皮膚較薄,所以能看到;其他絡脈都可以看到。)

內踝《靈樞》、《甲乙經》均作外踝,正統本《甲乙經》作內踝。查陰脈行內,陽脈行外,足太陰為陰脈,應行內踝。再檢本書脾足太陰之脈,上內踝前廉。楊注云:十二經脈,皆行筋肉骨間;唯此足太陰經,上於內踝薄肉之處,脈得見者也。與此處正相發明。作外踝者,恐誤。

白話文:

古代中醫文獻

《靈樞》和《甲乙經》中,"內踝"都寫作"外踝",只有《甲乙經》的正統版本寫作"內踝"。

根據經脈運行規律,陰脈運行於內,陽脈運行於外。足太陰脾經屬於陰脈,應該運行於內踝。

再查閱本書,脾足太陰經的脈絡,上行至內踝前緣。楊氏註釋說:十二經脈都運行在肌肉骨骼之間;只有這條足太陰經,上行至內踝肌肉薄弱處,脈絡才顯露出來。這與此處的情況完全相符。那些寫作"外踝"的,可能是誤寫。

)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也,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六陽絡中:手陽明絡,肺腑之絡也;手少陽絡,三焦之絡也。手陽明大腸之經,起大指次指之間,即大指次指及中指內間,手陽明絡起也。手少陽經,起小指次指間,即小指次指及中指外間,手少陽脈起也。故二脈絡起五指間也。

白話文:

六經絡中的手陽明和手少陽是兩條大絡脈,它們的起點都在手指之間,向上與肘部會合。(六陽絡中:手陽明絡,是肺腑系統的絡脈;手少陽絡,是三焦系統的絡脈。手陽明大腸經,從大拇指和食指之間開始,也就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間的內側,手陽明絡就從這裡開始。手少陽經,從小拇指和無名指之間開始,也就是小拇指、無名指和中指之間的外側,手少陽脈就從這裡開始。所以這兩條絡脈都從手指之間開始。)

平按:少陽《甲乙經》作少陰。注手少陽,手字袁刻脫。)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也。(酒是熟谷之液,入胃先行皮膚,故衛氣盛。衛氣注入脈中故平,營氣滿也。營氣滿於所入之經,則所入經,脈絡大盛動也。平按:故衛氣已平《甲乙經》作則衛氣以平。

白話文:

平按:少陽,《甲乙經》中寫作少陰。(註解:手少陽,手字是袁刻本中缺失的。)喝了酒的人,衛氣會先流向皮膚,先充盈絡脈,絡脈先充盈,所以衛氣已經調和,營氣才充盈,經脈也因此而大盛。(酒是熟谷的液體,進入胃後會先流向皮膚,所以衛氣充盛。衛氣注入經脈中就會調和,營氣也會充盈。營氣充盈於進入的經脈,那麼所進入的經脈,脈絡就會大盛而有力。平按:所以衛氣已經調和,《甲乙經》中寫作則衛氣以調和。)

)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十二經脈有卒然動者,皆是營衛之氣將邪氣入此脈中,故此脈動也。本末,即是此經本末也。絡脈將邪入於衛氣,衛氣將邪入於此脈本末之中,留而不出,故為動也。酒即邪也。)不動則熱,(若邪在脈中,盛而不動,則當邪居處,蒸而熱也。

白話文:

脈搏突然跳動,都是因為邪氣存在於經脈中,停留在經脈的起始和末端。(十二經脈中如果出現突然跳動,都是因為營衛之氣將邪氣導入這條經脈中,所以這條經脈才會跳動。經脈的起始和末端,也就是這條經脈的本始和末端。絡脈將邪氣導入衛氣中,衛氣又將邪氣導入這條經脈的本始和末端中,停留在裡面無法排出,所以才會出現跳動。酒就是邪氣。)如果脈搏不跳動,就會發熱。(如果邪氣在經脈中停留,旺盛而不動,那麼邪氣停留的地方就會蒸熱而發熱。)

)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病。(當邪居處,熱邪盛也,必為堅硬。若寒邪盛多,脈陷肉空,與平人不同。以此候之,知十二經中何經之病。平按:病《靈樞》、《甲乙經》作動也二字。注必為堅硬,硬字右旁有五孟反三字小注,袁刻作「必為堅,堅,孟硬反」,與原抄不合。

白話文:

不堅硬則顯得凹陷和空虛,與常人不同,因此可以知道發病的經絡。(當邪氣停留於某處時,熱邪盛行,脈搏必定堅硬。若寒邪盛行,脈搏會凹陷、肌肉空虛,與常人不同。以此來診斷,可以知道十二經脈中哪一條經脈發病。平按:病字《靈樞》、《甲乙經》寫作動字。注釋:必定堅硬,硬字右旁有「孟反」二字小注,袁刻本寫作「必為堅,堅,孟硬反」,與原抄本不符。

)雷公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耶?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經脈不見,若候其虛實,當診寸口可知之也。絡脈橫居,五色可見,即目觀之,以知虛實也。)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細子,謙稱也。經脈診氣口可知虛實,猶未明其絡脈見之然也。

白話文:

古文:

雷公問:「如何區分經脈和絡脈?」

黃帝答:「經脈平時不可見,它的虛實狀況可以通過氣口診察;而能看到的脈絡都是絡脈。」(經脈不見,如果想了解它的虛實,可以診視寸口來得知。絡脈橫行體表,五種顏色可見,可以用肉眼觀察,以瞭解虛實。)

雷公說:「我還是不太明白。」


雷公問:「怎麼知道經脈和絡脈不一樣呢?」

黃帝回答說:「經脈通常不可見。它的虛實情況,可以通過氣口診斷得知。而能看到的脈絡都是絡脈。」(經脈看不見,如果要檢查它的虛實,可以診斷寸口來看。絡脈橫貫體表,五種顏色可見,可以直接觀察,就能知道它的虛實。)

雷公說:「我還是不太明白。」

)黃帝曰: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而道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大節,謂四肢十二大節等也。凡絡脈之行,至大節間止,緣於絡道出節至外,入於皮中,與余絡合,見於皮。絕,止也。平按:自雷公曰至黃帝曰,《甲乙經》無此十三字。而道《靈樞》、《甲乙經》作道而。

白話文:

黃帝說:各種絡脈都不能通過肢體的大關節,只能走到大關節處就中斷,然後從特定通路穿過大關節,再進入皮下,它們的交會處都顯現於體表。(大關節,指的是四肢上的十二個大關節等。所有絡脈的運行,都到大關節處就中斷,沿著絡脈通路穿過大關節到體外,進入皮下,與其他絡脈交會,顯現在皮表。中斷,就是停止。註釋:從「雷公曰」到「黃帝曰」,《甲乙經》沒有這十三個字。而「道」字,在《靈》、《甲》二經中寫作「道而」。)

)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毋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此言療絡所在也。結,謂聚也。邪客於絡,有血聚處,可刺去之。雖無聚處,觀於絡脈血盛之處,即有邪居,可刺去之,恐其邪氣停留,發為痹病也。平按:諸刺道藏本《靈樞》作刺諸。

白話文:

所以,所有刺絡脈的人,一定要刺在結塊的上方。血氣很盛的人,即使沒有結塊,也要趕緊放血,以瀉去邪氣,排出血液。如果不這樣做,邪氣就會停留,發作為痺病。(這是講治療絡脈所在的方法。結,指的是聚結。邪氣侵犯絡脈,會導致血氣聚結的地方,可以刺血放出。即使沒有聚結的地方,觀察絡脈血氣盛的地方,邪氣也可能聚集在那裡,可以刺血放出。如果不這樣做,恐怕邪氣停留,發作為痺病。按:諸刺道藏本《靈樞》作「刺諸」。)

《甲乙經》雖毋結作雖無血結。)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絡亦赤;魚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青有黑者,寒熱;(此言診絡虛實法也。絡色有三,青、赤、黑也。但青有寒,但赤有熱,但黑有痹,三色具者即有寒熱也。

白話文:

《甲乙經》說,雖然沒有瘀血。凡是看絡脈(即人體血管),脈絡顏色青色就是寒氣疼痛,紅色就是有熱氣。胃裡有寒氣,手上的絡脈大多是青色的;胃裡有熱氣,絡脈也是紅色的;絡脈呈現黑色的,是長久積聚的痺病;絡脈呈現紅、青、黑三種顏色的,是寒熱。 (這是在說看絡脈虛實的方法。絡脈顏色有青、赤、黑三種。只有青色代表寒氣,只有紅色代表熱氣,只有黑色代表痺病,三種顏色同時出現就代表有寒熱。)

色之候者,青赤二色候胃中也。皆候魚絡胃者,手陽明脈與太陰合,太陰之脈循胃口至魚,故候太陰之絡,知胃寒熱。胃中有痹,亦可候魚,若邪客處久留成痹,即便診之。平按:《甲乙經》胃中寒作胃中有寒。魚絡亦赤《靈樞》作魚際絡赤,《甲乙經》作則魚際之絡赤。魚黑者《靈樞》、《甲乙經》均作其暴黑者。

白話文:

顏色徵候:青色或紅色代表胃部情況。這些顏色徵候都與魚際絡有關。手陽明經脈與太陰經脈相合,太陰經脈循胃口至魚際穴。因此,通過觀察魚際絡,可以瞭解胃部的寒熱情況。當胃中氣血不暢時,也可以觀察魚際絡。如果邪氣長時間滯留,形成氣血不暢,就需要診斷治療。

更正:《甲乙經》中胃中寒症的描述是「胃中有熱」,而非「胃中有寒」。

《靈樞》中描述的魚際絡發紅,而《甲乙經》中描述的魚際絡發赤。

《靈樞》、《甲乙經》中描述的魚際絡發黑,是指突然發黑的徵候。

寒熱下《靈樞》有氣也二字。)其青而小短者,少氣也。(青色主寒,而短小者,即寒氣少也。平按:《靈樞》無而小二字。)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乃調其虛實。(此言刺絡脈法也。寒熱,胃中寒熱也,以胃氣故青赤,絡脈血乃多者也。欲為多日刺之,故間日取,得平乃止也。

白話文:

《靈樞》的「寒熱下」篇中記載有「氣」這個字。那些青色而短小的,是氣血不足的表現。(青色主寒,而短小者,即寒氣少也。平按:《靈樞》並沒有「而小」兩個字。)凡是針灸寒熱病的,血絡都比較多,必須隔一天灸一次,直到血流盡為止,然後再調和其虛實。(這是在說針灸絡脈的方法。寒熱,指的是胃中的寒熱,由於胃氣的緣故,所以青赤,絡脈中的血也比較多。要想多次灸針,所以隔一天灸一次,直到達到平衡為止。)

)其小而短者少氣,甚瀉之則悗,悗甚則僕、不能言,悗則急坐之。(陰絡小而短者,則陰氣少,故甚瀉□踣倒;坐而屈之即脈滿,故醒而能言也。亦可陰陽絡皆短小,即二氣俱少,瀉之僕也。僕,踣也。平按:兩甚字原抄本均作其,謹依《靈樞》、《甲乙經》作甚。悗《靈樞》、《甲乙經》均作悶。

注踣上原缺一字,袁刻作則。)

白話文:

如果脈絡小而短,就氣不足,瀉得太多就會昏迷,昏迷嚴重就會倒地、不能說話,昏迷時要趕快讓病人坐起來。

如果陰脈小而短,陰氣就少,所以瀉得厲害就會昏倒;坐著讓病人彎曲身體,脈搏就會充盈,所以病人就會清醒並能說話。也可能是陰陽脈都短小,也就是兩氣都少,瀉了就會倒地。倒地就是昏倒。

原本抄本中的兩個「甚」字都寫成「其」,這裡依據《靈樞》、《甲乙經》改為「甚」。「悗」字,《靈樞》、《甲乙經》都寫成「悶」。

原本「踣」字上面少一個字,袁刻本補為「則」。

2. 十五絡脈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經脈》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白話文:

平按:此文見於《靈樞》卷三第十《經脈》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十二正經,有八奇經,合二十脈,名為之經。二十脈中,十二經脈督脈及任脈衝脈,有十四經,各別出一脈,有十四脈,脾臟復出一脈,合有十五脈,名為大絡。任沖及脾所出,散絡而已;餘十三絡,從經而出,行散絡已,別走余經,以為交通。從十五絡,別出小絡,名為孫絡。

白話文:

手太陰經的支脈,稱為「列缺」。

人體有十二條正經和八條奇經,共二十條經絡。其中,十二正經包括督脈、任脈和衝脈,共十四條經絡,每一條經絡都分出一條支脈,加上脾臟再分出一條支脈,一共十五條支脈,稱為大絡。任脈、衝脈和脾臟所出的支脈只是散開在體表而已;其餘十三條支脈從正經分出後,散開在體表後,又繼續流向其他經絡,起到溝通的作用。這十五條支脈再分出更小的支脈,稱為孫絡。

任沖二脈雖別,同稱一絡,名曰尾翳,似不別也。別於太陰□經,故曰別也,余皆放之。此別走絡,分別大經,所以稱缺。此穴列於缺減大經之處,故曰列缺也。平按:注別於太陰下原缺一字,袁刻作一。)起於掖下分間,(掖下分間,即手太陰經也。平按:掖下《靈樞》、《甲乙經》均作腕上,《千金》作掖下。

白話文:

任脈和沖脈雖然不同,但合稱為「尾翳」,就像沒有區別一樣。之所以稱之為「別」,是因為它們與太陰經分開,其他的穴位都放開了。這條別走經絡,分隔了主要經絡,所以稱為「缺」。這個穴位位於主要經絡缺減的地方,因此稱為「列缺」。

平按:注釋中「別於太陰」下方原缺一字,袁刻本補充為「一」。任脈和沖脈起於腋下分間(腋下分間,即手太陰經)。

平按:腋下分間,在《靈樞》、《甲乙經》中均記載為「腕上」,而《千金方》記載為「腋下」。

)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其病手兌掌熱,取之去腕一寸半,別走陽明。(並,薄浪反。絡入魚際,別走陽明經也,陽明與太陰合也,余皆放此。平按:之經,經字袁刻誤作道。手兌掌熱《靈樞》作「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㰦,小便遺數」,《甲乙經》作手兌骨掌熱,余與《靈樞》同。一寸半《靈樞》作半寸,《甲乙經》作一寸。

白話文:

太陰經直通手掌,散佈到魚際穴。它的病症是手掌掌心發熱,取穴時從手腕量起一寸半,再沿陽明經走。

《靈樞》中記載,實證時會出現「手掌掌心發熱,虛證時會出現「氣虛乏力,小便頻數」的症狀。《甲乙經》中記載為「手骨掌心發熱」。除了取穴距離外,其他內容與《靈樞》相同。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鬲,虛則不能言,取之腕後一寸,別走太陽。(里,居處也。此穴乃是手少陰脈氣別通,為絡居處,故曰通里也。支,搘也。少陰脈起心中,故實則搘膈而間之,虛則不能言也。平按:去腕,去字《甲乙經》作在。

白話文:

(手少陰經)的分支,穴位名為通裏,距離手腕一寸,分支向上走行,循經進入心臟,連接舌頭根部,屬目系。穴位實則壓迫橫膈膜,虛則不能言語。取穴位於手腕後一寸,分支前往太陽經。(裏,居處的意思。此穴位是手少陰經氣別通,為絡脈所居之處,故稱通裏。支,搘的意思。少陰經起於心臟,故實則壓迫橫膈膜並阻隔,虛則不能言語。平按:距離手腕,「距」字在《甲乙經》中作「在」。)

一寸《靈樞》、《甲乙經》均作一寸半。腕後一寸《靈樞》作掌後一寸。)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手心主至此太陰少陰之內,起於別絡,內通心包,入於少陽,故曰內關也。)去腕二寸,出於兩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取之兩筋間。(檢《明堂經》兩筋間下,有別走少陽之言,此經無者,當是脫也。

白話文:

《靈樞經》和《甲乙經》中都記載「一寸」為「一寸半」。手腕後一寸,《靈樞經》中記載爲「掌後一寸」。

手心主絡經過此處,因此取名為「內關穴」(「內關」意指手心主循行至此,太陰、少陰經脈內部的經別從此分出,內連於心包,再入少陽經)

內關穴距離手腕兩寸,從兩筋之間(前臂屈肌腱)出,沿著經脈向上與心相連,包繞著心繫。

實證時會出現心痛,虛證時則會心煩。取穴位於兩筋之間。

(註:另有《明堂經》記載,兩筋之間的經別會有另行走向少陽經的情況,但本經文中沒有記載,可能是遺漏了。)

平按:為煩《靈樞》作為頭強,《甲乙經》作為煩心。)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正,正經也。支,絡脈也。太陽正經之上,支別此絡,走向少陰,故曰支正也。)去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髃。實則節施肘廢,虛則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別。(施,縱緩也。

白話文:

一般而言,古代醫書《靈樞》將頭痛視為頭脈不通暢,《甲乙經》則將其歸因於煩心。

手太陽經的支脈,稱為支正。(「正」表示正經,「支」表示絡脈。太陽經的正經之上,支脈與絡脈交接,連通少陰經,因此稱之為支正。)手太陽經支脈離手腕五寸處,內注於少陰經;其支脈再向上方延伸到肘部,連接肩膀和後頸。

若手太陽經支脈氣血充實,肘部會舒展自如;若氣血虛弱,則會生長囊腫,小的像手指上的痂疥,治療時要從支脈連接處找穴位。

肬音尤,䃤也,又贅也,皮外小結也。䃤音目。痂,假瑕反,瘡甲也。疥,公薤反。平按:去腕《靈樞》、《甲乙經》作上腕,節施作節弛,按施與弛通。注䃤袁刻誤作腫。)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手陽明經上,偏出此絡,經歷手臂,別走太陰,故曰偏歷也。)去腕三寸,別走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會於宗脈。

白話文:

(音尤):又稱「贅」,是一種在皮膚上形成的小結。

(音目):同「痂」,是傷口癒合後形成的硬殼。

(音介):一種皮膚病。

去腕三寸,別走太陰 :在手腕上方三寸處,有條支脈從手陽明經分出,走向太陰經。

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 :這條支脈沿著手臂向上走,經過肩髃穴,然後向上彎曲到面頰偏離牙齒。

其別者,入耳會於宗脈 :另一條支脈進入耳朵,與宗脈相會。

實則齲耳聾,虛則齒寒癉鬲,取之所別。(手陽明絡,上於曲頰,偏入下齒之中。宗,總也。耳中有手太陽、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絡四脈總會之處,故曰宗脈。手陽明絡別入耳中,與宗脈會,故實則齲而聾也。五陽之脈皆貫於膈,故陽虛膈中癉熱之病如此也。平按:別走《靈樞》作別入。

白話文:

如果中氣充足,耳朵會痛聾,如果中氣虛弱,牙齒會冷痛,胃裡會脹。分辨虛實的部位在手陽明經絡,這條經脈的上部進入兩頰,又偏入下齒。

宗脈就是總匯的經脈。耳朵裡有手太陰肺經、手少陽膽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這四條經脈匯合的地方,所以稱之為宗脈。手陽明經絡從耳中分出,和宗脈會合在一起,所以中氣充足時耳朵會痛聾。

五臟六腑的陽氣經脈都貫通到橫膈膜,所以陽氣虛弱時,橫膈膜會出現脹熱的症狀,這就是胃裡的脹氣。

註解:

  • 平按:別走《靈樞》作別入,意思是平時所說的《靈樞經》中寫成「別入」的方式。

偏齒正統《甲乙經》作遍齒,按《集韻》偏通作遍。會《靈樞》作合。齲耳聾,《靈樞》無耳字,《甲乙經》耳上有齒字。癉《靈樞》、《甲乙經》均作痹。注四脈,四字原抄作曰,恐誤,袁刻作四。五陽之脈,脈字袁刻作絡。)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此處少陽之絡,別行心主外關,故曰外關也。

白話文:

「偏齒」在正統的《甲乙經》中寫作「遍齒」,根據《集韻》,「偏」字可以通作「遍」。而《靈樞》中則寫作「合」。「齲耳聾」一詞,在《靈樞》中沒有「耳」字,而在《甲乙經》中「耳」字上則有「齒」字。「癉」在《靈樞》和《甲乙經》中都寫作「痹」。「注四脈」中,「四」字原本抄寫成「曰」,疑似錯誤,袁刻本則寫作「四」。「五陽之脈」中,「脈」字在袁刻本中寫作「絡」。「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這裡的「少陽之絡」,另行從心經分出,主外關穴,所以叫做「外關」。

)去腕二寸,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其病實則肘攣,虛則不收,取之所別。(實則肘急,故攣;虛則緩縱,故肘不收也。平按:其病,其字《靈樞》無,《甲乙》無其病二字。)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此太陽絡,別走向少陰經,迅疾如飛,故曰飛陽也。)去踝七寸,別走少陰。

白話文:

從手腕上緣向上量二寸,向外繞過手臂,直達胸腔,與心臟相連。如果這個部位實證,就會導致肘部攣縮,虛證則會導致肘部無法收攏,這是針灸取穴的區別。實證是指肘部僵硬,所以會攣縮;虛證是指肘部鬆弛,所以無法收攏。足太陽經的支脈,名為飛陽,它是太陽經的絡脈,分開後走向少陰經,速度很快,就像飛翔一樣,所以叫做飛陽。從踝骨上緣向上量七寸,支脈就分開走向少陰經。

實則鼻窒頭背痛,虛則鼽衄,取之所別。(窒,塞也,知慄反。太陽走目內眥,絡入鼻中,故實則鼻塞也。虛則無力自守,故鼻衄也。平按:鼻窒《靈樞》作鼽窒,《甲乙經》作窒鼻。)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光明,即眼也。少陽厥陽主眼,故少陽絡得其名也。)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跗上。

白話文:

實際上(中氣)實則鼻塞、頭痛,(中氣)虛則流鼻血,這裡是取證的區別點。(窒:阻塞,讀作「ㄓˋ」。太陽經脈行於眼睛內角,與鼻腔相連,所以(中氣)實則鼻塞。虛則無力自我防護,所以流鼻血。現代注:鼻窒在《靈樞》中寫作鼽窒,在《甲乙經》中寫作窒鼻。)足少陽經的別絡,名稱為「光明」(光明,即眼睛。少陽和厥陽經支配眼睛,所以少陽經的絡脈得名)。從足踝向上五寸,分出一支絡脈行於厥陰經,向下與足跗相連。

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少陽之絡,腰以上實,多生厥逆病也;腰以下脈虛,則痿躄,跛不能行也。躄音擘。平按:踝下《甲乙經》有上字。厥陰下《甲乙經》有並經二字。跗下《靈樞》、《甲乙經》無上字。)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足陽明穀氣隆盛,至此處豐溢出於大絡,故曰豐隆。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實邪,就會出現厥逆症狀;如果體內有虛邪,就會出現痿躄症狀,坐著都無法起身,這兩者的區別在於:

少陽經絡:腰部以上有實邪,容易產生厥逆疾病;腰部以下脈絡虛損,就會導致痿躄,跛行不能走路。(「躄」讀作「ㄅㄛˋ」)

足陽明經絡的別絡,稱為「豐隆」,

)去踝八寸,別走太陰;其別者,循脛骨外廉,上絡頭,合諸經之氣,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狂癲疾,虛則足不收脛枯,取之所別。(實並於上。故為癲疾。虛則下不足,故足不收。平按:《靈樞》、《甲乙經》頭下均有項字,卒喑均作瘁喑。狂癲疾《靈樞》作狂顛,《甲乙經》作顛狂,均無疾字。

白話文:


距腳踝八寸處,有條經脈通往太陰經;而從這條經脈分出的支脈,沿著小腿外側的骨頭向上延伸,與頭部的經絡相連,向下則與喉嚨相通。

疾病與經脈的關係:

  • 氣逆時,會導致喉嚨腫痛、聲音突然失聲。
  • 氣血過多時,會導致癲狂、癲癇。
  • 氣血不足時,會導致足部無法彎曲、小腿萎縮。
  • 治療時取穴位於分出的支脈上。(氣血過多會導致癲癇,故取穴位置在上。氣血不足則會導致足部問題,故取穴位置在下。)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肝木為公,心火為子,脾土為孫。穴在公孫之脈,因名公孫也。平按:注脾土袁刻誤作啤上,因誤作固。)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陽明絡入腸胃,清濁相干,厥氣亂於腸胃,遂有霍亂。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別脈,稱為公孫穴。(「公」指肝,屬木;「子」指心,屬火;「孫」指脾,屬土。此穴位於公孫之脈上,故名公孫。)往腳背方向一寸處離開本經,轉而沿著陽明胃經的方向走;其別脈進入腸胃的網脈。

如果上焦氣機不順,往上逆亂,就會導致霍亂。如果腸胃實熱,就會腹中劇痛。如果腸胃虛寒無力,就會鼓脹。因此,取穴應該在別脈分出之處。由於陽明胃經的別脈進入腸胃,與腸胃的清濁運化相連,所以上焦氣機亂於腸胃,就會產生霍亂。

食多脈實,故腹中痛。無食脈虛,故邪氣脹滿也。(平按:腹中《靈樞》、《甲乙經》作腸中。注脹袁刻誤作振。)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鍾,注也。此穴是少陰大絡別注之處,故曰大鐘。平按:大鐘正統本《甲乙經》作太鍾。)當踝後繞跟,別走太陽;其別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貫腰脊。

白話文:

飲食過多,脈搏強勁,所以肚子疼痛。沒有飲食,脈搏虛弱,所以是邪氣脹滿。(平按:腹中在《靈樞》、《甲乙經》中作腸中。注釋脹在袁刻本中錯誤地寫作振。)足少陰經的別絡,名稱為大鐘(鍾,注釋。這個穴位是少陰大絡的別注之處,所以叫做大鐘。平按:大鐘在正統本《甲乙經》中寫作太鍾。)位於腳踝後方繞過腳後跟,別走太陽經;它的別支與太陽經並行而上走到心包經,又向下貫通腰部和脊椎。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𤸇,虛則腰痛,取之所別。(大鐘絡走心包,故病則煩悶,實則膀胱閉淋,不足則為腰痛也。平按:貫上《靈樞》有外字。閉𤸇《甲乙經》作𤸇閉。)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蠡,力灑反,瓢勺也。胻骨之內,上下虛處,有似瓢勺渠溝,此因名曰蠡溝。

白話文:

當氣逆行時會感到煩悶,氣實時會導致小便困難,氣虛時會腰痛,根據不同的症狀可以辨別病因。(大鐘絡通向心包,所以病變會引起煩悶,氣實時膀胱會閉塞淋漓,氣虛時會腰痛。平註:貫上在《靈樞》中有一個「外」字。閉𤸇,《甲乙經》中寫作𤸇閉。)足厥陰經的一條別絡,稱為蠡溝。(蠡,讀音力灑,指舀水的瓢勺。在胻骨內側,上下有空虛的地方,形似瓢勺的溝渠,因此得名為蠡溝。

)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皋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皋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皋,囊也。此絡上囊,聚於陰莖也。挺長,陰挺出長也。虛則陰癢也。平按:踝下《甲乙經》有上字。循脛上皋《靈樞》作經脛上睪,《甲乙經》作循經上睪。

白話文:

)距離內踝五寸,分支離開少陽經;分支再走行的路徑,沿著小腿前側上行,與陰囊相連。如果病氣上逆,就會出現陰囊腫脹、突然發生的疝氣;如果病氣實證,陰莖會挺舉、發熱;如果病氣虛證,陰囊會突然發癢。取穴時要沿着上述分支的走向。(皋:指陰囊,此經絡上行至陰囊,聚集於此處。挺長:陰莖挺出變長。虛證:陰囊發癢)

平按:在《甲乙經》中,踝下應加上「上」字。而在《靈樞》中,「循脛上皋」的表述為「經脛上睪」,《甲乙經》中的表述為「循經上睪」。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督脈諸陽脈長,其氣強盛,穴居其處,故曰長強也。)俠膂上項,上散頭上,下當肩甲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俠脊之有過者,取之所別。(俠脊有過,則知督脈兩道以為定也。平按:督脈一段《靈樞》、《甲乙經》均在任脈之後。

白話文:

督脈的分支,名為長強穴。督脈是十二陽脈之長,氣血強盛,長強穴位於督脈所在位置,故名長強。長強穴在脊椎正下方,向上散射至頭部,向下與兩側肩胛骨相對應,分支穿過脊椎,深入脊柱內部。如果實熱,就會出現脊柱強直;如果虛寒,就會出現頭重症狀。如果是高搖脊柱後出現症狀,就需要在長強穴的別絡處取穴。由於脊柱有異常,所以可以知道督脈的兩條經絡是可以固定的。

俠膂《靈樞》作挾膂,《甲乙經》作俠脊。肩甲《靈樞》、《甲乙經》均作肩胛。高搖之俠脊之有過者九字,《甲乙經》注:「《九墟》無此九字。」註定字袁刻誤作病。)任沖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尾則鳩尾,一名尾翳,是心之蔽骨。

白話文:

俠膂:《靈樞》記載為挾膂,《甲乙經》記載為俠脊。肩甲:《靈樞》、《甲乙經》都記載為肩胛。

高搖注釋俠脊裏有「之有過者」九個字,《甲乙經》注釋:「《九墟》中沒有這九個字。」註釋中「定」字是袁刻本誤寫為「病」。

任督二脈的分支,叫做尾翳,在下鳩尾,散佈在腹部。如果實證,就會腹痛;虛證,就會瘙癢,取一部分可以用來區分疾病。

(尾翳,又稱鳩尾,是心臟的遮蔽骨。)

此之絡脈,起於尾翳,故得其名。任沖二經,此中合有一絡者,以其營處是同,故合之也。任沖浮絡行腹皮中,故實盛痛也。虛以不足,故邪為癢搔。葉牢反。平按:任沖《靈樞》、《甲乙經》均作任脈。癢搔《甲乙經》作搔癢。)脾之大絡脈,名曰大包,(脾為中土,四臟之主,包裹處也,故曰大包也。

白話文:

這條絡脈,起源於尾閭部位,因此得名「絡脈」。任脈和沖脈這兩條經絡,其中有一條絡脈共同運行,因為它們的運行部位相同,所以合稱為「任沖絡脈」。任沖絡脈浮淺地運行於腹部皮膚中,所以實證時會感到疼痛。虛證時氣血不足,所以邪氣會導致瘙癢。

備註:

  • 「平按」是後人補充的評論。
  • 《靈樞》和《甲乙經》中,「任沖」均作「任脈」。
  • 《甲乙經》中,「癢搔」作「搔癢」。
  • 「脾之大絡脈」指的是脾經的主要絡脈。
  • 「脾為中土,四臟之主,包裹處也」指脾在人體中起到中樞的作用,統攝四臟,包藏食物等。因此,脾經的主要絡脈被稱為「大包」。

平按:大絡脈,袁刻作大脈絡《靈樞》、《甲乙經》無脈字。注中土袁刻誤作中上。)出泉掖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此脈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所別。(脾之盛氣,腋下三寸,當泉掖而出,布於胸脅,散於百體。故實則遍身皆痛,虛則穀氣不足,所以百節緩縱。

白話文:

按照《靈樞》和《甲乙經》的記載,「大絡脈」不帶「脈」字,從泉掖穴下三寸的位置發出,分佈於胸部和肋部。

如果「大絡脈」實證,會導致全身疼痛;如果虛證,會導致身體筋骨鬆軟無力。這條脈絡就像羅網中的血液,從不同的部位取血,就能治療不同的疾病。

(脾氣旺盛時,氣血會從腋下三寸處的泉掖穴流出,分佈到胸脅,再散佈到全身。因此,實證時全身疼痛,虛證時由於脾氣不足,導致身體筋骨鬆軟無力。)

此脈乃是人身之上羅絡之血脈也,由是有病皆取之也。平按:泉掖《靈樞》、《甲乙經》均作淵腋,說見前。身上《甲乙》有一字。百節《甲乙經》作百脈。皆取之所別《靈樞》作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甲乙經》無所別二字。)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

白話文:

這條脈絡是人體上連接並網羅血液的脈絡,所以各種疾病都會影響它。

平注:泉掖《靈樞》、《甲乙經》都寫作「淵腋」,詳見前面。身上《甲乙經》有一字。「百節」《甲乙經》作「百脈」。皆取之所別《靈樞》作「皆取之脾之大絡脈也」,《甲乙經》沒有「所別」二字。

凡是這十五條絡脈,實的話必定能看到,虛的話必定會下沉。如果看不見,就要上下尋找,因為不同的人的經脈不同,絡脈的位置也不一樣。

(盛則血滿脈中,故必見。虛則脈中少血,故必下。脈下難見,故上下求之。人之稟氣得身,百體不可一者,豈有經絡而得同乎?故須上下求之,方得見也。平按:異所下《靈樞》、《甲乙經》均有別也二字。注脈下難見袁刻作脈中。)

白話文:

當血氣充盈的時候,脈搏中會充實血,所以脈象必定浮現。當血氣不足的時候,脈搏中的血會減少,所以脈象必定沉下去。沉脈難以察覺,所以要上下尋找。每個人生來體質不同,身體的各個部位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經絡怎麼可能雷同?因此必須上下尋找,才能找到脈象。

(按:異本《靈樞》、《甲乙經》中還有「別也」二字。注:袁刻本中的「脈中」被誤作「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