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九·經脈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經脈之二 (2)

1. 脈行同異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因天之序,見《靈樞》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自手太陰之脈至逆數之曲折也,見《甲乙經》卷三第二十四。又自心主之脈至內絡心肺,見《甲乙經》卷三第二十五。自黃帝曰手少陰至因天之敘,見《甲乙經》卷三第二十六。自黃帝曰經脈十二至末,見《靈樞》卷九第六十二《動腧》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白話文:

按照原作的順序,從文章開頭到「因為上天的安排」,這部分內容見於《靈樞》卷十第七十一《邪客》篇。從「手太陰之脈」到「逆數的曲折」,這部分內容見於《甲乙經》卷三第二十四。緊接著「心主之脈」到「內絡心肺」,這部分內容見於《甲乙經》卷三第二十五。從「黃帝曰手少陰」到「因為上天的安排」,這部分內容見於《甲乙經》卷三第二十六。從「黃帝曰經脈十二」到文章結尾,這部分內容見於《靈樞》卷九第六十二《動腧》篇和《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其序。(舉其五義,問五臟脈行處,並問身之六腑之輸。平按:其序《靈樞》作少序。)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行陽,皆何道從行?願聞其方。岐伯對曰:窘乎哉問,明乎哉道。

白話文:

黃帝對岐伯說:經脈彎曲和伸展,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在哪裡緩慢,在哪裡快速,在哪裡向內?六腑通過經脈輸布全身,我希望你詳細地告訴我它們的順序。(總共有五種意義,詢問五臟經脈的走向,以及身體六腑的輸布。平按:靈樞經中「其序」作「少序」。)經脈分開後,從哪條通路進入陰經,分開後沿哪條通路運行陽經?這些都是遵循什麼規律呢?希望能聽到你的解答。岐伯回答說:你的問題真深入,你對道的理解真透徹。

(問陰陽二脈離合之處也。平按:《靈樞》別而行陽作別而入陽,皆何道從行作此何道而從行,「窘乎哉問,……」二句作「帝之所問,針道畢矣」二句。)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至本節之後太泉,留以澹,以外屈上於本節,(手太陰脈,從臟行至腕後,一支上大指次指之端,變為手陽明脈;其本從腕後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即指端內屈回,循大指白肉至本節後太泉穴處,停留成澹而動,然後外出上於本節也。澹,從濫反。

白話文:

(問陰陽二脈離合交會的地方。註:《靈樞》中「別而行陽」應該是「別而入陽」,「何道從行」應該是「以此道從行」;「窘乎哉問,……」兩句應該是「帝之所問,針道畢矣」兩句。)黃帝說:希望將這疑惑解釋完畢。岐伯說:手太陰肺經的脈絡,從大拇指的指尖發出,向內彎曲沿著大拇指的肉走,到達手太陰肺經在腕後第一個穴位太泉穴,然後停留在太泉穴內蓄積力量,再向外彎曲向上走向本節(手太陰肺經在腕後的主幹)。(手太陰肺經這條經脈,從肺臟發出循行到腕後,分出一支走向大拇指和食指指端,在指端轉變成手陽明大腸經的脈絡;它從腕後的主幹上行到魚際穴,循著魚際穴走向大拇指指端,然後從指端向內彎曲回來,沿著大拇指的肉走,到達太泉穴,在太泉穴停留蓄積力量,然後又向外行向上走向本節。澹,同濫。)

平按:內屈《甲乙經》作內側。循白肉《靈樞》、《甲乙經》均作循白肉際,太泉均作太淵,唐人諱淵作泉,說見前。留《甲乙經》作溜。上於本節《甲乙》作本指以下。注一支袁刻誤作一丈。本節後,袁刻脫後字。)以下內屈,與手少陰心主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上本節已,方從本節以下內屈,與手少陰心主諸絡會於魚際,然後則與數絡共為流注也。平按:與手少陰心主諸絡《靈樞》、《甲乙經》作與諸陰絡。

白話文:

平按:經文中的「內屈」在《甲乙經》中稱為「內側」。

循白肉:在《靈樞》和《甲乙經》中都稱為「循白肉際」。

太泉:在《靈樞》中稱為「太淵」。唐代避諱改「淵」為「泉」,詳見前文。

留:在《甲乙經》中稱為「溜」。

上於本節:在《甲乙經》中稱為「本指以下」。

注:袁刻本誤將「一支」寫作「一丈」。本節之後,袁刻本脫落了「後」字。)

以下的「內屈」與手少陰心主脈的其他絡脈在魚際穴匯合,多條脈絡同時貫注,(上文已經結束,從本節以下才開始論述「內屈」。「內屈」與手少陰心主脈的其他絡脈在魚際穴匯合,然後與多條絡脈共同流佈。)

平按:與手少陰心主脈的其他絡脈在《靈樞》和《甲乙經》中稱為「與諸陰絡」。

又注與手少陰,與字袁刻誤作於。)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掖下,內屈走肺,(壅骨,謂手魚骨也。臑陰,謂手三陰脈行於臑中,故曰臑陰。其脈元出中焦,以是肺脈,上屬於肺,令從外還,俱至於肺,故手太陰經,上下常通,是動所生之病,療此一經也。平按:外屈下《甲乙經》無出字,注云:一本下有出字。

白話文:

此外,還與手少陰經相連。注釋中「與」字,袁刻誤寫作「於」。手少陰經的氣運行通暢,附著於骨頭下方,外彎後到達寸口,然後向上行至肘內側,進入大筋下方,內彎後向上行至手臂內側,進入腋下,再內彎通向肺部。(這裡的「壅骨」指的是手魚骨。「臑陰」指的是手三陰經脈行於手臂內側,因此稱之為「臑陰」。手少陰經的脈氣從中焦發出,屬於肺脈,因此從外向內返回,全部到達肺部,所以手太陰經和手少陰經上下相通,治療此一經的疾病,是由於運動而引起的。)平按:外彎後「到達」二字,在《甲乙經》中沒有出現。注釋中說:「有的版本中,有『到達』二字。」

)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手太陰一經之中,上下常行,名之為順。數其屈折,從手向身,故曰逆數也。)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其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行三寸,外屈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心肺。

白話文:

這是一個順行逆數的曲折路線。(手太陰經脈中,氣血總是從上到下運行,稱為順行。從手向身體方向數它的曲折,所以稱為逆數。)心主經脈,從中指指尖出來,彎向內側沿著中指內側邊緣,再往上停留在掌中,潛行在兩根骨頭之間,拐向外側循著兩條肌腱之間,位於骨肉交界處,氣血運行順暢,往上行三寸,拐向外側循著兩條肌腱之間,上行到肘內側,進入小肌腱下方,兩根骨頭交會處,再往上進入胸腔,在內部與心肺相連接。

(心主之脈,從心包起,出於中指之端,即中指端內屈回,循中指內廉,上入胸中,內絡心肺。心主一經,上下恆通,是動所生,但療此經。舉手太陰、心主二經,余之十經順行逆數例皆同也。營衛之氣,一日一夜行二十八脈五十周,如環無端,與正經異也。平按:心主上《甲乙經》有手字。

白話文:

心經的脈絡起源於心包,從中指尖發出,然後沿著中指內側向內彎曲,進入胸腔,與心肺相連。心經的脈絡上下貫通,是心臟活動所產生。想要治療心經,需要同時治療手太陰肺經和心經。其他十條經脈的順行逆行規律與此相同。

營衛之氣在一天一夜內運行二十八脈五十圈,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路,這與正經的運行方式不同。

註解:

《甲乙經》中記載,心經的脈絡上有一個「手」字。

外屈其,《靈樞》其作出,《甲乙經》無其字。上行三寸《靈樞》、《甲乙經》作上二寸。外屈行《靈樞》作外屈出行,《甲乙經》注云:一本有出字。兩骨之會《靈樞》作留兩骨之會,《甲乙經》注云:一本有留字。內絡心肺《靈樞》作內絡於心脈,《甲乙經》作內絡心包。

白話文:

將手肘外屈,《靈樞》中寫作「作出」,《甲乙經》中沒有「出」字。向上移動三寸,《靈樞》、《甲乙經》都寫作「上二寸」。向外屈伸,《靈樞》中寫作「外屈出行」,《甲乙經》中註解說:有一本版本有「出」字。兩塊骨頭交匯的地方,《靈樞》中寫作「留兩骨之會」,《甲乙經》中註解說:有一本版本有「留」字。內絡通向心肺,《靈樞》中寫作「內絡於心脈」,《甲乙經》中寫作「內絡心包」。

又注與正經異,袁刻與作於,正作五。)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輸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輸焉。

白話文:

另外是一種不同於正經的脈象,袁刻本中原本寫作「與」,而正本則寫為「五」)。黃帝問道:手少陰經為何沒有輸送之處?岐伯答道:少陰經就是心經。心臟,是五臟六腑中最重要的主宰,也是靈魂的居所,它構造堅固,邪氣無法侵犯。若邪氣侵犯,則心臟受傷,心臟受傷則神識離開,神識離開則死亡。因此,所有存在於心臟中的邪氣,都存在於心臟的包絡中。包絡是心臟主導的脈絡,所以手少陰經沒有輸送之處。

黃帝曰:少陰獨無輸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其臟堅固者,如五臟中心有堅脆。心脆者則善病消癉,以不堅故善病消癉,即是受邪。故知不受邪者,不得多受外邪,至於飲食資心以致病者,不得無邪,所以少陰心之主所生病皆有療也。又《明堂》手少陰亦有五輸主病,不得無輸,即其信也。

白話文:

黃帝說:少陰經單獨沒有輸穴,難道它不會生病嗎?岐伯回答:少陰經的外經生病,而內臟不生病,所以只在手掌後面的兌骨前端取它的經穴治療。(內臟堅固的人,就像五臟中心有堅硬和脆弱的部分。心脆的人容易生病消瘦,因為不堅固才容易生病消瘦,即是容易受邪。所以知道不接受邪的人,不能接受太多的外邪,至於飲食有助於心而致病的,不能沒有邪氣。所以少陰心主所生的病,都有辦法治療。另外在《明堂》中,手少陰經也有五輸主治的病,不可能沒有輸穴,這就證明瞭我的說法是正確的。)

兌骨之端,手少陰輸也。平按:輸《靈樞》作腧,《甲乙經》作俞。大主也下《甲乙經》有為帝主三字。客《靈樞》、《甲乙經》作容,正統本《甲乙經》作客。少陰獨無輸《甲乙經》作少陰脈獨無俞。不病乎《甲乙經》作心不病乎。兌骨《靈樞》作銳骨。)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太陰、心主之脈行也。

白話文:

兌骨的尾端,是手少陰經脈所輸注的地方。按:輸,《靈樞》作腧,《甲乙經》作俞。大主要是以下。《甲乙經》有「為帝主」三字。客,《靈樞》、《甲乙經》作容。正統版本《甲乙經》作客。只有少陰經脈沒有輸。《甲乙經》作少陰脈獨無俞。不病乎。《甲乙經》作心不病乎。(兌骨,《靈樞》作銳骨。)其他經脈的出入屈折,其運行徐疾,都和手太陰、心主經脈的運行一樣。

(余謂十種經脈者也。平按:屈折《甲乙經》作曲折。其行之徐疾《甲乙經》無此句。手太陰《靈樞》作手少陰,《甲乙經》同,注云:少陰,少字宜作太字。《銅人經》作厥字,正統本《甲乙經》亦作厥。)故本輸者,皆因其氣之實虛疾徐以取之,是謂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因沖,沖,盛也。

真氣,和氣也。是謂因天四時之序,得邪去真存也。)

白話文:

我認為十條經脈相當於(人體的)道路。按:屈折,在《甲乙經》中作「作曲折」。其運行的緩急,《甲乙經》中沒有此句。手太陰,《靈樞》中作手少陰,《甲乙經》中相同,注云:少陰,少字應作太字。《銅人經》中作厥字,正統本《甲乙經》中也作厥。

因此,本輸是指根據氣的實虛、緩急來取血,這就是所謂的「因沖而瀉,因衰而補」。這樣一來,邪氣就能排出,真氣就能得到鞏固,這就叫做遵循自然的規律。(因沖,沖,指盛。)

真氣,也就是和氣。這是因為順應了天地四時的運行規律,邪氣去除,真氣得以保存。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總問三脈常動之由。平按:太陰下《甲乙經》有之脈二字,無足少陰陽明五字。)岐伯曰:足陽明,胃脈也。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谷入於胃,變為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泌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名為營氣。其出悍氣慓疾,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晝夜不休者,名為衛氣。

白話文:

黃帝問道:經脈總共有十二條,但為什麼手太陰經、足少陰經和陽明經卻獨自不斷地運行?

岐伯答道:足陽明經是胃經。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

食物進入胃中,轉化為糟粕、津液和宗氣,分流到三條通路中。津液注入經脈,轉化為血液,以供給四肢,並注入五臟六腑,以匹配時辰,這稱為「營氣」。

營氣中會產生悍氣和疾氣,它們先運行四肢,分佈在肌肉和皮膚之間,晝夜不停,這稱為「衛氣」。

營出中焦,衛出上焦也。大氣搏而不行,名為宗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呼則出,吸則入也。故胃為五臟六腑之海也。平按:足陽明《靈樞》作是明二字。)其清氣上注於肺,氣從太陰而行之,(胃之清氣,上注於肺,從手太陰一經之脈上下而行。平按:肺下《靈樞》、《甲乙經》重肺字。

白話文:

營養物質輸佈到中焦,防禦物質輸佈到上焦。強大的氣體在體內搏動而不能運行,稱之為宗氣,在胸中積聚,稱為氣海,從肺部發出,沿喉嚨而行,呼氣時排出,吸氣時吸入。因此胃是五臟六腑的海洋(平按:在《靈樞》中,足陽明經稱作「明」)。胃中的清氣上升注入肺部,氣從手太陰經運行(胃中的清氣向上注入肺部,通過手太陰一經的經絡上下運行。平按:《靈樞》和《甲乙經》在「肺下」處重複了「肺」字)。

)其行也,以息往來。(其手太陰脈上下行也,要由胸中氣海之氣,出肺循喉嚨,呼出吸入,以息往來,故手太陰脈得上下行。)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脈,手太陰脈也。人受穀氣,積於胸中,呼則推於手太陰,以為二動,吸則引於手太陰,復為二動,命為氣海,呼吸不已,故手太陰動不止也。)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焉息,下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白話文:

手太陰脈的運行,是依靠呼吸的往返。(手太陰脈上下運行,需要靠胸中的氣海之氣,從肺部循著喉嚨,呼出吸入,以呼吸的往返運動帶動手太陰脈上下運行。)所以人每次呼氣,脈搏會跳動兩次,每次吸氣,脈搏也會跳動兩次,呼吸不斷,脈搏也就運動不止。(這裡的脈指的是手太陰脈。人體吸收穀氣,積聚在胸部,呼氣時會推動手太陰脈,導致兩次脈搏跳動,吸氣時會拉動手太陰脈,也導致兩次脈搏跳動,這種氣被稱為氣海,呼吸不斷,手太陰脈的跳動也不會停止。)黃帝說:氣流通過寸口之後,上邊會停止,下邊會隱伏,氣從哪條路返回呢?我還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氣謂手太陰脈氣,從手寸口上入肺而息,從肺下至手指而屈。伏,屈也。肺氣循手太陰脈道下手至手指端,還肺之時,為從本脈而還?為別有脈道還也?吾不知端極之也。平按:「上焉息,下焉伏」《靈樞》作「上十焉息,下八焉伏」,《甲乙經》作「上出焉息,下出焉伏」。

白話文:

「氣」是指手太陰肺經的氣,從手的寸口脈進入肺中,在肺中停留後,從肺下行至手指而屈曲。而「伏」,就是屈曲的意思。肺氣沿著手太陰肺經的脈道向下到達手指端,返回肺部時,是從原來的脈道返回?還是另外有脈道返回?我不得而知。

根據《平按》的註解:「上焉息,下焉伏」這句話在《靈樞》中寫作「上十焉息,下八焉伏」,而在《甲乙經》中寫作「上出焉息,下出焉伏」。

)岐伯曰:氣之離於臟也,卒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崖,上於魚以反衰,其餘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氣,手太陰脈氣也。手太陰脈氣,從胃中焦,上入於肺,下腋向手上魚至少商之時,以乘臟腑盛氣,如弓弩之發機,比湍流之下岸,言其盛也。從少商返回,逆上向肺,雖從本脈而還,以去臟腑漸遠,其臟腑餘氣衰散,故其行遲微也。

白話文:

岐伯說:正氣離開內臟,就像拉滿弓弦的箭、瀑布般傾瀉而下。正氣由魚際穴向上流到肺部,藉此提升虛弱的臟腑,就像逆水行舟,但終將衰退消散。

(這裡的正氣,指的是肺經氣息。它從胃脘下焦經由肺部,再向下流向手臂,終止於手指少商穴。它承載著臟腑的旺盛氣血,就像弓弩射出的利箭,瀑布傾瀉而下,象徵著它的強勁。)

當正氣從少商穴迴流,它逆向上行,雖然它依循本來的經脈,但因為離臟腑越來越遠,臟腑的殘餘氣息衰弱消散,所以其運行的速度較為緩慢。

平按:卒如《靈樞》、《甲乙經》作卒然如三字,袁刻作卒然於三字。崖《靈樞》作岸,如水之下崖《甲乙經》作如水岸之下。其餘衰散《靈樞》《甲乙經》作其餘氣衰散。)黃帝曰:足之陽明,何因而動?(十二經脈此皆有動,余之九經動有休時,唯此三經常動不息,太陰常動已具前章,故次問陽明常動之義,故曰何因動也。平按:何因《甲乙經》作因何。

白話文:

根據《靈樞》和《甲乙經》,原本寫的是“卒然如”三個字,袁刻本寫成“卒然於”三個字。《靈樞》中寫的是“崖”,如同水下的懸崖,而《甲乙經》寫的是“岸”,如同水邊的岸。《靈樞》和《甲乙經》中寫的都是“其餘氣衰散”。

黃帝問道:足陽明經,為什麼總是會動呢?

(十二經脈都有動,其中九經都有休息的時候,只有這三經脈一直不停地動著,太陰經脈一直動的原因已經在前面講過,所以接著就問陽明經脈一直動的原因,因此說“何因動也”。根據《甲乙經》,原本寫的是“因何”。)

)岐伯曰:胃氣上注於肺,(問曰:十二經脈別走,皆從臟之陰絡,別走之陽;亦從腑之陽絡,別走之陰。此之別走,乃別胃腑盛氣,還走胃脈陽明經者何也?答曰:胃者水穀之海,五臟六腑皆悉稟之,別起一道之氣合於陽明,故陽明得在經脈中長動,在結喉兩箱,名曰人迎,五臟六腑脈氣並出其中,所以別走與余不同。平按:肺《甲乙經》作胃。

白話文:

岐伯說:胃氣上行注入肺部。

(有人問道:十二經脈各行其道,都從臟腑的陰經絡起始,再分出陽經絡;也從臟腑的陽經絡起始,再分出陰經絡。這種分出不同的經絡,是為了區分胃腑的旺盛之氣,再回到胃脈陽明經的緣故嗎?

岐伯回答:胃是水穀匯聚的地方,五臟六腑都接受它的滋養。從胃中特別分出一道氣,與陽明經相合,所以陽明經能在身體中不斷運行。在頸部兩側,有一個叫「人迎」的穴位,五臟六腑的脈氣都從這裡出來,所以陽明經的分支與其他經絡不同。

平按: 《甲乙經》中將「肺」寫作「胃」。

)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空竅,(悍氣衝時,循咽上走七竅,使七竅通明也。悍音汗。)循眼系入絡腦,出頷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復循眼系,絡腦兩箱,出於頷下。頷,謂牙車骨,屬顱骨之下也。平按:頷《靈樞》作顑。)並下人迎,此胃氣別走於陽明者也。(足陽明經及別走氣二脈並下以為人迎也,故胃彆氣走陽明也。

白話文:

(那些)兇猛的氣往上衝進頭部的人,(兇猛之氣衝上時),沿著咽喉向上進入空洞(使七竅通明。兇猛之氣讀作「汗」),沿著眼系進入腦部,從下巴下方的客主人穴出來,沿著牙車骨與陽明脈會合,(又沿著眼系進入腦部兩側,從下巴下出來。下巴,指牙車骨,屬於顱骨下方),並流入人迎穴,這是胃氣從陽明脈中分出來,流動到別的地方。

平按:《甲乙經》無別字。)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陰謂寸口,手太陰也;陽謂人迎,足陽明也。上謂人迎,下謂寸口,有其二義:人迎是陽,所以居上也;寸口是陰,所以居下也。又人迎在頸,所以為上;寸口在手,所以為下。人迎寸口之動,上下相應俱來,譬之引繩,故若一也。

白話文:

根據《甲乙經》,陰陽上下,它們的脈象變化如同一個整體。陰是指寸口脈,屬於手太陰經;陽是指人迎脈,屬於足陽明經。上是指人迎脈,下是指寸口脈,這有兩個意思:人迎脈是陽經,所以位於上;寸口脈是陰經,所以位於下。另外,人迎脈在頸部,所以為上;寸口脈在手腕,所以為下。人迎脈和寸口脈的跳動,上下相互呼應同時出現,就像拉一根繩子一樣,因此它們的變化如同一個整體。

所論人迎寸口,唯出黃帝正經,計此之外,不可更有異端。近相傳者,直以兩手左右為人迎寸口,是則兩手相望以為上下,竟無正經可憑,恐誤物深也。)故陽病而陽脈小者為逆,陰病而陰脈大者為逆。(陽大陰小,乃是陰陽之性。陽病,人迎大小俱病,而大者為順,小者為逆;陰病,寸口大小俱病,而小者為順,大者為逆。順則易療,逆則為難也。

白話文:

所討論的人迎穴和寸口脈,都是出自《黃帝內經》的經典記載。除了這些,不應該有其他的不同說法。最近相傳的說法,直接以左右兩隻手當作人迎穴和寸口脈,這將兩手相對看作上下,完全沒有經典依據,恐怕會誤導人很深。

所以,陽性的疾病而陽脈較小的,是逆證;陰性的疾病而陰脈較大的,是逆證。(陽脈較大,陰脈較小,這是陰陽的本性。陽性疾病,人迎穴和寸口脈都出現異常,而較大的屬於順證,較小的屬於逆證;陰性疾病,寸口脈都出現異常,而較小的屬於順證,較大的屬於逆證。順證容易治療,逆證則難以治療。)

)故陰陽俱靜與其動,若引繩相頓者,病也。(謂人迎寸口之脈乍靜乍躁,若引繩相頓乍動乍靜者,病也。平按:陰陽俱靜與其動《靈樞》作陰陽俱靜俱動,《甲乙經》作陰陽俱盛與其俱動。又《靈樞》、《甲乙經》頓均作傾。)黃帝曰:足少陰何因而動?(已言陽明常動於前,次論足少陰脈動不休也。

白話文:

如果陰脈和陽脈都忽冷忽熱,就像拉動繩子時繩子忽緊忽鬆一樣,這是生病的徵兆。(意思是人迎穴和寸口穴的脈搏時而安靜時而急促,就像拉動繩子時繩子忽緊忽鬆一樣,這是生病的徵兆。平注:陰脈和陽脈都安靜與其都活動,《靈樞》寫作陰脈和陽脈都安靜都活動,《甲乙經》寫作陰脈和陽脈都旺盛與其都活動。另外,《靈樞》和《甲乙經》裡的「頓」都寫作「傾」。)黃帝問:足少陰經為什麼會活動?(前面提到陽明經經常活動,接下來討論足少陰經脈搏不停跳動。)

平按:何因《甲乙經》作因何。)岐伯曰:衝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膕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跗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少陰正經,從足心上內踝之後,上行循脛向腎。

白話文:

按:「何因」一詞,在《甲乙經》中寫作「因何」。

岐伯說:衝脈是十二經絡的匯海,與少陰經的大絡脈相連,從腎臟下方開始,沿著陰股的內側下行,進入小腿後,循著脛骨內側與少陰經相並,再向下進入內踝後方,進入足底;

它的分支,從踝部進入,向上通過跗骨,進入大拇指之間,連接其他絡脈以溫暖足部和小腿,這是衝脈正常的運行方式。(少陰經正脈,從足心向上經過內踝後,沿著脛骨向上循行至腎臟。)

衝脈起於腎下,與少陰大絡下行出氣街,循脛入內踝,後下入足下。按《逆順肥瘦》少陰獨下中雲:注少陰大絡。若爾,則衝脈共少陰常動也。若取與少陰大絡俱下,則是衝脈常動,少陰不能動也。平按:《甲乙經》邪作斜,脛骨作胻骨,足脛作足跗。注少陰正經,袁刻經作陰。

白話文:

衝脈從腎部下方發出,和腎經大絡一道向下進入腳踝內側,再向下進入腳底。

注釋

  1. 衝脈和腎經大絡平時是同時運行的。

  2. 如果取穴位時,讓衝脈和腎經大絡同時向下運行,那麼衝脈就處於活躍狀態,而腎經無法運行。

更正

  1. 古書中「邪」字應為「斜」字,指小腿骨。

  2. 古書中「脛骨」應為「胻骨」,指小腿後側肌肉。

  3. 古書中「足脛」應為「足跗」,指腳背。

  4. 古書中「少陰正經」應為「腎經」。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毋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得還?(營行手太陰,下至手大指次指之端,回為手陽明,上行至頭,下足陽明,如此十二經脈,陰陽相貫,如環無端也。卒有邪氣及寒,客於四肢,陰陽相輸之道不通,何由還也?平按:營衛《甲乙經》作衛氣,懈惰作不隨。得還,得字《靈樞》、《甲乙經》均無。

白話文:

不要懶惰。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努力,將永遠無法成功。

)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也。故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四末,謂四肢,身之末也。四街,謂胸腹頭胻脈氣道也。邪氣大寒客於四末,先客絡脈,絡脈雖壅,內經尚通,故氣相輸如環,寒邪解已,復得通也。平按:氣之徑《靈樞》作氣之徑路,《甲乙》作氣之經,注:經一作徑。

白話文:

岐伯說:四肢是陰陽之氣會合的地方,是氣脈的大網絡。胸腹頭胻的脈氣之通道是氣脈的主要道路。所以,當網絡阻塞時,經脈就會通暢;四肢的寒邪解除後,氣就會從相合的部位相輸,就像一個環形一樣。(四末指的是四肢,是身體的末梢部位。四街指的是胸腹頭胻的脈氣通道。寒邪侵入四肢,首先阻塞網絡脈絡,脈絡雖然阻塞,但內經脈仍通暢,所以氣還能像環形一樣互相輸注。寒邪解除後,脈絡就能再次通暢。)

正統本《甲乙經》作徑。相輸袁刻作相輔,注同。)黃帝曰:善。此所謂如環之毋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之謂也。(述其所解。)

白話文:

真正的《甲乙經》把「徑」寫為「相輔」。相輸袁刻本作「相輔」,註解的意思相同。)黃帝說:好。這就像一個環沒有起點和終點,永遠循環下去的道理。(說明他理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