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九·經脈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經脈之二 (1)

1. 經脈正別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一《經別》篇,又見《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白話文:

據說,這篇文章出自《靈樞》卷三第十一篇《經別》,同時也見於《甲乙經》卷二第一下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臟,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主陽。(天地變化之理謂之天道,人從天生,故人合天道。天道大數有二,謂五與六。故人亦應之,內有五臟,以應音、色、時、味、位等,主陰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主陽也。建,立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人與天道的規律相應,體內有五臟,對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和五方;體外有六腑,對應六律,六律建立後主宰陽氣。(天地變化運行的道理稱為天道,人從天而生,所以人與天道相應。天道的大數有兩個,叫做五與六。因此人體也與之相應,內部有五臟,對應音調、顏色、時節、味道和方位等,主管陰氣;外部有六腑,對應六律,主管陽氣。建立指確立。)

平按:天道《甲乙經》作天地。建主陽《靈樞》作建陰陽,《甲乙經》作主持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諸經,謂人之十二經脈也,與月、辰、節、水、時等諸十二數合也。十二節,謂四時八節也,又十二月各有節也。)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臟六腑之所以應天道也。

白話文:

平註:天道(《甲乙經》中寫作天地)。建立主陽(《靈樞》中寫作建立陰陽,《甲乙經》中寫作主持陰陽)。諸經而與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諸經,指的是人體十二經脈,與月、辰、節、水、時等諸多十二相應,十二月各有節氣)。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這是五臟六腑應合天道的道理。

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十二經脈乃是五臟六腑經隧,故遍勸通之。舉其八德,以勸通之。人之受身時,一月而膏,二月而脈,為形之先,故所以生也。)病之所以成,(邪客孫脈入經,通於腑臟成病,故曰所以也。)人之所以治,(行諸血氣,營於陰陽,濡於筋骨,利諸關節,理身者謂經脈。

白話文:

十二條經脈,是人之所以能夠活著的根本。它們貫通五臟六腑,使得全身暢通無阻。以下列舉十二經脈的八種德性,以說明它們的重要性。

在人受孕時,首先形成的是經脈。一個月後,經脈開始分泌津液滋養身體。兩個月後,經脈開始運行。因此,經脈是人體形成的基礎,也是人所以能夠活著的原因。

疾病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邪氣侵入經脈,並傳播到臟腑,從而導致疾病。因此,經脈也是疾病形成的原因。

治療疾病,就是通過疏通經脈,使氣血運行順暢,陰陽協調,滋養筋骨,強健關節,從而調理身體。

)病之所以起,(經脈是動所生,故病起也。)學之所以始,(將學長生之始,須行導引,調於經脈也。)工之所止也,(欲行十全之道濟人,可留心調於經脈止留也。)粗之所易,(愚人以經脈為易,同楚人之賤寶也。)工之所難也。(智者以經脈為妙,若和璧之難知也。

白話文:

疾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經脈不通暢所致。學習養生的第一步,需要練習導引術,調解經脈。對於想要達到濟世救人的大道,可以專注於調養經脈。愚昧的人認為經脈很容易處理,就像楚國人輕視寶物一樣。而有智慧的人瞭解經脈的重要性,像和氏璧那般難得。

平按:工《靈樞》、《甲乙經》均作上。)請問其離合出入奈何?(經脈之別,曰離與出;復還本經,曰合與入也。廣陳其理,請解其所由,故曰奈何也。)岐伯稽首再拜答曰:明乎哉問也。此粗之所過,工之所息也,請卒言之。(近學淺知,謂之粗也;深求遠達,謂之工也。

白話文:

我認為,《靈樞》、《甲乙經》都把「上」寫成「上」。請問經脈的離合出入,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經脈的分別,叫做離和出;回到本經,叫做合和入。廣泛地陳述這個道理,請解釋一下它的來源,所以說「奈何」。)岐伯叩頭拜了兩次,回答說:您的問題真是精明透徹啊!這是初學者理解淺薄的地方,精通者才能領悟的地方,請讓我完整地說一下。 (對經脈理解不深,只知道一些皮毛,稱為粗;深入探究,明白其深意,稱為精通。)

工者,宅心經脈之道,以十全為意;粗者志存名利之弊,假媒寄過而已。息,留也。為益之大,故請卒言之。平按:工《靈樞》、《甲乙經》作上。息卒二字《甲乙經》均作悉。)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十二大經,復有正別。

白話文:

那些醫術精湛的人,他們的思想和經脈相通,追求十全十美的境界;而醫術粗糙的人,卻只注重名利,依靠投機取巧來欺騙患者。

"息",是指保留氣血。它的好處很大,所以請詳細說明。("平按":原文《靈樞》、《甲乙經》中的"工"作"上"。"息卒"二字在《甲乙經》中都寫作"悉"。)

足太陽經的正經,從膕部(膝蓋後方的凹陷處)分出一支,向下運行五寸,進入肛門,連接膀胱和腎臟,沿著脊椎向上到達心臟,然後分散開來;它的直行脈,從脊椎向上經過脖子,再回到足太陽經,形成一條經脈。(人體有十二條大經脈,每條經脈又有正經和別經。)

正,謂六陽大經別行,還閤府經。別,謂六陰大經別行,合於府經,不還本經,故名為別。足少陰、足厥陰雖稱為正,生別經不還本經也,唯此二陰為正,余陰皆別。或以諸陰為正者,黃帝以後撰集之人,以二本莫定,故前後時有稱或,有言一曰,皆是不定之說。足太陽正者,調正經也。

白話文:

**正:**指的是六條陽經在分出支脈後,再回到原本的經脈上。

別: 指的是六條陰經在分出支脈後,不再回到原本的經脈上,而是與其他經脈相合,所以稱為別經。

足少陰和足厥陰 雖然被稱為正經,但是它們的支脈並不會回到原本的經脈上。只有這兩條陰經是正經,其他陰經都是別經。

有些人認為所有的陰經都是正經,這可能是黃帝以後的人編輯文本時,由於兩本典籍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在前後的說法上有所不同,有的使用「或」,有的使用「一曰」,這些都是不確定的說法。

足太陽 是正經,因為它能調節正經。

別者,大經下行至足小指外側分出二道:一道上行至於膕中;一道上行至於尻臋,下入於肛,肛謂白䐈,亦名廣腸,次屬膀胱,上散之腎,循膂上行,當心入內而散,直者謂循膂上行至項屬於太陽,此為一正經之別。平按:膀胱下《靈樞》、《甲乙經》有散字。復屬於太陽,太陽二字袁刻誤作大腸。

白話文:

除了主經之外,膀胱經從腳小趾外側分出兩條支脈:

  • 一條支脈向上延伸到膝窩。
  • 一條支脈向上延伸到臀部,向下貫穿肛門。

肛門又稱白䐈,也叫廣腸,與膀胱相連,再向上通到腎臟,沿著脊椎向上,到達心臟,然後向內擴散。

筆直的支脈稱作「循膂上行」,一直延伸到頸部,與太陽經相連。這就是膀胱經的一條別脈。

備註:

《靈樞》和《甲乙經》記載的膀胱經下行到肛門時,有「散」字。復屬於太陽,這兩個字在某個刻本中被誤寫成「大腸」。

注唯此二陰,別本無唯字。黃帝上別本有乃字。)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系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或以諸陰之別皆為正。(足三陽大經從頭至足,其正別則從足向頭,其別皆從足指大經終處別而上行,並至其出處而論屬合也。足三陰大經從足至胸,其正別則從足上行向頭,亦至其出處而言屬合。

白話文:

僅有這兩條陰經本草,別本沒有「唯」字。(黃帝別本有「乃」字。)足少陰經之正經,至小腿後方,另分出一條支脈與太陽經相合,向上至腎臟,正對第十四節椎骨,與帶脈相連通;一條支脈直走,連接舌根,再由項部出來,與太陽經相合,這是一處相合點。有人認為諸陰經的支脈都為正經。(足三陽經從頭部到足部,其正經與支脈都從足部朝頭部行,其支脈都從足趾的大經終點分出,向上行,並且到它們的出處來說相合。足三陰經從足部到胸部,其正經與支脈都從足部向上行向頭部,也到它們的出處來說相合。

足少陰正,上行至膕,別走太陽,合而上行,至腎出屬帶脈。起季肋端,故少陰當十四椎出屬帶脈也。直而不屬帶脈者,上行至項,復合太陽,則此少陰二合太陽,此太陽少陰表裡以為一合也。平按:自足少陰至出屬帶脈二十五字,又見本書卷十《帶脈》篇。椎《靈樞》作顀,或作成。

白話文:


足少陰經是陰經中的正經,它向上行走到膝蓋後方,與太陽經相交後繼續向上,到達腰部與帶脈相連。帶脈起於季胸部,因此少陰經在第十四個胸骨上與帶脈相連。

如果少陰經不與帶脈相連,那麼它會繼續向上行走到脖子,再次與太陽經相交。因此,少陰經與太陽經兩次相交,形成一個表裡合一的整體。

《甲乙》無或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九字,注云:「《九墟》云:或以諸陰之別者皆為正也。」又本註上行向頭,向字袁刻作項。)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肋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系目系,合少陽於外眥。(足少陽正,上行至髀,繞髀入陰毛中,厥陰大經環陰器,故即與合也。

白話文:

《甲乙經》有人認為所有陰經的別脈都主行於人體的正經。注釋寫道:「《九墟經》說:有人認為所有陰經的別脈都主行於正經。」此外,原本的注釋中提到「上行向頭」,其中的「向」字,在袁刻本中寫作「項」。

足少陽經的正經繞過大腿,進入陰毛中,與厥陰經會合;別脈則進入季肋之間,沿著胸腔內部行至膽,散佈於肝臟之上,通過心臟,向上夾於咽喉,從頤頷中出來,散佈於面部,與眼睛和口腔連接,在眼的外角與少陽經的正經會合。(足少陽經的正經向上行至大腿,繞過大腿進入陰毛中,而厥陰經的大經環繞陰器,因此在這裡與少陽經會合。)

合厥陰外,別循胸裡屬膽,上肝貫心,上行至面,還合本經。平按:肋《靈樞》、《甲乙經》作脅。上肝《甲乙經》作肝上。)足厥陰之正,別跗上,上至毛際,入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足厥陰正,與大經並行,至跗上,上行陰毛,少陽行於此,故與之合已,並行向頭,此足少陽厥陰表裡以為二合。平按:跗正統本《甲乙經》作膝。

白話文:

厥陰經外合,另從胸中經過,屬膽,上行至肝貫穿心經,再向上行至面部,然後返回原來經絡。按:肋字在《靈樞》和《甲乙經》中寫作脅字。上肝字在《甲乙經》中寫作肝上字。)足厥陰經的正經,另從足跗部向上行,上行至陰毛部位,與少陽經會合,兩經同時運行,這叫做二合。(足厥陰正經與大經並行,至足跗部,向上行至陰毛,少陽經也行於此,所以與之會合,共同向上行至頭部,這是足少陽和厥陰表裡兩經會合而為二合。按:跗字在正統本《甲乙經》中寫作膝字。)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於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䪼,還系目系,合於陽明。(足陽明正,上行至髀,入腹屬胃,之脾通心,上行至目系,還合本經也。平按:上至髀,髀字正統本《甲乙經》作踝。)足太陰之別,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絡於咽,貫舌本,此為三合。

白話文:

足陽明經正經部分,向上行至大腿根部,進入腹中,屬於胃,與脾相通,向上連通到心臟,再向上經過咽喉,由口而出,到達頭頂,與目系(眼睛的筋膜)相連,再回通陽明經。

足太陰經別絡部分,向上行至大腿根部,與陽明經正經相合,與陽明經正經同行,向上交絡於咽喉,貫通舌根,如此形成三者相合。

(足太陰別,上行至髀,與陽明合併而行,上貫於舌中,故舌下中脈者足太陰也,此足陽明太陰表裡以為三合也。平按:足太陰之別,別字《靈樞》作正《甲乙經》作正則別三字。《靈樞》上絡作上結,舌本作舌中。)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掖走心,系小腸。(地,下也。

白話文:

足太陰經的分支從下往上行至大腿,與足陽明經合並而行,再向上貫通至舌頭中間,因此舌頭下面的正中脈絡屬於足太陰經。足陽明經和足太陰經表裡合為三合經絡。

手太陽經的正脈指向地面,在肩關節處分出分支,進入腋下,通向心臟,並聯繫小腸。(「地」指下方。)

手太陽正,從手至肩,下行走心,系小腸,為指地也。小腸,即太陽也。手之六經,唯此一經下行,余並上行向頭也。)手少陰之別,入於泉掖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手少陰別,上行入於泉掖,入屬心,上行出面,合目內眥,內眥即手太陽也,此手太陽少陰表裡以為四合。平按:《靈樞》、《甲乙經》手少陰之別作手少陰之正別,泉掖均作淵腋。

白話文:

手太陽經的正脈,從手到肩,下通到心,連接小腸,是朝下的經脈。小腸就是太陽經。手部六條經脈中,只有這條經脈朝下,其他經脈都朝上向頭部運行。

手少陰經的別脈,進入泉掖兩筋之間,聯繫心臟,向上經過喉嚨,出於面部,合於眼睛內眥。這稱為四合。(手少陰別脈,向上運行進入泉掖,屬心,向上出面,合於眼睛內眥,內眥即手太陽經,這表示手太陽經與手少陰經表裡相合,構成四合。

平按:《靈樞》、《甲乙經》中,手少陰之別記載為手少陰之正別,泉掖記載為淵腋。)

袁刻改泉作淵,查唐人諱淵為泉,宜仍依原抄作泉,以存真相,下同,不再舉。屬於心《甲乙經》作屬心主。)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於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天,上也。手少陽之正,提□上巔,為指天也。下走三焦,即手少陽,上散胸中也。)手心主之別,下泉掖三寸,入於胸中,別屬三焦,上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

白話文:

  1. 袁刻將「泉」誤寫為「淵」,但唐朝人忌諱「淵」這個字,因此應該依照原本的抄寫版本,保留「泉」字不改,下文中若有類似的狀況,就不再重複說明。

  2. 「屬於心」在《甲乙經》中寫作「屬心主」。

  3. 手少陽經的主脈絡,指向頭頂,從頭頂旁分出一條支脈,進入太陽穴凹陷處,往下貫穿三焦,散佈在胸腔。

  4. 手心主經的支脈,從泉腋下方三寸處進入胸腔,再分出支脈連接三焦,向上沿著喉嚨,從耳後穿出,與少陽經相合於完骨穴下方,形成五合穴位。

(手心主別,從手上行至掖,下掖三寸,至於泉掖,入於胸中,屬三焦已,上行出耳後寬骨下,合手少陽,此手少陽心主表裡以為五合。平按:《靈樞》、《甲乙經》手心主,之別作之正別,上循作出循。注寬骨,據經文應作完骨。)手陽明之正,至膺乳,別上於肩髃,入柱骨之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

白話文:

手心主經從手上往上走,到腋下,再往下三寸,到胸前的泉掖穴,進入胸腔,屬於三焦經,再向上經過耳後的完骨下方,與手少陽心主經表裡相合,構成五合穴位組。

平按:在《靈樞》和《甲乙經》中,手心主經的別線寫作「正別」,上行的路線寫作「循出」。註解中提到的「寬骨」,根據經文應該寫作「完骨」。

手陽明經的正經,到胸部和乳頭,分出一條別線向上到肩部和頸後,進入柱骨下,經過大腸,屬於肺經,向上經過喉嚨,出缺盆穴,與手陽明經正經相合。

(手陽明正,從手上行,注於膺乳,上行至肩髃柱骨之下,下走大腸,上屬於肺,上出缺盆之處,合大經也。平按:至膺乳《靈樞》作從手循膺乳《甲乙經》同。)手太陰之別,入泉掖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合陽明,此為六合。(手太陰別,從手上行至掖,下掖至泉掖,至手少陰前,入走肺,之於大腸,上出缺盆,循喉嚨,合於陽明,至於大腸,以為六合。至喉嚨更合,故云復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 :從手上走,經過胸前,上行至肩胛骨下,再向下走大腸,向上屬於肺,最後從肺的上部出來,連接於大經。

手太陰經的別支 :進入泉掖前,進入走肺,散佈到大腸,從肺的上部出來,經過喉嚨,再與手陽明經合,這形成一個六合系統。

(手太陰經的別支從手上走,經過腋窩,向下到泉掖,在手少陰經前,進入走肺,分佈到大腸,上行到肺的上部,通過喉嚨與陽明經相合,最後在大腸處連接,這樣就形成了六合系統。由於這兩條經絡在喉嚨處再次相合,所以叫做「復」。)

此陽明太陰表裡以為六合。此十二經脈正別行處,與十二大經大有不同,學者多不在意,所以診病生處,不能細知也。平按:《靈樞》、《甲乙經》之別作之正別。散之大腸《靈樞》作散之太陽,正統本《甲乙經》作散上大腸。)

白話文:

陽明與太陰經表裡相合,形成六對。這十二條經脈正別行的部位與十二條大經截然不同,許多學者不太重視,因此在診斷疾病發生部位時,無法詳細瞭解。

備註: 在《靈樞經》和《甲乙經》中,關於正別有不同記載:《靈樞經》記載「散之太陽」,而《甲乙經》正統本記載「散上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