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5)

1. 雜診

則倉廩不藏,以其咽口門戶不自要約,遂食於身不便之物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水泉,小便也,人之小便不能自禁者,以浘胞不能藏約,故遺尿不止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如前之病,神明不亂,得守者生;其神明亂,失守者死也。夫五臟身之強也。五臟藏神,藏神為身主,故是身之強也。

頭者精明之府也。頭憊視深,精將奪矣。頭為一身之天,天有日月,人之頭有二目,五臟之精皆成於目,故人之頭為精明府。所以精明將奪,力極頭傾視深,力意視也。憊,蒲介反。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心肺二輸在上當背太陽,故背為胸府,背曲肩隨而乘胸臆,將壞也。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腎在腰脊之中,故腰不隨,腎將憊矣,憊病也。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跗,筋將憊矣。身之大筋聚結於膝,膝之屈伸不能,行則曲腰向跗,皆是膝筋急緩,故知筋將病也。髓者骨之府也,不能久立,行則掉標,骨將憊。髓為骨液,髓高則脛疼,不能久立,行則掉標戰動,即知骨將病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攝養前之五府,得身強者為生,失者為死也。岐伯曰:「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上黃帝將問自說其義周備,故岐伯言強之得失。所以人雖失強,反於四時,得有餘者,則五臟精勝為生;人之失強,得不足者,則五臟消損為死。應大過不足為精,有餘為消。寸口人迎相過一倍以上為應大過也。大過得氣不足,則五臟精勝;氣過有餘,則熱故五臟消損之也。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人迎寸口四倍以上曰陰陽不相應。不相應者,陽氣外格,陰氣內關之病也。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痛多,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寒熱也。身痛面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癉。血脈者絡脈也,癉音丹,內黃病也。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足太陽經從目內眥上額,故有赤脈從上下貫瞳子者太陽之絡,令人目痛,當療太陽。

從下上者陽明病。手足陽明之經並從鼻至目內眥,故有赤脈從下上者陽明之絡,令目有痛,當療陽明之也。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手足少陽經皆從目外來去於目銳眥走於目內,故有赤脈從外入目者少陽之絡,令目有痛,當療少陽。診寒熱赤脈從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赤脈從上下者太陽之絡也,太陽絡脈從上下至瞳子。三脈一時至者,至三年死;乃至唯見一脈,至一年死者。三陽者太陽也,太陽之氣最大,故獨見者至一年死。二陽者陽明也,至陽明有二絡,見其氣不大故二年死。一陽者少陽也,至少陽有三絡,見其陽氣少故得三年死也。診齲齒痛,按其陽明之脈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手陽明脈從左右手指上行入下齒中上至於鼻;足陽明脈從鼻下行入上齒中下至左右足指。手足二陽明脈有病經所部,過時獨熱者,二脈一葙獨偏熱也。手足陽明獨熱在左葙者,即左葙熱也;獨熱在右葙者,即右葙熱也。得手陽明脈熱,即知下齒齲也。足陽明左右得熱,準手陽明可知。然得足陽明熱,即知上齒齲也。獨熱在頭在左為上,在足在右為下。準手則足之左右可知。齲者上下牙齒腫痛或出膿血,此皆因熱風氣所致,故得熱為候也。據此正經兩葙俱診陽明,即太陰兩手俱有,如何脾肺獨出於右,理必不然也。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

白話文:

如果倉庫的糧食不儲藏,是因為咽喉這個門戶沒有自我約束,才會吃下對身體不好的東西。小便不止,是因為膀胱沒有固藏的能力。(小便就是指排泄的小便,人無法控制小便,是因為膀胱無法約束,所以才會尿床或頻尿。)能夠守住身體機能的就能生存,失去的就會死亡。(如同前面說的疾病,如果神智清醒、沒有紊亂,能守住機能就會活下去,如果神智不清、失去守護能力,就會死亡。)五臟是身體強壯的根本。(五臟儲藏精氣,精氣是身體的主宰,所以說五臟是身體強壯的根本。)

頭部是精神和視覺集中的地方,如果頭部疲憊、眼神深陷,表示精氣快要耗盡。(頭部就像天,天上有日月,人的頭部有兩隻眼睛,五臟的精氣都會匯集到眼睛,所以頭部是精氣聚集之處。精氣快要耗盡,表示身體虛弱,頭也無力抬起,眼神也變得無神。)背部是胸腔的延伸,如果背部彎曲、肩膀隨之傾斜,表示胸腔的機能即將損壞。(心臟和肺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屬於太陽經,所以背部是胸腔的延伸。背部彎曲、肩膀隨之傾斜,會壓迫胸腔,導致機能損壞。)腰部是腎臟的延伸,如果腰部不能靈活轉動,表示腎臟功能即將衰退。(腎臟在腰椎中間,所以如果腰部不靈活,表示腎臟功能即將衰退。)膝蓋是筋脈的匯集處,如果膝蓋無法彎曲伸直,行走困難,腳踝的筋脈也將衰弱。(身體的大筋都匯集在膝蓋,如果膝蓋無法彎曲伸直,行走就會困難,腰也會彎曲,腳踝的筋脈也會變得僵硬,表示筋脈出了問題。)骨髓是骨骼的根本,如果無法久站,行走時身體搖晃不穩,表示骨骼的機能將衰弱。(骨髓是骨骼的液體,骨髓充足,腿部就會有力氣,如果無法久站,行走時身體搖晃不穩,就表示骨骼的機能衰弱。)能夠保持強壯就能生存,失去強壯就會死亡。

(以上這些器官的保護和滋養,如果能讓身體強壯就能生存,如果失去這些機能就會死亡。)岐伯說,如果違反四時節氣,身體過於強盛,就會導致精氣過剩,如果不足,就會導致精氣消損。(黃帝問岐伯,岐伯解釋強弱的道理,所以人如果身體機能失調,但能順應四時節氣,如果體內精氣有餘就會健康,如果不足,精氣就會耗損。)人迎脈搏超過寸口脈搏一倍以上,表示精氣不足,如果超過,則表示身體過於旺盛,精氣會耗損。(寸口脈搏和人迎脈搏相差一倍以上,表示身體機能過於旺盛,身體內部的氣不足,如果過盛就會發熱,精氣也會因此耗損。)陰陽不協調的疾病叫做關格。(人迎脈搏超過寸口脈搏四倍以上,稱為陰陽不協調。陰陽不協調是指陽氣在體外,陰氣在體內無法疏通的疾病。)診斷血脈時,如果脈象呈現紅色,表示有熱;呈現青色,表示有痛;呈現黑色,表示病程已久。脈象呈現紅色、黑色或青色,表示身體有寒熱交替的現象。身體疼痛、臉色微黃、牙垢發黃、指甲發黃,表示得了黃疸病。(血脈是指絡脈,黃疸是一種體內發黃的疾病。)診斷眼睛,如果眼睛疼痛,而且紅色的脈絡從上下延伸,表示是太陽經的疾病。(足太陽經從眼睛內眥上行至額頭,所以如果出現紅色脈絡從上下延伸貫穿瞳孔,表示是太陽經絡的疾病,應該治療太陽經。)如果紅色脈絡從下向上延伸,表示是陽明經的疾病。(手足陽明經從鼻子到眼睛內眥,所以如果出現紅色脈絡從下向上延伸,表示是陽明經絡的疾病,應該治療陽明經。)如果紅色脈絡從外向內延伸,表示是少陽經的疾病。(手足少陽經從眼睛外側到眼睛內側,所以如果出現紅色脈絡從外向內延伸,表示是少陽經絡的疾病,應該治療少陽經。)診斷寒熱病,如果紅色的脈絡從上下延伸到瞳孔,出現一條脈絡表示會死於一年,出現一條半脈絡表示會死於一年半,出現兩條脈絡表示會死於兩年,出現兩條半脈絡表示會死於兩年半,出現三條脈絡表示會死於三年。(紅色的脈絡從上下延伸表示是太陽經的絡脈,如果從上下延伸到瞳孔出現三條脈絡,表示會死於三年內。如果只出現一條脈絡,表示會死於一年內。太陽經的陽氣最盛,所以單獨出現一條脈絡表示一年內死亡。陽明經的陽氣次之,所以出現兩條脈絡表示二年內死亡。少陽經的陽氣最弱,所以出現三條脈絡表示三年內死亡。)診斷蛀牙疼痛,按壓陽明經的脈搏,如果脈搏跳動過快,而且只有左邊熱,表示左邊的牙齒疼痛;只有右邊熱,表示右邊的牙齒疼痛;只有上面熱,表示上面的牙齒疼痛;只有下面熱,表示下面的牙齒疼痛。(手陽明經脈從左右手指上行到下牙齒,向上到鼻子,足陽明經脈從鼻子向下到上牙齒,向下到左右腳趾。手足陽明經脈有病,在經脈所過的時間獨自發熱,表示是單側發熱。手陽明經脈發熱,表示下牙齒蛀牙;足陽明經脈左右發熱,表示上牙齒蛀牙。如果頭部發熱在左邊,表示是上面的牙齒,腳部發熱在右邊,表示是下面的牙齒,依據手部的脈象,可以判斷足部的左右。蛀牙是指上下牙齒腫痛或出膿血,這都是因為熱風所導致,所以發熱是判斷蛀牙的依據。依據正經兩側脈搏診斷陽明經,如果兩手都有脈象,則脾肺不會單獨出現在右側,這是不合理的。)嬰兒生病,頭髮都向上豎起來,表示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