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2)
卷第十六·診候之三 (2)
1. 虛實脈診
令氣得出,以為瀉也。入虛者,左手閉也。(右手刺入,於虛行其補已,可疾出針用,左手閉其針空,使氣不出,以為補也。)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岐伯答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風寒暑濕,客身盛滿為實;五臟精氣奪,失為虛也。)
問曰:「何謂重實?」答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傷寒熱病,大熱曰實;經絡盛滿,故曰重實也。)
問曰:「經絡俱實,如何?何以治之?」答曰:「經絡皆實,是絡急而尺緩也,皆當俱治之。故曰:『滑則順,澀則逆。』」(脈寸口陽也,尺脈陰也;脈急寒多也,尺緩熱多也。寸口是陽,今反急寒;尺地是陰,冷反為熱,是為經絡皆實可俱瀉之。經絡雖實,脈滑氣盛為順,易已;脈澀氣少為逆,難已也。)
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終始五臟骨肉滑利,可以長久。(萬物之類,虛實終始,皆滑利和調,物得久生也。是以五臟六腑筋脈骨肉柔弱滑利,可以長生。故曰:「柔弱者生之徒者也。」)
問曰:「寒氣暴上,脈滿實如何?」答曰:「實如滑,則生;實如逆,則死矣。」(雖實柔滑可生也;實而寒,溫澀死之徒也。)
問曰:「其形盡滿,何如?」答曰:「舉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滿而不應也。如是者,順則生,逆則死。」(舉身滿悶曰「形盡滿」也。寸口之脈寒氣盛堅,然尺脈不應其滿悶;然手足溫者順,療之易已,故生;手足寒者逆,故死也。)
問曰:「何謂順則生,逆則死?」答曰:「所謂順者,手之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寒氣滿身,手足冷者,陽氣盡,故死;手足溫者,陽氣在,四體漸來,通陽氣和,則生。)
問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答曰:「足溫則生,寒則死。」(乳子病熱,脈應浮滑而反懸小者,足溫氣下,故生;足寒氣不下,逆者而致死也。)
問曰:「乳子中風,病熱者喘鳴、肩息者,何如?」答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乳子中風病熱,氣多血少,得脈緩熱宣泄,故生;得急為寒不泄,故死也。)
問曰:「何謂重虛?」答曰:「脈氣虛,尺虛,是謂重虛也。」(寸口脈虛,尺地及脈不虛,故曰重虛也。)
問曰:「何以知之?」答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也;脈虛者,不象陰也。」(恇𤺊方,反怯也,謂行步虛怯然也。重虛者,何以知其候也?膻中氣虛不足,令人無言志;定診得尺脈虛者,陰氣不足,腰腳有病,故行步不正也;診得寸口之脈虛,則手太陰肺虛,陰氣不足,故曰不象也。)
問曰:「如此者,何如?」答曰:「滑則生,澀則死。」(寸口雖不得太陰和脈,而得溫滑者生,寒澀者死也。)
問曰:「腸澼便血,何如?」答曰:「身熱則死,寒則生。」(血虛陽乘故死;血未甚虛,其身猶寒,所以得生也。)
問曰:「腸澼下白沫,何如?」答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脈沉陰氣猶在,故生;脈浮陰盡,陽乘故死也。)
問曰:「腸澼下膿血,何如?」答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脈懸絕陽氣盡絕也,故死;滑大氣盛,猶溫也。)
白話文:
虛實脈診
使氣能夠順利排出,就認為這是瀉法。(使用針刺時,左手按住針孔,讓氣不會跑出,就認為這是補法。)
黃帝問道:什麼是虛?什麼是實?
岐伯回答:邪氣旺盛,就屬於實證;精氣虧損,就屬於虛證。(風、寒、暑、濕等外邪侵入身體,使身體感到脹滿,這就是實證。五臟的精氣虧損、失去正常功能,就屬於虛證。)
黃帝問道:什麼是重實?
岐伯回答:所謂重實,指的是發高燒,而且病氣熱盛,脈搏飽滿,這就叫做重實。(例如傷寒等熱病,發高燒就屬於實證,經絡中的氣血旺盛、充滿,所以稱為重實。)
黃帝問道:如果經絡和脈搏都呈現實證,應該如何治療?
岐伯回答:如果經絡和脈搏都呈現實證,那是因為經絡緊張拘急,而尺脈卻緩慢無力。這種情況應該同時進行治療。脈搏滑利就表示身體狀況順利,脈搏澀滯就表示身體狀況不佳。(脈搏在寸口處的跳動屬於陽,尺脈的跳動屬於陰。脈搏急促通常表示體內寒氣過多,尺脈緩慢則表示體內熱氣過多。寸口脈屬於陽,如果反常地呈現急促,表示寒氣過盛,而尺脈本應屬陰,卻反而呈現緩慢,表示體內熱氣過多,這就是經絡都呈現實證的狀況,需要同時治療。雖然經絡呈現實證,但脈搏滑利,表示氣血旺盛,屬於順證,容易康復;脈搏澀滯,表示氣血虛少,屬於逆證,難以康復。)
所謂的虛證和實證,都是根據物體的特性來判斷的,從開始到結束,五臟、骨骼、肌肉等都應該滑潤柔順,這樣才能長久健康。(世間萬物的虛實變化,從開始到結束,都應該滑潤和諧。身體的五臟六腑、筋脈、骨骼和肌肉都應該柔韌滑利,這樣才能夠長壽。所以說,柔弱的事物會持續生長,強硬的事物會逐漸衰亡。)
黃帝問道:如果寒氣突然上衝,脈搏飽滿,這屬於實證嗎?
岐伯回答:如果脈搏呈現滑利,屬於生機勃勃的實證,如果脈搏呈現澀滯,就表示病況危險。(雖然是實證,但如果脈搏柔軟滑潤,就表示還具有生機;如果脈搏呈現澀滯,表示寒邪過盛,預後不良。)
黃帝問道:如果身體呈現極度脹滿的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如果身體呈現極度脹滿的情況,脈搏會呈現急促、洪大而堅硬的狀態,尺脈則不應這種脹滿的現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手足溫暖就表示情況良好,手足寒冷就表示情況危急。(身體感到脹滿悶塞,就稱為形盡滿。寸口脈搏呈現寒氣過盛的狀態,脈搏堅硬,尺脈卻不應和這種滿悶的感覺。如果手足溫暖,表示身體狀況良好,容易康復;如果手足寒冷,表示病情惡化,預後不良。)
黃帝問道:什麼叫做順證可以存活?什麼叫做逆證會死亡?
岐伯回答:所謂順證,指的是手足溫暖;所謂逆證,指的是手足冰冷。(寒氣充滿身體,導致手足冰冷,表示陽氣衰竭,所以會死亡。如果手足溫暖,表示陽氣還在體內運行,逐漸恢復正常,身體陰陽協調,就能存活。)
黃帝問道:哺乳期的婦女如果生病,出現發熱、脈搏細小懸浮的現象,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如果腳是溫暖的,就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腳是冰冷的,就表示情況危險。(哺乳期的婦女患病,脈搏應該呈現浮滑,如果反而呈現懸浮細小,表示如果腳是溫暖的,表示氣血下行順暢,所以還有生機;如果腳是冰冷的,表示氣血不能下行,屬於逆證,預後不良。)
黃帝問道:哺乳期的婦女如果中風,發熱時出現喘息,肩膀聳動,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喘息時肩膀聳動,表示脈搏呈現實證而且洪大。如果脈搏緩慢,就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脈搏急促,就表示情況危險。(哺乳期的婦女中風,病熱氣盛,血氣不足,如果脈搏緩慢,表示熱邪可以宣散,所以還有生機;如果脈搏急促,表示寒邪無法散去,預後不良。)
黃帝問道:什麼叫做重虛?
岐伯回答:脈搏氣虛,尺脈也虛弱,這就叫做重虛。(寸口脈虛弱,而尺脈的脈象也跟著虛弱,就叫做重虛。)
黃帝問道:要如何判斷是否是重虛?
岐伯回答:所謂氣虛,指的是脈搏沒有規律;所謂尺脈虛,指的是行走時腳步虛浮不穩。脈虛表示脈象沒有陰氣。(虛弱到怯懦,是指行走時虛弱、沒有力氣。要如何知道重虛的徵兆呢?胸腔部位的氣虛,會使人沒有說話的力氣,如果診脈時發現尺脈虛弱,表示陰氣不足,腰腳可能會有疾病,所以行走時腳步不穩。如果診得寸口脈虛弱,表示手太陰肺氣虛弱,陰氣不足。)
黃帝問道:如果出現重虛的情況,應該如何?
岐伯回答:如果脈搏滑利,就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脈搏澀滯,就表示情況危險。(寸口脈雖然沒有呈現肺經的正常脈象,但如果脈象溫和滑潤,就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脈象寒冷澀滯,就表示情況危急。)
黃帝問道:如果患有痢疾,大便帶血,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如果身體發熱,就表示情況危險;如果身體寒冷,就表示還有生機。(因為血虛,導致陽氣過盛,所以情況危險;如果血氣還沒有虛弱到極點,身體還會感到寒冷,所以還有生機。)
黃帝問道:如果患有痢疾,大便排出白色黏液,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如果脈搏沉伏,就表示還有生機;如果脈搏浮動,就表示情況危險。(脈搏沉伏,表示陰氣還存在,所以還有生機;脈搏浮動,表示陰氣已盡,陽氣獨盛,所以情況危急。)
黃帝問道:如果患有痢疾,大便排出膿血,情況會怎麼樣?
岐伯回答:如果脈搏呈現懸浮斷絕的狀態,就表示情況危險;如果脈搏滑利洪大,就表示還有生機。(脈搏懸浮斷絕,表示陽氣已盡,所以情況危急;脈搏滑利洪大,表示氣血旺盛,身體尚有溫熱之氣,所以還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