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十五·診候之二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診候之二 (11)

1. 尺寸診

)臟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泄曰死。(臟真之脈見時,高於肺藏和平之氣。高,過也。肺為陰也。無胃之氣,既過肺之和氣,即是肺傷。肺主行營衛,肺既傷已,即是陰氣泄漏,故致死也。平按:陰泄曰死《素問》、《甲乙》作陰陽也三字。)冬胃微石曰平,(冬人迎脈,胃耎弱氣多,石脈微者,名曰平人。

)胃少石多曰腎病,(腎少穀氣,故令耎弱氣少,堅石脈多,故知腎病。平按:胃少石多《素問》作石多胃少。)但石無胃曰死,(臟真脈見,故致死也。)石而有鉤曰夏病,(石脈,水也。鉤脈,火也。石脈見時,有鉤見者,微邪來乘不已,至夏當病也。)鉤甚曰今病,(雖有胃氣,鉤甚,所以今病也。

)臟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腎為五臟和氣之下,今腎無胃氣,乃過下於腎也。故腎臟藏神,藏於志也;腎臟藏氣,骨髓氣也。自此以上,即是人迎胃脈候五臟氣也。)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下診胃絡之脈。虛音墟。虛里,城邑居處也。

此胃大絡,乃是五臟六腑所稟居處,故曰虛里。其脈出左乳下,常有動以應衣也。平按:應衣《甲乙》作應手。注胃絡之脈,脈字原缺右方,左方有月字,當是脈字,袁刻作法。)脈宗氣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宗,尊也。此之大絡,一身之中血氣所尊,故曰宗氣。其脈動如人喘數而絕者,病在臟中也。

平按:脈宗氣《素問》作脈宗氣也,《甲乙》作脈之宗氣也。)結而橫,有積矣;(此脈結者,腹中有積居也。積,陰病也。)絕不至曰死。(此虛里脈,來已更不復來,是胃氣絕,所以致死。平按:曰死下《素問》有「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十一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無此十一字,《甲乙經》亦無。」本書在後。

)欲知寸口脈太過與不及,寸口之脈中手短者,曰頭痛;(上來診人迎法,以下診寸口法,故曰欲知診寸口之脈有病,唯有太過與不及也。口者,氣行處也。從關至魚一寸之處,有九分之位,是手太陰氣所行之處,故曰寸口。其脈之動,不滿九分,故曰短也。短者陽氣不足,故頭痛也。

平按:《甲乙》無「欲知寸口脈太過與不及」十字。)乳之下,其動應於衣,宗氣泄。(乳下虛里之脈,若陽氣盛溢,其脈動以應衣,是為宗氣泄溢者也。)寸口之脈中手長者,足脛痛;(寸口之脈過九分以上,曰長。長者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故脛痛也。)喘數絕不至,曰死。

(長而喘,所以致死。平按:《素問》無此句。)寸口脈中手如從下上擊者,曰肩背痛。(脈從下向上擊人手,如從下有物上擊人手,是陽氣盛,陽脈行於肩背,故知肩背痛也。平按:如從下上擊者《素問》作促上擊者,《甲乙》作促上數者,注云:《素問》作擊。又按從下,下字袁刻作物。

白話文:

尺寸診

臟腑真氣如果高於肺氣,這代表運行營衛的陰氣洩漏,會導致死亡。(臟腑真氣的脈象出現時,高於肺所藏的平和之氣。所謂「高」,就是超過的意思。肺屬陰。若沒有胃氣支持,超過肺的平和之氣,就表示肺已經受損。肺主管營衛之氣的運行,肺受損後,陰氣就會洩漏,因此導致死亡。註:關於陰氣洩漏導致死亡,有些古籍則記載為陰陽失調。)

冬天時,人迎脈如果呈現微弱柔軟,而胃脈卻是堅硬的狀態,這表示身體正常。(冬天的人迎脈應該是柔軟微弱,如果胃氣充足,呈現微弱的堅硬脈象,就是正常人的表現。)

如果胃氣微弱,但脈象堅硬的情況較為明顯,這表示腎臟有病。(腎臟如果少了穀氣的滋養,就會顯得虛弱,脈象也跟著軟弱。如果脈象呈現堅硬的狀態,就表示腎臟生病了。註:有些古籍將此描述為脈象堅硬多於胃氣不足。)

如果脈象只有堅硬而沒有胃氣,這表示將要死亡。(臟腑真氣已經顯現,所以會導致死亡。)

如果脈象呈現堅硬,同時帶有鉤狀的感覺,這表示是夏天會發作的疾病。(堅硬的脈象代表水氣,鉤狀的脈象代表火氣。當堅硬的脈象出現,又同時有鉤狀脈象時,表示有微弱的邪氣侵入,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到了夏天就會發病。)

如果鉤狀脈象非常明顯,這表示是現在正在發作的疾病。(即使有胃氣,但如果鉤狀脈象非常明顯,就表示疾病正在發作。)

如果臟腑真氣低於腎氣,這表示腎臟藏著骨髓的精氣。(腎是五臟平和之氣的根基,如果腎氣不足,就會低於腎氣。腎臟藏著神,體現在意志方面,腎臟也藏著氣,體現在骨髓的精氣之中。以上是通過人迎脈觀察胃氣來判斷五臟的情況。)

胃的大絡脈,稱為虛里,它貫穿橫膈膜並連接肺部,從左邊乳房下方延伸出來,其搏動可以透過衣服感覺到。(以下是診斷胃絡脈的方法。「虛」音同「墟」。虛里,指城邑的居處。這條胃的大絡脈,是五臟六腑所依賴的居處,因此稱為虛里。它的脈象從左邊乳房下方出現,通常會有跳動,可以透過衣服感受到。註:有些古籍記載,這裡的「應衣」應為「應手」。另一個註解認為「脈」字原先是缺損的,但根據形狀應為脈字。)

如果宗氣脈搏動呈現喘促且間歇不連續的狀態,表示疾病在臟腑深處。(「宗」指尊貴。這條大絡脈,是全身血氣所尊崇的地方,所以稱為宗氣。如果它的搏動像人喘氣般急促且不連續,就表示疾病在臟腑深處。註:有些古籍記載這裡為「脈之宗氣」。)

如果脈搏呈現結滯和橫向的狀態,表示腹內有積聚。(這種脈象出現結滯,表示腹中有積聚物。積聚,屬於陰病。)

如果脈搏完全沒有搏動,表示將要死亡。(虛里脈如果來了之後就不再出現,表示胃氣已經耗盡,所以會導致死亡。註:有些古籍在此處有額外描述,指出乳房下方的搏動可以通過衣服感覺到,這代表宗氣洩露,但其他古籍沒有這部分。)

如果想要知道寸口脈的太過或不及,就觀察寸口脈。如果脈象在中指處顯得短促,表示頭痛。(前面是診斷人迎脈的方法,以下是診斷寸口脈的方法,因此說要診斷寸口脈是否有病,主要看它是否太過或不及。「口」指氣運行的地方。從關脈到魚際一寸的地方,有九分的位置,這是手太陰經氣所運行的地方,所以稱為寸口。如果脈象的跳動不足九分,就稱為「短」。短脈代表陽氣不足,所以會頭痛。註:有些古籍沒有提及「欲知寸口脈太過與不及」這句話。)

如果乳房下方,脈搏的跳動可以透過衣服感覺到,這表示宗氣洩漏。(乳房下方的虛里脈,如果陽氣過於旺盛,脈搏的跳動可以透過衣服感覺到,這就表示宗氣外洩。)

如果寸口脈在中指處顯得過長,表示腿腳疼痛。(寸口脈的長度超過九分以上,就稱為「長」。長脈表示陽氣有餘,陰氣不足,所以會腿腳疼痛。)

如果脈搏呈現喘促且間歇不連續的狀態,就表示將要死亡。(長脈,又出現喘促的情況,所以導致死亡。註:有些古籍沒有這句話。)

如果寸口脈的跳動像是從下往上衝擊手指,表示肩背疼痛。(脈象從下方往上衝擊手指,像是從下有東西向上擊打手指,表示陽氣過於旺盛。陽脈循行於肩背,所以知道肩背會疼痛。註:有些古籍將「從下上擊」描述為「促上擊」或「促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