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六(卷首缺)·臟腑之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六(卷首缺)·臟腑之一 (3)

1. 臟腑應候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七第四十七《本藏》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五。

白話文:

這篇文章從頭到尾,都可以在《靈樞》第七卷第四十七篇《本藏》篇中找到,也可以在《甲乙經》第一卷第五篇中找到。

黃帝問曰:願聞六腑之應。(五臟應候已說於前,六腑之候闕而未論,故次問之。)岐伯答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也。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也。肝合膽,膽者,筋其應也。脾合胃,胃者,肉其應也。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豪毛其應也。(腎合三焦膀胱,故有五腑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六腑與身體部位的對應關係。(五臟與身體部位的對應關係已經在前面說過了,六腑的對應關係還沒有說明,所以接著詢問。)岐伯回答說:

  • 肺對應大腸,大腸對應皮膚。
  • 心對應小腸,小腸對應脈絡。
  • 肝對應膽,膽對應筋。
  • 脾對應胃,胃對應肌肉。
  • 腎對應三焦和膀胱,三焦和膀胱對應毛孔和細毛。

五臟為陰,合於五腑。五腑為陽,故皮脈筋肉腠理豪毛,五腑候也。平按:肝合膽,肝字原缺,謹依《靈樞》、《甲乙》補。豪《靈樞》、《甲乙》作毫。)黃帝曰:應之奈何?岐伯答曰:肺應皮,皮厚者大腸厚,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果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

白話文:

五臟屬於陰性,與五腑相合。五腑屬於陽性,因此皮膚、血管、肌肉、肌理、汗毛都反映了五腑的狀態。

(註解:肝臟與膽囊相合,肝字原本缺失,謹依據《靈樞》、《甲乙經》補充。豪毛,《靈樞》、《甲乙經》作毫毛。)

黃帝問道:應該怎麼對應呢?岐伯回答說:肺臟對應皮膚,皮膚厚的人,大腸也厚;皮膚薄的人,大腸也薄。皮膚鬆弛,腹部飽滿的人,大腸大而長;皮膚緊繃的人,大腸緊而短。

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應,候也。肺以皮為候,肺合大腸,故以其皮候大腸也。結,紆屈多。平按:果《靈樞》、《甲乙》作裹。大而長,大字《甲乙》作緩。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甲乙》作皮急而短。皮滑,皮字原缺不全,《靈樞》、《甲乙》均作皮,袁刻作外,恐誤。

白話文:

皮膚光滑的人大腸筆直,皮膚與肌肉緊密相連的人大腸有屈曲。(應,是對應的意思。肺以皮膚為對應器官,肺和大腸相通,所以根據皮膚來對應大腸。結,指彎曲很多。平按:果《靈樞》、《甲乙》中作「裹」。大而長,大字《甲乙》中作「緩」。皮膚緊的人大腸急促而短。《甲乙》中作「皮急而短」。皮膚光滑,皮字原本缺失不全,《靈樞》、《甲乙》中都作「皮」,袁刻作「外」,恐怕是錯誤的。)

)心應脈,皮厚者脈厚,脈厚者小腸厚;皮薄者脈薄,脈薄者小腸薄。皮緩者脈緩,脈緩者小腸大而長;皮薄而脈衝小者,小腸小而短。(心合於脈,脈在皮中,故得以皮候脈,脈候小腸也。沖,虛也,脈虛小也。平按:小腸大而長,小字原缺,謹依《靈樞》、《甲乙》補。

白話文:

心臟與脈搏相應,皮膚厚的人脈搏也厚,脈搏厚的人小腸厚;皮膚薄的人脈搏也薄,脈搏薄的人小腸薄。皮膚鬆弛的人脈搏也緩慢,脈搏緩慢的人小腸寬大而長;皮膚薄而脈搏虛弱的人,小腸狹窄而短。(心和脈相通,脈在皮膚中,所以可以通過皮膚來推測脈搏,而脈搏又可以推測小腸的情況。沖指虛空,脈絡虛小。按:小腸寬大而長,原缺「小」字,謹根據《靈樞》和《甲乙經》補充。)

脈衝小者,沖字道藏本《靈樞》作沖。)諸陽經脈皆多紆屈者,小腸結。(諸陽脈,六陽經也。小腸之脈,太陽也。太陽與諸陽為長,故諸陽經紆屈多者,則知小腸亦紆屈也,紆屈即名為結也。陽經在於膚不見,候其陽絡,即經可知矣。平按:多字原缺,謹依《靈樞》、《甲乙》補。

白話文:

脈搏較小的人,沖脈也較細小。(沖脈:在《靈樞》中又寫作「沖」。)諸陽經脈(六條陽經)都比較曲折,是因為小腸結滯不通。(諸陽脈:指六經陽脈;小腸脈:指太陽經。太陽經與其他陽經都是較長的,因此其他陽經曲折多的人,就可以知道他的小腸也比較曲折。曲折多就稱為「結」。陽經在皮膚表面是看不見的,只要看它的陽絡,就能知道經脈的情況了。)

平按: 「多」字原本缺失,根據《靈樞》、《甲乙》版本補上。

注與諸陽,與字袁刻脫。)脾應肉,肉䐃堅大者胃厚,肉䐃麼者胃薄。肉䐃小而麼者胃不堅。(脾以合胃,故以肉䐃候於胃也。麼,小也,莫可反。平按:麼袁刻作縻,注同,《靈樞》、《甲乙》均作麼。)肉䐃不稱其身者胃下,下者下管約不利。肉䐃不堅者胃緩,(謂䐃顆累與身大小不相稱也。

白話文:

脾臟對應筋肉。筋肉堅大的人,胃壁較厚;筋肉鬆軟的人,胃壁較薄;筋肉小而鬆軟的人,胃壁較不堅固。(脾臟與胃臟相互影響,所以根據筋肉的狀況可以推斷胃臟的狀態。鬆軟是指小而鬆散,音ㄇㄛ。)筋肉的大小與身體不成比例的人,胃部功能較差,胃部機能較差的人容易發生便祕。筋肉不堅固的人,胃部較鬆弛。(所謂筋肉不成比例,是指筋肉顆粒的大小和身體的大小不一致。)

胃下逼於下管,故便溲不利。平按:管《甲乙》作脘。下管約《甲乙》注云:《太素》作下脘未約。)肉䐃無小果累者胃急。肉䐃多小累者,胃結者胃上管約不利。(果音顆,謂肉䐃無小顆段連累。平按:果《靈樞》、《甲乙》作裹。小果累下《甲乙》有標緊二字。多小累《靈樞》作多少裹累。

白話文:

胃部受下方的管腔壓迫,因此小便和大便都不順暢。平按:《甲乙經》中「管」作「脘」。下管約,根據《甲乙經》注釋的說法:在《太素》中寫作「下脘未約」。

肌肉沒有出現小顆粒狀隆起的人,胃功能過於急迫。肌肉出現很多小顆粒狀隆起的人,是胃部出現結塊。胃脘管腔收縮不利。

(注:「果」讀作「顆」,意指肌肉沒有小顆粒狀隆起。「多小累」指出現了大量小顆粒狀隆起。)

胃結二字《靈樞》、《甲乙》重。)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者膽薄。爪堅者膽急,爪濡者膽緩。(肝以合膽,膽以應筋,爪為筋余,故以爪候膽也。平按:應爪《甲乙》作應筋。爪薄、爪堅、爪濡下《靈樞》、《甲乙》有色紅、色青、色赤等字。)爪無弱者膽直,(無弱,強也。

白話文:

胃結病在《靈樞》和《甲乙經》中多次提及。

肝臟與指甲的關係:

  • 肝臟與指甲相應,指甲厚而發黃表示膽囊肥厚。
  • 指甲薄表示膽囊薄。
  • 指甲堅硬表示膽氣急促。
  • 指甲濕潤軟綿表示膽氣和緩。(肝臟與膽囊相合,膽囊與筋脈相應,指甲是筋脈的餘氣所生,因此可以通過觀察指甲來判斷膽囊的狀況。注:甲乙經中"應爪"應為"應筋"。指甲薄、指甲堅硬、指甲濕潤下面《靈樞》和《甲乙經》中提到有顏色發紅、發青、發赤等字樣。)
  • 指甲沒有軟弱無力表示膽氣通暢。 (無弱,指強健。)

爪強,膽直也。平按:無弱者《靈樞》、《甲乙》作直色白無約者。)爪惡色多敗者膽結。(人之爪甲色不得明淨,又多好破壞者,其人膽紆屈結也。平按:多敗二字,《靈樞》作黑多紋三字《甲乙》作黑多文三字。)腎應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

白話文:

指甲堅硬,膽氣正直。沒有弱的指甲。指甲顏色不好,經常破損,膽氣鬱結。腎臟與骨骼相應,指甲紋理密而厚者,三焦和膀胱功能强健;指甲紋理粗而薄者,三焦和膀胱功能薄弱。

腠理疏者三焦膀胱緩,急皮而無豪毛者三焦膀胱急。豪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希豪毛者三焦膀胱結。(腎以應骨,骨應三焦膀胱,三焦膀胱氣發腠理,故以腠理候三焦膀胱也。三焦之氣如霧漚溝瀆,與膀胱水腑是同,故合為一腑也。腠理豪毛在皮,故亦以皮之豪毛為候也。

白話文:

毛孔疏鬆的人,三焦膀胱功能較弱;皮膚緊緻且無汗毛的人,三焦膀胱功能較亢進。毛髮茂密且粗壯的人,三焦膀胱功能正常;毛髮稀少的人,三焦膀胱功能受阻。

(腎臟與骨骼相應,骨骼與三焦膀胱相應。三焦膀胱之氣從毛孔排出,因此可以通過觀察毛孔來瞭解三焦膀胱的健康狀況。三焦之氣猶如霧氣在溝渠中流動,與膀胱這個貯水腑是相同的,所以將兩者合稱為一腑。毛孔和汗毛位於皮膚上,因此也可以通過觀察皮膚上的汗毛來瞭解三焦膀胱的健康狀況。)

平按:腠理疏《靈樞》作疏腠理。急皮二字《靈樞》、《甲乙》均作皮急,希均作稀。)黃帝曰:薄厚美惡皆有形,願聞其所病。(已聞六腑美惡之形,然未知美惡生病何如。平按:薄厚《靈樞》作厚薄。形上《甲乙》有其字。)岐伯曰:各視其所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其所病矣。

(各視外候,則知所生病矣。平按:各字《靈樞》無。所外應,所字《靈樞》、《甲乙》無。)

白話文:

根據《靈樞》,腠理疏通應該寫成疏腠理。至於「急皮」二字,在《靈樞》和《甲乙》中都是寫作「皮急」,而「希」則寫作「稀」。

黃帝問道:「人體的薄厚、美惡都有形狀,我想知道這些形狀代表著什麼病症。」(黃帝已經了解六腑美惡的形狀,但還不知道這些美惡的形狀與疾病有什麼關係。《靈樞》中「薄厚」寫作「厚薄」,《甲乙》中「形上」有「其」字。)

岐伯回答:「觀察人體外部的反應,就能了解內臟的情況,從而判斷出疾病。」(觀察人體外在的徵兆,就能知道患上了什麼病。《靈樞》中沒有「各」字,而《靈樞》和《甲乙》中「所外應」的「所」字也沒有。)

2. 臟腑氣液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不得盡期而死矣,見《靈樞》卷四第十七《脈度》篇。自肺氣通於鼻至不得盡期而死矣,見《甲乙經》卷一第四。自五臟氣心主噫至腎主骨,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自黃帝問至實而不滿,見《素問》卷三第十一《陰陽別論》。自腦髓骨脈膽至實而不滿,見《甲乙經》卷一第三。

白話文:

這段話從「平按:此篇」到「不得盡期而死矣」,出自《靈樞經》第四卷第十七篇《脈度》。

從「肺氣通於鼻」到「不得盡期而死矣」,出自《甲乙經》第一卷第四篇。

從「五臟氣心主噫」到「腎主骨」,出自《素問》第七卷第二十三篇《宣明五氣》。

從「黃帝問」到「實而不滿」,出自《素問》第三卷第十一篇《陰陽別論》。

從「腦髓骨脈膽」到「實而不滿」,出自《甲乙經》第一卷第三篇。

自問曰太陰陽明至下先受之,見《素問》卷八第二十九《太陰陽明論》篇,又見《甲乙經》七卷第一上篇。自問曰見真臟至帝曰善,見《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真臟論》篇,又見《甲乙經》卷四第一上篇。自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至末,見《素問·太陰陽明論》,又見《甲乙經》卷九第六。

又按《素問·玉機真臟論》新校

白話文:

  • 第一個問題:太陰和陽明(指經絡)傳導到下焦後,首先受到什麼的影響?
  • 第二個問題:親自見到各種臟腑直至他說好,這是什麼意思?
  • 第三個問題:脾虛導致四肢無法活動,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臟腑之間氣血不通,營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五臟陰陽平衡通暢,氣血才能正常運行,人才能健康長壽。

正云:詳自黃帝問至帝曰善一段,全元起本在第四卷《太陰陽明表裡》篇中,王冰移於此。據此,則《太素》與全元起本同,惜全本已亡,無從查究耳。

白話文:

原本記載在《黃帝問》直到「帝曰善」這段文字,全元起本原收錄在第四卷《太陰陽明表裡》篇中,後來王冰將它移到了這裡。根據這個記載,可以推論《太素》與全元起本應該是同一本著作。可惜全元起本已失傳,無法再進一步考證了。

五臟常內閱於上,在七竅。(閱,余說反,簡也。其和氣上於七竅,能知臭味色谷音等五物,各有五別也。平按:在七竅《靈樞》作七竅也。)肺氣通於鼻,鼻和則鼻能知臭香矣。(肺脈手太陰正別及絡皆不至於鼻,而別之入於手陽明脈中,上挾鼻孔,故得肺氣通於鼻也。又氣有不循經者,積於胸中,上肺循喉嚨而成呼吸,故通於鼻也。

白話文:

五臟的功能常常顯現於上半身的七竅中。(閱:簡略之意。五臟的和氣上升到七竅,能夠分辨氣味、顏色、穀物、聲音等五種事物,各有五種不同的功能。)

肺氣通達於鼻子。鼻子健康,就能夠分辨氣味和香氣。

(雖然肺經手太陰正經、別絡都不直接通到鼻子,但它們的分支進入手陽明脈,向上附著於鼻孔,所以肺氣能夠通於鼻子。此外,氣血有時候不循經絡運行,積聚在胸中,上升到肺部,經過喉嚨形成呼吸,所以肺氣也能夠通於鼻子。)

鼻為肺竅,故肺氣和者,則鼻得和氣,故鼻知臭香。《素問》言有五臭,經無五香。香,脾之臭也。平按:鼻和《靈樞》作肺和。臭香《甲乙》作香臭。)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舌能知五味矣。(舌雖非竅,手少陰別脈循經入心中,上系舌本,故得心氣通舌也。《素問》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者,腎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濟,心氣通耳,故以竅言之,即心以耳為竅。又手太陽心之表,脈入於耳中,故心開竅在於耳也。

白話文:

鼻子是肺部的外露管道,所以肺氣調和的人,鼻子就能得到調和的氣息,所以鼻子可以分辨氣味的香臭。《素問》提到鼻子有五種氣味,經書上沒有提到五種香氣。香氣,是脾臟的氣味。平時記錄的:鼻子調和在《靈樞》中寫作肺部調和。(氣味的)香臭,在《甲乙》中寫作香氣臭味。)心氣通向舌頭,舌頭調和的人,就能分辨出五味。(舌頭雖然不是管道,但手少陰經脈循經進入心臟,向上連接舌本,所以心氣可以通向舌頭。《素問》說:赤色進入心臟,通過耳朵開竅。腎臟是水,心臟是火,水火相濟,心氣通向耳朵,所以從管道來說,心臟以耳朵為管道。另外,手太陽經是心臟的表經,脈絡進入耳朵中,所以心臟通過耳朵開竅。

平按:舌和《靈樞》作心和。)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目能辨五色。(肝脈足厥陰上頑顙也,連目系,故得通於目系。平按:目和《靈樞》作肝和。《甲乙》辨作視。)脾氣通於口,口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脾足太陰脈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故得氣通口也。谷有五味,舌已知之,五穀之別,口知之也,故食麥之者,不言菽也。

白話文:

注:這裡的「舌和」在《靈樞》中作「心和」。

肝氣通於眼睛,眼睛健康則可以辨別五種顏色。(肝經脈屬足厥陰,向上分支到額頭和鼻子,與眼睛相連,所以肝氣能通達眼睛。注:這裡的「目和」在《靈樞》中作「肝和」。《甲乙經》中「和」字作「視」字。)

脾氣通於嘴巴,嘴巴健康則可以辨別五穀。(脾經脈屬足太陰,向上分支到膈肌,包裹咽喉,連接著舌根,分佈於舌下,所以脾氣能通達嘴巴。穀物有五種味道,舌頭可以分辨,五穀的種類,嘴巴可以分辨,所以吃麥子的人,不會說成是豆子。)

,平按:口和《靈樞》作脾和。《甲乙》知作別,谷下有味字。注麥之,之字疑衍。)腎氣通於耳,耳和則耳能聞五音矣。(手足少陽、手足太陽及足陽明絡皆入耳中。手少陽、足少陽、手太陽,此三正經入於耳中。足太陽脈在耳上角,又入腦中,即亦絡入於耳。足陽明耳前上行,亦可絡入耳中。

白話文:

腎氣與耳朵相通,耳朵通暢,就能聽見五種音調了。(手足少陽、手足太陽和足陽明經脈的別支都進入耳中。手少陽經、足少陽經、手太陽經這三條正經進入耳中。足太陽經在耳上角,又進入腦中,所以也聯繫於耳。足陽明經在耳前向上運行,也可以聯繫到耳中。

手陽明絡別入耳中。計正經及絡手足六陽皆入耳中。經說五絡入耳中,疑足太陽絡不至於耳也。平按:耳和《靈樞》作腎和。)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和則留為癰疽。(五臟主藏精神,其脈手足六陰,絡於六腑,屬於五臟。六腑主貯水穀,其脈手足六陽,絡於五臟,屬於六腑。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絡脈分支進入耳朵裡。算上正經和絡脈,手足六陽經都進入耳朵。經文記載有五條絡脈進入耳朵,懷疑足太陽經的絡脈不會到達耳朵。我考證後發現:耳這個字《靈樞》中寫作腎和。)五臟不調和,則七竅不通;六腑不調和,則會化膿生瘡。(五臟主司藏匿神志,它們的脈絡是手足六陰經,連到六腑,歸屬於五臟。六腑主司儲藏水穀,它們的脈絡是手足六陽經,連到五臟,歸屬於六腑。

七竅者,精神戶牖也。故六陰受邪入臟,則五臟不和,五臟不和,則七竅不通利也。六陽受邪入腑,則六腑不和,六腑不和,則陽氣留處處為癰疽。平按:七竅《甲乙》作九竅。留為癰疽《甲乙》作留結為癰,《靈樞》無疽字。注處處,下處字疑衍。)故邪在腑則陽脈不利,陽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

白話文:

七竅是人精神出入的窗口。因此,六陰受邪氣進入臟腑,就會導致五臟不調和,五臟不調和,就會導致七竅不通暢。六陽受邪氣進入腑臟,就會導致六腑不調和,六腑不調和,就會導致陽氣滯留在某個部位,形成癰疽。

※註解:

  1. 「留結為癰」:應該是「留結為癰疽」。

  2. 「處處」的「處」字可能有誤。

(故外邪循脈入腑,則腑內不調,流於陽脈,陽脈澀而不利,陽氣留停,不和於陰,故陽獨盛也。平按:不利《靈樞》、《甲乙》作不和。)陽氣大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大盛,則陽氣弗能營也,故曰關。(陰氣和陽,故陰氣和利也。陽氣盛不和於陰,則陰氣澀也。

白話文:

因此,外來的病邪通過經脈進入臟腑,就會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病邪再流入陽經,陽經就會氣血不通暢,陽氣受阻滯留,陰陽失調,導致陽氣過於旺盛。

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經氣血不通暢,陰經氣血不通暢,就會導致氣血瘀滯,進而導致陰氣旺盛。

陰氣過於旺盛,陽氣就不能正常運行,所以說這是閉門不出。

陰氣澀而停留,則陰氣獨而盛也。陰脈別走和陽,故陽得通也。陰既獨盛不和於陽,則陽氣不能營陰,故陰脈關閉也。平按:陽氣大盛《甲乙》作邪在臟三字。不利《甲乙》作不和。氣留兩氣字《靈樞》、《甲乙》均作血。弗能營《甲乙》作不得相營。)陽氣大盛,則陰氣弗得營也,故曰格。

白話文:

陰氣滯留不流通,就會導致陰氣過於旺盛。陰脈與陽脈分道而行,所以陽氣得以通暢。當陰氣過於旺盛與陽氣不協調時,陽氣就不能運化陰氣,因此陰脈就會關閉。按:陽氣過盛,《甲乙經》中寫作「邪在臟」。不利,《甲乙經》中寫作「不和」。氣留(應指陰陽之氣),《靈樞經》和《甲乙經》中都寫作「血」。不能運化,《甲乙經》中寫作「不得相營」。陽氣過盛,則陰氣不能運化,所以說陰陽之氣不相通。

陰陽俱盛,弗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陽氣獨盛,不和於陰,則陰脈不能營陽,以陽拒格,故名格。平按:自上節故曰關及本節陽氣大盛則陰氣弗得營也,《甲乙》無。)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矣。(陰陽脈有關格,即以其時與之短期,不可極乎天壽者也。)

白話文:

當陰陽兩氣都過於旺盛時,就會互相抵觸而無法相輔相成,這就是所謂的「關格」。如果只有陽氣過盛,不與陰氣調和,就會導致陰脈無法滋養陽氣,因為陽氣會阻隔陰氣,這就是「格」的由來。

當出現「關格」的情況時,就無法活到應有的壽命。(因為陰陽脈絡出現關格,就會導致壽命縮短,無法達到原本的天命壽限。)

五臟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噫,乙戒反,飽滿出氣也。五臟從口中所出之氣,皆是人常氣之變也。《素問》腎主嚏,不同也。平按:五臟氣《素問》作五氣所病。五主字《素問》均作為。欠下《素問》有為嚏二字。)六腑氣:膽為怒,胃為氣逆為噦,小腸大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白話文:

五臟之氣:

  • 心:主管打嗝(噫)
  • 肺:主管咳嗽(咳)
  • 肝:主管說話(語)
  • 脾:主管吞嚥(吞)
  • 腎:主管哈欠(欠)

六腑之氣:

  • 膽:主管憤怒(怒)
  • 胃:主管反胃(噦)
  • 小腸、大腸:主管泄瀉(泄)
  • 膀胱:主管小便失禁(遺溺)
  • 下焦:主管水腫(水)

(皆是六腑之氣所變之病。《素問》胃為逆氣為恐,腸為泄,膀胱不利癃遺溺也。平按:《素問》無六腑氣三字,膽為怒在遺溺下,為噦下有為恐二字,小腸大腸作大腸小腸,為泄下有下焦溢為水五字,膀胱下有不利為癃四字,遺溺下無下焦溢為水五字。)五並:精氣並於肝則憂,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腎則恐,並於脾則畏,是謂精氣並於臟也。(精謂命門所藏精也,五臟之所生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六腑之氣所導致的疾病。(《素問》中說:)胃氣上逆則生恐懼,腸道氣結不通則腹瀉,膀胱氣閉塞則小便不通。(平按:《素問》中沒有「六腑氣」三個字,膽氣為怒在「遺溺」之下,「噦」的下面有「為恐」兩個字,小腸和大腸作「大腸小腸」,「為泄」的下面有「下焦溢為水」五個字,膀胱的下面有「不利為癃」四個字,遺溺的下面沒有「下焦溢為水」五個字。)五並:精氣聚集於肝臟則生憂鬱,聚集於心臟則生喜悅,聚集於肺臟則生悲傷,聚集於腎臟則生恐懼,聚集於脾臟則生畏懼,這叫做精氣聚集於臟器。(精指命門所儲藏的精液,也是五臟所生成的。)

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臟虛而病也。五精有餘,所並之臟亦實而病也。命門通名為腎,肝之母也,母實並子,故為憂也。心為火也,精為水也,水克於火,遂壞為喜。肺為金也,水子並母,故有悲憐。精並左腎,則腎實生恐。脾為土也。並於土,被克生畏。《素問》精並於脾,消食生飢。

白話文:

當五臟之精氣不足時,虛弱的臟腑就會發生疾病。而五臟之精氣過剩時,相應的臟腑就會實熱而發病。

命門通稱為腎,是肝臟的母親。母親過盛會影響兒子,所以會產生憂愁。

心屬火,精屬水。水克火,所以過度的水液會抑制心火,導致喜悅的情緒。

肺屬金,水子會加重母親,所以會有悲傷憐憫的情緒。

精過盛於左腎,會導致腎臟實熱而產生恐懼。

脾屬土。當精氣過盛於土時,會被土剋制而產生畏懼。

《素問》中說,精氣過盛於脾會消蝕食物而產生飢餓感。

如是相併為病,乃有無窮,斯為陰陽五行之變也。平按:《素問》五並作五精所並。心肺肝脾腎以次為序,與此不同。是謂精氣並於臟句,作是謂五並虛而相併者也。注左腎袁刻作於腎。)五惡:肝惡風,心惡熱,肺惡寒,腎惡燥,脾惡濕,此五臟氣所惡。(東方生風,風生於肝,肝之盛即便惡風。

白話文: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並發,便是疾病無窮無盡,這是陰陽五行的變化。

平註:根據《素問》,五並是指五精並發。從心、肺、肝、脾、腎依序,與這裡的說法不同。所謂「精氣並於臟句」,意思是五並虛弱而相互併發。

注:左腎應為「於腎」,袁刻本有誤。

五惡:肝臟厭惡風邪,心臟厭惡熱邪,肺臟厭惡寒邪,腎臟厭惡燥邪,脾臟厭惡濕邪,這是五臟所厭惡的氣邪。(東方產生風邪,風邪生於肝臟,肝臟旺盛就會厭惡風邪。

以子從樹生,子生多盛,必衰本樹,相生之物,理皆然也,故肝惡風也。南方生熱,熱從心生,故心惡熱也。《素問》曰:西方生燥,燥生於肺。若爾,則肺惡於燥。今此肺惡寒、腎惡燥者,燥在於秋,寒之始也;寒在於冬,燥之終也。肺在於秋,以肺惡寒之甚,故言其終;腎在於冬,以腎惡燥不甚,故言其始也。

白話文:

就像種子從樹上生長,種子生長得太多太茂盛,必定會影響母樹的生長。相生的事物,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肝臟不喜歡風。南方屬火,火氣由心產生,所以心臟不喜歡熱。《素問》說:西北方屬燥,燥氣源於肺。如果是這樣,那麼肺臟就應該不喜歡燥。但現在說肺臟不喜歡寒,腎臟不喜歡燥,這是因為燥氣在秋天盛行,是寒冷的開始;寒氣在冬天盛行,是燥氣的結束。肺臟在秋天,所以說肺臟最不喜歡寒;腎臟在冬天,所以說腎臟不那麼不喜歡燥。

中央生濕,濕生於脾,以其脾感,故惡濕也。平按:《素問》五惡作五臟所惡。心肺肝脾腎仍以次為序。此五臟氣所惡句,作是謂五惡。又新校正節引此注,自肺惡燥至言其始也止。)五液:心主汗,肝主淚,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生。(汗者水也,遍身腠理之液也,心者火也,人因熱飲熱食,及因時熱蒸於濕氣,液出腠理,謂之汗也。肝通於目,目中出液,謂之淚也。

白話文:

濕氣從中央產生,而濕氣又生於脾臟,因為脾臟對濕氣敏感,所以脾臟不喜歡濕氣。

五液:

  • 心臟主管汗液
  • 肝臟主管淚液
  • 肺臟主管鼻涕
  • 腎臟主管唾液
  • 脾臟主管涎液

五液的產生:

  • 汗液是由水組成,來自全身毛孔中的液體。心臟屬火,當人因為喝熱飲、吃熱食或天氣炎熱而蒸發出濕氣時,液體就會從毛孔中排出,形成汗液。
  • 肝臟與眼睛相通,眼睛中分泌出來的液體就是淚液。

肺通於鼻,鼻中之液,謂之涕也。腎脈足少陰,上至頏顙,通出口中,名之為唾,故腎主唾也。脾足太陰脈,通於五穀之液,上出廉泉,故名為涎。平按:《素問》五液作五臟化液。心肺肝脾腎仍以次為序。五主字均作為。此五液所生句,作是謂五液。)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

白話文:

肺與鼻子相通,鼻子中的液體稱為「津」。足少陰經脈到達額頭、鼻樑,與口腔相通,稱為「液」,所以鼻中的液體受肺所主。足太陰經脈與五臟的液體相通,從眼睛下方的廉泉穴流出,所以稱為「淚」。

《素問》中記載的五液為:五臟化出的液體。肺化涕,肝化淚,心化汗,脾化涎,腎化唾。五臟:心藏神,肺藏涕,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

(五藏,財浪反。腎有二枚:左箱為腎,藏志也;在右為命門,藏精也。平按:五藏《素問》作五藏所藏。精志,精字《素問》無。新校正云:「按上善云:腎有兩枚:左為腎,藏志;右為命門,藏精。」與此正合。)五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腎主骨。(平按:五主《素問》作五臟所主。

肌《素問》作肉。)

白話文:

現代

五臟猶如錢財流動的狀態。腎臟有兩個:左邊稱為腎,儲藏意志;右邊稱為命門,儲藏精氣。

五臟主司的功能:心主導脈搏,肺主導皮膚,肝主導筋腱,脾主導肌肉,腎主導骨骼。

中醫古代文字:

肉者,充毛血者也。

肌肉是用來填充皮毛和血液的。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為腑,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方,道也。異道之士,所說臟腑不同。腦髓骨脈膽及女子胞,此六或有說之為臟,或有說之為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或有說之為臟,或有說之為腑。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說有道士用腦殼和脊骨作為裝飾品,有些人用它們來治療疾病,還有人用腸胃作為護具,或用它們來治療疾病。請問為何說法如此矛盾,他們都自稱正確,我卻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希望你能告訴我。」(方,指道。不同的道術士,所說的話語不一致。腦殼和脊骨,還有女性的子宮,這六種東西有人說可用來治療疾病,有人說可用來裝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種東西有人說可用來治療疾病,有人說可用來裝飾。)

所說臟腑相反,何者為真?平按:《素問》黃帝問下無於岐伯三字。)岐伯曰:腦髓骨脈膽及女子胞,此六者地氣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胞,豹交反,生兒裹也。地主苞納收藏,腦髓等六法地之氣,陰藏不瀉,故得名臟;以其聚,故亦名府。

白話文:

有人說臟腑是相反的,哪個才是真的呢?

根據《素問》,黃帝問岐伯:「三字是什麼意思?」

岐伯回答說:「腦髓、骨、脈、膽和女子胞,這六個是地氣所生的,都藏於陰,形狀像地,所以收藏而不外洩,叫做奇恆之府。」

「胞」字讀音為「豹交反」,意思是生兒裹的布。地主苞納收藏,腦髓等六個是地之氣,陰藏而不外洩,因此稱為臟;因為它們都聚集在一起,所以也叫做府。

腑,聚也。此本非是常府,乃是奇恆之府,奇異恆常。平按:六者二字原缺,謹依《素問》補入。寫《甲乙》作瀉,下同。)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於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故名曰腑。(天主輸泄風氣雨露,故此五者受於五臟糟粕之濁,去於天氣,輸瀉不藏,故是恆府。

白話文:

腑,指聚集的地方。這裡的「腑」並非一般的官府,而是奇特且恆定的地方。

胃、大腸、小腸、三焦和膀胱,是由天氣所生成。它們的氣象與天象相應,因此氣體宣洩而不停留。這些器官接收五臟的濁氣,所以稱為「腑」。

(天帝主管宣洩風氣雨露,因此這五個器官接受五臟的濁氣,排出於天氣之外,不停留,所以是恆定的器官。)

唯有五者,以膽一種,藏而不瀉,割入奇府,是肝之表,故得名府也。平按:《素問》膀胱下有此五二字,故名曰府作名曰傳化之府《甲乙》同。)此不能久留,輸瀉魄門,(並精□□之處,謂之魄門。此五之中,三焦亦能輸瀉精氣於魄門也。平按:輸瀉下《素問》、《甲乙》有者也二字,魄門二字屬下節。

白話文:

只有五臟中,只有膽臟一種,將精氣儲藏而不瀉出,輸導至奇特的臟腑,成為肝臟的表裡,因此得名為「府」(平註:《素問》膀胱下方有這五十二個字,所以將「府」作為「傳化之府」的名稱,《甲乙經》也採用相同的說法)。這種精氣不能久留,輸瀉到魄門(儲藏精氣的地方,稱為魄門。這五臟中,三焦也能將精氣輸瀉到魄門。平註:輸瀉下方《素問》、《甲乙經》有「者也」二字,魄門二字屬於下一節)

)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五臟在內為主,六腑在外為使,使之行於水穀也。)所謂五臟者,藏精神而不瀉者也,故滿而不能實。(精神遍於臟中不離,故不瀉而滿也。雖滿常虛,故不實。平按:精神《素問》作精氣。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精氣作精神。

白話文:

(六腑)也為五臟服務,所以水谷不能久藏在裡面。(五臟在體內為主導,六腑在體外為助手,使水谷在體內運行。)所謂五臟,是指收藏精氣而不外瀉的臟腑,所以雖然滿(藏),但並不能充盈。(精氣遍佈於臟中,不離臟腑,所以不外瀉而滿。雖然滿,但常處於空虛狀態,所以不充盈。平按:《素問》中「精神」作「精氣」。新校正雲:根據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精氣」作「精神」。)

與此正合。)六腑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之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腸胃更滿,故為實也;更虛,故不滿也。飽食未消,腸中未有糟粕,即胃實腸虛也;食消以下於腸,胃中未有食入,即腸實胃虛也。以其胃虛,故氣得上也;以其腸虛,故氣得下也。

氣得上下,神氣宣通,長生久視。平按:六腑者下《素問》、《甲乙》均有傳化物而不藏句。)

白話文:

這正好符合道理。六腑是實的,但不能滿。為什麼呢?因為食物一入口,胃就滿了,腸卻是空的;食物下降到腸子裡,腸就滿了,胃就空了,所以說六腑是實的,但不能滿。

(當腸胃都滿的時候,就叫做實;當腸胃都空的時候,就叫做不滿。飽餐之後,食物還沒有消化,腸子裡還沒形成糟粕,這就是胃滿腸空;食物消化後往下進入腸子,胃裡沒有食物,這就是腸滿胃空。因為胃是空的,所以氣就能向上升;因為腸是空的,所以氣就能往下降。

氣能上下流通,神氣就會暢通無阻,就能長壽久視。平心而論,六腑在《素問》、《甲乙》中都有「傳化物而不藏」的說法。)

問曰:太陰陽明,表裡也,脾胃脈也,生病異何也?(足太陰足陽明脾胃二脈,諸經之海,生病受益以為根本,故別舉為問也。平按:太陰上《甲乙》有足字。表裡上《素問》、《甲乙》有為字。生病異,《甲乙》作生病異者,《素問》作生病而異者。)答曰:陰陽異位,更實更虛,更逆更順,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

白話文:

問:太陰經和陽明經是表裡關係,也是脾胃的經絡,但它們生病時表現出不同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

答:陰陽經絡的位置不同,所以會有實證或虛證,順證或逆證的不同。有的病從內因,有的病從外因,由於病因不同的原因,所以疾病的表現也不同。

(太陰為陰,陽明為陽,即異位也。春夏陽明為實,太陰為虛,秋冬太陰為實,陽明為虛,即更虛實也。春夏太陰為逆,陽明為順;秋冬陽明為逆,太陰為順也。手三陰,從內向外也;手三陽,從外向內也。足之三陰,從外向內;足之三陽,從外向內也。十二經脈陰陽六種不同,生病固亦多也。

白話文:

太陰屬陰,陽明屬陽,這是陰陽的異位交替。

春季、夏季陽明氣旺為實,太陰氣弱為虛;秋季、冬季太陰氣旺為實,陽明氣弱為虛,這是實虛的再次交替。

春季、夏季太陰氣逆於陽明,陽明氣順利;秋季、冬季陽明氣逆於太陰,太陰氣順利。

手三陰的經脈從內向外循行;手三陽的經脈從外向內循行。

足三陰的經脈從外向內循行;足三陽的經脈從內向外循行。

人體十二經脈的陰陽不同,所以生病的情況也很多。

平按:更實更虛更逆更順《素問》作更虛更實更逆更從。又按:《素問》新校正所引楊注,與此正合。)黃帝曰:願聞其異狀。(問其病異。)答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陽為天氣主外,故陽道實也。陰為地氣主內,故陰道虛也。

白話文:

所以受到風邪邪氣侵犯的是陽氣;飲食不節制、作息不正常而生病的則是陰氣所致。(風寒暑濕邪氣從皮膚侵入,則六條陽經脈絡受到影響。飲食男女過度不節制,則六條陰經受到影響。平按:原書中「陽受之」後面有「則入腑」三字,而「陰受之」後面有「則入臟」三字。)陽氣受邪後會進入六腑,陰氣受邪後會進入五臟。(六條陽經感染了外邪,傳遞到六腑;六條陰經感染了內邪,傳遞到五臟。)

)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風寒暑濕虛邪外入腠理,則六陽之脈受之。飲食男女不節,則六陰受之。平按:《甲乙》陽受之下有則入腑三字,陰受之下有則入臟三字,本書在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六陽受於外邪,傳入六腑;六陰受於內邪,傳入五臟也。

)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六腑陽氣在外,故身熱也。陽盛晝眠不得至夜,故不時臥也。陽氣盛於上,故上為喘呼也。平按:不時臥《甲乙》作不得眠。)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陰邪在中,實則䐜脹腸滿,閉塞不通,虛則下利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白話文:

如果病邪進入六腑,就會導致身體發熱,時常想要躺下,呼吸急促,喘不過氣。這是因為六腑的陽氣外泄,導致身體發熱。陽氣旺盛,白天就想要睡覺,晚上也睡不著,所以才會時常躺下。陽氣過於旺盛,所以呼吸急促,喘不過氣。

如果病邪進入五臟,就會導致肚子脹滿,不通暢,甚至出現腹瀉,時間久了還會引起腸液外泄。這是因為陰邪停留在五臟,陽氣不足,導致腹部脹滿,不通暢,或者因為陽氣虛弱,無法固攝住腸液,而導致腹瀉,時間久了就會引起腸液外泄。

所以喉嚨負責調節人體的天氣,咽喉則負責調節人體的地氣。

(肺為天也,喉出肺中之氣呼吸,故主天。脾為地,咽出脾胃噫氣,故主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風從上下,故陽受之;濕從下上,故陰受之。)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至足。(足三陰脈,從足至頭,走頭下胸,橫出腋下,循臂至指端,為手三陰脈也。

白話文:

肺像天一樣,喉嚨呼出肺中的氣息,所以主宰天。脾像地一樣,咽喉呼出脾胃的氣息,所以主宰地。

因此,陽性之氣容易收到風氣,陰性之氣容易收到濕氣。(風來自上下,所以陽氣受到它;濕來自地下,所以陰氣受到它。)

所以,陰氣從腳上行至頭部,然後沿手臂向下到手指尖;陽氣從手上行至頭部,然後向下到腳。

(腳上的三條陰經的脈絡,從腳到頭,沿頭部下到胸部,從腋下橫行出來,沿著手臂到手指尖,就是手上的三條陰經脈絡。)

變為手三陽脈,從手指端上行至頭,下行至足,為足三陽。陰陽相注,如環無端。平按:兩下字下《素問》、《甲乙》均有行字。)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行;陰病者,下行極而上行。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陽病者,三陰之脈上行至頭極已為陽,受風熱已下行;陰病者,三陽之脈下行至足極已為陰,受寒濕已上行。故傷風上先受之,傷濕下先受之。

白話文:

手指上的三條陽經脈向上行至頭部,向下行至足部,則稱為足三陽經脈。陰陽經脈互相貫通,循環不息。(注:素問和甲乙經中都有「行」字。)因此,陽經病症時,上部徵兆先出現,再向下部發展;陰經病症時,下部徵兆先出現,再向上部發展。所以,外感風邪時,首先出現上部徵兆;外感濕邪時,首先出現下部徵兆。(陽經病症時,三條陰經脈上行到頭部發作,屬於陽;如果再受風熱就會向下發展;陰經病症時,三條陽經脈下行到足部發作,屬於陰;如果再受寒濕就會向上發展。因此,傷風時上部先發病,傷濕時下部先發病。)

平按:而下行而上行,兩行字《素問》、《甲乙》無。注風熱已,已字袁刻作矣。)問曰:見真臟曰死,何也?(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五臟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用。如至剛不得獨用,獨用即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臟之氣,和於胃氣,即得長生;若真獨見,無和胃氣,必死期也。

白話文:

現在按語中「而下行而上行」兩行字,《素問》和《甲乙經》都沒有。(編者注:風熱已經痊癒,袁刻本的「已」字寫作「矣」。)

有人問:看到真臟就表示會死,為什麼?

(因為沒有其他東西和它混雜,所以稱為「真」。五臟之氣都是由胃氣調和,不能單獨使用。就像極硬的東西不能單獨使用,單獨使用就會折斷,用柔順的方式使用就會穩固。五臟之氣如果與胃氣調和,就能長生;如果真臟獨自出現,沒有胃氣調和,必定會死亡。)

欲知五臟真見為死、和胃為生者,於寸口診手太陰,即可知之也。見者如弦是肝脈也,微弦為平好也。微弦,謂弦之少也,三分有一分為微,二分胃氣與一分弦氣俱動,為微弦也。三分並是弦氣,竟無胃氣,為見真臟也。見真臟死,其理至妙,請陳其理,故曰何也。平按:《素問》新校正引此注甚詳。

白話文:

如果你想知道各臟腑的真實情況:死亡是由於胃氣不足,生存是由於胃氣調和,你可以通過在寸口診斷手太陰經脈來瞭解。脈象像弦一樣是肝脈,微微弦脈表示肝氣正常。微弦,是指弦脈較弱,三分之一為微,三分之二的胃氣和三分之一的弦氣同時運行,就是微弦脈。如果三分都是弦氣,完全沒有胃氣,就表示可以檢測到真正的臟腑情況。能檢測到臟腑的真實情況是致死的,它的原理非常微妙,請允許我解釋一下原理,所以說為什麼呢?

)答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五臟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能至手太陰。(胃受水穀,變化精氣而資五臟,故五臟得至手太陰寸口,見於微弦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手太陰。(五臟主於五時,至其時也,其臟有病之甚者,胃氣不與之居,不因胃氣,以呼吸之力,獨自至於太陰寸口,見於真弦也。平按:自字原缺,謹依《素問》補。

白話文:

回答說:五臟的氣都來源於胃,胃是五臟的根本。五臟的光澤不能直接表現在手太陰經(脈搏的寸口),必須經過胃氣的傳遞,才能表現在手太陰經上。(胃接收水穀,化生精氣以供給五臟,所以五臟的功能也能通過手太陰寸口的脈象表現出來,表現為微弦的脈象。)所以五臟在各自對應的時間裡,通過胃氣自然而然地表現在手太陰經上。(五臟主宰著一天中的五個時辰,到了它們對應的時間,如果某個臟器有嚴重的病變,胃氣就無法與它溝通,它也不會通過胃氣和呼吸的推動,獨自表現在太陰寸口的脈象上,表現為真弦的脈象。)

注不與之居,別本居作俱。)故邪氣勝者精氣衰。(真臟脈弦不微、無胃氣者,則知肝病勝也。肝病邪勝,則胃穀精氣衰。)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為病勝臟也,故曰死。黃帝目:善。(真見病甚,故致死也。平按:自問曰見真臟至此,新校正謂全元起本在《太陰陽明表裡》篇中,此乃王氏所移。

今檢《素問·太陰陽明論》篇前後均在此篇,惟此一段在《玉機真臟論》中,其為王氏所移益信。)

白話文:

因為正氣衰弱,邪氣就會變得更強。(真臟脈象比較緊而微弱,沒有胃氣的,說明肝病更嚴重。肝病邪氣勝過正氣,就會導致胃氣衰弱。)所以病情嚴重者,胃氣不能傳遞到手太陰經,於是正臟的脈象會單獨顯現出來。單獨顯現,是因為疾病勝過正臟,所以說會死。黃帝說:很好。(真臟顯現出來表示病情很嚴重,所以會致死。)

注:

上述文字摘自《太陰陽明表裡篇》,非《問曰見真臟至此》篇。

今查《素問·太陰陽明論》篇,前後內容均在此篇(指《玉機真臟論》),只有這一小段文字出現在《玉機真臟論》中,這是王冰所添加的,這個說法確實可信。

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五臟皆連四肢,何因脾病獨四肢不用也?平按:脾字原缺,謹依《素問》補入。)答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徑至,必因脾乃得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生,故不用焉。(土旺四季,四季皆有土也;脾長四臟,四臟皆有脾也。

白話文:

古代漢文:

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五臟皆連四肢,何因脾病獨四肢不用也?)

答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徑至,必因脾乃得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生,故不用焉。

問: 脾臟生病為什麼會導致四肢不能活動呢?(五臟都與四肢相連,為什麼只有脾臟生病才會導致四肢不能活動?)

答: 四肢都需要從胃部獲得氣血,但氣血不能直接到達四肢,必須經過脾臟的轉運才能到達。現在脾臟生病了,無法將胃部輸送到四肢的津液轉運過去,四肢就得不到水穀之氣,氣血逐漸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也無法得到氣血的滋養,所以就會出現四肢不能活動的症狀。(土主四季,四季之中都有土;脾臟主統四臟,四臟之中都有脾。)

何者?四肢百體稟氣於胃,胃以水穀津液資四肢。當用資四肢之時,胃氣不能徑到四肢,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營衛之氣,營於四肢,四肢稟承,方得用也。若其脾病脈道不通,則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也。平按:徑至袁刻誤作俱至,《素問》作至經,新校正云:《太素》至經作徑至,楊上善云:胃以水穀資四肢,不能徑至四肢,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營衛於四肢。與此注合。

白話文:

四肢百骸的氣血是由胃提供的,胃靠著飲食和津液來滋養四肢。當需要滋養四肢時,胃氣無法直接到達四肢,而必須依靠脾,取得飲食和津液中的營養氣血,運行到四肢,四肢才能獲得滋養,發揮作用。如果脾臟有病,脈絡不通暢,那麼筋骨肌肉就沒有氣血可以滋養,所以就無法發揮作用。

注:平時按語中提到的「徑至」是《袁刻》中的錯誤,應為「徑到」。《素問》中作「至經」,經過新校正後,《太素》中的「至經」改為「徑至」。楊上善說:胃靠著飲食滋養四肢,但不能直接到達四肢,而必須依靠脾,取得飲食和津液的營養,運行到四肢。這與本文的註解相吻合。

不利《甲乙》作不通。皆無氣生《素問》作皆無氣以生《甲乙》同。)問曰:脾之不主時何也?答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時,脾臟有常著土之精也。(四臟之本,皆為土也。十八日用,故曰寄也。著,澄略反,在也。脾臟在土之精妙也。

白話文:

不同的《甲乙經》和《素問經》記載不同,歸根結底是因為沒有元氣產生。問題:為什麼脾臟不能主管時令?回答:脾臟是土,主管中央,常常根據四時來滋養四臟,每隔十八天輪流主管,不能自己主管時令。脾臟藏有固定屬性的土的精華。(四臟的根本,都是土。十八天為一個週期,所以說寄予。藏,固定存在的意思。脾臟藏有土的精妙部分。)

平按:治中央《甲乙》作土者中央。不得獨主時,《甲乙》無得字,《素問》作不得獨主於時也。脾臟有常著,《甲乙》作脾者土臟常著胃,《素問》作脾臟者常著胃。)土者,主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土為萬物之質,法於天地,與萬物為質,故身與頭手足為體,身不別主時。

白話文:

註解:當「中央」字解釋為「土」時,依據《甲乙經》,土是中央所屬的特性。但不應該單獨掌握時間,因為《甲乙經》沒有「得」字,《素問》是寫「不得獨主於時」。脾臟有經常寄託的地方,依據《甲乙經》,脾臟是土臟,經常寄託在胃,而《素問》是寫「脾臟者常著胃」。土是萬物的主宰,法則是天地,因此從頭到腳,土都不應該單獨掌握時間。土是萬物的物質,法則取自天地,是萬物的物質基礎,因此,身體和頭手足是物質組成的,身體不單獨掌握時間。

平按:主《素問》、《甲乙》作生。天地天字、主時二字原缺,謹依《素問》、《甲乙》補。)問曰:脾與胃也,以募相逆耳,而能為之行津液何也?(脾陰胃陽,脾內胃外,其位各別,故相逆也。其別異,何能為胃行津液氣也?一曰相連,脾胃表裡陰陽,募既相假,故曰相連也。

白話文:

平按:主《素問》、《甲乙》版本中作「生」。天地「天」字、主時「二」字原缺,謹根據《素問》、《甲乙》版本補充。

有人發問:脾和胃雖然位置相反,但卻能運化津液,這是什麼原因呢?(脾屬陰,胃屬陽;脾在內,胃在外;位置不同,所以相背逆。)

回答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相連」,脾胃表裡陰陽,募氣(經絡)互相借用,所以說是相連接。

平按:以募相逆《素問》作以膜相連耳。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楊上善云:脾陰胃陽,脾內胃外,其位各異,故相逆也。」又注故相下原抄缺二字,依新校正所引,應作逆也二字。袁刻相上脫故字,逆下脫也字。又注陰陽募,袁刻募誤作前。)答曰:足太陰,三陰也,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

白話文:

有人認為「募」指相連接,就像《素問》中所說「以膜相連」那樣。新校正的版本說:「《太素》一書中寫作『以募相逆』,楊上善解釋說:脾臟屬陰,胃屬陽,脾在內而胃在外,位置不同,所以相逆。」

註釋中「相」下原本缺兩個字,根據新校正本的引文,應當是「逆也」兩個字。袁刻本作「相」上缺少「故」字,而「逆」下缺少「也」字。

註釋中「陰陽募」,袁刻本作「募」誤寫為「前」。

(嗌,於末反,咽也。足太陰脈貫胃屬脾,上行絡嗌,其氣強盛,能行三陰之脈,故太陰脈得三陰名也。平按:脈上《素問》、《甲乙》有其字。)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之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脈肉皆毋氣以主,故不用焉。

白話文:

嗌:讀音同「液」,指咽喉。足太陰脾經貫通胃,向上延伸與咽喉相連。它的氣勢強盛,能運行三陰經脈,所以足太陰經有「三陰」之名。

陽明經:屬於表層,是五臟六腑匯集之所,也負責運行三陽經脈之氣。各臟腑通過各自的經絡,從陽明經接收氣血,所以陽明經負責胃中津液的運行。

(四肢)不得接收水穀精氣,日漸衰弱;(女性的)陰道不通暢,筋骨脈肉都失去氣血的滋養,導致無法發揮作用。

(陽明為陰陽臟腑之海,五臟六腑各因十二經脈受氣於陽明,故經脈得為胃行津液之氣。四肢稟承四肢得□□經脈不□陽明,則陰脈不通,筋骨脈肉無氣以主也。平按:陽明者表也,者表二字原缺,謹依《素問》、《甲乙》補入。水穀下《素問》、《甲乙》無之字。日以益衰《甲乙》作氣日以衰。

脈肉二字原缺,《素問》、《甲乙》作肌肉,依本注應作脈肉。)

白話文:

陽明經是全身陰陽臟腑之氣彙集的海洋。五臟六腑都通過十二經脈從陽明經得到氣,所以經脈能夠幫助胃液運行。四肢依靠陽明經得到精氣,如果四肢的□□經絡不通暢陽明經,那麼陰脈就會不通,導致筋骨脈肉沒有氣血滋養。

按:陽明經屬於表,這裡的「表」字原本缺失,根據《素問》和《甲乙經》補入。

水穀每天都會減少,《素問》和《甲乙經》中沒有「之」字。氣血每天都會衰弱。

脈肉(《素問》、《甲乙》作肌肉,依據本註解應作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