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五(卷首缺)·人合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卷首缺)·人合 (2)

1. 四海合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六第三十三《海論》。自人亦有四海至逆者必敗,見《甲乙經》卷一第八,惟文法微有不同。

白話文:

註解:這篇文章從篇首到篇尾,出自《靈樞》卷六第 33 篇《海論》。從「人體也有四海」到「逆行的必敗」,這些句子出自《甲乙經》卷一第 8 篇,兩書的文字結構略有不同。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刺法於夫子,夫子之所言,不離於營衛血氣。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支節,子乃合之於四海何乎?(血,謂十二脈中血也。氣,謂十二脈中當經氣也。平按:《靈樞》問下有於字,支作肢,四海下無何字。)岐伯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經水。十二經水者,皆注於海。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聽說針灸的方法來自於你,你多次提到,針灸離不開營衛血氣。那十二條經脈,它們內部連接著臟腑,外部貫通四肢,你為什麼把它們與『四海』聯繫起來呢?」

岐伯回答:「人體也有『四海』和十二條經脈之水。十二條經脈之水,都匯聚到『四海』。」

海有東西南北,命曰四海。黃帝曰:以人應之奈何?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黃帝曰:請聞人之四海。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凡此四者,所以應四海者也。(十二經水者,皆注東海,東海周環,遂為四海。十二經脈,皆歸胃海,水穀胃氣環流,遂為氣血髓骨之海故也。

白話文:

自然界有東西南北四海,黃帝說:「這和人體有什麼關係呢?」岐伯說:「人體也有四海。」黃帝說:「請告訴我人體的四海。」岐伯說:「人體有骨髓海、血液海、氣海和飲食精氣海,這四個部位對應著自然界的四海。」(十二條流動的經脈都流入胃海,胃海環繞著全身,因此形成四海。十二條經脈都流注到胃海,飲食精氣在胃海中環流,因此形成氣血、骨髓的骨海。)

水穀之海,比於東海也。平按:《靈樞》以人應之奈何下無「岐伯曰人亦有四海黃帝曰請聞人之四海」十七字。)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裡營輸所在,四海定矣。(胃脈以為陽,表也。手太陰、足少陰脈為陰,里也。

白話文:

胃腸就像「穀物之海」,相當於東方的大海。黃帝說:「這實在太深奧了,先生把人體比作天地四海,不知它們如何互相對應?」岐伯說:「必須先弄清楚陰陽表裡、經絡運行的位置,這樣才能確定四海。」(胃脈屬陽,是表;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屬陰,是裡。)

衝脈為十二經脈及絡脈之海,即亦表亦裡也。平按:營《靈樞》作滎。)黃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為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胃盛水穀,故名水穀之海。胃脈,足陽明也。足陽明脈過於氣街、三里,其氣上下輸此等穴也。平按:《甲乙》輸作腧,下同,不再舉。

白話文:

衝脈是十二經脈和絡脈的匯集處,同時連通身體的內外。

黃帝問道:怎樣確定呢?

岐伯答道:胃是水穀的匯集處,它的經脈在氣街穴上輸,在下三里穴輸下。胃中盛有水穀,因此被稱為水穀之海。胃脈就是足陽明經脈。足陽明經脈通過氣街和三里穴,把氣血輸送到這些穴位。

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衝脈管十二經脈。大杼是足太陽、手太陽脈所發之穴。巨虛上下廉,則足陽明脈所發之穴。此等諸穴,皆是衝脈致氣之處,故名輸也。)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膻,胸中也,音檀。

白話文:

衝脈是十二條經脈匯聚的海洋,它的氣輸布到上面,是大杼穴;輸布到下面,是巨虛穴的上、下廉。

膻中是氣的海洋,它的氣輸布到上面,是柱骨穴的上、下廉;輸布到前面,是人迎穴。

食入胃已,其氣分為三道,有氣上行經隧,聚於胸中,名曰氣海,為肺所主。手陽明是肺府脈,行於柱骨上下,入缺盆,支者上行至鼻,為足陽明,循頸下人迎之前,皆是膻中氣海之輸也。)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其蓋,下在風府。(胃流津液,滲入骨空,變而為髓,頭中最多,故為海也。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之後,其氣分為三條路徑:

  1. **上行氣道:**氣往上行經由肺部的經絡,聚集在胸腔中,稱作「氣海」,由肺所主宰。手陽明經是肺的府脈,在肩胛骨上下運行,進入缺盆穴,分支向上行至鼻部,稱為足陽明經,沿著頸部下降到人迎穴之前,這些都是氣海的輸入口。

  2. **髓海:**大腦是髓的來源,其輸穴在上為蓋骨,在下為風府穴。(胃不斷分泌津液,滲透到骨骼的空隙,轉化為髓,頭部髓質最多,因此大腦被稱為髓海。)

是腎所生,其氣上輸腦蓋百會之穴,下輸風府也。)黃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敗?岐伯曰:得順者生,得逆者敗;知調者利,不知調者害。(得生得敗言逆順,天也;為利為害言調不,人也。)黃帝曰:四海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急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有餘,謂邪氣益真氣也。

白話文:

腎臟產生精氣,精氣向上輸送到頭頂的百會穴,向下輸送到風府穴。黃帝問:這些氣海對身體有何利弊?如何生長或衰敗?岐伯回答:順應自然規律的就能生存,違背自然規律的就會衰敗;懂得調養就能獲益,不懂得調養就會受損。(「生長」和「衰敗」是指遵循自然規律與否,屬於天生的因素;「獲益」和「受損」是指是否調養得當,屬於人為的因素。)黃帝問:如何判斷氣海是否順暢?岐伯回答:氣海充盈的人,精氣充滿胸腔,呼吸急促,面色發赤;氣海不足的人,精氣稀少,甚至無法言語。(「充盈」是指邪氣增多,損害了正氣。)

面赤,謂氣上衝面,陽脈盛也。平按:急息《靈樞》作悗息,《甲乙》作悗急息。)血海有餘者,則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則常想其身小,狹然不知其所病。(血多脈盛,故神想見身大也。怫,扶弗反,怫鬱不安,不知所苦也。平按:怫下《甲乙》有郁也二字。

白話文:

面色潮紅,表示陽氣上升到面部,陽脈旺盛。

平按: 《靈樞》中將急促的呼吸記載為「悗息」,《甲乙經》中則記載為「悗急息」)。

如果血海有餘,那麼患者經常會感覺自己的身體很大,昏昏沉沉地不知道自己的病症;如果血海不足,那麼患者經常會感覺自己的身體很小,狹窄地不知道自己的病症。(血量多、脈搏旺盛,因此精神意識會產生身體大的錯覺。怫,讀音為扶弗,表示煩悶不安,不知道自己的痛苦。)

平按: 《甲乙經》中「怫」字下有「鬱也」兩字。

)水穀之海有餘者,則腹滿脹;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髓海有餘者,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胻酸眩齋,目無所見,懈殆安臥。(腦減不滿顱中,故腦易轉、喜耳鳴也。髓不滿脛中,故胻痠疼也。腦虛少,筋肉血等精液不足,故眩冒無所見也。

白話文:

(1)胃腸(水穀之海)裏的食物充足,就會腹部脹滿;胃腸裏的食物不足,就會飢餓得吃不下東西。

(2)骨髓(髓海)充足,就會身體輕盈有力,容易過度勞累;骨髓不足,就會頭腦眩暈耳鳴、腰腿痠痛、視力模糊、精神疲勞懶散。

(腦部虛損,沒有充滿顱腔,所以容易眩暈,喜歡耳鳴;骨髓不足,沒有充滿小腿,所以腰腿痠痛;腦部虛弱,筋肉、血液和精液不足,所以眩暈視物模糊。)

髓虛,四肢腰□無力,故懈怠安臥也。酸,息官反。眩,元遍反,瞑目亂也。齋,亡到反,覆也。平按:滿脹《甲乙》作脹滿。胻《靈樞》作脛,《甲乙》作脛胻。齋《靈樞》、《甲乙》均作冒,殆均作怠。注腰下一字原缺,袁刻作脊。)黃帝曰:余以聞逆順,調之奈何?岐伯曰:審守其輸而調其虛實,毋犯其害,順者得復,逆者必敗。黃帝曰:善。

白話文:

骨髓虛弱時,四肢和腰部會感到無力,因此會懶散地躺在牀上休息。痠痛,像休息後身體復原的酸脹感。眩暈,就像閉上眼睛後腦袋發昏。胸悶鬱結,像覆蓋著東西一樣。平註:脹滿,《甲乙經》寫作滿脹。大腿,《靈樞經》寫作脛,《甲乙經》寫作脛胻。胸悶鬱結,《靈樞經》、《甲乙經》都寫作冒,大概都應該是怠。注釋:腰下的一個字原本缺失,袁刻本中寫作脊。

黃帝說:我根據聽到的順應和違逆,如何調和它們呢?岐伯回答:仔細觀察人體的經絡,調和虛實,不要違逆它們的規律。順應的就能恢復,違逆的必定失敗。黃帝說:好。

(輸,謂四海之輸。平按:毋字原缺下半,《靈樞》、《甲乙》均作無,應是毋字。《甲乙》無黃帝曰善四字。)

白話文:

輸,是指四海的輸注。

註解:

  • 「無」字原本缺了後半部分,《靈樞》和《甲乙經》都作「無」,應該是「無」字。
  • 《甲乙經》沒有「黃帝曰善」這四個字。

2. 十二水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二《經水》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七,惟文法略異。

白話文:

平按:此篇見《靈樞》卷三第十二《經水》篇,又見《甲乙經》卷一第七,惟文法略異。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脈十二者,外合於十二經水,而內屬於五臟六腑。(天下凡有八十一州,此中國,州之一也,名為赤縣神州。每一州之外,有一重海水環之,海之外,有一重大山繞之,如此三重海三重山環而圍繞,人居其內,名曰一州。一州之內,凡有十二大水,自外小山小水不可勝數。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人體的外在有十二條經脈,與十二條經水相連,而內在則與五臟六腑相通。(世界總共有八十一個州,其中中國只是一個州,叫做赤縣神州。每個州的外面有一層海水環繞,海的外面還有一座大山圍繞,這樣三層海三層山環繞形成一個世界,人在其中居住,就叫做一個州。一個州之內,共有十二條大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小山小水。)

人身亦爾,大脈總有十二,以外大絡小絡亦不可數。天下八十一州之中,唯取中國一州之地,用法人身十二經脈內屬臟腑,以人之生在此州中,稟此州地形氣者也。)夫十二經水者,其大小深淺廣狹遠近各不同,五臟六腑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應奈何?(問其十二經脈取法所由也。)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此問其臟腑經絡各有司主調養所由。

白話文:

人的身體也是一樣,總共有十二條大脈絡,還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分支,數不勝數。全世界有八十一州,但只取中國這一州來用作比喻人體的十二經脈與內臟的關係,因為人出生在這個州中,會受到這裡地形氣候的影響。

十二條經脈的流量、深度、寬度、長度和距離都不相同,五臟六腑的高低、大小和容納食物的量也不等,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對應的?

(有人問:「十二經脈取法的依據是什麼?」)經絡就像水道,負責輸送水液;(這裡詢問各個臟腑的經絡都有其特定的主管功能,請問這些功能的依據是什麼。)

十二經水,各從其源受水,輸之於海,故曰受水行也。)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五臟合五神之氣,心合於神,肝合於魂,肺合於魄,脾合於營,腎合於精,五臟與五精神氣合而藏之也。平按:臟下《靈樞》、《甲乙》均有之字,袁刻同。)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胃受五穀成熟,傳入小腸,小腸盛受也。

白話文:

12條經絡就像水管,從各自的源頭接收水分,輸送到大海,所以稱為「受水行」。(十二經脈各有所傳,心主血脈,肝主筋脈,脾主肉脈,肺主氣脈,腎主骨脈,各從其源,以受水也。輸之於海,以營陰液也。)

五臟藏著神、氣、魂、魄、精五種神氣。(心主神,肝主魂,肺主魄,脾主營,腎主精。五臟之神氣合而藏之也。)

六腑接受食物進行消化,並接受氣血進行運化。(胃受五臟所傳之氣味,入小腸,小腸盛受之也。)

小腸傳入大腸,大腸傳導也。大腸傳入廣腸,廣腸傳出也。胃下別汁,出膀胱之胞,傳陰下泄也。膽為中精,有木精三合,藏而不瀉。此即腑受谷行之者也。五腑與三焦共氣,故六腑受氣,三焦行之為原,故曰揚也。平按:注成熟,熟字袁刻誤作熱。別汁出膀胱五字,原缺不完,平細玩蟲蝕剩處,與此五字相近,謹擬作此,袁刻作膀胱膀胱四字。)經脈者,受血而營之。

白話文:

小腸把食物輸送到大腸,大腸也會進行傳導。大腸再把食物傳送到廣腸,廣腸則將食物排出。胃部分泌的液體,通過膀胱排泄,通過陰部排出。膽汁是身體的精華,它含有木精的三種精氣,儲藏在膽囊中而不排出。這都是腑臟接受食物並運輸的過程。

五腑和三焦有著共同的氣,所以六腑受氣,而三焦則運行這些氣體,這就是通陽的意思。

注釋:原文中「成熟」應該是「傳熟」,「熱」字是袁刻本的錯誤。原文中「別汁出膀胱」五個字原先缺失不完整,通過仔細查看蟲蝕的痕跡,發現與這五個字相近,因此推測補上了這五個字,而袁刻本則錯誤地寫成了「膀胱膀胱」四個字。

經脈的作用是接收血液並滋養身體。

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可得聞乎?(營氣從中焦,並胃口出上焦之後,所謂受氣,泌糟粕,□津液,化津液精微,注之肺脈中,化而為血,流十二脈中,以奉生身,故生身之貴,無過血也。故營氣獨行於十二經,導營身,故曰營氣。營氣行經,如霧者也。經中血者,如渠中水也。

白話文:

如何才能將經脈和營氣一起治療呢?請問針刺的深淺度和灸法的壯數,可以知道嗎?(營氣從中焦運出,並與胃氣一同上升到上焦之後,所謂的受氣,就是(營氣)分離糟粕,(營氣)產生津液,(營氣)將津液化為精微,灌注到肺脈之中,並化為血液,流經十二條經脈之中,用來滋養身體,所以身體的寶貴之處,莫過於血液。因此營氣單獨運行於十二條經脈之中,引導血液運行全身,所以稱之為營氣。營氣在經脈中運行,就像霧氣一樣。經脈中的血液,就像溝渠中的水一樣。)

故十二經受血各營也。平按:注津液上一字,下半蟲蝕不全,袁刻作成,細玩上半剩處,確非成字,宜空一格。)岐伯答曰:善乎哉問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廣不可量,此之謂也。且夫人生天地之間,六合之內,此天之高地之廣,非人力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也,死可解部而視也。

白話文:

因此,十二經脈各司其血。

(平按:注津液上一字,下半被蟲蛀蝕不全,袁刻版本將其寫成「成」字,仔細查看上半剩餘部分,確非「成」字,應空出一格。)岐伯回答說:問得好啊!

天很高,無法測量;地很廣,無法估計,所說的正是這個道理。況且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天之高地之廣,不是人力所能測量和到達的。但是,如果是一個八尺高的普通人,他的皮肉就在眼前,外在的形體可以用尺子測量,用刀子切開後可以看得很清楚。

(二儀之大,人力不可度量。人之八尺之身,生則觀其皮肉,切循色脈,死則解其身部,視其臟腑,不同天地,故可知也。平按:外可度量,袁刻於外下增生字,不合,《靈樞》亦無。部《靈樞》作剖。)其臟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

白話文:

天地浩瀚無邊,不是人力所能測量的。人的身體有八尺之高,活著時可以觀察它的皮肉,切脈看顏色,死了以後可以解剖它的身體,查看它的臟腑,雖然不像天地那麼浩瀚,但也可以瞭解一些。

臟腑的堅硬和脆弱、大小、食物的多少、脈絡的長短、血液的清濁、氣血的多寡,十二條經絡中血多氣少、血少氣多、血氣都多、血氣都少,這些都有規律可循。

其治以針艾,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夫人稟氣受形,既有七種不同,以針艾調養固有常契,不可同乎天地無度量也。)黃帝曰:余聞之快於耳,不解於心,願卒聞。(快於耳,淺知也;解於心,深識也。平按:卒聞下《靈樞》有之字。)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陰陽,不可不察。

白話文:

治療病的針灸療法,各依循經絡氣血運行調整,使其維持平衡。人體稟受天地之氣後成形,本來就有七種傷氣存在,因此用針灸的方法來調節氣血平衡,使其維持恆常,就如同天地運行沒有特定準則一樣。

黃帝說:我聽您說得如此生動,但心裏還有不解之處,希望您能詳細說明。

岐伯答道:人之所以能與天地運化相應,並順應陰陽變化,是因為您還沒有深入體察的原因。

(正以天地不可度量,人參天地,故不可不察也。)足太陽,外合於清水,內屬於膀胱。(清水出魏郡內黃縣,南經清泉縣,東北流入河也。平按:膀胱下《靈樞》、《甲乙》均有而通水道焉五字,本書在後。)足少陽,外合於渭水,內屬於膽。(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東北至華陰入河,過郡四,行一千八百七十里,雍州浸也。)足陽明,外合於海水,內屬於胃。

白話文:

因為天地無法衡量,人體也像天地一樣,所以不能不詳細觀察。

足太陽經

  • 外應清水(清水出現在魏郡內黃縣,向南流經清泉縣,向東北流入黃河)
  • 內屬膀胱

足少陽經

  • 外應渭水(渭水源頭在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向東北流入黃河,流經四個郡,行進長度為一千八百七十里,屬於雍州)
  • 內屬膽

足陽明經

  • 外應海水
  • 內屬胃

(海,晦也,言其水廣博,望之晦暗,不測崖際,故曰海也。海,即四海也。足陽明脈血氣最多,合之四海,眾水之長也。)足太陰,外合於湖水,內屬於脾。(湖當為虖,虖陀水出代郡滷城縣,東流過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為幷州川。一解云:湖當為沽,沽水出漁陽郡,東南入海,行七百五十里。

白話文:

(海,隱晦之意,形容其水域廣闊,望去深幽昏暗,無法測量其邊際,故稱之為海。海,就是四方之海。足陽明經脈血氣最為充盈,與四方之海相合,是眾多水脈的源頭。)足太陰經脈,外應於湖水,內屬於脾臟。(這裡的「湖」應為「渚」,渚陀水源於代郡滷城縣,向東流經九個郡,流淌一千三百四十里,是幷州的河流。另一種說法認為:「湖」應為「沽」,沽水源於漁陽郡,向東南流入海,流淌七百五十里。

此二水亦得為合也。平按:虖袁刻作雩。)足少陰,外合於汝水,內屬於腎。(汝水出汝南郡定陵縣高陵山,東南流入淮,過郡四,行一千三百四十里也。)足厥陰,外合於沔水,內屬於肝。(沔。綿善反。沔水出武郡番冡山,東流入江也。平按:沔《靈樞》、《甲乙》均作澠。

白話文:

這兩個水位也可以連接起來。平按:袁刻本中作「滋」。)足少陰,外應於「茲」水,內屬於「茲」水。(「茲」水出於南郡定陵縣高陵山,東南流入「茲」水,經過四郡,行程一千三百四十里。)足厥陰,外應於「茲」水,內屬於肝。(「茲」水音同「綿」。「茲」水出於武郡番冡山,東流入江。)平按:靈樞篇、《甲乙經》中都作「滋」。

注武郡,武字原抄作武,袁刻作南郡,考《水經注》沔水出武都沮縣狼谷,應作武。)手太陽,外合於淮水,內屬於小腸,而通水道焉。(淮水出南陽郡平武縣桐柏山,東南流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也。)手少陽,外合於漯水,內屬於三焦。(漯,湯合反。漯水出平原郡,東北流入於海。

白話文:

注武郡(注:原抄本中「武」字誤寫,袁氏刻本改為「南郡」。根據《水經注》,沔水發源於武都沮縣的狼谷,因此應寫作「武」字。)

手太陽 (經絡):與淮水在外相合,在內與小腸相連通,並暢通水道。(淮水發源於南陽郡平武縣的桐柏山,向東南流入大海,途經四郡,全長三千二百四十里。)

手少陽 (經絡):與漯水在外相合,在內與三焦相連通。(漯,音同「湯合」。漯水發源於平原郡,向東北流入大海。)

又河內亦有漯水,出王屋山,東南流入河。此二水並得為合也。)手陽明,外合於江水,內屬於大腸。(江水出蜀岷山郡升遷縣,東南流入海,過郡九,行七千六百六十里也。平按:注升遷原抄作外遷,據《水經注》應作升。)手太陰,外合於河水,內屬於肺。(河水出崑崙山東北隅,便潛行至蔥嶺于闐國,到積石山,東北流入海,過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也。)手太陰,外合於濟水,內屬於心。

白話文:

此外,河內地區還有漯水,它發源於王屋山,東南部流入黃河。這兩條河水也相會合。

手陽明經脈,在外與長江相合,在內屬大腸。(長江發源於蜀郡岷山郡升遷縣,東南流入大海,經過九個郡,流長七千六百六十里。注:平按:註解中「升遷」原抄作「外遷」,據《水經注》應作「升遷」。)

手太陰經脈,在外與黃河相合,在內屬肺。(黃河發源於崑崙山的東北角,隨即潛流至蔥嶺於闐國,到達積石山後,東北流入大海,經過十六個郡,流長九千四百里。)

手太陰經脈,在外與濟水相合,在內屬心。

(濟水出河東恆縣,至王屋山,東北流入於河。)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內屬於心包。(漳水,清漳水也,出上黨沽縣西北少山,東流合濁漳入於海。解是濁漳,濁漳出於上黨長子縣西發鳩山,東流入海也。)凡此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皆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外內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十二經水,如江出岷山,河出崑崙,即外有源也。

白話文:

濟水發源於河東郡恆縣,流經王屋山,向東北流入黃河。手掌掌心部位主治心臟,與漳水相應,內屬心包絡。(漳水,即清漳水,發源於上黨郡沽縣西北的少山,向東流入濁漳水,再流入大海。解:濁漳水也稱漳水,源於上黨郡長子縣西部的發鳩山,向東流入大海。)所有這些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水液,都有外在的源頭和內在的來源,外在與內在相互貫通,猶如環形沒有終點,人體中的經脈也是如此。(十二經脈的水液,類似長江發源於岷山、黃河發源於崑崙山,都是有外在的源頭的。)

流入於海,即內有所稟也。水至於海已,上為天河,復從源出,流入於海,即為外內相貫,如環無端也。人經亦爾,足三陰脈從足指起,即外有源也。上行絡腑屬臟,比之入海,即內有所稟也。以為手三陰脈,從胸至手,變為手三陽脈,從手而起,即外有源也。上行絡臟屬腑,即內有所稟也。

白話文:

就像河流匯入大海,人的體內也有相應的源頭。水流入大海後,又從天河中流出,回歸大海,形成內外相通,循環不息的過程。人體的經絡也是如此。足三陰經從腳趾開始,這是外在的源頭。這三條經絡向上運行,與五臟相連,就像水流入大海,內部也有相應的源頭。手三陰經從胸部到手部,轉變成手三陽經,從手部開始,這是外在的源頭。這三條經絡向上運行,與五臟相連,內部也有相應的源頭。

上頭以為足三陽脈,從頭之下足,復變為足三陰脈,即外內相貫,如環無端也。平按:外內《靈樞》、《甲乙》作內外。)故天為陽,地為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人腰以上,為天為陽也;自腰以下,為地為陰也。經脈昇天降地,與經水同行,故得合也。)故清以北者為陰,湖以北者為陰中之陰,(清水以北,已是其陰,湖在清北,故為陰中之陰也。

白話文:

人體上半身為足三陽經,自頭部沿著雙腳延伸到足部,再變為足三陰經,如此內外相通,宛如環形無始無終。

天為陽,地為陰,腰部以上為天,腰部以下為地。人體腰部以上屬於天,為陽性;腰部以下屬於地,為陰性。經脈貫通天地,與經水同時運行,故能協調陰陽。

因此,清江以北為陰性,洞庭湖以北為陰中之陰。(清江以北已屬陰性,洞庭湖在清江以北,故為陰中之陰。)

)漳以南者為陽,河以北至漳者為陽中陰,(漳南為陽,河北為陰,故河北至漳為陽中陰也。)漯以南至江者為陽中之太陽,(漯居陽地,故為陽中太陽。平按:太陽,太字《甲乙》無。)此一州之陰陽,所以人與天地相參者也。(陰陽之理無形,大之無外,小之無內,但人生一州之地,形必象之,故以一州陰陽合人者也。平按:州《靈樞》作隅。

白話文:

漳河以南的地方為陽,黃河以北到漳河的地方為陽中陰。(漳河以南為陽,黃河以北為陰,所以黃河以北到漳河為陽中陰。)漯河以南到長江的地方為陽中之太陽。(漯河位於陽地,所以為陽中太陽。注:太陽「太」字,《甲乙》本中沒有。)這一州的陰陽之理,就是人與天地相參的原因。(陰陽之理沒有形狀,大到無外,小到無內,但人生於一州之地,形體必然與之相應,所以用一州的陰陽之理來比喻人。)

)黃帝曰:夫經水之應經脈也,其遠近淺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問有三意:經水經脈遠近,一也;淺深,二也;水之與血多少,三也。然則身經脈有三不同,請隨調之。)岐伯答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胃受水穀,化成血氣,為足陽明脈,資潤五臟六腑,五臟六腑稟成血氣,譬之四海滋澤無窮,故名為海也。

白話文:

黃帝說:經水和經脈相應應,其中的遠近深淺,水和血的多少各不相同,如果全部沿著經脈扎針,該怎麼辦?(問題有三個方面:經水經脈的遠近,一是遠近,二是深度,三是水和血的多少。那麼身體經脈有三個不同的問題,請具體問題具體調整。)岐伯回答說:足陽明脈是五臟六腑的大海,(胃接收水穀,轉化為氣血,成為足陽明脈,滋潤五臟六腑,五臟六腑吸收形成氣血,就像四海滋潤無窮無盡,所以稱為「海」)。

)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足陽明脈具有四義故得名海:其脈粗大,一也;其血又多,二也;其穀氣盛,三也;陽氣熱,四也。有此四義,故得比於海也。平按:熱下原缺一字,據《靈樞》、《甲乙》補入。)刺此者,不深弗散,(刺此道,刺中度人足三陽脈,足陽明脈須深六分,以為深也。

白話文:

(陽明脈)它的脈象寬大、氣血旺盛,氣勢鼓脹,熱度旺盛。刺這種脈的時候,如果不刺到一定深度,就不能夠達到散熱的目的。(陽明脈的刺法,只要刺中度人足三陽脈即可,陽明脈要刺到六分深度,纔算達到標準。)

其脈在皮下深,血氣又盛,故深六分,方得散其氣也。)不留不瀉。(血氣既盛,留之方得頓而瀉也。若熱在皮膚之中聚為病者,即疾瀉之,故曰熱即疾瀉也。)足太陽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陽深四分,留五呼。足陽明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陰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陰深二分,留三呼。

白話文:

這種脈象在皮膚下較深,而且血氣旺盛,所以要深按六分才能散發其氣息。)不要馬上放血也不要立即瀉下。(因為血氣旺盛,留住才能一気に瀉下。如果熱邪聚積在皮膚中形成疾病,那就立刻瀉下,所以說熱邪出現就立刻瀉下。)足太陽經深按五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足少陽經深按四分,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足陽明經深按六分,留針時間為十分。足太陰經深按三分,留針時間為四個呼吸。足少陰經深按二分,留針時間為三個呼吸。

足厥陰深一分,留二呼。(問曰:十二經脈之氣,並有發穴多少不同,然則三百六十五穴各屬所發之經。此中刺手足十二經者,為是經脈所發三百六十五穴?為是四肢流注五臟三十輸及六腑三十六輸穴也?答曰:其正取,四肢三十輸及三十六輸。余之間穴,有言其脈發會其穴,即屬彼脈。

白話文:

在足厥陰經中,進針深度為一寸,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問:十二條經脈的氣血,發穴的多少不相同,那麼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各屬於發其穴的經脈。在此處刺手足十二經,是指經脈所發的這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嗎?還是指四肢通往五臟的三十個輸穴和六腑的三十六個輸穴?答:主要取四肢的三十個輸穴和三十六個輸穴。至於其他間穴,只要此穴位與該經脈相連接,就屬於該經脈。)

故取其脈者,即是其脈所發之穴也。問曰:此手足陰陽所刺分數,與明堂分數大有不同。若為取定?答曰:此及明堂所刺分數各舉一例,若隨人隨病,其例甚多,不可一概也。今足太陽脈在皮肉中有深四分有餘,故以刺入五分為例。若脈行更有深淺,可以意捫循取之為當,余皆放此。

白話文:

因此,取穴位就是該經脈所發出的穴位。有人會問:這手足陰陽經刺穴的深度與明堂穴的刺深不同。該如何確定呢?解答說:這和明堂穴的刺深一樣,僅僅舉了一個例子。如果根據不同的個體和不同的疾病,其具體的例子會很多,不能一概而論。現在,足太陽經脈在皮肉之間大約有四分深的厚度,所以以刺入五分為例。如果經脈的厚度有更深或更淺的情況,可以根據觸摸來確定,其他部位以此類推。

留七呼者,此據太陽脈氣強弱以為一例。若病盛衰,更多少可隨時調之,不可以為定也,余皆放此也。平按:足陽明一段《靈樞》在足太陽上。《甲乙經》陽明、太陽下均有多血氣刺四字,足少陽下有少血氣刺四字,太陰、厥陰下均有多血少氣刺五字,少陰下有少血多氣刺五字。)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其深皆毋過二分,其留皆毋過一呼。

白話文:

保留七次呼氣的時間,這是根據太陽經脈氣息的強弱作為一個原則。如果病情的盛衰有所增減,可以隨時調整,不能以此為定論,其他情況也是如此。

平按:《靈樞》中足陽明經的內容在足太陽經之上。《甲乙經》中足陽明、足太陽經的下方都標註有「多血氣刺」四個字,足少陽經的下方標註有「少血氣刺」四個字,足太陰、足厥陰經的下方標註有「多血少氣刺」五個字,足少陰經的下方標註有「少血多氣刺」五個字。

手部陰陽經絡接收氣息的距離較近,其氣息運行的速度較快,其深度都不會超過兩分,其保留的時間都不會超過一次呼氣。

(手之六陰,從手至胸,屬臟絡腑,各長三尺五寸。手之六陽,從手至頭,屬腑絡臟,各長五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屬臟絡腑,各長六尺五寸。足之六陽,從足至頭,屬腑絡臟,各長八尺。此手足十二之脈當經血氣上下環流也。然足經既長,即血氣環流,其道遠也;復是陰氣,故其行遲也。

白話文:

手部的六條陰經脈,從手部延伸到胸部,與臟腑相連,各長三尺五寸。手部的六條陽經脈,從手部延伸到頭部,與腑臟相連,各長五尺。足部的六條陰經脈,從足部延伸到胸部,與臟腑相連,各長六尺五寸。足部的六條陽經脈,從足部延伸到頭部,與腑臟相連,各長八尺。這些經脈是人體血氣流動的通道,進行著上下循環。但是,足部的經脈由於較長,血氣循環的距離就更長;而且這些經脈屬於陰經脈,所以運行速度較慢。

手經既短,即血氣環流,其道近也;復是陽氣,故其行疾也。以其道近脈淺,刺深無過二分也。以其氣疾,故留之不過一呼也。平按:其深《靈樞》、《甲乙經》均作其刺深。注從手至胸,胸字原缺,袁刻作胃,據本注下文「從足至胸」,應作胸字。)其少長小大肥瘦,以心撩之,命曰法天之常。

白話文:

因為手經的路徑較短,所以氣血可以快速循環,運行速度也較快,這是因為手經屬陽脈的緣故。由於手經的運行路徑較短,脈絡較淺,針刺深度不宜超過二分。而且因為氣血運行速度快,所以留針時間不應超過一次呼吸。

另外,手經的長短、大小、肥瘦,可以用手指按壓來判斷,這叫做「法天之常」。

(撩,力條反,取也。人之生也,五時不同;初生為嬰兒,能笑以上為孩,六歲以上為小,十八歲以上為少,二十以上為壯,五十以上為老。今量三十以下為少。三十以上為長。黃帝之時,七尺五寸以上為大,不滿七尺五寸為小。今時人之大小,可以意取之。天者,理也。少長小大肥瘦之變,變而不恆,以合天為妙,此天之常道也。

白話文:

撩,音力條反,意思是取得。

人的一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

  • 剛出生時,稱為嬰兒。
  • 會笑時,稱為孩。
  • 六歲以上,稱為小。
  • 十八歲以上,稱為少。
  • 二十歲以上,稱為壯。
  • 五十歲以上,稱為老。

現在一般認為三十歲以下為少,三十歲以上為長。

黃帝時期,身高七尺五寸以上的人稱為大,不到七尺五寸的人稱為小。

現在的人大小,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判斷。

天,代表自然規律。

人從少到長、小到大、肥到瘦的變化是自然規律,按照天意去做纔是好的,這就是自然界的常道。

賢人以意取之,妙合其理,故曰法天之常也。平按:撩《甲乙》作料。注為孩,孩字下半蟲蝕,細玩上半剩處,於孩字為近。日本《醫心方》卷二十五引《太素經》云:小兒初生為嬰,能笑為孩兒。謹擬作孩。袁刻作小,復將下文六歲以上為小改作少,十八歲以上為少改作壯,二十以上為壯改作長,與原抄不合。又壯下二字原缺,據《靈樞·衛氣失常》篇五十以上為老,擬作「五十」二字。

白話文:

有智慧的人靠意念來領會,神奇地符合道理,所以說這是遵循自然法則的常道。平按:撩《甲乙經》作「料」。注作「孩」,「孩」字下半被蟲蛀蝕,仔細察看上面剩下的部分,與「孩」字類似。日本《醫心方》卷二十五引《太素經》說:小兒剛出生時叫嬰孩,能笑時叫孩兒。謹擬作「孩」。袁刻本作「小」,又將下文「六歲以上」的「小」改作「少」、「十八歲以上」的「少」改作「壯」、「二十歲以上」的「壯」改作「長」,與原抄本不符。又「壯」字以下兩個字原缺,根據《靈樞·衛氣失常》篇,五十歲以上為老,擬作「五十」二字。

)灸之亦然。灸而過此者,得惡火,即骨枯脈繢;刺而過此者,則脫氣。(灸法亦須量人少長大小肥瘦,氣之盛衰,穴之分寸,四時寒溫,壯數多少,不可卒中失於常理。故壯數不足,厥疾不瘳;若過其限,火毒入身,諸骨枯槁,經脈潰膿,名為惡火之病。火無善惡,火壯傷多,故名惡火也。

白話文:

灸法也是如此。灸到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得到惡火,導致骨頭枯萎、脈絡潰爛;針刺超過這個限度,就會脫氣而死。

(灸法也需要根據人的年齡、體型、胖瘦、氣血盛衰、穴位的部位、季節冷暖、灸壯的大小和數量等因素來調整,不能一概而論,否則就會偏離常理。因此,灸壯數量不足,疾病無法痊癒;如果超過這個限度,火毒就會侵入身體,導致骨頭枯竭,經脈化膿,這就是所謂的惡火之病。火本身沒有善惡之分,而是因為灸壯過多、過於強壯而導致了損傷,因此稱之為惡火。)

平按:繢《靈樞》、《甲乙經》均作澀,袁刻作潰,據注經脈潰膿,當是潰字,別本亦作潰。)黃帝問曰:夫經脈之小大,血之少多,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䐃之大小,可為度量乎?(膚,皮也。䐃,臑等塊肉也。舉人形有十種不同,請設度量閤中之法也。平按:《靈樞》少多作多少,䐃作膕。

白話文:

按照《靈樞》、《甲乙經》記載,都是寫「澀」,袁氏刻本則寫作「潰」。根據經脈潰膿的註解,應該是用「潰」字才對,別本也寫作「潰」。黃帝問道:經脈的粗細、血液的多少、皮膚的厚薄、肌肉的堅硬程度,以及塊肉的大小,可以用尺量來衡量嗎?(膚,就是皮膚。䐃,指的是臑等塊肉。舉凡人體的形狀,有十種不同的差異,請你設想一種可以用來衡量這些差異的標準方法。)按照《靈樞》記載,少多寫作多少,䐃寫作膕。

)岐伯答曰:其可為度量者,取其中度者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者也。若失度之人,瘠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真者也。(中度者,非唯取七尺五寸以為中度,亦取肥瘦寒溫盛衰處其適者,以為中度。瘠,音藉也。

七隻五寸人為中度者量定。捫,沒屯反,摸也。平按:失度,失字《靈樞》作夫。)

白話文:

岐伯回答道:可以作為度量(標準)的,取中等人,身體不至於過瘦,氣血也不衰弱。如果是一個失於正常的人,身體瘦弱,皮肉脫落,怎麼可以作為度量的標準呢?仔細地循經觸診,觀察其寒熱盛衰的狀況,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樣纔是因人而宜,達到真實的度量。所謂中人,不僅是指身材達到七尺五寸,更要包括肥瘦寒熱盛衰等方面都處於適中的狀態。

七寸者,中度之量。捫,摸也。平按:失度,失字《靈樞》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