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卷第三十·雜病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雜病 (7)

1. 驚狂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五第二十二《癲狂》篇,又見《甲乙經》卷十一第二。

白話文:

這篇內容,從開頭到結尾,都可以在《靈樞》第五卷第二十二篇《癲狂》中找到,同時也能在《甲乙經》第十一卷第二篇中找到。

治狂始生,先自悲,喜忘喜怒喜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陽、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人之狂病,先因憂結之甚,不能去解於心,又由飢虛,遂神志失守,則自悲喜忘喜怒喜恐,乘即發於狂病,雖得之失志,然因療之心腑手太陽,肺腑手陽明也。足太陰、陽明主谷,亦可補此二脈,以實憂飢,虛損即愈也。

白話文:

當瘋狂症狀剛開始出現時,患者會感到悲傷,容易忘記自己開心、生氣、恐懼等情緒。這些症狀是由於憂慮和飢餓引起的,治療時應取手太陽經和陽明經的血,使其發生變化以止血,並取足太陰經和陽明經。

發瘋的根本原因是憂慮導致鬱結,長期無法化解,加上飢餓導致虛弱,最終導致神志失控,出現自卑、忘喜怒恐懼等症狀。因此,治療時應著重於調補心肺手太陽和肺腑手陽明。足太陰經和陽明經主導消化,也能補益這兩條經脈,以緩解憂慮和飢餓,從而改善虛損的狀況。

平按:《靈樞》、《甲乙》悲下有也字。三喜字《甲乙》均作善。《靈樞》作苦怒善恐。手太陽《靈樞》、《甲乙》作手太陰。)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尊貴也,喜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脈之盛者皆取之,不盛者釋之。

白話文:

根據《靈樞》和《甲乙經》記載,"悲下" 應當有 "也" 字。 "三喜" 在《甲乙經》中都寫作 "善",而《靈樞》則寫作 "苦怒善恐"。 "手太陽" 在《靈樞》和《甲乙經》中都寫作 "手太陰"。

當狂病剛發作時,患者很少睡覺,也不感到飢餓,自認為高尚賢明,自認為聰明智慧,自認為尊貴,喜歡罵人,日夜不停。治療時,應取手陽明經、太陽經、太陰經、舌下少陰經的穴位,觀察哪條經脈的脈象最盛,就取哪條經脈的穴位,脈象不盛的就不用取。

(手陽明絡肺,手太陽絡心,手太陰屬肺主氣,故少臥自高等,皆是魄失氣盛,故視脈盛者皆瀉去之,及舌下足少陰脈盛者,互瀉去之。平按:喜罵《靈樞》、《甲乙》作善罵。視下《靈樞》無脈字。注互袁刻作亦。)狂,喜驚喜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白話文:

手陽明經絡連接到肺,手太陽經絡連接到心,手太陰經絡歸屬於肺,掌管呼吸之氣,因此,很少臥床休息、喜歡睡在高處的人,都是魄力不足、氣血旺盛,所以看到脈象旺盛的,都要瀉去氣血,同樣,舌頭下方足少陰經絡脈象旺盛的,也要相互瀉去氣血。一般來說,喜歡罵人的人,按照《靈樞經》、《甲乙經》的說法應該稱為「善罵」。至於《靈樞經》裡沒有「脈」字的說法,註解裡用「亦」字來代替「互」字,是袁刻本的寫法。

患有狂躁症的人,喜歡驚慌失措、喜怒無常、喜歡唱歌跳舞、胡亂行動不停,這些都是由於遭受重大恐懼而引起的。治療時,應該取手陽明、手太陽、手太陰經絡上的穴位。

(此三脈乃是狂驚歌樂妄行所由,准推可知也。平按:《靈樞》喜驚喜笑作言驚善笑,《甲乙》作善驚善笑。)狂,目妄見、耳妄聞、喜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頷。(狂而少氣,復生三病,因此四經,故皆取之也。平按:《甲乙》足太陰作足太陽,頭上有及字。

白話文:

這三條脈絡是激動、驚嚇、歌舞放縱導致疾病的根源,可以根據脈象準確推斷。

狂病的症狀是眼睛亂看、耳朵亂聽、喜歡大喊大叫,這是因為氣虛造成的。治療時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經,以及頭部和兩頰的穴位。(狂病合併氣虛,還會產生其他三種疾病,因此取用這四條經絡的穴位治療。)

《靈樞》頷作顑。)狂者多食,喜見鬼神,喜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陽明、太陽,復取手太陰、太陽、陽明。(不發於外者,不於人前病發也。得之大喜者,甚憂大喜並能發狂,然大喜發狂與憂不同,即此病形是也。手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太陽,是療此病所由,故量取之,以行補瀉也。

白話文:

《靈樞》說:頭部下巴突出。狂躁的人常暴飲暴食,喜歡看到鬼神,喜歡笑而不表現出來。這種病症是由於極度興奮引起的,治療時應取足太陰、陽明、太陽經穴,並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經穴。(「不表現出來」指在人前不會發病。「極度興奮」指是很憂傷和興奮都能引起狂躁,但興奮引起的狂躁與憂傷不同,就是這種病的症狀。手足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太陽經穴是治療此病的途徑,所以要取適量,進行補瀉。)

平按:《靈樞》、《甲乙》喜見喜笑作善見善笑,復取作後取。)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食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骶骨二十壯。(曲泉,肝足厥陰脈穴。平按:《靈樞》食頃作有頃。)

白話文:

根據《靈樞》、《甲乙》記載,如果見到喜事或善行而歡欣大笑,後來又因後續事件而停止大笑的人,屬於狂躁的初發症狀。如果這時候沒有應對措施,可以先取曲泉穴左右的動脈,如果發現有血,等待一會兒,症狀仍未緩解,則用灸療法灸骶骨二十壯。(曲泉穴是肝經厥陰脈的穴位。)

2. 厥逆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靈樞》卷五第二十二《癲狂》篇。自篇首至立快者是也,見《甲乙經》卷七第三。自內閉不得溲至末,見《甲乙經》卷九第十。

白話文:


按照平時的看法:此篇文章從篇首到篇尾,見於《靈樞》卷五第二十二《癲狂》篇。從篇首到「立快者是也」,見於《甲乙經》卷七第三。從「內閉不得溲」到篇尾,見於《甲乙經》卷九第十。

厥逆為病也,足暴凊,胸若將別,腹若將以刃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小大皆清緩,取足少陰,凊取足陽明,凊則補之,溫則瀉之。(厥逆之病,足冷胸痛,心悶不能食,其脈動之大小皆多血少氣。緩而溫者,可取足少陰輸穴,瀉其熱氣。足之寒者,取足陽明輸穴,補其陽虛也。

白話文:

厥逆發作時,腳冰冷,胸悶像要裂開,肚子像被刀割,煩躁卻不能吃東西,脈搏不管大小都又弱又緩。治療時,手腳冰冷者取足少陰腧穴瀉熱,手腳溫熱者取足陽明腧穴補陽。

平按:《靈樞》、《甲乙》將別作將裂,脈小大皆凊作脈小大皆澀。暴凊、凊取足陽明、凊則補之,三凊字今本《靈樞》及《甲乙經》均作清,明趙府居敬堂《靈樞》均作凊,腹作腸,刃作刀,緩作暖。)厥逆腹滿脹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肋咳而動手者,與背輸以指按之立快者是也。

白話文:

註解:在《靈樞》和《甲乙經》中,將裂寫作將別,脈小大皆澀寫作脈小大皆清。暴清、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這三個「清」字在現存《靈樞》和《甲乙經》中都寫作「清」,明朝趙府居敬堂出版的《靈樞》寫作「清」,腹寫作腸,刃寫作刀,緩寫作暖。

病人出現腹脹、腸鳴、胸悶難以呼吸的症狀,可以用以下方法治療:指按下胸部兩側肋骨,如果病人咳嗽或手臂活動,而且症狀立即得到緩解,就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

(厥逆胸滿不得息,可量取下胸二肋咳而動手之處,謂手太陰中府輸也。厥逆腹滿脹腸鳴,量取背胃及大小腹輸療主病者也。平按:《靈樞》滿脹作脹滿,二肋作二脅。《甲乙》動下有應字,輸作俞,《靈樞》作腧。注背胃,據經文應作背輸,袁刻作背輸。)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骶上以長針;氣逆,取其太陰陽明;厥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足少陰、太陽主於便溲,故厥便溲閉,取此陰陽二經輸穴療主病者。

白話文:

  1. 胸口憋氣脹滿,喘不過氣來,可以用手在胸部下方兩根肋骨下方摸到有空洞的地方,那是肺經中府穴。

  2. 腹脹腸鳴,可以用手在背部胃經和小腹中脘穴的地方摸到有穴位,這些穴位可以治療以上疾病。

  3. 內臟閉塞,大小便不通,可以用長針刺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以及背部的骶上穴。

  4. 氣逆上衝,可以用手取肺經太陰穴和胃經陽明穴。

  5. 厥逆嚴重,可以用手取腎經少陰穴和胃經陽明穴,以治療有動靜反應的經脈。(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負責大小便,所以厥逆導致大小便不通,可以用這兩個經脈上的輸穴治療。)

若加氣逆,可取手足太陰、陽明療主病者。若此閉及氣逆厥甚,可取手足少陰、陽明二經動脈療主病者也。平按:《靈樞》厥下有陰字。厥甚取少陰《甲乙》作厥甚取太陰。)

白話文:

如果出現氣逆,可以選擇手太陰、足陽明經脈治療主病。如果氣逆嚴重,甚至出現厥症,則可選擇手少陰、足陽明經脈的動脈來治療。

3. 厥死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九第十一。

白話文:

繁體中文: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九第十一。

說明:此篇從篇首到篇尾,見於《素問》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論》篇,又見於《甲乙經》卷九第十一。

黃帝問岐伯曰:有𤸇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火,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髮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藏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問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答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二病之氣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者,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明死矣。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有些人一天小便數十次,這是不足的表現。全身發熱像炭火,頸部和胸部像有東西阻擋,人迎脈跳動劇烈,呼吸急促氣逆,這是過剩的表現。太陰脈細如頭髮,這是不足的表現。這些疾病在哪裡?是什麼病症?」

岐伯答:「病在太陰脈,藏在胃裡,又涉及肺部,病名叫做厥死,無法治療,這是因為同時出現五個過剩、兩個不足的症狀。」

黃帝問:「什麼是五個過剩、兩個不足?」

岐伯答:「所謂五個過剩,是指五種病氣過剩;兩個不足,是指兩種病氣不足。現在外部出現五個過剩,內部出現兩個不足,身熱微微發熱,呼吸急促,這樣的人明顯將會死亡。」

(𤸇,淋也。人有病一日數十溲,腎氣不足也。手太陰脈如發,肺氣不足也。此則二臟不足也。身熱如火,一有餘也;頸及膺二氣盛如格,三有餘也;頸前胃脈人迎躁盛,四有餘也;喘息氣逆,五有餘也。人之遇病,外有五有餘、內有二不足者,病在手足太陰,藏於胃中,動之於肺,非定在於表裡,名曰厥死之病,不可療也。平按:《素問》、《甲乙》炭下無火字,其藏在胃作其盛在胃。

白話文:

「𤸇」,就是小便的意思。一個人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就是腎氣不足。如果手太陰脈摸起來像頭髮一樣,就是肺氣不足。這兩種情況都代表著兩個臟器功能不足。身體發熱像火一樣,這是「一有餘」;脖子和胸口兩處氣息旺盛,像是被卡住一樣,這是「三有餘」;脖子前方的胃脈「人迎」跳動有力,這是「四有餘」;呼吸急促,氣息逆上,這是「五有餘」。

當一個人生病時,同時出現「五有餘」和「二不足」,病症會出現在手足太陰經脈,藏在胃中,影響到肺臟。這種病症不在表也不在裡,稱為「厥死之病」,是無法治療的。

另外,《素問》、《甲乙》這兩本書中,「炭下無火字」是指「炭」藏在胃中,而「火」盛在胃中。

《甲乙》五病之氣,無五字。《素問》、《甲乙》亦二病之氣不足也作亦病氣之不足也。亦明死矣《甲乙》作亦死證明矣。又按本注缺二有餘一條,《素問》王注云:「外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

白話文:

《甲乙經》記載的五種病症,沒有「五」這個字。《素問》和《甲乙經》都提到第二種病症,不足的地方,也說明瞭死亡的證據。此外,根據注釋,漏掉了「二有餘」條文,根據《素問》王註的說法:「外在五臟有餘熱時,全身會發熱像火炭一樣,兩條頸動脈會像是被噎住,三是頭頸部發熱,四是氣喘,五是氣息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