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紹虞
《素問經注節解》~ 內篇 (107)
內篇 (107)
1. 逆調論
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絡脈不得隨經上下,故留經而不行,絡脈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帝曰:善!(尋經所解之旨,不得臥而息無音者,有得臥行而喘,有不得臥不能行而喘,此三義悉闕未對,亦脫簡也。按:絡脈在皮毛之內,經脈之外,尚屬浮淺,非如臟腑之深而重也,故邪雖客之而病微。
息有音,如鼻塞氣粗咳嗽吐痰之類,不過肺經感冒之輕者。)
白話文:
《內經》說:「胃氣不調和,就會睡不安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生活作息跟平常一樣,但呼吸時卻有聲音,這是因為肺的絡脈氣機逆亂。絡脈不能順著經脈上下運行,所以停留在經脈而不流動,這是絡脈生病的症狀,因為絡脈的病比較輕微,所以生活作息跟平常一樣,只是呼吸時有聲音。
如果睡不著,睡下就喘,這是因為水氣侵入身體。水氣是隨著身體的津液流動的,而腎臟是水臟,主管津液,也主管睡眠和喘息。
黃帝說:「說得好!」(仔細研究經文的含義,發現睡不著但呼吸沒有聲音,以及能睡卻會喘,還有不能睡也不能動就喘這三種情況,經文都沒提到,可能是簡冊脫漏了。按:絡脈在皮膚毛髮裡面,經脈外面,還屬於比較淺層的部位,不像臟腑那麼深層而重要,所以即使邪氣侵入,病情也比較輕微。
呼吸有聲音,像是鼻塞、呼吸粗重、咳嗽、吐痰之類的,不過是肺經輕微感冒而已。)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