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子賢

《六因條辨》~ 序

回本書目錄

1.

嘗觀仲景《傷寒》《金匱》雜病,包蘊靡遺,良法大備。經王叔和編次之餘,改頭換面,茫乎無垠,學者何由以入。迨後英賢繼起,如朱奉議劉河間、張易州輩,皆各抒所見,自成一家言,然未知盡合仲景之旨否也。即有善者,猶耳目口鼻之各立門戶,而不能兼賅,人第知通三才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尤不可為醫。醫也者,非上窮天紀,中極人才,下究地宜,豈能入岐伯之室,登仲景之堂乎。

自縉紳先生以方術視醫,而醫道之凌夷久矣。且方書汗牛充棟,言之當,固濟世之慈航。倘有差池,所以誤天下蒼生者,良非細故也。是非深得於心,而幾經閱歷,幾番增損,奚敢筆之於書。吾友陸君子賢,好古博學,上自靈素,下及百家,搜討有年。所著《六因條辨》,簡而明,約而賅,大書以提其綱,分注以詳其用。

其中經絡臟腑,營衛氣血,並用藥準繩,靡不由淺入深,曲盡其奧。學者誠能遂條細勘,潛心體認,將見大年廣蔭,實有裨於斯道,(予)故喜而為數言以弁諸簡端,不識子賢以(予)言為有當否。

同治七年五月上浣世弟潁川豫庭氏其順拜題

白話文:

[序]

我常常研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書中內容豐富全面,良方齊備。但自王叔和整理編排後,內容改動很大,變得繁雜難懂,學者很難入門。後來雖然出現許多醫學大家,像朱肱、劉完素、張元素等人,都各有心得,自成一家之言,但他們是否完全符合仲景的原意,卻很難說。即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往往只專注於某一方面,不能兼顧整體,如同只看到門戶而忽略整體建築。做醫生不能只局限於某一方面,如同讀書人必須通曉天文地理一樣,醫生也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能真正理解岐伯、仲景的醫學精髓。

自從達官貴人只把醫術當成一種技藝看待以來,醫道就日漸衰落了。現今醫書多如牛毛,如果記載正確,自然能救濟世人,但若有差錯,誤傷百姓性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必須謹慎思考,反覆推敲,才敢執筆成書。我的朋友陸君賢才,喜好古代學問,博覽群書,從《黃帝內經》到各家醫書,多年來勤奮鑽研。他所著的《六因條辨》,文字簡潔明瞭,內容精要完整,以綱領挈領,詳細註解其用法。

書中關於經絡臟腑、營衛氣血以及用藥原則等內容,都由淺入深,闡述得非常透徹。學習者如果能仔細研讀,用心領會,必將受益匪淺,對醫道大有裨益。因此,我很高興能為此書寫幾句話作為序言,只是不知您是否認同我的看法。

同治七年五月上浣 世弟潁川豫庭氏 其順拜題